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

合集下载

河流动力学第7章-河床演变

河流动力学第7章-河床演变

弯曲河段的演变规律
凹岸崩退,凸岸淤长
♥ 最重要演变规律:凹冲凸淤 ♥ 产生的原因:横向环流+含沙分布
河湾发展、河线蠕动
♥ 横向发展,弯顶之间互动 ♥ 纵向也有向下游的蠕动
裁弯取直、河湾消长 图
♥ 整个河道发生变化
撇弯切滩 图
♥ 河道内主流线发生变化
Last Modified : Jie Yang
总评
♥ 河槽极不稳定 ♥ 对于港口航道工程等不利
Last Modified : Jie Yang
河流动力学
7.3.3 弯曲型河道的河床演变
主要内容
弯道的形态特征 弯道的水流特征 弯道的泥沙运动 弯曲河段的演变
Last Modified : Jie Yang
河流动力学
7.3.3 弯曲型河道的河床演变
Last Modified : Jie Yang
河流动力学
7.2.3 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一般特点
♥ 河流:来水来沙⇔河床边界,长期相互作用,水流、 泥沙、河床边界基本适应
♥ 长期:河床一般无明显的单向冲淤变形 ♥ 短期:来水来沙随时间变化⇒河床变形,周期性冲
淤变化,一个时期表现为淤积,另一个时期为冲刷 ♥ 河床演变:往复性的冲淤,平面摆动
衡,这些因素难以人工控制 ♥ 后者决定着河床条件,可以进行人工改变,也是我们进
行航道整治的依据
Last Modified : Jie Yang
河流动力学
7.1 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对于平原河流
♥ 来水来沙条件起主导作用 ♥ 来水来沙量及其过程起主导作用 ♥ 取决于流域的产水产沙条件

河床演变与整治的基本理论

河床演变与整治的基本理论
4000 5000 6000 7000
52
0
8000
2500
5000
7500
10000
12500
15000
流量(m3/s)
起点距(m)
2.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造床流量
定义: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某一种流量 解读:
¾ 不是洪峰流量,虽然其造床作用很大,但出现几率低 ¾ 不是枯水流量,虽然其出现几率大,但造床能力太小 ¾ 平滩水位法和马卡维耶夫方法---反应输沙与造床关系的实质
9江心滩、洲是分汊河型的标志 9曲折系数是顺直、弯曲的区分 标志 9游荡河型很宽,但是没有稳定 的江心洲滩,顺直而且宽浅
2.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Different river pattern on alluvial plains River Beijiang River (Shaoguan-estuary) Yangtze River (Yichang-Wuhan) Xishui River (Shuijiao-estuary) Length (km) 253 644.0 56.9 Straight reaches (km) 69.5 271.0 26.9 (%) 27.5 42.1 47.3 Meandering reaches (km) 87.0 279.0 28.5 (%) 34.4 43.3 50.1 Bifurcated reaches (km) 96.5 94.0 1.5 (%) 38.1 14.6 2.6
4.不同河型河段河床演变特性
不同河型河段河床演变特性
¾形态特点 ¾水流结构 ¾泥沙输移 ¾演变规律
4.不同河型河段河床演变特性
形态特点之平面形型河段
Meandering river reach

博导第2讲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博导第2讲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水位过程线(吴淞基面) 30 25 20 15 10 5 0 0 2 4 6 时间(月) 1995年 8 10 12 14
水位(m)
平原河流水流运动:
流速较小,水面比降平缓,水流流态也较平缓。
长江下游江面开阔,水流平稳
3.5 流速(m/s) 2.5 水深(m)
25 20 15
1.5
水深地方流速大
245 600 900 1200 1500 1900 2250 起点距(m)
单流路河道 (single-thread)
汛期淤积壮大,枯季冲刷萎缩 并有平面位移
多流路河道 (multi-thread) 多流路河道的形态和成因更 为多样化、不易给出一个概括性 强又普遍适用的分类方法。
不同河型及其分类
不同河型及其分类
河道的基本平面形态包括:
单流路河道:顺直、弯曲、蜿蜒摆动 多流路河道:江心洲型、分汊型、游荡型,网 状河道。
特殊的,修建水库后坝上下游发生的冲淤改 变成阶梯式的河流纵剖面,不能认为不变。
空 间 特 征
大范围变形
Deformation covering a large area
局部变形 Deformation covering a small area-
演 变 形 式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eg.坝上游沿程淤积和 坝下游沿程冲刷 横向变形 Transverse deformation
河道自身特点及演变 特征。
第三节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
河床演变根本原因:输沙不平衡
Gi t Go t BLyo
动床水沙两相流的内在矛盾 引起输沙不 平衡的原因
外部条件的不恒定性 破坏输沙平衡 维持河床演变

河床演变

河床演变

(3)山区分汊河流的江心洲和心滩位置比较固定,常以两汊居多,二平原地 区中下游河段经常可见多股分汊。 (4)山区河流河床卵石运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不连续性。同时,卵石的 输沙率有很大波动。由于山区水流湍急,紊动强度大,床面卵石的排列、 结构、粗化层的形成和破坏以及卵石的补给都会深刻地影响卵石运动。 (5)由于山区河流沿程有不少溪沟入汇,在沟口发育形成冲积扇,其伸入干 流部分称为溪口滩,既影响河床演变又影响航运。被分割的冲积扇以及新 形成冲积扇的向外伸展,常会挤压流路,影响泥沙运动,产生新的成型淤 积体。
三、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1、平原河流主要特征
(1)水文泥沙特性
① ② 平原地区坡度平缓,土壤疏松,降雨够径流系数小,因而汇流时间长。 由于平原河流集水面积大,流域降雨分配不均,支流入汇时间有先有后,故洪水通
常没有猛涨猛落现象,洪水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幅较小。 ③ ④ 流态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跌水、泡水、急漩、横流等险恶流态。 悬移质以沙、粉沙、粘土为主。悬沙中床沙质与床面泥沙不断交换且呈饱和状态。
2、一定的河床形态与河床组成,必然有一定的与之相 适应的输沙率。 (1)水流夹带泥沙,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泥 沙交换来进行的。 (2)河床由泥沙组成,河床组成变化是通过泥沙输移 将水流中的泥沙与组成河床的泥沙相互交换来实 现,如果泥沙交换不平衡,就必然产生河床各种 类型的变形。
二、河床变形分类
(3)泥沙运动
组成山区河流河床的泥沙多为卵石、块石和基岩,而水流挟带 的多为细沙、粉沙和黏土。河床除见裸露段外,一般均覆盖有卵 石,故研究山区河流的河床演变,也就是研究卵石的冲刷、搬运 和沉积过程。
① 卵石运动的间歇性、随机性和运动速度 卵石运动有明显的间歇性,呈现出走走停停、不连续、缓慢的运 动特点,停留时间比运动时间长得多。运动与停留时间和流速大小及 床面粗糙情况有关:流速大,床面光滑,停留时间就短,反之就长。 ① 山区河流卵石运输基本规律 洪水期,除个别特殊河段外,流速普遍较大,卵石大量往下游输 移;枯水期,峡谷和深槽输移强度通常很弱,某些河段甚至完全停止 输移。反映在河谷冲淤变化上则为洪水冲谷於滩,枯水冲滩淤谷。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运动与河道治理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运动与河道治理
等。
6
实际案例分析
国内典型河道治理案例
黄河治理:通过修建大坝、 疏浚河道、植树造林等措 施,有效控制了黄河的水
沙问题。
长江治理:通过修建三峡 大坝、整治支流、加强环 境保护等措施,有效缓解
了长江的水患问题。
珠江治理:通过修建水闸、 疏浚河道、加强环境保护 等措施,有效改善了珠江
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运动 与河道治理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河 道 治 理 的 必 要 性
和目标
05 河 道 治 理 中 的 泥 沙 控制技术
02 泥 沙 运 动 的 基 本 原 理
04 泥 沙 运 动 对 河 道 治 理的影响
06 实 际 案 例 分 析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辽河治理:通过修建大坝、 疏浚河道、加强环境保护 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辽河
的水沙问题。
国际典型河道治理案例
荷兰三角洲工程:通过 修建拦河坝、泄洪道等 措施,有效控制了河流 的水位和流量,保护了 沿岸的城市和农田。
美国密西西比河治理: 通过修建堤坝、疏通河 道、恢复湿地等措施, 有效减轻了洪水灾害, 保护了沿岸的生态环境。
对未来河道治理的启示
泥沙运动对河道的影响:侵蚀、淤积、河床演变等 河道治理措施:清淤、疏浚、护岸等 治理效果评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 河道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等
THANKS汇报人:泥沙冲刷对河道的影响泥沙冲刷导致河 道淤积,影响水 流速度
泥沙冲刷导致河 床抬高,影响河 道防洪能力
泥沙冲刷导致河 岸侵蚀,影响河 道稳定性
泥沙冲刷导致水 质恶化,影响生 态环境

第五章河流演变

第五章河流演变

第六章河流演变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一、河流地质作用1.侵蚀作用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

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

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

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

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

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

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

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

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

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老年期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严格说来,上述河流发育的三个阶段并不是时间概念,而只是把河流发育过程中出观的现象(地貌现象)概括为三个具有一定特征的阶段。

一般说来,一条发育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河流,它的上游往往具有幼年期的特征,而中、下游则具有壮年期和老年期的特征。

河床演变与整治重点

河床演变与整治重点

河床演变:在不恒定的进出口条件及复杂可动边界的水沙二相流运动的一种体现形式.整治:用工程的手段达到兴利除害.防洪,农田水利,水力发电,给水和排水,航运及水产养殖等山区河流河床形态:断面形态:U 或V字形(下切),谷坡为阶梯状.阶地是河流下切的产物.平面形态:河道曲折多变,沿程宽窄相间,比降大,急滩深潭上下交替,二岸与河心常有巨石突出,岸线和床面极不规则.河流走向由地质构造运动决定.水流及泥沙运动:1河流流态:水面比降大,.流态紊乱险恶,常有回流,旋涡,水跌,水跃,急弯,剪刀水,横流.洪水暴涨暴落2洪枯流量相差大3悬移质含沙量视地区而异4河道的推移质多为卵石及粗沙5河床多由原生基岩、乱石和卵石组成河床演变:1山区河流比降大流速大含沙量不饱和,利于河床向冲刷方向发展2部分河段暂时性淤积和冲刷1卵石运动引起的演变(汛期淤积增大,枯季冲刷,年内基本平衡)2悬移质运动引起(1一般为冲泻质2宽谷段由主流摆动出现的回流淤积3宽谷段由下游峡谷壅水引起的淤积)3溪口滩形式出现的(1大的山区河流,当二岸溪沟发生洪水或泥石流时,常在溪口堆积成溪口滩2冲积物量大粒粗,不易被主流带走,表现为冲冲淤淤)4地震山崩滑坡引起(大规模地地震山崩滑坡引起河道堵塞,引起上下游出现壅水和跌水,剧烈改变水流和河床形态)平原河流概述:河床形态:平面上具有,顺直,分汊,弯曲,散乱四种.横断面分抛物线形,不对称三角形,马鞍形,多汊形.平原河流的纵剖面无明显折点,深槽浅滩交替,河床纵剖面有起伏的波状曲线,平均纵比降比较平缓。

水流及泥沙运动:平原河流集水面积大,汇流时间长,洪水没有陡涨陡落的现象,持续时间较长河床的演变:规律是汛期淤积壮大,枯季冲刷萎缩顺直型:中水河槽顺直,边滩呈犬牙交错状分布,并在洪水区向下游平移。

弯曲型:中水河槽具有弯曲外形,深槽紧靠凹岸,边滩依附凹岸,凹岸蚀退,凸岸淤长,河身在无约束条件下向下游蜿蜒蛇形,在有有约束条件下平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前者通称自由弯道,后者通称约束弯道。

科技成果——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

科技成果——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

科技成果——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技术开发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研究背景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些年来,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长江泥沙时空分布与产输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均带来了显著影响,而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对长江泥沙提出调控要求。

同时,河流工程建设和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也使长江泥沙调控具备了基本条件。

但泥沙兼具灾害性与资源性,泥沙调控与河流功能发挥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统一,需要深入研究。

项目以揭示长江泥沙输移分布与河流开发及保护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提出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长江泥沙调控、河道演变与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总目标。

项目研究可推动河流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长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基础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强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过程时空变异规律(2)水沙过程变异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3)防洪、航运及岸滩利用等对河流系统再造的响应机理(4)长江泥沙多维耦合与协同调控的理论与方法(5)多尺度、多目标和多过程的江河湖库泥沙调控技术(6)河道治理新技术及泥沙调控下河道综合治理方案研究内容(一)强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过程时空变异规律经初步分析,在梯级水库各级拦截作用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金沙江下游沙量将保持较少水平;2003-2015年三峡水库区间产沙量估计在2000万t左右。

(二)水沙过程变异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初步揭示了山区性河流松散排列床面结构与水流阻力的耦合机制,提出了含有松散排列床沙的河道糙率尺度kv表达方法;分析表明山区性河流均匀卵石推移质输沙率总体上具有单值性,非均匀卵石推移质随泥沙补给、床沙结构调整具有多值性;阐明了强震、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山前河流剧烈演变的内因与外因基于临界起动假说,提出了山前河流演变模式和相应预测计算方法;通过淹没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特性试验,初步构建了基于水生植物-水沙运动-河床演变相互作用机制的二维河床演变数学模型;初步阐明三峡水库下游冲积河段发生长距离冲刷的主要原因是d<0.125mm泥沙补给不足;提出了河段平均的河道演变分析方法,建立了监利段平滩河槽形态与前期5年内水沙条件的量化关系;建立了荆江河段典型断面尺度的崩岸过程模拟方法;建立了紫坪铺水库作用下岷江都江堰河段二维水沙模型,并率定验证;揭示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特点,推求建立了分汊河道水力几何形态公式,建立了分汊河道概化物理模型。

河床演变

河床演变

3.1主要问题
理论
目前国内外对河床演变中的诸如河床自动调整机理、河相 关系、不同河型的成因等重要问题,并无完全一致的定论,许 多方面尚在争议之中 。 河型转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线性特性。时间上;河 型转化过程中因水沙条件变化过程的统计涨落而可能出现的突 变现象 。空间上;局部河势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完全不同于整体 河段的河型转化趋势 对边界条件的限定和对河流系统的判定(开放系统还是封闭 系统)。 变量 径流过程、水力比降、含沙量、泥沙粒径等主要控制变量 引发的河型转化既可能是渐变、也可能是突变。
稳定性理论:由稳定性理论出发研究河形问 题的方法,一般都是先假定河床上有一个小 的周期性的可衰减、可增大也可稳定的扰动, 结合反映床面沙波形态的阻力公式及泥沙纵 向和横向输沙的连续方程求解得到扰动传播 的有关参数,最后根据初始扰动有关参数随 时间变化的稳定性分析或根据假定来给出相 应的河流平面形态。
1.5河型分类
国外:Leopold 和Wolman的顺直、弯曲、辨 状3 种。 Leopold 和Wolman的分类法偏重于平 面形态的描述, 没有明确区分不同类型河流 的演变特性 国内:顺直型,弯曲型,游荡型,分汊型
2.1河型转化机理及判别指标
关于河型的成因及转化有不同的出发点, 也有不同的成果,大致有如下几类:从河道 边界组成出发;从河道形态出发;从地壳运 动出发;从水动力学出发;从能量耗散出发; 从来水来沙条件出发。
河床演变
1.概念定义
河床演变是指河流在自然条件下,受两 岸的土质、植被影响,或受人工建筑物的影 响时所发生的变化,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 的结果,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 河床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水流结构。水流与 河床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们互依互存、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同类型河流的河床 演变规律各不相同。

复习思考题——精选推荐

复习思考题——精选推荐

《泥沙与河道整治》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学二、问答题1、泥沙运动在河床演变中有什么作用?2、试从水流~泥沙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天然弯曲河道发展的趋势?3、试从水流~泥沙的相互作用论述都江堰水利枢纽的成功?4、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5、对河流的研究有哪几种方法并简要说明之?6、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有何异同?第二章河流泥沙基本特性一、概念题几何特性、重力特性、水力特性、物理化学特性;等容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级配曲线;比表面积、泥沙沉速、绕流雷诺数二、问答题1、试说明等容粒径、筛分粒径和沉降粒径的适用范围?2、已知沙样a、b、c和d的粒配曲线如下图所示,试说明这四种沙样的几何特性有什么不同?3、给出中值粒径(D50)、算术平均粒径(D m) 和几何平均粒径(D mg) 的定义或定义式。

当lnD满足正态分布式,这几种粒径及几何标准差与D84.1、D15.9之间的关系如何?4、什么是双电层与结合水?双电层的厚度与液体中反离子浓度有何关系,对絮凝有何影响?5、密度、容重和干容重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6、泥沙沉速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何?7、泥沙沉速在层流、紊流、过渡区中的计算公式有何不同?如何判别这三种绕流状态?第三章河道水流一、概念题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层流与紊流;定床与动床二、问答题1、判别层流和紊流的依据是什么并说明理由?紊流有什么特征?2、与水力学研究的明渠水流相比,天然河道水流有哪些基本特性?3、试从水流内在结构说明层流发展成紊流的机理过程。

4、什么是紊动切力?写出紊动切力的表达式并用图形分析紊动切力沿水深的分布。

5、试从能量传递的观点说明二维明渠紊流流场的分区。

6、写出Einstein 明渠时均流速的垂线分布公式并解释各物理量?第四章 推移质泥沙运动一、概念题推移质与悬移质;接触质、跃移质与层移质;起动拖曳力;沙波运动;动床阻力、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推移质输沙律二、问答题1、按运动状态的不同,泥沙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和水流强度的关系如何?2、推移质运动多以哪种运动形式出现?3、试从运动方式、能量来源和受力特点方面说明推移质和悬移质有什么不同?4、试列出泥沙颗粒以滑动和滚动形式起动时力的平衡方程式,并推导出起动流速公式的一般结构形式。

河道演变规律

河道演变规律

对水道地形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
河道纵向演变及冲淤量估算
河段历年实测的深泓线(或河床平均高程线)绘制在 同一幅图上,通过分析对照,即可看出该河段沿 深泓线(或沿几何轴线)的纵向冲淤变化
点绘水位~流量关系图,可以间接判断河床的冲淤 情况,并据此分析河段冲淤发展趋势
根据历年水位、流量实测资料,可绘制同流量下 的水位过程线,用于分析河段年际冲淤变化
绘制Q ~QmJP关系曲线
从图中查出QmJP的最大值,相应于此最大值的流量Q即为所求
河流动力学 的造床流量
a
23
实际资料分析表明,平原河流的 QmJP值通常都出现两个较大的峰 值(见右图)。相应最大峰值的流 量值约相当于多年平均最大洪水 流量,其水位约与河漫滩齐平, 一般称此流量为第一造床流量。 相应次大峰值的流量值略大于多 年平均流量,其水位约与边滩高 程相当,一般称此流量为第二造 床流量
河道演变规律
a
1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流动力学
a
2
河流动力学
a
3
河床演变是输沙不平衡的直接后果
如果进入这一区域的沙量大于该区域水流所 能输送的沙量,河床将淤积拾高;相反,如 果进入这一区域的沙量小于该区域水流所能 输送的沙量时,河床将冲刷降低
若进一步追溯输沙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可 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a
29
平滩流量横向稳定系数
枯水流量横向稳定系数
综合稳定系数
由于河流是否稳定,既决定于河床的纵向稳定,也决 定于河床的横向稳定,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将这两个稳 定系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综合的稳定系数
河流动力学
a
30
蜿蜒型河道的演变规律
河流动力学
a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河‎流无时不刻‎都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之‎中。

在河道上修‎建各类工程‎之后,受到建筑物‎的干扰,河床变化将‎人为加剧。

由于山区河‎流的发展演‎变过程十分‎缓慢,因此,通常所说的‎河流演变,一般系指近‎代冲积性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河流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

水流与河床‎,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河床反作用‎于水流,影响水流的‎特性。

由因生果,倒果为因,循环往复,变化无穷,这就是河床‎演变。

水流与河床‎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泥沙运动。

泥沙有时因‎水流运动强‎度减弱而为‎河床的组成‎部分,有时又因水‎流运动强度‎的增强而成‎为水流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河床的淤积‎抬高或冲刷‎降低,是通过泥沙‎运动来达到‎和体现的。

因此,研究河床演‎变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关于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

一、河床演变分‎类天然河流中‎,河床演变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

根据河床演‎变的某些特‎征,可将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现象分为‎以下几类:(1)按河床演变‎的时间特征‎,可分为长期‎变形和短期‎变形。

如由河底沙‎波运动引起‎的河床变形‎历时不过数‎小时以至数‎天;蛇曲状的弯‎曲河流,经裁直之后‎再度向弯曲‎发展,历时可能长‎达数十年、百年之久。

(2)按河床演变‎的空间特征‎,可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

整体变形一‎般系指大范‎围的变形,如黄河下游‎的河床抬升‎遍及几百k‎m的河床;而局部变形‎则一般指发‎生在范围不‎大的区域内‎的变形,如浅滩河段‎的汛期淤积‎,丁坝坝头的‎局部冲刷等‎。

(3)按河床演变‎形式特征,可分为纵向‎变形、横向变形与‎平面变形。

纵向变形是‎河床沿纵深‎方向发生的‎变形,如坝上游的‎沿程淤积和‎坝下游的沿‎程冲刷;横向变形是‎河床在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发生‎的变形,如弯道的凹‎岸冲刷与凸‎岸淤积;平面变形是‎指从空中俯‎瞰河道发生‎的平面变化‎,如蜿蜒型河‎段的河弯在‎平面上的缓‎慢向下游蠕‎动。

桥涵水文复习题问题详解

桥涵水文复习题问题详解

桥涵⽔⽂复习题问题详解桥涵⽔⽂复习题1.桥梁环境概念,P3⼈类活动对桥梁环境有哪些影响?P4-5桥梁环境分为⾃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影响:1河床采砂导致桥梁破坏及河床的抗洪能⼒下降;2⼭岭隧道的弃渣和⽣活区改河对⾃然环境的影响;3⼭区的纵向桥或⾼架桥对⼭区急流河槽⽔流的影响2.河流、流域概念,及其相互关系P17河流:地⾯径流长期侵蚀地⾯,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集⽽成河流;流域:降落到地⾯的⽔,被⾼地、⼭岭分隔⽽汇集到不同的河流中,这些汇集⽔流的区域,称为,某河流的流域。

相互关系:流域是河⽔补给的源地,流域的特征直接影响河床径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3.河段如何划分?P16各有什么特点?P16⼀般的天然河流,从到河⼝可以按照河段的不同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特点:上游是河流的最上段,紧接,多处于深⼭峡⾕中,坡陡流急,河⾕下切强烈,流量⼩⽽⽔位变化⼤,常有急滩和瀑布,河底纵断⾯多呈梯形。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段,⼀般多处于平原区,河槽宽阔,流量较⼤,;流速和底坡都较⼩,淤积作⽤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4.河流基本特征包括哪些,熟悉河流断⾯形状及组成部分。

P16基本特征:河流断⾯、河流长度及河流⽐降断⾯形状(横断⾯和纵断⾯)由于⽔流和河床的相互作⽤,断⾯形状将时刻不停的发展变化着。

组成部分:河滩、河槽(主槽和边滩)。

5.流域有哪些特征?各个特征对径流形成有什么影响?P17特征:⼏何特征,主要是流域⾯积和流域形状。

流域⾯积的⼤⼩,直接影响汇集的⽔量多少和径流的形成过程。

流域形状主要影响流域径流汇集的时间长短,也影响径流的形成过程。

⾃然特征,主要指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切⽔⽂特征都与地理位置有密切联系,流域的地形⼀般以流域平均⾼程和流域平均坡度来表⽰,流域平均⾼程对降⾬和蒸发都有影响,流域平均坡度是确定径流汇流速度和汇流时间的重要因素,坡度陡则汇流快,⼟壤⼊渗减少,使径流量增⼤。

河床演变

河床演变

第六节河床演变一、河床演变的基本知识(一)河床形态变化的类型河床的几何形状,称为河床形态。

河床形态变化,称为河床演变,它是河床泥沙运动的结果,可有两种类型:1.纵向变形河床沿水流方向的高程变化,称为河床的纵向变形,它是河流纵向输沙不平衡造成的结果。

河源与上游的河床下切、下游河床的淤高,均属此类,其变化幅度随岩石性质而异,细沙河床的变化幅度可能很大。

它对于桥梁工程设计的影响不可忽视。

2.横向变形河湾发展、河槽扩宽、塌岸、分汊、改道等河床平面形态的变化,统称为横向变形。

河湾的发展与弯段水流离心力有关,它可使凹岸不断受到冲刷,凸岸不断出现淤积,产生横向比降,可导致河流截弯取直或河流改道。

(二)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有:1.流域的产沙条件流域的产沙量及泥沙组成等对河床演变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黄河及华北地区一些河流,河水含沙量很大,因此下游河道淤积十分严重。

2.流量变化流量越大,水流的挟沙量就越多。

流量变化越大,泥沙运动和河床的变形就越剧烈。

设河水的含沙量为ρ,流量为Q,输沙率为Q s,则有Q s=ρQ (8-17)3.河床土质土质坚实的河床变形缓慢,土质松软的河床易受冲刷。

4.水流比降河床比降大,流速大,冲刷力强,河床受冲刷厉害。

反之则易于淤积。

5.副流作用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如图8-12所示,称为副流。

它从属于主流而存在,是河床冲淤的直接原因。

229厚桥涵图8-121-冲刷坑;2-回水区;3-路堤;4-主流6.人类活动如兴修水利工程,建造堤坝、桥、涵等活动,都会对河床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二、建桥后对河床演变的影响建造桥梁后导致的河床演变属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之一,它只是发生在桥位上、下游不远的范围内。

主要为:(一)平原弯曲型河段(属于次稳定河段)在这类河段上建桥,其孔径一般都大于或等于河槽宽度,建桥对河床的影响小。

但是,当桥位通过水深较大的河湾时,因河床自身的天然演变,有可能形成河湾逼近桥台、桥头引道或导流堤,危及桥台基础。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

第6章取水工程1、地表水源的供水特征?(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2)时空分布不均,受季节影响大;(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

2、水源地选择原则?(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源的勘察;(2)水源的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3)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水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7%;(4)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使用;(5)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水资源管理、卫生防疫、航运等有关部门的书面同意。

对于生活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应符合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并应积极取得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3、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1)取水河段的径流特征;(2)河流的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3)河床与岸坡的岩性和稳定性;(4)江河中的泥沙和漂浮物;(5)河流的冰冻情况;(6)河道中水工构筑物及天然障碍物。

4、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2)取水点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咸潮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5、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和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按取水点位置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

岸边式适用于河岸较陡,主流近岸,岸边有一定取水水深,水位变幅不大,水质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河床式适用于河岸较平缓,主流离岸远、岸边缺乏必要取水深度或水质不好的情况;斗槽式适用于河流含沙量大、冰凌严重的情况。

第五章_悬移质泥沙运动

第五章_悬移质泥沙运动

第五章 悬移质运动
5.2 扩散理论
3.2.1.4
二元均匀流不平衡输沙扩散方程
取微元体如,获得△t内进入微元体的净沙量:
Δgs1



(uS ) x

(vS ) y

(பைடு நூலகம்S )
y
ΔxΔyΔt
△t内含沙量变化的沙量为:
设:S 为单位时间的含沙量变化,则因含沙量改变而引起的沙量变化:
下一步任务即如何获得
㈡推移质≠床沙质,悬移质≠冲泻质 悬移质含较细床沙质和冲泻质(冲泻质多,床沙质少) 推移质含较粗床沙质和冲泻质(冲泻质少,床沙质多)
㈢床沙质与冲泻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水流条件) 同一粒径颗粒,上游是冲泻质→水流减弱→下游成为床沙质 同一粒径颗粒,洪水期冲泻质,枯水期可能是床沙质 库区床沙质的粒径更小(水流速度很小) 注意:两者的划分需根据具体河段条件来确定分界条件
说明: D<0.01mm时,上游来多
少沙就走多少沙,只与上游Qs有 关,而与Q无关
第五章 悬移质运动
5.1 床沙质与冲泻质
㈠床沙与运动沙颗粒级配3分.1析.1.1
床沙(静止状态的泥沙):粗沙多于细沙 动沙(悬移质和推移质):推移质同床沙,悬移质:细沙
多于粗沙 组成:同河段悬移质中较细的泥沙在床沙中几乎没有,似
输沙平衡

g1

g2
S

y
dS dy
S
y
dS dy
0
xe
第五章 悬移质运动
5.2 含沙量沿水深分布 3.2.1.4
一、扩散理论
如何求解二元恒定均匀流平衡输沙扩 散方程以获得含沙量沿水深的分布?

河床演变与整治要点

河床演变与整治要点

河床演变:在不恒定的进出口条件及复杂可动边界的水沙二相流运动的一种体现形式.整治:用工程的手段达到兴利除害.防洪,农田水利,水力发电,给水和排水,航运及水产养殖等山区河流河床形态:断面形态:U 或V字形(下切),谷坡为阶梯状.阶地是河流下切的产物.海面湖面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及气候变迁带来的沙量减少来水量增大,使河流侵蚀作用加强.平面形态:河道曲折多变,沿程宽窄相间,比降大,急滩深潭上下交替,二岸与河心常有巨石突出,岸线和床面极不规则.河流走向由地质构造运动决定.水流及泥沙运动:1河流流态:河床形态不规则.流态紊乱险恶,常有回流,旋涡,水跌,水跃,急弯,剪刀水,横流.洪水暴涨暴落2洪枯流量相差大3悬移质含沙量视地区而异(岩石风化不严重和植被好的地区含沙量少) 4河道的推移质多为卵石及粗沙河床演变:1山区河流比降大流速大含沙量不饱和,利于河床向冲刷方向发展2部分河段暂时性淤积和冲刷1卵石运动引起的演变(汛期淤积增大,枯季冲刷,年内基本平衡)2悬移质运动引起(1一般为冲泻质2宽谷段由主流摆动出现的回流淤积3宽谷段由下游峡谷壅水引起的淤积)3溪口滩形式出现的(1大的山区河流,当二岸溪沟发生洪水或泥石流时,常在溪口堆积成溪口滩2冲积物量大粒粗,不易被主流带走,表现为冲冲淤淤)4地震山崩滑坡引起(大规模地地震山崩滑坡引起河道堵塞,引起上下游出现壅水和跌水,剧烈改变水流和河床形态)开发与利用1开发旅游2能源宝库3航运具潜力平原河流概述: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河床形态:平原河流在平面上具有,顺直,分汊,弯曲,散乱四种.横断面分抛物线形,不对称三角形,马鞍形,多汊形.河漫滩是位于中水河槽两侧,在洪水时能被淹没的高滩.由堆积作用造成的平原河漫滩.成型堆积体:冲积河流的河底有规律地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大尺度沙丘,统称~主要5种:1边滩2浅滩3沙咀4江心滩5江心洲枯水期边滩有漂亮心型沙洲出露--浅滩--支流河口三角洲--江心滩/水流及泥沙运动:平原河流集水面积大,流经土壤疏松,坡度平缓地带,汇流时间长,且降雨分配不均,支流入汇有先后,故洪水没有陡涨陡落的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平原河流水沙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滩槽水沙交换.两种情况:1河漫滩和中水河槽平行2具有弯曲外形的中水河槽位于顺直或微弯的洪水河槽之中河漫滩和中水河槽平行/河床的演变:体现在河槽中成型堆积体的发展变化上.规律是汛期淤积壮大,枯季冲刷萎缩冲积河流类型:平面形式--演变规律:顺直型--边滩平移型,弯曲型--蜿蜒型,分汊型--交替消长型,散乱型--游荡型.//河床演变分类:1时间特征:长期,短期.2空间特征:大范围,局部.3演变形式:纵向,横向.4方向性特征:单向,复归性.5引起演变的外力:自然,人工干扰.//影响因素:1进口条件(上游来水条件,上游来沙条件)2出口条件(侵蚀基点条件:河面、湖面、海面等)3河床周边条件:(地理、地质条件:河流比降、宽度,河底、河岸的组成)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输沙平衡的破坏.G o G i:出入区域的输沙率,B、L:区域的宽度和长度,∆y0:时段∆t内的河床冲淤厚度(淤+,冲-)ρ’淤积物的干密度/河流自动调整作用:当外部条件变化引起输沙平衡的破坏,河流进行自动调整以达到新的输沙平衡.特征1平衡趋向性2调整多样性3反应的整体性4河床变形滞后性5能耗最小河流水力几何形态:能够自由发展的冲积平原河流的河床,在挟沙水流长期作用下,有可能形成与所在河段具体条件相适应的某种均衡状态.与河床的稳定性、特征流量密切相关.河床稳定指标:研究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特性时,引入一特征参数之一河床稳定指标:纵向,横向,综合/纵向稳定系数:河床在纵深方向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泥沙抗拒水流运动的摩阻力与水流作用于泥沙的拖曳力的对比.洛赫庆系数ϕh1愈大,河床愈稳定/横向稳定系数:横向稳定与河岸稳定密切相关,决定河岸稳定的因素是主流顶冲地点及走向,河岸土壤抗冲能力./造床流量: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流量.马卡维也夫法:相应于最大峰值的流量值约相当于多年平均最大洪水流量,其水位约于河漫滩齐平,此流量为第一造床流量.决定中水河槽流量,通常所说的造床流量为~/相应次大峰值的流量略大于多年平均流量,其水位约与边滩高程相当,此为第二造床流量,仅对枯水河槽有作用.平滩水位法在河段内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断面,取平滩水位时平均流量作为造床流量/造床流量保证率不同国家相差很大/河相关系:自由发展的冲积平原河流河床在水流长期作用下形成与所在河段条件相适应的均衡水力几何形态,在这种均衡形态的有关因素和表达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地质条件的特征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称为河相关系或均衡关系//沿程河相关系:相对某一特征流量的河相关系.适用一个河段不同断面,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甚至不同河流/断面河相关系:同一断面相应于不同流量的河相关系/早期河相关系是经验性质的.选比较稳定或冲淤幅度不大,年内输沙率接近平衡的可自由发展的人工渠道和天然河道进行观测,在形态因素与水力泥沙因素之间建立经验关系/近代:量纲分析法,联解公式,量纲分析/ζ:河相系数,河型有关.B0.5/h=ζ.反映天然河流随河道尺度或流量的增大,河宽增加远较河深增加为快的一般性规律/河流纵剖面:也属于一种河相关系,分为河床纵剖面和水流纵剖面/河道整治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修建整治建筑物或采用其他整治手段,调整水流结构及局部河床形态,使河床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河道整治规划1洪水整治规划2中水整治规划(河势规划)3枯水整治规划/河势指一条河流或一个河段的基本流势,也称基本流路.河势规划遵循因势利导综合整理的原则/堤防工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防汛抢险和岁修管理等..规划与设计包括1堤线选择2堤顶高程和堤防间距3堤身横断面(一般设计为梯形.主要设计参数是堤身稳定性、堤顶宽度及临、背水边坡系数)/护岸工程1下层工事(枯水位以下,包括护底护脚,总称护脚)2中层工事(两者之间,块石护坡可分为抛石和砌石两种)3上层工事(洪水位加波浪爬高和安全超高以上,平整岸坡,栽种树木,修建集水沟)/枯水河床整治:在碍航浅滩上修建整治建筑物,以改善通航条件/通航保证率:在规定的航道水深下一年内能够通航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航道尺度:1航道最小水深2航道宽度3航道曲率半径/4流速及流态5过河设施/设计水位:根据通航标准达到航道尺度的起算水位1算术平均2保证率法3保证率频率法/整治水位:与整治建筑物头部高程齐平时水位1经验数据法:由边滩高程确定2造床流量法:第二造床流量相应水位//整治手段:枯水河床整治是要解决枯水期碍航问题,整治手段与浅滩整治相同1修建枯水整治建筑物:丁坝(长丁坝束狭河槽改变主流位置,短丁坝迎托水流外移)顺坝(束狭河槽导引水流,调整河岸)锁坝(塞支强干)导流建筑物(激起人工环流)2采用疏浚或爆破工程:山区石质河流.爆破工程多用于山区河流质河床的疏浚/顺直型河段/几何形态:从平面看,这种河段比较顺直,河槽两侧分布的犬牙交错的边滩和深槽或上下深槽之间存在的较短的过渡段,常称浅滩/主要判断指标是曲折系数:顺直型河段一般小于1.2(蜿蜒型河段曲折系数更大)边滩长宽比为 5./曲折系数:自上游过渡段中点起沿河道中心线至最后一个过渡段中点止的曲线长度与起点至终点的直线长度之比/水流:造床流量下,边滩头部水位沿程降低,滩尾水位略有升高,深水部分相反.低水位浅滩段水深小比降陡流速大,深槽段水深大比降缓流速小.流量增加时,浅滩段比降减小,深槽段比降增大/输沙:横向分布看,边滩的推移质输沙率远大于深槽.纵向分布,边滩中部输沙率大于滩头和滩尾的.深槽相反,中部输沙率小于深槽头部和尾部的,此规律与流速场相应//边滩长度定量b=0.57B,l=2.8B/流量变化浅滩影响:1洪水期浅滩淤积深槽冲刷2枯水期浅滩冲刷深槽淤积3推移质和悬移质中的床沙质参加造床运动/演变规律:通过推移质运动使边滩深槽浅滩作为一个整体下移/不利结果:1边滩下移使河道不稳定2航运困难3港口淤积4取水困难/整治原则固定边滩使其不向下游移动,稳定整个顺直型河段.措施修建上挑式淹没丁坝群/蜿蜒型河段/几何形态:由一系列正反相间的弯道和介乎其间的过渡段衔接而成横断面:弯道段呈不对称三角形,凹岸坡陡水深,凸岸坡缓水浅.过渡段呈对称的抛物线形或梯形/水流:横比降导致凹岸凸岸纵比降不同,形成横向环流,环流的方向,上部恒指向凹岸,下部恒指向凸岸/横向环流:是否产生环流:水流是否弯曲来确定.横向环流:上部恒指向凹岸,下部恒指向凸岸./输沙:横向环流存在,决定泥沙运动特点1洪水期弯道段水流挟沙力大于过渡段,枯水期弯道段水流挟沙力小于过渡段2洪水期槽冲滩淤,枯水期槽淤滩冲3床沙:异岸输移同岸输移,聚散现象/演变:2种/一般:曲折程度加剧,河长增加,曲折系数增大.横断面变形表现为凹岸崩退凸岸淤长.两岸冲淤面积接近相等,断面形态不变,断面接近平衡/突变1自然裁弯:河段发展由于某些原因使同一岸两个弯道弯顶崩退,形成急剧河环和狭颈.狭颈的起止点相距很近,水位差较大,如遇水流漫滩,在比降陡流速大时可将狭颈冲开,分泄部分水流形成新河2撇弯:曲率半径很小的急弯,凹岸淤积3切滩:凸岸边滩较低,抗冲能力低/形成条件:1从能量观点解释:要求河流比降小流速小2认为顺直水流的不稳定性是形成蜿蜒型河段的原因/裁弯工程:规划设计:引河线路与引河平均形式(根据地质,引河平面形态,与上下游河段的衔接统筹考虑.引河长度以裁弯比为控制标准.断面为梯形)/引河断面可设计成最终过水断面的1/5~1/15/分汊型河段/1平面形态:上端放宽,下端收缩中间最宽2横断面:分流区汇流区均呈马鞍形,分汊段为江心洲分隔复式断面3纵剖面:两端低中间高上凸形态,呈起伏相间形态/演变规律:汊道演变特点:主支汊易位(上游水流动力轴线摆动,引起分流分沙变化)/整治措施1分汊河段固定:在上游节点,汊道入口及江心洲首尾修建整治建筑物2改善汊道(调整水流调整河床)3堵汊工程:塞支强干,修挑水坝锁坝/水流/分流区高水下移低水上提.水位:支汊高于主汊/汇流区水位:支汊高于主汊/输沙:分流区两侧含沙量大中间较低.汇流区两侧含沙量小中间大,底部含沙量更大/游荡型河段/形态特征:河身顺直,曲折系数小于1.3.较长范围内往往宽窄相间.河段内河床宽浅,洲滩密布,汊道交织/水流:河床宽浅,平均水深小,流速大.洪水暴涨暴落.年内流量变幅大/输沙:含沙量大,同流量下含沙量变化大,流量与含沙量关系不明显/演变规律1多年平均河床逐年抬高2年内冲淤变化是汛期主槽冲刷滩地淤积.非汛期主槽淤积滩地冲刷3平面变化规律:主流摆动剧烈,主槽位置摆动,摆动幅度大,河势变化迅速/形成原因:流量一定时比降陡流速大.组成河槽物质为颗粒细的散粒泥沙,在较强水流作用下易冲易淤.来水量小来沙量大河床比降大/整治措施:综合治理.水土保持修建水库发展灌溉和河床整治/浅滩特征类型:处于两反向弯道间的沙梗即常见浅滩.五部分:上边滩.下边滩.上深槽.下深槽.浅滩脊.类型1正常2交错3复式4散乱/演变因素:1流速减小2环流变化3洪枯水流向不一致4输沙不平衡//规律:有纵向变形横向变形,单向变形与复归变形,主要为复归.即随河道水文过程而呈周期性变化,浅滩与淤积周期性交替.整治:修建整治建筑物和浅滩疏浚(维护性.基建性)/挖槽水力计算:1设计挖槽横断面2确定挖槽方向角θ.3估算水位降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水流的挟沙能力
挟沙能力:单位水体积的饱和含沙量,称为水流挟沙能力。 单位kg/m3。
·水流条件一定,挟沙能力一定,水流条件改变,挟沙能力 也随着改变。
·处于输沙平衡状态(上游来沙量与本段水流挟沙能力相适应) 时,河床既不冲刷,也不淤积。相反则冲刷淤积。 ·水流挟沙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流速、水深或水力半径及泥沙 粒径。不同河流,可采用不同的经验公式计算挟沙能力。
河 流 泥 沙: 河 流 中 运 动 的 以 及 组 成 河 床 的 泥 沙, 所 有 在 河 流 中 运 动 及 静 止 的 粗 细 泥 沙 、 大 小 石 砾 都 称 为 河 流 泥 沙。 固 体 径 流: 随 水 流 运 动 的 泥 沙, 是 重 要 的 水 文 现 象 之 一。
影 响 河 流 泥 沙 的 主 要 因 素:1) 降 雨;2) 流 域 的 下 垫 面( 地 形、 植 被 及 土 壤 特 性 等)
Q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m3
Qi 相应年份的年径流量 m 适用几年实测资料,无法建立其它相关关系时公式。
3
·无实测资料时 进行粗略估计 悬浮质多年平均侵蚀摸数法:单位流域面积上多年平均的悬移质年产量, 称悬浮质多年侵蚀模数法。 悬移质多年平均年输沙量: W s Ms F -悬移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t/km .a 查水文手册中的悬移质多年 平均模数分区图。 2 F-流域面积,km 水文比拟法: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相似的参证流域的土壤侵蚀系数, 用
3.推移质输沙率
推移质输沙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推移质数量, kg/s,m3/s。
·上游的推移质泥沙量超过本段的输沙率,就发生淤积,反之 则发生冲刷。
·确定输沙率方法: 用采样器现场实测。不完善、效率低、稳定性差。 采用输沙率公式计算:采用水力因素和泥沙因素建立。用水 槽试验确定公式中系数。
二、河水的环流运动 : 由 纵 坡 降 以 外 的 其 他 因 素 促 成
环流运动:环绕一定的旋转轴往复进行的水流运动。环流称副 流或次生流,主要影响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是 引 起 横 向 输 沙 的 主 要 动 力。 1.水平轴环流: 水平轴环流:旋转轴呈水平状的环流。图5-3
·图5-3(a)为河道弯段上由离心力产生横坡降引起的横向环流。 凹岸水面高于凸岸,表流流向凹岸,底流流向凸岸,凹冲凸淤。
1 n 多年平均年输沙量 Wi n i 1
(5-6)
Wi-第 I 年的年输沙量,n-实测资料年数。
①悬移质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估算 ·有 12 年以上资料时,采用上(5-6)式计算 ·资料不足时,尽量延展资料,如不能则用下式估算
Wi Ws Q Qi
用输沙量与径流有关
Ws-多年悬浮年输沙量 t Wi-实测年份的悬浮质年输沙量 t
横坡降引起的横向环流是河床冲刷和淤积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旋转轴基本与纵向主流平行。
·图5-3(d),(e)两种水平轴环流的旋转轴与纵向主流相垂直, 这种环流一般为相对封闭的回旋流,其形成原因各不相同。(d) 环流由于前进流受阻形成,(e)环流是水流的离解作用形成。
2.竖直轴环流 竖直轴环充的旋轴与主流及河底都垂直,它是相对封闭 的回旋流。主要由水流的离解作用产生的。如图5-4,5-5。
·止动流速:使运动着的泥沙回到河床上静止不动的垂线 平均流速称泥沙的止动流速(即水平平均流速)。
因止动流速不需克服重力、河床的V摩擦力及粘结力,固 一般Vc=1.2~1.4 VH
2.泥沙的推移运动——沙波运动 沙波运动—冲积河流推移质的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河床 表面便逐渐形成与风成沙丘形状类似的水下沙波,称沙波 运动。沙波运动是推移质的主要运动形式,是构成河床地 形的基本单位。 特点: · 沙波表面的水流速度分布不均,迎水面逐渐增大 至波峰处最大;过峰后由于离解现象使背水面形成环流。 波谷流速最小。 · 迎水坡面的泥少被推移的数量↑,坡面冲刷,冲下的泥沙 越过波峰后,较粗的跌入波谷,较细的在环流作用下落到 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 · 沙粒不断地从上坡冲走,在下坡堆积,形成沙波的推移 运动。如移至取水构筑物附近,则有可能有大量泥沙堵塞 取水构筑物,影响取水安全。
研究模型:为计算方便,将非均匀流的长河段分成若干 视为均匀流的短河段加以研究。均匀流的短河段,其平 均流速按谢才公式计算。
1.河道水流的轴线
·正流(或元生流):指河道水流的主体部分。 主流线:为沿程各断面最大纵向垂线平均流速所在点的连 线的水平投影。( 注 流 线 和 深 水 线 大 致 重 合) 主流带:为围绕主流线两侧一定宽度内平均流速较大的流 带。
·边流带:在主流带以外的两侧或一侧,平均流速较小的近 岸区域。
·主流线可以作为河道水流的轴线,具有“大水趋直,小水 走弯”的趋向。 ·主流线及主流带对全河段总的状态及发展趋势起决定性作 用。同一河段中不同季节(洪水期和枯水期)形成不同的主流 位置和洲滩形态。
2.洪水波
·流域降水以前,河道中已有一水面。流域降水后,地表径流不断汇入河槽,河道水 位、流量、流速等沿程发生变化,原有的水面因受干扰而形成波动称为洪水波。在 原有水面上涌入的水量称为波流量。
均 匀 流:流 速 沿 程 不 变 的 流 动; 反 之, 为 非 均 匀 流。 天然河道的水流不均匀主要原因是河道断面形状、底坡 及流量等沿程不断变化。但是,对于一个比较顺直的河 段,来水来泥情况基本稳定、河床基本处于不冲不淤的 相对平衡状况,过水断面及流速沿程变化不大,水面坡 度、床面坡度基本平直且相互平衡,基本上可颗粒与河床间存在摩擦力,其大 小与摩擦系数有关。 ·粘结力N:水中沙粒的表面被一层水膜包围,当颗粒相 互接触时,产生便颗粒连结在一起的粘结力。大小与泥 沙 颗 粒 的 性 质 、 粘 径 、 水 深 等 有 关 。 泥 沙 d↑→N↓ d↓→N↑。
上述中1、2、3种是促使沙粒起动的力,4、5、6种是抵 抗沙粒起动的力。以0点为瞬时转动中心,Px、Py构成起 动力矩,G、N构成抵抗力矩。
第五章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 研 究 目 的:为了取得较好的水质,防止泥沙、 漂浮物等对取水构筑物及河道形成危害,避免 因河道变迁造成取水脱流。
第一节 河水运动
河水的运动极为复杂,是纵向水流、横 向环流和紊流的交互作用的混合运动且沿着流 程不断变化。
一、河水的纵向运动: 由 河 床 的 纵 坡 降 的 总 趋势引起
1
(5-2a)
·考虑水温影响的张红武公式(引入运动粘度γ ,适用细沙 d≤0.15mm)
Vc 3.5(
Ps p g) P
2 9
5 9 r
d
h
1 6
(5-3)
当计算取水构筑物周围河床的局部冲涮深度,需要知道泥沙 的起动流速时,可根据河床泥沙平均粒径和水深,用(5-2a)进 行计算,该式适用d=0.1~100 mm,水深h=0.2~17m,流 速为0.1~6 m/s。
一、泥沙的分类
·床沙:河床表面静止的泥沙,其颗粒较大(>推移质) ·推移质:在水流作用下,沿河底滚动,滑动或跳跃前进的泥 沙,称推移度(也称底沙)。 特点:颗粒d较粗,占河总沙量的5~10%。但对河床演变起 重要作用。
·悬移质(悬沙):悬浮于水中随水流前进的泥沙称悬移质。
特点:粒径较细,在冲积平原江河中,占总 沙量的90~95%。 ·联系和区别:同一泥沙在较缓水流作用下,也可表现为推移 质;在较强水流作用下,也可表现为悬移质。推移质与床沙也 可处于不断交替之中。
②泥沙颗粒的起动条件(即开始运动的水力条件) ·起动流速:在一定的水流作用下,静止的泥沙,开始 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叫做“起动”。这时的 水流速度称为起动流速。
·沙莫夫公式:
Ps P h 6 Vc 1.14 gd ( ) P d
1
Vc—起动流速 m/s, h—水深 m 3 g—重力加速度 9。806 m /s, d—泥沙颗粒径 m。 应用:未考虑粘结力,因形式简单在 d≥0.2 mm 应用较多 3 3 Ps—泥沙的密度 kg/m ,P—水的密度 kg/m 。
三、悬移质运动 对于悬移质运动,与取水最为密切的问题是含沙量沿水深分布 和水流的挟沙能力。泥沙悬浮主要因素是紊动作用。 1.悬移质分布 含沙量:单位体积河水内挟带泥沙的重量称含沙量。 ·由于江河中各处水流脉动强度不同,河中含沙量的分布不均匀。 近河床底部大,近水面少。泥沙的粒径靠河底粗,近水面细。 ·泥沙在水流横断面上的分布亦不均匀。一般泥沙沿断面横向分 布比沿水深的变化为小,在横向分布上,河心的含沙量略高于 两侧。
二、推移质运动
对于推移质运动,与取水工程最为密切的问题是泥沙的起动和 沙波运动。
1.泥沙的起动
①泥沙运动的受力分析:
·正面推力:水流经过河床面泥沙中的某一颗沙粒而受阻在附近 发生绕流,在沙粒的迎水面形成的正压水的水流推力,在其背水 面则由于绕流导致水流分离形成负压。迎水面的正压力和背水面 的负压力合成纵向水流对沙粒的正面推力。 ·上举力:流过河床上沙粒上方和下方的水流存在速度梯度,颗 粒下方流速小,压力大,上方向流速大,压力小,因而产生一向 上的压力差Py,即产生使泥沙向上的上举力。 ·脉动压力:紊流的水流中存在着脉动压力如图a中小箭头。对泥 沙只起摇撼作用,往往忽略。
·图5-3(b)由心滩形成的横坡降引起的横向环流。表流由心滩流 向两岸,底流由两岸流向心滩,造成两岸冲刷,心滩淤积。
·图5-3(c)河底有横向沙脊或横向石滩时形成的双向环流。 与(b)图(由于心滩大,且又有弯道,而沙脊纵向短)的情况正好相 反,水流经过沙脊或石滩时,由于中部流速大,受到的壅水作 用强,因而河心水面隆起,两岸之间相对下降,形成从河心向 两岸下倾的横坡降,这时双向环流的底流从河心流向两岸。如 河底泥沙的可动性很大,则河心被冲刷,两岸则淤高。
3.悬移质的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的悬移质泥沙量kg/m3
四、河流年输沙量估算 年输沙量:一年内通过河流断面的泥沙总量。推移 质量+悬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