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3
物理光学晶体光学答案
![物理光学晶体光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376430c22590103029d21.png)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15-1] 一束自然光以ο30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玻璃的折射率54.1=n ,试计算(1)反射光的偏振度;(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3)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1)入射自然光可以分解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s 波和p 波,它们强度相等,设以0I 表示。
已知:ο301=θ,所以折射角为:οο35.50)30sin 54.1(sin )sin (sin 1112=⨯==--θθn 根据菲涅耳公式,s 波的反射比为:12.0)35.5030sin()35.5030sin()sin()sin(222121=⎥⎦⎤⎢⎣⎡+-=⎥⎦⎤⎢⎣⎡+-=οοοοθθθθρs 4 因此,反射波中s 波的强度:00)(124.0I I I s R s ==ρ而p 波的反射比为:004.0881.5371.0)()(222121=⎥⎦⎤⎢⎣⎡=⎥⎦⎤⎢⎣⎡+-=θθθθρtg tg p 因此,反射波中p 波的强度: 00)(004.0I I I p R p==ρ于是反射光的偏振度: %94%8.93004.0124.0004.0124.00000≈=+-=I I I I P(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 ο3354.11111121====---tg n tg n n tgB θ (3)对于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的透射光,s 波的透射系数为: 4067.133cos 57sin 2cos sin 2)sin(cos sin 2122112===+=οοθθθθθθs t式中,ο331==B θθ,而οο57902=-=B θθ 所以,s 波的透射强度为:002021122)(834.04067.133cos 54.157cos 0.1)cos cos (I I I t n n Is T s=⨯==οοθθ 而p 波的透射系数为:5398.1)5733cos(4067.1)cos()cos()sin(cos sin 221212112=-=-=-+=οοθθθθθθθθs p t t所以,p 波的透射强度为: 002021122)(9998.05398.133cos 54.157cos 0.1)cos cos (I I I t n n Ip T p=⨯==οοθθ 所以,透射光的偏振度: %9834.09998.0834.09998.00000=+-=I I I I P[15-3]选用折射率为的硫化锌和折射率为的氟化镁作镀膜材料,制作用于氦氖激光()8.632nm =λ的偏振分光镜。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bd99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c.png)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附答案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8179b856a561252d36fc7.png)
[
]
33.5649:在如图所示的夫琅禾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
度 a 稍稍变窄,同时使会聚透镜 L 沿 y 轴正方向作微小平移(单缝与
屏幕位置不动),则屏幕 C 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
(A) 变宽,同时向上移动
(B) 变宽,同时向下移动
(C) 变宽,不移动
(D)
变窄,同时向上移动
(E) 变窄,不移动
[
]
34.5650: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
的部分
(A) 凸起,且高度为 / 4
(B) 凸起,且高度为 / 2
(C) 凹陷,且深度为 / 2
(D) 凹陷,且深度为 / 4 [
]
平玻璃
空气劈尖
工件
O
n=1.68
n=1.60 n=1.58
O
3507 图
14.3507:如图所示,平板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 部浸入 n=1.60 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 OO 移动,用波长=50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 从上向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 的距离最少是
(C)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D)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E)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
]
19.5326: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
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
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一、选择题 1.3165: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
在玻璃中
高三物理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9fb3c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f.png)
高三物理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4分)如图,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试验中,保持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增加缝宽,屏上衍射条纹间距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现象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只是在情况下,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减小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的多【解析】缝隙越窄,条纹宽度越小,衍射条纹越宽,衍射现象越明显,当增加缝宽时,衍射条纹变窄,条纹间距变小。
当条纹足够宽时,几乎看不到条纹,衍射不明显,所以只有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的多时才可以把光的传播看做直线传播。
【考点】单缝衍射2.(05年天津卷)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用波长为2.5×10-7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元电荷为1.6×10-19C,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 s,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A.5.3×1014HZ,2.2J B.5.3×1014HZ,4.4×10-19JC.3.3×1033HZ,2.2J D.3.3×1033HZ,4.4×10-19J【答案】B【解析】逸出功等于极限频率与普朗克常量的乘积,所以极限频率为5.3×1014HZ,由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4.4×10-19J,B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C.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宇航员会发现地球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D.X射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答案】AC【解析】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B错;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X射线比无线电波更难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答案】A【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d与入射光波长成正比,所以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时波长增长,条纹间距d变大,A项正确.全反射中的临界角为C,由sinC=可知,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即紫光的临界角小于红光的临界角,所以紫光能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则B错误.金属的逸出功一定,由hν=W+Ek,紫光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红光频率低不一定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以C错误.在镜头前加装偏振片是为减弱玻璃反射的光对拍摄的负面影响,所以D错误.5.在柏油马路和湖面上常常遇到耀眼的炫光,它使人的视觉疲劳.这些天然的炫光往往是光滑表面反射而来的镜式反射光和从表面反射的漫反射光重叠的结果,漫反射光是非偏振光,而镜式反射光一般是部分偏振光.由于它们是从水平面上反射的,光线的入射面是垂直的,所以反射光含有大量振动在水平方向的偏振光.要想消除这种炫光,只要将光线中的水平振动成分减弱些就可以了.同理,要想消除从竖直面反射来的炫光,如玻璃窗反射来的炫光,所用偏振轴应取水平方向.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某些特定环境下照相时,常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使影像清晰,这是利用什么原理?(2)市场上有一种太阳镜,它的镜片是偏振片,为什么不用普通的带色玻璃片而用偏振片?安装镜片时它的透振方向应该沿什么方向?【答案】见解析【解析】(1)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拍摄池水中的游动的鱼时,由于水面反射光的干扰,影像会不清楚,在镜头前装一片偏振片,清除反射光(反射光为偏振光),影像就变得清晰.(2)这种太阳镜是为了消除柏油马路和湖面上反射的耀眼的炫光,因此应用偏振片而不是带色的普通玻璃片.该反射光为水平方向的偏振光,故应使镜片的透振方向竖直.6.(1)下列关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的波动性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与质点都是等同的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C.光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是互相矛盾的,是不能统一的D.光的频率越高,波动性越显著(2)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答案】(1)B(2)λn <λe【解析】(1)光的波动性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与质点有本质的区别,A选项错.大量光子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显示粒子性,B选项对.光是把粒子性和波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C选项错.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D选项错.故选B.(2)粒子的动量p=,物质波的波长λ=由mn >me,知pn>pe,则λn<λe.7. (2010年高考四川卷)用波长为2.0×10-7 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19 J.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0×108 m/s,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A.5.5×1034 Hz B.7.9×1014 HzC.9.8×1014 Hz D.1.2×1015 Hz【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光电效应方程,由mv2=h-W0和W=hν可得ν=7.9×1014 Hz,B选项正确.8. (2011年上海宝山区模拟)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A.a、c B.b、cC.a、d D.b、d【答案】D.【解析】a图是双缝干涉图样,b图是单缝衍射图样,c是小孔衍射图样,d是单缝衍射图样,故D正确.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甲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乙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答案】D.【解析】金属丝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时,楔形薄膜各处厚度几乎不变.因此,形成的干涉条纹保持原状态不变,D正确,A、B、C错误.10.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可以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和制造增透膜,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平面时,是利用了哪两个表面反射光形成的薄膜干涉图样?(2)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波长为5.52×10-7 m的绿光在垂直表面入射时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求所涂的这种增透膜的厚度?【答案】(1)见解析(2)1×10-7 m【解析】(1)干涉图样是利用了标准样板和被检查平面间空气膜即b、c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2)若绿光在真空中波长为λ,在增透膜中的波长为λ,由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和光速与波长及频率的关系得:n===即λ=,那么增透膜厚度h=λ== m=1×10-7 m.11.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S2距离之差为2.1 ×10-6 m,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1)已知A光在折射率为n=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 m.(2)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 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3)若用A光照射时,把其中一条缝遮住,试分析光屏上能观察到的现象.【答案】见解析【解析】(1)设A光在空气中波长为λ1,在介质中波长为λ2,由n=,v=λf,得:n=,得λ1=nλ2=6×10-7 m光的路程差δ=2.1×10-6 m,所以N1==3.5从S1和S2到P点的光的路程差δ是波长λ1的3.5倍,所以P点为暗条纹.(2)根据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sinC=得n==由此可知,B光在空气中波长λ2为:λ2=nλ介=5.25×10-7 m,N2==4可见,用B光做光源,P点为亮条纹.(3)光屏上仍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但中央条纹最宽最亮,两边条纹变窄变暗.12.已知氢原子各定态能量为,式中n=1,2,3……,E为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八年级物理光学相关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八年级物理光学相关习题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7d86f1f18583d04864592f.png)
1. 下图中,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墙血,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血的范围LAS2. 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 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3.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 。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4.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屮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手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一光的反射C.倒影一一平面镜成像D.摄影一一凸透镜成像5. 人沿看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A. 变长B.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6.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7. 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彖一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摘形成的是()A・竹的倒 B.水面'折戏 D.镜中花8. 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A. 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9.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冑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太阳的像;;D .是长方形的10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一9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5)晴夭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共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理光学第三章 习题答案
![物理光学第三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0b6a2d376baf1ffc4fadd8.png)
(2)
m 20 2 2 h 10 cos 2 40 20 4 h 16 20 2 0.707rad cos 2
3.24 牛顿环也可以在两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之间的空气层 中产生。如图所示,平凸透镜A和B的凸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A 和RB,在波长6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观察到它们之间空气 层产生的牛顿环第10个暗环的半径rAB=4mm。若有曲率半径为RC 的平凸透镜C,并且B、C组合和A、C组合产生的第10个暗环的 半径分别为rBC=4.5mm和rAC=5mm,试计算RA,RB和RC。
4.4 F-P标准具的间隔为2.5mm,问对于波长为500nm的光,条 纹系中心的干涉级是多少?如果照明光波包含波长500nm和稍 小与500nm得两种光波,它们的环条纹距离为1/100条纹间距, 求未知光波的波长。 解:条纹系中心的干涉级为:
2h m 2h m 104
e 2 0.0005(nm) 2he 499.9995(nm)
4.3 将一个波长稍小于600nm的光波与一个波长为600nm的光波 在F-P干涉仪上进行比较。当F-P干涉仪两镜面间距离改变 1.5mm时,两光波的条纹系就重合一次。试求未知光波的波长。 解: 2l n n 1
解得: n 5 103 n ' 599.88 109 (m) n 1
(3) 2nh cos 2 m 2nh sin 2 2 2 0.0022 2nh sin 2 由 sin 1 n sin 2 cos 1 1 n cos 2 2 n cos 2 2 1 0.0033 cos 条纹间距为:e f 1 6.7 10-4 m
郁道银版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郁道银版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ea352caaedd3383c4d3fd.png)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11-1]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0],2)(102cos[2,014=+-⨯==z y x E t c z E E ππ,求:(1)该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和原点的初相位?(2)波的传播方向和电矢量的振动方向?(3)相应的磁场B 的表达式? 解:(1)由平面电磁波的表达式知,该波的圆频率为14102⨯=πω,速度v=c ,故:频率 14141021022=⨯==πππωv Hz 波长 m m v c μλ3103101036148=⨯=⨯==- 振幅 m V A /2=初相位 rad 2πϕ=(2) 波沿z 轴正方向传播,电矢量沿y 轴方向振动(3) 由V B E =,知T c A V E B 881067.01032-⨯=⨯===(特斯拉=韦伯/米2) 故,相应的磁场B 的表达式为:0,0],2)(102cos[1067.0148==+-⨯⨯-=-z y x B B t c z B ππ[11-2]在玻璃中传播的一个线偏振光可以表示为)]65.0(10cos[10,0,0152t czE E E x z y -===π,试求:(1)光的频率和波长;(2)玻璃的折射率。
解:(1)由平面电磁波的表达式知,该波的圆频率为1510⨯=πω,速度c V 65.0=,故光的: 频率 Hz v 141052⨯==πω波长 m m v c v V μλ39.01039.010510365.065.06148=⨯=⨯⨯⨯===- (2)玻璃的折射率为:54.15385.165.0≈===ccV c n[11-3] 平面电磁波的表示式为)]1063(102exp[)322(8600t y x i y x E ⨯-+⨯+-=π,试求该平面波的偏振方向,传播方向,传播速度,振幅,波长和频率。
解:由题设知:148666101210610201021032322⨯=⨯⨯⨯==⨯=⨯==-=ππωππz y x y x k k k A A ,,,因此,振幅:)/(422m V A A A y x =+=波数:)(10416222-⨯=++=m k k k k z y x π偏振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 1206042cos cos 11或-=-==--A A x α 由于传播方向与偏振方向垂直,故传播方向k与x 轴的夹角为 30。
物理光学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物理光学课后习题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71e214941ea76e59fa0471.png)
,
两式相减,可得 ,利用折射定律和小角度近似,得 ,( 为平行平板周围介质的折射率)
对于中心点,上下表面两支反射光线的光程差为 。因此,视场中心是暗点。由上式,得 ,因此,有12条暗环,11条亮环。
解:由题意,得,波列长度 ,
由公式 ,
又由公式 ,所以频率宽度
。
某种激光的频宽 Hz,问这种激光的波列长度是多少?
解:由相干长度 ,所以波列长度 。
第二章光的干涉及其应用
在与一平行光束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一透明薄片,其厚度 ,若光波波长为500nm,试计算插入玻璃片前后光束光程和相位的变化。
解:由时间相干性的附加光程差公式
,所以
。
杨氏干涉实验中,若波长 =600nm,在观察屏上形成暗条纹的角宽度为 ,(1)试求杨氏干涉中二缝间的距离(2)若其中一个狭缝通过的能量是另一个的4倍,试求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解:角宽度为 ,
所以条纹间距 。
由题意,得 ,所以干涉对比度
若双狭缝间距为,以单色光平行照射狭缝时,在距双缝远的屏上,第5级暗条纹中心离中央极大中间的间隔为,问所用的光源波长为多少是何种器件的光源
解:由公式 ,所以
= 。
此光源为氦氖激光器。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照明两小孔的光源是一个直径为2mm的圆形光源。光源发光的波长为500nm,它到小孔的距离为。问两小孔可以发生干涉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因为是圆形光源,由公式 ,
则 。
月球到地球表面的距离约为 km,月球的直径为3477km,若把月球看作光源,光波长取500nm,试计算地球表面上的相干面积。
高三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33962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9.png)
高三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观看“3D 电影”所带眼镜镜片为偏振片,两镜片透振方向互相平行B .“电信提速,光纤入户”的优势主要指:抗干扰性强,容纳的信息量大C .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不能使用金属器皿,是避免金属因微波产生强大涡流而熔化D .在电磁炉上加热食品须使用金属器皿,是利用金属因交变电流产生的涡流发热【答案】BD【解析】观看“3D 电影”所带眼镜镜片为偏振片,两镜片透振方向互相垂直,A 错;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不能使用金属器皿,是因为微波碰上金属制品将发生“短路”和反射现象,C 错;2. 如图所示,一细束由a 光和b 光组成的复色光由空气中射到一块长方形玻璃砖的上表面,透过玻璃砖后从下表面射出,若用n 1和n 2分别表示玻璃砖对a 光和b 光的折射率,则n 1_______n 2(填“>”,“<”或“=”)。
【答案】>【解析】由折射率定义式,a 光的折射率, b 光的折射率,由图知,所以n 1>n 23. 在测定《梯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1)四位同学分别在白纸上画出了测量梯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光路图,光路图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直线aa /、bb /、cc /、dd /代表梯形玻璃砖在白纸上的界面。
其中p 1、p 2、p 3、p 4为4枚大头针所插位置的投影点,光线的箭头没有画出。
能比较准确测量折射率的光路图可以是(2)为了探究折射角(r )与入射角(i)的关系,已作 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 。
你猜想一下,入射角与折射角 之比 是一个常数。
(猜对给分,猜不对不给分)【答案】(1)丙和丁 ------------- 4分(2)入射角比较小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成正比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折射角不再是成比例增大,折射角的变化值小于入射角的表变化值。
---------- 4分正弦值 ---------2分【解析】(1)丙和丁 ------------- 4分(2)入射角比较小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成正比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折射角不再是成比例增大,折射角的变化值小于入射角的表变化值。
物理第3-4讲光学作业
![物理第3-4讲光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20832ada1c7aa00b52acbdf.png)
35. 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 45°,假设二者对 光无吸收,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垂直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
(A) I0 4
(B) 3I 0 8
(C) I0 2
(D) 3I 0 4
2008-36. 一束波长为 的单色光分别在空气和在玻璃中传播,则在相同的传播
2101-3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 600nm,双缝间距 2mm,双缝与屏的间距 为 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条纹间距为:【 】。 (A)0.45mm (B)0.9mm (C)9mm (D)4.5mm
2010-3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两缝后(靠近屏一侧)各覆盖一块厚度均为 d ,
(A) D a
(B) D 2a
(C) 2D a
(D) D 4a
2013
2013-32. 两偏振片叠放在一起,欲使一束垂直入射的线偏振光经过这两个偏振 片后振动方向转过 90°,且使出射光强尽可能大,则入射光的振动方向与前后 二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分别为:( )。 (A)45°和 90° (B)0°和 90° (C)30°和 90° (D)60°和 90°
A.2.24×10-3rad
B.1.12×10-4rad
C.2.24×10-4rad
D.1.12×10-3rad
2016-36.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每透光栅衍射的暗 纹方向上,因而时间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 a 和相邻两缝间
6/7
不透光部分宽度 b 的关系为: A.a=2b C.a=b
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I ,则入射至第二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
A. I C. 3I
高三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b74bc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e.png)
高三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在地球上如果测到来自遥远星系上的元素发出的光波波长变长,说明该星系在离我们远去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往往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答案】BCD【解析】略2.如图所示,有两束颜色相同的、间距为的平行细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成角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则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光线:A.成为会聚光束B.成为发散光束C.仍是平行光,但宽度大于D.仍是平行光,但宽度小于【答案】D【解析】入射光线经过平行玻璃砖,出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光线仍是平行光,但是由于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出射点向内偏折,致使出射光线宽度小于d故选D3.如图所示,用折射率n=的玻璃做成一个外径为R的半球形空心球壳。
一束与平行的平行光射向此半球的外表面,若让一个半径为的圆形遮光板的圆心过轴,并且垂直该轴放置。
则球壳内部恰好没有光线射入。
求:(1)临界光线射入球壳时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2)球壳的内径【答案】(1)(2)【解析】:(1)由题图和几何知识由折射率的定义式,联立解出,(2)对临界光线,在题图△oab中,由正弦定理:联立解出.【考点】考查了光的折射4.如图所示,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30。
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
在距AC边d2处有一与AC平行的光屏。
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上的P点射入棱镜,其中PA的长度为d1。
①为了使紫光能从AC面射出棱镜,n2应满足什么条件?②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求两种光从P点到传播到光屏MN上的时间差。
【答案】①n2<2;②【解析】①由题意可知临界角为:C>30°而联立解得:n2<2②两种光在棱镜中的路程相同,均为:x=d1tan30°两种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差为:红光在棱镜AC面上发生折射时有:紫光在棱镜AC面上发生折射时有:两种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差为:因而两种光传播的时间差为:△t=△t1+△t2=【考点】光的折射定律.5.如图所示,宽为a的平行光束从空气斜射到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入射角为60°,光束中包含两种波长的光,玻璃砖对这两种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光束从玻璃下表面出射时恰好分成不重叠的两束,求玻璃砖的厚度d为多少? (已知sin37°=0.6,cos37°=0.8,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解析】光束从玻璃下表面出射时恰好分成不重叠的两束,,即光线1最右侧恰与光线2最左侧交于一点。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3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0642a336580216fc700afdd5.png)
即
利用贝塞耳函数表解上方程,得到:
因此,圆环衍射强度的第一个零点的角半径为:
[13-14]不透明屏幕上有一孔径 ,用一个向P点会聚的球面波照明,P点位于孔径后面与孔径相距z的平行平面上,如图所示。
(1)求出孔径平面上入射球面波的傍轴近似,设P点分别位于Z轴上和轴外(0,y1)点两种情形。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13-4]波长 的平行光垂直射向直径 的圆孔,与圆孔相距 处放一屏幕,问:(1)屏幕上正对圆孔中心的 点是亮点还是暗点?(2)要使 点变成和(1)相反的情况,至少要把屏幕向前或向后移动多少距离?
解:(1)圆孔对P点暴露出的菲涅尔半波带数为:
,所以,P点是亮点。
(2)使P点变为暗点,则圆孔对P点暴露出的菲涅尔半波带数应为偶数,即为2或4:
此结果表明,观察面上复振幅分布 就是平行光垂直照射孔径 的夫琅和费衍射场分布,只不过分布的中心在(0,y1)点处,即P点处。
当P点位于z轴上时, ,此时只是上述情况的特例:
[13-18]一台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为0.85,问(1)它用于波长为400nm时的最小分辨距离是多少?(2)若利用油浸物镜使数值孔径增大到1.45,分辨率提高了多少倍?(3)显微镜的放大率应设计成多大?(设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1 )。
根据条件(3),光栅缝宽a应为:
再根据条件(4),光栅的缝数N至少应有:
所以,光栅的总宽度W至少为:
光栅产生的谱线应在 的范围内,当 时:
第4级谱线对应于 方向,实际上不可能看到,此外第3级缺级,所以,只能看见 共5条谱线。
[13-25]有一多缝衍射屏如图所示,缝数为 ,缝宽为 ,缝间不透明部分的宽度依次为 和 。求正入射情况下,这一衍射屏的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分布公式。
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物理光学作业习题答案.docx
![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物理光学作业习题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af1c5f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b.png)
物理光学作业习题答案第一章光波的基本性质(1)作业习题1、试说明下列各组光波表达式所代表的偏振态。
(1) E x= E o sin ( co t-kz), E y= E O cos ( « t-kz)⑵ E x= E O cos ( co t-kz), E y= E O cos ( « t~kz+f )(3) E x= E o sin ( co t~kz), E y=- E o sin ( co t~kz)解:(1) E x = E o sin(®r -kz) E y = E o cos(cot - kz) 71Ex = cos(M — kz~ —) 9 E ox = E oy = E°.•.5=生,.•.凡,超前所生,.•.为右旋圆偏振光2 ,2(2 ) Ex = Eq cos(仞-kz), Ey = E° cos(仞-fc + —)F8 = - , E;+E;^El,E,超前E, ^Ltga = — = 1, :.a = -4 x y u y E4_ _ 71 71 971tg2y/ = tg2a -coso = tg —-cos— , .. y/ =—为右旋椭圆偏振光,长轴在y二x方向上(3) E x = E o sin(仞-kz), E y = -E o cos(仞-kz)Ey = E Q sin(®r 一« + 兀),d = 7i , E m = E oy = E QE .丸TC % TCtga = = 1,・'・ a = —, tg2i// = tg2a-cos3 = tg — -cos n ・'・ i// = ---E°x 4 2 4 ...为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为疔-X2、试证明: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的右旋与左旋圆偏振光能合成一椭圆偏振光。
旋椭圆偏振光。
3、把一根截面是矩形的玻璃棒(折射率为1.5)弯成马蹄形,如图所示。
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2b39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8.png)
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4×10^8 m/s答案:A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干涉现象()A. 双缝干涉B. 单缝衍射C. 薄膜干涉D. 光的反射答案:D3.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A. 横波B. 纵波C. 非波动性D. 粒子性答案:A4. 光的全反射条件是()A.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C.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D. 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答案:C5. 光的多普勒效应是指()A. 光的频率随光源运动而变化B. 光的频率随观察者运动而变化C. 光的强度随光源运动而变化D. 光的强度随观察者运动而变化答案:B6. 光的波长越长,其()A. 频率越高B. 频率越低C. 能量越小D. 能量越大答案:C7.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A. 光的波长不同B. 光的频率不同C. 光的强度不同D. 光的偏振不同答案:A8. 光的折射定律是()A.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B. 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C. 折射角与入射角成反比D.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比例答案:D9.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A. 粒子性B. 波动性C. 非波动性D. 非粒子性答案:B10. 光的反射定律是()A.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 反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C. 反射角与入射角成反比D.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比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
答案:蓝2. 光的折射率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即n=____/____。
答案:c/v3. 光的干涉现象中,两束相干光的频率必须____。
答案:相同4. 光的衍射现象中,当障碍物或孔径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时,衍射现象最为明显,这种现象称为____。
物理-光学习题附答案
![物理-光学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6bd89011ca300a7c39043.png)
物理-光学习题附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 选择题1、在相同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中和在玻璃中,正确的是[ ]A 、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 、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 、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2. 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n1<n2>n3,λ为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 ]A .λπe n 22 ; B. πλπ+e n 22 ;C .πλπ+e n 24; D. 2/42πλπ+e n 。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 上的P 点是明条纹。
若将2S 缝盖住,并在21S S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 ,如图所示,则此时 [ ]A .P 点处仍为明条纹;B. P 点处为暗条纹;C .不能确定P 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D. 无干涉条纹。
4、用白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 ]A .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变化;3n2n 1nB. 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C.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宽度、亮度均发生变化;D.不发生干涉条纹。
5、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从一个单色光源所发射的同一波面上任意选取的两点光源均为相干光源;B、从同一单色光源所发射的任意两束光,可视为两相干光束;C、只要是频率相同的两独立光源都可视为相干光源;D、两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在空间任意位置相遇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6、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点沿某一路径到B点,路径的长度为 L, A、B两点光振动位相差记为Δφ,则[](A) L =3λ/(2n),Δφ = 3π; ( B ) L = 3λ/(2n),Δφ = 3nπ;(C) L = 3nλ/2 , Δφ = 3π; ( D ) L = 3nλ/2 ,Δφ = 3nπ。
物理光学第3章习题解答
![物理光学第3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4a76ee7b8f67c1cfad6b859.png)
q2 f 0.0492 500mm 24.6mm
(3) 第一亮纹的强度
sin sin1.43 I I0 I 0 1.43 I 0 (0.213) 2 0.047 I 0
2 2
第二亮纹的强度
sin 2.46 2 I I0 (0.128) I 0 0.016 I 0 2.46
2 2
【解】
半径为a的圆孔在衍射场P点产生的振幅为
2 J (ka ) 2 2 J1 ( ka ) Eh E0 1 Ca ka ka
因为场中心振幅E0正比于圆孔的面积 a 2。圆孔中的圆屏 使P点的振幅减小
2 J (kb ) Es Cb 2 1 kb
再由条件(4),光栅的缝数N 至少应有
N
600nm 15000 m 2 0.02nm
所以光栅的总宽度W 至少为
W Nd 15000 2.4 103 mm 36mm
光栅形成的谱线应在 90 的范围内。当 90 时,
m d sin 2.4 103 mm 4 4 6 10 mm
(3) 为充分利用显微镜物镜的分辨本领,显微镜物镜应把最小分辨 距离 放大到眼睛的明视距离处能够分辨。
人眼在明视距离处的最小分辨距离为
1 e 250mm e 250 60 mm 0.072685mm 180
所以这台显微镜的放大率至少应为
M
e 0.072685 432 4 1.68 10
这时P点到圆孔的距离为
2 2 (1.3 mm ) r0 750mm j 4 563.3 106 mm
高中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3f17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4.png)
高中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正比,即E h λ=B .法拉第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则通过实验捕捉到电磁波C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D .由c f λ=可知,频率越大的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长越小2.首位通过实验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 )A .赫兹B .法拉第C .麦克斯韦D .奥斯特3.关于电磁波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C .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D .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4.下列器件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微波炉B .电视机C .电风扇D .电饭锅5.如图所示,O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 、B 是关于OO '轴等距离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射出后相交于OO '下方的P 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 光B .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侧移量大C .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 光一定也能D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 光6.某种透明玻璃圆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O点为圆心,一束单色光从A点射入,经B点射出圆柱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进入玻璃后频率变大B.若θ增大, 可能变小C.若θ增大,光线在圆柱体内可能会发生全反射D.若θ增大,光线由A点至第一次射出时间变短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反比B.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来越强C.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场方向D.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8.如图所示,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足够大的长方体透明材料后分成a、b两束,则()A.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a、b两束光可以发生干涉B.遇到障碍物时,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在该透明材料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D.从该透明材料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大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要空间某处有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B.任何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有电场C .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D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 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不同10.电磁波为信息的传递插上了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13-1] 波长nm 500=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边长3cm 的方孔,在光轴(它通过孔中心并垂直孔平面)附近离孔z 处观察衍射,试求出夫琅和费衍射区的大致范围。
解:夫琅和费衍射条件为:π<<+zy x k2)(max2121 即: m nm y x z 900109.0500)1015()1015()(122626max2121=⨯=⨯+⨯=+>>λ[13-3]平行光斜入射到单缝上,证明:(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为20)sin (sin )]sin (sin sin[⎪⎪⎭⎪⎪⎬⎫⎪⎪⎩⎪⎪⎨⎧--=i a i a I I θλπθλπ 式中,0I 是中央亮纹中心强度;a 是缝宽;θ是衍射角,i 是入射角(见图)。
证明:(1缝上任意点Q 的位矢:单逢上光场的复振幅为:因此,观察面上的夫琅和费衍射场为: (其中: ))cos ,0,(sin i i k k =)0,,(11y x r = 1sin 1)(~x i ik rk i Ae Ae x E ⋅⋅== )sin (sin )]sin (sin sin[)(~1)(~)2(1122)sin (sin )2(11sin 22sin )2(11221)2(11211211112111121i a i a ae z A dx e e z i A dx e e e z i A dx e x E e z i x E z x z ik a ax i ik z x z ik x ik a a x i ik z x z ik x z x ik a az x z ik --====+---+⋅--⋅+--+⎰⎰⎰θλπθλπλλλλθθθsin 1≈z x所以,观察面上的光强分布为:式中:(2)第一暗点位置:[13-4]在不透明细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中,测得暗条纹的间距为1.5mm ,所用透镜的焦距为30mm ,光波波长为632.8nm 。
问细丝直径是多少? 解:根据互补屏衍射原理,不透明细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与相同宽度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除中心点之外是相同的,而衍射图样中暗条纹的间距等于中央亮纹宽度的一半,因此,有:mmmm f x a f af x 013.0102656.1305.1108.63226≈⨯=⨯⨯=∆==⋅∆=∆--λλθ即细丝直径是0.013mm.[13-6]导出外径和内径分别为a 和b 的圆环(见图)的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并求出当b=a/2时,(1)圆环衍射与半径为a 的圆孔衍射图样的中心强度之比;(2)圆环衍射图样第一个暗环的角半径。
(注:144.31=Z )解:半径为a 的圆孔在衍射场P 点产生的振幅为: θθθθka ka J ca ka ka J E E a )(2)(21210==其中c 为比例系数,因为场中心振幅0E 正比于圆孔的面积2a π。
圆孔中的圆屏使P 点的振幅减小:θθkb kb J cbE b )(212=20*})sin (sin )]sin (sin sin[{)(~)(~i a i a I x E x E I --==θλπθλπ210)(a z A I λ=πθλπ=-)sin (sin i aa i λθ=-∴sin sin a i i λθθ=-⋅+2sin 2cos 2 ia i cos λθθ=-=∆∴因此,圆环在P 点产生的振幅为:])()([21212θθθθkb kb J b ka ka J a c E E E b a h -=-= 圆环在P 点产生的强度为:⎪⎭⎪⎬⎫⎪⎩⎪⎨⎧-⎥⎦⎤⎢⎣⎡+⎥⎦⎤⎢⎣⎡==22111122222142111422)()(2)()(4Z Z J Z Z J ba Z Z Jb Z Z J ac E I h h 式中,θθkb Z ka Z ==21,。
对于衍射场中心,021==Z Z ,相应的强度为:2222224420)(2444)(b a c b a b a c I h -=⎪⎪⎭⎫ ⎝⎛-+= 当b=a/2时,(1) 42222201692)(a c a a c I h =⎥⎥⎦⎤⎢⎢⎣⎡⎪⎭⎫ ⎝⎛-=所以,圆环衍射与半径为a 的圆孔衍射图样的中心强度之比:()()16916942420==ac ac I I a h(2)圆环衍射强度的第一个零值满足:0)()(1212=-θθθθkb kb J b ka ka J a 即 )21(2)()(111θθθka J a kb bJ ka aJ == 利用贝塞耳函数表解上方程,得到: 144.31==θka Z因此,圆环衍射强度的第一个零点的角半径为:aa λπλθ51.02144.3== [13-7] 不透明屏幕上有一孔径∑,用一个向P 点会聚的球面波照明,P 点位于孔径后面与孔径相距z 的平行平面上,如图所示。
(1)求出孔径平面上入射球面波的傍轴近似,设P 点分别位于Z 轴上和轴外(0,y1)点两种情形。
(2)假设孔径面到观察面之间为菲涅耳衍射区,证明在上述两种情形下,观察到的强度分布是孔径∑的夫琅和费衍射,且分布中心在P 点。
解:(1)孔径∑平面上任意考察点(x0,y0)处光场的复振幅分布为:k 为波数。
对相位因子中的r 取傍轴近似:则复振幅分布: 当P 点位于z 轴上时,01=y ,则有:(2)入射球面波被孔径∑衍射后,在观察面上复振幅分布为:此结果表明,观察面上复振幅分布),(~y x E 就是平行光垂直照射孔径∑的夫琅和费衍射场分布,只不过分布的中心在(0,y1)点处,即P 点处。
当P 点位于z 轴上时,01=y ,此时只是上述情况的特例:[13-12] 一台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为0.85,问(1)它用于波长为400nm 时的最小分辨距离是多少?(2)若利用油浸物镜使数值孔径增大到1.45,分辨率提高了多少倍?(3)显微镜的放大率应设计成多大?(设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1')。
ikr ikr e zA e r A y x E --≈=),(~0]2)(1[)(220120220120zy y x z z y y x r -++≈+-+=]})([2exp{),(~2012000y y x z k i e z A y x E ikz -+-⋅=-)}(2exp{),(~202000y x z k i e z A y x E ikz +-⋅=-00])([)(2200])()[(2])([20020200001021222020201201]})()[(2exp{),(~1),(~dy dx ee z i A dy dx e e e z A e zi dy dx y y x x z ik y x E e z i y x E y y y xx zki y y xz k i y y x x z k i y y x z k i ikz ikz ikz ⎰⎰⎰⎰⎰⎰∑-+--+-+--+--∑∑=⋅⋅=-+-⋅=λλλ00)()(2200])()[(2)(2002020000022202020201]})()[(2exp{),(~1),(~dy dx e e zi A dy dx e e e z A e z i dy dx y y x x zik y x E e z i y x E yy xx z ki y x z k i y y x x z ki y x z k i ikz ikz ikz ⎰⎰⎰⎰⎰⎰∑+-+-+-+--∑∑=⋅⋅=-+-⋅=λλλ解:(1) 显微镜的分辨率为:nm NA 28785.040061.061.0=⨯==λε (2) 数值孔径增大后显微镜的分辨率为:nm NA 16845.140061.061.0'=⨯==λε所以,分辨率提高了:7.1168287'==εε倍(3) 人眼的明视距离为250mm ,所以人眼的最小分辨距离为:nm 727001806011025060=⨯⨯⨯=πε 所以显微镜的放大率应设计成:43016872700'0≈=εε倍 [13-15] 光栅的宽度为l0cm ,每毫米内有500条缝,光栅后面放置的透镜焦距为500mm 。
问(1)它产生的波长632.8nm 的单色光的1级和2级谱线的半宽度是多少?(2)若入射光是波长为632.8nm 和波长之相差0.5nm 的两种单色光,它们的1级和2级谱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1) 光栅常数 mm d 2102.05001-⨯==光栅总缝数 42105102.0100⨯=⨯==-d w N 光栅的角半宽度:mmw Nd θλθλθcos cos ==∆光栅产生的m 级谱线的峰值强度位置由光栅方程确定: λθm d m =sin所以,波长632.8nm 的单色光的1级和2级谱线的方向:433.18102.0108.632sin sin 26111=⎪⎪⎭⎫⎝⎛⨯⨯=⎪⎭⎫ ⎝⎛=----d λθ 2.39102.0108.6322sin 2sin 26112=⎪⎪⎭⎫ ⎝⎛⨯⨯⨯=⎪⎭⎫ ⎝⎛=----d λθ 因此,波长632.8nm 的单色光的1级和2级谱线的半宽度是 :mm f x 361611034.35001067.6500cos 100108.632---⨯=⨯⨯=⨯⨯=⋅∆=∆θθmm f x 362621009.45001017.8500cos 100108.632---⨯=⨯⨯=⨯⨯=⋅∆=∆θθ(2) 光栅的线色散为:f d m d dl mθλcos =波长632.8nm 的单色光的1级和2级谱线相应的线色散为:nm mm nm mm d mf d dl nm mm nm mm d mf d dl /64.02.39cos 10102.05002cos /26.0433.18cos 10102.05001cos 62226211=⨯⨯⨯⨯==⎪⎭⎫⎝⎛=⨯⨯⨯⨯==⎪⎭⎫ ⎝⎛--θλθλ而波长差nm 5.0=∆λ的两种单色光的1级和2级谱线之间的距离为:mmd dl l mmd dl l 32.05.064.013.05.026.02211=⨯=∆⋅⎪⎭⎫⎝⎛=∆=⨯=∆⋅⎪⎭⎫⎝⎛=∆λλλλ[13-16]设计一块光栅,要求(1)使波长λ=600nm 的第2级谱线的衍射角30≤θ,(2)色散尽可能大,(3)第3级谱线缺级,(4)在波长λ=600nm 的2级谱线处能分辨0.02nm 的波长差。
在选定光栅的参数后,问在透镜的焦面上只可能看到波长600nm 的几条谱线? 解:为达到条件(1),光栅必须满足:mm mm m d 36104.230sin 106002sin --⨯=⨯⨯≥=θλ 根据条件(2),应选择d 尽可能小,故 mm d 3104.2-⨯= 根据条件(3),光栅缝宽a 应为: mm da 3108.03-⨯==再根据条件(4),光栅的缝数N 至少应有: 1500002.02600=⨯=∆⋅=λλm N所以,光栅的总宽度W 至少为:mm mm Nd W 36104.2150003=⨯⨯==-光栅产生的谱线应在90<θ的范围内,当90±=θ时:410600104.2sin 63±=⨯⨯±==--mmmm d m λθ第4级谱线对应于90±=θ方向,实际上不可能看到,此外第3级缺级,所以,只能看见2,1,0±±共5条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