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二)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期末考试知识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期末考试知识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看图分析制作:李祖锋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1.政治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趋势”,“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2.政治发展的趋势包括:(1)政治世俗化(2)政治民主化(3)政治参与扩大化(4)政治制度化3.政治特征1)政治上,确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制度。

2)在经济上,确立了基于公有制产权之上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性地改变了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3)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由于政治上党的组织向基层社会的延伸和经济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单位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附关系。

4)在意识形态上,建立起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以此作为整合社会道德的主导政治思想。

5)全能主义政治体制形成。

4.全能主义1)全能主义政治:国家的组织和控制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以此进行政治统治。

2)全能主义建立的方式方法:新政权通过单位体制、户籍体制、成分体制等制度,从意识形态、组织机构以及干部队伍等方面实现了国家对社会的全方位的渗透与控制。

3)全能主义政治的特征: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赖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全能主义政治体制。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宪政的核心概念:宪政是通过法律规定和法治来保障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的原则,限制并划定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并提供相应的制度设施。

宪政就是民主、法治加人权,就是三者的结合,宪政就是以宪法作为治国基础,实现法治、民主和保障人权的国家。

——蔡定剑2.宪政的本质特征:是控制公共权力,实现公民权利与国家公共权力的均衡,保障人民的权力。

3.中国政治制度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1)人民主权含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包括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

2)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实现人民主权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改革选举制度,选好人大代表,行使好代表职责;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便更充分地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大制度之间的关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范选举活动的各类制度。

其含义包括:(1)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2)从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3)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4.行政组织体制: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6.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指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1.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①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具体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②法律解释权: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

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加以补充。

这种解释或者补充规定与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③监督权: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现状1.1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单一统治党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而言, 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势的、复杂的单一统治党的特点, 即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集权化和一党执政。

另外, 中国政治体制中, 中央政府具有最高权利, 实行的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可追溯至清朝的封建君主制, 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和发展, 直至现在。

此外,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还存在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并将其设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1.2 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发生变化。

现在,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开放、透明、公正的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形成•人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对政治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二、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由国务院、省、市、县四级政府组成。

其中, 国务院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负责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

省和市的政府则是向国务院负责, 负责一个地区的行政管理工作。

县的政府则是向省和市的政府负责, 负责一个县的行政管理工作。

此外, 中国的行政体制还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机构, 如各部委、各种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特别行政区域, 如香港、澳门、台湾等。

三、中国的立法体制中国的立法体制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的立法机关, 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军队和其他组织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各地的利益和意愿, 是各地的立法机关。

此外, 中国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等,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涵盖了从古代封建时代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变革历程。

以下将解释一些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重要名词。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以君主的统治为核心,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封建的附属关系。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王朝建立了辽阔的封地,将土地分配给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则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封建关系。

2.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为核心,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决策和治理国家。

君主专制体制保留了中国封建制度时期的特点,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天命、神权或家族血统。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强调知识和学问,形成了士人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

科举制度充分发掘了人才潜力,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4. 五权分立:五权分立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和军事权各自独立,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监督和决策等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广泛民主和人民群众的参与。

6.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翻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打破旧的社会秩序。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政治斗争和暴力活动广泛发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8.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覆盖了2021年至2025年的计划。

十四五规划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12.7.公务员的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按法定管理权限,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为。
12.8.公务员申诉:是指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向原处理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以及监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要求的行为。
13.1.司法制度:是与国家立法制度、行政制度相对称的概念,是司法系统内权力结构及其运行的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是具体实施、执行、落实国家司法权力的制度的总和。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3.3.国家机构:是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管理等各种活动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
3.4.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代表统治阶级全面地独立地行使统治的国家机关。
3.5.国家行政机关: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
3.6.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是待命国家司法权,代表国家进行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
13.2.审判制度:是关于国家审判机关的性质、组织结构、职能和审判程序等方面制度的总称。它既是一国法律制度整体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3.3.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13.4.审判监督制度:就是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判并予以纠正的一种特别的审判工作制度。
4.4.一人一票制: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任何人不享有特权。
4.5.直接选举:是指选民直接投票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4.6.间接选举: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1.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

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

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3.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它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首先是政权)由谁来行使;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类具体的规则、程序、方式等。

通常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政治体制”。

4.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

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体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
核心内容:地方自治。
理论基础:民主主义;地方权力固有说和地方权力让与说;
行政辅助理论。

优 缺
点:有利于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有利于民主政
治的发展;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

点:容易导致地方主义;不利于宏观调控;有利收入
再分配;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类型(三): 均权主义
四、集权与分权的两难选择
四是在权力监督问题上,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令及行政命令对地 方政府实施领导和监督,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 五是缺乏均衡性,中央政府对不同地方政府的权力利益配臵没有遵循一 个统一的模式,而是对不同地方、不同政府实行实行特殊放权,比如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能够享受优惠政策。这种“分殊化”放权,一方 面造成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之间及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
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 地方关系的特定要求
(一)单一制国家的授权制是中国处理中央与地方 关系的基本国情
判定“授权制”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最高权力集中在中央 政府,二是地方政府的职权由中央政府授予,三是法律暂 时还没有明确划分的政府职权,即所谓的“剩余权”都属 于中央政府。根据这个标准,中国是单一的授权制国家。
中央与地方关系,亦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它 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 中所生成的纵向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与国家结构形成 (单一制和联邦制)直接相关,并且缘起于国家利益与地 方利益的对立统一。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历朝历代政治 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9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财政收入占GNP比重从未超过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 政府,比国民党政府具有4—5倍的汲取财政能力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论述题1.宪法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制定?除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外,我国共颁布过4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其中对1982年宪法又有一系列的修改。

(1)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宏观架构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国家政权。

中国现行宪法首先以最高法,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一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整个政治制度系统的基础和根本存在。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阶级,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政权机关体系。

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机构设置及其基本职权,组成,运行规则。

宪法规定中国政治制度的中央政治制度的中央机构由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元首,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武装力量领导机关,最高检察机关,最高审判机关组成:地方机构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检察院,法院组成:并对中央和地方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基本职权责任,组成与运行规则作出了规定。

(2)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宪法明确规定的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主要有:第一,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第二,司法审判独立是现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则。

第三,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这样,确立了不同政治机构之间的基本关系规则,使整个政治制度系统的运行有了可遵循的宏观规则。

从现代国家的现实与发展趋势看来,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宪法所要调整的核心法权关系是社会/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利之间关系。

宪法对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授予与限制,表明它在寻求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利之间的适度平衡,这也是中国政治制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202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整理答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202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整理答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202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整理答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述题及答案汇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国的国家立法机构。

它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在中国政治制度中是最高的,它对其他国家机关有着监督和决定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人民民主的,它由全国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代表着人民的权力和意志,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具有法律效力,其他国家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人民的代表,他们要密切联系人民,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人民服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要依法履行职责,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利益,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论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即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权保障原则是指人民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的权力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享受各种权力和自由。

权力制约原则指的是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保障公民权利。

法治原则是指按照民主原则将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行使公诉权的机关是检察机关。

2.我国法律规定,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被选为陪审员必须年满23岁。

3.根据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是上将。

4.依据党章规定,负责召___全体会议的机构是___。

5.有权决定开除严重触犯刑律的___委员、候补委员党籍的是___。

6.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0315 讲义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0315   讲义

第一章绪论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联系,重点掌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政治制度的含义(一)制度的定义制度是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三)政治制度的特点1、历史性。

一方面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随国家产生而形成的,与国家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政治制度又是随着各国历史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变化的,所以各国的政治制度属于历史范畴,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具体复杂的。

2、稳定性。

政治制度不仅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且是被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一社会集团的主观意志的规定。

3、强制性。

它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任何人都必须服从、遵守有暴力作后盾的政治制度。

4、合法性。

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统治者通过制定的根本大法予以规定的。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一是形态、文化教育制度。

(二)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制度的关系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四个每个五分,计二十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经广泛的、平等的定期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所组成的,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其代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第三,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定期选举或任命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

选举:选举,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

首长负责制:所谓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

行政法规:按照1982年宪法规定,特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政治领导:所谓政治领导,指的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组织领导:所谓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其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二、简答题(六个每题六分,计三十六分)简述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1、需要原则2、精简原则3、统一原则4、依法原则5、效能原则简述全国人大的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谓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自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一、名词解释1.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和集团的根本意义和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

2.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关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地居于首脑地位的部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就国家重大事务进行自由、民主、平等讨论协商的一种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5.中央军委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指挥和军事决策机构”,它领导着全国的武装力量。

6.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7.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其本质是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

8.大部制改革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9.诉讼程序是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所遵循的活动准则,包括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

10.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的上诉条件是:主体应是第一审案件的当事人,即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一审判决中确认其承担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客体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裁定;对判决提出上诉期限为15天,对裁定提出上诉期限为10天。

政治体制改革的名词解释(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名词解释(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名词解释(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名词解释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组织和运作机制的总称。

它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决策过程的规范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等方面。

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运行机制进行重大调整和变革的过程,旨在提高政府效能、深化政治体制民主化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选举制度改革•选举制度改革指对选举制度进行变革和改进,以提高选举的公正性、民主性和代表性。

例如,改变选举方式、增加选民参与、加强选举监督等。

政党制度改革•政党制度改革是指对政党运作机制进行改革,以提高政党的组织效能和代表性。

例如,加强政党内部民主、推进政党法治等。

•行政机构改革是指对政府行政机构进行改革,以提高效率、减少腐败和提供公共服务。

例如,简化政府机构设置、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加强监督制约等。

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是指对司法机构和司法程序进行改革,以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有效性。

例如,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完善法官选任制度、改进司法程序等。

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改革是指对地方政府的机构和职能进行改革,以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的质量。

例如,优化地方政府架构、提升政府效能、推进地方政府公开透明等。

政府权力下放•政府权力下放是指将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以加强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和自主权,促进政府机构和决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例如,将一部分行政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其能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的发展。

•参与型政治改革是指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府事务的改革措施。

例如,通过建立民意调查机制、民主公投制度、提供公民表达意见的平台等,增强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和能力。

民主化进程•民主化进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民主政治制度转型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政治制度改革、民主意识的培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和变革。

以上是一些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关的名词解释和说明,这些名词涵盖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同方面和内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2、选区:是指选民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代表的基本单位。

3、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4、行政法规: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5、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6、国家干部:是指列入干部编制、享受干部待遇,从事各种公务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7、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8、任免:是国家公务员的任用和免职。

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一定的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免职是指:由任免权的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通过法定程序和形式,免去公务员担任的某一职务9、培训: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要求,国家队公务员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与训练10、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公务员的政治思想品德、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履行岗位责任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的考察、分析与评价11、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国家公务员给予奖赏和激励12、交流: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公务员之间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与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之间实行调换任职13、调任: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经严格考核合格后,被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任职14、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应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平级调动15、挂职锻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16、回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亲属谋私利、徇私情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采取的某些限制17、福利: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为公务员举办的各项优惠服务设施和直接给予公务员个人的各种福利性补贴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19、自治权: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利。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二)27.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政府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性质仍然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不具有主权国家的性质和地位,不能行使国家主权。

“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是中共为解决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其后被应用于香港和澳门收回和以后的治理问题上。

28.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

立法会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组成。

但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也可以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其所占比例不得超过立法会全体议员的20%。

立法会由选举产生,依法行使各种职权。

立法会除第一届任期为两年外,每届任期四年。

29.专门法院:专门法院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目前主要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海事、铁路运输法院等。

30.专门检察院:专门检察院是指在特定领域、行业设置的、专业性的检察院。

专门检察院主要有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31.法官: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法官的职责是: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法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法官的资格条件。

32.检察官: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33.检察官的职责是: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对法律规定由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国政府与政治名词解释与解答

中国政府与政治名词解释与解答

中国政府与政治题型:名词解释(20)、简答(30)、判断(10)、材料分析(50)一.名词解释1.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政党制度是存在于市民社会的若干政党组成的整体。

通常情况下,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政、参政的方式和党际关系。

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党的最高领导权力机关,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负责召集。

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3.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是针对党代会代表(以下简称党代表)只在代表大会期间的几天时间内发挥作用的现实提出来的,强调的是党代表的任期与代表大会相一致,任期届满就要进行换届选举;党代表在闭会期间仍然肩负和执行着党代表的职责,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发挥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调查研究、参与决策,民主评议、开展监督等经常性作用。

4.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5午以上的党龄。

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自十大以来.历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数额在200人左右,候补委员数额为110一150人。

5.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央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按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是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关,而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关。

政治局常委会是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最高领导集体。

5.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关,即负责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国家机关。

是中国特色的议会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表明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表明国家政 权的性质,反映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二)、人民民主专政
1.含义: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或 人民民主专政;
2.特点: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 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
史逐 曲


前步 折


孕确 推


育立 行


期期 期


57年
75 7980 82 年 年年年
87 92 年年
1949年 54年
66年
78年
89年
稳 步 改 革

97
02


四、 当代中国的国体
(一)、国家制度(国体)的含义★
国家制度:即国体,是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志;是统治阶级依据法律确定其政治领导 和政治统治权以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 统治而确定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 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
1949年根据《共同纲领》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国家政权是新民 主主义的国家政权;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
社会主义革命
时间:1949新中国成立——195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政治制度2

中国政治制度2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分)它是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政权的方式,常受社会结构、阶级关系、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

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及设置、官员的管理、行政监察、财政、军事、法律、礼制及外交制度。

从世界历史看,政体是丰富多彩,古代有君主、民主制、贵族共和制等,近代以来,民主制、共和制成为主流。

(4分)2、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

(1分)隋朝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

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

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

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

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4分)3、君主丞相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分)秦统一六国后,全面建立起专制君主制,在至上的皇帝之下存在一个“百官之长”、总执朝政的丞相或相国,故相权对皇权存在有限制约作用,西汉中后期以后这种制度开始发生变化,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撤销丞相,君主专权大为提高,西汉末期改革三公制度,形成尚书制度。

至东汉尚书已重于三公,到魏晋南北朝尚书由政务中枢变为国务总署,录尚书事成为无丞相之名的丞相。

(4分)4、御史台:唐宋元时期国家的主要监察机构。

(1分)魏晋南北朝时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为直属皇帝的专门监查机构,隋代时御史台成为行政外部监查的三台(谒者台、司隶台、御史台)之一。

至唐朝开始行政组织外部的监查主要由御史台负责,其下辖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成为国家三大中心组织之一(中书门下省主决策、尚书省主行政、御史台主监察),宋代监察组织沿袭唐制,元朝则承唐宋制度,只是监察组织主要由内台(御史台)、外台(新创的行御史台及肃政廉访司)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二)
27.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政府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性质仍然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不具有主权国家的性质和地位,不能行使国家主权。

“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是中共为解决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其后被应用于香港和澳门收回和以后的治理问题上。

28.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

立法会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组成。

但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也可以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其所占比例不得超过立法会全体议员的20%。

立法会由选举产生,依法行使各种职权。

立法会除第一届任期为两年外,每届任期四年。

29.专门法院:专门法院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目前主要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海事、铁路运输法院等。

30.专门检察院:专门检察院是指在特定领域、行业设置的、专业性的检察院。

专门检察院主要有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31.法官: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法官的职责是: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法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法官的资格条件。

32.检察官: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33.检察官的职责是: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对法律规定由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检察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检察官的资格条件。

34.合议制: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

合议制的形式是合议庭。

合议庭是由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合议庭的组成因案件审级不同而有所不同。

合议庭必须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合议庭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的审判员担任,合议庭成员权利平等。

合议庭对案件的评议和判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35.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

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

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权的规定对由它审判的第一审(初审)案件做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若同级的检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抗诉。

上一级法院有权受理针对下一级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上诉或抗诉,有权经过对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改变或维持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

这时,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审级制度的实质是要求审判必须按审判程序严格进行,不得越级审理案件。

36.侦查:侦查是指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按照法律规定,只有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有侦查权。

检察院发现并且认为有犯罪行为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自行立案侦查,
或者交给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侦查。

交给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察的案件,检察院实施侦察监督。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也可以自行立案侦查而无须检察院的批准。

凡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自行立案侦查的案件,检察院应实行立案监督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37.逮捕:逮捕是国家司法机关所采取的、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对于人身自由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

目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和法院享有批捕权: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决定的以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做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