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合集下载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1. 引言1.1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概念政府会计准则是规范政府财务会计活动的准则和标准,是政府财务会计的基本规则。

政府会计制度是指政府财政管理中用于编制、实施和监督财政预算的一整套体制和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确立和健全,对于提高政府财政管理水平、保障国家财政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于适应和引领时代潮流,实现政府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在政府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规范政府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通过制定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可以明确政府各部门、机构和单位的财务责任,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防止资源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提高政府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可以帮助政府实现经济活动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研究还有助于不断完善和更新财政管理理念和制度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财务管理需求。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研究意义】的探讨将有助于加深对政府会计制度和准则的认识,推动其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 正文2.1 政府会计准则的特点1. 法律约束性:政府会计准则是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和监督执行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文/孙晓婷摘要: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继出台,政府会计准则确立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8要素”的会计核算思路。

本文讨论了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实施背景和意义,解读了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并分析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政府会计准则;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一、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政府会计准则的推行是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出台的,政府会计改革是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号召,建立符合现行部门预算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

2014年底,财政部发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

2015 年10 月23 日,财政部发布第78 号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称《基本准则》),自2017 年1 月1 日起施行。

2015年7月6日财政部印发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四项具体准则和2016年8月份发出《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对我国的财政体系和行政事业单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其前提和基础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包括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

二、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中统驭性的法规是《会计法》和《预算法》,具体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以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等特殊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基金会计制度等。

自2012年起,财政部相继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在某些方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办法,为进一步推行财政体制改革打好了基础。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1. 引言1.1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规范政府财务活动,确保政府财政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透明度。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升政府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加强对政府财政资源的监督和管理。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化对于维护政府信誉、增强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在社会中的权威和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遵循对于推动政府财务管理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分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政府会计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财务管理行为,提高政府财务透明度和规范性。

研究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政府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制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通过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其他国家的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经验,不断提升我国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政府财务管理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政府会计准则的特点及意义政府会计准则是规范政府部门会计活动的准则,其特点主要包括:1.法律约束性:政府会计准则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和普遍适用性,政府部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守相关准则的规定。

2.专业性和科学性:政府会计准则是由专业会计机构和专家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能够确保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3.公开透明:政府会计准则要求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公开透明,能够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财政活动,保障公众监督权利。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题汇总(64题)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题汇总(64题)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题汇总1、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答:(1)出资者提供的资金具有限定用途不求盈利和增值;(2)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与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适应;(3)不同会计主体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4)注重核算资金收支结余,一般不核算盈亏。

2、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答: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总体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资源分配情况与结果的有用信息。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还必须将总体目标细化为以下具体目标。

(1)正确核算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促进政府收支预算顺利完成。

(2)妥善调度财政库存,保证资金及时供应。

(3)严格执行政府财经法规,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完整。

3、简述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答: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1)资产(2)负债(3)净资产(4)收入(5)支出(6)结余。

资产与负债和净资产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净资这一会计方程式,反映了预算资运动的静态方式收入、支出、结余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公式表示为:收入-支出=结余这一会计方程式,反映了预算资金运动的动态方式。

作为净资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结余在日常班业务活动中未能及时揭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资产+支出=负债十净资产十收入,这一会计方祖式树以称为反映资金静态和动态运动的会计方程式。

公式的左边,称为资产部类会计要素公式的右边,称为负债部类会计要素。

4、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答: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标准和依据。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

5、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政府与事业会计

政府与事业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精选第一章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特点:(1)与国家预算管理相适应,以预算管理和业务收支作为主要核算内容(2)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3)主要核算有关收支结余,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意义:(1)正确组织预算财务收支的核算方法,有利于促进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2)严格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活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执行国家财经方针与政策(3)认真分析预算财务收支执行进度,有利于调节资金供求,合理高度资金。

3、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的构成:是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分建立的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国务院直属各部门的预算为中央预算,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为地方预算。

国家预算按照预算收支管理范围,又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与此相适应,政府会计也可分为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4、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会计要素都是由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组成。

会计要素分为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

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基金属于静态要素;收入、支出和结余属于动态要素。

动态要素是静态要素形成的动因,静态要素是动态要素变动的结果。

相互关系:静态: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结余=收入—支出5、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和任务: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预算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预算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有关财会计信息。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1)、反映和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情况,确保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

(2)监督预算执行,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果(3)分析预算执行进度,确保预算资金供求。

第二章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一般原则包括两类:一是对会计作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有统一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八条;二是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三条。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1. 引言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部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单位主要负责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如公安局、税务局等;而事业单位则是为服务社会、提供公共福利的组织,如学校、医院等。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对这两种单位的会计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2. 行政单位会计2.1 收入与支出行政单位的会计主要以收入和支出为核心。

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税收等渠道,而支出则主要用于行政管理费用、工作人员薪资等方面。

行政单位会计的核心任务是确保收入和支出的准确记录和合理使用。

2.2 预算管理行政单位会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预算管理。

行政单位在每个财政年度都需要制定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

会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核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2.3 资产管理行政单位会计还需进行资产管理。

行政单位通常会拥有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等。

会计部门需要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折旧等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3. 事业单位会计3.1 资金管理事业单位会计的重点在于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捐款、学费等,而支出则主要用于教学、医疗等方面。

会计部门需要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遵循事业单位的办学、办医宗旨。

3.2 成本核算事业单位会计还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有着自己特有的成本结构,会计部门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核算,例如学校需要核算教育教学成本,医院需要核算医疗成本。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3.3 计量管理事业单位会计还需进行计量管理。

事业单位通常有着一系列的服务标准和指标,例如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等。

会计部门需要根据这些指标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为单位改进提供依据。

4.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的异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会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入来源不同: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税收,而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自社会捐款和收费项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指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会计工作。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会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特点、职责、工作内容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行政管理机关直接管理的事业组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即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会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此背景下,需要承担起有效利用和管理财务资源的任务,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并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1. 公益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公益职能,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

会计在资金的收支管理、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并体现良好的公共管理原则。

2. 行政性质: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受行政管理机关管理,会计工作必须遵循政府的财务管理规定和程序,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 非性盈利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的经费拨款,因此会计工作在收入和支出的核算中不涉及盈利性问题,而更注重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责1. 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负责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核算收入和支出,保障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2. 财务报告:会计要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告,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3. 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要负责对其进行登记、折旧和清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工作内容1. 财务核算:负责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包括财务凭证的登记、分类账簿和总账的建立和维护等。

2. 预算编制:负责协助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年度预算,并进行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

3. 财务审核: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审核和支付工作,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并符合财务预算。

4. 财务报告:负责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和相关财务分析报告,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汇报财务状况。

自考《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讲义(1)2

自考《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讲义(1)2

自考《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讲义(1)2自考名师王学军保举考点三、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自考名师王学军讲解:(曾经考过简答论述题,2001年下全简答、2000年下全论述)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特点:与预算办理相适应,核算预算和业务收支,计算收支余缺,并以收支结余核算为中心。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特点:(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应与国家预算办理相适应,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指标体系、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置,要同预算的收支科目保持一致,以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

结账基础,亦称会计核算基础。

它是指用以计算、记录,确定本期收益(收入)和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会计主体结账基础不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政府财政部门收付实现制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企业权责发生制(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核算有关收支结余,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注意一般二字)有些事业单位特别如科研机构可以进行成本核算,是为了考核经济效益,促进节约。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是为了计算盈亏。

■例题1、结账基础,亦称会计核算基础。

它是指用以计算、记录,确定本期收益(收入)和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下列关于结账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AB」A、政府财政部门采用的结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B、行政单位采用的结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C、事业单位采用的结账基础是只有收付实现制D、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主,兼有收付实现制的结账基础。

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

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不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实行权责发生制,企业也实行权责发生制。

■例题2、论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结账基础。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行为,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和意义对于建立健全的财政管理体系和促进政府财务透明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其意义政府会计准则是指在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中所必须遵守的会计原则和规范。

其特点主要包括:1. 法律约束力强。

政府会计准则是国家法律的具体体现,具有强制性和法律约束力,对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2. 程序和规范性强。

政府会计准则明确了政府财务管理的程序和规范,规定了政府财务报告的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 便于比较和监督。

政府会计准则统一了政府各级各类部门的会计制度和报告标准,便于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比较和监督,有利于加强对政府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制约。

4. 注重经济合理性和社会效益。

政府会计准则强调政府部门在开支和投资决策中应该注重经济合理性和社会效益,促进政府财务的合理、有效和稳健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财政管理效率。

政府会计制度规范了政府财务信息的披露和运用,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提高了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促进政府财政透明度。

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政府财政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有利于增强社会对政府财政管理的信任和监督,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 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了资金管理的程序和规范,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4.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政府会计制度强调了对政府财政支出和投资行为的合规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有利于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和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的协调运用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是财政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共同构建了健全完善的财政管理体系。

政府会计制度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政府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息息相关,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府会计制度的概念、特点以及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府会计制度概念及特点政府会计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管理其财政活动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在国家的财政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政府的财政活动,保证政府财务的真实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从而达到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政府会计制度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通常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法规、规定或制度文件来明确政府会计的内容、原则以及程序等。

第二,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内容,其范围广泛且具有系统性。

政府会计制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既要充分考虑政府财政的安全性,又要注重政府财务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第四,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具有国家监督机构的严格监督和审计机构的审核,保证了政府财政活动的合规性和可信度。

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程序,要求事业单位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明确的财务报告和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程度。

第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政府及其下属的各级事业单位要进行预算编制、审议和执行,定期编制和公布财务报告,接受财政部门的审计、监督和管理等,这些举措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监督和公众的监督。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升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提出了专业性、诚信性、公正性等方面的要求,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做到诚信、公正地履行会计职责,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1. 引言1.1 概述会计核算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单位,如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一般是由政府设立或控制的单位,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政府机关、公安部门等;事业单位则是指非营利性单位,主要从事公益性活动,如学校、医院等。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有着一些共同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了解和比较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并进一步完善会计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特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异同比较、共同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核算特点,为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2. 正文2.1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特点行政单位会计是指政府机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来源单一:行政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或专项资金,因此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会计核算主要围绕政府拨款和专项资金展开。

2. 预算控制严格:行政单位必须按照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非常重要,需要对预算进行执行监督和控制。

3. 政府管理监督: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必须遵循政府相关规定和监督管理,政府对行政单位的财务报表审核和监督非常严格,确保行政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4. 公共利益导向: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会计报表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求,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和有效。

5. 信息披露透明:行政单位会计报表需要对外披露,公开透明度比较高,以便社会公众、政府监督部门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监督行政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特点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单一、预算控制严格、政府管理监督、公共利益导向和信息披露透明等方面。

这些特点决定了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为有效管理和监督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分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分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作者:文钟宣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社会进入了空前的时代,促使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也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不仅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导向作用。

同时,政府会计准则也随着时代的脚步,逐渐趋向于完善,为会计核算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标准,引入“8要素”的会计核算想法,反映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改革意义;改革的方向我国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卓越的进步。

政府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如何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发展,针对应用背景,改革意义和改革的方向进行详细论述。

一、政府会计制度与准则的应用背景在近年来,政府会计制度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不断发展被推行出来,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党18届3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提出必须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方面。

此外,有必要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以确保现有部门的有效工作。

2014年底,财政部颁发的改革方案,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1]。

2015年10月23日,在我国财政部所颁发的基本准则中,要求在2017年1月1日开始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

2015年7月6日,我国财政部印发四项具体准则和2016年8月份所颁发的《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

我国的财政系统、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

在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能够将政府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落到实处;将责权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作为出发点,从而进行深化改革工作。

讨论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讨论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MONEY CHINA /2021年1月中财经界 讨论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崔婷赵志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领域的原有的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加剧了原有制度与现有情况的冲突,促进了各领域制度的转变。

其中政府会计改革正在加快脚步。

近年来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不断完善,政府会计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引入了新的要素。

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特点意义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会计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

政府会计改革不仅是对当前社会形势的适应,也是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自我完善。

政府会计改革后,新会计准则强化了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体系,新会计制度则引入了八个关键要素,这两种改变对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管理影响很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对政府会计改革的进一步创新和优化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概况(一)政府会计准则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由国家发布,共包括七个内容:《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

其中《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1到4号政府会计准则是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5号和6号政府会计准则是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这些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需要。

(二)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指的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数目、性质、用途、关系和过程进行全面而准确地记录与整理的程序和方法,是对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核算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行。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探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作为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财政安全、规范政府财务活动、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概念、特点以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概念政府会计准则是指规范政府会计实践的基本准则和原则,是政府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基本依据。

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旨在保障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会计制度是指国家为规范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它是对政府会计准则的落实和具体操作的制度安排。

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国家财政管理的规范性、透明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依法性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精确的法律依据。

只有依法依规才能保证政府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 透明性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确保政府会计信息的公开、公正、公平。

只有透明的会计信息披露,才能确保政府财务监督的有效性,保护纳税人的权益,防范财务风险。

3. 一体化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各级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体化和协同化,实现政府会计信息的统一核算、统一披露、统一监督。

只有一体化的会计管理,才能避免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实现财政收支的合理平衡。

4. 风险防范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财务风险,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只有及时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才能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健和安全。

1. 保障财政安全2. 规范财务活动3. 提高管理水平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财政管理效率和效益。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财经纵横243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罗锦珍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摘要:本文将从当前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准则的概况出发,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并对其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政府部门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6-0243-01引言近年来,政府会计的改革进程不断加深,并出台了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等。

其中,政府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这一重要基础进行了明确,而政府会计制度则将会计核算的多个要素的思路进行了引入,因此,研究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准则的特点、意义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当前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准则的概况政府会计改革使得政府会计准则得以正式推广和实施,而且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极大着影响着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以及国内财政体系。

原有的旧准则、旧制度已经无法与不断增长的新问题、新需求相适应,这时,制定和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变成改革政府会计体系的重要方向,并将成为政府会计有关工作准则中全新的发展与突破。

社会各级和政府深入调研并讨论了政府会计准则,同时政府会计制度、四项具体准则又给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与落实提供了主要方向。

二、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一)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两者二元化在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准则里,表现出强烈的二元化特点,要想使政府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功能都得到满足,应以核算为基础,将权责发生制应用于财务会计,将收付实现制应用于预算会计。

同时,会计要素对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两者二元化也进行了充分体现,引入了会计核算的全新思路,把会计要素大致分成两个类型,一种会计要素类型是资产负债表,将权责发生制当成核算的基础,对政府费用、收入、净资产、负债、资产等主体财务相关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全面的反映,另一种会计要素类型是预算收支表,将收付实现制当成核算的基础,对政府结转结余、预算支出、预算收入等执行预算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完整、正确的反映。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摘要】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会计核算方法,在其核算过程中存在着异同。

本文首先概述了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异同,然后分别介绍了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特点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将对两种单位会计的共同点和区别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通过对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的总结,归纳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在核算上的异同之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特点、共同点、区别、总结1. 引言1.1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概述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是财务会计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核算方法和原则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

行政单位会计主要指政府机关、部门以及其他政府组织的财务核算工作,而事业单位会计则主要指非营利性机构、公益性组织等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在核算对象上有所不同,行政单位会计主要以政府机关和部门为核算对象,其核算范围涵盖政府的日常运转支出和收入,而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位为核算对象,核算范围包括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收支和资产负债情况。

在核算方法上,行政单位会计更加注重政府经济责任管理和政府间财务关系核算,而事业单位会计更加注重事业单位间的经济责任管理和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核算。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为了保障财务资产的安全和透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两者的融合发展模式,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2. 正文2.1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特点一、预算控制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特点之一。

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政府预算,保证政府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 一 ) 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特点 解读
1. 实现了预算与财务的完整统一 政府会计准则及其政府会计制度的推
行,是对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统一性处 理,从根本上打破了各类单位的差异性, 在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没有单位 性质的分别。推动了政府会计各科目的核 算内容及其报表的完整统一,这为政府各 部门编制相应的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并 进而完成成本核算,打下了坚实的财务管 理基础,对职能和背景不同的政府各部门 间形成有效的对比。
2. 促进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 分类核算
为满足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核算 功能,政府预算会计要采取收付实现制, 而政府财务会计则要采取权责发生制,这 使得会计核心标准体现出分类结构的特 点。为此,需要将会计元素分为两类:一 是政府预算收支表会计,其可完整准确地 表明政府的相关预算收入、支出及结余等 预算信息;二是资产负债表会计,通过权 责发生制作为其进行核算的关键基础,准 确全面地反映出政府有关资产、负债、收 入、费用等财务相关信息。
3. 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具备显著 的互补性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将政 府预算与财务会计进行适度隔离且又深度 衔接,这是会计准则的最显著的特点。这 有助于预算和财务会计的功能实现,并据 此提供相应的决算报告,报告可系统表明 政府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在统一 的会计执行体系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要彼此协调,在形成决算以及财务报告方 面形成必要的补充作用,反映了政府部门 的具体财务执行情况。
黄竟成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机关服务中心
摘要:当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已经 逐渐向深水区和具体化执行的方向迈进, 而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深化改革就是其中之 一,通过贯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使得政 府的财务管理更加清晰透明,也更具科学 合理性。政府会计准则强化了对权责发生 制会计核算体系建设,优化了对一些具体 政府会计问题进行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是 提高政府财务管理职能的关键步骤。国家 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和管理,是基于现 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本质需求,其价值和 意义都非常重大。

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之异同

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之异同

预算会计课程论文-----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之异同一、研究背景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知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功效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事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事业单位会计是为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进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①经费来源多样性;②有经营活动的单位,可以进行本钱核算;③会计核算基础一般采用为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保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

与行政机关是有区别的,这里主如果财政上的概念。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党派、政协机关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利用及其结果的一种非营利组织会计。

这种会计的主体即行政单位,客体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利用和结果;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款项的领报,目的是提高社会效益。

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①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②不需进行本钱核算;③收支核算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④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均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⑴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的,为主管会计单位。

⑵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

⑶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

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数会计工作。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比较一、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含义与特点的比较一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际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如军队、国务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及各级党政、人民政府;行政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因此会有“上级拨入资金”的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法人单位,包括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如学校、公益事业单位福利院、红十字会、公证、法律服务如妇联等中介机构;二特点比较:1、行政单位提供无偿服务;行政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目的是进行劳务;行政单位无收支活动;行政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并按国家预算开支、使用;2、事业单位虽不以盈利为目的,却实行有偿服务;事业单位大多属于能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向社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和劳务;事业单位某些活动具有盈利性;二、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一含义比较行政单位会计是以政府部门各行政单位预算资金核算为中心的一门专业会计,主体是各行政单位;它通过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放映行政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分配、使用和结果的全过程,反映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为国家的预算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二特点比较:1、都采用收付实现制,都是非营利性;2、行政单位不进行成本核算,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侧重核算资金收支结余;事业单位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经营性有成本核算,其核算对象以收、支、余为主;3、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具有多渠道性特殊科目:缴纳销售税金,行政单位不涉及; 三会计科目比较1、相同点: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都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类,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名称、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完全相同的会计科目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名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限额、应缴预算款、结转自筹基金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一些会计处理上也具有相同点,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处理;事业、行政单位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而是采用对无法收回的坏账直接列支核销的办法,故事业、行政单位会计的“应收账款”科目没有备抵账户;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上除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历史性及重要性原则等相同的会计核算原则外,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还强调可比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2、不同点1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资产类包含有价证券,事业单位会计有无形资产和产成品;负债类事业单位有应交税费;净资产类的结余科目也有所区别,行政单位会计为结余,而事业单位会计有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科目;还有事业单位独有支出类的销售税金科目;2名称不同、内容和使用方法相同的科目对比项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暂付款、暂收款、库存材料,分别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里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材料相对应;而预算外资金收入对应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和事业收入;3 名称相似或者相同,内容及方法有区别的科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总账科目拨入经费所包含的拨入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总账科目财政补助收入和拨入专项款;拨出经费里的拨出经常性经费和拨出专项经费,分别与拨出经费和拨出专项款对应;经费支出里的经常性支出和专项资金支出分别对应事业支出和专项款支出;结余里的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分别对应事业结余和对冲结转无科目;有价证劵与对外投资相对应;四核算的特点比较行政单位会计:会计主体有明显的非营利性;以首付是限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最大的特点是双轨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三、资产的核算事业企业会计的“资产”的内容最大特点是,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区分长短期投资, 只设置“对外投资”账户;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不需分期计算盈亏,因此不设置跨期摊提类账户;一存货的核算1、内容的对比:1行政单位的存货也称库存材料,指行政单位大批购入、先期入库,待以后各期陆续消耗的各种材料,如大批的办公材料、修理材料、取暖材料等;事业单位的存货一般分为:原材料原料、燃料、实验材料、改装使用的原件、零配件等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仪器、仪表、工具、器皿、一般用品等办公用品类纸张、笔墨等产成品类生产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事业单位的存货在核算之前,首先要确定存货日常管理中的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通常使用--收、支、存;实地盘存制--收、存;2购入时:行政单位采购过程发生的税金不单独核算,计入库存材料的采购成本;事业单位购入材料时,应填制“入库单”;事业单位还分一般企业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事业单位有“应交税金”科目;3发出材料时:行政单位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也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单价=期初材料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成本/期初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事业单位特有会计科目, “产成品”账户;4验收入库时,借:产成品贷:成本费用发出时,借:经营支出贷:产成品5材料清查时:行政单位通过“暂存款”“暂付款”“库存材料”“经费支出”等;事业单位,属经营用材料,相应冲减或增加“经营支出”;属事业用材料,相应冲减或增加“事业支出”;二对外投资的核算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可分长短期投资,而事业单位不分长短期投资;事业投资还可以按投资对象划分为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按投资的性质不同分为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 行政单位只能用结余资金购买国库券,不能购买其他有价证券;事业单位可以购买债券,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材料、产成品等;当以材料像其他单位投资时,要区分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若为一般纳税人,有“应交税金”账户;按投资双方协议确认价值与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不含税及应交税金销项税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若为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应交税金”账户;按投资双方协议确认价值与扣除材料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三固定资产的核算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上是差不多的; 两者都应设置:“固定资产”账户借方登记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贷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 ; “固定基金”账户借方登记固定基金的减少数,贷方登记固定基金的增加数 ; “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是两个相对应的账户,其记账方向相反;1、事业单位增加固定资产的途径更多种多样:1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核算时,事业单位有一特殊的会计科目是行政单位所没有的:“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2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2、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行政单位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除要对“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进行调整外,还要将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经费支出”账户,并将取得的残值收入计入“其他收入”账户;事业单位资产报废时,将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修够基金”账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偿转让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按实际收到价款,借: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按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四、负债的核算事业单位的负债核算的主要特色在于借入款项及各种应缴款的核算;一借入款项的核算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或其他借入的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这些款项主要是用于临时性或特殊需要;归还时除了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发生的借款用于正常事业单位支出活动,弥补经费不足的,利息支出计入“事业支出”;用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弥补资金不足的,利息支出计入“经营支出”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缴款方式有三种:1.全额上缴;2.比例上缴;3.结余上缴;五、净资产的核算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固定资金和结余;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资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一事业基金的核算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设置“事业基金”账户; 该账户应按核算的业务内容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账户;“一般基金”主要用以核算滚存结余的资金;“投资基金”用以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1.年终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账户; 借: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2.对于项目已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账户核算; 借:拨入专款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二专用基金的核算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门用途的资金限定用途 ;设置“专用基金”账户;1.修购基金的核算;应本着收入多的多提,收入少的少图的原则;1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设置,并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各列50%;2固定资产变价收入转入修购基金;2.职工福利基金的核算;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及按其他规定提取的按税后金额提取 ;3.医疗基金的核算;提取额=职工人数提取标准预算定额4.住房基金的核算;三结余的核算结余是指一定期间内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差额;收入大于支出,差额为剩余;收入小于支出,差额为超支; 行政单位只设置“结余”账户,而事业单位设置“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两项内容;行政单位的结余通常由两部分组成:1.经常性收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经常性结余;2.专项经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专项结余;六、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一支出的核算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1.拨出经费; 2.事业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 3.经营支出并非所有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支出都纳入该账户 ; 4.对附属单位补助; 5.上缴上级支出; 6.专款支出主要有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 ; 7.基本建设支出;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经费支出经常性经费支出/专项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等;二收入的核算行政单位——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拨入专项经常——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拨出专项经常行政单位的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指行政单位经批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而筹集并结转中国建设银行的资金;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 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其他收入不必上交财政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有价证券及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固定资产的残肢变价收入等的核算;设置“设置外资金收入”账户——经常性收入/专项收入;1.预算外资金收入全额专户存储;2.预算外资金由财政部门核定按比例上缴的核算;会计一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解答提示:主要特点有:(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应与国家预算管理相适应,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

(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核算有关收支结会,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意义有:(1)正确组织预算财务收支核算,有利于促进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

(2)严格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活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

(3)认真分析预算财务收支执行进度,有利于调节资金供求,合理调度资金。

2、简述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

解答提示:(1)全面、系统、总括地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2)可以了解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结往复构成,分析资金使用效果,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提高管理水平。

(3)可以分析检查预算和事业计划执行情况,为编制下期预算、计划提供必要的资料。

(4)可以了解事业单位遵守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的情况,是评价事业单位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据。

(5)可以为主管部门、财政、银行、审计等部门更好地实行会计监督和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综合平衡提供参考。

3、简述财政会计报表分析的资料、方法和内容。

解答提示:①财政会计报表分析的资料有:各种会计报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往年的历史资料,以及调查研究资料等。

②财政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

即将两个有关的可比数字进行对比,来分析有关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法。

它是财政会计分析中使用较普遍的方法。

③财政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预算收支完成总情况的分析、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的分析和预算支出完成情况的分析等。

4、简述行政单位会计的任务。

解答提示:(1)及时合理组织资金供应,正确执行单位预算。

(2)认真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核算工作。

(3)积极参与行政单位业务计划的制订,作好单位预算的编制工作。

(4)维护国家财经纪律,认真进行会计监督。

(5)制定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规定与办法,辅导和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

5、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两种结算方式的区别如何?解答提示:(1)委托收款适用范围广泛得多,无论同城,还是异地,均可使用,且不受金额起故作多情限制。

而托收承付只适用于异地企业之间有协议的商品交易,且有金额起点,为10万元。

(2)在两种结算方式中,银行的作用也不一样。

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银行只起结算中介作用,付款方无款支付,只要退回单证就行;拒付,银行不审查理由。

而采用托收承付,银行还行使行政仲裁职能,要审查拒付方的拒付理由。

6、论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解答提示:在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基金(净资产)属于静态要素;收入、支出和结余属于动态要素。

其中,动态要素随着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处于显著变动之中。

它是静态要素形成的动因,而静态要素的存在则是引起显著变动的条件,是动态要素变动的结果。

各种会计要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式如:静态: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入-支出=结余在收入与支出尚未结转的情况下,上述关系式可表示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资产=负债+净资产+结余7、简述行政单位领拨经费的原则。

解答提示:(一)按预算和计划领拨经费。

(二)按进度领拨经费。

(三)按用途领拨经费。

(四)按预算级次领拨经费。

8、简述事业单位会计的任务。

解答提示:①促进事业计划的圆满实现;②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和纪律;③正确核算收支结余,计算成本收益,搞好日常核算工作;④促进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9、论述政府财政会计的地位和任务。

解答提示财政会计在财政管理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

它既是国家预算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行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

离开了财政会计,预算管理工作寸步难行。

财政会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财政会计是筹集和安排使用预算资金的基础。

②财政会计是对各级预决算进行分析检查的前提。

③财政会计是进行有效的预算监督的保证。

其基本任务是:①处理财政会计的日常核算事务。

②调度财政资金。

③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

④组织和指导本行政区域预算会计工作。

⑤做好预算会计的事务管理工作10、简述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对象。

解答提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各级行政单位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的运动。

行政单位,主要依靠国家预算拨款执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管理的职能,因此,向国家取得预算拨款收入,向所属单位拨出经费,使用预算拨款行使管理职能而形成的经理支出,就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行政单位在执行国家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行政性收费收入及其他收入,以及相应的各种支出,这些也都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对象。

11、简述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

(要求)解答提示:1、专款专用。

2、按比例提取,按规定支出。

3、先提后用,专设账户。

12、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结账基础。

解答提示结账基础,亦称会计核算基础。

它是指用以计算、记录,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对收入、支出进行配比核算,考核业务成果,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事业单位,对凡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均作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相反,凡不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本期已经实际收到或支出,均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这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构成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又一重要特点。

13、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解答提示:一、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业务项目支出的费用应当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三、管理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当期的支出。

四、成本计算应当按业务项目周期或规定的会计期进行。

14、什么叫预拨款项?简述预拨款项应遵循的原则。

解答:提示预拨款项是按规定预拨给用款单位的待结算资金,包括预拨经费和基建拨款。

应遵循的原则有:1、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拨款,应当按照单位领报关系转拨。

2、根据核定的年度预算和季度计划拨付,不得办理超预算、无计划的拨款。

3、根据事业进度和资金使用拨付。

4、根据财政部门的国库情况拨付,以保证预算资金调度的平衡。

15、简述预算收入的收纳方式。

解答提示:预算收入的收纳,分为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自收汇缴三种。

(1)就地缴库。

不论中央、省、地区或县级企业,其预算收入缴款,都要在企业所在地通过企业的开户银行,以转账方式向当地国库办理缴款手续。

这种缴库方式的优点是既方便缴款单位,又能使预算收入及时入库。

(2)集中缴库。

这种方式和就地缴库方式相反。

这是基层企业应缴的预算收入,先通过银行汇款到上级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汇总定期集中缴入主管部门所在的国库。

(3)自收汇缴。

为了方便农民个人和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等缴纳小额税款,采取基层税务所、税务专管员或代征单位自收税款,定期结报,由基层税务局、所汇总缴入国库或国库经收处。

这种缴库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防止税源散失。

16、简述事业单位购入材料和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

解答提示购入材料,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入账价格。

单位购入的自用材料,按照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以及缴纳的关税费等计价。

事业单位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其购进材料应按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计价。

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其购进材料非自用部分按不含税价格计价。

发出材料,可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

17、简述事业单位基本业务支出的内容。

解答提示:基本业务支出是事业单位开展基本业务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数。

包括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8、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制定会计原则的意义。

(2001年论述)解答提示意义有:一、规范会计行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三、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有利于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19、财政周转金放款与借出财政周转金有何区别?解答提示:财政周转金放款是直接贷付给用款单位的财政有偿资金。

借出财政周转金是上级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用于周转使用的有偿资金。

它们都是有偿资金,不同点有:1、债权人:前者是财政部门,后者是上级财政部门。

2、债务人:前者是用款单位,后者是下级财政部门。

3、关系:前者是对外债权,后者是对内债权。

20、简述财政会计净资产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解答提示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包括各项结余、预算周转金及财政周转金等。

21、简述事业基金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解答提示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资产。

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

22、简述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

解答提示按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遵循如下报销口径:①对于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取得本人签收的凭证后列报支出。

②购入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

③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和管理部门支付的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有人数每月计算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④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按核定的比例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⑤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报支出,同时记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

⑥其他各项费用,均以实际报销数列报支出。

23、简述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含义和特点。

解答提示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独立的物质形态,但往往又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实体。

二是有偿取得。

三是能长期为单位带来效益。

四是多为合法取得的权利性资产。

24、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有何不同?解答提示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不同,两者虽然都是由于交易而引起的负债,但应付账款是尚未结清的债务,而应付票据是一种期票,是延期付款的证明。

25、论述行政单位会计与政府财政会计的区别?解答提示26、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如何分级?(1999年)解答提示政府财政会计分为中央财政会计和地方财政会计。

地方财政会计又分为省、市、县、乡等各级财政会计,分别核算各级地方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形式,根据国家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划分为行政主管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和基层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形式,根据国家建制、经费领拨关系或财务隶属关系,划分为事业主管单位会计、二级事业单位会计和基层事业单位会计。

27、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提供哪些财务会计信息?解答提示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提供下列财务会计信息:①反映国家预算和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