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建筑概论
生态建筑的建设和管理
生态建筑的建设和管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建筑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业的重要任务。
生态建筑是指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的概念、建设和管理的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建筑,它是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中的一种建筑形态。
通俗地说,生态建筑就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建筑,它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舒适度、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减少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生态建筑的建设方法1. 绿色设计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绿色设计的理念,即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同时注重建筑的美学和实用性。
2. 能源节约生态建筑的能源消耗量非常低,主要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的,例如采用太阳能发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材料等。
3. 建筑材料生态建筑的建筑材料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的材料,例如被称为“绿色建筑材料”的生物质材料、再生材料、竹材等。
三、生态建筑的管理方法1. 维护与维修生态建筑的维护与维修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清洗和维护设备设施来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并且可以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损坏问题,避免浪费资源和能源。
2. 内部环境生态建筑的内部环境需要定期清洁保养,采用低污染、低味道的清洁用品和装修材料,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同时保证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3. 废弃物的处理生态建筑的废弃物需要分类处理,例如将可回收的材料与有害垃圾分开处理并进行回收利用,能有效减少废弃物的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生态建筑的建设和管理将是未来建筑业的主流趋势。
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为人性化,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建筑形态。
生态建筑知识课件
二,尊重自然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生态建筑 理念
(一)尊重自然 1,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它包括建筑物朝 向,定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 地的气候植物等等。 2,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减低能耗,提高效率。 3,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尽可能利 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自然采光,通风 降湿等。 4,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 成本。 5,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无溶解,可再生的环 境材料。 (二)以人为本: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舒 适,自然,方便才是建筑的根本目的。 (三)增强使用者与自然地沟通:使用者与 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境 界。
生态建筑主要原则
1 整体生态建筑:将生态技术,生态文化, 生态环境整合为一个共生,共融的系统与结 构。 2 生态环境应遵循5R原则即Revalue(再思 考,再认识,再评价),Renew(更新,改 造)Reuse(再利用,重复使用),Reduce (减少)Recycle(循环使用)。 3 无废无污,高效和谐,良性循环,可持续 发展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特征。 4 智能化的运行机制:对建筑的结构,系统, 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的要素,及通过它们之 间的内在l联系,进行最优化组合,来提供一 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安全,方便 环境的建筑模式。它以多科学,多的 应用。
第一章
生态建筑的美学本质——生态美论
第一节 生态建筑思维概论
一 ,共生思想 共生思想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共生,建筑与自热环境的 共生,其核心是互为依托的生存,互为促进的相生,相 长。 二 ,整体性思维 其一,将建筑系统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地球生物 圈中能量材料流动的一个环节。 其二,它整体,全面的省视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 相互影响,他们之间存在着时间维度的变化与相互作用, 即体现出时间因素的影响。 其三 建筑系统与四周生态环境存在着空间维度的相互作 用,即体现出空间因素的影响。 其四 建筑自身设计及对周围环境系统的影响,受到地球 资源有限性的制约。 三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建筑与生态建筑探索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与生态建筑探索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建筑与生态建筑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同时也是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产物。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建筑的理念与实践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与实践。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互动,追求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建筑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手段,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1. 绿色标准:生态建筑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包括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节能设备的使用、景观绿化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2. 能源效率:生态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水资源利用:生态建筑应合理利用雨水、回收利用废水等手段,降低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4. 建筑环境舒适度:生态建筑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空气质量、采光、温湿度等方面的设计。
5.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生态建筑的实践案例1. 芝加哥芭芭拉·伊涅斯自然保护区中心芝加哥芭芭拉·伊涅斯自然保护区中心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建筑。
它采用了许多创新设计,如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等,实现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生态建筑的典范。
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幕墙、光伏发电等技术,降低了能耗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舒适度。
四、生态建筑的意义与发展前景生态建筑的实践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且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将成为主流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五、结语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活空间。
生态建筑概论
(2)风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风力发电系统:
1. 了解所在区域的风力资源情况 2. 考虑设备噪声对周围社区的影响 3. 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
风力发电
建筑中复合式自然通风
(3)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 源,并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
生态建筑的定义
定义: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 态学、建筑学和其它科学技术建造的有 利于人们居住和健康的建筑。
资料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的选址与规划 体型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 自然采光技术 自然通风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建筑节水
建筑节能技术(一)
工业 35% 其它 3% 建筑 28% 其它 建筑 交通 工业
我国能源消耗分布比例
交通 34%
材料运输 2%
施工建造 1%
商业建筑 6%
材料生产 10% 住宅建筑 12%
我国建筑活动中产生co2比例
其它 69%
施工建造 材料运输 商业建筑 材料生产 住宅建筑 其它
生态建筑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保罗· 索勒—开创了 “Arcology” 。 1969年—伊恩·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 然》,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1985年—清华大学高亦兰先生—生态建 筑学
太阳光采光系统示意图
案例3、BEDZED
BEDZED(Beddington Zero (fossil) Energy Development)是英国政府在1999年建设的一个“零能耗”住宅项目。该项目位于伦敦南部的棕地, 包含了83户各种类型的住宅,外加3000平米的办公、零售和娱乐建筑。该项目研究并利用了多种生态技术,成为新千年生态建筑建设的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什么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性建筑,是一种满足当今人类的各种需求的建筑类型,同时维护环境的绿色建筑,也被认为是保护生态资源的生态建筑。
它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是一种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建筑体系,它在设计、施工、运行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节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其三大特色是:首先,尽可能减少破坏当地环境的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能量利用率;其次,尽可能地采取低能耗的节能技术,减少对外界的环境污染;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环境技术效率和信息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融合了现代建筑、新型材料、节能技术和环境功能,体现出环境友好、安全、经济、先进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特性。
它所用的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自然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使用建筑物的质量,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以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迅速获得推广,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鼓励和支持。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更多的节能技术和政策来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如政府补贴、减税等。
其中,奥地利的生态建筑技术已取得显著的成绩,许多国家也开始推行生态建筑市场,推出环境友好型新能源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此外,它还能提高用户的幸福感、改善空气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态建筑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太阳能,有助于改善地球的能源结构,帮助人类遏制温室效应。
总之,绿色建筑实现了建筑物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推展需要不仅国家级别的政策支持,更需要企业、社会等多方同心协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论文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论文一、生态建筑概述1.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将生态学中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到建筑学中来,使建筑设计理念能够符合生态学中的资源循环再生、反馈平衡以及自然调节机制等内容,意即在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的整个流程能够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依据和标准。
一般而言,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等同于生态化建筑,其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界,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对建筑学进行重新的诠释,最终使设计成果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为了使这一生态系统得以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需要对建筑内及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利用,使得建筑系统成为耗能低、健康无污染且能实现资源二次利用的绿色舒适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生态建筑的特点与普通建筑相比,生态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可归纳为节能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在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态建筑将主要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生活需要,如太阳能、风能、水利以及海洋能等等,从而尽量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这样,通过资源利用形式的改变就极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能源损失,并达到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例如:烧水时可选择太阳能,减少对电能、煤气及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依赖;在墙体装饰时可选购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作为外墙涂料来使用,减少空调的开放时间;废气废料应得到妥善的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另外,室内环境的营造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应积极思考的内容之一。
二、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1.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生态建筑应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其应用的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以及最终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筑回归自然。
由于生态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实现循环发展的有机系统,因此,应当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存的良性互动作用,而生态建筑也会处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的牵制之下。
建筑与自然环境生态建筑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利用等
建筑与自然环境生态建筑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利用等建筑与自然环境:生态建筑、生物多样性与水资源利用现代社会的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态建筑水平,增加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生态建筑,是指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追求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模式。
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自然通风采光:通过合理设计,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
3. 绿色材料:生态建筑在选材上更注重环保性,选择低碳、无毒、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废弃物处理:生态建筑要实施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案,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生态建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生态建筑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息息相关,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1. 提供栖息地:生态建筑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为当地的植物和动物提供合适的生长和繁衍条件。
2. 绿化设计:生态建筑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引入各种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空间。
3. 水体景观:生态建筑中的水体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引各类水生生物栖息繁衍,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
三、水资源利用在生态建筑中的意义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建筑中,合理利用水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还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1. 雨水收集利用:生态建筑通过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利用于景观灌溉、冲洗和冷却等非饮用水方面,减少对传统供水系统的依赖。
2. 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筑中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非饮用水领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态体系,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而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则是我们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的定义、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市场前景等多个方面来探讨生态建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一、生态建筑的定义及特点生态建筑作为当今建筑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环境为先”,也就是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尊重自然环境,将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绿色环保:生态建筑在设计选材、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上,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采用更多的绿色环保材料。
2、节能减排:生态建筑在设计中注重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能源,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舒适健康: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人的健康和舒适感,如合理布局、通风、遮阳等。
4、适应性强:生态建筑采用多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要求。
5、技术先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态建筑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运用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并置,采用环保、节能、舒适、健康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师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如利用太阳、雨水等自然资源为建筑提供能源和水源。
其次,要以民众的生活为基础,考虑设计具有人性化的住房,比如通风、遮阳等措施,提高人们的舒适度。
还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打造文化特色建筑,使生态与文化相融合,带动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生态建筑的技术手段生态建筑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关键。
生态建筑概论(共10张PPT)
如前苏联用生态学方法改善城市气候; 社会生活信息化对社会生活环境与人类环境的影响。 1、实用建筑学阶段:建筑作为生存的物质手段(巢穴)。 属于建筑学基础理论范畴。 ▶ 生态建筑系统由硬件部分(房屋、道路、广场)、弹性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地、绿化)和软件部分(人群、社会、生理、心理、经 济、美学等要求)组成。 5、环境建筑学阶段:这是认识并实践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阶段,产生景观建筑学。 4、空间建筑学阶段:个体走向群体,关注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后期发展为城市规划,着眼于城市总体与建筑本身的关系。 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齐头并进,追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已把城市生态列为人类共同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5、环境建筑学阶段:这是认识并实践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阶段,产生景观建筑学。 每一个递阶都伴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 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态建筑”? 结合国土开发,改善生活环境; 如前苏联用生态学方法改善城市气候;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应该以“宜居”为永恒目标。
▶ 生态建筑系统由硬件部分(房屋、道 路、广场)、弹性部分(阳光、空气、水、 土地、绿化)和软件部分(人群、社会、 生理、心理、经济、美学等要求)组成。
▶ 往往注意硬件部分的设计,忽视弹性部分的 破坏、恶化和减少,更忽视软件(隐形)部分, 忘记了建筑的目的和建筑中生态的平衡。
生态建筑学的发展
壹
作为一门学科,国外对城市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起源于
4、空间建筑学阶段:个体走向群体,关注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后期发展为城市规划,着眼于城市总体与建筑本身的关系。
5、环境建筑学阶段:这是认识并实践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阶段,产
生景观建筑学。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建筑的发展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建筑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本文将从生态建筑的定义、发展历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生态建筑的发展。
一、什么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是以环保、节能、健康为基本理念的建筑形式。
生态建筑不仅要尽量减少建造所使用的资源,还要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
生态建筑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既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又能使人们在享受现代便利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压力。
二、生态建筑的发展历程生态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些比较环保的建筑形式。
例如:古罗马的浴场和水道系统,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着先进的水利技术,几乎完全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成为了当时人类最可持续的建筑形式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古代文化遗址,如中国的土楼、日本的便所和木屋等,它们也以它们的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而闻名。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建筑成为人们重视的话题。
20世纪70年代,随着对环境问题逐渐的认识,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生态建筑也随之而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建筑也在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了一种有力的环保形式,成为了未来城市公共建筑的主流形式之一。
三、生态建筑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生态建筑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
首先,生态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生态建筑不但在建造过程中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注重节能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生态建筑还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例如:生态建筑通常会注重自然采光、通风、供暖等细节,这些细节能够使居住者获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的生活品质。
四、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建筑是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方向,未来生态建筑将会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解析生态建筑
解析生态建筑摘要“生态建筑”已成为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一、生态建筑概述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工作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统一。
生态建筑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等的依赖。
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自然阳光和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材料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在建筑的使用过程巾.将水等资源循环利用。
另外提倡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费用。
3、减少废物排放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降解或做无害化处理利用,如生活用水之中的中水利用。
4、生态环境与人文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手段,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
生态建筑概论
诺丁汉大学新校园摘要:由英国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设计,于1999年建成的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新校园项目是近几年来在英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概念的建筑实例。
本文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将主要的在项目设计中采用的一些策略作以归纳总结,并阐述这些设计手段是如何与最终的建筑形态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的,从而增进对可持续性与生态设计实践的认识。
关键词:朱比丽新校园,可持续性,生态设计,低能耗策略1.项目简介:诺丁汉大学的意图是将这一新校园塑造成为英国中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范例。
最终,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的设计以突出的生态设计特征胜出,其最后的实施是与结构工程公司阿热普, 景观建筑师麦卡锡共同合作完成的。
项目于1997年底动工,1999年12月由女王正式为其揭幕开放使用,其总造价约五千万英镑。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2001年,这一项目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度可持续性奖得主。
项目的基地是在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这是对英国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实践中的体现,即鼓励对位于城市中的工业等废地的充分再利用。
基地的环境条件很具有挑战性:东北面是巨大的工业仓储设施,而在西南面则是典型的英国郊区住宅;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
位于基地中央,“漂浮” 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
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在这一中央建筑体的北侧,带有两个中庭的建筑体块为商业学院使用;南侧并联的三个带有中庭的体块为教育学院使用;位于中央的大中庭是开放式的学生餐厅及多功能使用。
《生态建筑概论》PPT课件
h
15
陆
2、道路交通与市政管网。小区出入口应考虑出行便捷,避让干道交通,避 免景观干扰。设置充足的地下机动车位。尽量采用垂直人车分流方式,地面 步行优先,弱化车行视觉感受。景观步行道应四通八达,自由灵动,与生态 景观绿地紧密结合。并成为联系各种景观的脉络。垂直交通要层次分明,弹 性机动,转换方便,灵活应变性强。市政管网要在充分考虑、合理设计的基 础上采用共同管道。
1、居住区景观绿化与小环境的调节。首先应保证各种形式的绿化组成一个 有机系统,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与覆土建筑相结合,绿化率达到 60%以上。其次应注重重点绿化空间,如庭院景观与生态边廊、中庭相结合, 建筑局部底层架空,绿化景观隔而不断。最后小区总体景观应具有变换性与 趣味性,绿地、水体、建筑、生态等各种景观要素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h
18
8、粪便及有机废料用作沼气池燃 料及肥料。所产沼气作为第二能源 用作炊事或照明,沼气池残渣还可 作植物肥料。水压式沼气池,是我 国推广最早、数量最多的池型。
9、覆土空间。覆土(或生土建 筑)本身即是一种传统的生态建 筑类型。其冬暖夏凉的特性应该 得到充分体现。设计中将大型专 用教室集中,采用覆土建筑方式 建造,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和消耗, 同时可以与景观设计融合为一, 大幅度提高绿化率,创造出人性 化的生态景观。
的太阳能光电板而言,按照日本厂商的报价,
生态建筑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建筑的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部分,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生态建筑呢?它有什么理论依据,又是如何实践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理论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以生态学的思想为基础,把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环保的建筑形式。
生态建筑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效率高:生态建筑要求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尤其是有限资源的消耗。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回收利用。
2、减少污染:生态建筑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在选材和建造过程中,要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可循环性和重复利用性等因素。
3、与自然环境融合:生态建筑要最大限度地遵循自然的节奏,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在建筑设施的周围,应该保留足够的自然生态空间,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共生。
二、生态建筑的实践生态建筑的理论很好,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实践。
在实践中,生态建筑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的一种形式,它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了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
它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采用可再生、环保的原料和技术,尽可能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例如,建筑的墙体可以采用轻质芯板等环保材料,屋顶可以安装太阳能板等绿色能源设施。
2、通透建筑:通透建筑是另一种生态建筑的形式。
它以轻型框架结构为主要材料,采用多个通透夹层设计,让建筑内外有更多的视野和通风,这样可以减少空调和照明设备的使用。
通透建筑中还经常采用自然光线、自然空气流动和绿植等元素,打造出更加自然、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生态建筑的未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建筑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信在未来,生态建筑将会应用到更多的建筑中,包括商业建筑、住宅建筑以及公共设施等。
同时,生态建筑的理论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大家打造出更加优质、健康、环保的建筑环境。
建筑设计行业的生态建筑概念
建筑设计行业的生态建筑概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建筑的概念在建筑设计行业中逐渐走俏。
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及施工、建筑使用等环节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模式。
它致力于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以探讨生态建筑的概念、原则和案例为主线,为读者提供对建筑设计行业中生态建筑的深入了解。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是一种以生态为导向的建筑设计与建设理念。
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指导原则。
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创建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二、生态建筑的原则1. 节能减排原则:生态建筑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科学的设备配置,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大气、水资源的污染。
它采用高效的隔热保温材料,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2. 环保材料原则:生态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注重环保性,强调采用可再生材料和低污染材料。
它鼓励使用回收材料、天然材料和可降解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水资源利用原则:生态建筑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实现节水和水资源的再利用。
它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系统等技术手段,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景观原则:生态建筑不只是建筑本身,还包括建筑周边的外部环境,如园林景观、生态湿地等。
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和水体的覆盖面积,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生态建筑的案例1. 宜宾熊猫基地大熊猫馆:这是中国首个以熊猫为主题的生态建筑,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雨水的循环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性能的围护结构部件 – 节能的冷热源系统 – 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 –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太阳能集热器、沼气、地下蓄能(地下风道、地下水直接利用)
• 海水供能、污水废热利用
• 太阳能光伏板、光导管、风能发电机
生态/节能建筑应该用什么样的技术?
• 应采用产出投入比高的技术,而不是盲目采用昂 贵技术。
﹡20世纪60年代后,环境问题严峻,生态学的一般理论及分析方法 渗透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和相邻的社会学、人类学、城市学、心理学 等。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结构和功能的科 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3概念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一定层次、一定范围内生存发
展时所需要的条件和能够发挥的作用。每个物种在 群落中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他不仅决定 了生物在哪里生活,而且决定了他们如何生活。
﹡1889年,“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经济学,它涉及所有生物有机体关 系的变化,涉及各种生物自身以及他们和其他生物如何在一起共同生 活。”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类生物与 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20世纪前半叶,生态学出现了新旺发达的景象,产生很多分支学 科。例如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但较少把人类本 身纳入到生态学研究中去。
2.4.3整体的生态系统观 建筑的整体系统观:“人”与“建筑”为 同一层次上的两个子系 统,他们与其他子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认识把握建筑不 仅要研究建筑与人的关系问题,还要研究建筑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 生物关系问题;不仅要关注组成建筑自身的各子系统的整合与协调, 也要关注建筑对上一级系统的作用,做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以及与上下系统间的协调。
2、生态建筑概论
2.1.1本质与发展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做出 的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或改造。无论是原始的简 陋巢穴,还是今天的高楼大厦,其实质都是为满足 人的某种需要而建造的。 ﹡建筑物是人的一种自产生态位。 ﹡建筑的集群现象是由人这一社会性动物的聚居 性所决定的。
他不仅决定了生物在哪里生活,而且决定了他们如何生活。
30
改变传统设计流程
开发商 业主
政府建 设部门
建筑师
建筑使 用者
设备、材 料供应商
建筑师
其它专业 工程师 31
建筑节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指在建筑的场址 选择和规划阶段考虑节能,包括场地设计和建筑群总 体布局。第二层面是指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考虑节能, 包括通过单体建筑的朝向和体型选择、被动式自然能 源利用等手段减少建筑采暖、降温和采光等方面的能 耗需求。第三层面是建筑外围护结构机能和机械设备 系统本身节能。
中国太阳谷
2.2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对象 研究对象是由人、社会、建筑、自然共同组成的人工生态系
统。从整体和生态的角度对建筑有了新的诠释。 目的
一是促进已有建筑的生态化使其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 完善建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
二是减少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目的是使新旧建筑都成为“生态建筑 ”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可持续发展建筑”、 讨论这三种名称上的差异,其实并不重要,归纳确定它们 的内涵,建立一个能较为普遍接受的,并对这项事业有所 推动的评估体系可能的,也是需要的。 许多国家,尤其是 发达国家都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有关的体系和标准。目前 都处于建议与试行阶段。
尽管对“生态建筑”的内涵有各式各样的列举,范围有 宽有窄,但基本上是围绕三个主题:
1.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2.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2.4生态建筑观 2.4.1新的生态自然观 人类是从自然界净化而来,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他与自然界的其他动 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共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4.2可持续发展观 1987年,原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 出“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02位国家 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宪章)和 《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 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已 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
两种方式住宅空调能耗对比
北京市某住宅楼空调能耗调查
空调电耗指标(kWh/m2)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平均值2.3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 2223 2425
住户编号
北京峰尚国际公寓,采用了多项世 界上最好的建筑节能新技术,夏季 空调能耗接近25kWh/m2,是一般 住宅空调能耗的5-10倍
例如德州太阳谷、上海世博会
1962 美国 西雅图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4 美国 纽约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 加拿大 蒙特利尔 人类与世界 1968 美国 圣安东尼奥 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1970 日本 大阪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 美国 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1975 日本 冲绳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1982 美国 诺克斯维尔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84 美国 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 日本 筑波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86 加拿大 温哥华 交通与运输 1988 澳大利 布里斯班 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1990 日本 大阪 人类与自然 1992 西班牙 塞维利亚 发现的时代 1992 意大利 热那亚 哥伦布-船与海 1993 韩国 大田 新的起飞之路 1998 葡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10年中国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 ☺ 技术先进型 ☺ 科学管理型
2.生态建筑概念的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政府
政治、法律
社会
各类组织推动可持续理念的落实
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GDP
可 持
技术
生态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续
发
展
科学规划
生态规划
生态景观
理
念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
建筑
生态建筑单体
生态室内
……
从设计的角度理解生态建筑
2.3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定义:根据当地自然、社会和人文环 境,借鉴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同时结合建筑学及 其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手段,规划、设计、建 造、使用和管理的建筑,他与周围环境成为有机的 整体,能够实现自然、建筑、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符合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建筑的概念
• 应重视软技术而不是偏重硬技术
– 深入、充分的方案论证,精心仔细的设计是保证。否则 再昂贵的设备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是聋子的耳朵。
– 软技术比硬技术的成本低得多,但作用却是决定性的
• 应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而不应该盲目追求新 奇。 “先进”体现在适宜和高效,不是“高新”。
– 很多优秀的传统民居就是因地制宜的生态/节能建筑的 典型,如土窑洞、徽居。
建筑也有自己的生态位
建筑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其形式、功能以及布 置方式等,也在适应气候、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中不断变 化发展,并在不断的试错中得到进化。简单到复杂,功能 单一到功能齐全,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从被动适应向 主动适应的方向发展变化。
建筑生产建造过程
材料和产品生产:要从地球索取大量资源 材料和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再生、废弃等整个寿命周 期的各个阶段:要消耗大量能源 材料和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再生、废弃等整个寿命周 期的各个阶段:要产生大量的CO2、CO、SO2、NOx、废水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等,造成环境污染。
对生态/节能建筑认识的一些误区
• 生态建筑=豪华建筑/昂贵建筑? • 生态建筑=智能建筑/高技术投入? • 生态建筑=绿化率高? • 生态建筑可以大干快上,快速设计? • 节能建筑=保温好? • 节能建筑=采用太阳能光电板?
生态建筑是什么?
建成生态/节能建筑的基本条件?
• 投资方/业主
– 有实质性的需求,不是为了炒作 – 对什么是生态/节能有明确的概念 – 能够保证充足的设计周期 – 对采用的技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 设计咨询方
– 有真正的技术储备,懂得如何设计 – 为客户负责,做好的技术顾问
• 供货商:有适宜的产品 • 施工方:认真保证施工质量 • 运行方:保证节能运行
从采用技术的层面考虑
• 软技术
– 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 利用设计专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精细设计
• 热岛、建筑热工、风场、日照、采光、通风
2.1.2建筑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关注当时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机,关注能源使用及供 应问题,展开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研究,保温隔热方面的 研究。 20世纪80年代, 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和生态保 护成为焦点 20世纪90年代,全方位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出现“可持续 发展”理念 21世纪,人、社会、建筑、自然和谐共生与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哲学思想的转变
与自然对立斗争
☺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味向自然索取
☺ 珍惜自然、爱护环境
只顾自己的利益
☺ 关心人类命运,关心人类利益
只考虑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