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及对策
下午盗窃案件发案高的巡逻对策
下午盗窃案件发案高的巡逻对策(一)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群防群治的工作,严密防范,加大人员和物资投入,完善防范的设施,加强警民联系,使犯罪分子无可趁之机。
单靠公安机关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防范工作,堵住入室盗窃犯罪分子可利用的空隙和漏洞。
1、要针对入室盗窃多发的季节和作案手段,通过各种媒体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知识,使单位居民自觉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完善防范的必要设施,消除麻痹思想和安全隐患,使居民和单位自觉地加装必要的防盗设施,如防盗门和防盗窗等,一些有条件的居民区和单位还要安装报警装置和电视监控系统。
2、要加强对居民的法制教育,让群众自觉地来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积极敢于同入室盗窃犯罪分子作斗争。
3、要加大人员和物资的投入,要以创建"安全小区”,“治安先进单位”活动为载体,建立以公安机关的巡警、治安警、派出所民警治安防控为主,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多形式的为辅的群防群治格局,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到实处。
同时,要向居民传授一些简单易行的防范措施。
4、要将防范入室盗窃案件的责任落实到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让民警多下基层,多与群众联系,形成警民协作的防控体系。
这样逐步构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防”多维防盗体系。
(二)加大对入室盗窃案件的打击力度。
强化侦查破案,不断提高打击实效,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震慑入室盗窃犯罪。
1、我们要对此类案件高度的重视,精心组织案件的侦破,特别是对大案要案,更是要选择精兵强将来参与对案件的侦破。
2、要加大装备和技术投入,提高刑事技术水平,从总体上提高干警的作战能力,为侦查破案服务。
3、要加强对民警的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现场勘查要领,会使用简易的勘查设备。
同时,要加强民警的责任心,明白现场勘查对案件的重要性,树立起信息意识,改正过去勘查现场走过场式的做法,认真细致地勘查现场,及时走访群众,搜集犯罪的相关线索。
4、要适时的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工作,针对入室盗窃的多发季节和地区开展专项整治,将犯罪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盗窃案件的分析及相应防盗措施
盗窃案件的分析及相应防盗措施盗窃案件的分析及相应防盗措施安全知识的掌握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到伤害,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盗窃案件的分析及相应防盗措施,希望有所帮助!白天盗窃案件的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白天的盗窃案件一般以溜门、爬窗、技术开锁、撬门入室盗窃为主。
一、溜门、爬窗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家里门窗没有关好,或门窗防盗功能很差,小偷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门或从窗进入室内实施盗窃。
防范措施:防范此类案件很简单,关好门窗,加固门锁就可以了。
二、技术开锁就是指小偷采用技术手段将锁好的防盗门打开,并入室实施盗窃的案件。
此类案件的小偷具备一定的开锁技术,有较高的反侦查能力。
一般结伙作案居多,选择在上班的时间(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点到5点)或者居民吃完晚饭出去购物、散步的时候。
选择的地点多为一些开放式、没有保安的小区。
此类案件也在有保安的封闭式小区内发生,只是相对较少。
小偷入室后会翻找室内的各个角落,主要针对现金和贵重财物,如金银首饰、现金、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
防范措施:1、在案件高发的时间段里尽量保证有人在家,这个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2、出门时把门反锁好。
夜间出门的时候,除了把门反锁好外,在房间内把灯打开也是一种防盗方法。
3、藏放好家里的.财物,按照少放、分散藏放为原则,不要随意放在衣柜、抽屉内或床垫下。
有保险箱的也不可全部放进保险箱。
4、在家中安装防盗报警器。
三、撬门入室是指小偷通过暴力手段用自备的工具(撬棍)将锁好的防盗门强行撬开入室实施盗窃的案件。
此类案件在发生的时间、地点、选择的目标财物上基本与技术开锁的案件差不多。
与其不太相同的地方是在实施此类案件的人数上较技术开锁的多。
这类案件也很少发生在有保安的封闭小区里面。
防范措施:可讲技术开锁的案件防盗措施作为参考。
在此增加一点:在所在单元的楼道口安装一道楼宇门。
这道门非常重要,它在无形中保障着整个单元住户的财产安全。
但据了解,不知是不是因为牵涉到多家住户的原因,安装此道屏障单元楼道不多。
盗窃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盗窃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1. 原因:
盗窃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财物价值:盗窃者主要受到财物的价值吸引,特别是贵重物品和现金。
这些物品容易转手变现,成为盗窃的目标。
- 机会和便利:部分盗窃事件是由于机会和便利性的存在而发生。
例如,人们在疏忽或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留下财物,为盗窃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 经济困难:一些人由于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导致生活拮据,选择了盗窃行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2. 防范措施:
- 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公众对盗窃的认识和警惕性,以便及时发现可疑行为并采取预防措施。
- 财物保护:存放贵重物品和现金时,应选择安全可靠的保管措施,如使用保险柜、防盗锁等。
- 环境安全:改善环境安全措施,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照明等,以减少盗窃事件的发生。
- 社会支持:提供经济援助、教育和工作机会等资源,以减少因经济困难引起的盗窃行为。
-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抓获和起诉盗窃者的概率,以起到威慑作用。
以上是盗窃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的简要概述。
通过加强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盗窃事件的发生。
然而,这只是一些基本的建议,具体的防范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扒窃案件高发措施
扒窃案件高发措施引言扒窃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指的是偷窃他人财物的手段之一。
扒窃案件的高发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带来了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扒窃案件的发生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讨论一些扒窃案件高发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来减少这种犯罪行为的发生。
扒窃案件高发的原因1.社会经济因素:经济状况不佳、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经济因素是扒窃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贫困、失业和无业人员更容易选择扒窃作为生计手段。
2.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也促使了扒窃案件的高发。
某些人在追求物质享受和快乐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地进行扒窃行为。
3.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扒窃案件高发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巡逻和应急措施,扒窃犯罪分子更容易逃避打击,从而刺激了扒窃案件的增加。
应对措施为了减少扒窃案件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1. 加强社会安全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扒窃犯罪的认识和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对扒窃犯罪的厌恶程度。
2.提高执法力度:加强对于扒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增加巡逻频率,提高扒窃案件的侦破率。
同时,惩罚力度也需要加强,对于扒窃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3.加强社会复员和帮教工作:对于经济贫困、失业的人员,应加大社会复员和帮教工作的力度,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减少扒窃犯罪的产生。
4.配备监控设备:在公共场所和重要区域安装监控设备,提高监控覆盖率,减少扒窃案件的发生。
监控设备的存在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减少扒窃犯罪的产生。
5.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开展社区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于自身财产安全的警惕性。
教育居民加强防范意识,不随意暴露财物,锁好门窗,并居民之间加强邻里关系,共同维护社区安全。
6.加强社会援助和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援助和保障体系,提供足够的福利保障,减少社会贫困现象,从根本上减少扒窃犯罪的发生。
试论当前高校盗窃现象及防范对策
试论当前高校盗窃现象及防范对策当前高校盗窃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的甚至导致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
高校作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遏制盗窃行为。
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盗窃现象,提出一些防范对策。
一、当前高校盗窃现象分析1、财产盗窃现在高校学生财物大多较为贵重,如手机、电脑、钱包等,容易成为小偷的窃取目标。
目前,高校宿舍经常存在盗窃事件,许多学生被盗后不知如何向校园公安和学校管理部门报案,这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2、宿舍盗窃学生宿舍也是盗窃的重点区域,宿舍门未锁、窗户开着等都增加了宿舍的危险性。
高校应鼓励学生日常加强注意,对宿舍物品负责,同时加强防火、防盗等宿舍安全设施。
3、实验室盗窃实验室是高校重要的设施之一,往往存放一些昂贵的实验设备,如机器、试剂、仪器等。
不法分子常盯这些实验室进行盗窃,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做好实验室安全防范工作。
二、高校盗窃防范对策1、教育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安全教育、警示牌等方式,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盗窃事件发生。
2、加强宿舍管理员的管理和监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宿舍管理员,加强对宿舍门禁管理的检察,保证宿舍门禁的安全。
定期检查宿舍设施插座、空调等,着重加强一些常用电器的防盗措施来确保宿舍的安全。
3、加强校园防盗措施学校应加强校园内公共区域,如食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等的人员管控和门禁管理,设置监控设备,安装报警设备,全面加强校园防盗措施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总之,高校盗窃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校园安全。
学校应不断加强工作的力量,从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探索合适的防盗对策,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试论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体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迅速由相对的“静态封闭”向“动态升级”型转化,人、财、物的大流动,带动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治安防范工作的动态新环境,治安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各类刑事案件随之增多,尤其是盗窃案件十分突出。
如何强化动态社会环境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遏制和减少盗窃犯罪的增多,已成为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治安管理工作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盗窃犯罪增多,治安形势严峻(一)盗窃案件大幅度上升,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断加大以楚雄州永仁县为例, 2006年立刑事案件157件,其中:盗窃案件 92件,破 49件,盗窃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8.6%;2007年立刑事案件169件,其中:盗窃案件101件,破了53件,盗窃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59.8%; 2008年立刑事案件176件,其中:属盗窃案件105件,破 59件,盗窃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9.6%;这些数字客观地反映出了盗窃犯罪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危害程度明显增大,极大地威胁着社会治安的稳定。
(二)盗窃案件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犯罪量处于高水平态势由于盗窃犯罪活动的空间、时间、范围较广,形成了多方位和全天候的犯罪格局,所有有经济价值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侵犯的对象;所有放置有价物品的场所都可能成为犯罪现场。
流动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本地的无业人员(特别是有吸毒史人员)、“两劳”释放人员及构成犯罪的主体,流窜犯罪现象较为突出。
(三)盗窃犯罪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盗窃案件频繁发生,日趋突出,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而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具有现代特征,增大了公安机关的侦破难度,作案形式表现出多样化,有集团、结伙、单独、内外勾结、流窜作案等;作案空间大、范围广,有人、财、物高度集中和流动的重点复杂地区和场所,也有人、财、物相对分散、交通落后的农村边远地区,作案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季节,作案工具有现代通讯、交通工具;作案原因有预谋和随机作案,盗窃案件的这些特点,致使盗窃犯罪较为复杂,难以控制,侦破难度较大。
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盗窃案件逐年上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不仅危及人民的财产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那么造成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是哪些,对此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一、原因1.经济发展不平衡。
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财富差距扩大,社会上不少人因为贫困而走上了盗窃的道路。
2.道德水平下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淡薄,以及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足,也增加了盗窃犯罪的风险。
3.对监管不严。
警力不够,不少场所监管不够到位,犯罪者有更多的机会钻空子,增加了作案风险和犯罪者的胆大妄为。
二、对策1.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治安警务要保持高压态势,加大警力的投入,及时发现和防范盗窃犯罪,在重要场所配置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巡逻,对加强场所的看守和保护。
2.加强教育和宣传。
从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正义风尚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高盗窃犯罪的预防意识。
3.完善刑事处罚制度。
加强刑事法律的适用和实施,对于犯罪者要依法惩处,使犯罪者产生惧怕和遵法的心理,在社会层面建立起对盗窃犯罪的道德谴责。
4.加强社会治理。
通过加强经济改革和社会管理,实现资源禀赋、财富分配、制度设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增强社会的平稳性和和谐性,降低贫困人口的比例,从而降低盗窃犯罪的产生率。
综上所述,盗窃案件逐年上升,与经济、道德和监管等多方面的原因密切相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多方面的策略,加强教育宣传、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加大防控力度等,让社会得到更好的治理和安定。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盗窃犯罪的再次发生。
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某区的盗窃案件有逐年上升之趋势,根据笔者调查统计,某区2005年批准逮捕的盗窃案件仅为11件14人,占批捕刑事案件总数的15%;2006年批准逮捕的盗窃案件为36件47人,占批捕刑事案件总数的32%;而2007年1-10月份已批准逮捕盗窃案件37件68人,件数占批捕刑事案件总数的42.5%,人数占批捕犯罪嫌疑人的50%。
盗窃案件的逐年增多,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扰乱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而且给集体和个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居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笔者欲通过对今年37起案件的分析,剖析其原因,提出对策。
一、盗窃犯罪的特点1、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是农村居民和城市无业人员。
68名犯罪嫌疑人中,农村居民51人,占75%,其次为城市无业人员12人,占18%。
2、犯罪嫌疑人以青少年居多。
68名犯罪嫌疑人中,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有10人,18岁以上不满25岁的青少年31人,共占到了批捕犯罪嫌疑人的60%;25岁以上的成年人27人,占批捕犯罪嫌疑人的40%。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批准逮捕的68名犯罪嫌疑人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的62人,占91%。
4、“白日闯”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全部为青少年,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的也只有22岁,且多为连续作案,结伙作案。
共批捕此类案件9件19人,其中,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8人,18岁以上不满25岁的11人。
如刘某等6人犯罪团伙在2007年6月至7月间疯狂作案20多次,盗窃金额3万余元。
5、作案手段呈现多样化。
盗窃手段、方式不断翻新,除了传统的入室盗窃外,还出现了用渔杆掉鱼方式从窗户粘取室内财物,盗窃未入住新房内的铜芯线,盗窃停放路边车辆驾驶室内的财物,盗窃工地工程车柴油的案件。
特别是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攀爬入室案件逐渐增多,如一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韩某先后窜至市内多个住宅小区攀爬入室盗窃,共作案四十余起,涉案金额2万余元。
浅谈入室盗窃的成因、特点及防范对策
浅谈入室盗窃的成因、特点及防范对策入室盗窃犯罪是最为常见且发案率较高的案件,它危害性大、认定难,使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深为广大群众所痛恨,是影响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
特别是近几年来,入室盗窃犯罪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并趋于团伙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点,入室盗窃犯罪案件急剧增多,且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然而破案成功率却较低,犯罪分子为了得手往往会不计后果,铤而走险,极易引发入室抢劫、伤害、凶杀等恶性案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案件。
一、入室盗窃案件的成因:(一)案件的内在因素。
一是小区管理滞后于犯罪手段。
小区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建筑设施落后、老化是案件多发的客观条件,公安机关对社区治安管理指导也不够。
小区安保力量严重不足,且技术防范十分匮乏,流于表面文章,没有专门的防范力量,后半夜多数保安在闭门睡觉,无人巡逻,致使犯罪分子如入无人之境自由进出。
同时,新时代城市居民之间感情淡漠、关系疏远造成邻里社会关系日趋淡化,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
二是住户防范意识淡薄。
通过对发生的案件进行现场勘查和询问受害人发现,多数案件主要原因还是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手段薄弱、防范措施不落实。
(二)案件的外在因素。
盗窃案件的侦破历来是公安工作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
一是公安机关工作机制的问题。
现有的工作机制实质上还是以八小时工作制为主,八小时外仅有值班民警应付运转。
而在深夜盗窃案件多发的时段,却不能保证有一定的警力从事巡逻防范、打击现行等工作。
二是串并分析、便衣守候等打击现行的工作没有充分开展。
面对案件高发的势头,由于基层派出所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精力不够等诸多因素,公安机关在对案件进行串并分析、守候、打击现行力度上显得明显不够。
三是阵地控制、情报研判、特情耳目等刑侦基础工作不扎实。
长期以来,一些基础工作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服务侦查破案的作用。
四是刑侦工作科技含量不高,刑事技术手段在一些地区仍然落后。
《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盗窃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某区的盗窃案件有逐年上升之趋势,根据笔者调查统计,某区xx年批准逮捕的盗窃案件仅为11件14人,占批捕刑事案件总数的15%;xx年批准逮捕的盗窃案件为36件47人,占批捕刑事案件总数的32%;而xx年1-10月份已批准逮捕盗窃案件37件68人,件数占批捕刑事案件总数的42.5%,人数占批捕的50%。
盗窃案件的逐年增多,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扰乱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而且给集体和个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居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笔者欲通过对今年37起案件的分析,剖析其原因,提出对策。
一、盗窃犯罪的特点1、基本上都是农村居民和城市无业人员。
68名中,农村居民51人,占75%,其次为城市无业人员12人,占18%。
2、以青少年居多。
68名中,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有10人,18岁以上不满25岁的青少年31人,共占到了批捕的60%;25岁以上的成年人27人,占批捕的40%。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批准逮捕的68名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的62人,占91%。
4、“白日闯”盗窃案件的全部为青少年,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的也只有22岁,且多为连续作案,结伙作案。
共批捕此类案件9件19人,其中,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8人,18岁以上不满25岁的11人。
如刘某等6人犯罪团伙在xx年6月至7月间疯狂作案20多次,盗窃金额3万余元。
5、作案手段呈现多样化。
盗窃手段、方式不断翻新,除了传统的入室盗窃外,还出现了用渔杆掉鱼方式从窗户粘取室内财物,盗窃未入住新房内的铜芯线,盗窃停放路边车辆驾驶室内的财物,盗窃工地工程车柴油的案件。
特别是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攀爬入室案件逐渐增多,如一攀爬入室盗窃案件,韩某先后窜至市内多个住宅小区攀爬入室盗窃,共作案四十余起,涉案金额2万余元。
6、流窜作案比例有所上升。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员涌入,由于流动人口来去自由,思想行为难以约束控制,一些违法混迹期间,使流窜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重大治安隐患。
试论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及对策盗窃案件是指以非法的手段,从他人那里窃取财物的行为。
这类案件在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盗窃案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突出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其次,社会道德观念的淡化也是导致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人的道德观念有所缺失。
在社会道德意识淡化的情况下,个人的贪欲和自私主义可能被放大,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盗窃的行为。
因此,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是预防和打击盗窃案件的有效对策之一、通过教育和宣传,让人们意识到盗窃的危害和损害,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可以有效地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是导致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地区,警力或执法力量薄弱,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从而更容易进行盗窃等违法活动。
因此,提高警力的配置和执法水平是打击盗窃案件的重要对策之一、加强警务培训,提高警察执法能力,加强协作机制,改进执法程序,都有助于提高打击盗窃案件的效果。
此外,公众的意识和防范意识也是预防盗窃案件的关键。
很多人在面临盗窃风险时可能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因此,加强社会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警惕性,教育人们掌握一定的防范技巧和方法,都是减少盗窃案件的重要对策。
最后,有效的惩罚和法律制度也是打击盗窃案件的重要对策。
在立法上明确盗窃行为的法律界定,加大对盗窃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于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加强司法审判系统的建设,提高对盗窃犯罪案件的侦查、定罪和判刑的效果,也是有效打击盗窃案件的关键。
总之,盗窃案件的突出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道德观念淡化、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公众防范意识不足以及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预防和打击盗窃案件的对策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执法力量的加强、司法审判制度的改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使用这些对策,才能更有效地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
扒窃案件高发的原因及对策
扒窃案件高发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扒窃案件高发的原因及对策关于近期我市扒窃拎包案件高发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分析今年11月以来,全市共立扒窃拎包案件253起,与10月份同期立181起案件相比,上升了40%。
其中崇安分局11月份51起,10月份46起;南长分局两月份分别为28起,14起;北塘为16起,5起;锡山15起,12起;惠山分局8起,11起;滨湖分局25起,30起;江阴42起,28起;宜兴12起,7起;新区66起,28起。
除了惠山分局和滨湖分局扒窃类警情下降之外,其他分局均明显上升。
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部署工作措施,避免此类警情继续蔓延,危害社会治安的稳定。
一、原因分析:1、亚运安保效应。
近期因广州召开亚运会,在广东全省加强了安保管控工作力度,他们才离开广东寻找其他作案地,继而将犯罪触角延伸至江苏等发达地区。
也可能因为我市加强亚运会期间的打击力度,很多犯罪分子无法从别的渠道实施犯罪活动,转而扒窃拎包,以此获得一些现金、手机等容易脱手容易变现的物品,不易被查获。
2、城市化效应。
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又是旅游城市,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大,对扒窃违法犯罪人员有很大吸引力。
当地百姓比较富裕,加上无锡本地环境、经济、机遇等吸引外资等注入,一些生意人往往身上携带大量现金等,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指望通过犯罪活动,不劳而获,发财致富。
3、规范化执法效应。
无锡警察以人为本,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做事规范,办案公平公正,执法文明规范,不管是被群众扭获或者警察抓获,一般都不会被打,不会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4、季节性效应。
无锡目前仍处在“后世博”时期,周末来旅游的旅客仍然较多。
而且目前已到初冬,由于温度低群众衣物加厚,扒窃作案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当前也是扒窃拎包案件一年中固定的季节性高发期。
5、打击难度。
因没有专门收治看押场所,市区部分扒窃嫌疑人因怀孕、怀抱婴儿或身患艾滋病、开放性肺结核等传染病而无法打击处理。
小偷年度报告总结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但与此同时,盗窃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为了全面了解小偷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本报告对2021年度小偷犯罪案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件基本情况2021年,我国小偷犯罪案件共计发生10万起,较上年同期增长15%。
其中,城市地区小偷犯罪案件占80%,农村地区占20%。
作案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作案地点以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为主。
三、作案手段分析1. 窃窗入室:小偷通过翻窗、撬锁等方式进入室内实施盗窃,作案手段较为简单,成功率较高。
2. 公共场所盗窃:小偷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公园等,利用人群密集、监控盲区等有利条件,进行扒窃、抢夺等犯罪行为。
3. 车辆盗窃:小偷通过撬车锁、剪线等方式,盗窃车内财物,作案手段隐蔽,作案时间短。
4. 利用网络盗窃:小偷通过黑客技术,盗取他人银行卡信息、密码等,进行网上购物、转账等犯罪行为。
四、作案人员分析1. 年龄结构:小偷作案人员以20-40岁年龄段为主,占作案人员的60%。
其中,青年小偷作案手段多样,作案频率较高。
2. 文化程度:小偷作案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0%。
这说明,提高小偷作案人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减少盗窃犯罪。
3. 职业分布:小偷作案人员以无业、失业者为主,占作案人员的70%。
这说明,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率,有助于降低盗窃犯罪。
五、案件特点分析1. 案件数量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盗窃犯罪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 作案手段多样化:小偷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从传统的翻窗入室、公共场所盗窃,发展到利用网络盗窃,作案手段更加隐蔽。
3. 犯罪团伙化:部分盗窃犯罪案件呈现出团伙作案的特点,作案成员分工明确,作案时间、地点具有规律性。
六、对策建议1.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盗窃-财产失窃事件根因分析
盗窃-财产失窃事件根因分析概述本文档旨在对盗窃-财产失窃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根因的识别和理解,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保护财产的安全。
根因分析在对盗窃-财产失窃事件进行根因分析时,以下几个因素可能是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 安全措施不足:财产失窃事件常常发生在安全措施不足的地方。
缺乏有效的安保措施,如安全摄像头、入侵警报系统和门禁控制,使得盗窃行为变得容易。
2. 监管不到位:缺乏监督和管理是财产失窃事件的另一重要根因。
当地组织或机构对财产的监管不到位,使得罪犯能够找到机会进行盗窃活动。
3. 内部腐败:财产失窃事件有时可能是由内部人员故意泄露信息或参与盗窃行为所导致。
内部腐败行为存在时,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确保员工的廉洁和诚信。
4. 缺乏教育和意识:社会教育和意识普及的不足也是财产失窃事件发生的一个因素。
通过加强对公众和员工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财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可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5. 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可能导致一些人为了生计而采取不法手段,其中就包括盗窃财产。
解决贫困和经济困难问题,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财产失窃事件的发生。
措施建议为了减少盗窃-财产失窃事件的发生,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保措施:安装监控摄像头、入侵警报系统和门禁控制等安全措施,有效防范盗窃行为。
2.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财产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财产处于安全状态。
3. 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员工的内部监督和检查,建立廉洁机制,防止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
4. 加强教育和意识普及:加强对公众和员工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财产保护的意识和认识,以增加他们的主动参与。
5. 解决经济困难: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减少贫困和经济困难,从而减少财产失窃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通过对盗窃-财产失窃事件的根因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盗窃案件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盗窃案件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盗窃案件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其特点和侦查对策如下:1.隐蔽性:盗窃犯常常利用隐蔽的手段进行作案,避免被发现。
他们可能选择在夜间或人少的场所进行作案,尽量减少目击者。
2.快速性:盗窃犯通常会尽快完成作案行为,以便逃离现场,减少被捕的风险。
3.多样性:盗窃犯的作案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入室盗窃、扒窃、抢劫等。
他们根据具体的目标和环境选择适合的手段。
4.情节轻微:相对于其他严重犯罪,盗窃案件的情节一般相对轻微,这也使得查处盗窃案件的难度相对较大。
5.偶然性:盗窃案件往往是偶然发生的,没有明确的受害人预先定下的计划。
因此,侦查人员在案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获取相关的线索会比较困难。
1.利用科技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盗窃案件的侦查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等,可以帮助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提供有效的证据。
2.提高现场勘查水平:对于盗窃案件,现场勘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侦查人员应加强勘查技巧的培训,提高现场勘查水平,收集到更多的线索和物证。
3.加强社会预防意识:盗窃案件的发生与社会预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盗窃犯罪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可以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为侦查工作提供更多的线索和信息。
4.加强跨部门协作:解决盗窃案件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如警察局、检察院、法院等方面。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能够更好地解决盗窃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工作。
5.提高侦查人员素质:盗窃案件的侦查需要侦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加强侦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够更好地开展盗窃案件的侦查工作。
6.提高社会监管能力:加大对大型商超、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的监控力度,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增加监控设备和人员配置,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盗窃案件的特点和侦查对策都需要警方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警员素质、加强社会预防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解决盗窃案件,维护社会的安宁稳定。
盗窃罪频发分析报告
盗窃罪频发分析报告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盗窃罪案件在近几年呈现出频发的趋势。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关切。
为了更好地了解盗窃罪的发展趋势和原因,本报告将对盗窃罪频发的背景、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盗窃罪频发的背景1.1 社会发展与犯罪行为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人追求物质利益的心理和欲望。
这种社会背景为盗窃罪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1.2 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逐渐增强。
对于个别犯罪分子来说,窃取他人财物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
社会风气的转变使得盗窃罪频发成为可能。
二、盗窃罪频发的原因2.1 经济困难和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的发展并非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分享。
一些人由于经济困难而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选择通过盗窃和偷窃来获取非法收入,填补自己经济上的空缺。
2.2 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也是盗窃罪频发的原因之一。
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来说,社会保障机制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导致他们陷入经济困境。
面对生存的压力,盗窃罪可能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2.3 缺乏法律教育和法治观念一些人盗窃行为的背后缺乏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敬畏之心。
缺乏对法律教育和法治观念的普及,使得一些人对于盗窃罪的危害性和违法性缺乏认识,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三、应对措施3.1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是减少盗窃罪频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减少盗窃罪发生的社会根源。
3.2 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度,并深入宣传盗窃罪的危害性和违法性。
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降低盗窃罪的发生率。
当前盗窃案件成因对策分析(本站推荐)
当前盗窃案件成因对策分析(本站推荐)第一篇:当前盗窃案件成因对策分析(本站推荐)2011年1月至7月,河南省襄城县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65起,其中盗窃案件为87件105人,占结案总数的52.7%。
统计数字表明,如何尽快有效地遏制盗窃犯罪,使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是摆在政法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为此,我们对该87件盗窃案卷进行了调查,就当前盗窃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了分析,以便寻求出遏制盗窃犯罪的对策。
(盗窃罪量刑标准)一、当前盗窃犯罪的突出特点(1)犯罪分子中,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人口多于城市人口,87件案件105名盗窃分子中,农村及城郊人口为69人,占犯罪人数的65.7%。
(2)成年人犯罪多于未成年人犯罪,而且18岁至35岁者占绝大多数,占87案总人数的70%。
其中在校学生占1%。
(3)盗窃犯罪分子中,初犯、偶犯多于惯犯、累犯。
87案中,涉案人犯105人,属于初犯、偶犯者64人,占60.9%。
(4)文化程度低。
文化程度低主要是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包括文盲、小学和初中人员。
在涉案人员105人中,大专3人,中专9人,高中5人,文盲19人,小学52人,初中17人。
文盲、小学和初中人员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8%、49.5%和16%。
文化程度低的犯罪人员,比2009年多了5人,比2010年多了8人。
因此,无业人员参与盗窃犯罪不仅多,而且也呈上升趋势。
(盗窃罪立案标准)(5)盗窃犯罪较为单一。
在办理的87件盗窃案件中,只有8件盗窃案件中涉及其他类型的犯罪,其他79件盗窃犯罪案件,行为人只实施了盗窃一种犯罪。
(6)作案次数多、所盗物品杂。
其中,为数最多的物品为各种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农用三轮车。
而交通工具被盗窃后,被告人又利用这些交通工具进行“扫荡性”作案,粉条、黄豆、家禽家畜及锅碗刀勺等都成为盗窃的目标。
(7)团伙作案比单独作案多。
87案中,单独作案28件,团伙作案59件,如本县孙某、马某等5人预谋后,将停放在路边的货车驾驶室内的现金1万多元及2部手机盗走。
零售业中的盗窃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
零售业中的盗窃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引言二、零售业中的盗窃现象分析1. 盗窃的形式和原因2. 盗窃对零售行业的影响三、零售业中的盗窃应对措施1. 加强员工培训与管理2. 安装监控系统和防护设备3. 合作与联动共同打击盗窃活动四、结论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零售业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零售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盗窃现象。
本文将对零售业中的盗窃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零售业中的盗窃现象分析1. 盗窃的形式和原因在零售业中,盗窃可以表现为不同形式,如商品非法转移携带、商品试穿后留下外衣等等。
这些行为往往由于个人利益驱使,贪婪心理作祟。
另外,一些盗窃行为也可能与贫困、社会不公等因素有关。
2. 盗窃对零售行业的影响盗窃对零售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它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企业利润减少。
其次,盗窃行为也会破坏零售店铺的形象和声誉,进而减少消费者对该店铺的信任感。
更为严重的是,盗窃行为可能引发恶性事件,不仅导致员工和消费者的伤害甚至丧命,还给社会治安带来威胁。
三、零售业中的盗窃应对措施针对零售业中盗窃现象的存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员工培训与管理在防范和应对盗窃方面,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培训,使员工了解常见盗窃手法,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标准中。
同时,在管理方面加强监督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积极履行职责。
此外,建立完善的员工背景调查制度也能帮助筛选出可靠的员工。
2. 安装监控系统和防护设备安装有效的监控系统和防护设备可以提高零售店铺的安全性。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手段及时发现可疑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零售店铺还可以采用标签销毁、封条封存等方法增加商品追踪和保证真实性,以防止盗窃活动。
3. 合作与联动共同打击盗窃活动面对隐蔽复杂的盗窃网络,零售业需要进行联合行动。
与相关部门、同行企业以及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共享信息和经验,共同打击盗窃活动。
试论当前高校盗窃现象及防范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高校已经成为了盗窃犯罪的一个重点侵害客体。
高校校园内盗窃案件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如何加大对高校盗窃案件的研究、加强对高校盗窃犯罪的预防,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并就如何防范提出了相应对策,对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建设和谐平安校园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盗窃犯罪;特点;原因;防范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后勤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校园刑事案件一直处在高位运行,其中以盗窃案件最为突出。
据江苏省公安部门统计,2011年全省高校立刑事案件4965起,其中盗窃案件3774起,占案件总量的76%,案值在1万元以上的就达214起。
校园盗窃案件的频繁发生已成为了校园一大公害,严重干扰了师生正常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秩序,校园安全稳定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高校安全管理部门,保卫处必须积极研究校园盗窃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盗窃案件的发案率,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
一、高校盗窃案件概述1.盗窃罪的概念盗窃罪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财产犯罪,在各国犯罪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中数额较大以500元至2000元为起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参照上列数额,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多次盗窃是指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
2.盗窃罪的的犯罪构成(一)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犯罪理论中,盗窃罪主要包括四个构成要件:包括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二)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农村地域盗窃案件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地域盗窃案件的成因与对策近年来,农村地域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有所增长,其中盗窃案件尤为突出。
笔者通过对某市人民法院1997年至20XX年受理的刑事案件调研发现,被告人在农村地域作案的案件,年递增率为%,其中盗窃案件年递增率为1 %。
如何预防、遏制这类犯罪,已成为该地区农村综合治理的重要课题。
为此,笔者拟通过统计分析,结合审判实践略陈浅见。
一、农村地域盗窃案件的特点1、流窜作案区域广。
该院辖区地处里下河腹部,河港湖荡纵横交错。
由于湖荡河港阻隔,农村地域陆路交通不便,而使用水上交通工具船只通往村舍田畴却方便快捷。
因此,在该市农村地域盗窃作案的被告人往往以挂浆机船作为交通载体,既便于流动作案,又利于运载赃物。
这些案犯,有时一个晚上能窜至几个村舍,盗窃十几个农户,案发前,劣迹遍布十多个乡镇,几十个村庄。
如:被告人沈兴荣、沈小健、顾维明、顾维祥、姚艮国盗窃一案,五被告人在两个月时间内,先后结伙流窜于该市及东台市、江都市的8个乡镇,40多个村庄,采用宰羊、牵羊、抓鸡等手段作案14起,窃得山羊160余头及鸡鸭等家禽家畜,涉案受害的农户近200户。
2、案犯文化程度低,作案手段差。
该院受理的在农村地域盗窃案件的被告人,文化层次普遍低下。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而文盲、半文盲(含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这些案犯,由于文化程度低,决定了其作案手段的局限性。
他们通常在室外偷窃或采取撬门扭锁、翻墙入室等手段实施盗窃。
例如该院审理的被告人王元祥、林中明、杨银富、万树柏、张加美盗窃一案,五名被告人中,只有一名具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其他四名均是文盲。
他们先后单独或共同以船为交通、运输工具,流窜于该市1 3个乡镇4 0多个村庄采用扭锁、翻墙入室等手段,盗窃作案达5 6起。
3、作案次数多、所盗物品杂、查证认证难。
该院受理的被告人在农村地域盗窃的案件,被告人偶尔偷窃的少,常习性盗窃作案者多。
盗窃犯在城区作案,盗窃目标主要是现金、手饰及摩托车、家用电器、高档服装等贵重物品;而在农村,自行车、摩托车及船只被窃后,往往被案犯作为继续作案的交通运输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盗窃案件突出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体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迅速由相对的“静态封闭”向“动态升级”型转化,人、财、物的大流动,带动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治安防范工作的动态新环境,治安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各类刑事案件随之增多,尤其是盗窃案件十分突出。
如何强化动态社会环境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遏制和减少盗窃犯罪的增多,已成为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治安管理工作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盗窃犯罪增多,治安形势严峻(一)盗窃案件大幅度上升,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断加大以楚雄州永仁县为例, 2006年立刑事案件157件,其中:盗窃案件 92件,破 49件,盗窃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8.6%;2007年立刑事案件169件,其中:盗窃案件101件,破了53件,盗窃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59.8%; 2008年立刑事案件176件,其中:属盗窃案件105件,破 59件,盗窃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9.6%;这些数字客观地反映出了盗窃犯罪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危害程度明显增大,极大地威胁着社会治安的稳定。
(二)盗窃案件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犯罪量处于高水平态势由于盗窃犯罪活动的空间、时间、范围较广,形成了多方位和全天候的犯罪格局,所有有经济价值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侵犯的对象;所有放置有价物品的场所都可能成为犯罪现场。
流动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本地的无业人员(特别是有吸毒史人员)、“两劳”释放人员及构成犯罪的主体,流窜犯罪现象较为突出。
(三)盗窃犯罪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盗窃案件频繁发生,日趋突出,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而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具有现代特征,增大了公安机关的侦破难度,作案形式表现出多样化,有集团、结伙、单独、内外勾结、流窜作案等;作案空间大、范围广,有人、财、物高度集中和流动的重点复杂地区和场所,也有人、财、物相对分散、交通落后的农村边远地区,作案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季节,作案工具有现代通讯、交通工具;作案原因有预谋和随机作案,盗窃案件的这些特点,致使盗窃犯罪较为复杂,难以控制,侦破难度较大。
二、当前盗窃案件增多的原因(一)贫富不均,造成部分人心里失调,萌发盗窃之心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中指出:我们党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人、财、物信息相对静止、相对封闭的格局被打破,随之而来的人、财、物大流动,经济活跃,有极大一部分人依靠党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发家致富,先富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而有部分人,由于主观不努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或者由于客观因素条件的限制,仍在贫困线上挣扎,家庭或个人经济非常困难,基本生活难于维持,形成贫富不均,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人主观意识上不能正确的看待和认识,只看到别人富裕的结果,没有看到别人辛勤劳动的过程,心理逐渐地失去了平衡,久而久之,便萌发了盗窃之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劳动力相对过剩,人口流动量加大在改革开放深入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的改制、破产,重组,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渠道少,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金远远不能维持当前生活消费水平。
这些人为了生活,四处流动,形成了就业流动大军再加上大量难以统计的农村剩余劳动的流动冲击,政府机构改革与分流的人员,院校毕业生就业大军的制约,多年大量自然新增的城市无业人员的压力,下岗职工再就业更加困难重重,有限的社会保障与消费需求水平的矛盾进一步加深,社会低收入集体不断扩大,由于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有的靠临时四处打工挣钱度日,生计艰难,有的走投无路,只好游手好闲,无经济来源,物质生活难以保障,久而久之,便走上了以盗窃为生犯罪道路,一次得手,便大胆妄为,十分猖狂,肆无忌惮。
(三)对盗窃犯罪量刑偏轻,使得盗窃犯胆妄为,无所顾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998年 6月 10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以云高法〔1998〕8号文件规定“数额较大”以800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一万元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以五万元为起点,而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犯罪审理往往以 1000元为起点,在对盗窃价值在1000元至 2000元之间的盗窃犯的定罪量刑时,往往偏重于缓刑和罚金,这就使得对一大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够,他们在释放后又继续疯狂作案,铤而走险。
2007年 8月,永仁县一名盗窃犯,因盗窃被判罚金1000元,释放后的当天夜里便潜回家中再度盗窃本村一村家价值3000千余元的耕牛两条,后被查获判处一年零两个月有期徒刑。
由于对盗窃犯罪的定罪量刑偏轻,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不理解,在对辖区群众治安状况调查中,有相当高比例的群众认为对盗窃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量刑过轻。
(四)劳改机关对劳改人员的减刑幅度偏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为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制度,保护国家财产和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制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事处罚的目的,是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极大部分犯罪分子能在劳改场所学到不少新知识、新科技,改造成新人,但也有一部分犯罪分子十分狡诈、诡秘,犯罪心理相当复杂,他们善于伪装自己,骗取减刑,刑满释放后越发变本加厉,重新作案,而且其作案手段更加高明和狡诈。
永仁县城一名盗窃犯 2004年被判刑 5年,2006年减刑回家后第二天又再次盗窃同一户人家价值 5000余元的物品,被查获入狱。
据调查 2004年永仁县盗窃刑满释放 95人,到 2007年这些人中就有 36人重新犯盗窃罪,重新犯罪率为 37.8%。
(五)基础防范工作薄弱,群众防范意识不强,防控体系不够健全多年以来,由于刑侦体制改革不彻底,人员、装备、经费不到位,运行机制不畅通等问题,大量破案工作任务落在基层派出所头上,基层民警一直处在超负荷状态,十分疲惫,形成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局面,广大基层民警产生了松懈厌战的情绪,无心顾及基层基础工作,再加上经费难以落实,群防群治工作难于开展,基层治保组织待遇低,工作任务繁重,不适应治安工作的需要,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和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仍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差,所有这一切都给犯罪分子有可趁之机,使盗窃案犯屡屡得手,愈加疯狂,盗窃案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均是由于防范不力造成的;例如发生在边远农村的大牲畜被盗案件,几乎是人畜分离较远,或是畜圈无锁,使犯罪分子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较容易得手。
三、预防盗窃犯罪的对策(一)加强下岗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作,扩大就业渠道企业的破产重组是一项较大的经济改革措施,随着下岗人员的增多,必然会冲击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个人经济利益关系,职工的思想观念必须与之相适应,如果人们的思想不能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各种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就难于适应新的改革措施;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宣传正确对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二是宣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教育下岗职工和群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行为;三是加强各种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拓开就业渠道;四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工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谋职业,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引导他们再就业。
(二)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群众防范意识针对盗窃犯罪日趋突出的严峻形式,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是不够的,必须继续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如针对山区农村牲畜多,人畜分离现象突出,圈所简陋、无人看管,而群众防范的意识普遍偏低,案犯作案的手段又较为狡诈、作案方式现代化的实际,一是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二是动员群众积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加强防范与管理,让犯罪分子无可趁之机;三是宣传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处理情况,震慑违法活动,教育广大群众,增强他们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
(三)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做好扶贫工作在盗窃犯罪中,有极大一部分是受客观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看到别人富起来了,而自己仍在温饱线上挣扎,心理失去了平衡,而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就起不法之心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要加大对农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积极引导他们走科技致富之路,把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
各级党委、政府要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产业的结构,努力提高农村经济收。
其次要争取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切实帮助贫困地方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教育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的问题,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各项攻艰扶贫措施。
(四)加强对盗窃案件的侦破工作,加大打击犯罪分子的力度造成盗窃犯罪越打越多、越打越猖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盗窃犯罪打击力度不够,致使犯罪分子一旦得呈就肆无忌惮、屡屡重犯。
因此,必须加大对盗窃犯罪的打击力度。
一是要加大对公安机关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现有的“刑侦综合信息系统”、“远程指纹查询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刑事技术、情报资料、刑嫌调控、阵地控制建设,让其真正发挥侦查破案作用;二是职能部门要不断转变观念,强化素质教育,切实改变传统被动的破案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不良局面,逐步实现“以人到案”、“以物到案”的主动破案新模式;三是手段恶劣影响范围广的大案子要采取各种的手段、各种的措施,集中足够的警力、努力侦破,加大量刑处理标准,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处理,做到打击处理一起影响一片,震慑一批,教育一群,造成强大的打击处理声势。
(五)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力度由于犯罪分子心理十分狡诈、复杂,善于伪装自己,因此,劳改机关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区分不同的情况,切实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改造,加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切实将他们改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要轻易减免刑期,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审批,不能只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果,不能因为老弱病残而忽视或放松对他们的改造,要尽可能加强对他们的监督改造,减少他们的重新犯罪率,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