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暮江吟》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诗句的赏析,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江景,激发学生对《暮江吟》的兴趣。

2. 初读诗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大意。

3. 理解诗意:通过提问、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4. 品析诗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品味诗句的美。

5. 体会感情: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

6. 总结发言: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3. 讨论教学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暮江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暮江吟》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文、图片、动画等。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自然景色的图片或视频,用于教学。

3. 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暮江吟》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江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暮江吟》的兴趣。

2. 初读诗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大意。

3. 理解诗意:通过提问、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4. 品析诗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品味诗句的美。

5. 体会感情: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

《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5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5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优秀5篇《暮江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词句,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古筝音乐、《暮江吟》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文学习1、知诗人,解课题《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

大约是公元822年白居易赴任途中写的。

通过一时一地地吟咏,一笑一吟地流露,真实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反映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

[课件](1)“暮”是什么意思?(傍晚,日落西山)(2)“暮”和“江”在这儿各交代了什么?(时间和地点)(3)吟:作吟咏讲。

(4)释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诗人在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2、抓字眼,明诗意(1)师范读全诗,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音乐](2)借助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然后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铺:照射瑟瑟:碧绿的颜色诗意:夕阳从地平线上照射水中,江水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

[课件]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真珠:珍珠诗意: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露水像晶莹的珍珠,月亮如同悬挂在天空上的弯弓。

[课件]3、想意境,悟诗情(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它呈现给读者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这里不仅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而且还给人们亲切安闲的感觉。

尤其是“铺”的运用。

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课件]4、诵佳句,背诗文(1)朗诵这首诗时,注意下面的节拍。

[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红”要拉长语调;“可怜九月初三夜,”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暮江吟》教案设计

《暮江吟》教案设计

《暮江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暮江吟》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美景。

领悟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难点体会诗歌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理解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

这时,有一位诗人来到了江边,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暮江吟》。

(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大家都知道他的哪些诗呀?(引导学生回忆《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三)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四)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一道残阳铺水中”,大家想想,这“残阳”是什么样的呀?就像我们有时候傍晚看到的,太阳只剩下一半,红彤彤的,光芒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那这残阳“铺”在水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就好像给江水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毯子,是不是特别美?“半江瑟瑟半江红”,这里的“瑟瑟”指的是青绿色。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江水一半是红色,一半是青绿色,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是不是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在这里可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可怜哦,而是可爱的意思。

九月初三的夜晚为什么可爱呢?“露似真珠月似弓”,大家看看,那露珠像什么?像珍珠一样圆润、晶莹。

那月亮呢?像弯弯的弓。

多形象的比喻呀!(五)体会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美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六)诵读诗歌1、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暮江吟》教案3篇

《暮江吟》教案3篇

《暮江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

板书题目:《暮江吟》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

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

暮,傍晚。

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

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

"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

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

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

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

"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暮江吟》教案 4篇

《暮江吟》教案 4篇

《暮江吟》教案篇4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诗歌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重现诗句表现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暮江吟》原诗课件,并配以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内容。

导语:同学们,也许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已经接触古诗了。

从最简单的“床前明月光”开始,古诗——这个随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品就已经深植于我们的脑海,充盈我们的童年时光。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平易、通俗,“老妪能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白居易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同学们请看PPT,上面的图片正切合了这首诗的意境。

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画面中的景色,初步感受这首美诗。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古诗,初步进入古诗的意境。

3.教师板书“暮江吟”三字,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明确:“暮”,草字头下面一个“日”,这个“日”表示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中了,表示什么呢?(傍晚)所以诗题告诉了我们时间。

“江”指江边,交代了地点。

“吟”,即吟诗。

谁在吟诗呢?当然是诗人白居易。

这样,我们就完整地理解了诗题,同时也为理解诗歌打下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介绍诗人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44岁时,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暮江吟》的诗意和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暮江吟》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追求美好事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暮江吟》。

2. 理解《暮江吟》的诗意和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暮江吟》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暮江吟》的文本和相关的解读资料。

2. 学生准备《暮江吟》的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暮江吟》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暮江吟》。

2. 朗读感悟(1)学生独立朗读《暮江吟》,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朗读感悟。

3. 文本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暮江吟》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暮江吟》的主题和作者情感。

4. 欣赏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暮江吟》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进行拓展交流。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暮江吟》的诗意和主题。

(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暮江吟》。

(2)写一篇关于《暮江吟》的赏析文章。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暮江吟》的意境,提高学习效果。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暮江吟》教学设计(通用22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通用22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通用22篇)《暮江吟》篇1〖教材理解〗《暮江吟》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

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愉悦的心情。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傍晚,唐代诗人白居易信步来到江边,此时江面上红光闪烁,明亮夺目。

过了一会儿,红色渐淡,红绿交融,大自然的景色使诗人陶醉,诗兴大发,不由得脱口而出——《暮江吟》。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练读。

3、解读:暮,傍晚。

吟,吟咏,歌唱,作诗。

题目的意思:歌咏傍晚时候的江上景色。

4、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当时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

七言绝对《暮江吟》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

二、初读诗句,探究学法1、老师教第一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⑴解词: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有”斜照”的意思。

⑵明诗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⑶小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明诗意(出示卡片)2、运用这个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句诗:半江瑟瑟半江红。

⑴解字词: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这里指碧绿色。

⑵明诗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⑶小组讨论:为什么这时候的江水会是一半绿色的,一半红色的呢?⑷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画面)让学生真正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

3、学生自学第三、四句诗。

⑴按以上学习方法自学,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这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来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

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通过写景表达情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

(展示夕阳西下、江水波光粼粼、月亮升起的图片)2、看完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大自然非常美丽?其实,在古代,有一位诗人也被这样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那就是《暮江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1、同学们,古诗的语言简洁而凝练,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出示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提问:“残阳”是什么意思?(夕阳)“铺”字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照射)引导学生想象夕阳照射在江面上的情景。

3、出示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提问:“瑟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为什么江面上会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呢?(引导学生理解由于光线的不同,江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4、出示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在这里可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可怜的意思,而是“可爱”。

那么,九月初三的夜晚为什么可爱呢?5、出示诗句“露似真珠月似弓”,让学生观察图片,理解露珠像珍珠,月亮像弯弓的样子。

6、学生结合注释和图片,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教师巡视指导。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诗意,体会诗韵。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分享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解读诗意,体会诗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相关背景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诗文内容。

(2)收集有关古诗词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古诗词资料,引发对《暮江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2)学生合作探讨,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韵(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韵律美,感受诗歌的节奏。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独特感悟。

五、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暮江吟》。

2.运用本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字迹工整、生字词运用准确性、短文内容丰富性等方面。

3. 家庭作业评价: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对古诗词的分享态度、背诵效果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良好。

2.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是否有待调整。

八、拓展学习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扩大阅读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篇《暮江吟》诗人很擅长使用颜色的对比,他多像一个大画家,用他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我们祖国自然风光的颜色美。

以下是我整理的学校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3篇,盼望可以共享给大家供应参考和借鉴。

学校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绽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今日,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二、解题,知:(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既然大家都曾熟悉这位宏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毕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同学自由大声练读。

(可站、可坐、可协作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

)(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3、老师范读。

师:你们留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同学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暮江吟》教案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学习《望天门山》1、学习诗的前两句: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

“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后两句。

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精选8篇)《暮江吟》教学设计方案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暮江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6个方面入手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暮江吟》语文e鄂版第11册第4单元的诗词诵读,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单元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解诗题、读诗、品诗、悟诗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在绘中悟,层层递进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步步深入地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篇二一、板书并解释诗题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六、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白居易《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3篇)《暮江吟》教学设计1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同桌练说)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

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傍晚(),夜晚(),天上(),地上()。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2.出示提示语: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③啊!()。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暮江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4.学习诗歌中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难点:领悟诗歌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夕阳西下、江水波光粼粼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引出课题。

(2)介绍诗人白居易及写作背景。

2.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诗,纠正读音。

(3)全班齐读。

3.精读古诗
(1)逐句理解诗句意思。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引导学生理解“残
阳”“铺”“瑟瑟”的含义,体会夕阳映照江面的美景。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理解“可怜”“真珠”的意思,
感受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2)分析诗歌意境。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之美。

4.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赏析比喻手法。

5.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析其作用。

6.让学生仿照比喻句进行说话练习。

4.总结全诗
(1)回顾诗歌内容,总结诗歌意境和情感。

(2)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5.布置作业
(1)默写《暮江吟》。

(2)用自己的话描写诗中的景色。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暮江吟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暮江吟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同桌练说)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

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傍晚()夜晚()天上()地上()。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2、出示提示语: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③啊!()。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暮江吟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暮、瑟”等7 个生字,会写“暮、吟”等7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2.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播放一段夕阳西下,江水波光粼粼的视频)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很美,很壮观。

师:是啊,夕阳西下的景色总是那么迷人。

在古代,有一位诗人也被这样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你们知道是哪一首吗?生:《暮江吟》。

师: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暮江吟》。

(板书课题)2. 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古诗。

3.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暮”字,“莫”加上“日”就是“暮”。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瑟”字,把“琴”字下面的“今”换成“必”就是“瑟”。

(4)教师指导书写生字,学生观察后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4. 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师:谁来说说第一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生:一道夕阳的余晖铺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师:非常准确!这里的“瑟瑟”是什么意思呢?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师:很好!那第二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又是什么意思呢?生:最可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月亮像一把弯弓。

《暮江吟》三年级语文教案

《暮江吟》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暮江吟》的基本内容,抓住诗歌的主题和核心意义。

2.通过学习与分析语言特点,提高学生欣赏、解读和写作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自然美感的体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和重难点1.教学内容(1)《暮江吟》的内容,了解薄暮时分的江景。

(2)《暮江吟》的语言特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3)感悟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重难点(1)理解《暮江吟》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解析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薄暮时分的江景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感受诗歌的主题。

Step 2 学习诗歌(20分钟)1.课前预习《暮江吟》。

2.教师朗读《暮江吟》,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3.学生分组详读诗歌,找出关键词和诗歌的意象。

4.分组交流,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Step 3 语言特点分析(25分钟)1.教师导入,介绍诗歌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组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3.分组展示和总结,收集不同的修辞手法和意义。

4.教师点评,总结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

Step 4 创作练习(30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一篇以“暮江吟”为题的创作,可以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

2.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3.学生展示作品,欣赏分享。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2.通过唐诗选读,拓展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教学资源:《暮江吟》课文、薄暮时分江景图片、诗歌创作学习资料等。

2.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学生创作和展示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暮江吟》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同时掌握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鉴赏能力。

通过创作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对自然美感的体验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暮江吟这首古文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古文诗《暮江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掌握古诗中的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对仗、排比等。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教学生理解并欣赏古文诗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感知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课文教材。

2.课外材料,包括一些描写秋天的图片或短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片或短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联想和感受,并与他们分享一些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色,让学生尽可能地多用形容词描述。

二、复习(10分钟)
复习一年级和二年级学过的一些常用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它们的意思,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新课讲授(25分钟)
1.引入《暮江吟》:与学生一起读课文标题,询问学生对“暮江吟”这个标题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预测这篇诗的内容。

《暮江吟》三年级语文教案

《暮江吟》三年级语文教案

《暮江吟》三年级语文教案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二、揭题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③“吟”是什么意思?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三、新授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范读3、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6、出示灯片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③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⑤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⑥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⑦齐声朗读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江吟》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暮江吟》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
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