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小故事
重阳节简短故事
![重阳节简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b34f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6.png)
重阳节简短故事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它源于古代的故事,传承至今。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关于重阳节的简短故事。
故事一:楚国重阳
在公元前306年,楚国有一位叫做屈原的贤士,他在受到宫廷和朝野中人的排挤之后,在重阳节这一天选择投江自尽。
后来,百姓们发现他的死讯后,不禁感到非常悲痛。
百姓们在江边散发糯米饭、黍子饭、鸡蛋等食品,以纪念他过世的日子。
这就是重阳节祭祀的起源。
故事二:九九登高
在古代汉族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远眺,以表示祈愿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其中,九九登高的习俗尤为流行。
据说,传统上的九九登高是指在农历的重阳节当日的九时九分时刻,登高庆祝。
这个时辰被认为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因此可以吸足自然万物之气。
故事三:扫墓祭祖
重阳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
祭拜过程中,人们会烧香上供,表达对祖先的感激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事业顺利。
总之,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它不仅是人
们祭祖扫墓的时刻,更体现了人们向往长寿、健康、活力的美好愿望。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节日里体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健康、愉快的生活。
重阳节现代的小故事5篇学习啦
![重阳节现代的小故事5篇学习啦](https://img.taocdn.com/s3/m/f03f143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7.png)
重阳节现代的小故事5篇重阳节现代的小故事5篇时间:2023-02-02 17:29:49 正沅0由分享菊花飘香,芬芳的是思念;身插茱萸,传递的是牵挂;登高望远,祈求的是平安;斟满美酒,碰响的是祝福;重阳节,愿快乐相伴,平安相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现代的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现代的小故事1记得重阳节那天,我们一家五口带着愉快的心情坐着车要去外婆家。
那是一个热闹非凡,每天都让人感觉忙得不可开交的一个村庄,随处可见慈祥又可爱的老人家,可不,拜佛的寺庙更是多得数也数不清!交通真方便,不一会儿就到了,外婆正坐在家门口,两三个老奶奶围在她旁边,有说有笑,可热闹了!爸爸把车停在一旁,关上窗户并示意我们下车。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拉开把手,推开车门,“砰”地一声,跳下了车。
跑到门前,挥手向外婆示意我们来了。
外婆忙起身,脸上带着笑意,带着我们往客厅里走,当我们纷纷坐下后,她自己又开始忙起来了。
她到厨房煮了饭,煮了鱼、肉,菜和汤,还把昨天晚上他们没吃完的剩菜也拿出来,放到微波炉里去热。
在这过程当中,外婆怕我们饿,拿来了点水果来,放在桌上。
我独自拿起桌上的糖果,并开了一瓶饮料,开始短暂的“畅饮”!在我如此愉快的时候,我看到了忙碌的外婆,不禁想到:外婆已经那么年老了,当舅舅一家偶尔说要过来时,外婆就要马上为他们准备好餐饭。
舅舅他们不定时地回家吃饭,明明会是件让普通老人很伤脑筋的事情,可外婆从来都没有半句怨言!我想:我应该为外婆做点事!说干就干!顿时我浑身充满了活力。
嗯,我要对外婆孝敬一点!我搬来椅子,请外婆过来,外婆“听话”地过来了,我请她坐下,她却一脸茫然。
我想尽全力为外婆做点事儿:我整理了外婆的房间,把垃圾袋“送”到门外的垃圾桶,为外婆按摩,打扫了屋子……外婆直叫我别做了,她可以自己来,还几次起身,我又一次次地请她坐下。
做完了这些小家务活,我擦了擦布满额头的汗水,并说:“这点小事,呼——我本来就要做的!”过后我发现,外婆笑了,她抚摸着我的头,给我拿来水喝,我转开盖子,大口大口地喝。
有关重阳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
![有关重阳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3f6cf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d.png)
有关重阳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
一、屈原投江
公元前278年的重阳节,屈原在楚国被流放,心情郁闷。
当天,他前往了江边,手持一块石头,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为了阻止鱼虾
噬食屈原的尸体,当地的百姓纷纷划船撒粽子,喂鱼虾以免它们伤
害屈原。
这就是重阳节吃粽子的起源。
二、烧黄山
传说黄山曾是一位幸福的夫妻的家。
大约在公元前39年的重
阳节,他们决定自焚而不臣服于建立了新朝的刘秀。
他们燃烧了黄山,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的追求。
三、后羿射日
古代有传说后羿是个英雄射手,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由于熟识的缘故他得到仙药,他们决定不再用这药治疗病人。
于是
在重阳节那天,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使得人们能够生活安定。
四、曹操登山
有一年重阳节,曹操率领部下登上了山顶,直到此刻,他的心思才放松下来,遥望远方,想法子安抚自己艰难的心情,最后释放了这些压力。
五、谭嗣同自杀
1898年重阳节,于洪池被国民党俘获后,被控告犯有背叛国家的罪名。
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他决定在重阳节那天自杀,以示清白。
六、杨家将搬家
重阳节杨家收拾好行囊,带着一家大小准备搬家,到了一个风水宝地,再度建功立业。
七、斯巴达勇士的刺杀
起初,斯巴达的勇士们都在战士间共度打仗时间,使生命得以延续。
但到了公元前4世纪,W不希望自己的斯巴达战士超过一个百分数,因此做出了斯巴达勇士抵达即刺杀的决定,于重阳节执行该命令。
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
![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8638b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9.png)
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民间盛行拜山祭祀,人们登高望远,祈求平安吉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并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重阳节的故事。
故事一:屠岸贾拜山相传,公元前318年的一个重阳节,楚国重臣屠岸贾率领一支大军来到一座高山脚下。
这座山陡峭而险峻,楚军要想通过这座山进攻敌方,必然会经历一场惨烈的激战。
面对着严峻的形势,屠岸贾决定改变策略,他带领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到山顶,而不是与敌人直接交战。
当踏上山顶时,士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庄严而肃穆地向远处的敌人致敬。
据说,这时敌方的将军看到楚军如此英武的姿态,竟然不敢出击,最终遭到楚军的征服。
从此以后,屠岸贾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会率军登上这座山,向天地祈福,并策划一系列拜山祭祀的活动。
这个传统逐渐演变成为了重阳节登山、祭祀的重要习俗。
故事二:赤脚医生的奇迹在一个战争年代,有一位名叫赤脚医生的女子,在最危难的情况下举家迁往一座孤岛上。
岛上原本居住着一位老人和一位瘸腿的小男孩,岛上没有其他人,医疗设施也很简陋。
赤脚医生毅然决定留在岛上,帮助老人和小男孩进行治疗。
然而,岛上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赤脚医生必须经常乘船到远处的大陆采购药品和医疗用品。
每年的重阳节,赤脚医生都会在关口镇举行义诊活动,为乡亲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她都坚持义务为乡亲们诊治。
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的医生的敬意,纷纷给她起了一个“赤脚医生”的绰号。
赤脚医生用自己的坚持和奉献点亮了整个山乡,她的故事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一个动人的传说。
故事三:重阳献菊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有位文人名叫陆游。
陆游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反抗外族侵略,忠于国家和人民。
据说,有一年的重阳节,陆游来到一座山上游玩。
在山顶上,他看到一群菊花,他深深被这些金黄色的花朵所吸引,因此他以菊花作为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象征。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db11f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9.png)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人们有许多庆祝活动和民俗风情。
除了登高赏秋、插茱萸、喝重阳酒等传统习俗外,重阳节还拥有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精彩的重阳节民间故事。
故事一:孟婆煮酒解忧愁相传重阳节那天,孟婆带着一锅煮好的浊酒,看到一个老人守在一棵枯树下愁眉苦脸,她好奇地问:“老人家,您为何愁眉苦脸?”老人告诉她,自己因年事已高,往事经历艰辛,如今孤独无助,感到忧伤。
孟婆心生怜悯,将手中的酒递给老人,称之为“解忧酒”。
老人喝了解忧酒后,忧愁顿消,面露笑容。
此后,人们便在重阳节时喝解忧酒,以祈求快乐安宁。
故事二:草仙送蓬莱草相传有一位叫草仙的老人,他长期居住在终南山脚下。
草仙勤劳友善,治病救人,久而久之便成了当地群众心目中的仙人。
重阳节那天,草仙从山上采摘了一些蓬莱草,又亲手编制了一些草帽和草绳,送给了附近的村民。
据说这些蓬莱草具有驱邪辟邪的功效,村民们都非常珍惜。
自此以后,重阳节成了人们互赠蓬莱草的习俗,以祈求平安吉祥。
故事三:吴刚和玉兔传说月宫的仙女嫦娥每逢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都会在广寒宫举办盛大的宴会。
而在重阳节这一天,月宫则会派吴刚和玉兔下凡,来到人间享受重阳的喜庆氛围。
吴刚是一个热心肠的老人,他擅长砍柴,由于一件事情,他被赐予在月亮上种树的任务,永远无法返回人间。
而玉兔则是负责供奉和照看吴刚的。
每年的重阳节,吴刚和玉兔就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度过一个难得的天伦之乐时刻。
故事四:避邪驱瘟的艾草重阳节那天,人们一般都会佩戴上一些带有艾叶的装饰品,如艾叶手环、艾叶戒指等。
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认为艾草有驱邪避瘟的功效,可以在重阳节到来时驱除灾祸和疾病,为全家平安祈福。
据说艾草散发的香气还能驱走蚊虫,保持身体的健康。
因此,重阳节佩戴艾叶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拥有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因其独特的魅力而被世人珍藏。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重阳节的独特魅力。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12篇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4c72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9.png)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12篇相关推荐关于重阳节的故事12篇重阳节的故事 1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瘟神,只要他一出现,村里的人就会病倒,老百姓受尽了折磨。
有一位少年叫景恒,瘟神夺走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
他发誓要学习法术,战胜瘟神。
他四处寻访名师,不畏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终南山上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
他一学就是十年,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和一把斩妖剑,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让大家把茱萸叶插在身上,每人喝一盅菊花酒,自己则持酒仗剑,准备治魔。
快看,瘟神杀气腾腾地往村子这边来,可是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瘟神正纳闷呢,忽然一阵茱萸香和菊花酒气扑鼻而来,熏得他头晕脑涨。
抬头一看,村民们都躲在山上呢,气得瘟神哇哇叫着冲上山来。
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神刺死剑下。
滚滚黑气退却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在山顶上庆祝胜利。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故事 2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
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
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
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
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
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
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重阳节简短故事最新5篇
![重阳节简短故事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33b5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8.png)
重阳节简短故事最新5篇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到了,愿你健健康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简短故事1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这天,我们德州晚报小记者一行人来到顺城社区和爷爷奶奶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重阳节——走进社区,与老人快乐相约。
下午2点半,我们早早地来到社区的小花园,等待着社区老人的到来。
“咚,咚,咚……”随着一阵阵锣鼓声,老人们骑着“毛驴”缓缓入场,毛驴身后跟着一个赶驴人。
他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花,身穿彩色的戏服,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再看“毛驴”也像人一样:头戴花,身穿彩色衣裙。
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爷爷奶奶们的精彩入场,爷爷奶奶们马上投入到表演中:“小毛驴”摇头晃脑、蹦蹦跳跳的动作是那么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再看后面,慢悠悠、颤巍巍地上来一位老奶奶,她的扮相更是可爱:下颌上有一颗黄豆粒大小的黑痣,手拿2尺长的旱烟袋,身穿紫黄色的花衣服,脚穿一双绣花鞋。
只见她揪一下小毛驴尾巴,动一下小毛驴耳朵,逗得毛驴又蹦又跳,她还不时地和赶驴人打闹一番,这表演让我们捧腹大笑。
爷爷奶奶表演完了,我们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想上去体验一番。
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我们飞跑过去骑上自己的“坐骑” 跟在爷爷奶奶身后学起了表演。
什么“驴打架”、“驴过河”、“驴打滚”,我们都尝试了一遍。
表演还不到十分钟我们就累得大汗淋漓、头昏眼花。
我真正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含义。
休息时,我们把爷爷奶奶们团团围住,一边给爷爷奶奶捶背一边连珠炮般地询问,爷爷奶奶乐得跟孩子似的笑呵呵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我从一位爷爷那里知道了刚才的节目叫“跑驴”,那位扮相滑稽的奶奶是“驴媒婆。
”跑驴是我们德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80多年的历史,老爷爷是跑驴的第四代传人。
跑驴分逗驴和群驴两部分,刚刚演出的是逗驴。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故事分享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故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79dba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9.png)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故事分享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庆祝。
它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庆祝并传承着重阳节的传统文化。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几个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故事。
故事一:屈原寻觅草药相传在重阳节这一天,楚国的大夫屈原曾经远道去寻找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
但是,在寻找途中,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毒草。
屈原立刻辨认出它的特征,然后将草药传授给人们,并告诉他们如何防止中毒。
从那以后,每逢重阳节,人们都会佩戴白芷草,祈求平安健康。
故事二:赛垒救母古时候,有一位年轻人叫赛垒,他非常疼爱他的母亲。
有一年的重阳节,赛垒的母亲犯了重病,无法下床。
赛垒深知母亲喜欢菊花,便在花园里挖了许多菊花,并悬挂在母亲的床前。
母亲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朵,非常高兴,她的病情也奇迹般地好转了。
从那以后,人们便将菊花视为重阳节的象征,用以祈愿老人家的长寿和康健。
故事三:学习智取嘉峪关传说在唐朝时期,李世民想攻下兵强马壮的嘉峪关,但是找不到破敌之策。
有一位智者听说了李世民的苦恼,主动上前献策。
他告诉李世民:“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你可以带领士兵们假装在山上登高游玩,引起敌人的警觉。
等到敌军松懈下来,你再趁机攻打。
”李世民照办了,最终成功地攻下嘉峪关。
从那时起,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开始流传下来。
故事四:屠苏祈福消灾屠苏是用来祈福消灾的一种祭祀活动,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据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屠岸贾的大夫,他有一种植物叫苏草,可以清除害虫并消灾避祸。
屠岸贾用苏草制成一种酒,每年的重阳节,他会给人们依次送去。
这种酒被称为“屠苏酒”,人们相信喝过屠苏酒可以祛除厄运和疾病,保佑家人平安。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故事正是通过这些故事流传下来的,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对重阳节的重视和祈愿都得到了凸显。
这些故事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也带给人们正能量和向上的力量。
通过分享这些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重阳节的经典故事大全
![重阳节的经典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62a1f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3.png)
重阳节的经典故事大全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定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经典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重阳节的经典故事。
故事一:《九峰山上的故事》话说在九峰山上住着一位名叫黄真人的仙人,他精通医术,凡是有疾病的人只要求到他的门下,都能得到治愈。
然而,黄真人为人极为谦和,从不以医术自诩,甚至拒绝接受任何报酬。
重阳节这一天,黄真人为了感谢山下村民对他的信任和敬仰,特地召集人们在山上举行庆祝活动,让大家共享美食和欢乐。
从此以后,每年的重阳节,村民们都会前往九峰山上,祭拜并庆祝黄真人的善行和仙术。
故事二:《吃菊花的故事》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是赏菊花。
相传在古代,有位名叫黄子明的智者,他提倡以菊花酿酒,坚持认为菊花有解毒消热、保健养生的功效。
一次重阳节,黄子明邀请了许多朋友来观赏菊花,并品尝了他用菊花酿制的美酒。
大家都深受感动,纷纷效仿他的做法,从此重阳节成为了赏菊花的节日。
如今,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依然把菊花摆在室内或花坛中观赏,以此纪念黄子明的智慧和贡献。
故事三:《百花争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名叫晏子的文人,他非常喜欢赏花。
一次重阳节,晏子发现百花都在争相开放,争艳斗丽。
他觉得每一朵花都很美,无法选出最美的一朵,于是他索性给所有的花儿都戴上一顶金黄色的云纱,使得每一只花儿都能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美丽。
从此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争相采摘鲜花,以纪念晏子赏花的故事,并且也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尊重。
故事四:《老人的节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
相传古时有一位名叫孟婆的老太太,她是人间追求长寿的代表。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尊敬老人,给他们端上他们最喜欢的食物,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在这一天,孩子们也会去看望自己的祖父母,表达对他们的爱和尊敬。
因此,重阳节也被认为是老人们的节日,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以上就是几个重阳节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了解了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同时也具有教育意义,传达了尊敬老人、敬爱家庭的价值理念。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bc5fa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d.png)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重九节”或“踏秋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也经常会讲述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民间故事。
以下将介绍几个流传已久、深受人们喜爱的重阳节故事。
故事一:郎官的善举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年轻的郎官。
在他的帮助下,村子里的农田一直都十分丰收,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可是,郎官的父亲生病了,需要昂贵的药物治疗,但郎官却身无分文。
他知道重阳节即将到来,而这一天是百姓们为了祈求消灾延寿而登高祭拜的日子。
郎官决定利用重阳节的机会,向村民们借点钱。
然而,村民们并不愿意借给他,因为他们都在为自己祈求好运而准备翠菊花、菊酒和菊叶包饺子。
郎官看到这一幕,心生一计,他买来一些最美丽的桂花枝,在重阳节这天默默地送给了每个村民。
正是因为他对每个村民都如此关怀,大家见到他时都感激地递上一份礼物。
郎官将这些礼物卖掉后,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钱买药。
郎官的父亲很快康复了,而郎官也成了村里人爱戴的好郎官。
从此以后,每年重阳节都成为了全村人盛大庆祝的日子。
故事二:孤独的老人在一个山村中,有一个年过古稀的孤独老人。
他身边没有亲人,每年的重阳节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呆在家里。
而且,他也不愿意收到村里别人送来的礼物和食物。
有一年的重阳节,老人觉得特别孤单。
他看到村里每户人家都在忙碌地准备重阳节的庆祝活动,而自己却感觉到无处可去。
于是,他决定去山上赏秋,独自一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当老人走到山上的亭子时,不远处的一棵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她笑嘻嘻地对老人说:“阿公你好!你一个人过重阳节吗?”老人微微一笑,告诉她自己的情况。
小女孩看着老人,突然从衣袋里取出一枚闪闪发光的红丝绒蝴蝶结,轻轻地别在老人的胸前。
老人感到非常欣喜,他向小女孩道谢,并告诉她:“重阳节是为了感受友情与亲情,我本以为人生没有可以分享这一切的人,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
谢谢你,小朋友。
”说完,老人眼中充满了感激的泪水。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b7dfd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0.png)
重阳节的民间故事重阳节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寄托思念和祈福的重要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许多民间故事流传至今。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重阳节的民间故事,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关于这个节日的了解。
故事一:屈原遇壁相传在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
然而,由于遭到政治阴谋的牵连,他在生活中受尽了苦难,最终流放到了湖广之地。
屈原心系国家,忧国忧民,深感无助和失望,于是他决定以投江身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忧国之情。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那天,当地百姓纷纷划船捞救,但却未能救起屈原的遗体。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从此开始在每年的重阳节同样划船救援,不让重复屈原的悲剧再次发生。
故事二:孤山上的老人在江南某个小镇上,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山。
相传山上居住着一个神秘的老人。
每当重阳节那天,这位老人就会打开山门,邀请游人上山参观。
据说那里有一片神奇的重阳树林,只在重阳节才开满鲜艳的花朵。
传说中,每个摘到这些重阳花的人都会得到幸运和长寿的福运。
因此,每年重阳节来临时,人们都会纷纷前去孤山,希望能得到老人的邀请,去一睹这奇特景色。
故事三:舟山的诗人舟山是我国东海沿岸的一座美丽城市,也是诸多重阳节民间故事的发源地之一。
据说,在古代舟山有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擅长描写大海和日出的美丽景色,并借重阳节来赋诗,以表达他对大海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他的诗集《重阳诗草》成为当地文人雅士们借重阳节吟咏的经典之作。
如今,每逢重阳节,舟山的居民们依然会通过吟诗、登山等方式来怀念这位诗人,同时也宣扬和传承着舟山的文化。
故事四:九九登高在很多地方,重阳节是一个登高的好时机。
相传九月初九的阳气最旺盛,爬山可以去病气和厄运。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选择登上山顶,迎接清新的秋风和温暖的阳光。
九九登高的风俗已经成为了人们在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在登山中,家人和朋友之间可以增进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故事五:菊花的背后在中国古代,菊花是九月初九重阳节的象征之一。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81b67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8.png)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故事。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与重阳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踏莲女儿”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命苦的农家女孩,名叫秋莲。
她家贫困潦倒,生活艰辛。
重阳节的一天,秋莲意外得到一个庙里的老和尚的指点:只要在重阳节早晨踏上莲花,就能远离苦难。
秋莲怀抱希望,早早起床前往湖边,却发现莲花娇羞地闭合着,无法实现老和尚的指点。
秋莲沮丧地坐在湖边石头上,黯然泪下。
突然,一个神秘的老人出现在她的身边,递给她一串金黄的莲花,告诉她这是重阳节特有的神奇莲花。
秋莲接过莲花后,按照老人的指示踏上了莲花,随即便感到重量骤减,轻盈地飘离地面。
秋莲望着身下的村庄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传说二:“折桂仙人”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年老的农夫,名叫吴老爷。
吴老爷深受村民们的敬仰,因为他智慧过人。
一年的重阳节,吴老爷遭遇了一场大病,病倒在床,无法动弹。
村民们纷纷前来探望,并带来了热闹的重阳节庆祝品。
吴老爷因为病重无法品尝这些美食,而且内心感到非常寂寞和无助。
正当他快要失去希望的时候,一位仙人突然出现在他的床前。
仙人手持一枝桂花,轻轻折断,化为一汪清泉。
吴老爷告诉仙人他的愿望:希望能够继续生活并为乡亲们解决问题。
仙人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赠送了他桂花的枝叶。
吴老爷顿时感到身体轻盈,病痛消失无影无踪。
从此之后,他以终身不婚、专心致志为村庄造福。
村民们纷纷向他学习,将桂花视为吉祥之物。
传说三:“养生仙方”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姓李的老人,对养生之道研究颇深。
每到重阳节,他都会创制出一种能够延年益寿的仙方。
传闻这个仙方由九种草药构成,并且只能在重阳节当天采摘的阳光下进行调配。
据说,服用这种仙方的人可以驱散疾病,延年益寿。
李老人每年的重阳节都要亲自为村民们制作这种仙方,使他们身体健康,无病无忧。
这个传说很快在李老人所在的地方流传开来,村民们纷纷采摘草药,按照李老人的方法调配出这个特殊的仙方。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14篇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c96d2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f.png)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14篇重阳节的传说故事14篇重阳节的传说故事篇1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节扫墓的安全注意事项燃放鞭炮和烧香烛纸钱意外引发山火后,人还在现场,就要立即采取扑救措施,趁火势小把火扑灭;如果火势已大,要报火警,不要随意一跑了之,否则很可能被法律制裁;自己已经无法扑灭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离开火场,不要顾虑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死命扑火,否则很可能导致家人及自己葬身火场。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83151f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b.png)
重阳节的故事传说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长寿和幸福的祝福。
重阳节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些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
一、《重阳登高》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黄真人的道士,他精通仙术,能够驱邪除魔,医术高超。
黄真人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带领着徒弟们登山祈福,以祈求长寿和健康。
登山的人们手持菊花,佩戴茱萸,以驱邪避灾。
黄真人在山上设宴招待众人,还教授了一些长寿的秘诀。
这样的活动逐渐传承下来,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二、《孤山重阳》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孤山的地方,山上有一位仙人居住。
每年的九月初九,仙人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邀请凡人前来共享喜悦。
仙人会在山上设宴,赏赐给前来祝贺的人们美酒和美食。
而且,仙人还会赐予人们一种神奇的茶叶,只要喝了这种茶,就能够延年益寿。
因此,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前往孤山,祈求仙人的保佑和长寿。
三、《重阳救母》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杨绛的人,他的母亲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一年的重阳节,杨绛带着母亲前往山上,希望能够祈求长寿和健康。
然而,山上的路途崎岖,对于行动不便的母亲来说非常困难。
杨绛决定背起母亲,一步一步地攀登山顶。
虽然很辛苦,但是杨绛并没有放弃。
最终,他们成功登上了山顶,母亲也康复了许多。
从那以后,每年的重阳节,人们都会背起年迈的家人登山,以表达对长寿和幸福的祝福。
四、《重阳赛百花》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杜牧的文人,他非常喜欢九月初九这一天的景色。
每年的重阳节,他都会带领着一群文人雅士前往花园,欣赏花朵的美丽。
在花园里,人们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花朵比赛,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绽放,争夺最美的称号。
杜牧更是以此为题,写下了《秋夕》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样的活动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重阳节的独特庆祝方式。
五、《重阳祭祖》重阳节也是祭祖的重要时刻。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做黄帝的神仙,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1ec6e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f.png)
重阳节的传统民间故事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除了登高赏菊之外,许多地区还有一些与重阳节有关的传统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传承至今,为人们讲述了一段段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
一、故事一:屠妖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屠岳的英雄。
每年的重阳节,一只凶恶的妖怪会出来骚扰村民,吃掉孩子们。
屠岳决定保护村民,他用尽全力击败了妖怪,救下了村民。
为了纪念屠岳的英勇行为,村民们每年的重阳节都要登高祭拜,以感谢他的保护。
他们还会佩戴艾草,认为艾草具有驱邪辟邪的功效。
二、故事二:求仙草在古代,众多人们相信九月初九这一天的阳气十分旺盛,是寻求长寿的良机。
他们相信摘取这一天的艾叶,并绑在身上,会带来好运和长寿。
有一个叫曾幸的年轻人,他和妻子一同在山间寻找仙草。
他们爬山爬了一天,终于在山顶找到了仙草。
他们非常高兴并摘取了一些,希望能延年益寿。
然而,回程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只受伤的老虎。
妻子想要逃跑,可曾幸却决定帮助老虎。
他用仙草敷在了老虎的伤口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最终,老虎伤愈,对曾幸表示了感激之情。
曾幸的善行感动了上天,他和妻子在之后的岁月里都过上了幸福长寿的生活。
这个传说也成了人们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其中一个来源。
三、故事三:菊花仙古时候,有一位工匠名叫吕洞宾,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勤奋,成为了一位有名的雕刻家。
他的手艺精湛,尤其擅长雕刻花卉。
一年的重阳节,吕洞宾决定献上自己精心雕刻的菊花作品。
他刻画的菊花翩然起舞,神态栩栩如生。
人们看到这样美妙的艺术品都赞叹不已。
在重阳节的晚上,吕洞宾突然发现自己雕刻的菊花竟然活了起来。
他的菊花作品变成了仙女,她带吕洞宾进入了一个仙境。
仙女告诉吕洞宾:“我叫菊花仙,是菊花的化身。
感谢你对花卉的热爱,在此特别的日子里,愿赐予你长寿和好运。
”吕洞宾感动地向菊花仙表示感谢,他随后返回人间,并在重阳节庆祝时传颂菊花仙的故事,祈求长寿和吉祥。
总结:重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民间故事是人们传承和弘扬节日文化的重要形式。
重阳节的典故故事
![重阳节的典故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c6b37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f.png)
重阳节的典故故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称为重九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此节不同于其他节日的是,它更注重对老人的尊重和敬爱。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着许多典故故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典故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古老而有意义的节日。
一、曹杨梅桃曹杨梅桃是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民间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曹杨的孝顺儿子。
据说在很久以前,曹杨的母亲因为重感寒症突发而卧病在床,医治无效。
曹杨心急如焚,他知道只有重阳这一天才能救治母亲。
他来到庭院中的一棵梅桃树前,深情地说道:“梅桃啊,我如今无计可施,只有靠你的神奇力量才能救活娘子。
请你借我一段时间,让我先替母亲祈福。
”于是他将母亲用最后一点钱买的符纸贴在梅桃树上,然后闭目祈祷。
不久,一股温热的气息从梅桃树上传来,曹杨感到非常宽慰和温暖,他知道母亲将会康复。
在重阳节那天,曹杨前往庙里向神明烧香,磕头感谢神明在危急时刻的保佑。
等他回到家中,看到母亲已经康复,精神焕发。
从此以后,曹杨每年都会在重阳节期间烧香祭祀梅桃树,并把这个故事传给了后人。
二、许仙觅仙重阳节的典故之一是“许仙觅仙”。
相传在古代,有一对深爱着对方的青年男女许仙和白娘子。
他们守望相助,为了长相厮守而不顾一切。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白娘子被迫离开了许仙。
多年之后,许仙结婚并生活得很幸福,但他始终忘不了白娘子。
有一年的重阳节,许仙独自前往雷峰塔,他深情地望着塔顶,幻想着白娘子的身影。
突然,一个美丽的女子从空中飞落下来,正是白娘子。
二人重逢之后,许仙非常欣喜,并与白娘子重新回到了一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重阳节不仅是孝敬长辈的节日,也是表达深情和思念之情的时刻。
三、华山论剑重阳节的典故中,还有一个华山论剑的故事。
相传唐代诗人杜牧曾在重阳节期间参加了一次著名的华山论剑。
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都聚集在华山山腰,进行文辞技艺的比拼。
杜牧以其才华横溢的文章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掌声。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3747f7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7.png)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传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_重阳节的意义及禁忌,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重阳与菊花仙子的传说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
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
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为治好母亲的病,阿牛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
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
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
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
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
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
”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
”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104bb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3.png)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都会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上山祭祖、登高赏秋,以及饮菊花酒、佩茱萸、赏菊等多种活动。
重阳节的由来有许多传说故事,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
传说一:居巢山的故事相传在汉朝时,有位名叫华佗的医生。
华佗颇有医术,他曾治愈了一位得了蛇咬伤的男子,名叫黄石公。
为了表示感谢,黄石公将自己位于居巢山的房子让给了华佗,并且传授了他不传之秘的医术。
事后,华佗在重阳节这一天研制出了具有预防恶疾的良药,并将这一秘方传给了后人。
为了纪念这位医术高超的医生,人们便在每年的重阳节登临居巢山,表达对华佗的景仰之情。
传说二: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君主,但却遭到了奸臣的诬陷和流放。
屈原在长江中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忠臣之心。
为了纪念他,楚国的人们每年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划龙舟的活动,希望能驱逐江中的恶灵,以保佑平安。
同时,人们还会把糯米、艾蒿等食物投入江中,以纪念屈原投江之事。
传说三:孟浩然的故事唐朝诗人孟浩然有一首名为《登鹳雀楼》的诗,诗中描述他在重阳节登上鹳雀楼,眺望远方景色。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秋的乐趣,成为了重阳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沿袭着孟浩然的脚步,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会登高远望,享受秋日的美好。
传说四:板桥村的故事据说,在百足山边有一个叫板桥村的地方,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防百足之法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军队来到该村,有一位村民在梦中得到了来自神仙的指引,告诉他用花茱萸辟邪并祛除百足的毒。
村民们因而聚集在一起,佩戴茱萸,祈求平安。
后来,这个习俗得到了传承,成为了每年重阳节的重要活动。
以上就是重阳节的一些传说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了对忠诚、家国情怀以及对幸福和健康的祈愿。
重阳节不仅是人们庆祝秋天丰收和赏月的节日,也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俗的重要时刻。
让我们一起在重阳节这一天,感受传说故事的魅力,祝福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
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
![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7f4cb7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4d.png)
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有关重阳节的故事有哪些《重阳节》故事1很久很久以前,在汝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叫阿景的男孩。
他每天和父母一起在田地里勤勤恳恳地劳作,过着快乐的日子。
这一年,汝河两岸突然流行起了瘟疫,死了很多乡亲。
阿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他的父母不幸都死了,只有阿景活了下来。
阿景病好以后,才知道这次瘟疫是瘟魔闹出来的。
这个坏妖怪住在汝河里,他走到哪儿就会把瘟疫带到哪儿?阿景气愤极了。
他下决心要把这个可恶的瘟魔除掉,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想要除魔,就得先学本领!阿景听说东南方的大山里住着一位神仙爷爷,能降妖除魔,本事可大了,就决定去找他拜师学艺。
阿景带着一袋干粮上路了。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过了一条又一条河,可就是找不着神仙爷爷的踪迹。
这天,阿景又在途中停下来问路,一个老爷爷告诉他:“孩子,你过这条河,翻过了那群山,就能找到仙人的住处了。
那里开满了菊花,真是人间仙境啊!”阿景听后,觉得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他高兴地谢过了老爷爷,继续向前走。
阿景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一个开满菊花的山谷里。
在一座大房子门口,一位白胡子老人家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原来,那个帮他指路的老人就是神仙爷爷呀!神仙爷爷很喜欢阿景这个善良勇敢的孩子。
他收了阿景做弟子,送给阿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还教给他降妖的剑术。
为了早点学好本领下山除害,阿景刻苦地练习。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剑,练得大汗淋漓,擦干汗,再练;划伤、扭伤了,包扎一下,再练;浑身酸痛难忍,咬牙坚持着,继续练!练呀,练呀一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了,阿景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这天早晨,阿景正在练剑,神仙爷爷走过来对他说:“景儿,你来这儿的时间也不短了,我算了一下,今年农历的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了。
你的本领已经学成,赶紧回去救人吧。
”神仙爷爷一边叮嘱着阿景,一边递给他一把茱萸叶喝一瓶菊花酒。
然后招来一只仙鹤,让阿景骑在仙鹤背上回家去。
阿景到家以后,赶紧召集乡亲们,把瘟魔要来的事情告诉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重阳节的小故事
篇一: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和众多传统节日一样,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和来历、风俗与传说,你对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有着哪些了解呢?不妨来看看小编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九九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很有意思的。
重阳节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
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
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篇二:相关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相关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
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
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
这
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
到哪里。
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
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
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
转眼又是一年,那天
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
我给你茱
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
景面前。
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
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
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
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
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
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
,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
回身向村里走去。
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
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
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
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
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
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篇三:重阳节
主题一:10月13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开展“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
现将有关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xx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
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xx
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
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
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
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