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学考试常考简答题
初级中学物理光学简答题
初中物理光现象简答题1.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上虽已干,但仍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你该怎么办答:地面上积水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月光在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迎着月光走时,人刚好处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上,积水反射光强,看上去比较亮,地面较暗应该走暗处。
背着月光走,人不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上,看上去积水处是暗的,应该走明处。
2.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试解释为什么答:手电筒发岀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平行,集中的向上射出,人在旁边观察时,镜面反射的光几乎不能射入人的眼睛,因此人看到镜面是暗的。
而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射到白纸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散乱的射向各个方向,人在旁边观察时,漫反射的光能够射入人的眼睛,因此人看到白纸被照亮了。
3.简述日食的形成原因(可画图帮助说明)答:太阳、地球和月球运动到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太阳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形成了长长的影子。
当地球处在月球的影中时,地面上的人就会看不到太阳,从而形成日食现象。
4.什么白天看大楼有时感到关闭的窗户明亮刺眼,而通过打开的窗户看房间里却是黑洞洞答:当光射到关着的窗户上,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而此时观察者正处于反射光的方位,感觉刺眼,若窗户打开,光射到室内,室内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对光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人眼的光很弱,因此看上去黑洞洞。
5.为什么夜间行车驾驶室里一般不开灯答:夜间行车驾驶室里如果开灯,车内光线比车外强,这时汽车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因光的反射使车内物体在车前成像,干扰司机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6.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些光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答: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枝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九年级物理简答题
九年级物理简答题
当涉及九年级物理时,简答题通常涉及一些基础概念和常见现象的解释。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九年级物理简答题中的题目示例,以及对应的简要答案:
1.什么是力?
答案: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或形状变化的作用,通常以推、拉、压等形式作用于物体上。
2.简要解释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能量转化是什么?
答案: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比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4.解释摩擦力。
答案: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并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5.简述静电充电原理。
答案:静电充电是指物体通过摩擦、接触或诱导而获得电荷,当两个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而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会相互吸引。
6.什么是密度?
答案: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内包含的质量。
计算公式为:密度=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体积。
7.简述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答案:简单机械指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比如杠杆、轮轴、斜面等。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来改变应用力的形式,从而使得对物体施加的作用有所改变。
以上答案是对一些可能出现在九年级物理简答题中的问题的基本解释。
这些问题可能会更具体,要求学生给出更详细和具体的回答。
初级中学物理光学简答题
初中物理光现象简答题1.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上虽已干,但仍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你该怎么办答:地面上积水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月光在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迎着月光走时,人刚好处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上,积水反射光强,看上去比较亮,地面较暗应该走暗处。
背着月光走,人不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上,看上去积水处是暗的,应该走明处。
2.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试解释为什么答: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平行,集中的向上射出,人在旁边观察时,镜面反射的光几乎不能射入人的眼睛,因此人看到镜面是暗的。
而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射到白纸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散乱的射向各个方向,人在旁边观察时,漫反射的光能够射入人的眼睛,因此人看到白纸被照亮了。
3.简述日食的形成原因(可画图帮助说明)答:太阳、地球和月球运动到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太阳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形成了长长的影子。
当地球处在月球的影中时,地面上的人就会看不到太阳,从而形成日食现象。
4.什么白天看大楼有时感到关闭的窗户明亮刺眼,而通过打开的窗户看房间里却是黑洞洞答:当光射到关着的窗户上,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而此时观察者正处于反射光的方位,感觉刺眼,若窗户打开,光射到室内,室内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对光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人眼的光很弱,因此看上去黑洞洞。
5.为什么夜间行车驾驶室里一般不开灯答:夜间行车驾驶室里如果开灯,车内光线比车外强,这时汽车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因光的反射使车内物体在车前成像,干扰司机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6.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些光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答: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枝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初中物理简答题每单元一道题
初中物理简答题每单元一道题好的,下面是初中物理每单元的一道简答题。
1. 第一单元,力和运动。
题目,解释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有哪些?回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有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推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加速运动,拉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减速运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重力使物体受到向下的作用力。
2. 第二单元,压力。
题目,什么是压力?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回答,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它可以描述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表面的作用。
压力的计算公式是P = 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力,A表示作用力作用的面积。
3. 第三单元,浮力。
题目,解释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条件是什么?回答,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升的力,它是由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差引起的。
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即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4. 第四单元,光的传播。
题目,光的传播是怎样进行的?请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回答,光的传播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的。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它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且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 第五单元,声音的传播。
题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请解释声音的传播媒质和声音的传播速度。
回答,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固体中声音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以上是初中物理每单元的一道简答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对物理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物理 九上物理常考14个简答题
初中物理九上物理常考14个简答题【1】热机为人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对环境的污染也是较为严重。
请你说一说热机使用会带来哪些污染?答:(1)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2)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使大气变得十分混浊(粉尘);(3)废渣污染(未烧尽的残渣);(4)噪声污染。
【2】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哪个大?你的理由是什么?答:由图知,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相同,三金属块的初温相同,由题意知道,三金属块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Q甲<Q乙<Q 丙,由Q^=cmAt,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罚相同,所以三金属块的比热容:c甲<c乙Vc丙。
故丙金属块的比热容大。
【3】常言“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盆吃西瓜”解释其原因?答:其他条件一定时,因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根据公式Q=C m At知:白天吸收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多,气温较高;夜晚放出热量后,沙子的温度下降的多,气温较低;由此可知沙漠地区白天黑夜的温差大,产生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4】白天在海边玩耍,会觉得沙子烫脚,海水凉凉的?而傍晚会觉得沙子凉凉,海水温和的?答:其他条件一定时,白天,在日照情况相同时候(即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公式Q=CmAt,水温升的小;所以觉得水凉凉的。
傍晚,水和沙子放出相等的热量时,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公式Q=CmAt,水温降的小;所以觉得水温和的。
【5】为什么用水做发动机冷却剂?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公式Q=CmAt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6】为什么北方楼房的暖气用水作介质?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公式Q=CmAt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
【7】人们发觉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答: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尾气,尾气含有大量的热。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简答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简答题1、小伟非常爱喝妈妈做的汤,每当妈妈做汤的时候,他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味,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于分子的扩散现象引起的。
2.一张纸从边缘一用力就可将其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答:从边缘撕时,因为边缘处的分子个数少,分子引力小,所以容易撕开,两手向两边拉时,受力的分子个数多,分子引力较大,所以要用较大的力。
3.将一杯水倒掉,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这是为什么?答: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4.漫步湖边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阵阵荷香,这一现象说明了说明了什么?等到了中午,荷香味竟变得更浓了,请说明原因。
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
5.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
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的原因是说明?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车窗外后,所以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
6.分别在装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放入茶叶,两分钟后观察水的颜色,哪个杯中水的颜色更深?为什么?答:热水中颜色更深,因为热水中温度高,加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了扩散现象。
7.把废旧的自行车辐条(略粗点的钢丝)丢在铁轨上,火车驶过辐条仍留在铁轨上,并且变成了很薄的钢片,一个小朋友将其拾起并且马上扔掉了,嘴里还说烫手。
请你分析那根辐条烫手的原因?答:火车驶过自行车的辐条时,对辐条做功,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摸起来感觉烫手。
8.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
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
”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真的为零吗?答:不为零;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9.一个厚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瓶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
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瓶塞被崩起时,可以看到瓶内有大量的白气产生。
这一现象说明了说明?答: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少。
10.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初中物理 简答题
初中物理简答题1. 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特性的度量。
质量决定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强。
2. 质量与重量有什么区别?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度;而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力的量度。
质量是恒定的,而重量则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而变化。
3. 什么是能量?能量是物理系统或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能量既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 什么是功?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表示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能量转化。
当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产生位移时,力对该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5. 什么是功率?功率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多少,即单位时间内转化或传递能量的速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破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请举例说明。
例如,把一个弹簧压缩到一半,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一半,同时等量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去。
这里弹簧原有的机械能被转化为了热能,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7. 什么是功效?功效是指能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即对能源转化为有用做功的比例。
功效越高,表示能源的利用效率越高。
8. 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指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传播过程中介质的各个微观粒子基本上只是做简谐振动,而不随波传播。
9.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通过让物质中的颗粒沿波传播方向做简谐振动而产生。
10. 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由于介质特性的改变,光线发生方向改变和返回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通过两种介质的边界时,由于光速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总结:本文简要回答了初中物理中的一些简答题,包括物体的质量、能量、功、功率等概念的解释,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明。
初中物理简答题50个 (2)
1、急刹车时,汽车的轮胎会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
请说出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2、台式电脑的机箱外壳上开有许多小孔,并且机箱内装有微型风扇。
请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加快通风散热(或防止电脑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过高造成隐患)3、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汤勺接近快速下落的水流时,轻质汤勺会向水流靠拢。
请说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水流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汤勺外侧空气将汤勺压向水流4、小雪发明了一种不倒水杯,其底部装有一个吸盘。
用力下压时吸盘会吸附在桌面上,使水杯不容易被碰倒。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用力下压时,挤出吸盘里面的部分空气,大气压强将杯子压在桌面上,变成不倒水杯。
5、新建楼房的用电线路中通常装有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对电路(或用电器)起到保护作用当电路漏电时,漏电保护器迅速切断电路,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6、夏天到了,家中温度较高。
你帮家人想出一个合理的降温办法并说明理由。
打开窗户保持通风,加快身上的水分蒸发;因为蒸发吸收热量(或开空调;通过热传递降低温度。
7、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
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
干冰升华吸热,冰熔化放热8、手机屏幕调得越亮越耗电。
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手机屏幕调得越亮,实际功率越大(或电流越大,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越多。
9、冬季滑雪成为吉林省旅游的品牌项目。
请写出滑雪时涉及的两个力学知识。
压强,摩擦。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10、舞台上常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请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11、为了保证用电安全,许多学校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原来的铜导线换成更粗的,请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初中物理考试题型及答案
初中物理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B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0 km/s答案:A二、填空题3.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
答案:安培;伏特三、计算题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5N的拉力,产生了1m/s²的加速度。
求物体的质量。
答案:m = F/a = 5N / 1m/s² = 5kg6. 一个电灯的电阻为10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求电灯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 * R = 0.2A * 100Ω = 20V四、实验题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处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求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答案:f < 15cm8.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磨损,测量结果会()。
答案:偏大五、简答题9. 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答案: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是相同的;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0. 为什么说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答案: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是因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光的波动性质决定的。
九年级物理中考必备简答题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
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去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来了个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
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开始时小丽和车一起向前运动(1分),汽车向左急转弯时,小丽的下半身也随车向左运动(1分),而她的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她会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1分)。
2.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
一天,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答: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而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1分),根据Q吸=cm∆t可知,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相比,沙子的温度生得快,所以沙子烫脚,海水却是凉凉的(1分)。
3. 小雨到学农基地实践时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A.插入水中的吸管,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B.用锋利的水果刀很容易切开西瓜;C.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溢出的水流进底座,导致房问的总开关跳闸了。
答:A;水中吸管反射的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吸管变浅的虚像B;用锋利的水果刀切瓜时,瓜的受力面积较小,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瓜受到的压强较大C;水流入底座使电路发生短路,导致电路的电阻很小,而家庭电路两端电压一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3.商场中,一位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一位顾客产生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说的?请你用科学术语说明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的原因。
答:售货员是从电能角度说的,顾客是从电功率角度说的;接入微波炉后,电路的总功率变大,由P=U/I知,I=P/U,在电压一定时,干路的电流过大,造成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
4. 如图14所示,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从斜坡滑下后,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加以解释。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80个经典简答题
初中物理:中考物理80个经典简答题第一部分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初三物理复习:初中物理常考简答题汇总(收藏学习)
初三物理复习: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初中物理常考知识与简答题答题技巧
初中物理常考知识与简答题答题技巧初中物理中的常见常量1.空气(15℃)中的声速为:340m/s.2. 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3. 人耳区分回声:≥0.1s4. 为了保护听力和,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 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C=3×108m/s=3×105Km/s真空(或空气)中的电磁波速度:C=3×108m/s=3×105Km/s6. 1光年=9.46×1015m.(长度单位或距离单位)7.人体的正常体温:37℃;室内的常温为:23℃.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8. 一标准大气压下:①水的凝固点:0℃;②冰的熔点:0℃;③水的沸点:100℃(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④ 4℃时,水的密度最大。
9. 电压:①一节干电池电压:1.5V;②一节蓄电池电压:2V;③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④家庭电路电压:220V(家庭电路为交流电,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即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⑤手机电池电压:3.6V。
10. 元电荷:e=1.6×10-19C11. 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12.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只鸡的质量约:1.5Kg.13.纯水的密度ρ=1.0×103Kg/m3=1g/cm3 ;人体的密度ρ=1.0×103Kg/m3=1g/cm314.人步行的速度υ=1.1m/s;自行车速度υ=4m/s15.课桌的高度约:0.75m;一层楼房的高度约:3m;铅笔长:17.5cm.;中学生身高约:160-170cm16.两个鸡蛋重量约:1N;一本教科书的重量约:2.5N.17.人双脚站立是对地面的压强约:1×104Pa.18.1标准大气压P0=76cm水银柱=760mm水银柱=1.013×105Pa≈105Pa=10.3m水柱.19.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20.用3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讯。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1
题目:什么是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是什么?
答案:电流的方向是电荷流动的方向,即正电荷的流动方向。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简答题2
题目: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如何传导的?
答案: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流动引起的。
在导线中,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无规则的热运动,但当有电压差施加在导线两端时,电子会受到电场的驱动而产生有序的流动,即形成电流。
简答题3
题目:什么是电阻?如何计算电阻值?
答案: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计量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值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表示为 R = V/I。
简答题4
题目:简述电阻对电路的作用。
答案:电阻对电路起到控制电流大小和调节电路工作状态的作用。
通过调整电阻的大小,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流量,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和保护。
简答题5
题目:什么是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什么?
答案:电压是指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时所释放的能量大小。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此文档为示例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根据实际需要,您可以根据题目编写更多的简答题答案。
)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88个简答题汇总
初中物理88个简答题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物理简答题汇总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简答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简答题+答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简答题1、XXX非常爱喝妈妈做的汤,每当妈妈做汤的时候,他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味,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于分子的扩散现象引起的。
2.一张纸从边缘一用力就可将其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答:从边缘撕时,因为边缘处的分子个数少,分子引力小,所以容易撕开,两手向两边拉时,受力的分子个数多,分子引力较大,所以要用较大的力。
3.将一杯水倒掉,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这是为什么?答: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4.漫步湖边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阵阵荷香,这一现象说明了说明了什么?等到了中午,XXX香味竟变得更浓了,请说明原因。
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
5.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
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的原因是说明?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车窗外后,所以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
6.分别在装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放入茶叶,两分钟后观察水的颜色,哪一个杯中水的颜色更深?为什么?答:热水中颜色更深,因为热水中温度高,加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了扩散现象。
7.把废旧的自行车辐条(略粗点的钢丝)丢在铁轨上,火车驶过辐条仍留在铁轨上,并且变成了很薄的钢片,一个小朋友将其拾起并且马上扔掉了,嘴里还说烫手。
请你分析那根辐条烫手的原因?答:火车驶过自行车的辐条时,对辐条做功,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以是摸起来感觉烫手。
XXX.XXX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
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
”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真的为零吗?答:不为零;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9.一个厚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瓶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
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瓶XXX被崩起时,可以看到瓶内有大量的白气产生。
这一现象说明了说明?答: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少。
初二物理简答题30题
初二物理简答题30题初二物理简答题30题1、什么是力?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有哪些种类?3、什么是压强?如何计算压强?4、什么是浮力?浮力有哪些应用?5、什么是电流?电流有哪些性质?6、什么是电压?电压有哪些性质?7、什么是电阻?电阻有哪些种类?8、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有哪些应用?9、什么是电能?电能有哪些转化形式?10、什么是磁场?磁场有哪些性质?11、什么是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有哪些应用?12、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有哪些性质?13、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有哪些性质?14、什么是照相机原理?照相机有哪些分类?15、什么是幻灯机原理?幻灯机有哪些分类?16、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有哪些性质?17、什么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哪些性质?18、什么是音调?如何改变音调?19、什么是音色?音色有哪些特点?20、什么是响度?如何改变响度?21、什么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有哪些应用?22、什么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有哪些应用?23、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有哪些改变?24、什么是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表现?25、什么是功?功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6、什么是功率?功率有哪些性质?27、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有哪些转化形式?28、什么是热机?热机有哪些种类?29、什么是热传递?热传递有哪些方式?30、什么是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有哪些表现?大学物理简答题大学物理简答题:1、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举个例子说明它的应用。
答: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例如,当一个球被踢出时,球受到的力决定了它的加速度和运动速度,而球的质量决定了它对力的反应程度。
2、什么是全反射?全反射有何特点?答:全反射是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部的现象。
全反射的特点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且反射光线的能量比入射光线强。
初中物理常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常见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C.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D
2.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是()。
A. 静止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D. 无法确定
答案:C
二、填空题
3.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m/s。
答案:340
三、计算题
5.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行驶100m所需的时间。
答案:t = s/v = 100m / 20m/s = 5s
四、实验题
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直接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B. 将弹簧测力计倒置使用
C. 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
D. 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物体挂在挂钩上
答案:D
五、简答题
7.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
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中考物理知识点简答题汇总
中考物理知识点简答题汇总中考物理知识点简答题汇总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现象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中学阶段,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基础课程,是考察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科目之一。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中考物理知识点的简答题。
1.拉力什么是拉力?拉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拉力是指绳(或电缆、链等)沿着其长度方向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拉力产生的条件是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牵引力或拖拽力。
2.力的平衡什么情况下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平衡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力的合力为零的情况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存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力必须满足矢量和为零的条件。
3.动能和势能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它们之间的转化存在哪些情况?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是物体在力作用下不同位置处所具有的能量。
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存在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摆在运动时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
4.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有哪些影响因素?摩擦力是指物体间接触时,由于表面间的不规则性所产生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受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糙度、物体间的压力等因素影响。
5.重力什么是重力?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哪些影响因素?重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其质量产生的相互吸引力。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受物体间质量的大小、相对距离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影响。
6.压强什么是压强?压强大小和方向有哪些影响因素?压强是指外力对于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压力。
压强大小和方向受外力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影响。
7.电流和电阻什么是电流?什么是电阻?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是什么?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的电路的数量。
电阻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所受到的阻碍作用。
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是电阻对电流的流动产生阻碍,越大的电阻会使电流流动的越慢。
8.电压和电功率什么是电压?什么是电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电压是指电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路通过的电能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中考常考简答题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9、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所以形成之前天气很冷,这样才满足降霜的条件。
雪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所以正下雪时,感觉不是太冷,而雪熔化或升华都要吸热,所以雪后感觉更冷。
10、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灌满水为什么?答: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温降低一定值时,会放出很多热量,这样就保证了环境的温度不至于降低的太低,以防止稻苗冻伤。
11、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从游泳池出来时身体上有残留水分,有风吹过时,会加快水分的蒸发,而水的蒸发需要吸热,便从人体表面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人的体表温度降低,人就会觉得凉。
1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完后摸一摸打气筒的外壁,发现外壁发热了,为什么?答: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也使气筒外壁变热。
另一方面活塞筒壁上下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筒外壁变热。
13、多年来,南宁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地覆盖率,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全市民享受到了“绿城”带来的实惠。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绿化城市、修建人工湖对改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至少说两点)。
答:(1)花草树木对声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起到减弱噪音的作用(2)人工湖,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度数变化较小,即温差小,有恒温作用。
14、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他爸爸将电阻线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接头处又被烧断了。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接头处烧断的原因?答:电热毯接头处的接触电阻很大,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发热量越大,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那里聚集了太多的热量导致温度太高,所以烧坏。
15、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接在电路中的电炉子的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串联在一起的导线却不怎么热?答: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串联电流处处相等,而电炉丝的电阻远大于铜导线的电阻,根据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炉丝的发热远大于铜导线。
16、在炎热的夏天,小阳的妈妈在使用电烤箱的同时,还开着洗衣机洗衣服,小阳感觉房间比较热,当他闭合空调机的开关时,家里的空气开关出现了“跳闸”的现象,经检查空气开关出现“跳闸”不是由于短路造成的,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当小阳妈妈闭合空调的开关时,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空气开关会断开,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17、白炽灯灯丝烧断后再搭上,点燃时更亮,这是为什么?答:灯丝断了,重新搭接上,会因导体的长度变短,导致电阻变小。
在电压不变时,根据p=U?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更亮。
18、家用电器如电扇、电视机等,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尤其是夏天),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在起作用.各种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就要发热.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电器零件温度升高,要停用一会儿,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元器件.19、汽车启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仰,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原来汽车和乘客都是静止的。
汽车启动时,车开始运动,人身体的下半身由于和车接触受到车的摩擦力的作用,随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仰。
20、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这对提高跳远成绩有好处,为什么?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
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后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21、斧头松了,李大伯把斧柄的一端在树墩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撞击之前,斧头和斧柄同时向下运动。
撞击时,由于斧柄受到阻力,斧柄停止运动。
由于惯性,斧头继续向下运动。
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22、陈翼飞同学搭张彪的自行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陈翼飞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结果摔了一跤,请解释陈翼飞摔倒的原因。
答:开始,人与自行车一起运动。
人从运动的自行车上跳下来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容易摔倒。
(随自行车往前跑几步,可以避免摔跤。
)23、为了方便盲人的行走,在不少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忙道。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答:人走在凹凸刻纹的盲道,脚的受力面积变小,在压力一定时,根据P=F/s可知,人的脚受到的压强变大,人会有明显的感觉,是否偏离盲道,盲人会根据感觉做出判断,所以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24、刚刚包好的饺子,放入水中会下沉:而过一会儿饺子会浮起来,为什么?答:饺子刚下锅时,由于饺子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小于其所受重力,所以下沉;过了一会,由于饺子内空气受热膨胀,使饺子的体积增大,其所受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就会上浮。
25、当火车驶过时,如果离火车太近,容易发生危险,为什么?答:当火车驶过来,带动着它周围的空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前流动,人朝向火车的一侧空气流速快,而人体背向火车一侧空气流速慢,而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指向火车的压强差,也就产生了一个指向火车的压力差,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人很容易被推向火车,造成危险。
26、剪一条细而长的纸条,用手拿住纸条的一端,紧贴在嘴巴的下面,然后沿着纸条的上方猛吹一口长气,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纸条向上飘起。
由于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用手拿住纸条的一端,紧贴在嘴巴的下面,然后沿着纸条的上方猛吹一口长气,会使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向下的气压小,而下方空气流速小,产生的向上的压强大,产生了向上的压强差,所以纸条会向上飘起。
27、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答:若两船近距离同向行驶,会使两船间的水流速度大于两侧的水流速度,而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会产生一个指向中间的压强差,也就产生了一个指向中间的压力差,船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向中间靠拢,容易发生相撞事故,所以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28、我市开展招标电动自行车禁售禁骑宣传教育活动,其中符合“净重不大于40kg,设计时速不大于20km,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
脚踏骑行功能能正常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才可以上路。
请你解释,为什么要限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时速?答: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惯性越大,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电动车就越难控制,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发生事故是造成的损伤就越严重,所以要限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时速。
29、在皮带传动中,工人师傅往往把皮带张得很紧,还在上面打上皮带蜡,这是什么道理?答:把皮带张得紧是为了增大皮带与轮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皮带和轮之间的摩擦;打皮带蜡可以增大皮带和轮之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也可以增大摩擦;这样都是为了防止皮带和轮之间打滑,使机械正常工作。
30、解释墨水是怎样“吸”入钢笔囊的?答:吸墨水时,先摁压笔囊,使笔囊内的气体尽量排出,将笔尖放入墨水中,放开手,笔囊恢复原状,其内部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进入了笔囊。
31、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在一起了,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放在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冰的温度还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零摄氏度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32、汽车超载行驶,是人为引发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超载行驶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进行简要说明。
答:(1)、超载时,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容易停下来;(2)、超载时,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遇到紧急情况使动能减小到零很难,不容易停下来;(3)超载时,质量大,对轮胎的压力大,容易爆胎而引发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