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f709ba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a.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了解植物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了解人类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意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孩子们感知这些植物所具备的特征和共同点,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讲解环节•首先给孩子们讲解植物的身体结构,包括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然后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并传输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并蒸腾等。
•最后,讲解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例如我们需要吃植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植物能够提供我们的呼吸所需的氧气等。
3、实践环节•老师带领孩子们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并判断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例如种植小兰花或豆芽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
4、总结环节通过本次教学过程,让孩子们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和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人类与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意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孩子们观察植物并判断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操作种植,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和表达植物与人类之间的互动。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同时让他们对人类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是,在讲解环节中,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述存在不够简洁明了的问题,下一次我会更加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度。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fdea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6.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各部分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植物实物或图片、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放大镜、记录表等。
2.学具:每组一张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植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植物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1)教师出示一棵完整的植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组成部分。
(2)教师分别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让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
2.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1)教师播放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如叶子由小变大、花朵开放等。
3.动手操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2)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剪下植物的各个部分,然后贴在记录表上,并用画笔描绘出它们的样子。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成果展示(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植物身体结构。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植物,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和生长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同时,我还会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ab61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1.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学科领域:科学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和操作,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
2. 观察比较法: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图片,比较各个部分的特点。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关注植物的各个部分。
2. 基本概念: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基本部分。
3. 观察比较:展示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各个部分的特点。
4. 操作实践:让幼儿亲手触摸植物的各个部分,加深他们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5. 总结提升: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
6. 拓展延伸:让幼儿举例说明身边常见的植物,分享它们的生长过程。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各个部分的重要性。
8. 课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关爱植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各个部分的认识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植物的关注程度。
3.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关注幼儿在科学探究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资源1. 植物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 实物植物:让幼儿亲手触摸,加深认识。
3. 教学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
4.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观察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00d7e3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6.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教案作者:X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植物实物(如花草、蔬菜等)2. 植物图片3. 彩色笔、画纸4. 剪刀、胶水5. 记录表(见附录)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2. 展示植物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二、讲解(5分钟)1. 介绍植物的身体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操作(5分钟)1. 邀请幼儿用剪刀剪下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观察和触摸它们。
2. 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植物的身体结构。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观察到的植物特点。
2.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身体结构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植物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认知程度。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附录:记录表姓名:____________植物名称:____________植物身体结构:____________植物生长过程:____________活动感受:____________六、观察与记录(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花草、蔬菜等。
2. 给每种植物拍照或绘制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植物的身体结构。
3.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阳光、水分等。
七、植物的生长实验(5分钟)1. 准备几个小花盆,放入土壤并种植植物种子。
2.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讨论植物生长的需要,如光线、水分、温度等。
八、植物的身体测量(5分钟)1. 邀请幼儿使用尺子或软尺测量植物的身体部分,如根、茎、叶等。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e0dba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2.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植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能够初步体验植物的“生长”和“运动”过程,加深对植物的印象和理解。
3.能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关注生态。
二、教学准备1.植物标本模型、投影仪、幻灯片。
2.能够引导孩子进行互动的市场蔬菜或花卉等实物。
3.能够用来观察植物不同部分的电子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的市场蔬菜或花卉,让孩子们先说出它是什么植物。
•接着,教师想办法向孩子们展示植物的“身体”各个部分的图像或标本,让孩子们根据外观特征识别每个部分。
2. 认识植物的“身体”(20分钟)•教师介绍植物的各个部分,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然后,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和讨论一下各个部分的作用,学习一些新的植物名称和科学概念。
3. 观察植物的真实样本(20分钟)•教师会根据孩子们对植物的需求,预先准备好一些植物标本模型,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真实情况,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外观和部分。
•教师也会提供一些关于植物生长和“运动”的问题,让孩子们探索答案。
4.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30分钟)•教师会给孩子们展示一张植物细胞图像,然后引导他们尝试通过电子显微镜自己去看看。
•教师会简单地解释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并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展示和巩固植物生长的基本方式和过程。
四、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教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业。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和反思,我发现教育并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一些知识,而更是要教孩子们如何去学习和探索。
因此,我在这次教学中尝试着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的方式了解植物的组成部分和生长方式,并且引导孩子们参与其中,体验并感受植物生命的神秘和美好。
此外,我发现孩子们尤其喜欢动手实践,并能够通过亲身经验收获更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08ab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4.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
2.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准备一些植物的实物,如花草、蔬菜等。
3. 准备一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注意植物的不同部分。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
3. 观察:让幼儿使用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他们注意植物的变化。
4. 讨论: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引导他们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5. 总结:总结植物的各个部分和生长过程,帮助幼儿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6. 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植物的各个部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能够正确指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他们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幼儿对植物的生长需要还不够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六、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安排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或公园,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
2. 观察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写作等)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科学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如种植种子、观察植物在光照、水分、土壤等方面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原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估幼儿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记录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a5ef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1.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三、教学准备:1. 实物: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图片: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教具:放大镜、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让他们说出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让他们观察实物并说出各部分的特点。
3. 操作: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让他们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4. 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让他们用图片展示。
5. 总结:回顾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和生长过程,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5. 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身体组成部分和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动手制作植物生长过程的挂图,装饰教室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身体组成部分和生长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主动关注植物的生长。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适当简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物观察和操作。
3. 鼓励幼儿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参观植物园或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0d03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感官体验,了解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3.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并了解其功能。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发现植物各部分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颗植物,最好是幼儿常见的蔬菜或水果。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幼儿记录观察到的植物部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带幼儿户外观察一颗植物,引导他们注意植物的各个部分。
2. 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讲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3. 感官体验:让幼儿触摸、嗅闻植物的各个部分,引导他们发现各自的特点。
4. 记录:让幼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植物部分。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观察?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4. 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体验?5.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有哪些改进的空间?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植物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开展植物手工艺活动,如制作植物标本、植物拼画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评估幼儿在观察植物部分时的认真程度和记录准确性。
2. 幼儿表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参与度和幼儿学习效果的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建议:1. 对于幼儿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实物展示或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解释。
2. 在感官体验环节,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幼儿接触到植物的尖锐部分或有害物质。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19c4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5.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身体结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生长过程图示等。
2. 材料:种植盆栽、种子、水、土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发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2. 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展示植物的身体结构,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种植盆栽,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植物的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是否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过程?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4. 幼儿的参与度如何?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六、教学延伸活动1. 参观植物园: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让幼儿亲身体验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不同植物的身体结构。
2. 植物观察日记:鼓励幼儿回家后持续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提问、互动等。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幼儿在种植盆栽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植物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鼓励幼儿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5981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f.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教案章节:一、活动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体验,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教育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植物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室。
3. 工具:放大镜、剪刀、镊子等。
4. 植物:盆栽植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2. 讲解:通过PPT、视频等教学材料,讲解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3. 观察:分组观察植物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4. 实践:邀请幼儿动手操作,剪下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观察其结构。
5.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心得,讨论植物的器官功能和生长过程。
6. 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植物对身体结构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植物观察活动,共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组织幼儿在园区内种植植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区域活动:设置植物观察角,定期更新植物标本,供幼儿随时观察。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4. 加强家园沟通,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5. 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
六、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和温度等。
2. 植物的生长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等。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4. 植物的适应性:抗旱、抗病、抗虫等。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bc5b5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2.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1. 教学目标1.认识植物是生命界的一种。
2.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吸收养分的过程。
3.掌握植物的基本部位:根、茎、叶。
2. 教学准备1.包含根、茎、叶的植物。
2.营养土、花盆、水壶等工具。
3.讲解PPT和课件。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导入,如:“什么是植物?它们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回答并介绍一些自己对植物的认知。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学习植物相关的知识非常有意义。
3.2 讲解(20分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图片和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吸收养分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以说一些植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非常棒的茶叶或水果的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3 分组实验(30分钟)为了让孩子们对植物的部位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都需要一个小花盆、一些营养土、一些种子和一盆水。
孩子们需要耐心的准备花盆和土壤,种下相应的植物种子,然后浇上水,等待下一次课堂的实验结果。
3.4 总结(10分钟)在过程的结束阶段,我们需要让孩子们来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并形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同时,我们也可以要求孩子们把这些见解和体会写在文本工具上,以便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备查。
4. 教学反思该课程突出了植物的根、茎、叶的构成,较好地满足了幼儿园大班儿童认知三维世界的需求,同时对幼儿园大班儿童进行了实际操作,通过实验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并且了解了一些科技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教学虽然实际操作环节较多,但老师应该提前准备并给出详细的指引,避免浪费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辅导。
5. 结束语植物的身体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对植物的认知、根、茎、叶的构成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都进行了探究。
希望通过这次课程,幼儿园大班儿童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植物的身体,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fb807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c.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2. 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功能。
难点: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使幼儿能够准确地辨认植物的各个部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PPT等。
2. 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实物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基本结构,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结构:展示PPT,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3. 观察与实践:让幼儿分组观察实物植物,触摸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4. 制作植物卡片:让幼儿用水彩笔、彩纸等材料制作植物卡片,巩固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延伸:开展“植物的生长”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PPT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
2. 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实物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动手制作法,让幼儿参与制作植物卡片,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出示实物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基本结构,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结构:展示PPT,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3. 观察与实践:让幼儿分组观察实物植物,触摸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4. 制作植物卡片:让幼儿用水彩笔、彩纸等材料制作植物卡片,巩固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植物并记录生长过程的作业。
植物的“身体”
![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5ba497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f.png)
植物的“身体”《植物的“身体”》教案一、教学背景植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重要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也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认识植物,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植物的组成结构;2. 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 能够运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植物的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生殖过程。
四、教学内容1. 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3. 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4. 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
五、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通过解释植物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理解植物的“身体”构造;2. 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加深理解。
六、教学过程1. 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讲述植物根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实验:观察植物的根系生长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根的生长规律。
2. 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讲述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茎的支持和传导的作用;- 实验:观察植物的茎的生长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茎的生长规律。
3. 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讲述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实验:观察植物叶片的气孔和叶绿体,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叶的功能。
4. 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 通过讲述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让学生了解花的授粉和受精过程;- 实验:观察植物的花的开花和结果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植物,保护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c39119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5.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知道根、茎、叶、花、果实等各部分的作用。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激发对植物的兴趣。
3.教育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实物、模型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植物气息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一颗大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树的名字。
(2)提问:你们知道树的哪些部分组成了它的身体呢?2.探索活动(1)分组观察植物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种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讨论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观察到的植物身体结构及特点,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实践操作(1)制作植物模型每组用提供的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个植物模型,要求包含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展示作品每组将制作的植物模型展示给全班幼儿,并介绍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身体结构的掌握程度。
2.检查幼儿制作的植物模型,评价其创意和完整性。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植物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实地观察各种植物,深入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
2.开展“我和植物共成长”活动,让幼儿亲自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种植植物的经验,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幼儿能对植物的身体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植物的热爱,培养他们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1)教师展示一颗大树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f61b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d.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年龄段:5-6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功能。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如洋葱、土豆等)、植物生长过程图、记录表格等。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物植物或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知道它们身体的哪些部分?”2. 讲解:介绍植物的各个部位(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用实物或图示展示它们的功能。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实物植物,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植物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生长过程。
5. 拓展:让幼儿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如何保护植物?”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和图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的各个部位和生长过程。
在实践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对于植物的保护方面,可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活动名称:植物观察日记目的: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材料:记录本、彩笔、植物盆栽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观察植物,并指导他们如何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幼儿选择一个植物盆栽,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子数量、花朵开放等。
3. 鼓励幼儿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植物的生长变化。
4. 定期分享幼儿的观察日记,让大家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0ce0d6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7.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特征和“身体”组成。
2.能够区分根、茎、叶等部位,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能够描述植物从种子生长到成年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1.植物“身体”中各部位的特征和功能。
2.植物从种子生长到成年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植物标本、样本等教具。
2.教学PPT、多媒体播放器或手绘课件。
3.实验器材:种子、土、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利用 PPT 或手绘课件介绍植物的“身体”,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组成。
2.学习内容(1)植物的各部位介绍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并让学生取出植物标本,自己找出和归类各部位。
同时,让学生讲解各个部位的功能,如根吸收水分,茎支撑植物并输送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等。
(2)种子发芽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将土壤倒在容器中,放置少量水,并撒上适量种子。
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3.拓展内容(1)植物的需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例如阳光、水分、营养盐等,同时让学生想办法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它们能够健康生长。
(2)植物的照顾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需要,例如及时浇水、适当施肥、摆放到有光照的位置等。
同时让学生在学校内或家庭中养护一盆植物,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及时照顾它们,让学生提高对植物的爱护意识。
五、教学延伸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查找更多与植物相关的知识,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植物接触,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和生态作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植物的“身体”组成、种子的发芽、植物生长需要和照顾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亲身实验和生活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美好,养成爱护植物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aa674d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8.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注意力,通过察看植物的身体结构和生长情况,提高幼儿对植物的认得。
2. 帮忙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植物的生命力和奇妙,同时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古怪心。
3. 通过对植物的察看和探究,让幼儿形成珍惜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身体的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2.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和凋落等。
3. 植物的紧要性和保护环境。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老师可以带着幼儿到植物园或学校内的花园、植物区等地方,让幼儿察看不同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身体结构和生长情况。
或者可以播放有关植物的相关动画或视频,让幼儿感受植物的奇妙。
2. 察看植物身体的结构。
让幼儿分别拿着镊子、放大镜、卡尺等工具察看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特点,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3. 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让幼儿通过察看和试验,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生长过程,如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和凋落等。
4. 学习植物的紧要性和保护环境。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讨论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紧要性,如制氧、净化空气、保持水土、供应食物等。
同时,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引导幼儿保护植物、保护环境。
5. 总结回顾。
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回顾今日学习的内容,让幼儿通过本身的语言和绘画表达本身的感受和认得。
四、反思1. 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次教学中,我接受了察看、探究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喜好盎然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丰富了课堂的氛围。
而在下次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互动教学方法,如游戏、操作等,激发幼儿的学习热诚。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次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的身体结构、生长过程、紧要性和保护环境等,能够全面地引导幼儿了解植物。
但在下次教学中,可以更加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依据幼儿的喜好和本领差异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和优化。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ef0b70d0d233d4b04e6971.png)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植物的身体》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活动目标: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将科学活动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幼儿课前的观察和思考。
由人的身体自然导入植物的“身体”,激发了幼儿思考的兴趣。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让幼儿对植物的“身体”一目了然。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dd9d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PPT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字。
2. 讲解:讲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展示实物植物。
3. 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植物的各个部分剪下来,并进行拼贴。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他们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
5. 总结:通过PPT总结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幼儿能顺利地完成植物拼贴作品。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对于部分幼儿对植物部分功能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4.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对植物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带领幼儿在家观察家庭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布置: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的环境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提问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3818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f.png)
4.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植物知识,还培养了环保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儿创造更多有趣、有益的学习机会。
2.教学难点:在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实验环节,我设计了一个互动实验来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植物是怎么喝水的。”
教师将一根芹菜放入染了颜色的水中,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
幼儿观察并猜测。
教师等待一段时间后,问:“你们看看芹菜的茎有什么变化?”
幼儿发现芹菜的茎变红了,教师解释说:“这是因为芹菜的茎把水吸上来了,就像我们喝水一样。”
4.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5.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植物。
6.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反应,对于反应较慢的幼儿,要有耐心,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7.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也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认识植物的根、茎、叶等。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出示一颗大树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我们平时能看到它的哪些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身体”
活动目标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
教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教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教师: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
教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教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
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教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1)拼植物师:种子的本领真大。
其实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
这里是几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
(2)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教师:一般
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
如:竹子(放课件)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
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伯伯、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四、拓展延伸教师: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拣好了,知道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
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还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出示蒲扇、根雕。
)你们知道这两样物品分别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吗?
教师: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
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活动区中的这些材料做出什么样又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呢?(活动区提供植物的叶子、种子等,让幼儿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