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要求措施地小知识
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灾害等级划分及其标准
灾害等级划分是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1. 一级灾害:一级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其严重影响的灾害,可能引发大规模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地震中的重大破坏、强烈飓风、大规模洪水等。
一级灾害通常需要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的紧急救援和恢
复工作。
2. 二级灾害:二级灾害是指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灾害,可能导致
严重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中等强度的地震、较大规模的山火、暴雨
引发的局部洪水等。
二级灾害通常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救援和恢
复工作。
3. 三级灾害:三级灾害是指对特定地区或群体造成一定影响的灾害,可
能引发一定程度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小规模地震、局部暴雨引发
的内涝、较小范围的森林火灾等。
三级灾害通常需要地方政府和社区层
面的救援和恢复工作。
4. 四级灾害:四级灾害是指对局部地区或个人造成较小影响的灾害,可
能引发轻微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小规模的交通事故、局部的断电、
个别建筑物倒塌等。
四级灾害通常可以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处理
和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
而有所不同。
此外,一些专业机构和组织也可能使用更详细或特定的等
级划分标准,以便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各类灾害。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手册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手册标题: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手册第一章:灾害分类与预警机制1.1 自然灾害分类- 地震- 台风- 暴雨洪水- 雷电- 干旱- 雪灾- 龙卷风- 山火- 寒潮- 高温热浪- 地质灾害1.2 灾害预警机制- 国家级灾害预警- 地方级灾害预警- 移动电话短信预警- 大喇叭预警- 电视、广播预警- 互联网平台预警第二章:地震防灾减灾自救知识2.1 地震的形成和发生原因2.2 地震预警系统与监测设备2.3 地震前的预防措施2.4 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措施2.5 地震后的处理和恢复工作第三章:台风防灾减灾自救知识3.1 台风的形成和发生原因3.2 台风的预警制度和级别3.3 台风来临前的应急措施3.4 台风期间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撤离3.5 台风过后的安全饮水和疾病预防第四章:洪水防灾减灾自救知识4.1 暴雨洪水的形成和发生原因4.2 洪水的预警与监测4.3 洪水来临前的防护措施4.4 洪水期间的自救和求助技能4.5 洪水过后的清理和重建工作第五章:其他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自救知识5.1 雷电的防范和避雷知识5.2 干旱期间的节水和精准灌溉5.3 雪灾的预防和保护措施5.4 山火的防范和逃生技巧5.5 寒潮和高温热浪期间的防护与救助5.6 地质灾害的预警与应对措施第六章: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6.1 家庭应急物品清单6.2 食品与水源的储备6.3 灾害应急工具和装备6.4 应急通讯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第七章:灾后心理援助与社区重建7.1 灾后心理应对及自我疏导7.2 灾后心理援助的机构和资源7.3 社区灾后重建的流程和步骤7.4 社区力量的整合与合作第八章: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与培训8.1 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开展8.2 灾害防治的培训与培养8.3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的社会化传播8.4 科技与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结语:防灾减灾自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级
在我国,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为了确保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国家制定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该预案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以下是对这四个等级的详细说明:一、一级响应一级响应是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最高等级。
适用于以下情况:1. 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广,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 灾情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协调、指导、支援的。
一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统一组织、领导,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二、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较大,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2. 灾情较为严重,需要国家层面协调、指导、支援的。
二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组织协调,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三、三级响应三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 发生较大自然灾害,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有限,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2. 灾情较重,需要省级层面协调、指导、支援的。
三级响应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省级减灾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支援。
四、四级响应四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 发生一般自然灾害,造成少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范围较小,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影响。
2. 灾情轻微,需要市级或县级层面协调、指导、支援的。
四级响应由市级或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市级或县级减灾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支援。
在实施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级响应时,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 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2.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负责。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火山:火山是地壳破裂处喷发岩浆、岩灰、火山灰、碎屑物、火山弹等的自然现象。
3.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暴涨,水位超过河岸线的水文现象。
4.干旱: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生物生活的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力达到12级以上。
6.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防灾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火山地质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火山资源。
•普及火山知识,提高公众的火山防范意识。
•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制定防洪预案。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洪水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干旱气候。
•开展干旱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干旱防范意识。
•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防台风工程建设,提高防台风能力。
•开展台风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台风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制定滑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避让滑坡危险区。
•开展滑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防范意识。
(word完整版)自然灾害分级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自然灾害风险分级规定
自然灾害风险分级规定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作用所导致的、对人类和其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区分自然灾害的风险等级对于科学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分级规定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制定了如下自然灾害风险分级规定:一级:特别严重风险区域特别严重风险区域指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该区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地质构造脆弱,常发生严重地质灾害;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气候条件极端,极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特别严重风险区域需要采取最严格的防灾减灾措施,并且居民需优先迁出。
二级:严重风险区域严重风险区域指受到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该区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地质构造较为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易发生洪涝灾害;气候条件较为极端,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严重风险区域需要采取严格的防灾减灾措施,并加强居民教育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三级:一般风险区域一般风险区域指受到自然灾害一般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该区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低;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稳定,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低;气候条件相对温和,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可能性较低。
一般风险区域需要采取基本的防灾减灾措施,并做好日常的应急预案。
四级:较低风险区域较低风险区域指受到自然灾害较低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小。
该区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地质构造较为稳定,极少发生地质灾害;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稳定,极少发生洪涝灾害;气候条件相对稳定,极少发生灾害性天气。
较低风险区域需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加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灾知识的普及。
结论自然灾害风险分级规定的制定是为了科学评估和划定各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相应的防灾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并探讨相应的防灾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结果,常常伴随着地面的晃动、建筑物的倒塌等现象。
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人们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采用抗震设计和抗震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保持稳定。
2.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及时向人们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河流堤坝决口或暴雨等原因导致水流超过河道容量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淹没和水灾,给人们的生活和农田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洪水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加强河道治理和水库建设。
加大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力度,修建水库和堤坝,增加水库的蓄水容量,减少洪水的冲击。
2. 加强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
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向人们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确保人们能够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3. 加强抗洪救援能力。
提前组织抗洪救援队伍,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在洪水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三、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大的风暴系统,常伴随着暴雨、强风和风暴潮等天气现象。
台风的来袭常常造成强风、暴雨和海啸等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减少台风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建立台风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掌握台风的动态,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1、气象灾害(1)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
(2)干旱:长时间降水稀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3)台风:强大的气旋风暴,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气温骤降,对农业、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1)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可能引发房屋倒塌、山体崩塌等。
(2)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3)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3、水文灾害(1)洪涝:河流、湖泊水位上涨,淹没陆地。
(2)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大海浪,袭击沿海地区。
4、生物灾害(1)蝗灾: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破坏农作物。
(2)鼠灾:老鼠数量过多,传播疾病,破坏农田和仓储。
二、自然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1)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如地震、火山活动。
(2)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
(3)地壳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1)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增加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2)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导致雨水下渗减少,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3)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在地震带上建造高层建筑,可能加重地震灾害的损失。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2、财产损失毁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生态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社会影响引发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
(完整版)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完整版)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1. 引言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响应分级标准,根据不同的灾情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分级标准根据自然灾害的灾情和影响程度,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2.1 一级响应一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灾情迅速恶化,扩大范围和影响面;- 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2.2 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较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一定威胁;- 灾情较为严重,扩大范围和影响面;- 需要动员多方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2.3 三级响应三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中等规模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一定影响;- 灾情较为严重,但范围和影响面相对有限;- 需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2.4 四级响应四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小规模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小;- 灾情相对较轻,范围和影响面有限;- 需要局部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3. 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灾害响应,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级响应:全面动员抗灾救灾力量,组织紧急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二级响应:加强地方社会力量的组织和动员,进行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救助;- 三级响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装备,提供应急救助和紧急物资支持;- 四级响应:加强局部地区的救灾力量,进行灾后清理和恢复工作。
4. 总结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通过根据灾情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能够有效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分级标准进行灾害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预警等级
自然灾害预警等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国纷纷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系统。
而预警等级的设定,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帮助我们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等级包括了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预警、海洋预警等。
以下分别介绍这些预警等级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措施。
一、气象预警等级气象预警是指根据气象条件发出的预警信息,通常包括台风预警、暴雨预警、大风预警、高温预警、冰雪预警等。
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严重程度,气象预警等级分为四级,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其中,蓝色是最低级别的预警,表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气象灾害;黄色预警则表明有明显的气象灾害风险,需要注意防范;橙色预警则意味着气象灾害已经进入到较为严重的阶段,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红色预警则是最高级别的预警,表示气象灾害已经到达了极度危险的程度,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针对不同的气象预警等级,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对于蓝色预警,我们只需要注意天气变化,出门前注意带好雨具和防晒用品;而对于红色预警,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出门,确保家庭和个人的安全。
二、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地质灾害是指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气候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地质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根据灾害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其中,蓝色预警表示可能出现轻微的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则意味着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风险;橙色预警表示地质灾害已经到达较为严重的程度;红色预警则表示地质灾害已经非常严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警等级虽然只有四级,但对于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针对泥石流灾害,我们需要采取疏散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而针对地面塌陷等灾害,我们需要采取固定措施,确保建筑物和道路的稳定。
三、海洋预警等级海洋预警是指针对海上的气象、海况、海洋环境等因素,发出的预警信息。
应急预案洪灾警报级别
一、概述洪灾警报级别是针对洪涝灾害风险等级的预警系统,旨在通过不同级别的警报,指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预案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洪水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洪灾警报级别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二、洪灾警报级别划分1. 一级警报(特别重大洪涝灾害)一级警报适用于特大洪水、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决口等紧急情况。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一级警报:(1)大江大河干流出现特大洪水,预计可能出现严重后果;(2)主要水库发生垮坝,可能导致下游发生重大洪涝灾害;(3)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对全国防汛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2. 二级警报(重大洪涝灾害)二级警报适用于大洪水、严重影响我国的预报台风、强降雨等。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二级警报:(1)大江大河干流出现大洪水,预计可能出现较大后果;(2)重要水库发生垮坝,可能导致下游发生较大洪涝灾害;(3)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对当地防汛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3. 三级警报(较大洪涝灾害)三级警报适用于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三级或以上应急响应、预报强台风、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等情况。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三级警报:(1)大江大河干流出现较大洪水,预计可能出现一定后果;(2)重要水库发生较大洪水,可能导致下游发生一定程度的洪涝灾害;(3)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对当地防汛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4. 四级警报(一般洪涝灾害)四级警报适用于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四级或以上应急响应、热带风暴、强降雨等。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四级警报:(1)大江大河干流出现一般洪水,预计可能出现一定后果;(2)重要水库发生一般洪水,可能导致下游发生一定程度的洪涝灾害;(3)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一般洪涝灾害,对当地防汛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级
一、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的各种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等。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按照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预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二、应急预案等级划分1. 灾害预警等级根据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将灾害预警等级分为四个级别:(1)一级预警:预计发生特别重大灾害,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2)二级预警:预计发生重大灾害,需采取紧急措施。
(3)三级预警:预计发生较大灾害,需做好应对准备。
(4)四级预警:预计发生一般灾害,需密切关注。
2.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级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分为四个等级:(1)Ⅰ级响应:特别重大灾害,影响范围广,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Ⅱ级响应:重大灾害,影响范围较大,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Ⅲ级响应:较大灾害,影响范围一般,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Ⅳ级响应:一般灾害,影响范围较小,造成较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等级应对措施1. Ⅰ级响应(1)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救援工作。
(2)紧急调配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
(3)启动应急避难场所,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4)开展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工作。
(5)加强交通、通信保障,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2. Ⅱ级响应(1)成立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2)紧急调配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
(3)启动应急避难场所,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4)开展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工作。
(5)加强交通、通信保障,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3. Ⅲ级响应(1)启动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2)调配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
(3)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4)开展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工作。
(5)加强交通、通信保障,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4. Ⅳ级响应(1)启动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自然灾害响应级别
自然灾害响应级别
自然灾害响应级别是指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灾害事件进行的分级。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自然灾害响应级别
的划分标准可能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自然灾害响应级别划分:
1.一级响应:指灾害事件的影响较小,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
到控制和处理的灾害事件,通常只需要地方政府的力量进行灾害应对。
2.二级响应:指灾害事件的影响相对较大,需要更多资源和力
量才能有效应对的灾害事件。
通常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可能会动员军队和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3.三级响应:指灾害事件的影响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
稳定造成重大威胁的灾害事件。
通常需要全国范围的调动和协调,可能会发布国家级灾害应对预警,动员军队、政府机构和公共资源全力投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可能有不同的响应级别划分标准。
例如,中国地震局将地震分为五个震级(Ⅰ级至Ⅴ级)来划分不同级别的地震灾害响应。
总的来说,自然灾害的响应级别划分是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而定,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相应的调度和协调机制来应对和响应各级别的自然灾害。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如何划分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如何划分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自然现象。
面对灾害,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并采取应急措施来减轻损失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做好救助工作,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方法与具体细节。
一、背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统筹协调各级政府的救援行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成为必要的工作。
通过等级划分,可以明确灾害程度与救助力度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依据1. 灾害类型与特征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危害程度,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应结合具体灾害类型,综合考虑其规模、持续时间、灾区范围等指标。
2. 灾害威胁等级评估灾害威胁等级评估是划分灾害等级的重要依据。
评估可以采用灾害损失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手段,综合考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确定灾害的危害程度。
3. 救援资源与能力国家在应对灾害时需要调动大量的救援资源与人力,这些资源包括救援队伍、物资储备、通讯网络等。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还需考虑国家和地方的救援能力,确保能够提供适当的救助和支持。
三、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标准1. 一级响应•灾害特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大面积破坏。
•救援措施:启动国家级救助机制,全面调动救援资源,派遣抢险队伍,组织紧急救援行动。
•响应机构:国家级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国家级救灾工作组。
2. 二级响应•灾害特征: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局部破坏。
•救援措施:迅速调集地方救援力量,增援灾区,组织抢险救援。
•响应机构:省级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省级救灾工作组。
3. 三级响应•灾害特征:局部灾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一定威胁。
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
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包括灾害的分类、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如何应对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灾害的分类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干旱等多种类型。
1. 地震: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释放能量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引起地面震动、地裂、滑坡、地面液化等灾害。
地震的强度可以用里氏地震等级来衡量,主要分为微震、轻微震、中度震、强震、剧烈震等级。
2. 洪水:洪水是指由于大雨、融雪或河流堤坝决口等因素,造成河流或积水区水位上涨,超过警戒水位,进而引发的大面积泛滥。
洪水通常会导致严重的淹没和冲毁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具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特点。
台风通常形成在热带海洋上,会沿着一定路径移动,并在登陆后带来剧烈风雨。
台风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
4. 暴雨: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下的大量降水,通常会引发洪涝灾害。
暴雨会导致降水量超过排水能力,造成水浸、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交通、农田和建筑物等造成威胁。
5. 干旱:干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持续缺水现象。
干旱通常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减产、牲畜死亡等问题,给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1. 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
- 地震:中国位于特大地震带的边缘,经常发生地震活动。
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洪水:中国的河流众多,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洪水灾害时有发生。
例如,1998年的长江洪水给中国南方地区带来了重大灾害。
- 台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例如,2019年的超强台风“利奇马”给浙江、上海等地造成了严重影响。
- 干旱:中国的西北地区常年缺水,在干旱期间常常出现干旱灾害。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的小知识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高温预警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1、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⑵、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⑷、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3、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⑵、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二、暴雨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分级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分级一、预案制定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三、预案分级根据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 Ⅰ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的自然灾害。
2. Ⅱ级(重大)自然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自然灾害。
3. Ⅲ级(较大)自然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自然灾害。
4. Ⅳ级(一般)自然灾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自然灾害。
四、应急预案体系1. 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对全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和救援保障制度。
2. 地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应急响应措施,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
3. 部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具体应急响应措施。
4. 企事业单位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救援保障制度。
五、应急响应程序1. Ⅰ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立即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全国应急响应工作。
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
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灾害,如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干旱等。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发布预警信号来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通常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代表着不同程度的灾害风险和应对措施。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
一、地震预警信号级别1.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大地震,需要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公众应迅速躲避到开阔场地或避难所,尽量避开高楼大厦和易坍塌的建筑物。
2. 橙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中等地震,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公众应尽快撤离高楼大厦,寻找安全地带躲避。
3. 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小地震,需要加强安全意识。
公众应注意避开易坍塌的建筑物,保持警惕。
4. 蓝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发生微震,需要留意震感。
公众应密切关注地震动态,做好预防措施。
地震预警信号的发布,有助于提醒公众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二、台风预警信号级别1. 红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已经或者即将登陆,风力较大,破坏性较强。
公众应在家中闭门闭窗,避免外出。
2. 橙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接近,风力较强,破坏性较大。
公众应尽量不要外出,加固房屋,做好避风措施。
3. 黄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可能接近,并伴有风力较大。
公众应做好防御准备,避免户外活动。
4. 蓝色台风警报:表示台风影响较小,但仍需注意防范。
公众应做好风雨防护,注意安全。
台风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有助于公众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暴雨洪水预警信号级别1.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表示暴雨强度较大,可能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
公众应注意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涉水。
2.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表示暴雨可能引发洪水,需要加强防范。
公众应注意避开易涝地区,不要涉水。
3.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表示暴雨可能引发一般性灾害,需要注意防范。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的小知识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高温预警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1、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⑵、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⑷、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3、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⑵、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高温预警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1、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⑵、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⑷、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3、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⑵、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二、暴雨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⑵、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⑶、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⑷、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⑵、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⑶、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⑷、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⑵、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⑶、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⑷、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⑵、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三、雷电预警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⑵、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⑵、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⑶、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⑷、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⑸、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
⑵、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⑷、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
⑸、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四、台风预警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⑵、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⑶、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⑷、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⑵、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⑶、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⑷、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2、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⑵、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⑷、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3、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⑵、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⑷、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五、霜冻预警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1、霜冻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
⑵、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⑶、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要关注当地霜冻预警信息,以便采取措施加强防护。
2、霜冻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应急工作。
⑵、.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防灾抗灾。
⑶、对农作物、林业育种要积极采取田间灌溉等防霜冻、冰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⑷、对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盖、喷洒防冻液等措施,减轻冻害。
3、霜冻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⑴、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应急工作。
⑵、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防灾抗灾。
⑶、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六、寒潮预警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1、寒潮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
⑵、注意添衣保暖。
⑶、对热带作物、水产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⑷、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2、寒潮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
⑵、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
⑶、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
⑷、做好防风工作。
3、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⑵、注意防寒保暖。
⑶、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⑷、做好防风工作。
3、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⑵、注意防寒保暖。
⑶、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⑷、做好防风工作。
七、暴雪预警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⑴、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⑵、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⑶、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⑷、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⑸、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⑵、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