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次周练试题
精品:高三下学期周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下学期周考(二)试题语文试题12345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一15题。
竹马子柳永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的上片抓住物候时序的变化,描绘了特定时节和环境中的景色。
B.“神京”指汴京,这里作者用对曾经都城的思念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
C.下片开头抒情,写旧情难忘,又添新愁,而友人难聚,愁闷无法排遣。
D.最后五句以景结情,巧妙地以黄昏之景来衬托和强化作者心中的悲苦。
E.作者登高远望,览景生情,不由回想往昔,将眼前景和昔日景进行对比。
715.词的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词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作答。
(6分)8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87岁的山东莱阳老人李世富用25年时间,只身一人在山上种了10万余棵树。
人们因此尊称他为“山魂”,李世富摆手说自己充其量叫“小山”,是大山的儿子。
某电视台得知此事,要对老人进行采访,请为记者写一段采访前的开场白。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80个字左右。
9高三下学期周考(二)语文答案1、(3分)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原文内容的能力。
“源头”错,原文是“最早又最可信的一段记载”,故选B。
2、(3分)答案:C解析:原文是“家训的体现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
故选C。
3、(3分)答案:D 解析:强加因果。
《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故选D。
4、(5分)答案:BE。
(答对1项给2分,全对给5分)解析:B项,“‘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既无医德,也无医术。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文/李倩薇李力可)10月22日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闭幕,这也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科幻大会。
2023世界科幻大会的主题是“共生纪元”,寓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科幻之名欢聚成都,在这里碰撞思想,交流情感,共创大会。
“科幻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将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文学,科幻小说所描写的梦想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所描写的危机也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所以它是一个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
长期以来,国外经典科幻文学和电影对中国读者和观众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科幻文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出海”。
在当代中国科幻创作浪潮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创作者和读者的青睐。
21日晚,“90后”科幻作家海漄凭借历史性科幻小说《时空画师》获得2023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
在海漄看来,科学是全球通行的,但科幻中的想象力却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财富。
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幻创作,不仅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的科幻作品走向世界。
过去许多科幻文学和电影中的描述正成为现实,而现在的科幻作品正想象着一幅未来的图景。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上,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的21个科幻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进一步推动成都科幻产业量级提升。
围绕科幻,成都已聚集华为、京东方、完美世界等关联企业1000余家,正在布局量子科技、6G通信、合成生物、超级高铁、扩展现实(XR)、脑科学应用等未来赛道,为科幻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想象源泉。
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周练语文试卷【附详解】
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周练语文试卷【附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数字劳动带给不同人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数字劳动与诸多社会结构性因素互嵌,包括年龄、性别、地域、种族、教育水平、职业类别等。
数字劳动带来了社会分化。
这种分化可以从很多层面来阐释。
当我们讨论社会分化时,往往会联想到政策、阶层等宏观层面,而忽略了劳动者群体内部的分化。
(1.A)实际上,数字劳动带来的分化首先发生在接触劳动、执行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群体内部。
在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同时存在。
(2.A)有的人一出生便是“数字原住民”,习得数字技术、从事数字劳动对他们而言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而年龄较大的人一般更习惯“工厂制”的流水线劳动,突如其来的数字化往往令其不知所措。
从工厂、建筑工地、服装厂走下来的工人,往往无法拥有“数字原住民”在新型数字场域下的劳动优势。
2.当然,更加明显和尖锐的数字分化体现在劳动者与外部结构之间。
除了劳资关系,消费者和数字劳动者的区隔也正在成为数字分化的重要表现。
在以服务业为导向的数字劳动中,基于互动、社交、沟通、态度、认同等劳动情感结构是数字分化的重要体现。
(4.①)为了提升服务体验、扩大市场份额,数字企业对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数字劳动者所面对的挑战由以往受资本“强控制”转变为因顾客“强社交”,(1.B)他们需要接受职业化的规训,以达到精细、专业地服务消费者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产品有着专业的理解。
(4.②)从这个角度讲,当“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样的标语不断出现在我们周边时,数字分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大。
劳动者不仅要付出情感劳动,更需要付出自身的劳动尊严。
(4.③;5.①)理查德·霍加特在阐释十八、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人阶级的劳作时,认为他们虽然非常辛苦,但却强烈认同自己的社群,并随时准备在他人面前表现自身的体面。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________》)(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
(贾谊《过秦论》)(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长同一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作答。
(5分)(1)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古代文学专家作了交流发言。
他说:“二十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在作家身世、诗文流派、文体演变、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以上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①古代文学专业应加强对文学心灵世界的深入研究②但这些研究属于文学表层③因而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过多粘著在文学外在物④忽略了“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图像”这一层意义⑤影响了文学研究潜存的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探索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2)根据以上发言,下面论文可能未被收入这次研讨会论文集的一项是()。
(2分)A.《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探索》B.《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C.《古代文学在网络时代的新境遇》D.《古典文学中人文精神范式研究》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改编是一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互文性理论关注和强调的是。
根据该理论,“舞剧互文”是在舞剧研究中,作为主文本的舞剧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本建立的对话关系。
并且,改编最深层内在机制之一的互文性,它的关注重心并非传统意义上作品和作者的关系,而是通过与原著对话,强调舞剧中存在原著文本的言语及意义,从被重复的表述中分析舞剧文本和原著文本的关系。
舞剧对文学作品改编不仅是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转化,更多涉及编导对原著阐释的深层次问题。
②从审美范畴来看,《红楼梦》在结构庞大的叙事背后展示的是一种悲剧的意蕴。
2021年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二) 含答案
2021年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二)含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刍.议(chú)条分缕析.(xì)圈.养(juàn)愀.然不乐(qiǎo)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ɡ)自惭形秽.(huì)C.靛.蓝(dià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D.眩晕.(yūn)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ù)2.下列字形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讥诮以身做则固若金汤偃旗息鼓B.辍学破斧沉舟洪篇巨制嘉宾满坐C.喧嚣枉废心机洪钟大吕留芳百世D.纰缪无尚光荣礼尚往来凤冠霞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________,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________。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________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________。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________我承认它很有价值,________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整治/整顿虽然/但是B.典范/典型整理/整改虽然/不过C.典型/典范整治/整改并且/不过D.典范/典型整理/整顿并且/但是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吉林省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好声音”的精神追求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
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
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
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
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产生了轰动效应。
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
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阻风宋琬【注】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
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豁然阁程俱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①。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②。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
注:①孤迥,借代月亮。
②剡溪,晋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潇洒,全凭兴趣雪夜访戴,使此溪声名益显。
(1)本诗一至六句写作者黄昏出游和登阁所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诗的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表现了怎样的志趣?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同答问题。
山丹①题壁【明】杨一清②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
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
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故人(北宋)王诜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1)赏析上片“烛影摇红”中“摇”字的巧妙之处。
(2)赏析下片“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的结尾艺术。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春令·咏梅花史达祖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高三语文周练试题 二 解析
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二)答案1.解析:偷换概念,“院体画”应为“南宋山水画”,它不同于原文所说的“南宋山水画”。
答案:C 2.解析:以偏赅全,不是“都是”而是“大都是”。
答案:C3.解析:“不注重客观写实”表述错误,原文说“因为无论在对对象……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答案:B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卒:通“猝”,仓猝。
答案:D 5.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是没给申甫士兵,属于失败的客观原因。
②主观原因。
③申甫传授的方法不适合,主观原因。
④权贵之人不懂兵法,与申甫失败无关。
⑤催促申甫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战,属于客观原因。
⑥是与刘公有关的事情。
答案:B 6.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在前,授予官职在后。
答案:C7.答案:(1) 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
(得分点:数、干、听信)(2)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得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得分点:于是、咎、讥)参考译文:(教师用书独具)申甫是云南人,能辅助弱小、见义勇为,有能言善辩之才。
当他是小孩子时,曾经在路上绑着一只老鼠嬉戏。
有个道人路过那里,教申甫玩。
于是让申甫拾来路边的瓦石,在地上四面摆放,把老鼠放在其中,老鼠多次左奔右突,却没法出来。
后来诱来一只狸猫,狸猫想要捉住老鼠,最终也没能进去,狸猫和老鼠互相对峙了很长时间。
道人于是小声对申甫说:“这就是所谓的八阵图,你也想学这个吗?”申甫当时还年幼,不明白他的话,就回答说:“不愿意。
”道人于是就离开了。
明朝天启初年,申甫开始习佛学,在河南、山东两地之间来往,没有什么收获。
进入嵩山,(申甫)又遇到了以前年幼时见过的那个道人,申甫请求学习他的道术,拜他为师。
道人将要远行,留给他一本书,就告别而去,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__________》)(3)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情景。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小浦春节请书法社老师为学校大门写了一副对联,以下最符合的一项是()(2分)A.上联:龙腾九天万物生下联:凤舞盛世群英会B.上联:龙岁生辉照杏林下联:春风化雨润桃李C.上联:龙岁书声传四海下联:新年笔韵绘千山D.上联:龙行春霖滋沃土下联:师长矢志育新苗(2)将下列编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地位密不可分,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历史的必然。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条件②始终是东西方联结的桥梁和纽带③开放伴随着上海作为现代都市的形成④得风气之先和地利之便A.④②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近日,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引发了全球热议。
这款以聊天机器人形式推出的产品,不仅具有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还能根据聊天内容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一样与使用者进行对话,并能在对话过程中完成撰写邮件、创作文案、翻译甚至编程等多项任务。
(衡水万卷)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二 Word版含答案
万卷周测二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
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仍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心雕龙·隐秀》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这里所说的“隐”,不是隐晦,而是含蓄;不是不欲人知,而是不必明言;是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以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发现作品中隽永深长的意趣。
这正是中国文学的艺术妙谛。
唐朝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二十四诗品》中又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这都是要求诗歌通过有限的字句启发读者无穷的想象。
注重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古代的抒情诗由于篇幅短小,所以特别注重含蓄,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见大,言近意远,含蓄不尽。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两句并没有明说下雪,只说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路上人的足迹也不见了。
这样,读者便可以想象出一幅铺天盖地的雪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安排了一只孤舟,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垂钓江雪之中,不为外界变化所动。
那种我行我素、遗世独立的情趣,蕴涵在字里行间,很耐人寻味。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材料二:含蓄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也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
艺术审美的第一步,便是读者对作品审美意蕴的理解与发现。
浅露平直的作品,读者无须去发现,因为它原本就一览无余。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题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3)屈原《离骚》中表达诗人内心美好、死而无悔的两句是“,”。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即便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数字时代②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物质丰富、娱乐活动异彩纷呈③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行事④四季轮替、花开花落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关⑤但作为物种的个体,我们依旧生活在天地之下、四时之中A.④⑤③①②B.②①④⑤③C.②⑤①④③D.④⑤③②①(2)旅居京师的阿宝托同乡友人带家书给自己哥哥,阿宝写给友人一纸短笺。
请在以下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表达不得体的词语并修改。
(3分)【甲】闻足下定于某日归宁,特奉一函,【乙】敬烦面交尊兄,匆匆不尽,【丙】弟某敛衽。
”二阅读 70分(一)王立群教授写了一本《唐十家诗传》,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序言(部分)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请阅读这些内容,完成第3-7题。
(16分)图书目录江湖有酒庙堂梦,尽付清风明月中——李白诗传半在朝廷半在山,云自无心水自闲——王维诗传一壶漂泊铸诗史,忧君忧国忧万民——杜甫诗传诗与远方吾最爱,风雪鞍马梨花开——岑参诗传永不退缩韩退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韩愈诗传长恨琵琶秦中吟,功名富贵皆浮云——白居易诗传花开花落两由之,半生归来仍少年——刘禹锡诗传投荒去国六千里,江山永柳一孤舟——柳宗元诗传孙子兵法阿房赋,春风十里不如你——杜牧诗传万里云罗一雁飞,世事无情最深情——李商隐诗传序言(部分)知识碎片化时代,我们如何读诗(代序)王立群①我们当下的时代,知识的碎片化是一个必然存在,所以我们对此不必过多纠结,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发现高质量的碎片、剔除无用的碎片,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碎片。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情节”在中文语汇中,用法跟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不同。
李卓吾批注《水浒传》:“每于小小事上生出情节来,只是贵真不贵造。
”《水浒传》三十七回:“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藻汤吃。
”李卓吾批注:“从极小极近处,生出情节,引出鱼牙主人来,妙甚。
”这些都是以情节论小说的例子。
情节,只是说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关目、一节故事。
之所以节目关目又称为情节,是因为中国文学强调情。
人们一般都知道我国诗词以抒情为主,可是我国叙事文学一样重视情。
或者说我国文化本来就重情。
因此我们很少说“事”,总是说“事情”。
李卓吾讲“从碎小闲淡处生出节目来,情景逼现”,也是由情讲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传入中国后,我们用了“情节”这个词去译他的muthos 乃是不得已的。
因为我国本无他所说的那些概念,故无一相对之词汇可供对译。
勉强译为“情节”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误解。
例如中国文学中情节的核心精神在于情,亚里士多德却是位绝对的理性论者。
他所说的“情节”与情无关,反而强调理性的统一秩序。
这个秩序既需完整,有开始、中间、结尾,又需长短适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难怪他被视为美学理性论的创始人,重视秩序、大小、计算、完整等概念。
可是,中国人说情节与结构,含意恰好相反。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三十三回;“凡作一部大书,如匠石营宫室,必先具结构于胸中。
孰为厅堂,孰为卧室,孰为书斋、灶厨,一一布置停当,然后可以兴工。
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高三周练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
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
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
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高中语文第一轮复习-第二次周考语文参考答案
• 11.解析:选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出”指的 是“在国外”。
• 12.解析:选D。D项,由原文可知,受元载重用的是 徐浩、杜济、薛邕三人,并无侯莫陈怤。
• 13.(1)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多年 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
• (2)李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执行惩罚,现在 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 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
• 7.解析:选A。“略带犹豫”分析错误,根据小说前 几段对瞎子想认干娘的描写,瞎子此时的心态应该是 既惊喜又有点儿不敢相信。
• 8.答案:①第一次,运用 的手法,写弦声似断帛
之声,表现了瞎子始终认不下一个干娘的
。
②第二次,运用 的手法,描写了泉水流淌、月映
池塘的画面,突出了弦声的悠扬(或“用干娘的身边又
• 主题:小说通过叙写三个人物苦难和温情的故事告诉 我们,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不幸和苦难,但怀着一 颗真诚善良的心,就能够超越苦难,共享温情(或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懂得用温情对抗人生的不幸和苦 难”“面对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苦难,人们要用温情 关怀体贴彼此”)。
• 10.解析:选B。根据前文,明确句中的“济”是指 杜济,“邕”是指薛邕,“京兆”“吏部侍郎”皆为 官职名,“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为并列句, 二者中间应断开,由此排除C、D两项。再根据语境中 三人与元载的关系可知,“载所厚”的对象为“三 人”,而“栖筠”为“并劾之”的主语,故“栖筠” 前应断开,排除A项。答案为B。
高三语文第二次周测试卷 人教版
高三语文第二次周测试卷人教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48分)一、(4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舆.论/给予.湖泊./淡泊.明志间.不容发/挑拨离间.B.妊娠./星辰.逐渐./熏陶渐.染青山绿.水/绿.林好汉C.开拓./拓.展省.亲/反躬自省.螳臂当.车/独当.一面D.起哄./哄.骗哺.乳/铺.张浪费意志薄.弱/薄.厚不均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觇.视舰.艇观.察视.而不见活灵活现. B.秩.序更迭.佚.名卷帙.浩繁铜墙铁.壁C.饥渴.遏.制揭.露殚精竭.虑残碣.断碑 D.蜕.变阅.读兑.现说.三道四赏心悦.目3.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慑.服跋涉.拾.级而上十恶不赦. B.毒枭.讥诮.骁.勇善战宵.衣旰食C.星宿.溯.源夙.兴夜寐沧海一粟. D.打烊.荡漾.安然无恙.春意盎.然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聘任名信片纷至沓来当仁不让 B.呕气滞纳金励精图治掎角之势C.偏颇倒计时责无旁代投鼠忌器 D.青睐度假村居安思危谈笑风生5.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戏谑唇枪舌箭拾人牙慧披沙捡金 B.编缉得鱼忘荃秘而不喧以德抱怨C.熟稔唾手可得如鲠在喉销声匿迹 D.协从不及前嫌沸反盈天纵横捭阖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些人就喜欢夸夸奇谈!”李校长在会议上痛心疾首地说。
B.这个星期天难得有个好天气,张老和夫人在自家阁楼收拾旧物,无意间翻出一张40年前的像片,望着这张两人的第一次合影,老人家们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C.得知常年在外的儿女们今年回来过春节,王教授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
D.汉王刘邦率领军队按照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不意地出现在项羽面前。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优秀的作家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取材,把笔触人物的内心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周练二一、语言文字应用(24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甚互放纵自我。
②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学就会的事,任何事情都有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功。
③作者写这篇散文,用回忆的方法,像讲故事一样,,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A.不以为然一蹴而就赏心悦目B.不以为意一挥而就娓娓动听C.不以为然计日程功赏心悦目D.不以为意一蹴而就娓娓动听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轮珠圆玉润....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给人以祥和安宁的感觉。
B.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有了技术,经济就能发展起来。
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C.2014年,解玺璋推出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
D.暑假期间新华书店精心策划了“享受阅读,享受生活”的大型阅读活动,部分书籍打折销售,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⑵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⑶这次选举,本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的所作所为,结果落选了。
A.流传乞求不负众望B.留传乞求不负众望C.留传祈求不孚众望D.流传祈求不孚众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道歉。
B.谢娜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幽默风趣,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C.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D.只靠说教,而不深入一线倾听民意,不给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学校领导,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了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B.近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以卫生不达标为由,对莫斯科市4家麦当劳餐厅发出停业整顿,其中就包括麦当劳在俄罗斯开设的第一家餐厅。
C.李克强总理22日考察铁路总公司时强调,铁总要在政企分开、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这不仅是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也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
D.余秋雨用平易近人的语调,与大家一起探索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让现场书友领略了一番堪称文化盛宴的“君子之道”,让人叹为观止。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较薄弱的西部地区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大影响。
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C.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D.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有效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史记》中记载人物的篇章,是历史传记文章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早期散文成就的典范。
一部《史记》,,,,,,。
足见《史记》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唐宋以来的文章大家,无不奉《史为圭臬。
①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郑樵认定“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③韩愈盛赞“雄深雅健” ④苏辙颂其奇⑤刘熙载称其逸⑥柳宗元推尊“峻洁”无比A.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有了水就有了灵气。
①山和水的颜色和谐好看②一条白练从悬崖峭壁挂下③如同一条白龙从绿海中游来,又从红崖上轻轻飞下④丹霞山的绿色是成片的,葱葱茏茏⑤红石与绿色相辉映⑥水流溅在红石上,色泽光亮透明A.④⑤①②⑥③B.①④⑤②⑥③C.④⑤②③⑥①D.⑤②③⑥④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
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9、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B、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C、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10、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骖指古代驾车三马左边的马。
后用四马,也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穰苴出身卑贱,却深受皇帝的赏识。
穰苴为报君王之恩,在齐国连遭败绩时,请缨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穰苴治军严厉。
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中,也被处置。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
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穰苴帅兵抗敌,士兵都争先出战。
D、穰苴威震敌军。
穰苴起兵后,晋国知道了,就把军队了撤回去;燕国军队知道后,也渡过黄河向北撤退。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5分)(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蝶恋花【清】纳兰性德尽日惊风吹木叶。
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
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
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
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圝月②。
【注】①丁零:古代民族名。
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
②团圝(luán)月:圆月。
13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分)14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高三语文周练二参考答案1.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一挥而就:是表示写文章之快。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计日程功:是指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③句是指作者写散文像讲故事一样生动,只能用“娓娓动听”】2 、C3. C4、C(A.语意重复。
道歉本为表示歉意之义,前有“表示”重复,应将“道歉”改为“歉意”B.偷换主语:“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谢娜”,而是她主持的节目。
D.“……学校领导,是……工作态度”,搭配不当。
)5、D6、A7、B (既要考虑时间先后,也要考虑句式整齐)8、.C9、B10、A(不是中午12点)11、A(不是请缨抗敌)12、(1)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
(“说”通“悦”,译成“高兴”,1分;“将”译成“率领,带领”,1分;“捍”,译成“抵抗、抵御、抗拒”,1分;句意2分。
)(2)规章号令已经制定,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
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呢?”(“约束”译成“规章号令”1分,“乃”译成“才”1分,“期”译成“约定时间”1分,句意2分。
)13、(1)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整日狂风呼啸、木叶脱光、天山耸立、白雪皑皑的边塞之景。
其作用:渲染一种苍凉的氛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2)①间接抒情(或借想象情景抒情):运用假设情景类比(或比较、对比、叙议抒情等),行人的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萎。
借用朱颜无法常在,来表达自己的羁旅愁苦无法消除之意;②反客为主(或主客移位、运用想象、移情于彼等)手法,设想闺中人望月思念自己,表达自己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
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被打得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