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合集下载

研学旅游背景下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研学旅游背景下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三、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研学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陕西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但陕西省公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却面临萎缩的尴尬, 旅游管理专业可紧跟市场需求,灵活创新建立研学旅游方向的人 才培养体系,对其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针对陕西省研学旅 游人才市场失衡的现状和研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景,鼓励更 多的旅游院校、教育院校和研学机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化 的高素质研学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导游的培训,鼓励其考取 教师资格证和医师等相关证书,提升研学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水 平。另外,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旅游市场变化需求,加强研学课 程设计、艺术、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教学,积极与各地旅游机构、 学校、培训机构、研学营地等有效合作,广泛开展研学旅游专业
一、陕西省研学旅游人才需求供需分析
随着陕西研学旅游发展速度的明显加快,研学旅游专业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但就整个研学旅游人才市场看,目前还存在 旅游人才数量供求和质量方面的矛盾。陕西省部分研学旅游行业 人才需求现状、趋势与供需平衡见表1。
表1 陕西省研学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趋势与供需平衡
行业
类型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16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12月下半月刊
研学旅游背景下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周伟伟
作为升级版的文旅+教育的研学旅游正日益得到政府、教育部门和旅游机构的重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陕西省作为旅游 大省和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众多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将持续推动陕西研学旅游市场的发展。在研 学旅游强劲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对陕西研学旅游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建设的建议,以期为陕西省抓住时代发 展机遇,快速发展研学旅游产业提供借鉴。

浅谈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作者:蒋莉莉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10期摘要:旅游景区是以人为中心的行业,旅游景区的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使其得到最优化的组合,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提高劳动效率。

旅游景区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是旅游景区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性建议一、概念界定旅游景区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的管理影响着旅游景区的发展。

本文根据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围绕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国家人事劳动政策和企业制定的管理方针与政策,对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在人事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员工的招聘、考核、激励、纪律管理等系列日常管理业务中,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劳动素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保障。

二、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外部引进;二是职业学校;三是人才市场。

从专业选择方面来看,职业学校从事厨师队伍和服务员队伍人才居多,而从事旅游景区管理、财会、法律的等专业的人才极少。

从文化学历来看,高中、初中生居多,大专、本科生较少,既懂旅游景区专业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几乎没有。

目前,在经营管理人才中,经理层管理人员和厨师管理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专业,并毕业于相关学校,其它管理人员未接受系统教育,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服务对口专业人才更少。

突出表现在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服务和专业技术高、中、低三个层次人才配备结构和比例上不够匹配,分布不合理。

(二)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学历水平偏低由于旅游景区企业长期忽视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加之外资旅游景区管理人员本地化的趋势,高层次管理人员的供给就更加奇缺。

旅游大数据_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旅游大数据_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旅游大数据_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通过移动程序APP获取GPS数据时收集成本较高,轨迹记录仪获取时数据杂项较多。

答案:错误2.百度具有丰富的产品类型,其数据来源于百度搜索、百度知道、百度地图等各个方面。

百度搜索每天提供上百亿次点击量,提供了大量与旅游相关的数据。

答案:正确3.以下哪些是不旅游大数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答案:数据量不够多4.以下不属于口碑舆情的是?答案:总体口碑5.游客流实时监测可以在平台上展示哪些数据信息?答案:景点日游客量_历史数据_瞬时游客量_游客量峰值6.景区大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答案:排队提示_实时监测_车辆管理7.什么催生了大数据的兴起()答案:互联网的发展8.智慧旅游涉及到的方面有哪些?()答案:智慧服务_智慧管理_智慧营销9.从旅游业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旅游大数据主要在以下哪些方面应用?()答案:交通(如航空大数据)_旅行社大数据_景区大数据_酒店大数据10.旅游过程中智慧服务主要体现在?()答案:个性化旅游产品的推荐_精准游客画像是提供智慧化服务的前提_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提供11.旅游在线营销最核心的两个方面?答案:营销渠道构建_营销内容选择12.以下哪些媒体属于新媒体?答案:微博、抖音_知乎、贴吧_抖音、快手13.酒店行业的数据按照住前、住中和住后的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住前数据、住中数据和住后数据答案:正确14.BCI是微信传播指数,WCI是微博传播指数。

答案:错误15.大数据的两个重要标志是()答案:数据量大_数据信息可被提取16.旅游大数据在最终业务形态方面有哪几种形式?()答案:数据报告形式_SaaS云服务形式_展厅形式_定制化服务形式17.一种可参考的分类把旅游大数据分为()答案:由交互所产生的数据_由设备所产生的数据_由用户所产生的数据18.基于UGC文本的旅游大数据分析可以做以下哪些事情?()答案:基于游览攻略和游记等对于目的地形象进行分析_对于游客的偏好和市场需求等进行数据分析_利用UGC文本对游客游览线路进行分析_分析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网络舆情和网络口碑19.关于UGC图片的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UGC图片中最主要的信息是数字足迹和图片内容_图片内容分析可以根据图片元数据或图片内容解析得到_UGC图片的数字足迹记录的游客游览的轨迹信息20.关于UGC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UGC数据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主要的数据来源_UGC是用户产生数据(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简称_UGC数据的丰富是web 2.0所带来的结果_图片、视频、文本都是典型的UGC数据21.关于设备所产生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GPS定位的精度要高于基站定位的精度_GPS需要至少3颗卫星才能实现定位功能_手机内置GPS芯片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实现准确定位22.旅游大数据在如下应用场景,描述正确的是()答案:OTA可以提供预订游客的购买偏好、用户画像等方面信息_运营商数据在管理方面可以进行人流实时监测_酒店口碑在行业应用方面表现为对其内部服务质量进行优化_航空大数据可以作为航空公司定价和销售航空延误险的依据23.关于旅游大数据所面临的挑战,如下论断正确的是()答案:旅游大数据需要培养具有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_数据的可获得性制约了旅游行业大数据的应用_如何从有限数据去推测和还原数据全貌将是旅游大数据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24.旅游大数据的前提是旅游信息化、数字化、在线化。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立了五个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分别为旅行社管理与国际领队方向、国际酒店管理方向、度假地规划与管理方向、高尔夫管理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之一,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开设第二外语(日、韩、俄)课程。

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全英文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建立港澳台及国外教学实习基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兼顾学生旅游相关服务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四、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昆明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昆明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经济 ̄}09 20 年第 5 期
● 旅游经济
昆明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胤杉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昆明市旅游景 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进行 调查分析, 揭示 了昆明市旅 游景 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存在的主要 问 题及其成因 , 旨在为昆明市旅游景区人 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提供有价 值的参考。 关键 词 : 昆明市 旅 游景区 人 力资源 调 查 问题 中图分类号 :5 27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昆明市旅游景 区虽然 凭借其竞 争优 势在旅游竞 争 中取得 了一定的 成功 , 但其本身也存 在一系列的 问题 , 原有的竞争 优势并非 核心竞争 其 优势。 在激烈 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下 , 昆明市旅游景 区面临严峻 的挑战 , 而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挑 战。 笔者通过对昆明市旅游景 区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 发现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 。
三 、 工 结 构 优 势 不 强 员
28 0
l. 65 6
14 Ol
表 2 昆明市旅游景区员工学历结构表 等 3( A 人)
博士
硕士
级 4( A 人)


比例( %)
比例( %)
O8 . O
08 . 0
比例( %)
O8 . 0
O8 . 0
本科
文章 编 号 :0 4 4 1 (0 9 0 — 0 — 2 10 —9 4 20 )5 2 5 0
“ 新鲜血 液” 高层管理人 员同样 出现 了断层 , ; 不能较好地适 应当前市场 经济发展 的要求。昆 明市 4 A旅游景区员工的学历状 况虽然好于 3 A景 区员工 的学 历水平 , 高学 历 、 素质的 员工从 总体上来说 还是 比较缺 但 高 乏。 因此 , 旅游景区招聘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女 性员工所 占的 比例 明显低 于男 生 , 尤其是在高层管 理人 员中( 见表 1 表 、 2表 3 。 、 ) 表 1 昆明市旅游 景区员工年龄 结构表

旅游人才方案3篇

旅游人才方案3篇

旅游人才方案3篇“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旅游人才方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旅游人才方案1篇为突出旅游产业在我局转型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加快适应当前“旅游+”时代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局旅游特色和旅游精品,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局范围内选拔一批旅游专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实践锻炼。

为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以加快我局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选拔、培养、锻炼出一批素质优良、业务精通、潜力较大的本土旅游专业人才,适时充实到我局旅游产业的相应岗位,通过提高旅游产业管理与综合服务方面的“软实力”,为我局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二、人才选拔(一)旅游专业人才类别综合管理类:包括职业经理、旅游项目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等。

市场营销类:包括旅行社运营、营销策划、产品包装、文案设计、电商平台运营、景区导游等。

(二)基本条件热爱森林旅游工作,熟悉我局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有意参加森林旅游发展事业,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我局在岗的中层干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3、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历;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身体健康;6、特别优秀的,以上条件可适当放宽。

(三)公开遴选1、采取个人意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单位(部门)推荐、也可以个人自荐;2、按照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查;3、在适当范围内进行考察选拔;4、提出初步人选,提交局党委研究确定。

三、培养锻炼(一)企业内部学习培训。

首先由我局目前的旅游从业专业人员开展前期培训,让遴选出来的人员掌握基本旅游行业知识,包括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旅游行业基本知识、旅游市场营销,我局森林旅游产业格局及发展方向等。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我国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旅游管理人才与旅游行业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这造成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竞争力明显不足,无法适应迅速多变的市场。

因此,笔者结合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希望能够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一些启发性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管理;管理模式;人才培养;行业发展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体系。

然而,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力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之间,并没有形成正比。

与此同时,国外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则显得日益增强。

究其原因,仍旧是因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如何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旅游管理人才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何谓旅游管理才人才,这是我们在探讨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之前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首先,旅游管理人才应当具有综合性,其次是实用性,再次是适应性,最后是国际性。

这些特性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所必须的。

因此,教学实践应该以目的出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服务不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提供服务型产品的供应必须注重对象的感受。

旅游管理人才的存在就是为了更高效地为旅客提供旅行服务。

作为一个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是服务。

那么什么是旅游服务呢?首先,作为一种服务,旅游服务必定具备服务所具有的基本特点,那就是:无性性、生产与消费同一性,不可贮存性以及质量评价的复杂性。

正是因为服务具有如此复杂而又独特的特性,因此作为一个专业的,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就必须能够掌握这些特性,而掌握这些特性就必须具备综合性。

(二)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

作为一个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与客户,而不是宏观的理论,市场与客户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实用性,实用就是能够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

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几点思考

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几点思考

19旅游管理研究2013年07月下半月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作为第三类产业的旅游业也开始在乡村崭露头角,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型力量。

所谓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单位,开发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使城市居民在旅游景点获得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

这对于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然而目前,由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民的预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乡村旅游人才的发展现状(一)乡村旅游的人才从业人数较多但文化素质较低目前来看,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旅游业没有全面具体的认识,不能很好的参与旅游业的管理,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不知道当地的自然风光可以开发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旅游业,对于乡村旅游持排斥、抗拒的态度,就算是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农民在变成旅游从业人员之后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经营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农民对于乡村中自身的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的认识,不了解其内在的价值,缺乏保护意识,毁坏文物、砍伐森林、污染环境,造成了当地旅游资源的破坏。

(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一直以来,虽然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国家及政府各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却一直不够重视,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比例较低,就算有的接受了培训也仅仅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系统的使从业人员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及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应以什么模式发展。

旅游从业人员仍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相关旅游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没有真正进入农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和旅游相关的院校也随之兴起,旅游管理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始在各大高校流行。

但是虽然全国大中专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已经足以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乡村经济水平、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旅游专业的学生宁可改行,找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愿意从事乡村旅游业,致使人才严重流失。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目录一、人才需求分析 (4)二、人才培养模式 (6)三、课程设置 (9)四、实践教学安排 (12)五、师资队伍建设 (15)六、教学质量保障 (18)七、考核评价体系 (21)八、实施计划 (25)九、经费保障 (28)十、实施效果评估 (29)H-一、总结 (32)说明鉴于文旅产业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例如,可以将旅游管理、文化传播、酒店管理等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跨领域思维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涉及到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关系到文旅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于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与文旅企业的合作。

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文旅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当前人才供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行业中的人才短缺和过剩情况,指导相关院校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同时也可以引导就业单位优化招聘需求,促进人才供需的有效匹配。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对文旅产业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性。

实施效果评估是指对某一政策或项目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对于文旅产业而言,实施效果评估可以帮助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人才需求分析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中,人才需求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文旅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管理人才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实践教学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等。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将职业经理人目标融入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等。

本文对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国际旅游市场的高度竞争,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背景,忽视其职业素养的提升;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助于解决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同时研究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苏省旅游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苏省旅游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DOI:10.19995/10-1617/F7.2024.01.035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苏省旅游人才需求特征研究崔英方 张晓玲 丁洁(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0)摘 要:2022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将促进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旅游业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新技术、新业态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旅游业作为服务性产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连接消费者和旅游服务质量乃至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桥梁,将对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深入分析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建议,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旅游人才;产业融合;人才培养本文索引:崔英方,张晓玲,丁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苏省旅游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商展经济,2024(01):035-038.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 码:A2023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进入“稳开高走、加速回暖、量价齐升、供需两旺”的全面复苏新通道。

面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如何面向文旅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是旅游职业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2]。

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探讨江苏省旅游人才的需求变化,可以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与供给提供指引。

1 相关研究伴随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旅游行业出现了人才紧缺、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

如今,旅游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何紧贴旅游业发展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旅游人才的有效补给显得尤为重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3]。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方案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方案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旅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文旅产业融合了旅游、文化、餐饮、设计等多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我国的文旅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改革。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方案迫在眉睫。

一、需求分析1. 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升温,文旅融合产业也日益壮大。

例如,旅游景区的文化创意产品、文物保护与展示、特色餐饮等都成为了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多元化的文旅专业人才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

2. 人才培养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文旅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学校教育缺乏实践性,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真正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文旅项目;二是学科设置单一,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三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学校培养的文旅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

二、人才培养工程方案1. 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期间,引入相关企业合作,以实践为主导,开设实践课程;将实际的文旅项目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当中,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操作。

2. 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通过设立文旅融合产业专业,采用交叉学科的教育模式,培养具备旅游、文化、餐饮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将实践环节设置为必修课程,开设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真实的文旅项目,积累实际经验。

通过实习形式,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文旅产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与景区、酒店、文化产业等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化和多元化的培训实践机会。

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刍议

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刍议

临的条件和问题也更为具体 . 复杂和灵活 , 需要景区管理者很强 的旅游市场开拓意识和才能 ;面对景 区核心旅游资源吸引力 的弱
( 主 数据 包含 了被调查者同时选择 两种或两种 以上行业的 备『
化, 管理者只进行简单的维护性管理远远不够 , 立足资源本色 , 开 情 况;其 中饭店 业 包括餐饮业)
我国景区开发型管理专业人才是全面拓展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的迫切需要。 三,对策建议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 、适应现 实需 要的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 , 需要多方协调并进才能得以实现 ,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2 当前我国旅游开发及规划人才培养定位狭窄造成此类人才 . 发市场对路产品 . 这是管理过程中时刻需要注意的问题 区管理 景 供给不足。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 的一项前期准备工作。在国家旅 的核心之一是氛围管理 .为游客带来更高的体验质量 ,而这亦需 旅游规划通则》中, 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 . 要很强的创新开发精神等。另外,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专 游局提 出的 《
2 落实并深化我国景区规划与开 发主题思想的必然要 求。景 . 管理过程 中面
湖北、江西两省旅游院校 ( 系)毕业生行业选择意向调查结果
行 饭 旅 杜 量嚣 I 游 理 旅 教 I 公 l 他 I 行 业 店 行 施 管 部门 游 育 航空 司 其 跨 业 选 人 4 7 3 17 择 数 7 9 6 8 4 2 l l 7 I3 1 I5 I1 7 5 占 分 37 55 2 i 8 百 比 l 6 . . 2 i . 。4 7 }, O g I. I 4 , 3 3
谓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是指具备较强 的旅游开发意识 和能力 , 遵 导思想方面不重视或存在偏差关系颇 大。 各旅游院系对景 区类人 循旅游开发 的基本要求和规律从事相 关开发活动 ,又能灵活高效 才培养源头上重视不足 ,期望毕 业生来重视就勉为其难了。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满足行业需求、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教育机构等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清晰、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

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宽泛和笼统,没有突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没有及时关注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行业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为了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和符合市场需求,高校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旅游行业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

专业基础课通常包括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等,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

专业核心课涵盖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是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课程。

219387917_迪庆州文旅人才现状与培养对策

219387917_迪庆州文旅人才现状与培养对策

迪庆州文旅人才现状与培养对策熊珞钦 周 琳 董丽梅 智元超 韩 越*(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摘 要: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政府部门明确指出要以迪庆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是当前的严峻问题。

本文通过对调研数据和访谈记录的分析得出迪庆州文旅从业人员培养存在不足,根据实际情况为改善迪庆州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全面提升迪庆州文化旅游行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建议。

关键词:文旅行业;访谈调查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23年春节期间,云南全省接待游客4 514.61万人次,同比增长244.7%,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增长249.4%。

在文旅产业方面,云南拥有天然的生态禀赋,需找准立足点,打好组合拳,营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改善“硬环境”,提升“软环境”。

迪庆州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旅游业是迪庆最具优势、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主引擎产业,202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1.01万人次,全年完成旅游业总收入807 979.76万元;202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33.73万人次,同比增长9.7%,全年完成旅游业总收入948 242.06万元,同比增长17.4%。

同年,全州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76个,包括艺术表演团体25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7个,文化馆4个,乡镇文化站2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6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4个,然而,迪庆州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对此展开研究,提出迪庆州文旅人才培养建议,能够推动文旅融合背景下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关于文旅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中,梁梅朵提到大多高校课程设置较为局限,师资力量不平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无法培养出既了解文化市场,又懂得旅游市场,还能设计出文化旅游项目的复合型人才[1]。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 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等创新发展关于住宿产品价值链。

住宿产品,是指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的以住宿服务为主的整体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饭店、旅馆等。

简单看,饭店的价值可以分解为饭店区位、建筑外观、大堂以及除住宿之外的餐饮等延伸服务和房间大小、房间设施、卫生状况、价格等。

因此,从总的来看,住宿产品价值链的创新,可以从环境的融合选择与塑造、内部设计、文化主题提炼、软硬件结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也可以密切关注旅游方式变化所带来的侏儒露营池、汽车旅馆等新兴住宿业态的发展。

环境融合,其实可以从选择已有的具有优美环境的区位入手,内部设计创新,则主要从饭店内部陈设元素创新性的使用入手。

文化主题提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主题饭店,专业化发展,则表现为商务饭店、度假饭店、会议饭店等类型。

关于餐饮发展创新。

根据空间位置的不同,餐饮可以划分为城市餐饮和乡村餐饮。

城市餐饮的主要取向可以设定于传承历史、挖掘文化上,而乡村餐饮则可以主要考虑将绿色、乡土设定为发展的去向。

具体的创新路径,可以围绕价值连接点来展开。

首先,菜品的精细化发展。

其次,餐饮的规模化发展,集中性布局。

这一点,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小吃而言尤为重要。

各地在旅游发展实践中很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 唐斌 重庆市南岸区委宣传部 杜曾珍摘 要:当前,我国旅游管理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旅游管理人才与旅游行业的需要出现了脱节现象,使得我国旅游管理专人才的竞争能力比较低下,适应性不够强。

本文结合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现状 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1)01(b)-173-02旅游管理是一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之一,那些素质高、知识广、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我国旅游管理所需要的人才。

高职旅游“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高职旅游“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高职旅游“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董彩娟(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000)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

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高职院校不仅要提升师资力量,还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实际需求,从理念、制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岗课赛证”充分融合,不仅要将就业岗位与职业证书结合,还要将学校课程与专业赛事联通,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团队上,需要打造岗位与赛事并行的师资团队,为学生提供多元认证渠道,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支持。

本文对高职旅游“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高职旅游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高职;“岗课赛证”;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

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旅游行业迅速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但供需错位矛盾也日益突出。

具体来说,旅游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很多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就业能力比较差,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必须提升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扎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职旅游相关专业可以采取“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满足理论教学、实践培训等多项要求。

一、高职旅游“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高职旅游“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基于旅游专业,将职业证书考核科目与专业技能大赛规程、岗位能力需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还能根据要求顺利考取证书,并且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1]。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为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但同时这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问题,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原因并不是供大于求,而是现在的供需不平衡,社会市场中需要的旅游人才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区别,导致很难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切实际旅游专业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要强,特别是要对以后从事的工作十分熟悉,比如对于旅行团中的旅客接待、路线设计还有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都要熟悉,这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上较为模糊,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本文由收集整理去实践,毕业后只想从事文职岗位,对于实践性工作望而却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过调查显示,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达不到现代社会对于旅游人才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没有把握好,而且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实践技能对于学生来说越发重要。

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就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距离社会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三)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还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们在上课过程中接受的内容比较枯燥,不断地重复阅读和背诵导游讲解词,自然也提不起学习兴趣。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引进了电子课件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OCCUPATION992012 03职业指导D irection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文/高 月一、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1.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切实际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从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

而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从业者要想成为真正优秀的管理人才,必须从基层做起,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管理只能是空谈。

2.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是影响旅游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教师资源紧缺,多数教师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而来的,对于系统的旅游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掌握相对缺乏,授课时无法将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紧密联系。

甚至很多学校的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校门里走进来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了解不够充分,因此在授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切合市场需要。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学生实践内容单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多数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区等部门的实习机会则较少,这对于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实习内容过于单一。

学生的专业素质无法通过实习这一渠道得到提升。

5.旅游专业教材编写滞后现象较为突出旅游教材的编写内容雷同,甚至抄袭现象明显,理论性虽强,但实践内容较少,缺乏创新。

另一方面,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进行准确定位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我国各高校培养目标基本为“复合型人才”,目的是培养既能做导游员,又能做管理人员,还能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更能从事服务接待工作的人才,但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顾此失彼,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成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旅游院系的专业设置存在偏差,导致旅游景区管理模块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和独立,同时由于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及就业方向引导也不到位,使得大量的旅游人才分流到旅行社、饭店,甚至流失到其他行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状况堪忧。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在本科层面设置旅游景区管理专业,围绕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参考设计,建议辅以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手段,尽快推行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关键词: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体系中引起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直接触发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旅游业中居于核心地位。

然而目前大多数景区现状令人担忧,”圈起地来坐收门票”是当前一些景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景区里,游客感受不到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常常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我国旅游景区经过30年的发展,在硬件上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在软件上却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同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兄弟行业相比显得较为滞后,这与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一个景区光有”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使”景”不断产生新的吸引力的”人”、目前,旅游景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4类:一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技术人才;三是公关人才;四是国际化人才。

因此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且能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于景区人才的培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CNKI中国期刊上以关键词”景区+人才”进行搜索只得到15条记录,其中对”景区复合型人才”的论述更是空白。

针对旅游景区目前相关人才的紧缺现状,本文认为可将这几类人才进行整合培养,提出”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一定概念能力、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的国际化综合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才。

其中,概念能力是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的有关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能力是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能力;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人才。

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的复合型人才有个前提,即专业性,”复合”与”专业”并不矛盾,即对旅游业尤
其是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同时复合以上多种能力。

一、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景区的重要性
1、对景区而言人才资源比旅游资源更重要。

行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人才是旅游景区最核心的资源,是景区建设、经营、管理的中流砥柱。

我国的中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景区管理人才的缺乏,资源的垄断性优势在缺乏科学、人性管理的情况下逐渐被削弱,景区运营达不到理想的境界。

与此相反,东部地区资源稀少,但人才济济,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弥补了其资源的不足性。

深圳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但华侨城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业务流程的重组,最终创造了骄人业绩,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的旅游主题公园。

可见,旅游资源可以创造,旅游人才却不可多得。

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

2、复合型人才更符合旅游景区的需要。

相比饭店等行业,旅游景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技术、设备和高水准的管理理念的依赖程度更高。

例如,信息化的智慧型景区是大势所趋,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已实行景区管理智能化,通过移动道路测量、格化管理、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视频和物联等新技
术,来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资源电子化、门票智能化、游客行为追溯、智能化引导和时空分流、景点负荷监控等问题。

可见,旅游景区对人才的要求是”质量”大于”数量”,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前制约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旅游景区人才现状
旅游景区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问题。

1、景区人才数量不足。

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 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 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

而且旅游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饭店和旅行社,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近九成。

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多种复合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

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旅游景区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景区需求。

2、景区人才质量总体偏低。

不少景区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知之不多,导致盲目上项目、经营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给景区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同时由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失,景区接待国际旅
游者能力偏低,制约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

景区人才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最核心的子行业,复合型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旅游景区尤其严重。

三、旅游景区人才问题原因分析
旅游景区人才数量和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高校。

从目前国内旅游教育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教育逐渐成熟,而景区管理专业教育还未真正开展。

各旅游院系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开设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院系数量不多,景区人才的质量就更无从谈起。

据调查,只有少数职业院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桂林理工大学是唯一一所设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的高校。

除此以外,大多数旅游院系只将”景区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看待。

专业设置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旅游院系学生就业意识的偏差,认为景区不存在什么管理,不需要专业的人才,故而选择去景区就业的比例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