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首页>生活常识 >正文自然灾害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发布日期:2023-04-11 09:02:12 在我国,自然灾害分为九大类,分别是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天文灾害、其他灾害。
常见的山洪、台风、暴雨、地震等,都属于自然灾害。
七月份的灾害有,梅雨,长江流域的伏旱,洪涝,台风。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在我国,自然灾害分为九大类,分别是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天文灾害、其他灾害。
常见的山洪、台风、暴雨、地震等,都属于自然灾害。
下文是关于“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的具体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运孙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2、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3、洪水灾害: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和祸患,简称洪灾。
4、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给社会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5、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震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旁凯链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6、农作物生物灾害:主要是指由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或流行造成农作物及其产品巨大损失的灾害。
7、森林生物灾害:是指极少数外来或本土的昆虫、病原体、孙知啮齿动物或杂草等林业有害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森林中的木本植物,进而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或功能,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损失的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件
台风到 来时,我们 应当……
发生泥 石流时,我 们应当……
结构梳理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
常见的自 寒潮等灾害
自 然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
然
流等灾害
灾
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减灾
落入洪水中如何自救?
落水后一定要保持头 脑清醒,要尽可能抓 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 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在水中要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等待 他人救援;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 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要浅, 吸气宜深,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 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下沉。
针对家乡的某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收集 相关资料,了解其危害,并设计防灾避险预 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应急演练。
海 洋 灾 害
生物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 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读图引导 ➢ 旱涝灾害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 区,特别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
➢ 雪灾、冷害与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 地区?
雪灾、冷害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 地区;台风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 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 成灾害。
地质灾害
滑坡
地震
泥石流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 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地震会导致 房屋倒塌、交通 和通信中断、人 员伤亡等。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 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 破坏力。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
学习认识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学习认识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事件,常常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
了解和认识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我们做好防范和应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四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一、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种灾难性现象。
地震的造成主要有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
当地震发生时,地表会发生晃动,地震波也会传播。
地震造成 buildings倒塌、道路受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要认识地震,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
首先是选择适当的避震地点,如桌下,避免站在窗户旁边等危险区域。
其次,学习如何正确地躲避掉落物,如头部保护或躲到坚固的构造物下。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地震应急演习和装备震后求生工具来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二、洪水洪水是河川、湖泊等水体水位上涨,导致周边地区被淹的自然灾害。
洪水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异常、河道堵塞和下游不顺畅等。
洪水会造成房屋倒塌、农田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灾害。
为了应对洪水,我们需要加强治理河道和湖泊等水体,提高排涝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加强降雨监测和预警系统等工作。
此外,我们还应做好自我防护,如及时疏散、切勿冒险涉水等。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天气系统,形如螺旋状,具有较强的风力和降水。
台风常常伴有风暴潮和强降雨,给海岸线和内陆地区带来重大影响。
台风引发的破坏主要包括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
要认识台风,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做好台风的预警和疏散工作。
当台风来临时,我们可以根据预警信息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应急预案。
在台风期间,我们应待在安全的地方,避免接触危险区域,避免出行等,确保自身安全。
四、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缺乏有效降水,导致土地发生严重水分缺乏的自然现象。
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水源紧张,严重时会引发食品安全和生活问题。
要认识干旱,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提倡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等。
在自身防护方面,我们应储备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干旱条件下的耐受力。
介绍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介绍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然而自然灾害却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威胁。
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突发的破坏性事件,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常常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地震的发生常常在板块运动引起的断层上,造成地壳的抖动和地面的震动。
强烈的地震可以导致建筑物倒塌、桥梁毁坏等严重后果,甚至引发海啸、火灾等次生灾害。
地震常发生于环太平洋地区,如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
二、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大规模强风和暴雨的集合体。
它通常在热带海洋上形成,并向着陆区域移动。
台风的强度可达到飓风级别,其暴风雨和风力维持一段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直接威胁。
台风常见于西太平洋地区,如中国东南沿海、菲律宾等。
三、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超过通常蓄水容量,冲毁河岸、淹没周围地区的现象。
洪水常常由暴雨、融雪、热带风暴等因素引起。
洪水可以造成广泛的破坏,包括农田倒灌、房屋毁坏、交通中断等。
洪水经常发生于河流流域,如黄河、长江等地。
四、干旱干旱是指长期缺少水分的气象现象。
干旱通常由降水不足、高温、低湿度等因素引起,对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干旱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牧草枯萎等,造成饮水困难和生态失衡。
干旱常出现于亚洲和非洲地区,如中国北方草原、撒哈拉沙漠等。
五、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上特殊的地质现象,喷发时会释放出岩浆、烟尘、火山灰等。
火山喷发具有巨大的能量,可以造成火山口及周边地区的毁灭性破坏。
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和烟雾会污染空气、影响天气和航班,甚至可能引发地震和洪水。
火山经常活跃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如夏威夷群岛、冰岛等。
六、飓风飓风是一种强烈的旋风,是热带气候中最危险的天气现象之一。
飓风通常具有持续的高风速和大量的降雨量,可以引发海浪、洪水和破坏性风暴潮。
飓风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对建筑物、农田、路网以及人类社会的整体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灾害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灾害地理特点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力量所导致的灾害事件。
由于中国位于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包括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多样、地形变化剧烈等因素,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地理特点。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由于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泛滥、雨水过多以及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情况所引起。
长江、黄河和淮河流经多个省份,其中尤以四川、湖南、浙江、河南等地更为频繁。
洪涝灾害不仅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还对城市造成严重破坏,损失巨大。
二、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中国的另一个常见自然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
中国的地震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北地区和台湾等地。
其中最严重的地震有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
三、台风灾害台风灾害主要影响中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
台风带来的狂风和豪雨对当地的农作物、建筑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是台风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的频率和强度在近年来有所增加,对中国的影响也愈发严重。
四、干旱灾害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
干旱导致土地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阻,牲畜缺水,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西北地区的地势高、气候干燥,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灾害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五、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由于中国地势复杂,包括高山、丘陵、河流等地形,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
滑坡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土地下滑导致房屋和道路的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疏的山区,雨水冲刷土壤形成泥石流,造成山洪、堰塞湖溃坝、村庄毁灭等后果。
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是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地区。
常见的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常见的自然灾害形成原因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和龙卷风、洪水、干旱和暴雨等。
这些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一种普遍自然灾害。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导致地壳破裂和释放出的地震能量引起的。
地壳的构造运动是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的板块在地下不断运动并相互碰撞,当板块运动较大时,会引起地壳破裂,从而产生地震。
其次,火山爆发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是由于地球内部地幔中的熔岩和气体被释放出来,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伴随着喷发现象。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的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导致地幔的熔岩被释放出来。
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巨大的火山灰、火山岩和岩浆,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破坏。
接下来,台风和龙卷风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台风和龙卷风都是由于大气中的不稳定气旋引起的。
气旋是由于气压、温度和湿度不均匀引起的,当地面上的气压差异较大时,会形成气旋,从而产生强烈的风暴。
台风是在海洋上形成的大型气旋,而龙卷风是在陆地上形成的小型气旋。
这两种自然灾害都会带来强风和暴雨,造成严重的灾害。
此外,洪水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之一。
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超过地表水系统的容量而引起的。
降雨量过大时,地表的土壤和河流无法承载这么多的水分,导致水体溢出,形成洪水。
洪水可以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暴雨洪水等。
洪水会淹没低洼地区,冲毁道路、桥梁和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失。
最后,干旱和暴雨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干旱是由于气候变化、地壳运动或人类活动引起的,造成地表水源枯竭和水分供应不足。
而暴雨则是由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引起的,降雨量突然增加并引发洪水等灾害。
这两种自然灾害都会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而言之,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火山的喷发、大气中的气旋、降雨量超过地表水系统的容量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有哪些1.地震: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造成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板块交界处的应力积累和释放,以及地下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2.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熔融岩浆冲破地壳,喷发到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
火山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
3.洪水:洪水是指在短时间内,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水位迅速上升,淹没周边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洪水的原因可能是强降水、冰雪融化、湖泊决堤等。
4.台风:台风是一种具有旋转性的热带气旋,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和科里奥利力共同作用形成。
台风过境时,可带来强风、暴雨、洪水等灾害。
5.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旋转气旋,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龙卷风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湿度、风切变等因素有关。
6.干旱:干旱是指在长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壤干燥、植被枯萎等现象。
干旱的原因可能是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异常等。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等地,由于强降水、冰川融化等原因,造成山体滑坡,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沿坡面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8.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形成强烈的尘土天气。
沙尘暴多发生在沙漠地区,也可由人类活动引发。
9.海啸:海啸是指海底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面大规模波动。
海啸可以迅速传播,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10.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森林、草原等植被燃烧的一种自然现象。
森林火灾的原因可能是雷击、人为纵火、野外用火等。
11.霜冻:霜冻是指气温低于0℃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植物死亡等。
霜冻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12.冰雹:冰雹是指在雷暴天气中,冰块随着强风被带到地面的一种自然现象。
冰雹的直径可达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对地面设施和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
13.霾:霾是指由于大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能见度降低的一种现象。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
三)地震逃生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 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 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 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 能从室内跑出去。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 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 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 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 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 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 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 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 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 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 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造成经济损失40多ຫໍສະໝຸດ 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 水困难2003年
2000年
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 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 为严重的干旱。
四、地震
一)成因分析 目前世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板块构造学说,即地震是 由于不同的板块运动、相互碰撞而成。 二)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大地震
二、洪灾
类型、成因与分布
按照洪灾成因,中国的洪灾可分为暴雨洪灾、冰凌融雪洪灾、 风暴潮灾害、溃坝洪灾、山洪泥石流灾害。 1. 暴雨洪灾 洪灾指由暴雨洪水造成灾害。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复杂,降雨在 时间、地区分布上不均衡,是多暴雨的国家。暴雨洪灾分布范围较 广,北起松花江流域,沿燕山、阴山经河套、关中、四川到两广一 线的东南地区,都曾出现过暴雨洪水灾害,是中国的主要洪灾之一。 2. 冰凌融雪洪灾 冰凌融雪洪灾指由冰凌融雪洪水造成灾害。冰凌洪水又称凌汛, 是由于气温下降时河水结冰封冻和气温回升后解冻开河时冰凌阻塞 河槽而形成的洪水。冰凌洪水多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流 (河段),在我国就是发生在从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段),如黄河 河套地区河段、下游河段,松花江和黑龙江部分河段。
常见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危害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震是一种极其可怕的自然灾害。
它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面震动。
地震的强度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衡量,震级越高,破坏力越大。
强烈的地震能够瞬间摧毁建筑物、道路和桥梁,导致人员伤亡和失踪。
比如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而且,地震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灾害的影响。
洪水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它通常是由于暴雨、河流决堤、湖泊水位上涨等原因引起的。
洪水来势汹汹,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房屋,给农业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在洪水泛滥的地区,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财产损失惨重。
此外,洪水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因为洪水会污染水源和环境。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它带来的狂风暴雨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
台风的风力强劲,能够吹倒树木、电线杆,摧毁房屋。
暴雨则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城市和农田。
同时,台风还会掀起巨浪,对沿海的港口、船只和海洋设施造成破坏。
干旱则是一种慢性的自然灾害。
它是由于长时间的降水稀少导致的。
干旱会使土地干裂,农作物缺水枯萎,从而引发粮食短缺。
在一些严重干旱的地区,人们甚至面临着饮水困难的问题。
长期的干旱还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的自然灾害也不容忽视。
比如,暴风雪在寒冷的地区常常出现。
厚厚的积雪会压垮房屋和电力设施,导致交通瘫痪,人们出行困难。
极寒的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容易引发冻伤和呼吸道疾病。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
陡峭的山坡在暴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土石会突然滑落或流动,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它们会摧毁沿途的一切,包括房屋、道路和农田。
还有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滑坡引起的。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1、气象灾害(1)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
(2)干旱:长时间降水稀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3)台风:强大的气旋风暴,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气温骤降,对农业、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1)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可能引发房屋倒塌、山体崩塌等。
(2)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3)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3、水文灾害(1)洪涝:河流、湖泊水位上涨,淹没陆地。
(2)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大海浪,袭击沿海地区。
4、生物灾害(1)蝗灾: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破坏农作物。
(2)鼠灾:老鼠数量过多,传播疾病,破坏农田和仓储。
二、自然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1)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如地震、火山活动。
(2)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
(3)地壳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1)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增加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2)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导致雨水下渗减少,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3)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在地震带上建造高层建筑,可能加重地震灾害的损失。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2、财产损失毁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生态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社会影响引发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突发性、不可预测的灾害事件。
这些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雪灾、火灾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从灾害的定义、分类、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自然灾害进行概述。
一、灾害的定义与分类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人类财产造成的严重破坏的事件,它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三大类。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和冰雹等。
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所引起的灾害事件。
其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破裂,地表产生震动。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损毁、道路中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此外,滑坡和泥石流也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们经常发生在山区,由于长期的地质变化和自然气候因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三、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于气候系统异常和气象事件所引起的灾害。
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台风是一种巨大的气旋,带来剧烈的暴雨、强风和洪涝灾害。
在沿海地区,台风常常造成沿海城市的洪水和风灾。
此外,暴雨和暴雪也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们会导致山洪、城市内涝、农田洪灾等。
四、水文灾害水文灾害是由于水文系统的异常变化而引起的灾害事件。
最常见的水文灾害是洪水。
洪水是河流、湖泊等水域发生暴雨或融雪时超过河道承载力所引起的水位上涨。
洪水会带来建筑物的倒塌、人员伤亡、农田的被淹等后果。
此外,干旱和冰雹也是常见的水文灾害,干旱会造成农田失收和饮水困难,冰雹会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破坏。
五、灾害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还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
因此,应对自然灾害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强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防灾能力,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灾害管理法规,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加强国际间的灾害合作和交流等。
常见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造成的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在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是我们熟知的常见自然灾害。
本文将对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因地壳断裂和岩层移动而引起的地面晃动。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地震的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在地震带,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人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固建筑物、开展地震应急演习等,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二、台风台风是一种气旋性的热带低气压系统,具有极大风力和豪雨。
台风经常带来强烈的破坏力,可引发洪水、山体滑坡、风暴潮等多种灾害。
台风通常形成在暖热的海洋表面,随着热带海洋的季风气流移动,前往附近的陆地。
台风登陆前,应做好防灾准备工作,包括疏散人员、采取防汛措施等。
三、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湖泊水位超过正常水位并泛滥其间的现象。
洪水通常由暴雨、融雪、江河决堤等原因引起。
洪水往往造成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们应该对洪水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抗洪建设,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四、山火山火是指在山区或森林地区爆发的大规模火灾。
山火通常由干旱、闪电、人类活动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引起。
山火破坏性极大,对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构成重大威胁。
人们应该加强对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教育大众对预防山火做出贡献。
五、干旱干旱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地区降雨量严重不足,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
干旱会造成农业生产下降、饮水困难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人们应该采取节约用水、加强地下水管理和推进防治干旱技术的探索,以减轻干旱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六、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非常大的降水现象。
暴雨容易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人们应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并加强其他预防措施,以减轻暴雨带来的潜在威胁。
七、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由强风旋转形成的气象现象。
龙卷风具有非常高的风速和破坏力,可以摧毁建筑物和严重伤害人类和动植物。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2024年常见自然灾害如何预防应对-
森林和草原火灾。195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万余次,受灾面积近百万公顷。受火灾威胁的`草原2亿多公顷,其中火灾发生频繁的近1亿公顷。
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 15 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 80 %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很多洪涝灾害都是由于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带来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 、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 95 %)、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
(4)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6)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把电视机室外天线在雷雨天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尽量停止使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和手机;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避免雷击灾害——远离天线、电线杆、避雷针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防御措施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防御措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自然灾害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捣蛋鬼”,时不时地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掌握相应的防御措施,对于我们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地震是其中极具破坏力的一种。
它通常由地壳运动引起,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导致地面震动、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
像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洪涝灾害也是经常出现的。
持续的强降雨或者河流湖泊水位的暴涨,都可能引发洪涝。
洪水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道路,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台风则是沿海地区常见的灾害。
强大的风力和暴雨常常伴随着台风而来,可能造成建筑物损坏、电力中断以及人员伤亡。
干旱是一种渐进式的灾害。
长时间的少雨或无雨,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引发饥荒。
还有滑坡和泥石流。
在山区或者地势陡峭的地区,由于暴雨、地震等因素,大量的土石混合体沿着山坡急速下滑,其速度之快让人难以躲避。
火山喷发虽然相对较少发生,但一旦出现,其威力不容小觑。
滚烫的岩浆、火山灰和有毒气体的释放,会对周边地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如何防御这些自然灾害。
对于地震,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施工是关键。
确保房屋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震动,同时,普及地震应急知识,如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迅速躲避在安全的角落、如何有序撤离等。
面对洪涝灾害,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修建堤坝、疏浚河道、建设排水系统等,都能有效地减轻洪涝的危害。
此外,提前做好洪水预警,及时转移人员和财产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在台风来临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建筑物、关好门窗。
对于户外的设施和物品,要提前进行清理和固定。
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台风过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和恢复工作。
应对干旱,我们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来合理利用水资源。
推广耐旱作物的种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知识点: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海啸等。
2.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周边土地和建筑物,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洪水分为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和城市洪水等类型。
3.火灾: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事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灾害。
火灾的原因包括雷击、电线短路、炉火失控、吸烟不慎等。
4.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旱灾分为阶段性旱灾和区域性旱灾。
5.风灾:风灾是指强风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破坏,包括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风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教材和课本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到墙角或家具下C. 乘坐电梯下楼D. 恐惧不敢动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或乘坐电梯下楼,这会增加危险。
2.习题: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火灾?B. 电线短路C. 炉火失控D. 吸烟不慎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D。
吸烟不慎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因为烟头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在易燃物品上,引发火灾。
雷击、电线短路和炉火失控也可能导致火灾,但相对而言,吸烟不慎更容易发生。
3.习题:旱灾通常发生在哪些地区?A. 沿海地区B. 内陆干旱地区D. 湖泊流域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旱灾通常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地容易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自然灾害知识点
自然灾害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多种类型。
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灾害、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灾害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其中,暴雨是一种短时间内降水量极大的天气现象。
暴雨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冲毁道路和房屋。
台风则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其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干旱是长时间的降水稀少导致的,它会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还有寒潮,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交通和人们的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地质灾害也不容小觑。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它可能引发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山体滑坡则是山体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火山喷发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会喷出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对周边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海洋灾害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
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等引起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生物灾害主要包括病虫害和外来物种入侵。
农作物病虫害会导致粮食减产,影响粮食安全。
而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威胁本土生物的生存。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
预防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
例如,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能够提前为暴雨、台风等灾害做好准备;在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工程治理,如修建护坡、加固山体等,可以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建立海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风暴潮和海啸的迹象,提前发出警报。
应急响应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
列举三种自然灾害。
列举三种自然灾害。
原题目:列举三种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引起的灾害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伤害。
以下列举了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1. 地震: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常导致房屋倒塌、道路裂开和火灾等灾害。
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地壳板块相互摩擦和释放能量,导致地震波的产生。
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2. 暴雨洪灾:暴雨洪灾是指降雨量过大导致地表和河流水位迅速上升,造成洪水灾害的现象。
暴雨洪灾通常发生在气候多雨的地区或季节,如热带气候和季风气候地区。
洪灾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涝灾和城市内涝等各种灾害。
3.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具有强风和暴雨,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威胁。
台风通常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低压区,经过一系列
变化发展成台风。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可能导致房屋倒塌、海洋
水位上升、农作物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些列举的自然灾害都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威胁性。
了解和预
防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1. 介绍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灾害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山火等。
这些灾害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台风三个方面介绍防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
2. 地震安全教育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和运动时释放的能量造成的自然现象,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2.1 地震前的安全教育地震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地震的认识和准备应对能力:•学习地震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的成因、发生频率和地震带等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家庭、学校和单位可以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路线、避险场所和联系方式。
•组织地震演练:定期组织地震演练,让人们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方法。
2.2 地震时的安全教育地震时,人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盲目奔跑。
•寻找安全避难场所:在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躲避,如室内的桌子下、墙角等。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和燃气,防止火灾的发生。
3. 洪水安全教育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河流水位上涨等原因造成的水体泛滥,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在洪水来临时,人们应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1 洪水前的安全教育洪水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洪水的认识和准备应对能力:•学习洪水基本知识:了解洪水的成因、发生频率和预警信号等基本知识,了解洪水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家庭、学校和单位可以制定洪水应急预案,明确洪水发生时的撤离路线、避险场所和联系方式。
•提高自救能力:学习游泳和救生技能,提高自己的自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育作业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11物流管理班
学号:1117080148
姓名:吴彩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种类一:气象灾害
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雷电、连阴雨(酸雨)高温、热带气旋、沙尘暴、浓雾、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自然灾害种类二:海洋灾害
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自然灾害种类三:洪水灾害
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等。
自然灾害种类四:地质灾害
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自然灾害种类五:地震灾害
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构造地震、陷落
地震、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
自然灾害种类六:农作物灾害
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自然灾害种类七:森林灾害
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对于国家而言
1、确保搜救人员到位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
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
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
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
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3、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
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
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
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5、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二)对于自身而言
1、学校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
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3、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