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概述(毛概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毛概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毛概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f42d7916bd97f192279e9d3.png)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标通过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民航的发展状况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原因,并从中提出发展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调研时间2013年4月28 日——2013年5月18日三、调研范围中国民航部分航空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四、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查阅文献座谈研讨五、小组成员及分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
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
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
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
截至2009年10月底,国内依据CCAR-121部运营的航空公司共34家,注册在用大型运输航空器共1399架;依据CCAR-135部运营的航空公司共10家,注册在用小型航空器74架;依据CCAR-91部运营的通用航空公司68家,注册在用通用航空器650架。
——机场。
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
1.国内民航业发展
![1.国内民航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a25a16a8956bec0975e3b5.png)
一、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2005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航空业也在国际航空市场中崭露头角。
国际航空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对中国航空业的改革和发展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放松管制和航空运输自由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第二,竞争自由化和航空业跨国联合经营的趋势并存;第三,做强、做大的国际运行模式加快了全球资源整合;第四,国际航空货运业发展是促进航空业发展的重点;第五,以机场商业化运作提高航空业的地面服务质量。
二、中国民航业市场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一是国内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6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85亿人、货邮运输量39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从1978~2007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9%、16.3%和15.4%。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中的排名均从1978年的第37位直线上升,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高居第二位。
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民航行业概况介绍
![民航行业概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867bc350e2524de5187eb7.png)
中国民航业
• 中国民航未来五年运输量预期走势
中国民航业
航空旅客运输协作体系
航空公司
订票系统
机场
代理人
旅客
民航运输与旅游
旅游
航空
航空运输与旅游
• 旅游
始发地 交通 目的地
航空:为远距离的旅游提供了条件
旅游:为航空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全球民航业
• 世界航空旅客运输量趋势图
中国民航业
全球地位: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增长量稳居全球第一 航空公司:40家 运营航线:国内航线5405条,国际地区航线1520条 民航机场:218个 民航客机:4511架 飞行人次:5.5亿人次 行业营收:6300亿元
中国民航业
• 中国航空旅客运输量趋势图
航空运输的快捷性
北京-广州:2200公里
步行 骑马 2个月 15天
轮船
高铁 飞机
7天
9小时 3小时
航空运输的安全性
全球民航业
全球航空公司:2000多家 全球运营航线:6700多条 全球民航机场:10000多个 全球民航客机:23000多架 全球飞行人次:37.73亿人次(2016年 ) 全球民航营收:7300亿美元,净利润350亿美元 民航GDP占比:世界GDP的10%
民航客运行业概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江丽水华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8. 1
主要内容
1
2 3 4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全球与中国民航业市场 民航旅客运输协作体系 航空运输与旅游的关系
人类交通方式的演变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升空 1933年,波音247正式首飞,第一架现代意义的全金 属运输机。 1945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成立 1970年,世界首架波音747交付使用 1998年,香港至纽约航班起航,成为当时世界最远 航线 2008年,纸质机票正式退出市场被电子机票完全取 代 2017年,中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 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C919成功首飞
中国民航发展1
![中国民航发展1](https://img.taocdn.com/s3/m/64455ec4aa00b52acfc7ca8b.png)
中国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一、初创时期(1949—1957年)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二、调整时期(1958—1965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
![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e35460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f.png)
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中国民航发展的四个阶段重要记事:1. 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航的起步阶段。
- 1950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航空公司——中国民航公司,开始国内航线的运营。
- 1955年,中国与苏联签订合作协议,引进飞机技术和维修设备。
- 1960年,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国内航线网络。
2.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2000年):-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航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
- 1980年,中国民航总局成立,加强对民航业的管理和监督。
- 1983年,中国民航进入国际航线时代,开始开通国际航线。
- 1988年,中国开通了第一条直航美国的航线,拉开了中国民航国际化发展的序幕。
3.加入世贸组织后(2001年-2013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民航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开放和竞争。
- 2003年,中国民航总局取消了大部分国内航线的政府干预定价,推动市场化改革。
- 2004年,中国民航开展了多个大型航空项目,包括研制和生产国产波音737飞机等。
- 2012年,中国民航年运输量首次超过4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
4. 航空业转型时期(2014年至今):- 2014年,中国民航局发布了《航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航空业转型和发展的方向。
- 2016年,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商业运营证书,现实了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的突破。
- 2017年,中国民航局将上海浦东和北京大兴两个机场打造成全球航空枢纽,提升了中国民航国际竞争力。
- 2020年,中国民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复苏,并成为全球首个恢复国内航班量至疫情前水平的国家。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a935ec4afe04a1b071dee3.png)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
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
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倍;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1978年增长24倍。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增长最快,地位不断上升。
在国家整个交通运输总量中航空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 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民航已经成为我国旅客运输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的主力。
我国民航在世界上排列位次也逐年提前,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第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0位,旅客周转量由第33 位上升到第7位。
2、航线网络迅速扩展。
到1998年底,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到1122条,通航里程218 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960条和194万公里。
其中,国内航线有983条,通航全国135个城市,较多地开辟了省会(首府)、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航线,现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的航线网络格局;一些幅员较大的边远省区形成了区域航线网络。
国际航线已达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际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有43个国家的57家航空公司通航我国的13个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为起点、连接世界五大洲,以沿边开放城市沟通邻国重镇的国际航线网络。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aab19aea8114431b80dd859.png)
第一章 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一、航空业的萌芽 二、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三、民用航空的全球化、大众化时期 四、民用航空全球性战略联盟
第二节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一、中国民航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民航的发展阶段
人类的飞天梦
研究飞行的第一人 ——达芬奇
人类的飞天梦
波音747飞机
波音747是一种双层客舱四发动机飞机,是世界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 客机之一,全世界首款生产的宽体民航客机,由美国波音民用飞机集 团制造。自1970年投入服务后,到A380投入服务之前,波音747保 持全世界载客量最高飞机的纪录长达37年。
波音767飞机 载客量181~375人
波音767是波音公司第一架带有玻璃屏幕座舱,首次采用两人驾驶制 的宽体双引擎客机。首架波音767由美国联合航空于1982年投入使用。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0.1320. 10.131 4:28:03 14:28:0 3Octobe r 13, 2020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1 0月13 日星期 二下午2 时28分 3秒14:2 8:0320. 10.13
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号”
飞机的发明
1919~1939初创并发展的20年
代表机型:美国DC-3螺旋桨客机
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国际航空业迅速发展 1944年54个国家签署了《芝加哥公约》
逐步形成全球范围的航空网 直升飞机进入民航系统 1956年喷气式民用飞机投入使用
1945~1958战后恢复和大发展时期
•
9、
。下 午2时28 分3秒 下午2时 28分14: 28:032 0.10.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概述(毛概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发展概述(毛概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7c051f58e9951e79a892733.png)
.由表4可以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 飞机班次,飞行小时数都逐年递增。
由于东南地区的地势平坦、经济基础雄厚, 人口密集,所以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发展快。
调研分析结论展示
第一阶段:1980年的军转民——行 业迈上企业化道路1987年的政企分 离——现代民航业架构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1987——2002年的政企 彻底分离、政资分离和行业重组—— 民航发展又迈进一大步
成立。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 国航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 份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公司。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1992年11月,1993
年9月17日正式开航,是主要经营航空客、货、邮运
输业务的股份制航空运输企业。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3年1月由海南省航
各航空公司概况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是首个中国民营资本独资经
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 空有限公司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成立于2004 年5月26日。
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
是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成立,经营云南省内 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其它国内航空运输业务的公 共航空运输企业。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民 航企业迅猛发展
第一阶段,稳步发展时期(1978~1987)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 管理。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 业化”。同年,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 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实行企业化管理。 •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 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 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民航局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 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721fcc50066f5335b8121e6.png)
2021/6/25
冯如(坐者)在广州燕塘试飞前与徒弟合影
4
在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之后,南方革命政府、
北京政府和其他地方势力都积极发展航空,在北京、
广东、东北组建空军,把航空用于军事目的。
2021/6/25
5
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航空事务处,是中国第一
个主管民航事务的正式管理机构。
左图是北洋政府总统府大门。
抗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 虎队部分队员在战机前合影。
2021/6/25
美军运输机载物资 飞越喜马拉雅山。
21
二、筹建时期(1949--1978)
“两航起义”
1949年11月9日当时总部迁到香港的 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总经理 刘敬宜和陈卓林宣布两个航空公司4000 余名员工起义,服从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并率领12架飞机飞回祖国大陆,这就是 奠定新中国民航事业基础的著名的“两 航起义”。
是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
越,而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最大飞行高度
也不过是6000米,甚至还要更低,飞行艰险和飞行难度
可想而知!由于要在连绵不断的山谷间穿行,无论是飞
行线路还是所经过的地形都犹如骆驼的“驼峰”,于是,
“驼峰航线”由此得名。
2021/6/25
17
• 飞虎队
国内的民用航空历史与发展 概况
2021/6/25
1
中国民航的 历史发展概况
• 一、民国时期(1920---1949)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
(1883~1912) 广东恩平县人
2021/6/25
2
2021/6/25
• 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 着自制的飞机──冯如一号, 从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到内 燃机等大小部件全部自制,在 奥克兰市上空翱翔了八百多公 尺,安全着陆,揭开了中国航 空史的第一页。它的航程等于 飞机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 1903年首次试飞距离的三倍多, 使西方世界为之震惊和羡慕。 冯如的成功,向全人类展现了 中国人民的智能和能力,为中 国在世界早期航空公司签订中美“航空运输及
民航发展史讲解
![民航发展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bd97652f242336c1fb95e17.png)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鲲鹏展翅九万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航发展成就综述(精选五篇)
![鲲鹏展翅九万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航发展成就综述(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2209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c.png)
鲲鹏展翅九万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航发展成就综述(精选五篇)第一篇:鲲鹏展翅九万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航发展成就综述鲲鹏展翅九万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航发展成就综述飞天,人类的梦想。
对于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来说,这一梦想不仅因为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显得浪漫多彩,更因为历代民族精英、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和牺牲奉献显得愈发真切,可望而可即。
历史的天空,书写着中国民航人的雄心壮志与理想追求。
从“岭外音书绝”到天涯咫尺、天堑通途,民航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航线已达4945条。
2018年全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206.5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61173.77万人次,货邮周转量达262.5万吨公里,民航运输规模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
70载峥嵘岁月,中国民航随新中国腾飞,留下了一道道辉煌的航迹。
广开航线网联天下扩大开放深化合作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惊艳起飞,经历1个小时20分钟的飞行后完美落地。
这是我国民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刻,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技术历经磨难取得了突破。
如同国产大飞机的首字母“c”一样,中国民航的发展之路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
1949年11月2日,新中国民航正式成立,一周后,中国共产党成功策动“两航起义”。
“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和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的技术、业务骨干力量,他们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8月1日,“北京”号飞机在欢呼声中从广州起飞,经停汉口,用时7小时40分钟抵达天津。
“天津—北京—汉口—重庆”与“天津—北京—汉口—广州”两条航线的开辟,标志着新中国民航国内航线正式开通,掀开了民航史上“八一开航”的重要一页。
再将目光投向70年前新中国民航的第一条国际航线。
1950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
受当时条件所限,我国民航还不具备“飞出去”的能力,航线由苏方执飞。
总结民航发展历程
![总结民航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aaaf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a.png)
总结民航发展历程民航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航空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飞行器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行器开始被用于民用领域。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民航发展的关键时期。
许多国家成立了自己的民航公司,并开始提供定期航班。
在这个时期,飞行距离不断延长,飞机型号也逐渐得到改进。
这导致了航空旅行的普及,民航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民航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战争期间,飞机得到了大规模制造和使用,这也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
战后,随着经济的快速恢复和人们对出行的需求增加,民航业经历了快速增长。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喷气式客机开始问世,这极大地改变了民航业的格局。
喷气式客机不仅速度更快,运输能力也更大。
这使得长途飞行成为可能,为航空公司开辟了新的市场。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航空公司开始面临诸多挑战。
石油危机导致燃油成本的上升,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此外,恶劣的经济形势也导致需求下降。
在这个时期,许多航空公司倒闭或合并,行业发生了重大的重组。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航空技术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一代的高效节能飞机投入使用,改善了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航空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航空客运量也持续增长。
近年来,航空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对航空业碳排放的关注,航空公司也开始探索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此外,快速发展的技术也为航空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等技术改进飞行安全和航班管理等方面。
总的来说,民航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飞行实验到现代高效的航空运输系统,航空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都对民航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民航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a7a7b583d049649b6658e3.png)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
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
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倍;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1978年增长24倍。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增长最快,地位不断上升。
在国家整个交通运输总量中航空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 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民航已经成为我国旅客运输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的主力。
我国民航在世界上排列位次也逐年提前,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第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0位,旅客周转量由第33 位上升到第7位。
2、航线网络迅速扩展。
到1998年底,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到1122条,通航里程218 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960条和194万公里。
其中,国内航线有983条,通航全国135个城市,较多地开辟了省会(首府)、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航线,现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的航线网络格局;一些幅员较大的边远省区形成了区域航线网络。
国际航线已达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际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有43个国家的57家航空公司通航我国的13个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为起点、连接世界五大洲,以沿边开放城市沟通邻国重镇的国际航线网络。
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5a591962f60ddccdb38a0af.png)
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第一部分中国民航行业发展与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部分中国民航行业发展与市场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72a928cfc789eb172dc871.png)
第一部分中国民航行业发展与市场状况分析第一章改革开放以来民航行业发展情况一、行业架构的发展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民航实行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发展缓慢,连年亏损,基本上在国家财政补贴下维持和发展。
1979年国务院召开民航改革会议,宣布民航与空军分开,改变领导体制,民航开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
1980年2月,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民航要走企业化道路”的重要决策,对民航改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87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民航总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的报告》,民航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机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包括实行政企分开,组建航空公司和机场,允许其他企业进入航空市场。
在市场进入1、航线进入2、机场建设、飞机购臵等方面逐步放松管制,形成相互竞争的航空运输市场格局,民航的发展开始步入新的时期。
2002年,国务院批准《民航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民航总局直属企业组建六大集团,政企分开。
现在,中国民航的主要组成情况如下图:(一)航空公司1市场进入:指航空公司经法定程序,取得从事经营航空运输有关业务的资格。
2航线进入:指航空公司经法定程序取得经营航线资格。
作为直接为旅客、货主提供航空运输服务的企业,航空公司是中国民航的龙头。
航空公司向旅客、货主提供旅客、货物和邮件运输服务,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我国原有从事公共客货运输的航空公司34家(其中民航总局直属企业10家,其余为1984年以后地方或部门成立的非直属航空公司,包括两家专门的货邮运输航空公司),经过2002年的航空公司体制改革,形成了以国航、东航、南航、海南航等四大集团为主体的市场格局。
1978年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航的技术装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特别是航空公司不断加快飞机更新换代步伐,大量添臵新型飞机,使机队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大为提高。
目前我国民航的主力飞机,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型,主要机型的利用率也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民航业的改革发展
![中国民航业的改革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9eb9a16bceb19e8b8f6bacb.png)
七、民航篇——中国民航业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民航改革问题,是近几年来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
1998年民航票价搞活和全行业亏损,以及1999年的机票“禁折令”,引起舆论的广泛批评,同时也引起理论界对民航行业垄断问题的注意。
民航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反映了我国民航业内现存问题的一小部分。
我国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行业内的竞争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但是,中国民航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的内部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其现行体制和管理水平,和一个高度现代化的行业的要求,确还有很大距离,亟需进行改革和结构调整。
民航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部门,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民航改革和行业的结构调整问题,始终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1年,新一轮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整体方案即将出台,并分步组织实施。
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市场环境,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21世纪初,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从国际民航市场看,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航空运输业自由化和联盟化的进程,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和国际民航界“天空开放”的大趋势,中国民航面对国外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为了在应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民航系统面临着加强全行业竞争力的艰巨任务。
时不我待,必须加快民航改革进程,要求在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理念、行政和监管体制、市场体系和企业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调整和改革。
非如此,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际化竞争。
20世纪的新兴交通运输业——民航现代的基础交通运输业民航是现代基础交通运输产业。
对任何国家来说,一个完善的民航体系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航运输业是20世纪的新兴运输产业,至今只有70年的历史。
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投入商业运营仅50年。
现代民航业以高速度、大规模、大跨度运输的优势,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政治生活的节奏(半个多世纪前以日、周计算的运输周期,现在仅以小时计算),缩短了各大洲之间的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资料:
2013年4月28 日——2013年5月12日
结果分析:
2013年5月12日——2013年5月18日
调研方式:
网上调查 查阅文献 座谈 研讨
调研范围
中国民航部分航空公司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公司 上海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
各航空公司概况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是首个中国民营资本独资经
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 空有限公司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成立于2004 年5月26日。
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6
月,是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成立,经营云南 省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其它国内航空运输业务 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
第三阶段,迅猛发展时期(2002~)
2002年,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组建6大集团公司(中国
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 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 出口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民航监管机构改革:
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 北、新疆)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 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
6.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行业完成直接和 间接投资超过2500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其中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工程顺利竣工投产,为上 海世博会航空运输保障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新建 成11个支线机场,改扩建60个机场。空管系统完 成99个项目的验收。
7.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整治,初步 建立了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机制,航班延误后服务 工作得到改善。旅客有效投诉比上年减少34.3%。 8.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7届大会上,我国高票连任一类理 事国。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的前身是四川航空公司,该
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19日。公司总部及第一基地在四 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基地重庆分公司设在重庆江 北国际机场。
各航空公司概况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25
日,是一家以北京南苑机场为主运营基地的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988年在北京正式 成立。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 国航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 份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公司。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1992年11月, 1993年9月17日正式开航,是主要经营航空客、货、 邮运输业务的股份制航空运输企业。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3年1月由海南省航 空公司经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后建立,1993年5月2日 正式开航运营,注册资本7.3亿人民币,公司如今总 资产超1200亿元
总 周 转 量 柱 形 图
1000000
750000
国际航线 国内航线
500000
250000
年份/万吨公里
0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年
份
20 00
从表3可分析: 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无论是国内航线、国 际航线还是总周转量都呈现不同比率的增 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年均增长17%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 方式。
表4 1992-2001年民航发展增长状况
ê Ä Ý ²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Ë Ô ä Ê Ü ³Ü Ö ª ³¿ Á ö Ô ¤ ³ Ê Â 33.6% 19.5% 14.1% 22.3% 12.8% 7.5% 7.3% 14.1% 15.4% 10.3% ± Ö ô Ê ó Æ µ Ò Ë Ô ä Ê Õ Ê ë È ö Ô ¤ ³ Ê Â 41.0% 29.9% 56.7% 26.1% 16.1% 7.6% -9.9% 10.8% 9.9% 7.3% Ã Â Í ¿ Ë Ô ä Ê ¿ Á ö Ô ¤ ³ Ê Â 32.5% 17.2% 19.4% 26.7% 8.6% 1.4% 2.2% 5.9% 10.3% 10.9% õ » Ê Ó Ë Ô ä Ê ¿ Á ö Ô ¤ ³ Ê Â 27.3% 20.6% 19.5% 21.9% 13.7% 8.4% 12.4% 21.7% 15.4% 6.6% É ²Ð ´ °Î ´ ö Ô ¤ ³ Ê Â 15.7% 21.2% 24.2% 22.7% 11.2% 5.4% 10.5% 5.7% 5.4% 12.1% É ²Ð ¡ Ð ± Ê ö Ô ¤ ³ Ê Â 15.0% 21.5% 15.2% 19.0% 24.9% 6.8% 12.7% 6.9% 8.7% 13.6%
发展存在的问题
1、随着油价的不断提升,民航运营的成本也大大地提高, 这就对民航的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安全和利益的冲突, 有待进一步解决。 2、随着全国铁路的第六次提速、“和谐号”动车组和京 津轻轨的出现,中国民航优势大大降低。 3、中国民航货运主要依赖于一些旅游公司、物流公司等, 单方面产业依赖性太大,多元化有待提高。 4、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民用飞机 尤其是客机对进口需求量巨大,民航业发展高度依赖外国 飞机和相关技术装备。高度依赖进口,不仅大大加大 了民 航业运营和发展的成本,加大了民航业发展的脆弱性,还 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5、民航发展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巨大,对环境影响很大。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民航业发展的调研
小组成员及分工
姓名 学号 分工 数据分析总结、展望 收集数据、定初稿 收集数据、定初稿 收集数据、定初稿 定终稿、制作PPT 收集数据、定初稿
定终稿、制作PPT
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调研目标
通过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民航的 发展状况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总结出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原因,并从中提 出发展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14-8-1
在1987年-2002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 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 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 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 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 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由表4可以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 飞机班次,飞行小时数都逐年递增。
由于东南地区的地势平坦、经济基础雄厚, 人口密集,所以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发展快。
调研分析结论展示
第一阶段:1980年的军转民——行 业迈上企业化道路1987年的政企分 离——现代民航业架构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1987——2002年的政企 彻底分离、政资分离和行业重组—— 民航发展又迈进一大步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民 航企业迅猛发展
中国民航事业在世界上的排名由第37位上升到
第17位,年平均增长率为22%。
第二阶段,重组扩张时期(1987~2002)
•1987年,政企分开。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 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 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在原有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 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 国务院直属机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 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
第一阶段,稳步发展时期(1978~1987)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 管理。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 业化”。同年,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 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实行企业化管理。 •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 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 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民航局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 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
总结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前后对比
各航空公司概况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是1984年7月25日成立的全国第
一家按企业化运行的航空公司,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上海航空公司 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国内第一家多
元投资商业化运营的航空公司。上航现已拥有包括波音 737、757、767、CRJ、HAWKER、MD-11等各类飞机 共52架的机队规模。
——航空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00 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2.2%,全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5 次。 ——航空运输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安全水平稳居世界前 列,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不超过0.15,航班正常 率提高到80%以上。 ——通用航空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万小时 ,年均增长19%。 ——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航空服务覆盖全国89%的 人口。
各航空公司概况
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4年3月12日经
国家民航总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总 部在济南。十多年来,山航始终把“确保安全, 狠抓效益,力求正点,优质服务”放在首位。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95 年3月25日,是国内运输飞机最大,航线 网络最 密集,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 东方航空公司 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香港,纽约 和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1997年2月4日、5 日及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交所和上海证 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