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下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2、检查自读情况:(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郊( )坦( )攻( )设( )检( )记(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五、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较佳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
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
教师投影托里拆利实验并进行讲解。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了解实验的过程步骤,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和结论。学生利用p0=ρ水银gh进行计算,推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引导学生讨论:
①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②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4、知道常用的测量大气压的工具,通过学生体验读大气压的数值,比较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了解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
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
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
学生回答:
①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大气压强很大,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
学生纷纷猜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但是都不知道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1、课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改变教学模式的迫切性。
尤其在智慧课堂教学方面,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特别是在物理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中,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软件让教师通过ipad控制电脑,就像在电脑前面操作一样,而且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操作方式如触摸以及缩小或放大的手势来操作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幻灯片。
物理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参与性强的学习模式普及,从而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
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容易被教师掌握,并能具体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么做,后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智慧的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
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对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家庭教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
家庭教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教学设计1一、活动设计目的:为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以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方式开展与孩子的教育互动,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和协助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活动主题: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三、活动时间:9月13日上午8:00—11:30四、活动地点:一、二年级课室、电教室五、参加人员: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和全体老师六、活动主持:欧海棠七、主讲:刘秀华八、具体工作安排:1、讲座横额、活动拍摄(张汉波)2、活动音响(陈伟华、张斌焘)!3、会场布置、环境卫生(胡人川、梁伟崇)4、协助停放车辆(林业雅、杨道寿、刘国平、韦培球、莫锦柱、方凤彬)5、联系广播站(李锦容)九、具体要求:1、请一、二年级班主任在星期四前把开展讲座的通知发给学生,并动员学生家长准时参加活动。
2、一、二年级班主任要在当天早上7:45把课室门打开,做好本班学生家长签到。
在9:15前结束本班的家长会,并引导家长到电教室听讲座。
3、其他老师要在9:15前到校听讲座。
4、协助停放车辆的老师要提前7:40在校门口集中,协助门卫做好家长车辆的停放工作。
以上安排请有关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按要求做好,确保这次活动能顺利完成。
家庭教育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为营造和谐、高效、优质的教育体系,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各类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形成我校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教育学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教育学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教育素养,为学生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主要面向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三、教学内容1.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对象2. 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 教育的价值及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体现3.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类型及特点- 教育政策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4. 教育方法与技术- 教育方法的基本类型、应用与评价- 教育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5. 教师与学生- 教师的职业特点、角色定位、素养要求- 学生的成长规律、心理特征、学习需求6.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的原则、方法、指标体系- 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案1.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教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教育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情境。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通过在线平台,提供课程资料、作业布置、讨论交流等功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了解教育现状,拓展学生视野。
3. 教学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4.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对象- 第二周: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第三周: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第四周:教育方法与技术- 第五周:教师与学生- 第六周:教育评价- 第七周:复习与总结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学基础》(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2. 教辅资料:相关教育学术期刊、论文、书籍等;3. 网络资源:在线教育平台、教育论坛、教育博客等。
高职教育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 [请填写课程名称]2. 授课对象: [请填写授课对象,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3. 授课时间: [请填写具体时间,如:第2周星期三第3节]4. 授课地点: [请填写具体地点,如:教学楼101室]5. 授课教师: [请填写授课教师姓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具体知识点1]- [具体知识点2]- [具体知识点3]2. 能力目标:- [具体能力1]- [具体能力2]- [具体能力3]3. 素质目标:- [具体素质1]- [具体素质2]- [具体素质3]---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重点1]- [具体重点2]- [具体重点3]2. 教学难点:- [具体难点1]- [具体难点2]- [具体难点3]---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1,如:讲授法]- [教学方法2,如:讨论法]- [教学方法3,如:案例分析法]2.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1,如: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2,如:板书教学]- [教学手段3,如:实践操作]---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导入内容,如:通过提问、故事等方式引出主题] 2. 新课讲授:- [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2]- [教学内容3]3. 课堂练习:- [练习内容,如:完成课后习题、小组讨论等]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5.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如: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完成相关练习等]---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参与度等]2. 教学改进:-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等]---七、参考资料1. [参考资料1]2. [参考资料2]3. [参考资料3]---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模板
基础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模板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步骤的过程。
针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基础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模板,帮助教师们制定优质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设定在设计教学计划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期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三个层面。
在基础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三个层面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内容应有层次、有机结合,并符合学科的逻辑体系。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实例或比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策略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实验、合作学习、情景模拟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安排教学步骤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解成适当的步骤,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教学步骤的安排要有条理、合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在基础教育中,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授课方式,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过程。
教学评价应承载着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的测量,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调整。
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唐莉)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唐莉)一、课程信息1. 课程名称:教学设计2. 课程代码:0001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4. 学时:645. 学分:46. 适用专业:教育学专业7. 适用学期:大一上学期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流程2. 掌握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点3. 能够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实际教学活动4. 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和创新能力三、教学内容1. 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的原则2. 教学设计流程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评价3.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4.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处理策略5. 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的种类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2. 辅助材料:课件、教案案例、教学视频等3. 网络资源:教育类网站、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2. 结果性评价:课后测验、课程论文、教学设计作品等3.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六、教学安排1.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2. 授课时间:第1-8周,每周2课时3. 授课地点:教室1014. 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教学设计概述及原则第3-4周:教学设计流程与方法第5-6周:教学目标设计与内容设计第7-8周: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教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的过程和要点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 实践活动法:学生动手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八、教学纪律与管理1. 课堂纪律: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作业管理: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禁止抄袭3. 请假制度:提前向教师请假,无故缺课三次视为不合格4. 考核制度: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成绩合格者予以结业九、教学互动1.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2. 课后互动:提问、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教学资源3. 网络互动:在教学平台上发表观点、提问、参与讨论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学生反馈:每节课结束后,学生填写课堂反馈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2. 教师自评: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师自评,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十一、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教育机构,了解实际教学环境中的应用of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促进教育创新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促进教育创新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2.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经典童话故事进行教学。
3.教学过程:a)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跟读重点词汇。
b)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合作意识。
c)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d)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激发创造力。
4.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度、口语表达和绘画作品来评价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基础数学运算和几何图形认知。
3.教学过程:a)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b)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c)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d)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激发竞争意识。
4.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成绩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三、科学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3.教学过程:a)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特征。
b)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c)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植物的变化。
d)学生进行科学报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4.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观察报告、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来评价教学效果。
四、艺术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教学内容:绘画和手工制作。
3.教学过程:a)教师展示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b)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c)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d)学生进行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4.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绘画作品、手工制作和艺术展览来评价教学效果。
五、体育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内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团队游戏。
3.教学过程:a)教师教授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跑步、跳高、跳远等。
学前教育教学设计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排列规律。
- 学生能够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表现相同的模式(如ABAB)。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 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迁移思维,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主题:生活中的排列规律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排列规律。
- 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方式表现相同的模式。
教学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将抽象的排列规律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排列规律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排列规律?这些规律有什么特点?2. 讲授- 教师简要介绍排列规律的概念,如ABAB模式。
-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的排列规律。
3. 活动一:探索与发现-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具有相同排列规律的事物,并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进行表现。
4. 活动二:展示与分享-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探索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排列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排列规律,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 收集学生作品,评估其表现出的排列规律和创意。
2. 结果性评价:- 学生对排列规律的理解程度。
-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作品的质量、创意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反思:- 对排列规律的理解程度。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学术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内容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大纲。
分析每个学习单元的主题和知识点。
2.2 教学资源介绍使用的教材、辅助材料和参考文献。
说明可用的现代技术工具和资源。
2.3 教学方法介绍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说明如何组织课堂活动和互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
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预习要求。
3.2 课堂活动设计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安排学生展示和互动环节。
3.3 课后跟进布置作业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提供课后辅导和答疑机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章: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说明采用的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口头报告等。
解释评估标准和评分方法。
4.2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进展的反馈。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改进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教学日程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学习单元的课时和进度安排。
安排考试和假期时间。
5.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确保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直接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6.2 教学媒体的运用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如PPT、视频、实物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利用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演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育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教育学2. 学科类别:教育学类3.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16周4. 教学对象:本科一年级学生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培养具备基本的教育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1-4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教育哲学- 教育学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与观点2. 第二阶段(5-8周):教育史与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近代西方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3. 第三阶段(9-12周):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与实施4. 第四阶段(13-16周):教育研究方法与应用-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历史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教育学的核心观点。
2. 讨论法:针对教育学的热点问题、争议性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育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教育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5. 课堂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提问与回答等。
2. 作业与论文: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论文,考察学生对教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学》2.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教育学相关书籍与期刊: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与期刊,拓宽知识面。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数据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设计模板内容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3)熟悉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2. 能力目标:(1)具备分析案例、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对教育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3)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案例教学概述(1)案例教学的概念及特点(2)案例教学的起源与发展(3)案例教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2. 案例教学设计(1)案例选择与准备(2)案例分析与讨论(3)案例总结与反思3. 案例教学实施(1)课堂组织与引导(2)案例分析技巧与方法(3)小组合作与交流4. 案例教学评价(1)评价标准与方法(2)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改进三、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案例教学的概念及意义;(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案例教学设计(1)案例选择与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必要的整理和修改;(2)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3)案例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案例教学实施(1)课堂组织与引导:合理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积极思考、交流;(2)案例分析技巧与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案例分析;(3)小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案例教学评价(1)评价标准与方法:制定评价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2)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改进: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案例教学概述、案例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评价等内容;2. 案例库:收集整理各类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素材;3. 教学视频:展示案例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教学;4. 教学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方便教学实施。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技能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素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4.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践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拓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实践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4. 考试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
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二、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三、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方案篇2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育改革已经紧锣密鼓,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其教育的思想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素质为纲,作为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的物理教育,应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教资教学设计题万能模板
教资教学设计题万能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面向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课程内容并参与讨论。
三、授课时间课程时长:1课时(40分钟)四、授课教师教师姓名:XXX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论及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环节,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分析评价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课程核心知识点的讲解与运用。
- 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教学难点- 课程中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论。
-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讲述生活实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 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对新课内容进行系统讲解,突出重点、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程核心概念和理论。
- 结合实际案例、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知识。
- 通过举例、问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合作探究(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给予解答和指导。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点知识。
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下面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是小编想跟大伙儿分享的,欢迎大伙儿阅读。
第一篇: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1.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爱惜野生动物的教育。
让学生体会爱惜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爱惜野生动物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窗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硕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宝贵的野生动物?2.今天,教师要和大伙儿一路去熟悉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伙儿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诞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明白得生字词。
2.检查自学成效。
(1)指名读生字词。
(2)明白得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爱惜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1.抄写生词。
2.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课文能够分几段,各写什么?1.学习第二段。
(1)观看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能够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2)明白得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什么缘故说麋鹿的外形很独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③“更”字能够去掉吗?什么缘故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④齐读。
注意重读“更”。
(3)明白得第二层内容.过渡试探:第一层已经为咱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什么缘故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①指名读。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6篇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6篇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在干什么”的句型讲述动物的劳动行为。
2、教育幼儿要爱劳动,让幼儿知道劳动光荣。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碟片、挂图。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稳定幼儿情绪,引起兴趣。
)1、师幼互问好。
2、我们一起来表演儿歌《好看的小手》。
我们的小手很好看,我们好看的小手能做些什么呢?(幼儿回答)我们的小手好能干呀,那我们来看看可爱的小猫的小手能干什么?3、放动画《两只小猫》。
看完提问:两只小猫在干什么?(小黄猫和小兰猫在洗手绢、在擦鞋)(……在干什么句型训练)4、两只小猫爱劳动,乐于助人。
那我们再看看还有谁爱劳动,乐于助人呢?二、基本部分1、放碟片《小动物爱劳动》视频故事表演,让幼儿看。
提问:(1)故事里有谁?(小猫、小狗、小兔。
小熊、老山羊)(2)在干啥事?(小猫在用力扫地,小狗在给山阳公公锤锤背,小兔在擦窗玻璃,小熊在擦桌子)(3)结果咋样?(房子打扫很干净,山羊公公夸它们是爱劳动、爱干净、爱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小朋友刚刚看了动画,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爱劳动。
现在我们再仔细看看。
出示挂图:(1)老师讲述。
(2)小朋友看图讲述。
(表扬讲的好的幼儿)3、我们再回来看一次《小动物爱劳动》的动画。
(1)小朋友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你们感觉它们是怎样的?(爱劳动,乐于助人)(2)回答真好,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些动物爱劳动、乐于助人。
你们喜欢它们吗?那你们想不想学学它们样?(幼儿分角色情景表演)三、结束部分1、设置情景,让幼儿操作(擦桌子放水杯挂毛巾整理图书)2、总结通过刚才的表演。
我看到小朋友们都会做事,也爱劳动。
那么我们在家里会怎样做呢?(略)3、好呀,我们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爱帮助人的好孩子,我们的小手好能干呀,现在来夸夸我们的小手吧。
集体表演儿歌《小小手》。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幼儿感受劳动动态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体验劳动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如果换成圆柱体容器又如何求其中水的体积呢
2.橡皮泥圆柱体的体积
(出示橡皮泥做成的圆柱体)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问:它是用橡皮泥做成的。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吗?
3.常用圆柱的体积.
课件出示圆柱体压路机的滚筒的图片。
问: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很大的的圆柱体,你又如何求出它的体积呢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达标率100%。
2、能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达标率95%。
3、能积极参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活动,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达标率95%。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活旧知,引出新知
1、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
(1)长方体的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
(9) 正方体棱6分米
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割,再拼合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用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周长一半就等于πR,半径是R,所以圆的面积是S=πR2。
小结:看来我们以上的方法求圆柱的体积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必须探究求圆柱体积的一般规律。
4.探究规律
问:圆我们可以通过分割、拼合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圆柱体能不能也转化成已学过体积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呢?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操作:
课件出示操作讨论提纲:
3、什么叫体积?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如何求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通用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也有体积,说一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学生交流后汇报。
板书:圆柱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柱的体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学生可能说出通过分割、拼合的办法变成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这时教师要及时总结不图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它的面积。
(1)圆柱体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2)转化后的立体图形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大小是否有变化?
(3)转化后的形体与与原来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点拨、操作。
问:下面哪个小组来先进行汇报。
各组派代表边汇报边演示。
问:谁还有补充?(学生补充讲解)
教师拿两个相同的圆柱体体积演示模型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圆柱的体积
姓名
刘秀荣
工作单位
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姚家房小学
年级学科
六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冀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柱的体积” 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第四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学习了体积,经历了长、正方体的体积推导过程以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高并没有变,只是把底面的圆形转化成长方形,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和圆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相同,学生已具备有学习本课的技能。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圆柱体,它们的底相同,高也完全相同,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我把其中的一个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剪开,两等分、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还可以继续分割,通过分割、拼合,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如果我把它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因为长方体是由圆柱体转化而成的,在转化的过程中,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说明求出了转化后长方体的体积,也就相当于求出了圆柱体的体积。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达标率100%。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达标率95%。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是六年级了,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大部分学生也达到了相应的认知水平,圆柱体积的学习应该不是问题。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激活旧知、引出新知,采用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转化的思想、方法上为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做一些铺垫。第二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索新知,采用了激趣設疑的方法层层深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积极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然后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对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理解,体会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陶冶了情操。
结合课件演示讲解。
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圆柱的体积用V来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高用h来表示。如何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呢?(板书:V=Sh)
从转化的思想、方法上为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做一些铺垫。
原有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前提和起点,新知总是在旧知的基础上生长发展的。这种承上启下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思想方法与知识的铺垫。]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求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
出示长方体容器:问,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