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3480a64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1.png)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首页>生活常识 >正文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发布日期:2023-04-11 09:02:12 在我国,自然灾害分为九大类,分别是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天文灾害、其他灾害。
常见的山洪、台风、暴雨、地震等,都属于自然灾害。
七月份的灾害有,梅雨,长江流域的伏旱,洪涝,台风。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在我国,自然灾害分为九大类,分别是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天文灾害、其他灾害。
常见的山洪、台风、暴雨、地震等,都属于自然灾害。
下文是关于“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的具体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运孙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2、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3、洪水灾害: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和祸患,简称洪灾。
4、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给社会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5、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震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旁凯链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6、农作物生物灾害:主要是指由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或流行造成农作物及其产品巨大损失的灾害。
7、森林生物灾害:是指极少数外来或本土的昆虫、病原体、孙知啮齿动物或杂草等林业有害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森林中的木本植物,进而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或功能,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损失的灾害。
自然灾害知识问答题
![自然灾害知识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ed3b2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0.png)
自然灾害知识问答题1. 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导致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伤害的事件或现象。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暴雨、干旱、山火等。
2. 如何预防地震?地震是一种无法准确预测的灾害,但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其对人类和环境的破坏。
建筑物应符合地震安全标准,采用抗震结构设计。
人们应接受地震应急教育,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此外,地震监测系统和早期警报系统的建立也有助于提前预警和应对地震。
3. 洪水应急措施有哪些?面对洪水,人们应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以保护自己和财产。
首先,要及早了解洪水风险,并听从当地政府发布的警报和指示。
其次,避免靠近洪水区域,尽早转移到高处或安全地带。
同时,尽量避免涉水,以防感染疾病或遭遇危险。
在紧急情况下,求助于救援机构或当地的紧急救援部门。
4. 干旱如何应对?在干旱期间,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干旱对生活和农业的影响。
节约用水是关键,可以通过修复漏水、减少浪费和科学用水来实现。
选择适合干旱环境的植物和农作物也是重要的,合理灌溉和保持土壤湿度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此外,人们还可以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行动。
5. 如何防范山火?山火的防范措施包括预防和扑灭两方面。
预防方面,人们应注意控制火源,避免随意使用明火。
清理并维护周边环境,清除枯枝落叶和干燥物,减少火灾的燃料。
扑灭方面,合理设置和维护灭火器材,及早报警并求助火灾扑救队伍。
在火灾发生时,确保自身安全并迅速撤离,并避免返回火灾现场。
以上是对自然灾害知识问答题的简要回答。
详细的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措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b58b9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a.png)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常见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龙卷风、干旱等。
这些自然灾害通常由地球自然系统内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所引起。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灾害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岩石断裂和位移引起。
地震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碰撞。
地球表面被分割成不同的板块,当这些板块在地壳深处发生相互运动和摩擦时,会产生地震。
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与板块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关,同时也与地壳的特性和结构相关。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伴随着狂风和暴雨。
台风的形成主要与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有关。
当海水受到太阳热量的加热时,会形成强大的热带气旋。
强大的热带气旋会导致海洋表面的水汽蒸发,形成台风的燃料。
随后,大气中的强风系统会将水汽和热量带到更高的高度,并形成台风云团。
最终,台风会在海域中形成,给周围的地区带来瞬间的破坏性灾害。
洪水是由于大量的降水导致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水位上升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过程中的降雨量超出了河流或湖泊的承受范围,或是降雨持续时间过长。
此外,冰川融化、暴雨、台风等也会引发洪水。
在山体滑坡或土地开发不当的情况下,也会导致洪水的发生。
龙卷风是一种极端的气象现象,通常在大气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况下产生。
龙卷风形成的原因主要与暖空气和冷空气的不稳定相互作用有关。
当暖空气和冷空气的边界相互碰撞时,会形成旋转气流,同时大气中的风速和温度也会发生急剧变化,导致龙卷风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旋转气流会在地面上产生强烈的气旋,形成龙卷风。
干旱是指地区长期缺乏降水,导致土地和植被严重干旱的自然现象。
干旱的主要形成原因是气候变化、大气环流变化、地球轨道和轴向的变化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气候变干或降雨分布不均匀,造成地表水资源稀缺,从而引发了干旱。
同时,人类的大量用水、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也会加剧干旱的程度。
总的来说,自然灾害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相互作用,导致地表和大气产生剧烈变化,从而引发了地震、台风、洪水、龙卷风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4d3af7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2.png)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1.地震: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造成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板块交界处的应力积累和释放,以及地下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2.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熔融岩浆冲破地壳,喷发到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
火山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
3.洪水:洪水是指在短时间内,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水位迅速上升,淹没周边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洪水的原因可能是强降水、冰雪融化、湖泊决堤等。
4.台风:台风是一种具有旋转性的热带气旋,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和科里奥利力共同作用形成。
台风过境时,可带来强风、暴雨、洪水等灾害。
5.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旋转气旋,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龙卷风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湿度、风切变等因素有关。
6.干旱:干旱是指在长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壤干燥、植被枯萎等现象。
干旱的原因可能是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异常等。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等地,由于强降水、冰川融化等原因,造成山体滑坡,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沿坡面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8.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形成强烈的尘土天气。
沙尘暴多发生在沙漠地区,也可由人类活动引发。
9.海啸:海啸是指海底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面大规模波动。
海啸可以迅速传播,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10.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森林、草原等植被燃烧的一种自然现象。
森林火灾的原因可能是雷击、人为纵火、野外用火等。
11.霜冻:霜冻是指气温低于0℃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植物死亡等。
霜冻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12.冰雹:冰雹是指在雷暴天气中,冰块随着强风被带到地面的一种自然现象。
冰雹的直径可达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对地面设施和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
13.霾:霾是指由于大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能见度降低的一种现象。
常见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3d9c866869eae009581becba.png)
常见自然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一、【寒潮】特点: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危害: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暴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沙尘暴: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环境;破坏植物生长等。
有利影响:.适度的寒潮南侵,可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减少北方的扬尘天气。
东北、西北的冬雪积累,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积雪的消融,还可缓解春播的旱情。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低纬“倾泻”是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还可以净化大气。
寒潮带来的雨雪,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还会使空气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寒潮带来的低温,还可以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是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宝贵的动力资源。
寒潮的防御措施.加强对寒潮的监测和预报,提早做好防寒准备。
.提高人的防灾意识,做好应急预案。
.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
(技术).实行地膜覆盖。
.发展塑料大棚农业。
.制造烟雾,预防霜冻等。
.加强防寒和饲料储备工作。
(牧区)思考: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我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思考: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87295705cc22bcd127ff0c48.png)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 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 坡上跑。
如果在 山间游 玩碰见 泥石流 怎么办?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 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的防控
灾害的防控
防灾减灾 地震的预防
泥石流的 预防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 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评价园地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D)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C ) A. 地震 B. 滑坡 C. 台风 D. 泥石流
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自然灾害复习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 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 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复习课标
•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1、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 2、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 3、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 4、四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5、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洪水 6、南方地区夏秋冬连旱 7、四川长宁6.0级地震 8、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灾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37e1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1.png)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1、气象灾害(1)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
(2)干旱:长时间降水稀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3)台风:强大的气旋风暴,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气温骤降,对农业、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1)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可能引发房屋倒塌、山体崩塌等。
(2)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3)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3、水文灾害(1)洪涝:河流、湖泊水位上涨,淹没陆地。
(2)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大海浪,袭击沿海地区。
4、生物灾害(1)蝗灾: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破坏农作物。
(2)鼠灾:老鼠数量过多,传播疾病,破坏农田和仓储。
二、自然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1)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如地震、火山活动。
(2)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
(3)地壳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1)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增加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2)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导致雨水下渗减少,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3)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在地震带上建造高层建筑,可能加重地震灾害的损失。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2、财产损失毁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生态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社会影响引发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49c57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d.png)
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突发性、不可预测的灾害事件。
这些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雪灾、火灾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从灾害的定义、分类、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自然灾害进行概述。
一、灾害的定义与分类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人类财产造成的严重破坏的事件,它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三大类。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和冰雹等。
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所引起的灾害事件。
其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破裂,地表产生震动。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损毁、道路中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此外,滑坡和泥石流也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们经常发生在山区,由于长期的地质变化和自然气候因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三、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于气候系统异常和气象事件所引起的灾害。
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台风是一种巨大的气旋,带来剧烈的暴雨、强风和洪涝灾害。
在沿海地区,台风常常造成沿海城市的洪水和风灾。
此外,暴雨和暴雪也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们会导致山洪、城市内涝、农田洪灾等。
四、水文灾害水文灾害是由于水文系统的异常变化而引起的灾害事件。
最常见的水文灾害是洪水。
洪水是河流、湖泊等水域发生暴雨或融雪时超过河道承载力所引起的水位上涨。
洪水会带来建筑物的倒塌、人员伤亡、农田的被淹等后果。
此外,干旱和冰雹也是常见的水文灾害,干旱会造成农田失收和饮水困难,冰雹会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破坏。
五、灾害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还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应对自然灾害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强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防灾能力,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灾害管理法规,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加强国际间的灾害合作和交流等。
常见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b2c9dc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b.png)
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造成的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在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是我们熟知的常见自然灾害。
本文将对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因地壳断裂和岩层移动而引起的地面晃动。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地震的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在地震带,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人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固建筑物、开展地震应急演习等,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二、台风台风是一种气旋性的热带低气压系统,具有极大风力和豪雨。
台风经常带来强烈的破坏力,可引发洪水、山体滑坡、风暴潮等多种灾害。
台风通常形成在暖热的海洋表面,随着热带海洋的季风气流移动,前往附近的陆地。
台风登陆前,应做好防灾准备工作,包括疏散人员、采取防汛措施等。
三、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湖泊水位超过正常水位并泛滥其间的现象。
洪水通常由暴雨、融雪、江河决堤等原因引起。
洪水往往造成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们应该对洪水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抗洪建设,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四、山火山火是指在山区或森林地区爆发的大规模火灾。
山火通常由干旱、闪电、人类活动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引起。
山火破坏性极大,对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构成重大威胁。
人们应该加强对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教育大众对预防山火做出贡献。
五、干旱干旱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地区降雨量严重不足,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
干旱会造成农业生产下降、饮水困难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人们应该采取节约用水、加强地下水管理和推进防治干旱技术的探索,以减轻干旱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六、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非常大的降水现象。
暴雨容易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人们应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并加强其他预防措施,以减轻暴雨带来的潜在威胁。
七、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由强风旋转形成的气象现象。
龙卷风具有非常高的风速和破坏力,可以摧毁建筑物和严重伤害人类和动植物。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804096070740be1e650e9a42.png)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常见8种自然灾害,注意事项及自救方法,关键时候能救你一命!
![常见8种自然灾害,注意事项及自救方法,关键时候能救你一命!](https://img.taocdn.com/s3/m/1abe4f0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e.png)
【导语】⾃然灾害是现今⼈类不可抗拒的灾害,每年⾃然灾害都世界都造成了巨⼤的影响,对⼈类的经济和⽣存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每年都有⼤量的⼈死于⾃然灾害之中,在⼤⾃然⼒量的⾯前⼈类是⾮常的渺⼩的,我们只能做到在发⽣⾃然灾害时,做到程度的减少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为此联合国决议把每年的10⽉13⽇定位国际减轻⾃然灾害⽇,简称“国际减灾⽇”。
下⾯我们看看常见的8种⾃然灾害发⽣时的注意事项⾃救⽅法。
以下内容是⽆忧考教育频道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灾,是我们⽣活中最常见的⾃然灾害之⼀,据统计⽕灾发⽣时最多的死亡原因不是被⼤⽕烧死的,⽽是在浓烟的情况下不懂得⾃救,被⼤⽕造成的浓烟熏晕中毒缺氧⽽死。
还有的⼈因为缺乏⽕灾发⽣时候的应急⾃救的知识,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感到⼗分的害怕,慌忙逃⽣的过程中被慌乱的⼈群践踏⽽死。
更有些⼈因为住在⾼层慌乱中选择跳楼逃⽣⽽跌死。
这些都是因为平时缺乏⽕灾相关的逃⽣知识的结果,其实在⽕灾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去应对。
如果是在公共区域发⽣⽕灾⾸先拨打119⽕警电话,如果⽕势不是太猛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四周是否有消防设施,现在⼀般的公共场所都规定有相应的消防器材如消防警铃、消防灭⽕器、防毒⾯具等。
因为⽕灾的发⽣往往是第⼀时间没有做好紧急扑灭。
地震,是⾮常严重的⾃然灾害,⼀次⼤范围的⾼强度地震可以让⼀个⼩国家的运转瘫痪,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经历了两次最严重的地震,⼀次就是唐⼭⼤地震,还有⼀次就是汶川⼤地震。
这两次地震都造成了巨⼤的⼈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是应当尽量逃离建筑往宽敞的地⽅逃离,如果在⾼层建筑⾥选择房间⼩的有梁柱⽀持室内躲藏,尽量寻找可以保护头部⾝体的物品包裹⾃⼰。
如果不幸被困在地震后的废墟⾥,应该保持冷静和体⼒,在有限的空间⾥可能的清理出舒适的空间,在等待救援的同时想办法发出求救的信号,如敲击可以发出声响的物品,⽯头钢铁的物品让救援⼈员能够辨别你的位置做出更好的救援⽅案。
2.4自然灾害
![2.4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9038e5c69b89680203d825c7.png)
台风 防护林
1.运用遥感卫星 等技术预报台风、 寒潮等灾害。
2. 修建了大量 的防灾工程。
救灾
3.建设救灾物 资储备中心。
4.当自然灾害发生时, 政府能及时调动救 灾人员。
活动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 避灾。 1. 阅读课本两条避灾方法(下图),谈谈你的理解。 2. 交流:说说看,你周围有哪些避灾设施,你会利用 吗?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 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 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 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 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练习
阅读材料
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
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 灾,因灾死亡失踪 7 844 人,紧急转移安置1 858.4 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 3 742.6 万公顷,其中绝 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 273.3万间,损坏房 屋 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 339.9亿元。综 合判断,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 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 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 区)灾情较为严重。
寒潮: 我国北方地区是受寒潮影响最大的地区。
台风: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地震: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中西部山区。
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 以西南地区最集中。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种类 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 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 重的国家之一。
完成55页活动
3.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可以引发滑坡、泥 石流,洪水可以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 质灾害。在山谷,地震会引发崩塌,在 适当降雨条件下,会进一步引发滑坡、 泥石流;大量岩石、土体会阻断河道, 形成洪水灾害。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https://img.taocdn.com/s3/m/ab6585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a.png)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知识点: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海啸等。
2.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周边土地和建筑物,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洪水分为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和城市洪水等类型。
3.火灾: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事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灾害。
火灾的原因包括雷击、电线短路、炉火失控、吸烟不慎等。
4.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旱灾分为阶段性旱灾和区域性旱灾。
5.风灾:风灾是指强风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破坏,包括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风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教材和课本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到墙角或家具下C. 乘坐电梯下楼D. 恐惧不敢动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或乘坐电梯下楼,这会增加危险。
2.习题: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火灾?B. 电线短路C. 炉火失控D. 吸烟不慎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D。
吸烟不慎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因为烟头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在易燃物品上,引发火灾。
雷击、电线短路和炉火失控也可能导致火灾,但相对而言,吸烟不慎更容易发生。
3.习题:旱灾通常发生在哪些地区?A. 沿海地区B. 内陆干旱地区D. 湖泊流域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旱灾通常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地容易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了解自然灾害:10个常见的地理灾害知识
![了解自然灾害:10个常见的地理灾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99b2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6.png)
了解自然灾害:10个常见的地理灾害知识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我们的社会,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将介绍10个常见的地理灾害,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灾害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 地震地震是由地壳中发生的地质活动引起的地面晃动。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矛盾以及板块之间的运动造成的。
地震可分为地表和深部地震,它们都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
地震可以引发洪水、地面塌陷和土地滑坡等灾害。
2. 台风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旋转性气旋,主要在热带海洋地区形成。
它被迅速转移为飓风或台风,具有极强的风力和降水能力。
台风会引发强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对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破坏。
3. 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非常大的降水现象。
暴雨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风和雷电活动。
暴雨会引发洪水、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对农田和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压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4. 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内缺乏充足的降水的气候现象。
干旱会造成农田干涸、水源枯竭和生态系统破坏等灾害,给农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干旱还会引发火灾和农作物减产,加剧人们的生活困难。
5. 山火山火指的是在山地和森林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火灾。
山火通常由高温干燥的天气条件、林木积累的干燥物质和火源等因素引起。
山火会造成大量森林破坏、生物灭绝和空气污染等灾害,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6. 洪水洪水是指在短时间内降雨量超过地表排水系统容量的现象。
洪水会引发河流和湖泊水位的剧烈上升,造成农田和城市的淹没,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洪水还会带走房屋、桥梁和道路,破坏基础设施,给灾区的人们带来巨大困境。
7. 土地滑坡土地滑坡是指在坡度较陡的地区,由于降雨和其他原因导致岩土体发生失稳,引发土层滑动和倾斜的现象。
土地滑坡会带走房屋和道路,破坏农田和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047a6f48f8c75fbfc67db209.png)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气象灾害、地质状元成才路 灾害、海洋灾害和
生物灾害等。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气象灾害
寒潮
洪涝
台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 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可 能形成洪涝。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 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 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 成灾害。
地质灾害
滑坡
地震
泥石流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 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然
流等灾害
灾
状元成才路
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防灾减灾
拓展延伸
震前运动有预兆, 密切监视最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 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 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 大鼠叼着小鼠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Leabharlann 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 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洪水到来时如何避险?
时间紧急,要就近迅速向 山坡、高地、楼房、避洪 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
状元成才路
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
状元成才路
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救援部门取得联系, 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251305c858f5f61fb636660d.png)
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1)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时,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2)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3)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4)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3.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1)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2)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3)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1)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2)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3)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3.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4.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1)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2)原因: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发生干旱灾害;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所以多发地震;我国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所以多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陪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故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洪涝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类型
![常见自然灾害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9e179a231b765ce040814ce.png)
常见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生物灾害:有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防范知识洪水突来如何应对1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
2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等。
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
3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防冰雹如何避险1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好室外物品。
2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如在户外,不要在高楼屋檐下,烟囱、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
4在防冰雹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台风来了怎么避1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风躲雨,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
2尽量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摔死摔伤或溺水。
地震来临1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
2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3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4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5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火灾如何逃生1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
2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
必须穿过火区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3火灾发生后威胁最大的往往是浓烟,想办法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一路关闭所有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4身上着火,千万别奔跑,可就地打滚,将身上的火苗压灭,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5身处楼上,寻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
进入楼梯间后,确定楼下未着火时再向下逃生。
6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可利用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育作业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11物流管理班
姓名:吴彩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种类一:气象灾害
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雷电、连阴雨(酸雨)高温、热带气旋、沙尘暴、浓雾、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自然灾害种类二:海洋灾害
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自然灾害种类三:洪水灾害
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等。
自然灾害种类四:地质灾害
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自然灾害种类五:地震灾害
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
自然灾害种类六:农作物灾害
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自然灾害种类七:森林灾害
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对于国家而言
1、确保搜救人员到位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
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
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
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
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3、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
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
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5、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二)对于自身而言
1、学校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
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3、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