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第四章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个案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概述个案研究法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深入了解和分析个体或个体群体中的现象、特点和态度。
个案研究法通常通过详细观察和收集数据来获取细致而全面的信息,以便对个体或个体群体的行为、思维和经验进行深入剖析。
本文将介绍个案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进行个案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应该明确、具体,而研究问题应该能够有效回答研究目的。
在这一步骤中,研究者需要仔细思考并确保研究目的和问题与研究主题相关,并且可以通过个案研究法来回答。
步骤二:选择研究对象和样本在进行个案研究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和样本。
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
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考虑到研究目的和问题,并确保研究对象能够提供所需的信息。
选择样本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步骤三:收集研究数据个案研究法通常通过详细观察和收集丰富的数据来获取细致而全面的信息。
数据的收集可以包括面对面访谈、观察记录、文件分析等方法。
在收集数据时,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遵循研究伦理要求,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步骤四: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在收集到研究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数据整理包括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以深入了解和探索个体或个体群体的行为、思维和经验。
步骤五:解释和呈现研究结果在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呈现。
解释研究结果时,需要参考相关理论和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读。
呈现研究结果可以采用文字描述、表格、图表等形式,以清晰、简洁地展示研究结果。
步骤六:讨论和总结研究发现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呈现后,研究者需要进行讨论和总结,以进一步深化对个体或个体群体的理解和认识。
讨论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解读并提出相关推论。
总结可对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回顾,并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贡献和局限性。
个案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casestudies)把行为观察和态度观察以及研究对象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个案研究所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也是非常依赖于研究者的访谈技巧和建立信任关系的能力。
个案研究适用于一下情形:1.对研究领域知之不多。
2.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涉及非法行为或者至少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3.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无法获取。
个案研究对象:除了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团体、社区或者任何一个预先界定的系统或实体,通常个案数量不超过4~5个。
个案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研究者可以深入的考察那些用定量无法做到的事物,例如感受、经历等。
2.研究者能够感受到他们位居创建有关某个问题的最前沿。
缺点:1.最大的缺陷:产生确定性知识的能力有限。
(普遍性和特殊性)2.个案研究的外在效度非常低。
3.个案研究具有微观性和反历史性。
如何来完善个案研究:研究者对个案研究的缺陷有四种应对方法,分别是超越个案的概括——类型学的研究范式、个案中的概括——人类学的解决方式、分析性概括以及扩展个案方法。
个案研究的历史:个案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考察,以及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都可以看作是个案研究的雏形。
在个案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则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名着《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他根据自己从1914年至1918年在新几内亚进行的三次调查,对新几内亚东部南马辛地区(SouthernMassim)所特有的“库拉”(kula)活动进行了具体描述。
通过对库拉交换圈的叙述,作者生动地展示了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的生活。
马林诺夫斯基对调查对象的选取、他的田野调查实践,以及这部经典民族志作品,成为个案研究的最初范例。
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经由人类学、社会学的共同推动,个案研究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取向之一。
个案研究分类:根据研究目的,斯特克进一步将个案研究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内在的个案研究(intrinsiccasestudy)、工具性个案研究(instrumentalcasestudy)和多个案研究(multiplecasestudyorcollectivecasestudy)。
个案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手段,用于深入了解一个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该方法通常涉及对个体或群体的详细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多种资料收集手段,旨在全面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个案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个体或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高度的具体性和细节性,能够深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个案研究方法还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研究者通常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个案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个案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等问题;在社会学领域,个案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研究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关系等问题;在教育学领域,个案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研究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学习障碍等问题;在医学领域,个案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研究患者的疾病史、治疗效果等问题;在管理学领域,个案研究方法通常用于研究企业或组织中的个体或团队的管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个案研究方法虽然具有深入、全面、具体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存在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研究者主观偏见等问题。
因此,在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时,需要在方法和技术的选择上保持谨慎,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手段,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 个案研究法

❖ 概括的说,其适用范围如下:
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论基础的问题 某些特例显然与理论相矛盾时 适合于捕捉研究个案中人员的知识并发展理论 研究How及Why的问题
精选2021版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21
❖ 游戏治疗经过四次以后,王某已能回忆起
来以往的遭遇,言语对答无误,但仍坚信 自己是两个人。
❖ 第二阶段:墙壁会面(每周一次)
❖ 在游戏治疗的基础上,将两个象征王某和 李某的电动娃娃用一种障碍物个开,指导
者当着王某的面不停的讲:“李某非常想 念王某,想和她会面交个知心朋友。”
个案研究常犯的毛病未说明研究目的对研究问题未定义清楚未说明为何选用此研究对象未说明为何选择单一个案或多个个案未说明分析单位如个体组织或系统未说明数据搜集方法如访谈方式对象工具大都以追述方式问受访者经验及记忆搜集数据受访者提供数据的偏误研究者的偏误
第四章 个案研究法
精选2021版课件
1
内容
❖ 个案研究的起源 ❖ 个案研究的内涵 ❖ 个案研究的特性 ❖ 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 ❖ 个案研究的程序 ❖ 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10
四、个案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适用范围
❖ 判断是否适用个案研究的准则
是否只能在自然环境下进行? 是否为当前事件? 是否毋需控制或操弄? 是否已有理论基础? 是否变量太多其它研究法无法掌握?
精选2021版课件
11
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
❖ 个案研究法适合的研究问题
个案研究一般而言适合研究当前较新的、未曾有 许多人研究或无坚强理论的研究问题,且是自然 现实环境下的研究问题。
个案研究方法步骤

个案研究1、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者应根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对个案问题行为的界定,选择典型的人或事为研究对象。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2多样的,可采用书面调查、口头访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评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查阅个案的个人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
个案资料的来源大致有:(1)个案的个人资料。
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籍贯等,常常还涉及个案的身心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病史、性格、气质等。
还要收集个案历年来的学习手册、考试成绩、作业、日记、周记等相关资料。
(2)学校有关记录。
个案的学校记录资料比较规范,又有延续性,易作前后对比。
资料包括各种情况登记表,成绩记录,能力、兴趣、人格、智商等测验结果,操行评语,奖惩情况,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等。
(3)家庭和社会背景。
家庭和社会背景涉及个案的个人生活史,是个案研究的重要的信息源。
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涉及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管教方式、家人与个案的的关系,个案在家庭中的地位,所在社区的文化状况,所交的男女朋友等。
3、诊断与假设。
在广泛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常常还需要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测试,以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推论原因——主因、次因、远因、近因等,形成初步的假设。
诊断最好能有标准化的测验量表。
4、个案分析与指导。
个案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往往比较粗糙、琐碎,难以直接解释问题,因此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有关资料进行理性的加工。
个案研究不仅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
5、实施个案指导。
通过跟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
在个案研究的诊断与假设、分析与指导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因此需要在实际的个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来检验先前主观推断的合理性。
6[1]。
个案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是一种深入探究某个个体、团体或事件的调查方法。
它是一种全面性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描述和分析个案的所有方面来获取详尽的信息。
个案研究通常使用多种数据收集技术,包括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
个案研究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定的个案进行研究和需要回答哪些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研究的背景、目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对象。
第二步: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
研究计划和设计是为了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数据收集技术。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特点、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的方法。
第三步: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为了获取关于研究个案的信息。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四步: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为了深入探究个案的特点和问题。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进行分析。
第五步: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为了描述研究个案的所有方面,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等。
总之,个案研究是一种深入探究某个个体、团体或事件的调查方法。
它是一种全面性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的方法包括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
心理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心理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心理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是一种研究特定个体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例如个体面临某种心理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该方法通常需要对一个特定个体进行深入的访谈、问卷调查或其他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了解某个特定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获得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并且可以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作用。
还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为临床和咨询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进行个案研究法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设计要合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2.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尊重被研究者的隐私和独立性。
3.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以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研究结果需要与理论模型和假设相符合,以支持或否定理论模
型和假设。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概述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个体或特殊情况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来获取详细的、全面的、准确的研究信息,以加深对复杂问题的理解。
个案研究法通常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个案研究法的步骤个案研究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个案进行研究。
2.收集数据: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研究数据,如观察、访谈、文献回顾等。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数据中的模式、关系和趋势。
4.解释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个案的特征、动态和影响进行解释和理解。
5.推断普遍性:通过对个案研究的结果进行推断,从而对更广泛的情境或群体进行理解。
个案研究法的优势个案研究法具有以下优势:•深入理解:通过对个案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详细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对复杂问题的深入理解。
•现实情境:个案研究法通常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能够反映出真实情境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多重数据源:个案研究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如观察、访谈、文献回顾等,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和全面。
•理论发展:个案研究法可以为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持,在应用和实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领域个案研究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领域,如:1.心理学:个案研究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发现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案。
2.教育学:个案研究法可以帮助教育学家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改进教育实践。
3.社会学:个案研究法可以帮助社会学家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本质,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变化。
4.医学:个案研究法可以帮助医学研究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个案研究法的局限性个案研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个案选择的局限性:个案研究法由于个案的选择通常是基于某种特殊性或典型性,因此可能无法推广到整个群体或普遍情境。
个案研究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个案研究法的具体实施步骤1. 引言个案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个别个体或小组,深入了解其背景、特征、行为等,从而揭示出普遍性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个案研究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个案研究。
2. 选择个案2.1 研究目的在进行个案研究之前,首先确定研究的目的。
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个案。
2.2 选择个案的原则在选择个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典型性:个案应该代表目标群体或研究对象的典型情况。
- 可获得性:个案应该相对容易获取,以便能够进行充分的研究。
- 多样性:个案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便能够比较和分析。
2.3 确定个案数量个案研究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选择个案数量时,需要考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可获得的资源和时间等因素。
3. 收集数据3.1 数据收集方法个案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个案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3.2 访谈访谈是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个案的背景、经验、观点等。
3.3 观察观察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个案的行为、环境等,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3.4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量化数据收集方法,适用于大样本的个案研究。
研究者可以设计问卷,让个案填写并收集数据。
3.5 数据记录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准确记录个案的信息。
可以使用笔记本、录音机或录像机等工具记录个案的言行举止,以便后续分析和归纳。
4. 数据分析4.1 数据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先整理和清洗数据。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进行分析和比较。
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符号等进行编码。
4.3 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个案研究法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甚至进行实 验(准实验)、观察、调查等。这就说明个案研究往往是多种 研究方法的综合。当然,个案研究也可以贯穿在其他的研究方 法中。
(四)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 例如:对个别智力超常儿童的研究
➢ 如对某个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 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 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 • 教师和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诸如脑子活、常提怪问
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 ➢ 个案研究的典型性就是要通过对该个案的调查研究,找出它与
• (三)有助于教师开展集体教育工作 个别中蕴含着一般 ,特殊中反映着普遍。通过个案研究,
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整个班级或年级的情况,从而更好地 开展集体教育工作。 • (四)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对个案的辅导,帮助教师不断总结一些积极的教育 措施的实施经验,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四、个案研究的局限
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从主观上分析:内在的动力,如动机、态度、情感、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2.从客观上分析: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等与学生的生理、 心理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哪些相适应或不适应的地方, 并找出这些适应或不适应的矛盾关键之所在; 3.从个案行为结果各种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解影响 个案的各种因素。
(五)追踪指导研究
➢ 个案研究涉及的变量多,对象复杂且变化快,在施行个案 指导措施以后,还要继续追踪研究,以检查用于指导的那 些教育措施是否有效。
➢ 若指导有效,特殊行为已经改正,个案研究工作就算告一 段落;
教育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教育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在罪犯学、工业社会学、社区研究,以及心理学、精神医学等方面早已被广泛使用。
在传统教育研究中,个案法主要运用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以研究特殊的对象,如适应不良的学生、或是问题青少年为主。
近年来,这种强调自然观察、深入透彻地关注个例的研究传统逐渐涉猎到教育研究的其他领域,尤其是对教育发展计划的评价上。
个案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有时,它采用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方法,来解释和批判造成案主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解决问题,其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病态的个案,而是一般常态,与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相配合。
个案研究已从一种作为“纯研究”的独断型风格,逐渐成为理解教育行为、开拓研究思路的好途径。
一般说来,个案研究法主要有以下特征:(三)研究者参与到个案中。
在个案研究中,重点研究特殊事件,注重对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研究,探讨他们对事件的知觉过程。
由于质的研究是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上观察他们,用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与他们互动的社会科学的方法,个案研究就包含了实地工作的部分,以此使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与被研究者互动。
报告。
一个完整的个案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是从客观世界中搜寻和确定有意义的个案;二是收集个案素材,真实、客观地描述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三是充分地分析个案中的各个变量要素,并从中归纳出一个或数个经验性的结论。
其结论可能支持或发展现有理论,也可能会否定一个现有理论,产生一个新的理论;最后,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其它地区和事件中去,检验其是否具有普遍性。
教育研究领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教育活动,其中无法用传统理论加以解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
个案研究法有可能深化我们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认识,实现理论创新。
二、个案法的类型及意义个案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逐渐脱离主观分析,与科学客观的量化典范连接,如个案实验法;另一种则是承续精神医学的传统,强调质的分析,与解释学、现象学及批评理论相结合,试图减少主观研究所形成的缺失。
4-11个案研究法

结果呈现的方式
个案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案例类论文 或研究报告的写作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有基本的要 求,内容结构应包括案例、分析和评议三部分。 个案研究报告一般主要包括: (1)案例事件描述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发生过程、结果等的详细记述; (2)案例理论分析部分,包括案例分析目的,教 育理论依据、教育意义等; (3)案例评议部分,包括案例自评或者专家点评、 改进意见等。案例写作的重点在于分析部分
五、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个案研究报告一般主要包括:
(1)案例事件描述部分,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发生过程、结果等的详细记述; (2)案例理论分析部分,包括案例分析目的, 教育理论依据、教育意义等; (3)案例评议部分,包括案例自评或者专家 点评、改进意见等。案例写作的重点在于分 析部分
(四)产品分析法 研究者通过研究对象的作业、作品、日记等的
分析,去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五)教育会诊法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理论工作者会同班主任、 科任教师以及家长,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分析 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教育措施 的 具体方法。
四、个案法的研究过程
开展个案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与研究背 景;其次,说明选择个案的过程,并依据研究目的, 对个案的相关情况予以介绍或客观描述;再次,结 合问卷调查、访谈、质性研究或实验等方法,对个案 予以研究;接着,概括研究结论;最后,对研究结果 给出进一步的解释,或者以结论为基础给出讨论与思 考意见。
2.善于进行“防御性归因”的“数学学习困难生” 案例。 研究对象:王某,男,天津市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 学生。 研究区段:2008年2月~2008年8月。 基本情况:王某的父亲母亲都是某银行高级管理人 员,平常工作很忙,几乎无暇顾及王某的学习。家 庭经济状况较好。王某为家中独生子,父母对其期 望较高,初中就读于天津市某重点中学,但中考失 利,他只能上普通高中。上高中后,他的各科成绩 都不乐观,在高一上学期全区期末统考的八科中有 五科不及格,数学成绩仅为38分,为名副其实的数 学学习困难生。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实习生使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
由于实习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放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
实习生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
2.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个案研究究竟应当如何展开?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大家可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追踪法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某一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或事例作为追踪研究对象并明确要对学生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②实施追踪研究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不能让重要的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
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③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要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④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研究者要根据对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
(2)追因法追因法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
个案研究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个案研究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引言个案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一个特定的个体或组织,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个案研究法的具体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个案研究。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开始个案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确定研究目的可以帮助研究者明确自己的研究意图,并对研究方向进行界定。
确定研究问题可以指导后续的研究过程,并帮助研究者集中精力解决重要的问题。
步骤二:选择个案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单个个体研究、多个互相关联个体研究、实地观察和访谈等。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合的个案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步骤三:识别和选择个案在个案研究中,选择适当的个案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者需要识别可能的个案,并从中选择出最具代表性的个案。
个案的选择应基于研究目的和问题,并且应尽量包括代表性和多样性。
步骤四:收集相关数据为了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通过收集数据,研究者可以获取有关个案的详细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解释做准备。
步骤五:整理和分析数据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整理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将数据分类和结构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分析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关联,从而回答研究问题。
步骤六: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完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包括引言、研究背景、目的和问题、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报告中应当包括个案的背景信息、研究方法的描述、数据分析结果的呈现以及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步骤七:评估和总结研究结果完成个案研究报告后,研究者应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研究结果可以包括对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效度的评估,以及对结果的解释的合理性和可信度的评估。
总结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研究者概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1.个案研究法的含义教育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数量上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研究者可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
例如,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都属于成组研究。
在教育统计学上,30个被试以下属于小样本组,30个被试以上属于大样本组。
成组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
所以成组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大,代表性也强,但成组研究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研究。
在教育研究中,有时需要对个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而不需要大面积的成组研究。
这时,个案研究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2.个案研究法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
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
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
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
此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05 第四章 个案研究法

Yin(2001)认为,采用单一个案研究有下列理由: 该个案是检测(测试)某个已知理论的关键性个案 该个案代表一种独特的或及少见(极端)的案例 揭露式个案(revelatory case) 该个案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利用个案作进一步研究的开场 ,或者是作为多重个案研究 的先导个案。 Creswell(1998)指出,采用单一个案的原因在于研究深度的 取舍,因为当研究者重在多个个案时,每一个个案的研 究深度势必会受影响。我们知道单一个案研究在资料搜 集、分析与访谈上相较于多重个案研究,可以获得较佳 的深度。
收集证据的原则
个案纪录的方法
1
资料收集的准备
1
2 3
研究者事先所须具备的技巧 发展个案研究计划书
进行先导个案研究
1
个案研究者需要的技巧
1.问好的问题 2.好的「聆听者」 3.有适应性且具有弹性 4.能掌握正在研究的议题 5.不应该因事前的想法而产生偏见
2
发展个案研究计划书
个案研究计划概述 实地实施程序 个案研究问题 个案研究报告的指引
探索性
解释性
4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范围
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论基础的问题。 某些特例显然与理论相矛盾时。 适合于捕捉研究个案中人员的知识并发展理论。 研究How及Why的问题。
4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范围
Yin(1984)将研究分成: 1.叙述阶段:此阶段可用单一个案或多个个案来叙述问题。 2.探索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多个个案来探索 3.假设检定阶段:此阶段可用实验法或调查法 4.实证、解释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多个个案法 5.质疑、解释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单一关键个案
2
发展个案研究计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个案研究法的主要特性
(6)没有变量操弄(manipulation)、实验设计或控制 (7)研究当前的现象,解决当前的问题。 (8)个案研究比较适合研究“为什么”或“如何做”的问题, 并且可以做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基础 (9)研究结论(果)的良窳跟研究者的整合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10)改变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发展一些新的假说 (11)个案法不预设研究变数、及何者为自变量、依变量。
研究设计的目的
帮助研究者避免"他 所搜集的证据不足 以用来回答任何初 始研究问题”的这种 情况
当研究无法推论出正确 的结论时,表示研究设 计出现了瑕疵。当一开 始就发展一个合适的研 究设计,就可以避免掉 这样的结果
研究设计要能处理四个问题
要研究哪些问题
要如何去 分析结果
相关的资料有哪些
要收集哪些资料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方法来设定解释这类发现的准则,只希 望能足够比对出不同的类型,可以用来比较至少两个对立 命题的方式来解释发现。
3
在设计工作中,理论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之所以需要理论的目的:是使你的研究能有一个足够 有效的蓝图,以决定要收集哪些数据,使用什么策略来分 析。
3
在设计工作中,理论所扮演的角色
做法应用的研究阶段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 写作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研究设计
构念效度
內在效度
进行类型比对 进行建立解释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外在效度
在多重个案研究中使用复现 逻辑
使用个案研究的计划书 发展个案研究资料
信度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
第三节 数据收集
1 2 3 4
资料收集的准备 个案研究的证据来源
收集证据的原则
个案纪录的方法
1
资料收集的准备
1
2 3
研究者事先所须具备的技巧 发展个案研究计划书
进行先导个案研究
1
个案研究者需要的技巧
1.问好的问题 2.好的「聆听者」 3.有适应性且具有弹性 4.能掌握正在研究的议题 5.不应该因事前的想法而产生偏见
2
发展个案研究计划书
个案研究计划概述 实地实施程序 个案研究问题 个案研究报告的指引
传播学研究方法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第四章 个案研究法
张学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系 Tel:88335548 email:popzhang@
Contents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基本概念 研究设计
数据收集 分析证据
个案研究法的目标置在于了解接受研究的单位,重复生活 发生的生活事项,或该事项的重要部份,进行深入探究与 分析,以解释现状,或描述探索足以影响变迁及成长诸因 素的互动情形,因此个案研究应属于纵贯式的研究途径, 揭示某期间的发展现象(王文科,1999)。
2
个案研究法的主要特性
(1)在自然环境(natural setting)中从事现象的研究 (2)使用多种的数据收集方法。 (3)分析单位(收集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单一个案)或多个(多个 案)实体。例如:人、群体或组织 (4)对于每一个实体都深入了解其复杂性。 (5)个案研究比较适合运用在问题仍属探索性阶段(探索Why 或 how问题),尚未有前人研究可循的情况下,甚至分类 性研究及假设或命题的提出。
2
个案研究法的主要特性
Merriam(1998)罗列了案例研究方法的四个根本特征: 1.针对性 案例研究总是针对某一特定情况、时间、计划或 现象,因此它是研究实际现实问题非常好的方法。 2.描述性 案例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对研究现象的详细而具体 的描述。 3.启发性 案例研究使得人们更好地认识被研究的问题。案 例研究的目标是提出新解释、新观点、新含义和新想法。 4.归纳性 绝大部分案例研究依靠的是归纳推理。一般性的 原理来源于对案例研究数据的分析。许多案例研究力图发 现新的关系,而不是验证已有的假设。
1
什么是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属于一种实征探索(Empirical Inquiry),以真 实生活背景下所发生的现象为依据,特别是在现象和背景 间的界线不是非常清楚状况下来进行研究。个案研究是以 一个个体,或以一个组织,例如:一个家庭、一个社会、 一所学校或是一个部落等为对象,进行研究某项特定行为 或问题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或问题,尤其强调对于事 件的真相、问题形成的原因等等的方面,做深刻而且周详 的探讨(林重新,2001)
3
个案研究类型 说明
个案研究的基本类型
主要针对实务予以叙述,藉以了解传播理论与实务间 之差距,并提供现有传播实务的特性与形式等信息。 主要针对特殊的个案,依其创新实务做举证,以证实 其在实务上可被达成的情形。 主要针对业界发展出新的程序和技术时,利用现有的 理论观点进行规范性推论,以协助实务界执行新技术。 主要探讨影响特殊传播实务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 因素提出假设,以便在大规模的研究中进行测试,并 对此一实务现象作出归纳及解释。
一般性的研究设计特征可作为进行特定个案研究 设计的基础
4
个案研究的设计
单一个案设计 多重个案设计
设计类型
整体性的 (单一分析单元)
类型一Biblioteka 类型三嵌入式的 (多重分析单元)
类型二
类型四
4
个案研究的设计
型态一:研究对象仅有一个,而且在此唯一对象 内,也仅分析一个单元。 型态二:研究对象仍为一个,对次对象内的多数 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此型态通常是因为在研
2
研究设计的元素
研究的问题 研 究 设 计 的 元 素 研究的命题 分析单元
连结资料及命题的逻辑
解释研究发现的准则
2
研究设计的元素
研究的问题形式 『什么人』、『是什么』、『在哪里』、『如何』、和 『为什么』
2
研究设计的元素
研究的命題 ▲将你的注意力引导到在研究范围内所应该要检视的事情上。 ▲ 『如何』和『为什么』的问题,是真正引起你的兴趣,而 想回答的问题,引导你开始选择以个案研究为适合的研究 的策略。
4
个案研究的设计
型态三:研究对象不止一个,在各研究对象内仅 分析一个单元。 型态四:研究对象不止一个,而在每一研究对象 内所欲分析的单元也有数个。
择多个案设计之研究方法主要是希望能呈现「复现」之逻辑。
5 3
测试
评判研究设计质量的准则
个案研究做法
使用多重证据来源 建立一个证据链(chain of evidence) 请关键性的资料提供者检视研究报告 草稿
2
发展个案研究计划书
计划书中列出的问题分五个层级: (1)询问特定受访者的问题 单一个案研究 (2)个别个案中要问的问题 (3)跨个案的结果所想要回答的问题 (4)整个研究所问的问题(EX.除多重个案的信息外还参 考相关文献来回答) (5)超出狭义的研究范围之外,有关政策建议和结论的规 范性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应该附带列出可能的证据来源。
2
研究设计的元素
分析单元——分析什么 ▲其定义跟研究一开始问题被定义的方式有关,是什么构成 了一个“案例”。 ▲一个研究某特定计划个案研究可能会显现出: 1.在计划定义上的差异 2.在计划正式命名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计划元素 ▲定义个案与分析单元跟可取得的研究文献所扮演的角色有 关。
2
研究设计的元素
撰写研究报告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2 3 4
什么是个案研究 主要特征
基本类型
应用范围
何谓一个案例
Miles and Huberman(1994) ,定义案例为: 在一个有限制的环境背景中所发生的一个现象。因此, 一个案例可能是一个个人、一种角色、一个小团体、一整 个组织、或一个社群,甚至为一个国家;也可能是一个决 议、一个政策、一个流程、或是一个意外行为及活动事件, 有各式各样的可能性,都可以被当作是一个案例来看。
究对象中有更小的分析单元值得被分析。
Yin(2001)认为,采用单一个案研究有下列理由: 该个案是检测(测试)某个已知理论的关键性个案 该个案代表一种独特的或及少见(极端)的案例 揭露式个案(revelatory case) 该个案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利用个案作进一步研究的开场 ,或者是作为多重个案研究 的先导个案。 Creswell(1998)指出,采用单一个案的原因在于研究深度的 取舍,因为当研究者重在多个个案时,每一个个案的研 究深度势必会受影响。我们知道单一个案研究在资料搜 集、分析与访谈上相较于多重个案研究,可以获得较佳 的深度。
完整的设计研究需要针对要进行的个案研究发展理论架构, 无论是解释性、描述性、探索性的,一个好的个案研究者 应该要努力发展这样的理论架构。 在进行个案研究时,理论不只在定义适当的研究设计和资 料收集时有很大的帮助,更是推论个案研究结果的主要工 具。
3
在设计工作中,理论所扮演的角色
4
个案研究的设计
探索性
解释性
4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范围
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论基础的问题。 某些特例显然与理论相矛盾时。 适合于捕捉研究个案中人员的知识并发展理论。 研究How及Why的问题。
4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范围
Yin(1984)将研究分成: 1.叙述阶段:此阶段可用单一个案或多个个案来叙述问题。 2.探索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多个个案来探索 3.假设检定阶段:此阶段可用实验法或调查法 4.实证、解释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多个个案法 5.质疑、解释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单一关键个案
只有在你被强迫要描述一些命 题时你才会往正确的方向迈进
2
研究设计的元素
研究的命題 ▲ 有一些研究对于没有提出任何研究的命题可能也会有合理 的解释。 ▲ 一个探索性研究设计应该要以提出研究目的来替代研究命 题,并说明用来判定探索是否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