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中什么叫“回归课本”

合集下载

浅谈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的重要性-精品文档

浅谈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的重要性-精品文档

浅谈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的重要性-精品文档浅谈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的重要性一、回归课本能查缺补漏,构建知识网络高考命题专家设置试题的源头都是以教材为蓝本而编制的,回归课本的有点主要是对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与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延伸与联系,对前后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加深对各部分知识间的交汇,例如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定积分与平面几何的交汇,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等等,使之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要重视教材中重要定理的叙述与证明,例如正余弦定理的推导,边和角关系要对应,准确把握其实质;而在高考中,有的题目直接取自于教材,有的是课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的改编。

如2017年全国卷文科数学第17题是以等比数列为题材,给出前两项和以及前三项和的具体数值,第一问要求求出通项公式,是常规题型,只要公式能恰当熟练运用,属于送分题目,而第二问依旧是以前项和为知识背景,看是否满足等差数列,笔者认为这是一道中档难度的试题,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实质就是运用等差中项的公式,在分别计算出后,满足等差数列与否;而理科数学第17题是以解三角形为知识背景所拟定题目,也是常规试题,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能否熟练变换和巧妙运用是这道题得分的关键,以此这两道题所给的背景均是源于课本的公式和习题的模型,试题两问的思维量和运算量都非常小,是送分到位的题目.二、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要着眼于提高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高考数学试题的源头,因此高考命题注重课本在命题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课本作为试题的根本来源的功能,通过对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以课本习题为素材的变式题,通过变形、延伸与拓展来命制高考数学试题,从分值统计文、理科试卷中约有90分左右的试题都源自课本例习题的再现、整合、迁移和演变,有的是选编原题,仿制题,改动原题。

有的题目直接取自于教材,在原型不动的情况下,改变问题的问法或者将多方面知识结合一块,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有的试题采用串联的方式,综合习题,即有的题目是教材中几个题目或几种方法的串联,综合与拓展。

数学复习之最后阶段回归课本

数学复习之最后阶段回归课本

数学复习之最后阶段之回归课本回顾一年来的学习,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把高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重温一遍,把每一个知识点解读细化,重新认识数学的每一个概念、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走进课本,细化知识”;第二阶段(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专题为主,把知识归纳综合,强化基础知识,限时限量完成,特别是注重大题的解题策略和规范答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综合课本,强化规范”;从省质检后到高考这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短、内容多,针对于以上出现的困惑问题,结合高考说明以及省质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具体有几个方面:1、回归课本,查缺补漏,构建知识网络高考命题从来都是以教材为蓝本编制的.回归课本,对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与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延伸与联系,对前后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加深对各部分知识间的理解,使之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重视教材中重要定理的叙述与证明.2、重视答题的规范化和运算的准确度一方面针对高考的大题(如函数与导数、数列、向量和三角函数、概率和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的专项训练进行复习;另一方面是针对试题及考题答题时,要求能科学安排时间,进行规范的表达,有理有据,不丢任何步骤,力求会而全对。

特别是选择题的时间安排要限时限量,在方法方面,解选择题除了通解通法(直接法)之外,还应利用数形结合法、特殊化法、合情推理等等,提高做选择题的速度和准确率.3、重新翻阅过去的试卷和练习,纠错改正把总复习以来练过的试卷和考题重新整理归类,把容易错的题目重新过目一遍,并做上不同记号,第二遍再看(做)时,就能做到有选择的看,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劳逸结合,适度煅炼,科学安排时间.其中就“回归课本,查缺补漏,构建知识网络”,要求做到:1、重新阅读课本,唤醒模糊知识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答题中经常把基本概念遗忘,回归课本首先是让学生翻开课本重新阅读,回忆学习的情景,这样可以唤醒已经模糊、遗忘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和公式,并注意到公式、定理的适用情景和条件,把忘记的概念、公式抄录下来,正所谓的“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例如,例1:“椭圆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可是很多学生误认为是“长半轴长a的取值范围”。

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
我把圆锥曲线看成是三兄弟,母亲是圆锥,平面是父亲。
大哥是双曲线(离心率>1)是双胞胎,并已娶妻,就是渐近线。
二哥是抛物线(离心率=1)。单眼(只有一个焦点)
小弟是椭圆(离心率,<1).。椭圆法力很大,可以变化,变成圆(单眼)。同时能迫使行星走椭圆轨道。
直线是他们的表亲,直线是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的和等于两定点间的距离。
“1的任意次幂为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表现为底不为1,幂函数F(x)表现为F(1)=1。
这三种函数都有单调性,归根到底无非是两点“大于1的正数,正指数幂大于1;小于1的正数,正指数幂小于1”,因为大于1的正数的倒数小于1,两点又可归于一点。
第二类型是三角函数。
首先要知道对应关系,也就是定义。三角函数有两种定义,一是单位圆角的坐标值,一是几何表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其次要能绘出图象(五点法),然后研究性质。这里要注意一点是:三角函数用来研究周期现象的。具有周期现象的有转动和波动(电磁波)。还要注意一点是正余弦是有界的,正切的定义域。
在整合中要注意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基本知识与习题相结合,将近似概念和公式定理集中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第三次则是记忆。
现在重点讲第二次。
(一)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学习函数概念一要清楚是两个非空数集,也就是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数。将实际问题化为实际问题时,必须将问题数字化才能建立数学模型。二要明确函数三要素(高数讲二要素)中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数学的体系在几个原始概念和公理之后,先建立概念(定义)然后是定理和公式(定理要证明,公式要推导)。数学的特点是高度抽象,这些抽象来自具体,因此,要理解概念必须回到具体。如函数概念这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有联系和运动的。任何事物有质和量两面。描述事物量的联

高考数学复习怎样回归教材.kdh

高考数学复习怎样回归教材.kdh

- a⊥α

+a∥b
b⊥α
( 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 l⊥α

+l⊥a
a%α
( 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 l⊥α

+α∥β
l⊥β
( 线面垂直+面面平行)
- l⊥α

+α⊥β
l%β
(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l⊥α/)
)
⑤ P∈α.)))+a%α
P∈a
) )
)
)
a⊥l
) *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07·10 9
(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07.6)
10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07·10
ZJ 教 学
高考数学复习怎样回归教材
□江忠东
教 材 是 进 行 高 考 数 学 复 习 的 主 和 方 法 , 高 考 复 习 时 , 应 该 深 入 地 把 直 转 化 为 其 它 位 置 关 系 , 就 是“ 线 面
要依据和最重要的文本 , 回归教材是 它们挖掘出来, 加以拓展, 举一反三, 垂 直 ”的 性 质 。
一代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厚度, 才是最根 本的。或许, 在诗意生活的构想中, 在怀想 天空的漫游中, 在消逝风景的追忆中, 那 些极具语言能力的学生会显扬其表达的 魅力, 但是, 这绝对不是界定学生作文水 平的的全部, 表面宽泛的诗意想象, 对作 文来说, 其实是一种更为逼仄的命题, 会 让那些更贴近现实生活, 更能反映主流社 会的文章, 失去依托的平台。
高考复习的必要环节。但在高考复习 做到用教材学, 而不仅是学教材。
线面垂直的判定
中如何熟用教材,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 指导高考数学复习的经验, 谈几点有 效的做法。

高中数学的复习方法5篇

高中数学的复习方法5篇

高中数学的复习方法5篇高中数学的复习方法1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高考倒计时是回归课本的时候了,不要把课本丢下,着重看课本上的公式、理论、定理,学会变换,把基础打牢了自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避免题海战术:对于一看就会的题型直接pass掉,做精题,精做题。

不要什么都做没有选择,没有计划,如果每一题都做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也提高不了多少。

3.不专注于难题:不会的题不要一个人在那死扣,如果一道题你看了20分钟都没有思路,无从下手,要么请教高手要么放弃,不要专注于难题。

尽量做一些看起来会但是不能全面做出来的题,克服会而做不对,对而做不全,这样提升空间比较大。

4.各类题的.解题方法: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要善于归纳和整理。

要选择填空题可以选择排除法、带进去验证、直觉、数形结合的方法。

简单的题答得时候尽量要全面。

压轴题,选择、填空、答题都各自的压轴题,会做就做不会做就暂时放弃,先把会的题做出来后再回过头看。

5.训练考试意境:把每次训练都当做高考,数学的复习离不开做题,但是做题量不能太大,做题的时候更应该模拟高考的时间和场景,下午三点到五点考数学,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也在这个时间做题,适应高考模式。

6.关于大题:简单的大体要尽量的把步骤写详细,尽量不要遗漏步骤,检查的时候比较方便。

也能让改卷老师无话可说。

难一点的大题,在题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就写上,做不全的题把自己会的写出来也会有步骤分的。

解题过程中发现自己做错了先把正确的步骤写下,然后把错误的划掉。

如果第一步做不出来可以用第二步的结论做第一步的题。

高中数学的复习方法2一、重要性高中的数学教学都是模块化的教学,他们把不同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了最大的弊端:遗忘及生疏。

学生在漫长的间隔中往往会把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忘掉或者生疏。

但是通过复习课可以把前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及练习,在复习中不但可以查漏补缺,而且还可以对以往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以及系统化,从而达到提升的效果。

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首要任务:回归课本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看书应该摆在第一位,即“回归课本”,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再去做题。

因为前段时间,同学们把许多精力都花在了模拟练习上,题目着实做得不少,却可能忽略了教材。

现在应该把它拿起来,再翻开考试说明,按照考纲上罗列的考点,对照课本温习一遍,理一下思路,加深印象,毕竟高考大部分试题还是基础题。

此外,考前复习要有计划,可将各科错开复习,不让复习太枯燥。

并且,还可安排专门时间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

同学们要注意,做计划时应给自己一个弹性空间,让自己有的放矢地完成计划。

这样,会让自己更加自信地上考场。

温“错”而知新从初中起,姜来就有集纳错题集的习惯。

这个习惯在高考复习中让她受益不浅。

考前看看错题集,可以“温‘错’而知新”。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错题都要认真看,可以把错题进行分类:由于马虎引起的失误,粗略看下,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这种低级错误;对于典型错误,属于思维有误的,应该好好看看,想想正确思路在哪里。

模拟高考情景让自己提前考试考前三天,姜来按照高考两天的考试时间及顺序,让自己模拟了一番。

家就是考场,早上9点开始做语文模拟卷,时间一到,立即结束。

然后吃饭、午睡,下午接着“考试”。

两天下来,姜来自我感觉不错,做题效率高、吃得好、睡得香。

“看来,高考是没问题的。

”通过模拟,她增强了信心。

当然,模拟卷做完后,还要对对参考答案,错误地方仔细研究,高考不能重犯。

考前五项准备考前五项准备第一项:通过做小卡片等方式,使心理更踏实。

考前这几天考生可迅速浏览课本、笔记和做过的试卷,把一些经常考且容易忘记的公式、数据、反应式等知识,简单写在一个小卡片或叫查漏补缺的小本子上,所有科目共用一本,但一页只记一个科目的内容,便于做早操前记一记,只要这样做了,至少可以从学生心理上得到安慰,只要在考前翻一翻,熟一熟即可。

第二项:进行仿真题训练,在题感上适应。

考前几天,考生与其盲目复习,不如在考前再做两套仿真题,以适应高考题型和熟悉考试的感觉。

数学备考复习应强调回归课本

数学备考复习应强调回归课本

数学备考复习应强调回归课本裴光勇(湖北松滋市第一中学 434200) 本文就数学备考回归课本与加强基础复习的认识与方法谈一点个人浅见.一、“题在本外,根在本内”的高考试题特征是回归课本复习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高考数学命题日趋稳定,日趋规范,日趋科学,取得了许多重大改革成果,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风格.针对这些特点和风格,人们在思考高三数学总复习究竟应该怎么办?复习的根本是什么?一批有识之士共同主张:数学复习应当回到课本中去,回到基础中去,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本源,探明方法形成的轨迹.为什么力主回归课本的复习呢?原因在于,高考数学试题在处理试题与教材的关系上,真正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是高考试题的原型在课本中(这集中反映在客观题部分),二是高考试题的素材取于课本中(这集中反映在主观题部分),并且对课本原型和素材通过变形、组串、引伸、交叉、综合等方式进行改造提高而成,如:①与原型等同例1 (1996年高考题)求tg20°+tg40°+3tg20°tg40°的值.此题与《代数》必修本上册P204第20(1)题:求证:tg20°+tg40°+3tg20°tg40°=3基本一致.②与原型相似例2 (1997年高考题)椭圆C与椭圆(x-3)29+(y-2)24=1关于直线x+y=0对称,椭圆C的方程是( )(A)(x+7)24+(y+3)29=1.(B)(x-3)29+(y-2)49=1.(C)(x+2)29+(y+3)24=1.(D)(x-3)24+(y-2)29=1.此题与《解析几何》必修本P109第3(3)题:求证下列各组方程的图形关于直线x=y对称:( )3x+y=1和3y+x=1;( )x2+(y-a)2=a2和y2+(x-a)2=a2;( )y=x3和x=y3相比较,基本相似.③对原型稍加变化例3 (1995年高考题)在(1-x3)(1+x)10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 )(A)-297. (B)-252.(C)297.(D)207.此题与《代数》必修本下册P262第14(5)题:求(1+x+x2)(1-x)10展开式中x4的系数相比较,只是对第一个因式进行了一点变化,回避了计算中补因子的过程,实际上降低了难度.④对原型的引伸例4 (1997年高考题)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Θsin(Η+Π4)=22,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此题是对《解析几何》P137第3(4)题:求经过点A(a,0)和极轴相交成Α角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一题的引伸和发展,课本题本来可直接由正弦定理得方程Θ=sin(Α-Η)=a sinΑ,但也可先求极点到直线的距离d=a sinΑ,再由解直角三角形得方程Θsin(Α-Η)=d,从而引出已知倾斜角(直线对极轴的倾斜角)和距离(极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直线方程,即高考题的原型.⑤对原型的重组例5 (1994年高考题)求函数y =sin3x sin 3x +co s3x co s 3xco s 22x+sin 2x 的最小值.此题显然是由《代数》必修本上册P 189例5:求证sin 3Αsin 3Α+co s 3Αco s 3Α=co s 32Α和P 192例3(2):把sin x +co s x 化成积的形式或P 194例7(3):把a sin x +b co s x 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这几道题组合起来的.以上例证说明,“题在本外,根在本内”的高考命题原则的确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高三总复习必须回归课本,反之,则会舍本逐末,茫然无措或是盲目扩展,不得要领.二、“以本为本,整体把握”是课本复习的一个原则以本为本就是不超出《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教材所能达到的知识范围和能力层次.整体把握是指纵向挖掘教材的潜在内容,横向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个严谨的完整的逻辑体系,即结构型知识,非教材中的零散的陈述型知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真正读薄课本,轻装应试.数学课本是由基础知识(即概念、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和大量的例习题构成的,因此,回归课本复习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在・例・习・题・中・提・炼・方・法,・变・异・背・景,・引・向・高・考.一是“一题多解”帮助学生深化解题思想方法;二是“一题多变”锻炼学生适应新情景,新旧情景转化的能力;三是“多题组合”引导学生化归类型求规律.在这些训练中,力求把课本题与高考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高考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从而引起对课本的重视和兴趣.如围绕空间角与距离计算这一重要内容,可依据下面步骤对课本展开复习.第一步,组串课本题,探求通性通法.11一题多解[问题1]《立体几何》(必修本P 47第12题)在直二面角C 2A B 2D 中,CA <Α,CA ⊥A B ,CA =6c m ,B D <Β,B D ⊥A B ,B D =24c m ,A B =8c m ,求CD 的长?图1[方法1]转化法:作辅助线D E ∥A B ,A E ⊥A B ,连CE ,得R t △CED ,于是CD 被置于一个可解的平面图形中(可解指已知、未知集图2中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平面图形中),这是转移法的实质所在.注:此法是通法,训练此法,可帮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方法2]特殊法:抓住本题面面垂直的特点,连CD ,得R t △A CD ,直接求CD .注:训练此法,旨在强化学生解题中抓住条件特征,使解题来得简捷易行,但此法有一定局限性.21一题多变①条件不变,扩充问题.[问题2]在问题1中,求CD 与A B 所成的角(用上述方法1).又求CD 与半平面Α,Β分别所成的角(用方法2).②问题不变,条件改变[问题3](《立体几何》必修本P 43第3题)在60°二面角C 2A B 2D 中,CA <Α,CA ⊥A B ,CA =6c m ,B D <Β,B D ⊥A B ,B D =24c m ,A B =8c m ,求CD 的长.背景比较:相对问题1,变化在由直二面角变为60°二面角,之外别无实质性变化,因此方法1可移植过来,但方法2无效.注:此题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对新情景的认识和新旧情景的比较,从而形成移植方法1的解题策略.《立体几何》必修本P 117第4题的背景与问题3一样,可继续变异,此处从略.③弱化条件,加强问题.[问题4](《立体几何》必修本P 117第2题)如图,A 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的任意点,求证:图3△PA C 所在的平面垂直于△PB C 所在的平面.背景比较:相对问题1,拿掉了“直二面角”这个依托性条件,所证的面面垂直正是问题1中的主题条件——直二面角.第二步,引向高考题,新旧背景转化,熟练掌握解题规律.④条件结论,位置互换.图4[问题5]在120°二面角C 2A B 2D 中,CA <Α,CA ⊥A B ,CA =2c m ,B D <Β,B D ⊥A B ,B D =4c m ,CD =10c m ,①求CD 与A B 所成的角;②求直线CD 与平面Β所成的角.(1981年全国高考题)背景比较:相对问题1,直二面角变为120°二面角;CD 由未知变为已知,此外,条件部分无实质性变化,用方法1解决.31多题组串上述由课本题联串到高考题,都是背景相同或相近的同一类题,学生在新旧背景的联系与区别中紧扣通性通法,不难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转化法:通过作辅助线与面(尤其是垂面,如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平面与二面角的棱垂直,与两个半平面都垂直就是一种常用的重要垂面),将已知、未知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可解的平面图形中.(二)・把・知・识・结・链・组・块,・前・后・贯・通,・形・成・整・体,・帮・助・记・忆,・方・便・使・用.课本上的知识由于受学生心智能力、思维水平、知识基础的限制,很多知识体系只能分散在不同章节的正文和习题中,回归课本的复习必须帮助学生把知识形成整体.具体办法是:11串结知识链如对两个基本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的再复习中,通过适当引伸扩展,可形成一条生动和谐实用性强的知识链.①等差数列通项a n =a 1+(n -1)d =a 2+(n -2)d =…=a m +(n -m )d =a 1+a 2n -12=a 2+a 2n -22=…=a i +a 2n -i2(i =1,2, (2)-2)(中项表示);等比数列通项a n =a 1・q n -1=a 2・q n -2=…=a m ・q n -m =a 1・a 2n -1=a 2・a 2n -2=…=a i ・a 2n -i(i =1,2,…,2n -2)(中项表示).②公差d =a n -a 1n -1=a n -a 2n -2=…=a n -a mn -m;公比q =n -1a n a 1=n -2a n a 2=…=n -ma na m.③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na 1+n (n -1)2d =n (a 1+a n )2=n (a i +a n -i +1)2(i =1,2,…,2n -2)=n ・a n +12(n 为奇数)=n (a n 2+d2)(n 为偶数)=n (a n +22-d2)(n 为偶数).类似地,课本中,还有许多公式、定理可以串起来,使知识结构化、逻辑化、系统化,特别便于应用.21组建知识块如在复数部分可将复数实数化的一些结论提炼成下面的知识块:①a ∈R Ζa 2≥0;②z zλ= Z 2≥0;③a 为纯虚数Ζa 2<0;④a ∈R Ζa 2= a 2(a ∈C ,a 2= a 2不一定成立);⑤z ∈R Ζz =zλΖz -z λ=0;⑥z +zλ=0Ζz =0或z 为纯虚数.毋容置疑,这些结论在解题中定有巧夺天工的妙用,如:已知复数z 的模为1,有(zλ-m )2=2m (m <0),求实数m 的值.用结论③解之就易如反掌.如上结链组块的方式主要是帮助学生纵向构建知识体系.这种知识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与连贯性,一但想到一点,就会带出一串一片来,真正形成一种“见木见林”的境界.(三)・深・刻・揭・示・概・念・内・涵,・准・确・把・握・概・念・外・延,・提・高・抓・住・本・质・认・识・事・物、・严・格・推・理・正・确・思・维・的・数・学・素・质.11从数学对象的个性和共性出发,深刻认识概念内涵比如对圆锥曲线定义的再复习可做如下几方面的探究:①引导学生从圆锥曲线的个性特征上深化定义.圆 椭圆 双曲线 (a ) (b ) (c )图5M O =r . F 1F 2 =0. M F 1 + M F 2 =2a ; F 1F 2 <2a ,椭 圆; F 1F 2 =2a ,线 段;F 1F 2 >2a ,无轨迹.M F 1 - M F 2 =2a ; F 1F 2 >2a ,双曲线; F 1F 2 =2a ,射 线; F 1F 2 <2a ,无轨迹.②引导学生从圆锥曲线的共性上把握定义.(1)F 在l 外, M Fd =e“圆,e =0”;椭圆,0<e <1,双曲线,e >1;抛物线,e =1.注:e =0,个圆锥曲线统一说法,迄今为止,尚未获得四种圆锥曲线统一定义.(2)F 在l 上,e =1,为过F 垂直l 的直线;e >1,为过F 关于l 对称的两直线.③引导学生对下面一组课本题进行抽象概括,培养学生从共性上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题1:(《解析几何》必修本P 59第8题)两根杆分别绕着定点A 和B (A B =2a )在平面内转动,并且转动时保持相互垂直,求杆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题2:(同上P 79第11题)△A B C 的一边两端点B (0,6)(0,-6),率的乘积是-49,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题3:(同上P 91第16题)△A B C 的一边两端点B (0,6)和C (0,-6),另两边的斜率的乘积是49,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首先组织学生用题2、题3的叙述方式改述题1,然后启发学生用“过两定点的两动直线斜率之积为常数”的叙述方式把三个问题统一起来,似乎可以得到圆锥曲线的又一统一定义.到此进一步启发这一“定义”如此简捷,为什么课本上至今不引用呢?如果学生思维一时上不来,可进而追问,“定义”中的斜率是否处处都存在呢?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这种“定义”中曲线有虚点B ,C ,玉不掩瑕,只好割而舍之.21从数学概念间的关系出发,准确把握概念深化发展的轨迹如对映射与函数的概念的再复习可通过逻辑结构图看清彼此从属、并列、对立等关系.为了深化函数的概念,可设计下面一组习题:①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公共点的数目是( )(A )1. (B )0.(C )0或1.(D )1或2.②判断下列命题的真伪:1°偶函数没有反函数;2°奇函数有反函数;3°定义域上严格单调的函数有反函数;4°反函数和原来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③f (x )=x -1x +2,则f -1(2)的值是.如上的工作,既能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又能从整体上去把握概念,深化本质,横向沟通,从而提高运用概念正确思维的能力.。

高考复习的四个回归

高考复习的四个回归

高考复习的四个回归
2013考生第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怎样在这段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是许多考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在这里,赢璟网高中教育专家给大家支招高效复习中的几个回归。

1.回归基础:通常来说,考前几天不适宜再大量做新题,重点应回归基础。

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之本,是每个考生都应该拿下的分数。

最有用的基础知识往往就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所以对基础知识不但要懂而且要熟练和准确,在应试过程中能随时提取出来加以应用。

2.回归课本:课本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高考(微博)中的基本考点实际上就是课本中的知识点。

考前要对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浏览一遍,尽量不留知识盲点和漏点。

3.回归考纲:高考大纲是“高三一模”命题的重要导向和依据,对照考纲,梳理考点,链接知识点,三位一体,应该成为复习备考的重要策略:
4.回归错题:考前回归错题,错题新看,错题重思,错题重做,错题回归,是一种有效的复习途径。

理由很简单,因为错题往往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如果在考前有针对性地重温一遍的话,就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错题不错,就等于给自己加分。

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本质

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本质

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本质——2011年新课标试题的一点思考黄华南2011年高考尘埃落定,我省的首届新课标高考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纵观江西省2011年新课标试卷和其他兄弟省市的新课标试卷,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那曾经令我们热血沸腾的俩个字:回归。

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本质是2011年数学新课标高考试题所发出的热烈呼唤。

一回归课本,以本为本。

高三的复习教学普遍是师生共拿一本厚厚的资料,老师从第一页讲到最后一页,学生从第一页做到最后一页。

为了赢得时间去复习,暑假就得开始补课,周末放弃休息,平时加班加点.真的是“5+2”,“白加黑”,疲劳教学,苦中作乐。

高三是由高一、高二成长过来的。

我们却忘却了来时的路,将命运寄托在书商的一本资料上。

用这本厚厚的资料作为我们备考的工具,却忘记了路上的点点滴滴。

今年江西的高考,我们从满是灰尘的课本里看到了源于必修2第17页例6的文科第9题,看到了源于选修4-4第48页阅读材料的理科第10题。

今年的陕西高考文理18题都考了一个只有9个字的题目: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我对这一题的印象深刻,所有1981年参加高考的人都有同感,因为30年前那时的高考数学试卷中也有这样一道题目。

三十年一个轮回,三十年不长不短,这样的课本题又回来了。

看来是我们该改变“重资料,轻课本”的时候了.资料上不必题题皆收,课本必须放在身边。

累了,困了,翻翻课本,重温当时的感受,应该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

更何况我们一大批同学连课本上的问题都没有过关,概念不清,方法遗失,思想迷离,更不能抛弃课本.数学的成长,首先应该是在课本中成长。

当然,回归课本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更知晓,更巩固。

在知晓上拔高,在巩固中加强。

回归课本,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盲目地教资料,而是在备学情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和考试说明更好更充分地备好每节课。

二回归基础,稳中出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高三虽然是高中里的最高年级,而向上比较,却是大学前的基础年级。

回归课本吃透课本——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根

回归课本吃透课本——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根

回归课本吃透课本——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根李俊强“高考成绩统计数据公布了!”看着自己所带的一文一理两个班都取得了同类班级第一的成绩,对比上一届自己所带的两个毕业班的数学成绩,明显有了较大的飞跃。

回顾今年的数学高考总复习,我的做法是:以课本为依据,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回归课本,吃透课本。

总之,对课本要反复抓,抓反复,抓基础,最终一定会获得高考成功。

一、从数学高考复习中教与学的实际案例分析我记得在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之后,我教的文科班中有一位女同学,好称“解题大师”,她的思维灵活、反应很快,数学成绩也不错,平时的考试难题常常不在话下,只是考试时常在一些偏容易的题上弄错。

在进入第二轮复习之时,我找到了这位同学,让她将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告诉我。

她说课本对她没什么用,她也几乎不看课本,也很少听老师讲解分析课本,她是每天花了一半的时间在数学,做了好多本复习资料,见过了很多题目,已达到了“见多识广”和“熟能生巧”的地步了。

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几乎不看课本”?这样不可能吃透概念,也不可能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她是在“巧”题上下功夫,而在“常规”题上注定要吃亏的!于是我让她将整个高中数学的内容画一个“知识网络结构图”,她竟然画得丢三落四!而对一些概念的回答也是含糊不清的!这也正是我所预料到的。

在随后的测验中,我出了一套概念较多的题目,这位“解题大师”不灵了,我可以给她“下药”了……最后,在今年高考中她的数学为全市第一名。

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有很多这样的“解题大师”会抛开课本、脱离老师复习。

如上课时不听老师讲题,而是自己在下面做其他题目,进行所谓的“自主复习”。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样将得不偿失。

而盲目地“自主复习”,由于缺乏系统、缺少针对性,很可能是忙了一场,还是徒劳。

高考中,不管是哪一科,“基础知识都占了约80%的比重”,曾有一位复读生单科状元,在第一年进入高三时接收到了这个有效信息。

但他习惯于以难题取胜,当然对此不甚看重,心想难题不怕,基础题何妨!谁料到这样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成绩很不理想!直到第二年复读时才真正领会这一信息的有效性,进而一举夺得全省单科状元,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认为对基础知识的反复理解和强化为他的巨大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考后期数学复习中回归教材一点思考论文

高考后期数学复习中回归教材一点思考论文

高考后期数学复习中回归教材的一点思考摘要:回归教材,就是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回归教材,就是从教材的问题出发找准问题的本质,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解题的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基本方法;联系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79-01高考命题都是以教材为蓝本编制的,它充分体现了高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考查始终高考数学试卷的重点.纵观近年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很多试题都是从教材上的内容加以改编得来的。

因此吃透教材上的例习题,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同时针对自己学得较差的部分教材例习题进行重点攻关。

尤其对一些高考必考内容,尽量做到准备充分,确保拿分。

怎样在高考后期复习中进行有效回归教材,为高考取得好的成绩保驾护航呢?下面,就复习中如何回归教材谈一点思考。

一、吃透教材例习题,回归教材适量练习只有吃透教材上的例习题,才能全面的、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教材上的原题,但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在教材上都能找到原型,不少考题就是教材上的例习题的变型、改编及综合。

许多试题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

纵观2006-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基本上每套试题都有近百分之五十的题源于教材。

以2012年四川高考文科为例,第1,2,3,5,6,7,10,13,14,16,17,18,20,21等共14个题都来源于教材。

这些题目考查的都是高中教材最基本且重要的数学知识,由课本例习题改造加工整合而成,是学生熟悉的题型,这对中学数学教学和复习重视教材重视基础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高考冲刺复习:回归课本是什么意思

高考冲刺复习:回归课本是什么意思

高考冲刺复习:回归课本是什么意思高考冲刺复习:回归课本是什么意思导语:高考复习最后50天的时间,我们经常听老师讲要回归课本,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回归书本呢?要怎么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本知识呢?高考冲刺复习:回归课本是什么意思?回归教材有几个基本的原则是必须重视的。

一、在需要的时候回归教材,不是为了回归教材而回归教材。

什么是需要的时候,在高三复习的整个阶段都是,都有需要看书的时候,而不单单是最后一个月。

当然最后一个月必须要回归教材。

什么是需要的时候?在做错题目的时候,基本知识有遗忘的时候,题目不会做的时候,总结归纳的时候,不想做作业的时候等等。

二、回归教材要有目的。

回归教材的目的要么是搞懂或者记住某个知识点,要么是为了温习某种方法,要么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总之,回归教材必须奔着一个目的而来。

不能听老师同学们都在说回归课本,于是拿起书求一个心理安慰,走走过场。

那就不对了。

三、回归教材的方式绝对不是单纯地看书。

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看书、做书上的练习题,习题。

其实我们高考中80%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

这些题都在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都在我们的教科书中。

所以,看书要有重点地看,同时,书上边的例题、习题也要做。

基于上边的论述,结合高三最后阶段的实际,我来谈谈回归课本的具体方法。

一、从题目到课本。

回归课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回归。

这就是有一句经典的建哥语录:带着问题看书最有效。

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然后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再体会体会。

还有不懂的,我们才翻开课本,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统统看一看。

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动手做题。

这叫做从题目到课本。

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但还不够。

二、从教材到题目。

按照课本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往后看,由于有上一步骤的准备,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边做题边玩味。

浅谈如何“回归课本”

浅谈如何“回归课本”

浅谈如何“回归课本”作者:樊建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1期【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159-01高考依照考纲命题,考纲依照课本而定,高考命题原则是“高考试题来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组织学生备考时,必须重视课本;很多专家、同仁在谈到高考备考时,无一例外地提出要求:“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指导高考复习老师的要求。

那么,怎样做才是回归课本,才是更有效的回归课本。

笔者近几年连续承担我校高考生物复习指导工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揣浅陋,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回归课本”要求老师在思想上摆正课本和纷繁多样复习资料的关系,把课本置于核心地位。

高考复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方法的全方位考察,这些知识、方法来源于课本,有些明显,有些尚需老师们挖掘,老师们必须把课本置于核心地位,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方法。

同时,老师对课本的态度也反映了老师的课程观,如果在复习阶段用复习资料完全代替了课本,深陷于复习资料而不能自拔,那么学生将深陷于题海,他们常在大海中游泳,却不知道何时结束,肯定费力而低效。

因此,摆正课本核心地位不动摇,树立回归课本的意识,是回归课本的前提。

二、“回归课本”要求老师在行动上要研究课本内容,通晓知识之间微妙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考察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能力不是空穴来风,它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对课本知识扎实的掌握,依赖于老师对课本细致的研究、分析、综合、归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打通知识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为将来调取做好充分的准备。

知识层次上的回归,老师可带领学生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三、“回归课本”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课程,把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贯穿于日常教学设计。

高考数学复习的根本回归教材

高考数学复习的根本回归教材

圆兰+与=1的右焦点毋怍垂直于并轴的直线A曰,交椭圆
于A,曰两点,一是椭圆的右焦点.(1)求AAF。B的周长; (2)如果AB不垂直于菇轴,AAF。B的周长有变化吗?为什
么?”为背景命制的高考题:“(2012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第
15题)椭圆÷+y.-=1的左焦点为F,直线x=m与椭圆相交
4 j
于点A、曰,当AFAB的周长最大时,AFAB的面积是
教材 教法
教材点.击
2014年4月
___jI-_..
同 考数学复习的根本:回归教材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宫前长

高三数学高考复习的重点和关键是回归教材,这是 大家公认的事实.教材凝聚了专家们的心智,是高考试 题命制的“源”,高考试题是教材内容的“流”.虽然年年
创新、类比延伸、拓展变换等数学命制试题活动方式,可
1.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地位
国新课标卷理科Ⅱ第17题、辽宁卷理科第6题、陕西卷理 科第7题;2012中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第17题、安徽卷第16 题;2011年山东卷第17题、江西卷第17题;2009年全国卷 第17题和2008年全国卷第17题等.反思这些高考题都是
高考复习主要是梳理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系统 化、网络化.高考复习以教材为根本,教材是许多数学专 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科学方法 和严谨的理性思考,表现在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等数 学概念的规范叙述、简洁符号的使用.可以说教材中的 每一个字、符号和图形都是专家推敲后确定的,尤其例 题的分析、解答过程是最简捷的一种表述和示范.复习 时多回头反思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和典型例题,可以培 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课标和考试大

浅谈回归课本在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性

浅谈回归课本在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性

浅谈回归课本在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性从这几年高考的内容来看,力求回归教材,并且很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试卷中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

因此,在高三数学后期复习中,用好课本,尤其是用活课本,深入挖掘它们的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

回归课本就像一个登山者登顶峰时的回头一眸,俯视来时经过的错综复杂的小路,所以回归课本决不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对它们的机械相加,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是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从而达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下面就回归课本的两个关键环节介绍一下笔者的具体做法。

1 回归课本回归到什么内容1.1 回归到课本例题首先,回归到例题就是回归到书写的规范性。

同学们解题时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

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都是不可取的,此时必须通过课本的范例来规范,一切以课本为据,一切以课本为准。

其次,课本上的例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探索性,是高考出题的源泉。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为了巩固某一知识点而设置的。

复习时,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进行探究,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通过对教材例题的横向、纵向的拓展与探究,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使学生明白复习时对教材例题不能只满足停留在表面,要善于发现、思考、归纳、总结、提升。

1.2 回归到课后习题许多高考题目能从课本习题上找到“引子”,甚至直接用课本习题作为高考题,有许多高考题就是课本上某一章后面的习题经过简单改造而来的。

如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等等。

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我们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

课本习题为素材的变式题,通过变形、延伸与拓展来命制高考数学试题。

数学教材是高考复习的最好范本——试谈“回归教材”复习法

数学教材是高考复习的最好范本——试谈“回归教材”复习法

教学方法JIAOXUE FANGFA30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7数学教材是高考复习的最好范本———试谈“回归教材”复习法◎邓诚(和政县和政中学,甘肃和政731200)【摘要】近年来,高考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体现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时代特色,根植教材,变式提高,灵活应用的特点日趋明显.因此,教材是高三数学复习的“原装”材料.教学实践证明,高考数学复习应回归到教材中去.【关键词】高考复习;回归教材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学生获得最基本知识结论的原始教本,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积累组成的知识整体.高三数学复习应立足教材,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要引导学生从其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去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挖掘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从而既使学生感到减缓了复习的坡度,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网络,还会使学生应试答题速度大大加快.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一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掌握应用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点,在高考复习中,如果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中边角对应关系、余弦定理以及教材中简单的习题,那么2018年全国2卷第6题(在△ABC 中,cos C 2=槡55,BC =1,AC =5,则AB =.)就显得很简单了,通过画图观察,除了由cosC 2=槡55求cos C 的值外,解法就成了余弦定理的直接应用.还有第1,4,5,10,13,14,17题等,最迅速有效的解法均来自教材的基础知识.因此,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跳出题海,走出资料堆,回归到教材中去,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使教材成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二、回归教材提炼通法高考数学考试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而基本的通性通法来自教材,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进而让学生总结和掌握通性通法.例如,我们通过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第132页第6题练习和第140页例3(求函数y =sin x +槡3cos x 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复习,可以总结归纳出解决三角函数的最值和图像问题的通法应是:把函数转化为y =A sin (ωx +φ)的形式即可,提炼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这样,2018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10题(若f (x )=cos x -sin x 在[-a ,a ]是减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多少?)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高考复习中,通过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的复习,我们可以总结出解决三角恒等变换问题的同法是:一看角、二变名、三选合适公式变形.这样2018年全国2卷第15题(已知sin α+cos β=1,cos α+sin β=0,则sin (α+β)=.)的解法是:一看已知角α,β与未知角α+β的关系、二要把已知中有正弦和余弦两个函数名变化为未知中一个正弦函数名、三是根据两角和的正弦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只需把已知两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后相加即可得答案-12.由此可见,高三数学复习应回归到教材中去,从教材知识的纵、横向联系中提炼通性通法.三、回归教材提高能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回归教材,通过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过程的复习,通过对每一个概念、定理、公式和练习题的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培养学生能力,使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由教材起步.例如,在复习立体几何第一章时,通过对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对比复习,提炼出化归与转化的重要数学思想,并结合教材例习题组合复习,如下图表:应用这种数学思想,可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由此看来,教材是提高能力的起步点和生长点,高三数学复习应回归到教材中去.四、回归教材寻找题源近年来,学考和高考试题“植根于教材,来源于教材,着眼于提高”的特征日趋明显,高考试题与教材中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和例习题的关系更加密切,教材例习题的原题、变式与组合成为考题的主要源泉.以2017年高考题为例,第1,2,4,5,6,8,14,17等题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其踪影,又如,2018年考题,第1,2,4,5,6,9,12,13,14,15,17,19等题中,到处闪现着教材例习题的影子,像这样由教材例习题变式来的高考题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出,高考题与教材例习题的联系是多么紧密.高三数学复习应回归到教材中去,从平淡中练功力,使朴实无华的教材成为高三数学复习的最好范本.。

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揭示规律----掌握解题高考试题再难也逃不了课本揭示的思维及规律。

我们说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梳理知识点。

课本中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而很多考生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觉其内在思维的规律就去解题,而希望通过题海战术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题海没少泡,却总也不见成效,最终只能留在理解的肤浅,仅会机械的模仿,思维水平低的地方。

因此我们要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剖析,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2)构建网络----融会贯通在课本函数这章里,有很多重要结论,许多学生由于理解不深入,只靠死记硬背,最后造成记忆不牢,考试时失分。

例如若f(x+a)=f(b-x)则f(x)关于对称。

如何理解?我们令x1=a+x,x2=b-x,则f(x1)=f(x2),x1+x2=a+b,=常数,即两自变量之和是定值,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这样就理解了对称的本质。

结合解析几何中的中点坐标的横坐标为定值,或用特殊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记忆这个结论就很简单了,只要x1+x2=a+b,=常数f(x1)=f(x2),它可以写成许多形式如f(x)=f(a+b-x).同样关于点对称,则f(x1)+f(x2)=b,x1+x2=a(中点坐标横纵座标都为定值),关于(a/2,b/2)对称,再如若f(x)=f(2a-x),f(x)=(2b-x),则f(x)的周期为T=2|a-b||如何理解记忆这个结论,我们类比三角函数f(x)=sinx从正弦函数图形中我们可知x=/2,x=3/2为两个对称轴,2|3/2-/2|=2,而得周期为,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一结论,即使在考场上,思维断路,只要把图一画,就可写出这一结论。

这就是抽象到具体与数形结合的思想的体现。

思想提炼总结在复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类似的结论f(x)关于点A(a,0)及B(b,0)。

高考数学复习的根本:回归教材

高考数学复习的根本:回归教材

高考数学复习的根本:回归教材作者:邓金华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回归教材就是在研究高考大纲和课程目标以及当年高考试题命制范围划定说明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数学知识、例习题等所揭示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明确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数学解题技能的掌握以及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数学复习质量和效率。

一、高考题与教材的关系1.教材在高考命题中的作用高考数学复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梳理、归纳和总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网络化、完整化的知识框架。

所以高考复习就要以教材为根本,因为教材是很多数学专家集体智慧的体现,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科学方法、严谨的理性思考方式等,主要表现在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概念的规范叙述、简介符号使用上,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慎重思考才形成的。

在高考命题中就是依据教材、课标和考试大纲,高考命题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达到“稳定+创新”的命题效果,通过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例题与习题的重组加工、综合创新、类比延伸和拓展变换等命制方法,增加试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所以教师在复习时紧扣教材、回归教材,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复习指导。

2.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内在联系如果用一种依附关系形容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就像是远程控制系统一样,远程服务器中储存着大量信息,当使用者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时就会发出命令,但无论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信息,都是来自远程服务器,那么教材就是那台服务器,高考命题相当于在发布命令,最终出来的试卷就是呈现的信息,所以说学生在解答试卷时就是寻找与之匹配的信息,就是要将在教材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试卷难题中来。

因此说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内在联系紧密,也是公开透明化的。

二、高考数学复习回归教材的方法1.借题出题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研究每一道例题就是要充分挖掘他们的价值和作用,达到摆脱题海的困扰和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复习中什么叫“回归课本”
什么叫”回归课本?■回答通俗地讲,”回归课本就是”回顾、”归纳课本.”回归课本绝不是”烫剩饭,而是通过”回归,来不断地清晰和把握数学知识结构,不断地形成和完善对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地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回归课本时要做好四点.一要再现重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思想,一定要注意提炼.例如,在”数列一章的复习中,不但要掌握四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n项和公式),而且要掌握在这四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蕴含的解”数列题的最典型和最基本的四种数学叠加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叠乘法(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前n和公式的推导),在”回归课本时,这些的本质特征是要提炼出来的.二要理清高中数学的知识主线,透彻地掌握知识结构,熟记概念、公理、定理、性质、法则、公式(使之烂熟于心).数学概念掌握得不熟练或者似是而非是导致解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必须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三要做透课本中的典型例、习题,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研究课本题的变式题.四要善于在高考题中寻找课本题的原型,在课本中寻找高考题的”影子.立足基础、回归课本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复习效率的基本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