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期刊名称】《城镇供水》
【年(卷),期】2010(000)001
【总页数】3页(P7-9)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城镇供水系统水质达标改造 [J], 胡轾
2.《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J], 张金松;乔铁军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J],
4.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有了技术指南 [J], ;
5.《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供水改造工程方案 (2)

供水改造工程方案 (2)

供水改造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供水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增长、老旧设施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供水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供水改造工程方案,以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改善供水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城市居民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供水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和需求。

2.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减少供水中断和故障。

3.优化供水系统的管网布局,提高供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提升供水水质,确保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

5.减少供水系统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和方法本项目将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对供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具体内容包括:1. 增加供水设施容量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供水设施容量的扩大是保障供水能力的关键。

本项目将进行供水设施的扩建,包括新建水源、水池、水泵房等。

同时,利用现有设施的潜力,优化运行方式,提高设施的供水效率。

2. 优化供水管网布局供水管网是供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本项目将进行供水管网的布局优化,采取现代化的分区域供水方式,减少管网的漏损和管线老化对供水系统的影响。

同时,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提高漏损排查和管理的效率。

3. 提升供水水质供水水质是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项目将进行供水水质的提升工作,包括更新设施、增加水质监测点、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技术等。

同时,加强对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工作,确保供水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4. 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供水系统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环境问题。

本项目将通过引入节能设备和技术、优化运行方式,降低供水系统的能源耗用和运营成本。

同时,推行电子化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提高供水系统的管理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说明书

《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说明书

《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技术指南》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中华环保联合会于2021年2月发布了关于《城镇污水系统厂、站、网一体化运行监测与智能化管理技术规程》等五项团体标准(中环联字〔2021〕21号)立项的公告,《城镇供水管网信息化技术规范》是五项团体标准之一。

考虑到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的实际需要,根据城镇供水管网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城镇供水管网信息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并由东华大学等单位负责起草,上海城投水务集团、宁水集团、上水奉贤公司、佛山水业集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万朗、南京市政院、上海三高、深圳拓安信、威派格等20多家机构、单位参与该项团体标准制订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期,上海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深圳市水务局也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成果在水务行业落地应用,全面提升深圳水务管理数字化水平。

目前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正在黄浦示范区推进城市供水智慧服务落地,深圳水务集团也在逐步推进数字水务转型发展,全面实现盐田示范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水务已取得较大进展,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大城市均建设了管网信息化系统,在供水规划、管网评估、运行调度和水质管理方面得到初步应用,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进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大型盛会的供水安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数字水务正在中小城市供水管理中普及推广应用。

建设部行业标准CJJ207-2013《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中虽有一个章节提出了管网信息化总体要求,却无法满足城区和郊区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水平的供水管网数字化建设和应用的需求。

为提高城镇供水管网科学管理的水平,使之成为智慧城市数字水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科学制订、有效实施与城市协调发展相适应、具有时代特征的供水管网数字化技术指南是非常有必要的。

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方案

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方案

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方案一、前言自来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城市建设中,自来水作为城市生活中的一项基础设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自来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是一个重要的工程。

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旨在提高城市自来水系统的供水能力,改善自来水质量,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的目标是:提高城市自来水系统的供水能力,改善自来水质量,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具体包括:1. 提高自来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

2. 改善自来水质量,减少水质污染,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3. 实现自来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项目范围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改造和更新:对城市现有的自来水管网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对老化和破损的管道进行更换和修复,提高管网的输水能力和稳定性。

2. 自来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对现有的自来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和质量。

3. 自来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自来水水源的保护工作,制定水源管理计划,确保水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4. 自来水供应设施的改善:对城市现有的自来水供应设施进行改善,提高供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5. 自来水管网监测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自来水管网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四、改造方案为实现市政自来水改造工程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改造方案:1. 管网改造和更新:对城市现有的自来水管网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对老化和破损的管道进行更换和修复,提高管网的输水能力和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管道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管网的质量和耐久性。

2. 自来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对现有的自来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和质量。

供水设施提升实施方案

供水设施提升实施方案

供水设施提升实施方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水设施的提升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供水设施提升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供水管网的更新和改造力度。

通过对老旧供水管网的更换和扩建,提高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和供水能力,确保城市各个区域的供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管网漏水和损坏问题,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将推动供水设施的智能化升级。

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供水设施的远程监测和智能管理,提高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智能化升级,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供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供水设施的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供水设施的节水和节能工作。

通过对供水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供水设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同时,我们还将推广供水设施的节水和节能技术,引导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和节约能源,共同建设节约型城市。

最后,我们将加强供水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建设。

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提高供水设施的安全防范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制定完善的供水设施应急预案,提高城市供水设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我们将通过加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推动供水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强节水节能工作和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供水设施的运行水平,为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供水服务。

相信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供水设施提升实施方案将取得成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_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实施细则

_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实施细则

28特别关注The Special Focus一、编制任务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强制实施。

为指导“十一五”期间以城镇供水水质达标为目标的供水设施改造,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办的要求和指导下,水专项饮用《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实施细则(试行)》解读□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管道技术工作部 郑小明□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舒诗湖摘要关键词本文对中国水协新颁布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实施细则(试行)》管网章节的任务依据、编制过程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实施细则管网部分的特点并列举了部分要点,可较快了解供水管网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要求和最新发展情况。

管网系统;设施改造;技术指南;实施细则注:资助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2012ZX07403-00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课题(12QB140090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研究开发项目(2013-K7-6)水主题组织相关专家及时编写了《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以建科[2009]149号文发布试行,为“十一五”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发挥了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各地采取更换水源、水厂升级改造等措施,积极应对新标准的全面实施,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由2009年的58.2%提高到2011年的83%。

但由于该试行指南发布时间较(管网部分)政策篇早,水专项的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使供水水质全面达标,2012年5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建城[2012]82号文印发《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为了配合《规划》的实施,水专项饮用水主题专家组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结合“十一五”水专项取得的最新成果,编制与《规划》配套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一二年十月编制说明针对我国城镇供水水源污染、供水设施不完善、水质监测能力弱、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围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全面实施的迫切要求,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在“十一五”期间,设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以下简称饮用水主题),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初步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供水设施面临升级改造和扩大规模的迫切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有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2年5月25日以建城〔2012〕82号文发布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为配合《规划》实施,饮用水主题专家组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系统总结、凝练和吸纳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实践经验,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09]149号)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涵盖城镇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主要环节,内容包括总则、技术对策、原水系统、净水工艺、特殊水处理、应急处理、供水管网、二次供水和水质监控等9章共129条。

针对我国城镇供水设施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南》提出了系统、全面、可行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对《规划》的科学实施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指南》编制依据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等。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总则1.1为了指导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保障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要求,制订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城镇为实现饮用水水质达标所需的水厂及输配管网的更新改造。

1.3根据当地水源水质和供水系统现状,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并有计划地安排水厂及输配管网的改造。

1.4各地应当在相关规划指导下,供水设施改造方案应根据水源特性、设施现状和供水水质,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方案。

1.5供水设施改造时,应根据有关标准关于水质检测指标及频率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

1.6 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应优先采用联网调度,必要时须建设应急处理设施。

1.7本指南制订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改造原则2.1供水设施改造应考虑水质条件、占地条件、挖潜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统筹选择系统性技术方案。

2.2水源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II类水体,因水厂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供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等)、消毒剂指标(余氯等)和感官性状指标(浑浊度等)不能达标的,应完善常规工艺设施或进行设施改造,有条件的可采用超滤等膜处理工艺。

2.3水源为存在有机污染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包括部分季节性污染的II类水体,一般应采用强化常规工艺;对于有机物、嗅味等水质指标不能达标的,应增设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

2.4水源有机物或氨氮污染严重,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的相关要求的,应综合采用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技术措施。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指南(试行)》解读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指南(试行)》解读
3.1 预处理 3.1.1 预处理措施包括: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投加吸附剂、
预沉淀、鼓风曝气、生态调控等。 3.1.2 原水氨氮含量持续较高,宜增加生物预处理。微污染原水,
特别是污染物以可生化有机物为主时,应优先采用生物预处 理。 3.1.3 原水藻类含量高,宜采用化学预氧化、生态调控等措施。 3.1.4 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宜采用投加吸附剂、化学预氧化等 措施。 3.1.5 原水泥砂含量高、浊度波动大,宜增加预沉池。 3.1.6 原水存在大量浮游动物(剑水蚤、红虫等)的,宜采取化学预 氧化、生态调控等措施。
✓ 56个城市的206个饮用水源地中共检出132种有 机污染物,其中103种属于优先控制污染物(环 保部)。
✓ 120个城市共152个水源地有机物抽检,涉及饮用 水标准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达40%(水利部、建 设部和卫生部)。
给水处理的目的
✓ 控制水传播致病微生物(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等)
✓ 控制水中化学污染物(有毒物质和致癌、致畸、 致突的“三致”物质)
✓ 提高水的舒适度(色、嗅、味和口感等)
给水处理传统工艺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
传统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工艺。 对普通的悬浮物、浊度、细菌、微生物等物质有较 好的去除效果。然而在微量有机污染物、新型致病 微生物、消毒副产物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常规工艺改进的必要性
和设施改造规划” 项目的通知 2 关于开展城市供水水质专项调查的通知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指南(试行)》编制过程
✓ 成果:
➢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指南(试行)》 ➢《…》
2008年1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市供 水设施改造和建设“十一五”规划》

《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其 中 “ 地与 室外环境 ”部 分 由张 播 、刘燕辉 陈蔚 镇 、许 荷等 负 节 责 完成 :” 节能与 能源利 用”部分 由杨建 荣 .李晓 锋 、曹 阳 、陆俊俊 、冯
各地应 当在相 关规划 指导 下 .供水 设施 改造方 案应根 据 j 莹 莹等 负责完成 节水 与水资源 利用 ”部分 由 曾捷 、赵锂 、李建 琳 、吕
水源特性、设施现状和供水水质 .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供 】 石磊等负责完成;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部分由王昌 韩继红、 兴、 姜兆
水 设施改造 技术方 案 。 黎 、赵 平 、冯 跃 等 负 责 完 成 ” 内 环 境 质 量 部 分 由 林 波 荣 .燕 翔 、谭 室
供水设 施改造 时 .应 根据 有关标 准关于 水质检 测指标 及 频 率的要 求 配 置相应 的检测仪 器设 备。应 对水源 突发 性污 染 .应优先 采用联 网调度 .必要 时须建设应 急处理 设施 。
入 《 镇 宜 居 建 筑 节 能 改 造 技 术 推 广 村 既 目 录 》 并 颁 发 证 书 。对 列 入 推 广 目录 的 技 术 . 房 城 乡 建 设 部 、科 技 . 住 部 将共同指导 并推动 各地做 好推广应 用工 作。
申报要求 申报 的技 术应符 合国 家有关技 术产业 政策和《 建设 事业 十一 五 ”
( )村 镇宜居型 住 宅技术 。村镇 宜居型住 宅技 术应体 现 “ 一 四节

环 保 ” 要 求 .注 重 继 承 历 史 传 统 .反 映 地 方 特 色 。1村 镇 住 区 规 划 .
水 安 全 保 障 技 术 :9人 居 环 境 改 善 和 保 障 技 术 。 .
设计技 术.2住宅 建筑 功能提 升技 术:3新型住 宅建筑体 系:4住 宅建 . . . 筑结构 安全与 防灾技 术 .5节能 与可再 生能源 利用技 术 6 新型 建材 . . 应用 和地方建 筑材料 改善技 术 ,7宜居型 社区 建设技术 :8 村镇饮 用 . .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2 、改造原 则
11 .为了指导城镇供水设施改造 ,保障供水水质 达到 生活饮 用水 卫生标 准 ( B54 - 0 6 G 79 2 0 )规 定 的要求 ,制订本指 南 。 1 2 指南 适 用于 全 国城 镇 为 实现 饮 用水 水 质达 .本 标 所需 的水 厂及输 配管 网的更新 改造 。
水销售价 格 为每立 方米 3 5 元 ,污 水处理 费 为每立 方 .0 米 18 元 ;第 二步 由每 立方米 5 3 元调 整为 5 9 元 , .O .0 .5
其 中 自来 水 销 售价 格 为 每 立 方 米 4 1元 ,污 水 处 理 .5 费为每 立方米 18元 。对 水环境 影 响较严 重 工业企 业 .0

水业导航 ・
CT A D W 疆A 镯—懿 Y : Iy NW N 0鞠 鼷 ■ !
Y To T ER s UPP 霸 - L -,
城 镇 供 水 设 施 改 造技 术 指 南
( 行) 试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住 房 和城 乡 建 设 部

标 ( 菌落总数 等 )、消毒 剂指标 ( 氯等 )和感 官性 余 状 指标 ( 浑浊 度等 )不能 达标 的 ,应 完善 常规 工艺 设
施 或进 行设施 改造 ,有 条件的 可采用超 滤等 膜处理 工 艺。
2 3 源为 存 在 有机 污 染的 地 表 水环 境 质量 标 .水
准 中I 类水 体 ,包 括部 分季 节性 污染 的I 水体 , I I I 类
1 3 据 当地 水源 水 质和 供 水 系统 现状 ,应 因地 .根
21 . 供水 设 施改 造应 考 ຫໍສະໝຸດ 水 质条 件 、 占地 条 件 、
制 宜 、统筹规 划 ,并有计 划地安 排水 厂及 输配 管 网的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水供应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而如何进行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以指导城市规划和供水设施建设。

定义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是指对城市供水设施中存在问题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升级、改造、扩建等技术措施,以提高供水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规模,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

改造的必要性城市供水设施的改造非常必要,主要原因如下:供水安全需求城市供水设施的老旧和技术落后会导致供水水质下降、供水量不足、供水中断、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城市规模和用水增加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城市供水设施的用水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导致现有供水设施的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

这就需要对城镇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能效要求城市供水设施的耗能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高效的供水设施将大大减少城市用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同时还能大幅减少城市供水设施的能源消耗,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改造技术指南城镇供水设施的改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技术方面:装置技术城镇供水设施的装置技术是指在现有城市供水设施基础上,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检修、维护等技术工作。

具体的改造活动包括供水管道的清洗、缺损的修补、井盖的更换等等。

新建技术城镇供水设施的新建技术是指在城市尚未建设任何供水设施的情况下,对城市供水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安装、调试等全流程的技术工作。

具体的改造活动包括城市供水管道的布局设计、供水井的打造、处理厂的建设、水质控制计划的制定等等。

维护技术城镇供水设施的维护技术是定义新建和装置技术所取得的建设性成果的使用和维护。

维护技术通过管道清洗、断管修复、泵站管理、水质检测等工作,实现全面、规范,方便、快捷的水服务。

环境工程技术城镇供水设施的环境工程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治理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将城市供水设施在其使用期间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其他的环境问题降至最低。

给水改造实施方案

给水改造实施方案

给水改造实施方案首先,给水改造实施方案需要从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角度出发。

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推广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加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其次,给水改造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给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给水管网的老化和漏损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需要加大对给水管网的改造和维护力度,提高管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管网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漏损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给水改造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因此,需要加强对水源地和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水质污染问题,确保人民饮水安全。

最后,给水改造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大对供水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和运行效率。

同时,还要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总之,给水改造实施方案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给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根据本文提出的给水改造实施方案,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工作,为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10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讲解

1210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讲解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一二年十月编制说明针对我国城镇供水水源污染、供水设施不完善、水质监测能力弱、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围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全面实施的迫切要求,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在“十一五”期间,设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以下简称饮用水主题),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初步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供水设施面临升级改造和扩大规模的迫切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有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2年5月25日以建城〔2012〕82号文发布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为配合《规划》实施,饮用水主题专家组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系统总结、凝练和吸纳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实践经验,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09]149号)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涵盖城镇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主要环节,内容包括总则、技术对策、原水系统、净水工艺、特殊水处理、应急处理、供水管网、二次供水和水质监控等9章共129条。

针对我国城镇供水设施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南》提出了系统、全面、可行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对《规划》的科学实施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指南》编制依据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等。

城镇供水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技术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城镇供水设施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水质和供水量。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高质量水源的需求,并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工程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介绍城镇供水设施改造的技术指南,以便更好地推进城镇供水设施的改造工作。

设施改造的必要性城镇供水设施的改造是城镇公共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以下几个必要性:1.加强老旧设施更新改造老旧的城镇供水设施可以扩大供水范围和提高供水质量,这将有助于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2.实现供水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可以提高供水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实现对供水设施管理的精准化、实时化。

3.满足城市综合发展需求城市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供水设施来支撑,改造城镇供水设施可以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

通过技术指南实现设施改造改造城镇供水设施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实地勘探,以便确定具体的改造方案。

以下是具体的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1.设计与调研设计和调研阶段是城镇供水设施改造的起始点。

此时应该进行供水设施的初步调研,确定哪些供水设施需要改造。

2.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城镇供水设施改造的重要环节。

需要针对当前的供水情况进行动态的分析,制定城镇供水设施改造计划。

3.施工与验收在设施改造的施工阶段,应注意要求相关部门对来自施工方的质检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方的设计文件、工程报告和质量标准符合规定要求。

4.管理与维护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完毕后,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确保设施改造质量和稳定运行。

设施改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

在进行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地质条件不同,翻新方案难以统一不同地质环境下的供水设施改造方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和水质条件的变化制定设施改造计划。

2.施工难度大,需增加人力物力物质资源设施改造中施工难度与施工成本的增加,往往会对改造计划的延迟情况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总则
1.1为了指导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保障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要求,制订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城镇为实现饮用水水质达标所需的水厂及输配管网的更新改造。

1.3根据当地水源水质和供水系统现状,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并有计划地安排水厂及输配管网的改造。

1.4各地应当在相关规划指导下,供水设施改造方案应根据水源特性、设施现状和供水水质,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方案。

1.5供水设施改造时,应根据有关标准关于水质检测指标及频率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

1.6 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应优先采用联网调度,必要时须建设应急处理设施。

1.7本指南制订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改造原则
2.1供水设施改造应考虑水质条件、占地条件、挖潜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统筹选择系统性技术方案。

2.2水源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II类水体,因水厂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供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等)、消毒剂指标(余氯等)和感官性状指标(浑浊度等)不能达标的,应完善常规工艺设施或进行设施改造,有条件的可采用超滤等膜处理工艺。

2.3水源为存在有机污染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包括部分季节性污染的II类水体,一般应采用强化常规工艺;对于有机物、嗅味等水质指标不能达标的,应增设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

2.4水源有机物或氨氮污染严重,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的相关要求的,应综合采用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技术措施。

2.5地下水源铁锰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水体的水厂,应设置或完善除铁除锰设施。

2.6水源氯化物、总硬度、硝酸盐、硫酸盐超标时,宜优先用替代水源方案,或经综合比较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2.7对于水源存在某种特定污染物质的,应根据污染物去除特性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8水源存在较高突发性污染风险的水厂,应统筹考虑供水系统调度和应急处理设施建设。

2.9输配管网中因管道材质等问题影响供水水质安全时,应对管
网进行更新改造。

2.10水厂改造中应注意提高工艺的自控水平,为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预处理和强化常规处理
3.1 预处理
3.1.1预处理措施包括: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投加吸附剂、预沉淀、鼓风曝气、生态调控等。

3.1.2原水氨氮含量持续较高,宜增加生物预处理。

微污染原水,特别是污染物以可生化有机物为主时,应优先采用生物预处理。

3.1.3原水藻类含量高,宜采用化学预氧化、生态调控等措施。

3.1.4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宜采用投加吸附剂、化学预氧化等措施。

3.1.5原水泥砂含量高、浊度波动大,宜增加预沉池。

3.1.6原水存在大量浮游动物(剑水蚤、红虫等)的,宜采取化学预氧化、生态调控等措施。

3.2混凝
3.2.1强化混凝工艺措施包括:优选混凝剂、混合方式、调整加药点及投加量、调整pH值、增投高分子助凝剂等。

3.2.2絮凝设施改造宜采用折板、格网等装置,也可选用机械反应装置。

3.3沉淀、澄清和气浮
3.3.1宜通过改善沉淀池进出水水力条件等措施来提高沉淀效率。

3.3.2对于斜板(斜管)沉淀池,宜采取缩小斜板间距或延长斜板长度、减小斜管单元口径或延长斜管长度等措施以增加有效沉淀面积。

3.3.3 沉淀效果差、改造条件受用地限制时,宜采用斜板(管)或高效澄清工艺。

对于原水为低浊水的大型水厂,也可考虑利用污泥回流来改善处理效果。

3.3.4原水藻类含量高时,宜增设气浮强化措施。

3.4过滤
3.4.1大型水厂冲洗方式宜优先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配水系统宜优先采用滤头滤板和新型滤砖等方式。

3.4.2 过滤效果差的滤池,宜采用助滤、改善滤池滤料级配和厚度、改进滤池进水等措施。

3.5消毒
3.5.1应选择合适消毒方法和经过卫生许可的消毒剂种类,确保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副产物达标。

3.5.2消毒剂混合效果差的宜采用增加混合设备、改善混合条件等措施。

3.5.3宜采用水厂工艺沿程多点投加消毒剂的方式改善消毒效果。

3.5.4新建或改造清水池时,内部廊道总长与廊道单宽之比宜达到50以上。

3.5.5消毒剂投加量和管网维护作业,应保障管网末梢消毒剂余
量达标。

3.5.6使用液氯消毒应注意控制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指标,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应注意控制亚氯酸盐、氯酸盐指标,使用臭氧应注意控制溴酸盐指标。

4深度处理
4.1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应根据水源水质超标程度决定,一般情况下宜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于严重超标的,宜适当增加臭氧投加量或延长生物活性炭滤池的接触时间,一级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无法确保达标时可采用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4.2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的水厂,为控制生物泄漏风险,砂滤池可设置在活性炭滤池之后,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考虑增设膜技术。

4.3对于水源存在季节性污染,或水厂内难于增设颗粒活性炭滤池的情况,宜考虑把原有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颗粒活性炭石英砂滤池)。

4.4 原水溴离子含量偏高时,应慎重采用臭氧消毒工艺,或合理确定臭氧投加量、投加方式,严格控制溴酸盐指标。

5特殊水处理
5.1对于沿海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引起的季节性轻度苦咸水,应采取避咸蓄淡及优化调度等措施;以苦咸地下水为水源的地区,无替代水源时,根据水中盐类的成分和含量,宜采用纳滤、电渗析或反渗透
等处理方法。

5.2地下水铁锰含量高时,宜采用接触氧化过滤法去除;地表水铁锰超标时,宜在水厂净水过程中采用预氧化等措施。

5.3根据原水中氟含量,宜采用吸附、电渗析、反渗透等方法去除。

5.4根据原水中砷含量,地表水宜采用氧化-混凝沉淀措施;地下水宜采用吸附、电渗析或反渗透等措施。

5.5 原水含有其他特殊物质,可根据试验研究和国内外经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应急处理
6.1根据突发性污染的风险类型及发生频率,合理确定应急处理的规模和能力,在重要的取水设施和水厂应预先配置应急设施。

6.2对于水源存在农药、苯系物等可吸附污染物风险的水厂,应设置粉末活性炭投加设施。

6.3对于水源存在重金属等污染风险的水厂,应设置碱性药剂投加设施,并根据污染物性质,设置氧化剂或还原剂投加设施,通过沉淀去除污染物。

6.4对于水源存在硫化物、氰离子等可氧化污染物风险的水厂,应设置氧化剂投加设施。

6.5对于水源存在突发性致病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水厂,应设置强化消毒设施。

6.6对于水源存在油污染风险的水厂,应在取水口处储备围拦、撇油装置,并在取水口或水厂内设置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

6.7应在水源或水厂设置人工采样监测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水质监测系统。

7 输配管网更新改造
7.1对下列存在影响水质安全因素的管网应实施更新改造:使用冷镀锌钢管等禁用管材的管网;频繁爆管、管道内壁锈蚀及漏损严重的管网。

7.2管网更新改造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使用条件和地质状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耐腐蚀、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质管材和配件,并选择技术可靠的管道连接方式。

7.3实施管网改造,应对配水系统中影响供水水质的有关建(构)筑物进行同步改造,并按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测压测流设施和水质监测点。

7.4管网改造技术方案,应结合以公共供水逐步替代自建设施供水的发展需要,并兼顾二次供水设施的整合和“城中村”的改造,发挥综合效益。

7.5 县城或规模较小的独立供水区,应尽可能将枝状管网改造成环状管网,改善循环条件。

编写说明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本指南主编单位: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南中路1019号,邮编:518031)、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邮编:100084)。

本指南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