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
印染行业市场分析
![印染行业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625f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c.png)
印染行业市场分析1. 概述印染行业是一种传统、基础性的制造行业,主要涉及染料、印花、化学品和相关设备等产品。
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纺织、服装、鞋帽等行业密切相关。
在全球范围内,印染行业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
2. 市场规模2.1 全球市场据统计,全球印染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受到亚洲地区需求的拉动,其中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2 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印染行业市场之一,印染行业在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国内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印染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达到X亿元。
受益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 市场特点3.1 行业集中度高印染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一些大型企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同时,小型企业也存在一定市场空间,主要服务于一些特定客户群体。
3.2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印染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一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市场趋势4.1 环保要求提高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印染行业正面临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压力。
未来,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技术投入,减少污染排放,以满足监管部门和市场需求。
4.2 定制化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印染行业也面临着定制化生产的挑战。
企业需要灵活调整生产线,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5. 市场竞争5.1 主要竞争对手全球印染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XXXX、XXXX、XXXX等知名企业,它们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5.2 竞争策略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品质、技术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6. 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印染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产与国外面料的七大差距
![国产与国外面料的七大差距](https://img.taocdn.com/s3/m/7b36f17387c24028915fc3f9.png)
国产面料与国外面料之七大差距一、染化料和助剂染化料和助剂是影响印染布颜色鲜艳度、色牢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印染布污染的主要来源。
在“生态”特征升值的情况下,许多染化料的使用受到限制。
因此高质量环保的染化料是高档印染布成本的重要组成。
目前国际上的染化料供应商,经过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已经实现强强联合,逐步形成垄断集团,他们不但垄断了染料、化工助剂的生产、销售渠道,有庞大的售后服务体系,而且垄断了产品环保标准的制定和环保印染产品的准入制度的制定。
采购商直接指定染化料的供应商。
中国染料工业近年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染料产品的质量、尤其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印染企业在使用国产染料过程中普遍感到,与进口的国际知名厂家的染料相比,国产染料的上染率、耐化学稳定性较低,同一染料批量间的色光和深度重现性较差。
还有部分国产染料各项色牢度的指标,如耐热升华牢度、耐汗光牢度等还达不到出口定单的国际标准。
我国一般出口高档面料均采用进口染化料。
主要差距表现在:商品化质量差。
某些颜料粒径分布范围宽;粒子形状不规则,染色中损失率也比德国对应商品要高5%~10%。
纯度不够高。
含有杂质多。
染料商品的质量纯度和含有的杂质成分有关,目前我国生产的染料中杂质盐分甚至重金属等的含量比较高,而且组成复杂,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这些不纯物会影响上染率、色光和相关牢度,还污染了环境,这与我国目前还原染料的制造工艺比较陈旧、新技术应用少,原料控制不严、探测手段落后等有关。
品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我国某些染料品种具有光触媒脆化作用,有些染料具有湿变性、热变性和整理剂变色性。
染料添加剂影响色光。
国外染料从结构上解决染色鲜艳度和牢度问题,国内为降低成本往往添加多种添加剂,影响色光和色牢度。
有些染料与辅料粘合剂在高温熨烫时相互作用,发生变色。
瑞士一家著名染料厂家的弱酸性染料士林艳蓝G,在北京一家企业的仓库里被遗忘并存放了23年。
发现后想再用又怕出问题,经染料生产商与新出厂同一产品进行打样检测,各项色牢度合格,并在对比中发现两块真丝织物的色样无论色光还是深度竟完全一致。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5ac8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6.png)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引言随着全球变暖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个重要的污染产业,纺织印染行业在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纺织印染行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纺织印染行业现状面临的挑战纺织印染行业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传统纺织印染工艺存在能源消耗高、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大等问题,这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
其次,纺织印染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长,衣物的使用时间短,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全球范围内对劳动力、原材料和产业链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纺织印染行业需要应对这些挑战来保持竞争力。
政策的推动低碳经济环境下,政府对纺织印染行业的政策支持将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对污染减排工作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推动纺织印染行业向低碳经济转型。
技术的创新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
一方面,纺织印染企业可以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另一方面,纺织印染企业可以研发和应用环保纺织材料和染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水性染料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染料,减少废水的排放。
技术的创新将为纺织印染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纺织印染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竞争力。
传统的纺织印染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
同时,纺织印染企业还可以发展环保纺织品和新材料,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产品的需求。
纺织细分行业国内与国外对比
![纺织细分行业国内与国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2e4bbb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d.png)
纺织细分行业国内与国外对比纺织细分行业在中国和国外的对比引言:纺织细分行业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产业,它涉及到纺织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支柱还是一个国家产业链的一部分,纺织细分行业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生产环境、市场规模、技术创新和品质控制等方面,对中国和国外纺织细分行业进行对比分析。
一、生产环境:中国的纺织细分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特点,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能源优势,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同时,政府也为该行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和精准扶贫等。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纺织细分行业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国外的纺织细分行业发展较为分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环境各有特点。
例如,亚洲地区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而欧洲的纺织业则以意大利为主导。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纺织细分行业中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争格局。
二、市场规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市场,全球纺织品出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中国的纺织细分行业从供应链角度看,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运作成熟。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纺织细分行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中国纺织细分行业还面临着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相比之下,国外的纺织细分行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欧洲、美洲和其他亚洲国家虽然也有一定规模的纺织细分行业,但总体上不及中国规模大。
另外,国外纺织细分行业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国外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产品定位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三、技术创新:中国纺织细分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尤其是在纺织材料、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等方面,中国纺织细分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例如,中国纺织企业在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创新应用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cbefa3310661ed9ad51f393.png)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矛盾日益显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已经向纺织印染行业频频发出警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22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与印染行业直接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正式执行,该标准从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生态纺织品、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按纺织产品细分的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国家发改委组织于2008年2月4日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已经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节能减排已成为印染企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的管理目标,印染行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一、“十五”以来我国印染工业资源消耗和污染状况1.1 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我国纺织工业特别是印染工业存在能耗、水耗高的问题,表1反映了我国目前棉印染单位产品的平均取水量和美国1990年代棉纺织品印染加工平均用水量以及我国和加拿大90年代代表性纺织印染加工企业的综合能耗水平。
由表1可见,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先进国家与地区90年代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2008年初对有关印染厂的调查,目前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情况见表2。
注:表中数据系2008年初对江苏、浙江15家典型工厂的调查数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从调研结果来看,浸渍加工方式的水耗和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
1.2 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大2000年以来,纺织印染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2023年印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印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0536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f.png)
2023年印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印染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纺织业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印染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印染生产国家,印染企业数量、规模、品种、质量均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具体来说,2023年印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印染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印染行业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产业布局,各个地区的印染企业都有相应的特点。
江南地区是中国印染业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印染业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区域。
华南地区的印染企业在国内印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新型印染设备和加工技术。
华东地区印染企业则以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为特色,特别是在新型染料、装饰印花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印染行业市场的规模据统计,2019年我国印染行业总产值约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3.7%。
其中,染料服装印花印染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5%。
印染机械的市场规模达到700亿元,同比增长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等观念的深入普及,未来我国印染行业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三、印染行业市场的投资热点1.印染技术为有向无污转型升级在环保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印染技术正在向水性、无污染方向迈进,水性印染技术已成为印染一体化绿色制造的方向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厂房的改造,这些都成为了投资的重点。
2.智能化、物联网为主流趋势随着智能化、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印染企业也开始走向智能化,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印染工艺向智能制造发展,这是印染行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3.资本市场加速介入印染行业市场的投资热点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一些印染企业开始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推动印染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印染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印染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推进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模式,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985a3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1.png)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的轻工纺织行业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印染产品生产国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印染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印染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集聚区。
在丝绸、棉纺、化纤等各个细分领域都有着不俗的实力。
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受益于外贸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印染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受益匪浅,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同时,中国政府也提出了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为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未来趋势1.转型升级,向高端化迈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印染行业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向高端化迈进。
注重设计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向高档、精细化方向发展。
2.绿色环保成为主流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中国印染行业也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
未来,印染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智能制造的趋势,中国印染行业将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
4.加强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印染行业将加强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加快国际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良好,未来趋势也十分乐观。
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相信中国印染行业在未来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企业也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印染行业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印染行业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76d4c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6.png)
153ECOLOGY区域治理印染行业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南通国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王维东摘要:近年来,水污染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印染行业生产用水量大,污水排放多,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困难,印染行业的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讨论了印染行业的耗水量和废水的特性,并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的主要物理与化学方法。
关键词: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图分类号:J5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1-0153-0003印染行业在纺织品的湿加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和化学品。
印染行业使用的化学试剂的化学成分非常多样,包括无机化合物、聚合物和有机化合物[1]。
印染废水中极低浓度的染料存在是非常明显并且影响严重的[2]。
印染行业中有超过100000种商业上可用的染料,每年生产的染料超过7×105吨。
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染料在暴露于光、水和许多化学物质中时具有抗褪色能力[3]。
许多染料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合成来源而难以脱色。
根据结构染料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如酸性、碱性、分散、偶氮、重氮、蒽醌基和金属络合染料。
染料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大分子结构和毒性。
因此,印染废水的不达标排放,会影响水生生物、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
染料分子的主要成分是生色基团和显色助剂,生色基团是染料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染色,而显色助剂增强了染料的显色,并有助于提高染料附着于底物。
一、印染废水特征印染行业的用水主要用于下列用途:(1)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的合成;(2)蒸汽生成和冷却系统;(3)反应釜、压滤机、地板等的清洗和冲洗;(4)员工及其他杂项活动。
不同行业的用水模式差异很大。
在同一行业中,由于染料原料合成作用和所需产品的频繁变化,耗水率经常发生变化。
产品模式的改变需要清洗和洗涤,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因此,印染行业的用水需求取决于以下因素:(1)生产的染料种类;(2)生产量;(3)生产总值;(4)工厂的工作模式,即连续或一班制;(5)产品模式变化的频率等。
2023年印染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印染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b9727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3.png)
2023年印染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印染设备是印染行业的关键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图案印刷到纺织品上或者将染料染入纺织品中。
印染设备的市场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下面将重点介绍印染设备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纺织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印染设备行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市场规模上来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印染设备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2017年,中国印染设备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1200亿元。
在2025年前,我国印染设备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
通过市场规模的增长可以看出,印染设备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印染设备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升。
印染设备从原来的人工操作形式向电脑自动化控制上转化,使得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
另外,在印染材料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型环保有机染料和染料印染工艺正在不断推广,这也对印染设备的升级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印染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既为环保作出了贡献,又为设备的市场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需求结构不断变化纺织品市场的需求结构在不断变化,这也促使印染设备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以前的色丝印花设备,到现在的数码印花机、纳米印花机等,设备的样式不断增加,同时生产效率和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
在未来,智能化、网络化将成为印染设备的主要趋势,更加适应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四、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含量的提升,印染设备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进入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小型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综上所述,印染设备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未来,印染设备将趋于智能化和网络化,适应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
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报告
![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4dd6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9.png)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以下是对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的综合分析报告,全文共计1200字以上。
一、总体情况中国印染行业在2024年实现了稳定增长,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印染产品消费量稳中有升,驱动整个行业向好发展。
二、行业规模扩大三、技术创新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印染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研发,促使该行业实现了生产工艺改良和技术升级。
同时,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印染行业在2024年的环境污染指数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四、市场需求变化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一些变化。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者对印染产品的需求开始更加注重品质和个性化。
因此,高端印染产品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五、出口情况2024年中国印染产品的出口额在持续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印染产品的出口额达到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4%。
其中,传统出口市场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新兴市场也逐步崭露头角。
六、面临的挑战虽然中国印染行业在2024年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波动是最主要的两个挑战。
同时,国内和国际竞争加剧也给中国印染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七、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中国印染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印染产业将朝着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
此外,印染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能力和设计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表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行业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取得进展,出口情况也较为乐观。
然而,该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应该加强创新和提高竞争力来推动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印染行业有望继续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方向迈进。
国内外标准的主要差异(纺织业)
![国内外标准的主要差异(纺织业)](https://img.taocdn.com/s3/m/afb2252d2af90242a895e5b8.png)
国内外标准的主要差异从标准概念定义上来讲,我国和国际上是一致的。
我国目前实行的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关于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采用的是ISO/IEC 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英文版)。
标准作为加速产品贸易的一种语言和工具,已被公众广泛承认,技术标准不仅可以在条文上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而且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对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重重障碍。
因此,一些国家广泛应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人身安全防护标准等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
然而,在标准的使用和标准的功能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一、我国标准的特点我国标准按照其性质、约束性、地位和作用、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级别、标准化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等可以分成若干种类和级别。
其中,根据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的级别,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根据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用字母符号“/T”标明了该标准的法律效力。
我国标准制定的程序一般包括: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一共9个阶段。
编制标准时一般要从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协调性和统一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首先要依据所确立的目标来选择标准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1)健康、安全、环保;2)接口、互换、兼容性;3)满足贸易需求;4)相互理解;5)产品适用性。
同时要遵循性能原则、可证实性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对于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
二、国外标准的特点:(一)ISO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在制定国际标准过程中,要确保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文件公开)、开放性(参加自由)、公平性和意见一致(尊重多种意见);要确保国际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印染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
![印染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ad11fabb0717fd5360cdc3c.png)
t n t n te i s wae e s in ul l ocutr ga v na e swel sfc sn nsrcua a jsme ta d i sr g h nn r ka rn s ,g i flp yt l ei d a tg ,a la o u i o t trl dut n n oI e gi vg a s n g u
13 资金需 求高 . 为了应对当前出现的结构通胀 , 防止 出现全 面通胀 的不 利 局面 , 我国推行稳健 的财政政策 和从 紧的货 币政 策。2 0 0 7年 以
来, 央行 6次 提高贷款利率 ,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 率 , 1 目前 的准
备金率达到 1. % , 于大多数依靠流 动资金周转 的纺织印染 75 对 企业 , 银根紧缩确实更是雪上加霜。
The pr b e o l ms Chi e e d e n n prntn n s r a i n h i v l pi t a e i s n s y i g a d i i g i du t y f cng a d t e r de eo ng sr t ge
维普资讯
印
。
染 (e sN .9 t e o 1 )
‘。 ‘。 。。
矸
c t C,谇 9
.。 .
印染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
尤 近 仁
( 江苏省纺织工程 学会 染整 专业委 员会 , 苏 苏州 2 50 ) 江 10 0
YOU Jn r n i —e
Ab ta t rbe o Chn s y n n itn n s r a iga ec n e n d a o thg a t r l n b rC S ,c p sr c :Po lms n w ie ed eiga dpr ig idu tyf cn r o c r e b u ih rw ma e i d l o O t a - n aa a
新时期环保新政下印染行业的环保对策
![新时期环保新政下印染行业的环保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addb2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d.png)
新时期环保新政下印染行业的环保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印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环保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期环保新政,印染行业需要积极采取环保对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印染行业的环保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印染企业提供一些可行的环保对策。
一、环保现状1.1印染行业的污染问题印染行业是传统的轻纺工业,其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印染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助剂和染整剂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若排放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尤其是在染色、漂洗和整理等环节,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1.2环保政策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印染行业的环保监管。
不同国家的环保政策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在限制废水排放、减少颗粒物排放、控制化学品使用等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印染企业如果不能符合这些法规的要求,就会面临罚款、停产等严厉惩罚。
二、面临的问题2.1技术设备滞后目前,国内很多印染企业的技术设备比较滞后,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
这导致了这些企业在环保技术上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新时期环保新政下的要求。
2.2管理体系不完善很多印染企业的管理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
环保意识薄弱,对环保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排放、超标排放的情况。
2.3成本压力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于一些小型印染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环保设施的运营费用也不菲,这就意味着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成本会大幅提高。
三、环保对策3.1技术改造面对技术设备滞后的问题,印染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环保水平。
目前,国内外针对印染行业的环保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环保设施的使用效率。
3.2加强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环保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建立环保责任制。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确保环保法规的严格执行。
我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
![我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adb6d69b89680203d82563.png)
我国染料行业发展概况研究(一)行业发展现状染料是指能将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主要应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食品、皮革、造纸、涂料、油墨等领域,染料的最大用户是纺织印染行业,其用量占染料产量的90%。
印染时需先将染料制成水溶液、有机溶液、悬浮液等染液,当染液与纤维进行接触时,染料分子通过吸附、扩散以及一系列其他物理化学的作用,从染液转移到纤维等染物上,从而使其着色。
染料工业的发展与纺织工业、纤维工业和印染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古代社会仅限于麻、毛、丝、棉等几种天然纤维制品的染色,染色品种和产品质量在几千年里并没有发生突跃性的革新与改变,而近代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合成纤维的不断出现,对染料的应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染料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染料生产加工技术的革新与进步。
染料工业的发展也与化学原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
过去的天然染料主要是从动植物、矿物中提炼和生产加工,资源有限、工艺复杂、品质不一。
现在的合成染料则以品种众多、技术成熟的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作为主要生产原料,使得染料品种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扩大至数千种,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合成染料的出现使得染料生产加工真正成为有机化工与精细化工的重要结合点,有机合成技术、重结晶技术、研磨成型造粒技术、光谱学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配伍理论和配方技术、量子理论和辐射技术,这些物理学界、化学学界重大技术发明的不断出现和积累,催生着染料工业的不断衍变和发展,促成了染料品种的迅速扩大和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
依据染料本身的性能、应用方法和应用对象,可以将染料主要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等。
该等主要染料的应用领域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在众多染料产品中,市场应用最多的是分散染料及活性染料,上述两类染料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75%。
1、全球染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染料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英国、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分别占据过领先地位,对合成染料新品种的不断研究开发、对合成染料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纺织染整行业存在的问题
![纺织染整行业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1f2d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a.png)
纺织染整行业存在的问题一、引言纺织染整行业是指将纤维原料经过纺织加工和染色加工后制成各种面料和成品的行业。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之一,纺织染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环保问题1. 染料和助剂对环境的污染纺织染整行业使用的染料和助剂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到空气、水体和土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中,染料的颜色鲜艳、耐光性好等特点使得其难以降解,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2. 纺织废水处理难度大纺织染整行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盐等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高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问题,很多企业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废水处理,导致排放出去的废水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
三、安全问题1. 火灾风险高纺织染整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如蒸汽、热油等,同时也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
这些因素使得纺织染整企业的火灾风险较高。
2. 职业病问题纺织染整行业工人长期接触化学品和噪音等有害物质,容易引发职业病。
其中最常见的职业病是噪声性耳聋和皮肤病。
四、技术问题1. 机械化程度低纺织染整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和机器,但是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操作阶段,机械化程度低。
2. 创新能力不足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纺织染整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但是由于创新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很多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并没有足够重视。
五、管理问题1. 人才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纺织染整行业已经不再是吸引人才的领域。
加之一些企业的管理不善,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2. 市场竞争激烈纺织染整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保持优势。
但是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经验和管理能力,难以在市场上获得优势。
六、结论纺织染整行业存在的问题涉及到环保、安全、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和扶持力度。
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3224f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b.png)
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的轻工业之一,也是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加工环节。
在新时代下,印染行业面临着经济转型、环保治理、技术创新等多重挑战。
为了推动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本文将对该指导意见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
一、指导意见的背景和目标1. 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印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但是,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下,印染行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环保治理、技术创新等问题。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旨在引领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目标《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以下目标:(1)产值规模稳步增长。
到2025年,全国纺织品产值达到10万亿元以上,其中纺织印染产值达到2.5万亿元以上。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印染行业的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环保治理。
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实现印染行业的绿色发展。
(4)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印染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1. 产业发展方向《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以下产业发展方向:(1)优化产品结构。
推动纺织品生产向高端产品转型,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和新产品。
(2)加强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并注重营销和宣传工作。
(3)促进数字化转型。
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印染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 技术创新方向《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以下技术创新方向:(1)推广智能化制造。
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实际值比较,按比例自动供料。而德国流亚科技有限 公司的自动计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染整厂自动化整合系 统。我国定量滴定,自动加料没有配套,这些在很大程 度上限制了染整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的提
高,也影响了织物的最终加工质量。在染色方面,染色 布色差和纬斜在线检测系统,湿短蒸连续染色过程中温 度、湿度等工艺参数检测与控制,以及染液比例泵、轧 车轧液率等控制有差距。在线色差监控装
感觉走,没有市场调查投入和市场调研队伍。国外有庞 大的市场调查投资和队伍,所有决策依据都要根据市场 反馈信息作出。如:美国棉花协会,有庞大的调查队伍, 对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服装、
家纺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分别定期作出详实的分析和科 学的预测。根据美国棉花公司的生活方式调查称:在消 费者买过功能性整理产品的人群中,买过防皱、拒水、 防污、抗菌产品的分别占54%、31%
生产过程控制和执行工艺缺少严肃性,就会造成色光不 准、前后、左中右色差、缸差、色斑诸多质量问题。人 员素质差新进厂的操作工,不知道"毛效"、"丝光钡值"为 何物。检验工只知道看到疵点吊线
,至于吊线的要求,如间隔长度、首尾距离、放码要求 等并不清楚。有的干脆连线也不吊。问她们是否知道"四 分制标准",回答大多是不知道。五、品牌差距许多印染 企业的出口产品以定单加工为主,多
产染料的上染率、耐化学稳定性较低,同一染料批量间 的色光和深度重现性较差。还有部分国产染料各项色牢 度的指标,如耐热升华牢度、耐汗光牢度等还达不到出 口定单的国际标准。我国一般出口高档面
料均采用进口染化料。主要差距表现在:商品化质量差。 某些颜料粒径分布范围宽;粒子形状不规则,染色中损 失率也比德国对应商品要高5%~10%。纯度不够高。含 有杂质多。染料商品的质量纯度和
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由于 多道中间环节,使利润大量流失。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 发展,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除国外高端品 牌外,国外二线品牌也大量进入中国,中
国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北京 35个高档商店,60%是进口品牌,顶级商店90%以上是进 口的品牌。上海淮海路经营2千来个品牌,60%是引进的。 现在的服务贸易准入已进
是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更大范围更深层 次的社会协作分工。目前我国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较差,还未形成产学研之间、上下游之间、产业链之间 的集成创新体系;在产业集群内以企业为
主体建立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检测中心、营销中 心、示范基地”等公共创新平台还不完善,产业集群内 分工不明确、产品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产品恶性竞争, 迫使企业在原料采用、加工设备、加工工
验不规范许多企业无成品检验车间,只有几台验布机, 有的企业甚至是在定型机或罐蒸机下机,直接挂码包装, 没大毛病就是正品,无一等品率概念,往往定型后直接 挂码成件,检验形同虚设。只能应付要
求不高的中东、非洲客户,如是欧、美、日定单则不符 要求。经常发生服装厂因缩水率或色牢度不合格而索赔。 生产过程工艺控制薄弱在线检测装置不多,除外企、合 资和较大企业,大多无工艺抽查制度,
入新的阶段,高档的品牌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如果再不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那么中国自己的品牌就可能被消化 掉了。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但 也带来市场风险,如果我们不加强品牌建
设,就会失去自主品牌在本国市场的主体地位。六、信 息化管理差距跨国配置资源、跨国生产、跨国销售,是 全球化时代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印染业要适应 跨国分工的生产方式,必须以信息网络技
、品牌意识、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存在差 距,一流设备不能发挥作用。坯布进厂无抽检部分企业 未设坯布抽查工序,有时一个订单要用多个厂家坯布, 由于坯布原料批号及疵点不同,难免印染
加工出现色差等麻烦。例:广东叮当猫有害染料事件。 无半制品检验除少数企业,大多无半制品的毛效、白度、 ph值检测,难保印染产品质量稳定。不少印染厂只有打 样间而没有物理指标试验室。成品检
创新(设计)差距研发投入少国家2004年工业普查结果 显示,规模以上服装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 比例只达0.16%,纺织行业仅达0.3%,化纤行业研发0.47 %,印染竞争力前1
0强企业才达0.65%。在2006年北京国际面料展中,欧洲 的参展企业大部分研发投入是5-10%,我们的面料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也就是0.3%。规模以下的企业绝大部 分没有研发能力。
检测与控制系统。国外已普遍采用现场总控制系统,而 我国才刚刚开始。现在我国除了一些常规的项目如速度、 温度、液位等参数的测控外,专用的在线监控项目国内 尚处于初步阶段,比如自动化控制和程
序控制较差,在线监控没有真正解决;远程监控和故障 诊断技术我国还做不到。在染化料自动计量方面,贝宁 格的计量系统会根据实际产量所需用量不断计算和制定 各种化学料的流量,通过控制阀根据设定
~45%的水平,个别行业甚至达到80%。虽然新产品的 品类和数量都比较大,但其中多数只是在工艺、图案、 色彩等方面发生变化,即便“新度”含量较高的产品, 也多为跟进式、尾随式、模仿式的产
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原创 型新产品则是少之又少。四、管理差距我国已经具有加 工世界先进水平印染布的硬件,但产品利润空间很低。 产量增长和利润增长不同步。说明在创新
术的发展为重要基础,实行生产的erp管理和营销的信息 化网络管理,才能有效缩短采购链、生产链、零售链。 我国目前习惯于传统的“三现交易”,即现货、现金、 现场的交易方式。不能融入跨国供应
链网络体系,不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 影响创新和快速反应方面获得产业高端地位,影响纺织 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七、 能耗和资源回收利用差距印染行业年取水
置方面,以色列evs公司的svalite在线色差分析仪采用视 频信息处理技术,多角度在线检测织物左、中、右色度 并进行色差分析,可适应的车速为150m/min,最大门幅 达1950mm;
德国mahlo(玛诺)公司的colorscancms匹(轧)染色差控制系 统,通过在整个布面上进行横向移动的分光光度仪,无 接触地连续测量织物出轧车后整个幅面的带液量,并进 行监控。在光
印染业在扩大再生产中,必须把着眼点真正放在提高核 心竞争力上,淡化量的扩张,增强创新技术含量,以提 高产品附加值,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市场不确定因素的 影响,参与国际竞争。印染新产品产值占
工业总产值比重低印染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低。 2003年印染行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3%,国 外达到60-80%。2005年纺织竞争力评选有关创新竞争力 指标中,印染参评
、25%、4%;表示再次购买的,防皱占96%,拒水94%, 防污占93%。说明美国市场棉制服装的功能整理主攻方向 应该是防皱、拒水、防污,抗菌占4%左右。又如:按 2004年d&k咨询公
司的“2001~2005年西欧生物活性纺织品(bioactivetextiles)市场情况”表明,抗菌、真菌和螨虫的纺 织品占纺织品销售量的3%,其中抗菌的约占70%,防螨 虫的约占
含有的杂质成分有关,目前我国生产的染料中杂质盐分 甚至重金属等的含量比较高,而且组成复杂,在相同的 染色条件下这些不纯物会影响上染率、色光和相关牢度, 还污染了环境,这与我国目前还原染料
的制造工艺比较陈旧、新技术应用少,原料控制不严、 探测手段落后等有关。品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我国 某些染料品种具有光触媒脆化作用,有些染料具有湿变 性、热变性和整理剂变色性。染料添加剂
一、染化料和助剂染化料和助剂是影响印染布颜色鲜艳 度、色牢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印染布污染的主 要来源。在“生态”特征升值的情况下,许多染化料的 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高质量环保的染化料
是高档印染布成本的重要组成。中国染料工业近年来发 展速度不断加快,染料产品的质量、尤其是产量有了很 大的提高。但印染企业在使用国产染料过程中普遍感到, 与进口的国际知名厂家的染料相比,国
பைடு நூலகம்
艺等方面尽量缩减,影响了印染产品质量提高和创新发 展。研发人员不足2006年竞争力参评企业数据分析发现, 棉、毛、丝、麻、化纤、印染、针织、服装八个行业中, 研发机构人数只占企业总人数的
2%左右。研发资金和科研人员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研发 结果的层次,原创新产品较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企 业每年的新产品数量都达到三位数,竞争力参评企业中 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也在16%
企业平均创新投入0.95%,产品附加值率101.56%,创新 绩效35.56%;前10强企业平均创新投入0.65%,产品附加 值率111.49%,创新绩效42.75%。消化吸收再创造率
低我国8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用来引进技术、引进设备, 用于获得专利使用许可、售后服务及咨询方面的费用仅 占9%、5%和3%。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比例是1:0.08。即 花1元钱引进设备,仅花
电自动整纬方面,德国玛诺(mahlo)、意大利编可(biancd)、 日本赛练(sel-ren)的技术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技术,特别是 意大利编可公司的光电整纬采用了进布和出布同时监控, 形
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光电整纬控制系统。日本赛练的光电 整纬采用智能传感,每个检测头都有独立的cpu处理。 (二)后整理方面开发定型机对布面的烘房湿度,对烘 房废气排放的温度、湿度,对出布回潮
论色光还是深度竟完全一致。广东一家印染企业主要生 产出口欧美国家的床上用品,让他推荐国产阻燃整理剂, 要求阻燃效果能耐200次水洗。经试用两个知名品牌的产 品,最终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无
奈之下只好用经销商指定的价格极其昂贵的进口产品。 二、设备差距采用温湿度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活 性染料湿短蒸染色工艺可节约能源30%~40%,染色固色 率提高10%~30%,染色织物
8分钱进行消化吸收再创造,结果是相同的技术和设备重 复引进,造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状态。日本 韩国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比例是1:5—1:8,即花1元钱引 进技术和设备,要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