毛概选择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合集下载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7.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的目标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改革B.开放C.民主D.矛盾9.发展是社会主义的A.目的B.直接动C.结果D.前提10.稳定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A.前提B.目的C.直接动力D.目的和直接动力11.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的基本原则C.我国的基本路线D.我国的核心利益1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的开放格局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13.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是A.2001年12月B.2002年12月C.2003年12月D.2004年12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为改革开放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C.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3.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点是A.目的和作用B.领导力量C.内容和对象D.形式和手段4.改革开放是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是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B.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6.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发展是A.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C.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前提9.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A.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0.对外开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D.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是A.全方位B.讲平等C.多层次D.宽领域12.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切实维护国家安全C.提高对外贸易效益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三、思考题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1)当前的改革不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和对外开放习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和对外开放⼀、单项选择题1.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主、⾃⼒更⽣的能⼒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切⽂明成果上2.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

A.⽣产⼒ B.综合国⼒的增强C.⼈民⽣活⽔平的提⾼ D.整个社会的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盾()A、⼈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之间的⽭盾B、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盾D、⼈民群众⽇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4、“改⾰是中国的第⼆次⾰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产⼒⽓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要进⾏根本性变⾰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产⼒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产⼒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多项选择题1、实⾏改⾰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贯政策2、改⾰、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是动⼒B、发展是⽬的C、发展是⼿段D、稳定是前提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的特点是()A.全⽅位 B.多层次C.宽领域 D.多形式三、辨析题1、改⾰是中国的第⼆次⾰命。

2、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完善和发展。

四、论述题1、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改⾰开放?2.怎样全⾯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五、材料分析题2007年9⽉28⽇下午,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4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实⾏对外开放,是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中⼼⼯作的要求制定的重⼤战略,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项基本国策。

实践充分证明,实⾏对外开放,充分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我国国际竞争⼒和影响⼒,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毛概第七章习题

毛概第七章习题

精品文档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正确答案是】:B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正确答案是】:A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是】:C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解放思想新时期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正确答案是】:A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2. 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3.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4.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A.革命B.改革C.自力更生D.艰苦创业5.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D.社会体制改革6.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C.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D.执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四项基本原则C.引进、吸收和创新相结合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着的成绩是()A. 改革开放B. 快速发展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9.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二、简答题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毛概题库 第七章

毛概题库 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 )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照搬外国经验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6.“三个有利于”标准()A.是判断姓“社”是姓“资”的标准B.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D.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8.改革的重点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9.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1 .我国对外开放()A.是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B.是指对发达国家开放C.是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D.是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12.198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决定建立()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C.沿海十四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1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11日C.1948年1月1日D.1950年3月6日1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靠自己发展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15.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D.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16.我国的改革()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8.实行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2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B.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D.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6.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 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保持稳定C. 改革和稳定是为了促进发展D.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 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9.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C. 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10.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 )A.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允许的B. 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C. 任何时候首先都要问姓“社”姓“资”D. 不能离开这个标准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1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1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对所有国家的开放C. 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开放D. 仅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1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D. 各国加强联系的结果14.我们的改革( )A.是对体制的革命 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们的改革( )A.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 B. 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C. 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D. 必须彻底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D3、C4、B5、D6、B7、A8、A9、D 10、B 11、A 12、B 13、B14、A 15、D 16、C 17、C 18、A 19 B、20、C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D5、AB6、ABC7、ABCD8、ABD9、AC 10、ABD11、ABCD 12、ABC 13、ABCD 14、ACD 15、ABC。

毛概第七章习题库

毛概第七章习题库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竞争与掠夺 B.发展与科技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3.我国特区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C.政治上社会主义 D.半社会主义4.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5.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是A.利用外资 B.引进技术C.引进管理 D.对外贸易6.现阶段我国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A.技术咨询 B.技术合作C.技术出口 D.引进先进技术7.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A.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决定的 C.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决定的8.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A.扩大进口 B.扩大出口C.引进外资 D.引进技术9.当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殖民主义 B.极端民族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法西斯主义10.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C.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1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 B.改革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1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A.坚持治理整顿 B发展经济C.发展科技和教育 D发展民主13.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和平 B.发展C.革命 D.战争E.竞争2.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是A.坚持相互尊重主权 B.坚持相互尊重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E.平等互利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有A.对外贸易 B.引进先进技术C.利用外资 D.国际旅游业E.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4.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E.对外开放必然要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E.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6.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是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E.文明的窗口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全方位 B.多层次C.宽领域 D.多渠道E.多形式8.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A.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B.资金主要依靠向国外、境外筹措 C.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D.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E.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三、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怎样理解坚持四项基表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5.简述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D)2、(答案 D)3、(答案 D)4、(答案 A)5、(答案 C)6、(答案 D)7、(答案 D)8、(答案 C)9、(答案 C)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 C)16、(答案 C)17、(答案 C)18、(答案 C)19、(答案A)二、多选题1、(答案BCDE)2、(答案ABCDE)3、(答案ABE)4、(答案BCDE)5、(答案ABCDE)6、(答案BCDE)7、(答案ABCD)8、(答案ABC)9、(答案ACD)10、(答案ABC)11、答:(ABCDE)12、(答案ABCDE)13、(答案AD)14、(答案ABCDE)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答案要点】(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因为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带有革命性质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2)所谓“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的革命而言的。

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当然,“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的“革命”与“民主革命”中的“革命”,本意并不相同:一是革命的对象不同,改革针对的是旧的经济体制,不是社会制度;二是革命的形式不同,改革不是在阶级对抗条件下进行的;三是革命的性质不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是所要解决的矛盾不同,改革所解决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答案要点】“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C)。

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邓小平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完全相适应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C.完全不适应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

A.靠自己的发展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A)。

A.生产力的增强B.综合国力的增强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整个社会的发展5.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6.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A)。

A.发展B.创新C.改革D.稳定7.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8.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D)。

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10.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B.争取对外C.争取和平D.独立自主11.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3.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005
洛阳师范学院
三、(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一是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78 2005
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深化涉外经济体
利用 外资 总额 亿元
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 配置的各项制度。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 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洛阳师范学院
三、(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经济全球化既给对外开放带来机遇,也使国家的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因此 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国 家各种安全的能力。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 动的预测,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
高自我发展能力。
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这
一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 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洛阳师范学院
一、(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 毛泽东说,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 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 发展。
能限制自己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也要求我 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洛阳师范学院
三、(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
主义国家,不论发展程度,发达 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他们
洛阳师范学院

毛概II第七章自测题

毛概II第七章自测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对外开放B.阶级斗争C.改革D.发展社会生产力2、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A.姓“资”还是姓“社”B.独立自主还是自力更生C.友好往来还是闭关自守D.“三个有利于”3、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B.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是改良主义4、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5、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发生的伟大革命是()。

A.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B.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是()。

A.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矛盾B.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8、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10、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7、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8、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正确答案是】:C9、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正确答案是】:D10.对外开放是()。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特殊政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D.一项权宜之计【正确答案是】:A12.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第七章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B )。

A、阶级斗争B、改革C、物质利益原则D、精神文明建设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D、变革社会主义制度3、我国的改革( C )。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C )。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5、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 B )。

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7、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C )。

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8、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表述,是在( A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五大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C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实用主义的标准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实践标准在思想领域的具体化10、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B )。

A、改革是目的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绝对的D、稳定是动力11、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坚持( 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循序渐进的原则C、社会主义方向D、“三个有利于”标准12、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B )A、以姓“资”还是姓“社”为标准B、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D、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是( ABC )。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改革开放B.发展经济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3.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是( D )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4.毛泽东曾经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 A )A、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处理敌我之间的矛盾C、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对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5.邓小平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 A )A、解放生产力的问题B、发展生产力的问题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面的问题D、巩固社会主义制定的问题6.邓小平认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主要看( B )A、公有化程度的高低B、是否适应当时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C、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D、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还是建设在私有制基础上的7.邓小平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 )A、改革B、发展C、稳定D、创新8.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C )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9.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 C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10.全面改革的重点是( B )A. 解放思想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1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改革是( B )A、目的B、动力C、基础D、条件1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不断扩大对外开放C、继续深化改革D、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 A )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再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14.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 C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15.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立足点是 ( D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6.所谓全方位对外开放,就是( A )A、对所有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B、对所有发达国家实行开放政策C、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政策D、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开放政策17.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是( B )A、2001年11月B、2001年12月C、2002年2月D、2003年5月1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C )A、把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推向世界市场B、主要还是要“引进来”C、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D、主要是大力推进“走出去”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ACD )A、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B、是对抗性的矛盾C、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D、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观点主要有 ( ABCD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制度本身解决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 ABCD )A.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有解决生产力的问题B.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不能看生产关系本身的性质,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C.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 AD )A、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改革是 ( AB )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6.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 ( ABC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B.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C.改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D.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7.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BD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E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目的E.稳定是前提9.邓小平把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连,他( ABC )A、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B、把改革政策也称为开放政策C、把改革和开放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D、认为改革是开放的基础和前提10.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ABCD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C、要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面D、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1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BCD )A、多渠道B、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12.实施“走出去”战略,应当( BCD )A、支持所有企业和产品“走出去”B、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C、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D、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13.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应当做到( ACD )A、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B、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C、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D、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14.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三、简答题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 改革开放B. 与时俱进C. 科学发展D.快速发展2.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大C. 十三大D.十四大3.改革的性质是()。

A.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 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B.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C.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D. 敌我矛盾理论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D. 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的实现6.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 改革B. 阶级斗争C. 发展生产力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在全面改革中,改革的重点是()。

A. 政治体制B. 经济制度C. 经济体制D. 农村改革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大力发展生产力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9.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内部矛盾B. 敌我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前提。

A. 改革B. 发展C. 稳定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改革是()。

A. 一场革命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 对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主要有()。

A.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C.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完全相同D.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内容是()。

毛概练习题

毛概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A. 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C. 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A.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 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 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 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A. 改革B. 四项基本原则C. 经济建设D. 人民内部矛盾4.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D)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是一场政治斗争C. 改良主义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B)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D.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6.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标准是(B)A. 国力标准B. 生产力标准C. 人民生活标准D. 社会主义标准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D)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8. 改革的目的是(A)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 实现共同富裕D.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9、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C)A、社会制度竞争B、科学技术竞争C、经济资源竞争D、劳动力素质竞争10、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D)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2、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C)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1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C)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4.改革的性质是(B)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5.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C)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1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C)A.是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C.是又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决定的D.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18.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C)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二、多项选择题1. 实行改革开放是(A、B、C)A. 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2.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发展是手段3. 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这是由于(B、C、D)A. 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B. 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C. 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D. 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4. 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A、C、D)A.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B.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C.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A. 全方位B. 多层次C. 宽领域D. 多途径6.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B、C)A.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D. 科学技术无国界三、辨析题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选题1、改革的性质是()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4、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5、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A、发展B、改革C、稳定D、公平7、要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稳定压倒一切C、改革开放D、“三个有利于”8、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三个有利于”B、四项基本原则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生产力标准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A、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C、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决定的D、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11、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2、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 )的关系A、独立自主B、自力更生 C、闭关自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3、我国已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C、经济特区→沿江沿边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开放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14、我国对外开放应实施的战略是()A、“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C、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D、对外出口与到海外建厂相结合15、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 )。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世界市场体系)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毛泽东)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争取国际比较利益)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世界市场体系)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毛泽东)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争取国际比较利益)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

这反映了(贸易全球化)21.日本生产的SONY,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

这反映了(生产的全球化)2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收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①④)来实现的①外资企业的发展④对外贸易的增长23. 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

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①②④)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24.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前提)2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改革)26、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

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7.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 “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29.我国改革的第一步突破口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0.“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 (从实际出发与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31.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3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33、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集团的并购案。

商务部称,这一否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关条款作出,旨在防止可口可乐公司对中国饮料市场可能造成的垄断。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安全需要(①②)①法律保护②政策护航34.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5. 我国经济、政治和各方面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创新)36.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3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发展)38. 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

这表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39.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40. 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是(上海浦东)41.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42. 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同时倾销和反倾销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2年,我国近50多家球轴生产企业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诉讼时,积极应诉,并使美方做出该倾销案不成立的结论。

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我国企业首先应该(勇于应诉,保护自己的正当经济权益)43.党中央做出试办“出口特区”(后改名为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是在(1979)年44.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基本战略。

这样做的根本道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具有客观必然性)45. 中国的(稳定)问题是压倒一切的。

46. 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4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 )的关系极端重要48、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49. “引进来”是为了“走出去”,要使我国的生产和商品能“走出去”,“引进来”应该(从我国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的)50. 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5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52.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53.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54. 在《春天里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位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 55、“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原因包括:(①②④)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②它们离港、澳、台较近,是著名侨乡④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56.“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特殊在(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不同)57.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58.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59. 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这意味着(贸易摩擦增多)60. 以下哪个判断是错误的,我们的改革(是从城市开始的)61.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是指(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62.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的是(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63.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②③)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64. 面对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①②③④)①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②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本国制造业的改造力度③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④让外资参与到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中来65.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全球经济的稳定性)66. 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67.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68.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②④)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④资本全球化69.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统一江湖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是由于(①②③④)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②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③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④中国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70. 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是在一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二、多项选择题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BCDE)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ABCDE)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3. 30年来的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ABE )A.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B.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E.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摸着石头过河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ABCDE)A.扩大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5.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ABCDE )。

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在国外发行债券E. 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6.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E )A.政府应进一步放权,增强服务功能,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B.政府制定政策既要符合WTO规则,又要适合国情,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D. 建立起反贸易壁垒的政府反应机制E. 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7.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且在总出口额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BCE )A.外部市场疲软 B.人民币升值,增大出口产品成本 C. 各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明显抬头 E. 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