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成分添加剂
铝热焊剂的组成

铝热焊剂的组成
铝热焊剂是一种用于铝合金焊接的特殊焊剂,由多种不同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包括金属粉末、助焊剂、氧化物和其他添加剂。
下面将详细
介绍铝热焊剂的组成。
1. 金属粉末
铝热焊剂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金属粉末,通常是铝、锌、镁和钛等元素
的合金。
这些金属粉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能够与铝合
金表面形成良好的连接。
2. 助焊剂
助焊剂是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能够降低熔点,促
进熔池流动,并减少氧化。
常用的助焊剂有氯化钠、氯化钾、硼酸等。
3. 氧化物
氧化物在铝热焊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与助焊剂共同降低
熔点,并且可以吸收并去除氢气等杂质。
常见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等。
4. 其他添加剂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成分外,铝热焊剂中还可能添加其他成分,如氟化物、碳酸钠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改善焊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湿润性,并且能够减少氢气的产生。
总之,铝热焊剂是一种复杂的化学物质,由多种不同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得焊接过程更加稳定、高效,并且可以得到良好的焊缝质量。
一种用于铝合金的高含量锰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铝合金的高含量锰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铝合金的高含量锰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 准备原料:准备锰粉末和铝粉末作为主要原料。
可选择高纯度的锰粉末和铝粉末,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 材料混合:将锰粉末和铝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可以使用机械搅拌器或者其他相应设备进行搅拌。
3. 烧结处理:将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烧结温度一般选择在锰和铝的熔点之上,确保材料能够充分熔化和混合。
4. 锻压成型:将烧结后的材料进行锻压成型,可以使用压力机或其他成型设备进行。
锻压过程中,材料会进一步均匀混合,并形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的添加剂。
5. 热处理:锻压成型后的添加剂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所需的最终产品性能进行调整。
热处理有助于提高添加剂的强度和耐磨性。
6. 检测和包装: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仅为一种可能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工艺和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食品添加剂铝限量标准

电磁锁工作原理电磁锁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安全设备,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安全柜、仓库等场所。
它通过电磁力的作用来实现门的锁定和解锁,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锁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锁的构成电磁锁主要由电磁线圈、锁体、控制电路和电源组成。
1. 电磁线圈:电磁锁的核心部件,由导线绕制而成。
当通电时,电磁线圈会产生磁场。
2. 锁体:锁体通常由锁舌和锁体壳体组成,用于固定门的位置。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电磁锁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信号、控制电磁线圈通断电等。
4. 电源:电源为电磁锁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
二、电磁锁的工作原理电磁锁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磁力原理。
1. 锁定状态:当电磁锁处于锁定状态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
磁场会使锁体中的锁舌受到吸引力,将锁舌坚固地固定在锁体中,从而锁定门的位置。
惟独在断电的情况下,电磁锁才干解锁。
2. 解锁状态:当电磁锁处于解锁状态时,电磁线圈断电,磁场消失。
此时,锁舌失去了吸引力,可以自由地挪移,门也就可以被打开。
三、电磁锁的工作流程电磁锁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门禁控制、电源供电、电磁锁控制等步骤。
1. 门禁控制:门禁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器、密码锁、指纹识别等方式,接收用户的开锁信号。
一旦用户提供了有效的开锁信号,门禁控制系统会将信号传输给电磁锁的控制电路。
2. 电源供电:电磁锁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电才干正常工作。
电磁锁通常采用直流供电,电压通常为12V或者24V。
电源会将电能转化为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供给电磁锁。
3. 电磁锁控制:当门禁控制系统接收到开锁信号后,会将信号传输给电磁锁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接收到信号后,会使电磁线圈通电或者断电,从而控制电磁锁的锁定和解锁状态。
四、电磁锁的特点和应用电磁锁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1. 特点:- 安全可靠:电磁锁的锁体坚固,具有较高的抗破坏能力。
- 操作简便:用户只需提供有效的开锁信号,即可实现门的解锁。
- 快速响应:电磁锁的锁定和解锁速度快,能够迅速响应用户的指令。
铝合金金相腐蚀液配方

铝合金金相腐蚀液配方
一种经典的铝合金金相腐蚀液配方包含以下几种化学物质:
1.硝酸铜(Cu(NO3)2):硝酸铜是腐蚀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以有效腐蚀铝合金材料,显出不同的组织结构。
2.硝酸铬(Cr(NO3)3):硝酸铬是常用的添加剂,能够使腐蚀液的腐蚀速度更均匀,得到更清晰的组织结构。
3.硝酸钠(NaNO3):硝酸钠是调节腐蚀液酸碱性的成分,可以使腐蚀液保持适宜的酸碱平衡,提高腐蚀效果。
4.水:水是腐蚀液中的稀释剂,用于调节腐蚀液的浓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材料的需求。
-硝酸铜:60g
-硝酸铬:3g
-硝酸钠:10g
- 水:927ml
配制方法如下:
1.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先加入适量的水,再逐渐加入硝酸铜、硝酸铬和硝酸钠,充分搅拌溶解。
2.继续加入适量的水,使总体积达到1L,并充分搅拌均匀。
3.将配制好的腐蚀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使腐蚀液更加纯净。
4.配置好的铝合金金相腐蚀液可以使用基于金相试验的不同方法进行使用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铝合金金相腐蚀液属于腐蚀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此外,腐蚀液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变色或产生沉淀,这不会影响腐蚀效果,可以使用之前轻轻搅拌即可。
DIN EN 573-3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

欧洲标准EN573-3:1994德国标准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形状本欧洲标准于1994-08-17被CEN接受。
CEN成员要求遵守CEN/CENELEC商业规定,在该规定中的条款规定,不得对该欧洲标准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有三种语言文本(英,法,德)。
由CEN成员自行翻译成其本国文字并通知中央秘书处的文本与正式文本有同等地位。
国家标准机构的CEN成员为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目录前言1.使用范围2.标准参考3.化学成分的限定4.书写方式的规定5.合金的标记6.元素的顺序7.整数规则表格1:铝——系列1000表格2:铝合金——系列2000—AlCu表格3:铝合金——系列3000—AlMn表格4:铝合金——系列4000—AlSi表格5:铝合金——系列5000—AlMg表格6:铝合金——系列6000—AlMgSi表格7:铝合金——系列7000—AlZn表格8:铝合金——系列8000—其它前言本欧洲标准由CEN/TC132“铝和铝合金”部门编写。
在其工作项目的框架内,CEN/TC132被指定负责以下标准的制订。
EN573-3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3部分:化学成分该标准为4个标准的一部分。
其它标准如下:EN573-1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1部分:数字标记系统EN573-2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2部分:带化学符号的标记系统EN573-4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4部分:产品形式CEN/TC132于1992年10月20-21日在巴黎开会并决定将CEN成员的现有文本正式表决。
本欧洲标准必须保持国家标准的状态,或通过出版标志文本或通过承认至1995年2月,与此标准可能相冲突的国家标准必须至1995年6月收回。
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铝及铝合金基本性质介绍

1.3.1 合金元素与铝的作用 ⑴元素在铝中的溶解度
Mg, Cu, Zn 和 Si 在铝 中固溶度较大,是常 用合金化元素。 Cr, Mn 和 Zr 与铝形成 化合物,常用于控制 晶粒尺寸。
Zn(31.6→2) Mg(17.4→1) Cu(5.65→0.5) Li(4.2) Mn(1.82) Si (1.65) Ag(56.5) Ge(7.2) Ti(1.3)
拜耳工艺流程图
拜耳-烧结联合法
先用石灰石与铝土矿反应生成 Ca2SiO4,滤除后得到高含量Al2O3。
若直接采用拜耳法时,NaOH 与硅反应生成Na2SiO3, Na2SiO3 与 NaAlO2 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铝酸钠,将降低Al2O3的收得率。
碱石灰烧结法 用Na2CO3 代替 NaOH 。在800-1200 ℃下,磨碎的铝土矿与 Na2CO3 反应, 生成铝酸钠 和 CO2。 铝酸钠经进一步磨碎后溶解于90-95℃ 水中, Al(OH) 3 以沉 淀物析出,浸出液体后通过加热脱水得到Al2O3 粉末。
Ca Co Cu Cr Ge Fe Li Mg Mn Ni Si Ag Sn Ti V Zn Zr
最大溶解度:Cr、Ti、V、Zn、Zr发生在包晶温度;其余元素在共晶温度。 室温溶解度:Mg、Zn约为2%;Ge、Li、Ag为0.1~0.25%;其余小于0.1%
⑵二元铝合金相图
Al-Cu共晶相图
Al-Ti包晶相图
Hall-Hé roult电解槽
由于比重的差别在阴极上析出的铝液汇集于电解槽槽底,而在阳极上析出二 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铝液从电解槽中吸出,经过净化去除氢气、非金属 和金属杂质并澄清后,铸成铝锭。
电解质: 80-90%NaAlF6, 2-8%Al2O3。添加剂AlF3、CaF3。
铝合金切削加工中的添加剂

铝合金加工切削油。
其中加工性能添加剂目前普遍使用的如:酯类(醚类)、氯、磷、硫、固体类添加剂为主,性能增强剂包括:抗氧剂、抗油雾剂、防锈/防蚀剂、抗泡剂、着色剂/颜料、香味剂等。
乳化剂其中矿物油一般选择环烷基基础油,此类矿物油具有易乳化,与添加剂兼容性好,像回收环烷基变压器油,黏度在10CST左右;此外,也有用重烷基苯类或合成油。
重点考虑的是作为分散体或助溶剂使用,润滑作用在其次。
由于铝合金化学活性较强、质地较软、粘性强.生产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最为常见的有切削油粘刀和切削液磨削液加工中工件氧化失色产生黑斑等问题。
铝的比切削能比钢的低约三分之一,与铝加工相关联的两个特殊问题是切削瘤和“虚假切削”形成。
由于铝的化学活性较强,酸或碱性溶液都会对铝工件产生腐蚀。
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加入铝钝化剂或铝缓蚀剂。
钝化剂或缓蚀剂在铝金属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保护膜,该保护膜与酸或碱不易起反应.从而达到保护工件的目的。
脂类添加剂有油酸脂、硬脂酸脂、菜籽油和它们的衍生物油性剂:油性剂为高级脂肪酸如油酸、月桂酸、棕榈酸;脂肪酸酯如硬脂酸酯、油酸酯;酰胺化合物;硫化棉子油等等抗烟雾剂:抗烟雾剂为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烯烃共聚物、聚烷基丙烯酸酯、聚异丁烯、氢化苯乙烯共聚物等。
缓蚀剂:资料表明,磷系的化合物对铝及铝合金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早期资料报道,无机盐对铝有保护作用,目数越高的硅酸盐对铝件有缓蚀作用。
表面活性剂:(1)以松香、顺酐和多元胺等原料合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具有优异的润滑、防锈和清洗性能。
(2)油酸三乙醇胺酯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油性剂。
(3)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油酸三乙醇胺酯等复合配制而成的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和清洗性。
是水基切削液的重大突破。
水性油乳化剂目前国内外切削液生产厂商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如NP、OP系列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如MOA、FAE系列3. 山梨糖醇聚氧乙烯醚;如:SPAN,TWEEN系列4. 脂肪酸酰胺,脂肪酸盐:如T704、妥尔油盐、蓖麻油盐系列5. 磺酸盐:如T701、T702,土耳其红油系列水性油助溶剂主要有:①醇胺类,如:MEA,TEA,IPA,MORPHILINE,苯醇胺等;②醇类:长链脂肪醇,尤其带支链的醇,抗氧化,凝固点低,无腐蚀;③醇醚类:此类物质具有高沸点,如聚醚等。
EN_573-3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

欧洲标准EN573-3:1994德国标准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形状本欧洲标准于1994-08-17被CEN接受。
CEN成员要求遵守CEN/CENELEC商业规定,在该规定中的条款规定,不得对该欧洲标准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有三种语言文本(英,法,德)。
由CEN成员自行翻译成其本国文字并通知中央秘书处的文本与正式文本有同等地位。
国家标准机构的CEN成员为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目录前言1.使用范围2.标准参考3.化学成分的限定4.书写方式的规定5.合金的标记6.元素的顺序7.整数规则表格1:铝——系列1000表格2:铝合金——系列2000—AlCu表格3:铝合金——系列3000—AlMn表格4:铝合金——系列4000—AlSi表格5:铝合金——系列5000—AlMg表格6:铝合金——系列6000—AlMgSi表格7:铝合金——系列7000—AlZn表格8:铝合金——系列8000—其它前言本欧洲标准由CEN/TC132“铝和铝合金”部门编写。
在其工作项目的框架内,CEN/TC132被指定负责以下标准的制订。
EN573-3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3部分:化学成分该标准为4个标准的一部分。
其它标准如下:EN573-1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1部分:数字标记系统EN573-2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2部分:带化学符号的标记系统EN573-4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4部分:产品形式CEN/TC132于1992年10月20-21日在巴黎开会并决定将CEN成员的现有文本正式表决。
本欧洲标准必须保持国家标准的状态,或通过出版标志文本或通过承认至1995年2月,与此标准可能相冲突的国家标准必须至1995年6月收回。
根据CEN/CENELEC商业规定,以下国家须接受本欧洲标准: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铝合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高硬度、轻质以及柔韧、可加工性等优异性能,可以满足轻质高强度以及环保等要求,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及建筑活动中。
然而,在传统的铝合金中,铝的机械性能会因元素添加剂的增加而受到影响。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研究人员提出了新型的铝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
新型的铝合金元素添加剂是一种包含有稀土元素的有机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
根据研究表明,在此新型元素添加剂的添加下,铝合金的强度可以提高40%以上,延展率可达到20%以上,耐疲劳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效改善了铝合金的机械性能。
新型铝合金元素添加剂的添加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新型元素添加剂溶解于溶剂中,使其成为溶液;其次,将溶液以一定比例与水组合,充分搅拌后,添加到铝合金中,以达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此外,在添加新型元素添加剂的同时,可以加入其他有机添加剂和碳酸类添加剂,以提升铝合金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新型铝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在铝合金材料中应用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新型元素添加剂可以更有效的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能够有效地改善强度、延展率和耐疲劳性能,有效地增加铝合金的耐蚀性和硬度;其次,新型元素添加剂的添加方法简单,可以有效减少工序;再次,新型铝合金元素添加剂和其添加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成型物的质量,改善物品的外观和功能,从而提升机械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可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及国家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新型铝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有助于改善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铝合金制品的质量,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铝是一种轻质且易于加工,常用于制作航空及航天装配零部件、汽车外壳、军工装备、电子设备等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铝合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制备工艺技术,铝合金的质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铝合金的制备工艺。
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铝合金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性能。
该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钙、铝和硅,其中钙可以增加铝合金的塑性,铝可以抗腐蚀,而硅则可增加铝合金的强度。
在使用这种新型合金添加剂之前,需要采用特制的加工工艺,其中包括酸洗、冷却、淬火等,以保证添加剂释放出最大的改善效果。
当铝合金和新型合金添加剂混合完成后,它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冷却程序来加工,以保证铝合金的最大塑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淬火的方法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以及改善抗腐蚀性能。
最终,铝合金经过这些工艺处理后,其塑性和强度作出质的改变,使之能够更好的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
此外,新型合金添加剂还可以用于制作其他合金材料,如钢合金、铜合金等。
它们可以通过相似的工艺流程和加工工艺为这些合金材料提供质量上的改进。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钙、铝和硅的添加,实现对合金材料的强度、韧性、热韧性及耐腐蚀性的改善。
总的来说,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可以提高铝合金及其它合金材料的塑性、韧性以及抗腐蚀性,从而满足工程需求。
由于其加工技术和相关工艺参数的复杂性,它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种高精度配件。
另外,与传统合金添加剂相比,新型合金添加剂更具有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是使用添加剂改善铝合金材料性能的重要技术工具,它不仅能够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更可以用于其他合金材料的改性,从而实现满足当今现代工业生产和设计要求的目的。
铝合金材料中添加剂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铝合金材料中添加剂的优化设计与应用铝合金材料是一种高强度、轻量化和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材料的性能,通常添加一些合金元素或化合物,称为添加剂。
添加剂的种类、含量和制备方式对铝合金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添加剂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是铝合金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
1. 添加剂的种类根据添加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将添加剂分为以下几类:(1)硬质相添加剂:如碳化硅、氧化铝等,能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2)稳定相添加剂:如氧化钛、氧化锆等,能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稳定性。
(3)弥散相添加剂:如钇、镁等,能够形成细小的弥散相,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
(4)精制相添加剂:如氧化铝、硼酸等,能够吸收杂质、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提高铝合金材料的纯度和均匀性。
2. 添加剂的含量添加剂的含量对铝合金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添加剂的含量在0.1%~2%之间。
过低的含量无法达到预期的强化效果,过高的含量反而会导致材料的脆性增加。
因此,在添加剂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最优的含量。
3. 添加剂的制备方式添加剂的制备方式也对其性能有影响。
常见的制备方式有高能球磨、湿法沉积、溅射等。
高能球磨可以制备出非常细小的添加剂颗粒,能够形成弥散相;湿法沉积可以制备出均匀的添加剂层,能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溅射可以在铝合金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添加剂膜,能够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4. 应用案例铝合金材料中添加剂的优化设计和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以铝镁合金材料为例,添加1%的稳定相添加剂(如氧化钛、氧化锆)可以提高材料的纯度和耐腐蚀性;添加0.5%的弥散相添加剂(如钇、镁)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添加0.3%的硬质相添加剂(如碳化硅)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这些优化设计和应用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

铝合金的新型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铝合金元素添加剂以及其添加方法,适用于铝合金材料的加工工艺和铸造工艺要求,用于高综合性能的研发和加工制造。
第一步是预混合。
将铝合金原料-铝及其它金属元素在合金的理论分子量的比例下,加入常温混合剂中,并以一定比例加入碱混合剂,充分混合均匀为一定的湿混合料。
第二步是添加混合元素。
将混合的料加入新型的铝合金元素添加剂,元素添加剂含有特定比例的铜、锡、锰、钛、钴、锆和镍等金属原料,然后再混合均匀,得到料料按照理论分子量做特定加成。
第三步是室温保持。
将得到的料料放入保温炉中,室温下维持至少一小时,以保证有效地添加金属元素和化学的特性变化。
第四步是熔点测试。
将添加完成的混合料在熔点仪上测试,以确保金属元素的最佳添加结果,并将所测得的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用于校正混合料信息。
第五步是加热。
混合料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融合原料中转化离子元素,得到所需要的合金性能要求,获得批量混合料,用于铝合金加工和制造。
本发明的铝合金元素添加剂及其添加方法,能够调节相应元素的含量,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改善铝合金的加工制造工艺,使得铸件具备良好的成型和可加工性能,并输出高精度、稳定性能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NN/J.34.07.11-2007 铝及铝合金成分添加剂
2007 -08- 20发布 2007 - 09 - 01实施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加强对熔炼铝及铝合金成份添加剂采购,检验的控制,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人:闻静
本标准审核人:廖志宇
本标准批准人:周文标
本标准从2007年08月首次发布,2007年09月01日起实施。
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铝及铝合金成分添加剂
NN/J.34. 07.11-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铸轧金属添加剂(以下简称添加剂)的采购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S/T492-2005 铝及铝合金成分添加剂
GB/T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3职责
3.1质量技术部
3.1.1负责添加剂技术要求,质量的总体控制和管理。
3.1.2负责添加剂的检验,送检和判定工作,并对其准确性负责。
3.1.3理化室负责对送检项目的检验,并对其准确性负责。
3.2采购部
3.2.1负责添加剂的采购工作,并对添加剂的合格性负责。
4 原辅料要求
添加剂主要原辅材料见表l。
5 技术要求
5.1添加剂的化学成份符合表2的要求。
3
5.3添加剂单块重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
6 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份按下列方法测试。
6.1.1 锰剂中锰的含量按附录A的规定测试。
6.1.2 铁剂中铁的含量按附录B的规定测试。
6.1.3 铜含量按GB/T 6730.35的规定测试。
6.2水分按下列方法测试
在压制成型的样品上取样,称取lO g(精确至0.0002 g)试样。
将试样置于预先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将称量瓶盖稍微打开,并置于105℃~110℃的烘箱中(称量瓶应放在汞球周围),烘2 h,将称量瓶的瓶盖盖严,取出,置于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不少于30 min)称重。
重复上述操作。
直至恒重为止(烘干时间只需1 h)。
然后按下式计算:
M 0=(M-M
1
)/M
2
×100% (1)
式中:
M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M —称量及试样烘干前的质量,g;
M
1
—称量瓶及试样烘干后的质量,g;
M
2
—试样质量,g;
6.3 密度按下列方法测试。
用称量范围为l000 g工业天平称取试样质量;用游标卡尺测出试样的直径和高度。
按下式计算:
P=M/[(π/4)×D2×h] (2)
式中:
P —试样的密度;
M —试样的质量;
D —试样的直径;
H —让样的高摩。
6.4 单块重用最小分度l g的天平测试。
7 检验规则
7.1 入库前由质量技术部组织检验,并提供"金属添加剂检验表"。
7.2 产品须按批进行检验,每批(每一个炉号)随机抽取一块进行入库检验,入库检验的项目,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见表3。
7.3 添加剂经入库检验判为合格时,方可使用。
检验有一项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检验,合格判定批次合格,不合格即为批次不合格。
8 其它要求
8.1 标志
8.1.1 包装箱上应标注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厂名、厂址;
c) 执行标准代号;
d) 按GB/T 191规定的“防雨”、“防湖”、“怕热”等图示标志:
e)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f )数量、质量,体积.
8.1.2铁剂包装箱上标志应用黑色印刷,锰剂包装箱上标志应用红色印刷。
8.2包装
8.2.1 铁剂内包装用白色塑料袋;锰剂内包装用红色塑料袋;外包装用纸箱,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8.2.2 包装袋应封口严密、牢实。
不允许有漏气、破损现象。
8.3运输
8.3.1 添加剂装卸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止摔打、包装损坏.不允许与腐蚀性物质混装。
8.3.2 运输工具应干燥。
无污染。
8.4 贮存
8.4.1 添加剂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应防止受热、受潮;添加剂开箱使用后.应在3天内使用完。
8.4.2锰剂自生产之日起,密封包装的保质期为4个月;铁剂自生产之日起,密封包装的保质期为6个月。
`
(规范性附录)
EDTA滴定法测定锰含量
A.1 试验原理
试样以盐酸、硝酸溶解。
在盐酸羟胺存在下.用三乙醇胺睁蔽共存离子.在氨性介质溶液中.用EDTA溶液测定锰的含量。
A.2试验试剂
A.2.1 氨水(p O.89 g/ml)
A.2.2 盐硝混酸:30 ml盐酸(1:1)与50 ml硝酸(1:1)混匀。
A.2.3 盐酸羟胺溶液(100 ml/1),
A.2.4 三乙醇胺溶液(1:1).
A.2.5 锰标准溶液(0.05000 mol/1):称取锰粉(纯度为99.99%)2.7472 g置于250 ml烧杯中加入40 ml盐硝混酸,加热至锰粉完全溶解并氮氧化物散尽。
将溶液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冷却、稀释至刻度.混匀。
A.2.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O.05000 mol/1):称取18.7 g EDTA溶液溶解于200 m1热水中.用脱脂棉过滤于1l瓶中,冷却、稀释至刻度。
混匀。
A.2.7混合指示剂:称取1.00 g甲基百里香酚蓝与O.1g奈酚绿B和1.0 g盐酸羟胺于200 m1烧杯中。
加入50 ml水和50ml无水乙醇,搅拌使其溶解。
A.3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0.2500 g试样于250 ml烧杯中,加入15 ml硝酸、盐酸的混合溶液。
待硝酸、盐酸的混合溶液将试样完全分解后,微煮沸2min。
将溶液移入250 m 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25 ml溶液于250 ml烧杯中,加入5 ml盐酸羟胺溶液、5 ml三乙醇胺溶液、25 ml氨水、l~2摘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根据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锰的含量。
(规范性附录)
碘量法测定铁含量
B.1试验原理
试样以盐酸溶解,用过氧化氢将铁离子氧化为三价,加入KI溶液,用三价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等物质量的碘,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碘析出的量,根据Na2S2O3的消耗量,计算出铁的含量.
B.2 试验试剂
B.2.1 盐酸(p 1.19 g/m1)。
B.2.2 过氧化氧(p l.10 g/m1)。
B.2.3 碘化钾溶液(150 g/1)。
B.2.4 淀粉溶液(10 g/1)。
B.2.5 铜标准溶液(O.02000 mol/1):称取铜粉(纯度为99.99%)1.2709譬置于250 ml 烧杯中加入1Oml硝陵(1:1),加热使铜粉溶解完全,冷却。
将溶液移至l 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B.2.6 硫代硫酸钠(Na2S2O3)贮存溶液(1 mol/1):称取250 g五水硫代硫酸钠和l g无水碳酸钠于 1000ml烧杯中,以热水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l。
移至棕色瓶中放置15天。
B.2.7 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0.02000 mol/1):移取200 ml硫代硫酸钠贮存溶液,以脱脂棉过滤于10l棕色瓶中.以煮沸15 min并冷却的水稀释至10 l,加入1 m1三氯甲烷,混匀。
B.3 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O.2500 g试样于250 ml烧杯中.加入16 ml盐酸溶液。
在低温下,逐滴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并让盐酸溶液慢慢分解试样,浓缩溶液至近干状态,将其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25ml溶液于250ml烧杯中,加入15 mlKI 溶液,静置30s,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再滴定至蓝色消失。
根据Na2S2O3的消耗量,计算出锰的含量。
金属添加剂检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