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识-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理解整数的顺序和大小。

- 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 小数: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小数位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读写规则。

2. 数的运算- 加法: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加法运算规则,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 减法:理解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减法运算,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 乘法:学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乘法运算,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 除法:掌握整数、分数和小数的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 几何知识- 线段:理解线段的概念,学习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 角度:认识角度的单位,学习角度的测量和计算。

- 形状:了解基本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学习它们的边长和角度特征。

4. 应用题- 理解应用题的题意,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 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包括列方程、画图等。

- 学会检查答案的合理性,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5. 数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 增强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几何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形状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 锻炼抽象思维,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性。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总结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总结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大数的读法(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端不论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1)先写出数位次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同样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同样时,再比较下一位,挨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1)假如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端的4个0,在后边加上“万”字;假如是整亿”字。

都用“=”连结。

的数,直接去掉末端的8个0,在后边加上“亿(2)假如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端起向左数出4位后,依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假如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端起向左数出8位后,依据“四舍结。

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

都用“≈”连,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挨次类推。

6.数位次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

8.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类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全部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穷的)。

12.(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13.上珠一个代表5,下珠一个代表1.14.(计算器)是当古人们宽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15.计算器上的AC键是消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6.丈量土地的面积,能够用(公顷)做单位。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1第一单元知识点【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11、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 大数的读写:- 学习如何正确读写四位数和五位数。

- 掌握数位的名称和顺序: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 学习使用分级符号(逗号)来分隔千位和百万位,以便于阅读大数。

2. 比较大小:- 学会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 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规则:位数多的数较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数值大的数较大。

3.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规则,包括一位数乘多位数和除多位数。

- 掌握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4. 倍数和因数:-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 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基本概念。

二、数的应用1. 计算面积:-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练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 计算周长:-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 练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几何图形1. 图形的认识:- 认识并能够区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2. 图形的变换:- 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

-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

3. 角度的认识:- 学习角度的概念和度量单位。

- 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和绘制角度。

四、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 理解分数的含义,认识分子和分母。

-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分数的比较和运算:- 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 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 小数的基本概念:- 理解小数的含义,认识小数点的作用。

-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4. 小数的比较和运算:-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 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五、数据处理1. 收集和整理数据:-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将其整理成表格。

- 学会使用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来展示数据。

四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1)当所试的商乘以除数所得的积大于被除数时,则商就要调成比所试的商大1的数。

(2)当试商后所得的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是,则商就要调成比所试的商小1的数。

例: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三位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则商为两位数,如果不够除,则商为一位数。

例:()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5÷5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3,2,1),最大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5,6,7,8,9),最小是(5)。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2:一个数是786,除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解:(786-18)÷24=786÷24=32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 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140÷30......2010÷3=3 (1)15÷4=3……3(同事扩大3倍) 88÷24=3……16(同时缩小4倍)45÷12=3......9 22÷6=3 (4)第二单元、角一、认识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长度。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数与计算1. 认识自然数-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识别和书写1-10000之间的自然数。

- 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分数的含义,包括分子和分母。

- 认识等值分数,如1/2和2/4。

3.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学习乘法表,掌握1-9的乘法口诀。

- 引入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 练习四则混合运算,学习运算的优先级。

4. 应用题-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 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图形- 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 理解图形的展开图和立体图之间的转换。

三、度量衡1. 长度单位- 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重量单位- 了解千克和克,掌握基本的重量换算。

- 学习使用天平进行重量测量。

3. 容积单位- 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容积单位的应用。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 学习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2. 简单概率- 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通过实验和游戏进行概率的初步探索。

五、解决问题1. 策略与方法-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尝试与错误、逆向思维等。

- 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2. 综合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数学思维与习惯1. 数学思维-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过程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2. 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主动学习等。

- 强调数学学习中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结语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数与计算、几何图形、度量衡、数据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等多个方面。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
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整数
1. 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比较大小
3.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
4. 减法: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第二单元:小数
1. 小数概念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比较大小
4. 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口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
1. 点、线、面的概念
2. 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
3.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的认识
4. 图形中的对称关系
第四单元:长度、重量和容量
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重量单位:千克、克
4. 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 容量单位:升、毫升
6. 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五单元:时间和温度
1. 时间的概念:秒、分、时、天、周、月、年
2.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
3. 温度的概念:摄氏度、华氏度
4. 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第六单元:二维几何图形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2. 边长不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3.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4. 圆的认识和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数据的概念:调查、记录、整理
2. 用表格整理调查数据
3. 用折线图表示调查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1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1 / 14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M,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M×一百万2 / 14=1000000厘M=1万M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3 / 14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4、画角步骤: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1: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再算十位上的1乘以145等145,两数相加等于17403、笔算乘法2:4 / 14,等于0×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口算法:先口算16 。

4800,笔算法:先笔算出16×3=480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4、笔算乘法3。

3180口算法:先口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等于。

,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3=3180笔算法:先算1065、行程问题:时。

普M/小结:在上面的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时。

千M/ 。

”“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M/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M 路程=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6、积的变化规律: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7、乘法估算:5 / 14估能,不能只估大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四单元、垂直与平行:1。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平行线是直线B”A图一:“直线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是垂足。

”的垂线;点相互垂直;直线图二:“直线A和直线BA是直线BC2、画垂线:例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①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②例二: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6 / 14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例三: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M”、画平行线:3①例一:怎样画平行线?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7 / 14②例二: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例三: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M,宽2厘M的长方形?提示: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小结:先画一条长3厘M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M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M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

4、平行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8 / 14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梯形: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9 / 14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估算除法:3、笔算除法:例一: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别给几个班?例二:有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例三:(1)售货员给顾客21本书,顾客付了84元,那一本书多少元?(2)我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书,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10 / 14例四: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让你,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小结: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例五:(1)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呢?例五:(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11 / 1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1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2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 位数,如果前1 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4、商的变化规律: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第六单元【统计】12 / 14【你寄过贺卡吗?】培养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的问题。

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13 / 14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

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第八单元【总复习】14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