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总实验问题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一有机实验基本知识1 有机实验室发生下列火灾时应该怎么办?A 小器皿内着火:马上用砂袋、玻璃板、石棉板、金属板等覆盖,可使其立即熄灭。

B 油类物质着火:药用砂或灭火器,还可以撒上干燥的固体碳酸氢钠粉末。

C 衣服着火:不要惊慌的到处乱跑,着火者可就地滚动,压灭火焰,同时用水冲淋,使火彻底熄灭。

D 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灭火器灭火,灭火的时候从四周向中心扑灭。

2 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不能骤然将温度计插入到高温溶液里,也不能骤然给高温的温度计降温;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来使用。

3 选用胶塞的标准是什么?通常的选择标准是塞子的大小应该和所塞的仪器口部相适应,要求塞子进入颈口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3,也不能多于2/3。

4 举例说明实验中常用的萃取装置?液-液萃取时,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要的物质,一般用脂肪提取器,如索氏提取器等来萃取。

5 使用分液漏斗时如何处理上下两层液体?分液漏斗进行液体分离时,必须放置在铁环上静置分层,后慢慢旋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放时先快后慢,当最后一滴下层液体刚刚通过旋塞孔时,关闭旋塞。

待颈部液体流完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 搅拌在有机实验中有哪些用途?搅拌可是加速反应、减少副反应发生;可以使加入的物质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避免局部过浓或局部过热。

7 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哪些?晾干、吹干、烘干、使用有机溶剂干燥。

8 玻璃仪器清洁的标志是什么?仪器倒置时,水成股流下,器壁不挂水珠。

9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有哪些?酒精灯、煤气灯和电子炉等直接加热、水浴加热、油浴、砂浴、空气浴、电热套加热。

10 在处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时应该注意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剧毒药品,每次实验之后都要立即洗手。

五官或伤口切忌不能接触毒品,接触时要戴着橡皮手套。

进行产生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室,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实验中头部不能伸入橱内。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1、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哪些?各用在什么地方?答: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及刺形分馏柱等。

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面积较大,冷凝效果好);刺形分馏柱用于精馏操作中,即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

2、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答: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二氧化硫)或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

选择吸收剂要根据被吸收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决定。

可以用物理吸收剂,如用水吸收卤化氢;也可以用化学吸收剂,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3、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用蒸出反应装置?蒸出反应装置有哪些形式?答:在有机实验中,有两种情况使用蒸出反应装置:一种情况是反应是可逆平衡的,随着反应的进行,常用蒸出装置随时将产物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另一种情况是反应产物在反应条件下很容易进行二次反应,需及时将产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以保持较高的产率。

蒸出反应装置有三种形式:蒸馏装置、分馏装置和回流分水装置。

4、有机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冷却介质?应用范围如何?答: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冷却介质有:自来水,冰-水,冰-盐-水等,分别可将被冷却物冷却至室温,室温以下及0℃以下。

5、有机实验中,玻璃仪器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热?有哪些间接加热方式?应用范围如何?答:因为直接用火焰加热,温度变化剧烈且加热不均匀,易造成玻璃仪器损坏;同时,由于局部过热,还可能引起有机物的分解,缩合,氧化等副反应发生。

间接加热方式和应用范围如下:在石棉网上加热,但加热仍很不均匀。

水浴加热,被加热物质温度只能达到80℃以下,需加热至100℃时,可用沸水浴或水蒸气加热。

有机实验(答案).

有机实验(答案).

有机实验(答案).有机实验典型题总结1. [2012·海南化学卷17](9分) 实验室制备1,2-⼆溴⼄烷的反应原理如下: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成⼄醚。

⽤少量的溴和⾜量的⼄醇制备1,2—⼆溴⼄烷的装置如下图所⽰: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醚⽣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其⽬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成的酸性⽓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法是;(4)将1,2-⼆溴⼄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中加⽔,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醚.可⽤的⽅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冷⽔冷却装置D,其主要⽬的是;但⼜不能过度冷却(如⽤冰⽔),其原因是。

【答案】(1)d (2)c (2)溴的颜⾊完全褪去(4)下(5)b (6)蒸馏(7)避免溴⼤量挥发;产品1,2-⼆溴⼄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堵塞导管。

【解析】(1)因“⼄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成⼄醚”,故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到170℃左右的原因是减少副产物⼄醚⽣成。

(2)因装置C的“⽬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成的酸性⽓体”,故应选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

(3)是⽤“少量的溴和⾜量的⼄醇制备1,2—⼆溴⼄烷”,反应结束时溴已经反应完,明显的现象是溴的颜⾊褪尽。

(4)由表中数据可知,1,2-⼆溴⼄烷的密度⼤于⽔,因⽽在下层。

(5) Br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虽然也能与碘化钠溶液反应,但⽣成的I2也溶于1,2-⼆溴⼄烷。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问题详解

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3、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1、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恒沸混合物不能用蒸馏法分离。

2、答:都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

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

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

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1、答:结果分别如下:(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5)加热太快,将导致熔点偏高。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1、如何查阅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答:在进行或设计一个有机合成实验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反应物料和生成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在反应、分离纯化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工艺路线,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通常查找物理常数有四个途径:(1)在教材书中,每一章的物理性质都列出了一些常见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另外,在多数实验教材书的附表中,也列有一些常见溶剂和物料物理常数。

(2)在图书馆中,查阅相关的手册。

主要查阅有机化合物手册、有机合成手册、化学手册、物理化学手册等。

(3)在网上查找,有些网站和化学品电子手册专门提供物理常数。

(4)在实验室的试剂瓶上,一般都列有主要物理性质的常数。

2、简述使用小台秤的注意事项答:小台秤是有机合成实验中,常用于称量物料质量的仪器。

在称量前,应先观察两臂是否平衡,指针是否在标尺中央。

如果不在中央,可调节两端的平衡螺丝,使指针指向标尺中央,两臂即达到平衡。

称量时,将物料放在左盘上,右盘上加砝码。

为了保持台秤清洁,所称物料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称量瓶、表面皿、硫酸纸或烧杯中进行称量。

加砝码时,应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先大后小的加。

称量后,应将砝码放回盒中,将游码复原至刻度0。

3、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有哪些方法答:有机反应最常用的是通过石棉网上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

否则仪器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石棉网加热仍很不均匀,故在减压蒸馏、或回流低沸点易燃物等操作中不能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

如果加热温度在90℃以下,可浸在水中加热。

如果加热温度在90-100℃时,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可用油浴。

油浴的优点是可通过控温仪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料受热均匀。

容器内的反应温度一般要比油浴温度低20℃左右。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考试科目考试专业任课教师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试题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液体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宜。

2、仪器安装顺序为()()。

卸仪器与其顺序相反。

3、测定熔点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应放在(), 试料应位于(),以保证试料均匀受热测温准确。

4、熔点测定时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为空气所占据,结果导致熔距(),测得的熔点数值()。

5、测定熔点时,可根据被测物的熔点范围选择导热液:被测物熔点<140℃时,可选用()。

被测物熔点在140-250℃时,可选用浓硫酸;被测物熔点>250℃时,可选用(浓硫酸与硫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用()()或()()。

6、实验中常用的冷凝管有()、()、()。

安装冷凝管时应将夹子夹在冷凝管的()部位。

7、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或()或亲和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或()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得以分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减压蒸馏时,加热的顺序是()。

A、先减压再加热B、先加热再减压C、同时进行D、无所谓2、色谱在有机化学上的重要用途包括()。

A、分离提纯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纯度的确定D、监控反应3、对于酸碱性化合物可采用()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A、分配色谱B、吸附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空间排阻色谱4、在环己酮的制备过程中,最后产物的蒸馏应使用()。

A、直型冷凝管B、球型冷凝管C、空气冷凝管D、刺型分馏柱5、液体混合物成分的沸点相差()℃以上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或分离;否则,应用分馏的方法提纯或分离。

有机化学试验题简答题

有机化学试验题简答题

有机化学试验题简答题有机化学实验试题简答题1、酯得合成通常为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产率,通常采用什么方法使反应平衡右移?答:适量得催化剂;增加某一种反应物用量;移走产物之一2、何谓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酯化反应得催化剂?答:羧酸与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得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得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磷酸等质子酸,也可用固体超强酸及沸石分子筛等.3、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利用回流反应装置?怎样操作回流反应装置?答:有两种情况需要使用回流反应装置: 一就是反应为强放热得、物料得沸点又低,用回流装置将气化得物料冷凝回到反应体系中.二就是反应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在较高得温度下反应,需用回流装置保持反应物料在沸腾温度下进行反应。

回流反应装置通常用球形冷凝管作回流冷凝管.进行回流反应操作应注意:(1)根据反应物得理化性质选择合适得加热方式,如水浴、油浴或石棉网直接加热.(2)不要忘记加沸石。

(3)控制回流速度,一般以上升得气环不超过冷凝管得1/3(即球形冷凝管得第一个球)。

过高,蒸气不易全部冷凝回到反应烧瓶中;过低,反应烧瓶中得温度不能达到较高值。

4、酯化反应中常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与脱水剂,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种类得物质可以作为酯化反应得催化剂,试至少举出两例.答:如超强酸、固体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路易斯酸等。

5、在萃取与分液时,两相之间有时出现絮状物或乳浊液,难以分层,如何解决?答:(1)静置很长时间;(2)加入溶于水得盐类或溶剂,提高或降低某一种化合物得比重。

6、实验对带水剂得要求就是什么?答:具有较低沸点;能与产物与水形成共沸物;难溶于水;易于回收;低毒等。

7、若分液时,上下层难以分层,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分层?答:可通过加入盐类增加水相得比重或加入有机溶剂减少有机相得比重。

8、催化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做催化剂得优缺点就是什么?答:催化效率高。

但腐蚀设备,不能回收。

9、减压蒸馏中毛细管得作用就是什么?能否用沸石代替毛细管?答:减压蒸馏时,空气由毛细管进入烧瓶,冒出小气泡,成为液体沸腾时得气化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使液体平稳沸腾,防止暴沸,同时又起一定得搅拌作用.10、减压蒸馏完毕或中途需要中断时,应如何停止蒸馏?答:关掉火焰,撤热浴,稍冷后缓缓解除真空,待系统内外压力平衡后再关闭水泵或油泵。

有机化学实验综合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综合习题

-184-第8章 综合习题综合习题一一、简要叙述重结晶的主要操作步骤,并说明如何控制溶剂的使用量。

二、有机合成实验的顺利完成涉及到很多因素,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 实验记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 反应产物的分离和纯化有哪些常用方法?4. 如何检验产物的纯度?三、下面是分离香草醛和茴香醛的薄层色谱示意图(固定相为硅胶,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 95:5)。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室常用的显色剂是什么?2. 计算斑点A 和B 的R f 值。

3. 斑点A 和B 各代表什么物质?4. 结构式(1)和(2)各代表那种物质?简要说明R f 大小与结构的关系。

5. 点样与展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四、阅读下列实验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在100 mL 圆底烧瓶中,混合3 g 无水醋酸钾8 g (7.5 mL ,0.078 mol )醋酸酐和5.3 g (5 mL ,0.05 mol )苯甲醛,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回流1.5 ~ 2 h 。

反应完毕后,将反应物趁热倒入500 mL 圆底烧瓶中,并以少量沸水冲洗反应瓶几次,使反应物全部转移至500 mL 烧瓶中。

边摇边慢慢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使溶液呈微碱性。

然后进行水蒸汽蒸馏,至馏出液无油珠为止。

残留液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数分钟趁热过滤。

在搅拌下向热滤液中小心加入浓盐酸至呈酸性。

冷却,待结晶全部析出后,抽滤收集,以少量冷水洗涤,干燥,产量约4 g 。

1. 写出制备肉桂酸的反应方程式2. 反应仪器为什么必须是干燥的?3. 在反应混合物分离过程中,先加碱后加酸的目的各是什么?4.为什么中和一步用饱和碳酸钠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5.水蒸汽蒸馏蒸出的是什么物质?能否采用普通蒸馏出此物质,为什么?6.反应过程中常出现焦油状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除去。

五、阅读下列实验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在1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5 g 冰醋酸和18.4 g 95 %乙醇,在摇动下慢慢加入8 mL 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加入几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30min,稍冷后改成普通蒸馏装置,蒸出粗产物乙酸乙酯,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有机相对pH试纸显中性为止,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相,有机相先用10 mL 饱和食盐水洗涤,再每次用10 mL 饱和氯化钙洗涤两次,分去下层液体,酯层转入干燥小锥形瓶中,加入2 g 无水硫酸钠,3 h后转入蒸馏瓶中进行蒸馏,收集73 ~ 78 ℃馏水,得产品11.0 g 。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3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3
B
。(3)反应液中除产品外,主要还有:A
。(4)除去A的方法是 。(5) 除去B的方法是


答:(1)苯甲醛;丙酸酐;丙酸钾或碳酸钾。 (2)反应方程式为:
C6H5CHO + (CH 3CH 2CO ) 2O
CH3CH2COOK CH3CH2COOH
C6H5CH=C CO O H CH3
(3)A: 苯甲醛;B: 丙酸钾. (4)水蒸气蒸馏 (5)酸化后, 冷却, 过滤掉母液. TK-9-N2
加热。
CZ-13-N2 怎样判断水蒸汽蒸馏操作是否结束? 答: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 水蒸汽蒸馏结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锥形瓶或烧杯来检查是否
有油珠存在)。
CZ-14-N2 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缓慢加入固体碳酸钠来调解 pH值?
12
答:对于酸碱中和反应,若加入碳酸钠的速度过快,易产生大 量CO2的气泡,而且不利于准确调节pH值。 CZ-15-N1 在环己烯合成实验中,为什么用25ml量筒做接收器? 答:用量筒做接收器有利于用吸管准确移出反应生成的水。 CZ-16-N3 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合成中,在安全方面应注意什么?如不小心 发生甲苯起火或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怎样处理? 答:再安全方面应注意:防止发生火灾和被浓硫酸灼伤。 如不慎发生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移开周围其它易燃物品, 迅速用石棉布覆盖火源,使甲苯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
理?
答:油层若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
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
5
反应方程式为: Br 2 + NaHSO3 + H2O CZ-3-N2 → 2HBr + NaHSO4

有机化学实验问题答案---陈乐整理---副本-(2)

有机化学实验问题答案---陈乐整理---副本-(2)

有机化学实验问题答案---陈乐整理---副本-(2)塞子的钻孔和简单玻璃工操作1.塞子如何选择?塞子钻孔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钻孔器不垂直于塞子的平面时结果会怎样?怎样才能使钻嘴垂直于塞子平面?为什么塞子打孔要两面打?答:选择合适的塞子,总的大小应与仪器的口径相适应,塞子进入瓶颈或管颈的部分是塞子的1/3~2/3。

使用新的软木塞时只要能塞入1/3~2/3就行了。

软木塞钻孔之前需要在压塞机压紧,防止钻孔是塞子破裂。

钻孔时为了减少摩擦,特别对橡皮塞钻孔时,可在钻嘴的刀口涂一些甘油和水。

钻孔后要检查孔道是否合用,如果不费力就能玻璃管插入是,说明孔径太大,不够紧密会漏气,不能用。

若孔道略小或不光滑,可用圆锉修整。

钻孔应先钻一端,钻到中间后再从另一端钻,直到钻通为止。

2.截断玻璃管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弯曲和拉细玻璃管?在火焰上加热玻璃管时怎样才能防止玻璃管被拉弯?答:折断玻璃管时要用布包住,同时尽量可能远离眼睛,以免玻璃碎伤人。

玻璃管的断口很锋利,容易划破手,又不易插入孔道中,所以要把断口在火焰上烧平滑。

弯曲的操作:双手持玻璃管,手心向外把需要弯曲的地方放在火焰上预热,然后在鱼尾焰中加热,宽约5cm。

在火焰中使玻璃管缓慢、均匀而不停地向同一个方向转动,至玻璃受热(变黄)即从火焰中取出,轻轻弯成所需要的角度。

注:(A)在火焰上加热尽量不要往外拉。

(B)弯成角度之后,在管口轻轻吹气。

(C)放在石棉网上自然冷却。

拉细的操作:两肘搁在桌面上,两手执著玻璃管两端,掌心相对,加热方向和弯曲相同,只不过加热程度强些(玻璃管烧成红黄色),才从火眼中取出,两肘仍搁在桌面上,两手平稳地沿水平方向做相反方向移动,开始时慢些,逐步加快拉成内径约为1mm的毛细管。

(注:在拉细过程中要边拉边旋转)。

3、弯曲和拉细玻璃管时,玻璃管的温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不同呢?弯制好了的玻璃管,如果和冷的物件接触会发生什么不良的后果?应该怎样才能避免?答:拉制玻璃管时,玻璃管的温度比弯曲玻璃管时玻璃管温度要稍高,玻璃管的软化程度要强些,否则拉不动(细)。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ml、冰醋酸7.5ml,生成苯-NHCOCH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

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 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

乙酸较经济。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

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

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性杂质与样品分离。

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

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

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题专项练

有机化学实验题专项练

有机化学实验题专项练1.丙炔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沸点为103~105 ℃。

实验室制备少量丙炔酸甲酯的反应为: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4 g丙炔酸、50 mL甲醇和2 mL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以下图)。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l溶液、5%Na2CO3溶液、水洗涤。

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得丙炔酸甲酯。

(1)步骤1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2中,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3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____;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____。

(4)步骤4中,蒸馏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常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

在实验室用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反应合成苯佐卡因,相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图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乙醇460.79-114.378.5与水任意比互溶对氨基苯甲酸137 1.374188399.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165 1.03990172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类产品合成: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2g对氨基苯甲酸(0.06mol) 和80mL无水乙醇(约1.4mol),振荡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并加入10mL浓硫酸,将反应混合物在80℃水浴中加热回流1h,并不时振荡。

分离提纯:冷却后将反应物转移到400mL烧杯中,分批加入10%Na2CO3溶液直至pH=9,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密度0.714g·cm-3) 分两次萃取,并向醚层加入无水硫酸镁,蒸出醚层,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3.3g℃℃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在合成反应实行之前,圆底烧瓶中还应加入适量的______℃℃2℃ 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实行的操作是_______℃乙醚层位于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分离提纯操作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5℃合成反应中加入远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10%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6℃本实验中苯佐卡因的产率为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如果维持原来加热程度,不再有馏出液蒸出,温度突然下降时,就应(),即使杂质量很少也不能蒸干。

2、()是分离和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方法。

3、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主要用来吸收()和水。

4、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则测定熔点()。

5、物质的沸点随外界大气压的改变而变化,,通常所说的沸点指()。

6、分液漏斗体积至少大于被分液体体积()。

用分液漏斗分离混合物上层从()下层从()7、脂肪提取器()从是利用()和(),使固体连续不断地为纯的溶剂所提取,此装置效率高、节约试剂,但对()物质不易采用。

8、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说明含有()。

可用少量()以除去。

9、酸催化的直接酯化是实验室制备羧酯最重要的方法,常用的催化剂有()、()和()等。

10.为了避免在热过滤时,结晶在漏斗中析出,可以把布氏漏斗()。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方法精制。

A、过滤B、活性炭脱色C、蒸馏D、水蒸气蒸馏2、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

A、沸点B、形状C、熔点D、溶解度3、在合成反应过程中,利用()来监控反应的进程,最便利最省时。

A、柱色谱B、薄层色谱C、纸色谱4、根据分离原理,硅胶柱色谱属于()。

A、分配色谱B、吸附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空间排阻色谱5、氧化铝的活性分为Ⅰ~Ⅴ级,一般常采用()级。

A、ⅠB、ⅡC、ⅢD、ⅣE、Ⅴ6、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

A、硝酸B、高锰酸钾C、重铬酸钾7、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第一步酸提碱沉实验中,用15%盐酸调节pH为()。

A、3-4B、2-3C、7-8D、9-108、在合成正丁醚的实验中,为了减少副产物丁烯的生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使用分水器B、控制温度C、增加硫酸用量D、氯化钙干燥9、下列哪一个实验应用到气体吸收装置?()A、环己酮B、正溴丁烷C、乙酸乙酯D、正丁醚10、正溴丁烷的制备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十套有机化学实验试题,每套试题均含有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和考试。

试题一:1. 请列举出有机物最常见的几种官能团。

答案:醇、醚、酮、酸、酯、醛。

2. 请描述如何从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合成出安息香酸乙酯。

答案:将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加入反应瓶中,在冰水浴中加入稀HCl,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用温水浴加热,倾入氯仿,分离有机相,用NaCl溶液洗涤,干燥过MgSO4,过滤,蒸发除去氯仿,得到产物安息香酸乙酯。

试题二:1.请描述如何从对硝基苯酚和苯胺反应制备出偶氮苯酚。

答案:将对硝基苯酚和苯胺混合,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保持pH在8.5-9的范围内,再滴加亚硝酸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加入浓HCl溶液酸化,得到红色沉淀,洗涤干净,得到产物偶氮苯酚。

2. 稳定且好燃烧的合成物应该如何操作?答案:需要在通风排气条件下操作,必要时还需接入排风管道,防止危险物质挥发和毒性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试题三:1. 简要描述如何制备出甲酯。

答案:将甲醇和浓H2SO4加入反应瓶中,在温水浴加热下反应,反应完毕加入Na2CO3溶液中和酸性,倾入氯仿,分离有机相,用NaCl溶液洗涤,干燥过MgSO4,过滤,蒸发除去氯仿,得到产物甲酯。

2. 请描述如何从对硝基苯酚和苯胺反应制备出偶氮苯酚。

答案:将对硝基苯酚和苯胺混合,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保持pH在8.5-9的范围内,再滴加亚硝酸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加入浓HCl溶液酸化,得到红色沉淀,洗涤干净,得到产物偶氮苯酚。

试题四:1. 简要描述如何制备出乙烯。

答案:将甲醇和浓H2SO4加入反应瓶中,在温水浴加热下反应,反应完毕加入Na2CO3溶液中和酸性,倾入氯仿,分离有机相,用NaCl溶液洗涤,干燥过MgSO4,过滤,蒸发除去氯仿,得到产物甲酯。

2. 简要描述如何从苯酚和异丙基溴制备出苯丙醚。

答案:将苯酚和异丙基溴混合,用碳酸钠调节PH值,搅拌反应一段时间,过滤,用NaOH溶液调节PH值,干燥过Na2SO4,过滤,蒸馏,得到产物苯丙醚。

有机化学试验题简答题

有机化学试验题简答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简答题1、酯的合成通常为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产率,通常采用什么方法使反应平衡右移?答:适量的催化剂;增加某一种反应物用量;移走产物之一2、何谓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答: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磷酸等质子酸,也可用固体超强酸及沸石分子筛等。

3、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利用回流反应装置?怎样操作回流反应装置?答:有两种情况需要使用回流反应装置:一是反应为强放热的、物料的沸点又低,用回流装置将气化的物料冷凝回到反应体系中。

二是反应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需用回流装置保持反应物料在沸腾温度下进行反应。

回流反应装置通常用球形冷凝管作回流冷凝管。

进行回流反应操作应注意:(1)根据反应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如水浴、油浴或石棉网直接加热。

(2)不要忘记加沸石。

(3)控制回流速度,一般以上升的气环不超过冷凝管的1/3(即球形冷凝管的第一个球)。

过高,蒸气不易全部冷凝回到反应烧瓶中;过低,反应烧瓶中的温度不能达到较高值。

4、酯化反应中常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和脱水剂,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种类的物质可以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试至少举出两例。

答:如超强酸、固体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路易斯酸等。

5、在萃取和分液时,两相之间有时出现絮状物或乳浊液,难以分层,如何解决?答:(1)静置很长时间;(2)加入溶于水的盐类或溶剂,提高或降低某一种化合物的比重。

6、实验对带水剂的要求是什么?答:具有较低沸点;能与产物和水形成共沸物;难溶于水;易于回收;低毒等。

7、若分液时,上下层难以分层,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分层?答:可通过加入盐类增加水相的比重或加入有机溶剂减少有机相的比重。

8、催化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做催化剂的优缺点是什么?答:催化效率高。

但腐蚀设备,不能回收。

9、减压蒸馏中毛细管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沸石代替毛细管?答:减压蒸馏时,空气由毛细管进入烧瓶,冒出小气泡,成为液体沸腾时的气化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使液体平稳沸腾,防止暴沸,同时又起一定的搅拌作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1、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有哪些方法?答:有机反应一般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因为许多有机物易挥发、易燃,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另外仪器也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石棉网加热仍很不均匀,故在减压蒸馏、或回流低沸点易燃物等操作中不能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

如果加热温度在90℃以下,可浸在水中加热。

如果加热温度在90-100℃时,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可用油浴。

油浴的优点是可通过控温仪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料受热均匀。

容器内的反应温度一般要比油浴温度低20℃左右。

常用的油类有液体石蜡、植物油、硬化油、硅油和真空泵油,后两者在250℃以上时仍较稳定。

(3)砂浴:当加热温度必须达到数百度以上时,往往使用砂浴。

将清洁而又干净的细砂平铺在铁盘上,反应容器埋在砂中,在铁盘下加热,反应液体就间接受热。

(4)熔盐浴:当反应温度在几百度以上时,也可采用熔盐浴加热。

熔盐在700℃以下是稳定的,但使用时必须小心,防止溅到皮肤上造成严重的烧伤。

(5)电热套:电热套加热已成为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装置。

尤其在加热和蒸馏易燃有机物时,由于它不是明火,因此具有不易引起着火的优点,热效率也高。

加热温度可通过调压器控制,最高温度可达400℃左右。

2、沸石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加沸石?答:沸石就是未上釉的瓷片敲碎而成的小粒。

它上面有很多毛细孔,当液体加热时,能产生细小的气泡,成为沸腾中心。

这样可以防止液体加热时产生过热现象,防止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

一般加热回流、蒸馏、分馏、水蒸汽发生器产生水蒸汽都需要加沸石。

但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电动搅拌反应不需要加沸石。

在一次持续蒸馏时,沸石一直有效;一旦中途停止沸腾或蒸馏,原有沸石即失效,再次加热蒸馏时,应补加新沸石。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库(含解答)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库(含解答)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库一、填空题:1、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反应中通常加入苯或环己烷的目的是。

答:及时带走反应中生成的水分,使反应平衡右移。

2、若回流太快,会引起现象。

答:液泛。

3、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是和。

答:催化剂和吸(脱)水剂。

4、通常在情况下用水浴加热回流。

答:反应温度较低;物质高温下易于分解时。

5、分水器通常可在情况下使用。

答:将低沸点物质移出反应体系。

6、减压蒸馏通常是用于的物质。

答: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极易分解氧化活聚合(或沸点高、热稳定性差)。

7、减压蒸馏装置由、和三部分组成。

答:蒸馏、抽气(减压)、保护和测压8、当用油泵进行减压时,为了防止易挥发的有机溶剂、酸性物质和水汽进入油泵,降低油泵效率,必须在馏液接收器与油泵之间依次安装、、等吸收装置。

答:冷却肼、硅胶或CaCl2,NaOH,石蜡片。

9、水泵减压下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力为。

答:当时室温下的水蒸气压。

10、减压毛细管的作用是。

答:使少量空气进入,作为液体沸腾的气化中心,使蒸馏平稳进行。

11、减压蒸馏安全瓶的作用是。

答:调节系统压力及放气。

12、沸点与压力的关系是压力升高,沸点升高;压力降低,沸点降低。

答:压力升高,沸点升高;压力降低,沸点降低。

13、减压蒸馏时,往往需要一毛细管插入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成为液体的,同时又起搅拌作用,防止液体。

答:气泡、气化中心、暴沸。

14、减压蒸馏操作前,需要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

答:沸点、压力。

15、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在常压下首先除去,以防止大量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降低的效率。

答:低沸点有机物、蒸馏、易挥发有机物、油泵、油泵。

16、减压蒸馏应选用壁厚耐压的或仪器,禁用底仪器,以防在受压力不均而引起爆炸,连接处亦需利用耐压像皮管。

答:圆形、梨形、平。

17、苯甲醛发生Cannizzaro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苯甲醛,可通过洗涤法除去。

答:饱和亚硫酸氢钠。

18、可根据判断苯甲醛的歧化反应是否完全。

有机化学总实验问题

有机化学总实验问题

有机化学总实验问题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仪器的认领1、安装常压操作装置进⾏加热或反应时,在实验装置上应注意什么?答:不能把实验装置接成密闭体系。

2、⽆论是常压蒸馏还是减压蒸馏,为什么均不能将液体蒸⼲?答:防⽌局部过热或产⽣过氧化物⽽发⽣爆炸。

3、温度计打碎后,应怎样处理?答:⼀定先把硫磺粉撒在⽔银球上,然后汇集在⼀起处理。

4、学⽣实验中经常使⽤的冷凝管有哪些?各⽤在什么地⽅?答:学⽣实验中经常使⽤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空⽓冷凝管及球形冷凝管等。

直形冷凝管⼀般⽤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空⽓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般⽤于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积较⼤,冷凝效果较好) 。

5、有机化学实验⼀旦着⽕,⼀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先⽴即切断电源,移⾛易燃物。

烧瓶内反应物着⽕,可⽤⽯棉布盖住瓶⼝;地⾯或桌⾯着⼩⽕,可⽤淋湿的抹布或沙⼦灭⽕。

⽕势较⼤,应采⽤灭⽕器灭⽕,并应遵循从⽕的中⼼向周围的扑灭过程。

6、蒸馏前,为什么必须将⼲燥剂滤除?答:⼲燥剂与⽔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当温度升⾼时,这种可逆反应的平衡向⼲燥剂脱⽔⽅向移动,所以在蒸馏前,必须将⼲燥剂滤除。

7、利⽤⼲燥剂对液体有机物进⾏⼲燥时,怎样判断已⼲燥完全?答:观察被⼲燥液体,溶液由混浊变澄清,表明⼲燥完全;观察⼲燥剂,⼲燥剂加⼊后,不会粘在器壁上,可随容器旋转,表明⼲燥完全。

8、安装仪器应遵循的总则是什么?答:(1)先下后上,从左到右;(2)正确、整齐、稳妥、端正;其轴线应与实验台边沿平⾏。

实验⼆熔点的测定与重结晶1、⽑细管装样时,应注意什么?答:样品要先研细,并且要装得紧密,样品⾼度要适中,⼀般应控制在2 mm。

2、⽑细管及温度计各放于什么位置?答:⽑细管的放置应使管中的样品位于⽔银球的中部,温度计应处在提勒管的两叉⼝中部。

3、为什么⽑细管中的样品熔融再冷却固化后不可⽤于第⼆次测熔点?答:因为有些物质在测定熔点时可能发⽣了部分分解或变成了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仪器的认领1、安装常压操作装置进行加热或反应时,在实验装置上应注意什么答:不能把实验装置接成密闭体系。

2、无论是常压蒸馏还是减压蒸馏,为什么均不能将液体蒸干答:防止局部过热或产生过氧化物而发生爆炸。

3、温度计打碎后,应怎样处理答:一定先把硫磺粉撒在水银球上,然后汇集在一起处理。

4、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哪些各用在什么地方答: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及球形冷凝管等。

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面积较大,冷凝效果较好) 。

5、有机化学实验一旦着火,一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首先立即切断电源,移走易燃物。

烧瓶内反应物着火,可用石棉布盖住瓶口;地面或桌面着小火,可用淋湿的抹布或沙子灭火。

火势较大,应采用灭火器灭火,并应遵循从火的中心向周围的扑灭过程。

6、蒸馏前,为什么必须将干燥剂滤除答:干燥剂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当温度升高时,这种可逆反应的平衡向干燥剂脱水方向移动,所以在蒸馏前,必须将干燥剂滤除。

7、利用干燥剂对液体有机物进行干燥时,怎样判断已干燥完全答:观察被干燥液体,溶液由混浊变澄清,表明干燥完全;观察干燥剂,干燥剂加入后,不会粘在器壁上,可随容器旋转,表明干燥完全。

8、安装仪器应遵循的总则是什么答:(1)先下后上,从左到右;(2)正确、整齐、稳妥、端正;其轴线应与实验台边沿平行。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与重结晶1、毛细管装样时,应注意什么答:样品要先研细,并且要装得紧密,样品高度要适中,一般应控制在2 mm。

2、毛细管及温度计各放于什么位置答:毛细管的放置应使管中的样品位于水银球的中部,温度计应处在提勒管的两叉口中部。

3、为什么毛细管中的样品熔融再冷却固化后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答:因为有些物质在测定熔点时可能发生了部分分解或变成了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

4、重结晶操作时,活性炭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为什么答:活性炭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否则会引起暴沸,使溶液溢出,造成产品损失。

5、进行热过滤时,操作上应注意什么答:趁热过滤是为了防止在过滤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而在滤纸或漏斗上析出结晶,降低产率。

为了保持滤液的温度使过滤过程尽快完成,一、动作要快;二、采用短颈漏斗;三、短颈漏斗进行预热。

6、在抽滤前应注意什么操作答:在抽滤之前必须用同种溶剂将滤纸润湿,使滤纸紧贴于布氏漏斗的底面;然后打开水泵将滤纸吸紧,避免固体在抽滤时从滤纸边缘吸入抽滤瓶中。

7、抽滤时怎样洗出粘附在容器上的晶体答:抽滤前,预留少量母液用来洗出最后粘附在容器上的晶体,倒入漏斗中抽滤。

8、怎样洗涤漏斗上已抽滤过的晶体上残留的少量杂质答:使用少量冷的新鲜的溶剂,抽滤洗涤2-3次。

实验三蒸馏和分馏实验1、(1).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2)如果蒸馏前忘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3)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答:(1)沸石作为助沸物加入液体中,以期引入气化中心,保证沸腾平稳而不发生暴沸。

(2)在任何情况下,切记将沸石加至接近沸腾的液体中,否则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气而将大量液体从蒸馏瓶中喷出造成危险。

如果加热前忘记加入沸石,需要先将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

(3)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不能继续使用,需要加入新的沸石。

这是因为起初加入的沸石在加热时逐出了部分空气,在冷却时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已经失效。

2、说出普通蒸馏装置所用的玻璃仪器名称。

答:普通蒸馏装置所用的玻璃仪器为(1)蒸馏瓶(2)蒸馏头(3)温度计(4)直形冷凝管(5)接液管(6)接受瓶。

3、口述仪器安装的次序及注意点。

并按要求画出蒸馏装置图。

安装仪器顺序一般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准确端正,横平竖直。

蒸馏装置安装的次序如下:(1)选好并固定蒸馏瓶。

选择合适的蒸馏瓶,注意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蒸馏瓶容积的2/3,也不要少于1/3。

蒸馏瓶的高度距离电加热套底部1~2㎝。

(2)将涂有少量凡士林的蒸馏头装到蒸馏瓶上。

(3)将温度计(借助于温度计套管)固定在蒸馏头的上口处。

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应和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4)将直形冷凝管连接到蒸馏头上。

注意冷却水从下口流入,上口流出。

(5)将接液管连接到冷凝管的下端。

(6)连上接收器。

画图略。

4、蒸馏什么液体用空气冷凝管为什么答:蒸馏液体沸点在140℃以下时,用直形冷凝管冷凝。

如果液体的沸点在140℃以上时,用水冷凝管冷凝时,在冷凝管接头处容易爆裂,这时改用空气冷凝管(高沸点化合物用空气冷凝管已可达到冷却目的)。

5、简述蒸馏操作加热时注意事项答:加热前先开通冷却水。

开始加热时,电压可以调的略高些,一旦液体沸腾,水银球部位出现液滴,开始控制调压器电压,以蒸馏速度每秒1~2滴为宜。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上应始终保持有液滴存在。

6、说出分馏装置所用的玻璃仪器名称。

画出分馏装置图答:(1)蒸馏瓶(2)分馏柱(3)蒸馏头(4)温度计(5)直形冷凝管(6)接液管(7)接受瓶。

7、简述分馏操作注意事项答:(1)分馏要缓慢进行,要控制好恒定的蒸馏速度(2)要有相当量的液体自柱流回烧瓶中,即要选择合适的回流比(通常是4︰1),即冷凝液流回瓶4滴,柱顶馏出液1滴;(3)尽量减少分馏柱的热量散失和波动。

一般在柱的外围用石棉绳包住以减少柱内热量散发。

实验四水蒸气蒸馏1、判断下面说法的准确性,准确者画√,不准确者画×(1)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2) 用蒸馏法测定沸点,馏出物的馏出速度影响测得沸点值的准确性。

(3) 用蒸馏法测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4) 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

(5) 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答:(1)× (2)√ (3)× (4)√ (5)×。

2、什么情况下用水蒸气蒸馏用水蒸气蒸馏的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答:下列情况可采用水蒸气蒸馏:(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

(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状物质,采用通常的蒸馏、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

(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用水蒸气蒸馏的物质应具备下列条件:(1)随水蒸气蒸出的物质应不溶或难溶于水,且在沸腾下与水长时间共存而不起化学变化。

(2)随水蒸气蒸出的物质,应在比该物质的沸点低得多的温度,而且比水的沸点还要低得多的温度下即可蒸出。

2、怎样正确进行水蒸汽蒸馏操作答:(1)在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前,应认真检查水蒸气蒸馏装置是否严密。

(2)开始蒸馏时,应将T形管的止水夹打开,待有蒸气溢出时再旋紧夹子,使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并调整加热速度,以馏出速度2—3滴/秒为宜。

(3)操作中要随时注意安全管中的水柱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若有,应立即打开夹子,停止加热,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加热。

3、怎样判断水蒸汽蒸馏操作是否结束答: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水蒸汽蒸馏结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锥形瓶或烧杯来检查是否有油珠存在)。

4、水蒸气蒸馏装置主要由几大部分组成答:水蒸气蒸馏装置主要由水蒸气发生器、三颈瓶和冷凝管三部分组成。

5、水蒸气发生器中的安全管的作用是什么答:安全管主要起压力指示计的作用,通过观察管中水柱高度判断水蒸气的压力;同时有安全阀的作用,当水蒸气蒸馏系统堵塞时,水蒸气压力急剧升高,水就可从安全管的上口冲出,使系统压力下降,保护了玻璃仪器免受破裂。

实验五薄层色谱及柱色谱1.薄层色谱所用的硅胶有那些种答:有硅胶G(含黏合剂煅石膏);硅胶H(不含黏合剂);硅胶GF254(含有黏合剂和荧光粉,可在254nm 紫外光下发出荧光);硅胶HF254(只含荧光粉)。

2.黏合剂CMC的使用浓度一般为多大答:CMC一般配成水溶液使用,质量分数一般为%,最好是%。

3.薄层板制备的厚度一般是多少太厚或太薄有何影响答:厚度一般为~1mm,太厚展开时会出现拖尾,太薄样品分不开。

4.比移值(Rf值)如何计算,为什么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可利用Rf来鉴定化合物答: 某种化合物在薄层板上上升的高度与展开剂上升的高度的比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比移值(Rf值)。

对于一种化合物,当展开条件相同时,比移值为一个常数。

因此,其可用于鉴定化合物。

5.薄层板的显色方法,常用的有几种答: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显色剂法,常用的显色剂有碘和三氯化铁水溶液等;第二种为紫外光显色法,其使用于由硅胶GF254制成的薄层板。

柱色谱6.柱色谱分为几个实验步骤答:①装柱——常用湿法(色谱柱要垂直,把吸附剂用溶剂拌成的湖状物,一次性均匀加入乘有溶剂且打开活塞滴放着溶剂的层析柱中,使紧密、均匀、无气泡,溶剂不能流干,装柱溶剂一般为开始的洗脱溶剂);吸附剂上常埔一层石英砂。

②加样——可用液体、溶液、固体拌料加入,待柱中溶剂流至刚好泡住吸附剂时,关闭活塞,加入样品,开启活塞,溶剂流至石英砂层时,关闭活塞,然后用少量溶剂洗下粘在柱壁上的样品(2~3次)。

③洗脱——按要求接收各组分;如不确定,则按等分接收,用薄层层析鉴定后,再分别合并各组分。

7. 层析柱装柱时有什么要求答:柱层析时,柱子要致密紧实,无气泡,无裂缝。

8. 色谱法在有机实验中有何作用答:①分离混合物②精制提纯化合物③分析鉴定化合物④观察化学反应。

9.在进行柱层析时,淋洗剂如何选择答:柱层析的淋洗剂的极性通过薄层层析来选择,淋洗剂的极性一般要小于样品的极性。

10. 简述干法装柱的一般步骤答:在层析柱中加入石油醚,在小烧杯中加入一些石油醚,取少许棉花用石油醚浸湿,挤出气泡后放在层析柱底部,在它上面放一片直径略小于管柱的滤纸或铺一层细纱。

通过玻璃漏斗缓缓加入氧化铝,同时打开活塞让石油醚流下,以保证柱内石油醚的高度不变。

氧化铝在柱中堆积过程中可用软性物轻轻敲震层析柱以便使氧化铝装得平实。

装完后再用一圆形滤纸或一薄层细纱覆盖在氧化铝上面。

调节柱中石油醚液面高度,确保石油醚液面高出氧化铝或细纱1~2毫升。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1、实验中使用生石灰的作用有哪些用CaO吸收萃取液中的水分,还可以吸收酸性物质,如浓缩液中的丹宁酸、色素等。

2.除可用乙醇萃取咖啡因外,还可采用哪些溶剂萃取氯仿、苯等3、从茶叶中提取出的粗咖啡因有绿色光泽,为什么(叶绿素的存在)4、具有何条件的物质才能够用升华法提纯容易升华的物质含有不挥发物质,可以用升华法进行精制。

5、升华操作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控制温度,缓慢加热,升华物质受热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