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利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利弊分析
摘要
当代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旅游业发展之快,产业带动之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先导产业。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传统的接待事业一跃转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悄然的发生着改变。尤其是黄金周的出现,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出门旅游,旅游黄金周便应运而生。旅游黄金周对我国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速了我国旅游的大众化步伐,尤其对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旅游“黄金周”的日趋成熟,我国旅游“黄金周”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旅游“黄金周”交通、资源破坏、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等问题开始突现。
本文首先对旅游黄金周这一概念加以说明,同时分析了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发展的现状,在肯定黄金周旅游作用和地位的同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平衡其利弊,并为旅游黄金周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黄金周;旅游;带薪休假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黄金周的利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黄金周长假产生的背景,是当年的拉动消费,刺激内需。然而许多学者在肯定黄金周积极作用的同时,更多的对旅游黄金周提出了质疑。2007年4月24日,在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简称假日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假日办执行主任张希钦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假日办正在对黄金周长假制度进行研究。可见如今就旅游黄金周的利弊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背景
国务院1999年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为了便于安排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和居民的中远程旅行,自2000年”五一”开始,将临近的双休日与法定假日“搭桥”,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续7天的长假。多数人都在这个难得的长假期间出门旅游,进而旅游黄金周便诞生了。今年五一已经是我国的第20个黄金周了,有关资料表明,人们虽然在黄金周期间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麻烦,但出游的兴致仍然不减。然而黄金周旅游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足以引发人们思考。
(三)研究框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出门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但随着黄金周旅游负面影响的凸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首先,本文通过对旅游黄金周的产生作以说明;其次,通过对旅游黄金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旅游黄金周的建设问题提出对策。
二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利弊分析
(一)旅游黄金周的由来及内涵
1 黄金周的由来
“黄金周”最初的称呼来自日本。日本每年有一次放长周假的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日本一年中的4月29日是绿之节,5月3日是宪法紀念日,5月5日是儿童节,再加上两个周末,这样就形成了一周左右的长假。我国”黄金周”是在1998年我国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为了刺激国内需求而推出的一项制度安排。当时国内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期,加上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消费市场低迷。有关部门提出了利用假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思路。于是,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由原来的每年7天调整为每年10天。春节、“五一、“十一”法定休假3天,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续7天的长假,这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黄金周”。
2 黄金周的内涵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围绕着“黄金周”这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讨论不休。就这样,在黄金周到来的前后,它或多或少的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黄金周?它的内涵又何在呢?这确实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国今年五一黄金周已经是我国的第20个黄金周了。为什么老百姓要选择黄金周去旅游呢?因为这是他们家庭、亲友、同学、同事们难得的共有长假日。应该说“黄金周”是一种休假制度,它是把法定的节日休假和工时制度所形成的每周休息日连接起来而形成的长假日。称其为黄金周,就是说这样的长假日对老百姓来说有着可贵的黄金般的价值,这不仅仅指某些相关产业收入的增加。当然,这些产业的收入增加也是黄金周价值的体现。
3 旅游黄金周的产生
在黄金周长假形成之初,也就是最初1999年的“十一”长假和后来的几个长假,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游,于是在我国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旅游“黄金周”现象,以至人们直接把“黄金周”称为“旅游黄金周”。
人们的旅游需求长期以来受到了种种制约:一是收入有限;二是可以支配的休假日有限,尤其是中长期假日更是有限。所以在实施长假日之初,人们的旅游需求被引爆了,就形成了这样的旅游黄金周。
总之,自19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3个7天的长假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社
会经济文化的一个新现象,也使国民(主要是占全国人口1/3以上的城镇居民)开始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
(二)我国旅游黄金周的发展现状
按照黄金周的安排,我国每年春节、“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黄金周无疑掀起了全国旅游和消费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旅游黄金周假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但是,随之而来的关于旅游黄金周的影响也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到底”旅游黄金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根据资料调查统计情况,57.37%的投票者认为旅游黄金周“利大于弊”;21.71%的投票者认为旅游黄金周“弊大于利”;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0.93%。又看《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的”长假第七年,咱挤着乐着争论着”,也许正是当前这一社会现实的写照。基于此,笔者对出现的这些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旅游黄金周的积极作用
“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积极作用人们看得很清,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具体几点:
(1)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旅游黄金周”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2)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黄金周”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3)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旅游黄金周”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4)唤醒国民的旅游意识
“黄金周”激醒了国民、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黄金周期间大量的客流、众多部门的大量参与,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巨大的经济效益,向全社会展示了旅游产业的魅力,使旅游产业的巨大效能深入了人心,形成了全社会理解旅游,支持旅游的局面。
(5) 促进各部门区域之间的合作
为了应对黄金周巨大的接待压力,各地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对措施。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各类设施得到了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造,各类规章制度得到了完善,环境质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服务,旅游接待地和客源地的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最终形成了有效联合的运作模式。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