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中国人名中的文化体现
作文T型台/思想芦苇中国人名区别于外国人名之处,在于其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与文言文有些类似,中国人的名字能通过简单的几个字传达出特定的意思——汉字的每个字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又能与其他字组合,在不同人的理解和不同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含义。
我认为,中国人的人名主要可以体现时代特征与价值观。
先说说时代特征。
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有多种,总体来看,许多时期有避讳和用排行称呼两种方法。
“避讳”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思想压制。
上层阶级连名字的用字都体现出一种极其蛮横的“垄断性”——他们用过的字平民百姓就不能染指;“以排行命名”则体现家庭中的等级秩序,父兄为大,强调“孝”与“顺”。
这两种起名方式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也代表着两种思想立于封建社会的核心地位。
除此以外,各个时代还有其常用的字词。
殷商时期,人们开始用干支纪日,因此命名中常带“甲乙丙丁”等词。
周至春秋战国不讲究用字,人名随意简单,如“孔丘”“李耳”,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在汉唐这种鼎盛朝代,民风豪迈勇猛,尤其唐代有尚武风气,故有“苏武”“扬彪”“苏定方”之类名字。
魏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敦煌的樊锦诗,在毕业后毅然选择了这座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
无论条件多么粗粝,无论世外多么纷华,她都“能甘”于此,“不染”于外,坚守五十余年。
他们纷华不染,无畏浮云遮妄心,珍藏精神的轻盈。
由此观之,一个人的一生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能否做到“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堪称关键变量。
所以,如何透过社会现象把握生活的本真价值,如何穿越繁杂的都市霓虹寻找自我的存在意义,如何摒弃虚伪的觥筹交错和心理压力实现最初的梦想,应该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谨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惟有粗粝能甘,纷华不染,方能成为人中俊杰,昂首面对世界,踏歌而行!(指导教师:胡高清/编辑:关晓星)中国人名中的文化体现□湖南省雅礼中学郭馨仪15作文T型台/思想芦苇“僧”“法”“宝”“玄”。
中国人名字的内涵心得体悟
中国人名字的内涵心得体悟(一)中国姓名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古代中国,早期的人名很简单,没有太多的特殊意义,如上古文物出土显示的“外丙”、“小辛”等人名就十分朴实。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语言文字的广泛运用,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人名也就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含义,这个过程中,名字的取用也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事情,并且慢慢的出现了名与字的区分,由《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便可看出“名字”的区别。
同时,在古时候的社交礼仪中,自我称呼用“名”,为表示对他人的的尊重则用“字”,再往后发展名字也不再仅是对亲疏的区别,而是被人们加入更多的内涵。
在思想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人们将名字与先秦诸子的思想相结合,名字是多包含取名者对人伦社会的一些理解,不管的古代还是近代中国,姓名中都能看到儒道法思想的传承和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名字文化又有了新的特征,人的名字往往随着重大政治活动或社会变革而取用,看名字就能联想到此人大致是哪个年代出生。
可见,中国人的姓名文化发展,有其自有的发展逻辑和影响因素,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
(二)民俗文化对姓名的影响姓、名、字、号不但是人的一种称呼符号,更是一种民俗文化,这种特殊的符号,是一个家族世代传承的标志。
其实最早的姓代表了拥有同种血缘关系的统称,也就是种族,祖辈使用姓来区分种族,而名则是区别子代族中个人的代号,多由父母命名。
在这种宗族思想的影响下,宗族统一取名,取名多由顺序排列,如伯仲叔季,同宗子弟按长幼依次取字命名,而且,族中长辈在成人礼中为小辈取字,以对其名做解释补充并赋予某种长辈的期许或特殊意义。
例如司马懿,字仲达,家中次子等,民俗文化中的一些忌讳也影响着取名,例如按照习俗,对帝王,圣人,尊长,上司都要有所回避,在文章与言语中,都不可直接表达,需用其他形似的字来表达,或在书写中直接将避讳字眼改写。
这种民俗发展至今虽古代那般严肃,但在给子孙取名时,人们还是会避开长辈的字,慎重取名,以表示对祖辈的尊重。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一、引言名字是一个人的标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
无论是中文名字还是外国名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本文将以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为主题,探讨名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中文名字的文化含义1. 字义解析中文名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例如,“张”字代表着展开、扩大的意思,因此“张三”这个名字传达着一个人开阔、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2. 姓氏文化中文姓氏源远流长,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承。
例如,“李”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它源于古代的贵族姓氏,代表着尊贵和高贵的身份。
因此,取名为“李世民”的人往往被赋予了崇高的期望和责任感。
3. 命名理念中国人在给孩子取名时,往往会考虑到吉祥、美好的寓意。
例如,“秋香”这个名字寓意着如秋天的芬芳和美丽,给人一种温婉、优雅的感觉。
这种命名理念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外国名字的文化含义1. 姓氏文化不同国家的姓氏文化各不相同,代表着不同的家族和血统。
例如,英国的姓氏“Smith”意为铁匠,象征着工匠精神和技艺,而德国的姓氏“Schneider”则是指裁缝,代表着纪律和精确。
2. 名字来源外国名字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
例如,“David”这个名字源于圣经中的大卫,代表着英勇和智慧。
而“Juliet”这个名字则来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寓意着浪漫和激情。
3. 拼写和发音外国名字的拼写和发音通常与其文化背景和语言有关。
例如,法国名字“Pierre”在英语中读作“Peter”,而在法语中读作“Pee-air”。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音特点。
四、中外名字的文化交流1. 名字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名字的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传达名字的文化含义,翻译者需要考虑到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例如,中国名字“李明”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Lee Ming”,保留了姓氏和名字的原汁原味。
姓名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姓名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姓名亦从发端到演变,逐渐赋予宏富、复杂的内涵,从简单的"代号"嬗变为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文学、美学、音韵学、易学等内容的"综合文化"。
1、姓名的传承性:姓名的产生形式(一般为长辈为晚辈命名)就揭示了一种血缘关系,一种家族关系,可谓为"传宗接代";表示姓氏的继承,又表示家族成员之间血脉相连,表明生命基因的延续。
尤其,人们长期按"字辈谱"命名的方式,更是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文化特色,表达着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之间的血缘亲合关系,把人的个体生命延续意识和家族亲缘关系传承下去,形成家族坚不可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姓名的意愿色彩:根据汉字丰富的内涵,人们赋予姓名形形色色的含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正道,能有所作为,在为子女取名时往往寄寓美好的期望。
因此姓名又凝聚着对新生命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也隐喻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追求:有的希望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吉庆安康,有的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不一而足。
3、姓名的时代性:人之取名,沿于时尚,因时而变,与社会背景、环境、形势及时代精神风貌密切相关。
我们仔细研究人名演变的历史就会发现,名字的起用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从封建社会人们追求功名富贵到建国后"建国"、"
国庆"、" 超英"、"文革"、"卫东"等弥溢浓烈的政治色彩,再到当今社会姓名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在名字中都折射出不同时代特定时期的人文氛围和价值取向。
姓名中的文化内涵
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人人都有姓名。
正如著名学者饶宗颐说过的那样:“人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人名是他们的标志,离开了人名,一部二十四史,真是无从说起。
”中国人的姓名以汉字表示,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直接以汉字取名,其他少数民族则音译为汉字表示,姓氏与名字构成了中国人的姓名。
最初姓名的来源有图腾崇拜,也有因地名而产生的。
姓氏的产生演变史就是一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
相较于今天的“姓、名”而言,古人的“姓、氏、名、字、号”构成复杂,内涵也多。
在取名的时间、负责取名的人、取名含义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原始社会初期,孩子的命名权掌握在母亲手里,如《史记·周本记》说到周的始祖后稷,其名日“弃”,正是他母亲姜螈所取。
到先秦时期,命名权转入父亲之手,命名多在孩子出生3个月时,但当其长到20岁行冠礼(成人礼)后,若平辈或晚辈再直呼其名显然已不合适,因而便需要取“字”,由平辈及晚辈称呼。
“字”多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延伸,与“名”互为表里,意义相互关联。
此外,也有由象征着父权的祖父取名、象征着君权的皇帝赐名的情况。
大体上,古人的姓名具有如下四大类内涵:一是对于自然的热爱,二是对富贵吉祥的追求,三是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四是对理想志向的体现。
早在春秋时期,有人便提出取名的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
五个原则是:信、义、类、假、象。
所谓信,即以出生时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为名;所谓义,是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命名;所谓类,是可以取与其父亲类似的名字;所谓假,是可以假托万物之名;所谓象,是以相似之物命名。
六条禁忌是:不能以国家为名,不能以官职为名,不能以山川為名,不能以隐疾为名,不能以牲畜为名,不能以器币为名。
汉代取名流行单字,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四字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侯、宾、士、民、郎等字。
就连皇室都喜欢以单字取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出现两大特点:一是助词“之”受宠,名字带“之”成为时尚,地位高者或权力大者,名字里往往带“之”字,比如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裴松之、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等。
小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姓名文化
商业文化·科教纵横 2007年10月97小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姓名文化季露璐(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10—0097—01一、背景1、对外汉语教学 这几年,“汉语热”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国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
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像一千五百年前一样来到中国,关注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始逐渐被世人所瞩目,他是中西结合的桥梁,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是世界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的途径之一。
2、姓名人名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标记,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能折射出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价值观及宗教信仰。
而中国人的姓名中所承载的哲理典故语义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含混性,以及某种伦理价值生活情趣人生志向的指向性、暗示性和隐喻性,恰恰是中国语言文化中最为精妙的语用学现象。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给外国人取名时必须注意不同姓名中不同的文化内涵,尽量做到人如其名,同时体现中国的姓名文化特征。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给学生取名的方法《荀子·正名》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中国文字意象繁复微妙,不同的文字的结合常给人一种或简单,或深奥,或粗俗,或典雅的印象,不同的姓名也直接反映着命名者的心理和素养。
汉语较之其他语言,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接下去将重点就这三个方面,结合下面这张06年CIEE 学生名单表讲一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给学生取名的方法。
Jonathan Becker 帅龙 Anniki Laine 林可 Wayne Chung 张伟建 Leng Ngang 甘乐 Alessandra Henderson 何丽姗 Thomas McDougall 马天思Evelyn Gatawa 夏娃 Sahiry Rodriguez 陆珊 Emma Starks 苏敏儿 Scott Mosher 莫凯 David Szerlip 左大卫 Elizabeth Hussey 何弈丽Andrew Hull 安迪 Andrew Sample 尚安达Phillip Etherton 艾力 Tyler Hall-Potvin 何伟 Mark Munoz 马克 Jonathan Tannesen 汤君男Briana Callen 柯贝兰 Jay Vedder 卫杰 Animesh Giri 江安明 Winnie Mui 孟文宁1、字义中国人性格上的含蓄内向,也反映在交际语言上的委婉含蓄。
人名中的传统文化
人名中的传统文化人名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中国,许多人名寄托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个传递文化的窗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了解其背后的意义。
一、姓氏中的传统文化中国姓氏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姓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标识,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许多姓氏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比如,姓“李”在中国人中十分常见,它源自古代的“黎”,是大地的象征,寓意着家族的兴盛和繁荣。
而姓“张”则代表着强大和权势,在古代也被赋予了“勇士”的意义。
二、名字中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
这些名字往往寓意深远,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比如,名字“婷婷”代表着女孩的纯洁和美丽;名字“磊磊”则表达了男孩的坚强和勇敢。
这些名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三、字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或多个字,字意常常与传统文化有关。
比如,字“明”代表着光明和聪慧,它象征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字“艺”则寓意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字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人们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和追求。
四、名字的祝福与寓意在选择名字时,人们往往希望能够融入一些祝福和寓意。
比如,名字“晓明”寓意着清晨的阳光和希望,祝福孩子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名字“雨果”蕴含着对孩子聪明和智慧的期望。
这些寄托于名字中的祝福与寓意,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五、人名的文化传承人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方式。
通过给孩子起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名字,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同时,人名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一种承载和展示方式,表达着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六、传统文化在人名中的意义人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样,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传承。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一
全 、平 安 吉 祥 、家 庭 和 睦等 历 来 都 是他 们 的企 求 ,所 以喜 欢
用 “ ” “ ” “ ” “ ” “ ” “ ” “ ” “ ”等 福 寿 安 祥 贵 禄 财 发
、
汉 语 姓名 中的 宗 族 思 想
在 以宗 族 体系 为基 础 的封 建 社会 中 ,重 视儒 家 提 倡 的显 字 来 取 名 。 姓名 还 能 反 映不 同的家 庭 背 景 ,如 名 字 中有 牛 、 亲 耀 祖 、光宗 睦 祖 、 昌大 后 裔 的思 想 , 所 以人 名 中 “ 祖 ” 祭
姜 ,周族先祖后稷之母 的姓 :姬,黄帝的姓:姚 ,舜的姓 ; .
姒 , 禹 的姓 。其 他 古 老 的 姓 还 有 赢 、娄 、 娥 、 如 、妙 、 妊 名 来 自古代 神 话传 说 中的 伏 羲 。明代 人 李 承 箕 、金 象 斗 、朱 等 。 氏 ,本 是母 系 社 会 中 男 子 身 份 贵 贱 的 标 志 , “ 代 之 星 祚 ,其 名 来 自古代 星 象 之名 。宋代 人 秦 观 、 明代 人 孙 楼 、 三 前 ,姓 氏分而 为二 ,男 子称 氏, 妇人 称 姓 。 氏所 以别 贵贱 , 贵 者 有 氏,贱 者 有 名无 氏 。 ” ( 《 志 ・氏族 略 》 ) 古籍 中 通
元代人王维桢、清代人吴平斋 、孙殿玲等,其名来 自中国古
代 建筑 。唐 代人 薛仁 贵 、 宋代 人 韩世 忠 、李 孝标 、 明代 人王 记载的 “ 羲氏” “ 农 氏” “ 伏 神 高阳 氏” “ 扈 氏” ,都 是 守 仁 、方 孝 孺 等 ,其 名来 自中 国 古代 的儒 家 思想 。 有 称 “ ”的知 名 人 物 。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男 子经 济地 位 的提 氏 三 、 汉语 姓 名还 可 以反 映 出人 们 的 审美 取 向 和 价值 观 念 高 ,妇 女 逐渐 失 去 了姓 的特 权 ,姓 反 而 成 为 男子 的象 征 ,子 女 皆从 父 姓 。 至此 ,姓 氏也合 二 为 一 。 人 在取 名 时 , 常常 寓 以建 立事 业 、 实现 抱 负 的愿 望 。如 南 宋大 诗 人 陆游 的名 字 就 是其 母 盼 望他 长 大 后 能像 北 宋 著名 在 漫 长 的 历 史发 展 进程 中 ,中 国人 的 姓 氏越 来 越 丰 富 多 文学家秦少游一样 。还有 的名字如李慕 白、孔 宗尼 、卫建国 样 ,也 越 来越 复 杂 。 中 国人 的姓 氏有 着 鲜 明 的 民族 印记 和 文 等 一 看 就 知 道 它 们 的 寓 意 。 对 于 普 通 老 百 姓 来 说 ,福 寿 双
姓氏的文化内涵
姓氏的文化内涵姓氏作为人们的名字的一部分,既是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姓氏不仅与个人息息相关,更与家族、地域、职业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姓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
下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姓氏的文化内涵。
一、姓氏与人的身份认同姓氏作为人们的个人标识,在社交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姓氏,人们可以确定对方的身份、社会地位、家族背景等信息。
例如,中国的姓氏中有许多与贵族、皇室有关,如“王”、“李”等,这些姓氏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而在西方,一些姓氏可能与职业或家族历史相关,如“Smith”(铁匠)、“Johnson”(约翰的儿子)等。
姓氏携带着人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也反映了一个人所属社会群体的归属感。
二、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姓氏不仅反映了个人身份,也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
不同的地域有着独特的姓氏分布和文化特点。
例如,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姓氏中多见到“姓氏”的字眼,如“朱姓”、“王姓”等。
这些姓氏源于历史上的地方政权或家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另外,一些姓氏还与当地的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有关,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三、姓氏与家族传承姓氏是家族血脉的象征,对于家族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姓氏不仅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起源和传承,也记录了家族的历史故事与传统文化。
很多家族还会以姓氏为基础,建立家族族谱,以记录家族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员。
姓氏让人们感受到家族的纽带和凝聚力,也成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家族情感的寄托。
四、姓氏与社会结构姓氏还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在许多社会中,姓氏是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标志。
如中国古代社会,在封建制度下,姓氏经常与社会地位相对应,贵族或权贵层出不穷的姓氏,如“公”、“侯”、“将”等。
而在一些社会中,姓氏还能反映家族的职业特点,如印度的“萨帝克”姓氏多与商人有关,体现了社会的分工和职业制度。
总结起来,姓氏作为一个人的名字的一部分,不仅具有个人身份认同的作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论姓名特征的文化内涵
论姓名特征的文化内涵专业:12级汉语言文学班级:六班学号:201213000351 姓名:陆英【内容摘要】每一个的姓名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每一个的姓名在我们身边都是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
在取名上往往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统内涵,姓名的特征代表着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关健字】姓名特征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姓名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而且关系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健康,婚姻,人际关系等。
孔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①。
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
姓名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产物,它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进步,等社会发展到一定初级文明程度的时候,它才表现出文化意义及文化意旨。
总的来说,姓名在能基础地表达出群类个体中的身份后,还能清晰地表达出特定人物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各种深层意义。
人们常常以姓名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而一个的姓名特征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在人们取名字的时候就会根据一定的象征意义取名字。
在民间人们取名习惯约有如下几种:第一是节令法如:夏雨、秋雨等,第二是盼子盼财法:来娣、招娣等。
第三是动物法:啊牛、小鱼。
第四是女当男养,亚男、男当女养,如新妹、秋月。
第五是五行法:如杨森、张鑫等。
还有的就是民国年间尚洋名如玛丽,海伦等。
人们取名字都是有一种一定的心理暗示,以及名字里面隐含着的意义。
如六班的“陆英”,“英”最初的意思是花开的时候,后来指的是杰出的英雄人物。
再如“谢昌谨”中的“昌”代表着繁荣昌盛,则“谨”字寓意着做事谨慎。
所以取名的文化内涵里面都有着自己所希望的寓意。
名字是一种心理暗示,然而我们看不见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时刻人在社会中生活,我们看不见的一种浓厚的文化传统时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的特有的文化传统,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精神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表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
姓名与时代中国人的姓名文化
姓名与时代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姓名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姓名不仅是个体的标识,还反映了中国人对家族、尊严和传统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姓名的意义、命名习惯以及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变化。
一、姓名的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被视为人格、家族和族群的象征。
起名时,父母会给孩子取一个寄托着家族希望、美好愿景的名字。
一个好名字被认为有助于个人运势、事业发展,甚至对整个家族的荣誉与命运产生影响。
此外,中国的姓氏是家族血脉的象征,代代相传,寄托了人们对亲情、传承和根源的崇敬。
家族姓氏的传承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责任,被人们视为家族的荣耀和传统延续。
二、命名的习惯和原则中国人的姓名通常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姓氏在前,名字在后。
命名习惯因地域、民族、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以下原则:1. 表达美好寓意:起名时多希望通过名字来寄托对孩子的期望和祝愿,如聪明、勇敢、成功等。
2. 尊重长辈:中国文化强调孝道,尊重长辈是中国人重要的价值观。
因此,在命名时会考虑以长辈的名字为依据,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
3. 禁忌避讳:中国人还有许多命名禁忌,如忌用谐音字、忌用某些不吉利的字眼等。
避免使用这些禁忌可以提高名字的吉祥程度。
三、时代变迁与姓名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也在发展和演变。
在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名字往往与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直接相关。
贵族或富人常会取一些富丽堂皇的名字以突显身份;而普通人则多选择朴素、含义特殊的名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中国人的姓名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另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影响也使一些传统的命名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个人发展和独立性,他们在命名时更倾向于注重孩子的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并尝试给孩子起一个独特的名字,以彰显其个性。
四、新时代的名字趋势近年来,一些新的命名趋势在中国逐渐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名字开始受到网络用语和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
姓名中的文化内涵
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发布时间:2021-01-22T15:22:10.89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作者:吴新华[导读]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存在着“姓名与人的未来发展有内在联系”的认识,因此,一直以来,“起名字”都是备受重视的一项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姓名中融入文化和期待文章由此出发,对中华民族的姓氏人名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展开了分析并对笔者个人观点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能够为同仁们深入研究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带来一定帮助。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第三中学吴新华 831500摘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存在着“姓名与人的未来发展有内在联系”的认识,因此,一直以来,“起名字”都是备受重视的一项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姓名中融入文化和期待。
文章由此出发,对中华民族的姓氏人名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展开了分析并对笔者个人观点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能够为同仁们深入研究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姓名;文化内涵;研究分析引言:姓名是人的社会存在标志,以一种文化载体的形式存在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和语言当中。
而中华民族是有着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民族,在中华儿女的姓名当中,存在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既包含了起名者对于承载姓名之人的殷切关怀,也是对文化的另一种传承。
因此,通过对姓名文化内涵展开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蕴藏宗族思想宗族思想是封建社会乃至原始社会姓名的突出特征[1]。
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约五六千年之前,原始社会呈现出母系氏族公社繁荣的景象,孩子的姓名大多数都是由母亲做决定,而在约四千年之前,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转变为父系氏族公社,孩子的命名权被父亲控制。
在该阶段,他们的名字中,往往蕴藏着极其浓厚的宗族思想,尤其是父母的思想。
而进入到先秦时代之后,在“名”之外取“字”的现象开始流行,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宗族环境中,长辈认为在“冠礼”结束后再直呼孩子之名不再合适,便以“字”来替代,与“名”相互关联。
汉字与中国的姓名文化
汉字与中国的姓名文化摘要姓名是我们人类每个个体的标志,而方块汉字的神奇变化和象形表意性给姓名提供了广阔的演绎空间。
这样历时几千年,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与汉字有关的姓名文化。
因此,对我们来说,从文字角度探索中国的姓名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汉字、姓名、文化正文引言: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取名。
正如古语所言:“行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要想观察辨别事物、人物,必先定名然后才可以成事,而事物的得失成败又可以验证其名。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姓名的重要性。
包括古代的很多人都认为“名”是“命”,所以在对待起名字的事情上是格外的谨慎。
而且现在也是这样,人们认为一个好的名字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为人带来好运。
所以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名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来从汉字角度来探究一下姓名的起源和汉字中的姓名文化。
一、姓氏起源1.1从“姓”字看姓的起源关于“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给它下过定义。
譬如《说文解字》中曾经这样提到过:“姓,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生子,故称天子。
从女从生,生亦声。
”这句话表明了姓的含义最早与女性生子这一现象有关。
而且从汉字本身的结构来分析,“姓”字的偏旁是“女”字旁,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猜测“姓”是女人或者是当时的母系社会有关。
而事实确实是这样。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曾经历过母系氏族制,那时的婚姻是族外群婚制。
即甲氏族中的一群同辈男子,嫁到乙氏族中给一群同辈女性作丈夫。
一个女人有好多丈夫,同样,一个男人也有多个妻子。
所以生下来的孩子只知道哪个是他的母亲,至于父亲则不好确定了。
所以这就是姓“从女生”的道理。
比如说皇帝姓姬,神农氏姓姜,这些都是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明证。
1.2姓与氏的统一谈到姓,很容易使人想到氏。
虽然现在姓氏表示同一概念,但是在上古时期姓与氏所指完全不同。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就是说,一个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而言的,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而言的。
姓名魅力,文化寻根一篇小论文
姓名魅力,文化寻根一篇小论文一粒沙即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也是一粒沙。
倘用这来形容姓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再好不过了。
了解了姓名的密码,也可管中窥豹般地探察到文化的基因了。
“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日正则令,安余日灵均”,或许难以想像,《离骚》篇章竟是诗人屈原如数家珍般地列举“内美”,除却血统与生辰之外,便是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
早在先秦时代,姓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标志,还是地位,甚至个人品质良好的标志。
令屈原备感自豪的背后,是等级制度严密得令人喘不过气的时代传统,或许是姓名的来之不易,才更加突显其特殊。
秦王扫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混乱的争霸割据局面,在秦汉两代开始,礼乐制度在原本的废墟上重建,以儒家之道开始它长达千年的统治,几乎所有平民百姓都拥有了姓名,而各种姓氏背后的贵族印记也随同焚化如灰的古籍般被掩埋在了过去。
而名、字、号、别号等等占据了封建社会,其种类细则之繁盛难以细数,单单是号可由官职、籍贯、兴趣、各种方面来定义。
姓名寓景取材多样化,似乎又暗示着文学在华夏的土壤上蓬勃生长。
诚然,单以文学在秦汉之后也逐渐与巫医方面分离,而逐渐兴起的士人阶级也使文学创作更加自觉化、独立化,并最终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沃土。
而临近近现代,文人学者中有字和号的愈来愈少,似乎留有深刻印像的也不过毛泽东字润之,朱自清号佩弦之类,而至于各家各户中,也不过只有个姓名罢了。
至于字、号之类皆烟消云散,也不过被掩埋在过去的时光中了。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满,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过如此。
在姓名简化,不仅仅是取缔过去的制度、习俗来改善社会,而更是文学通俗化,民众教育水平提升之后的必然结果。
在生活中,姓名逐渐只留下了人称和寓意的作用,实用化和通俗化也使生活中对人、事的记忆更加便利快捷。
试想一下,当今要你记住身边的人的字,号甚至别号,这岂不是平添了不知多少麻烦,也正像某位笔者戏谑的那样:“这么多的名字,难不成是怕名气太大了一个名字承担不下吗?”姓名从最初的身份等级的标识,渐向复杂的文人发展,而又随时代的浪潮简约实用化。
现代汉语姓名的文化探析
现代汉语姓名的文化探析摘要:姓名,是人们利用语言符号来区别他人以满足称呼需要的交际工具。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认识到姓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表达出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
本文通过在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本溪、丹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21世纪至今这三个时期共1500个人名样本。
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取名心理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对现代人的起名提出了一些较为客观、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取名;文化;心理引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姓名已不仅仅是一种区别他人身份的符号,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每一时期的姓名内容来源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而每个时期社会状况的不同,也会对取名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下面首先分析解放后现代汉语中的取名特点,然后分析不同时期取名的心理因素。
一、现代汉语中的取名特点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起名现象及心理(一)取名明显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人们的思想还没能真正得到解放,一些传统的观念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体现在取名上,便使姓名渗透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命名方式,主要表现在:1.表品行:礼、义、德、忠、诚、孝、贤、淑、贞2.表宗族观念:延、续、根、祖、承、宗、嗣3.表财富:富、贵、财、发、金、银4.女子用花表美貌:英、菊、兰、荷、柳等(二)按家族的字辈排序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字辈名都表现出了辈份的尊卑关系。
按字辈用字取名可以有多种心理原因,在近代社会,按字辈的取名心理主要是意在告诉名主是哪一支系的子孙,以示不忘始祖,有强烈的寻根意识。
但是,按字辈取名一个很大的弊端是会造成同一地区的重名率极高。
笔者在收集姓名样本时发现某村一家兄妹四人,他们这辈人名的辈字是“维”,但四个人分别叫“邢维绵”、“邢维胜”、“邢维玲”和“邢晓平”。
浅谈姓名学
浅谈姓名学中文系文秘091xxxx内容概要:姓名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每个人都有姓名。
姓名是代表人的符号,从广义信息论的角度而言,各种符号都有其内在的含义,包括它所代表的实体。
本文主要阐述姓名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以及与人生命运的千丝万缕联系。
一、姓名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名的历史源远流长。
“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起源于母系社会,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标志,也就是一种族号。
“姓”的产生对人类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远古的人们在漫长的繁衍进程中逐渐发现,统一血统内的群婚乱交不利于后代的繁衍,提出了“男女同性,其生不蕃”的进化原理。
因此,“同性不婚”成为了一条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社会法则。
从这一点看,“姓”为中华民族繁衍指明了一条明朗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的法制和礼制提供了一个依据,为个人的婚姻提供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信息。
但,姓在远古时代仅仅是部落和帝王之族所有,未能为普通百姓所拥有,未能发挥它宽广的服务性,这是它当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
与“姓”有着密切联系的是“氏”。
“氏”是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家族分支代号,它是“姓”的分支。
“氏”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必然性。
从前,只有夏商周三代,远古部落及帝王之族有“姓”。
后来由于子孙繁衍生息,一族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都一个特殊的符号作为标志,这就是产生了“氏”。
如商王子姓,后来分出殷、时、边、宋等氏。
从“氏”的产生缘由看,“氏”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在文化上的反应,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氏”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从它产生之日开始就深深地折射出了它的阶级属性,打上了沉重的阶级烙印。
《通志氏族一》中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氏,普通百姓是不能享有“氏”的称谓的。
由此而知,氏是用来“明贵贱”的,这就是氏在历史上产生的消极作用。
从氏回归到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中国古人的名字,包含了很多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涉及众多文化知识。
古人取名字的方式、内涵,对我们今天的取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以貌为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相貌定名也是一种方法,分外是女性使用较多,如:宋美龄、梅艳芳、新凤霞、张瑞芳等;此中男性也有,如:刘英俊、任帅等。
但在给宝宝起这类名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男孩少起这种名字,二是假如宝宝长相一般,最好不起这种俏丽名字。
2、以名言志。
以志向为名,体现了中国人注重家教、望子成龙的传统。
而且这一名字可耳濡目染地起到督促宝宝努力向上的作用,让宝宝从小有一种责任和抱负,并时刻紧记自己的使命。
古往今来,以志向扬名是永恒的主题,也是给宝宝起名的首选。
志向所包罗的内允许多,比如,职业方面的,如:聂耳(聂耳,四个耳朵,音乐家)、朱践耳(音乐家);专长方面的,如:程思远、鲁智深(法号)、刘文学、李有才;功业方面的,如:雷振邦;学业方面的,如:钱学森。
当然,借象征来表达志向,也可使名字更具文学性、形象性。
如:徐鹏飞、金圣叹、叶剑英、成龙、杨万里、康有为,都是不错的名字。
3、以德为名。
中国人注重品行,所谓德才兼备,德在才先。
因此,以德起名也是一种传统。
比如:曹孟德、朱德、彭德怀、张学良、李德生、王海容、麦贤德等。
4、以安全为名。
中国人历来有追求安全、顺遂、祥和的传统,如:董平、徐宁、张顺、宋平、谢静宜、李宁、李国安、于纯顺等。
5、以长寿为名。
如:王昌龄、辛弃疾、蒲松龄、张万年、李月久、牛百岁等。
6、以典故为名。
中国的典故成千上万,很多父母乐于用典故为宝宝定名,使名字更具有文化韵味。
比如:周梦蝶(庄周梦蝶)、吕非熊(周文王卜卦得非熊,遇吕尚)、徐鹏飞(《庄子》)、胡慧中(秀外慧中)、胡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王若飞(《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张恨水(李煜《想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养浩(《孟子》:君子养浩然之气)等。
研究“中国人名字里的内涵”个人心得体会
研究“中国人名字里的内涵”个人心得体会
每个人自呱呱坠地,便有了一个伴随一生的名字。
提到名字,第一反应可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将所有者与他人区别的代表符号。
而事实上,名字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表符号,其中还包含了很多本质内涵。
诸如品质、出身、长辈的期盼、社会地位、文化心理等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名字当中。
人名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同复杂的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甚至,在历史和社会的锤炼下,很多名字都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代表,也不再是那一个两个汉字所限有的文字意义,而是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标志或是精神上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名字。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人在出生很久后也没定名字,而有的人在还未出生前就已取好了名字。
为了取个好名字,人们甚至去翻字典,查资料,想方设法给孩子取个具有特殊意思的名字。
在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名字的美和人生理想与追究皆在廖少的名字中被战士得淋漓尽致。
名字不仅作为一个个体人的的符号而存在,还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特征的符号和象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当然有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
但是我认为不能就以此来认定名字不过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代表。
即使是同一个名字,取名人在取名时也一定是加入了自己的喜好、习惯、期待等等。
这样看来,名字就像是一个多义词,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语言环境,也就有了不同的意思。
中国人名字的内涵心得体悟高中
中国人名字的内涵心得体悟高中第一篇:所谓名字的意义,是指人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起名时所被赋予的功能。
由于受中国文化固有特点的制约,我国人在起名时向来重视字义和寓意。
在习惯上,当人们选定某些字作为名字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些字本身是什么含义,作为名字以后又可以赋予什么含义。
名字,作为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理想情趣等。
一个含义吉祥、美好、典雅的名字,不仅可以先声夺人,引人遐思,还可以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努力,是一个人迈向社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因此,我们在给宝宝起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字义和寓意都很美好的字眼,避免使用一些不雅、不吉、冷僻和容易产生歧义的字。
名有出处解释,字有内涵寓意。
起名字应该考虑周详具体分析,音形字义体,区域习俗,方言口音,好名字要畅听别致新颖时尚字形简美音韵朗畅意蕴丰富文化内涵诗意优美巧妙别致新颖少见五行互补数理吉祥等。
名字是人在社会人文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必然产物,名字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思想上进步,是社会发展由初级到高级文明程度缩影表达,它的内涵、底蕴、气场、能量、意识的表现也是有社会文化意义及文化意旨。
总的来说,名字在能基础地表达出群类个体中的阶层身份后,还能清晰地表达出特定人物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各种深层意义。
第二篇:我家宝宝叫"张涵墨",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我们起初也觉得不顺口,可是叫得时间长了也感觉很好听的.这个名字还是在我家宝宝没出生时和家人一起想了好几个月才想出来的,期间起了很多个名字,可总觉得太平常,太普通了,叫得人也多,特别是最后一个字"墨"一般的人是不会叫的,可是我们是这样分析的."张"这是个姓没法改了,"涵"是"内涵,涵养"的意思,"墨"代表"有学问,有才识,"我们希望儿子做一个有内涵,有学问的人,可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往往把"墨"读成了"麦"发"me"的音,把它读变了,基实想想也无所谓,一个名字嘛,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好不好听没关系,关键是大人们对自已孩子的一种期望吧,我想我们应该把这种期望融入到平时对孩子的关爱和培养之中,让他长大成人,为社会多作些贡献那才是名字真正的意义!第三篇:社会中的意义名字是属于自己的,而且伴随自己走过大风大浪,经过人生百味的岁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
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
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
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
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
其他古老的姓还有嬴、娄、娥、如、妙、妊等。
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
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人的姓氏越来越丰富多样,也越来越复杂。
中国人的姓氏有着鲜明的民族印记和文化内涵。
一、汉语姓名中的宗族思想
在以宗族体系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中,重视儒家提倡的显亲耀祖、光宗睦祖、昌大后裔的思想,所以人名中“祭祖”“承祖”“显祖”“耀祖”“光祖”“承宗”“辅嗣”“延世”之类的名字真是举不胜举。
人们在命名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强烈的宗族观念。
在排行上,有一些特定的排行字,如:伯(孟)、仲、叔、季,从周代以来沿用至今,用以区分长幼次序。
例如周末有名的伯夷、叔齐两兄弟,观其名即可知是老大和老三;孔子,字仲尼,可知其是老二;三国孙策、孙权两兄弟的字分别为伯符、仲谋。
在按字排辈上,有的家族是根据族谱排辈的,叔伯兄弟的子女只要是同辈的皆用一个相同的字,另一个字可以自由选择。
今天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常用同一个字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有的家族用命名上的语义联系来显示家族关系,例如按方位排的“东南西北”,按数字排的“一二三”,按猛兽排的“龙、虎、豹”,按天象排的“风云雨雪”等;有的还以相同的汉字偏旁表示这种联系,如名字皆从木旁“楠、彬、桦”,皆从水旁“波、涛、浪、涌”等;有的甚至用语音上的韵语来表示这种联系,如以iao韵相联系“妖、晓、霄”,以ang 韵相联系“强、绛、祥、昌”等。
有了这些大家都熟知的规则之后,同族之人,不论居住在哪里,只要看一眼名字就可以认明亲戚之情,分清长幼之序了,它起到了凝聚宗族的作用。
二、汉语姓名还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因其深入人心,常被人们拿来用作命名的依据。
例如明代人罗虞臣、宋代人李舜臣、唐代人刘禹锡等,其名字就是来源于古代部落首领之名。
明代人沈鲤、孟化鲤,其名来自孔子之孙孔鲤。
《红楼梦》中与贾宝玉同辈的兄弟取名分别为琏、珍、环、瑞、珠等字,皆从玉旁。
据统计,当代人名用字运用频率最高的字中,玉占第二位,珍占第六位,这种命
名倾向,来自古代人以玉为重要佩饰的风俗。
晋人王羲之,梁人虞羲,其名来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
明代人李承箕、金象斗、朱星祚,其名来自古代星象之名。
宋代人秦观、明代人孙楼、元代人王维桢、清代人吴平斋、孙殿玲等,其名来自中国古代建筑。
唐代人薛仁贵、宋代人韩世忠、李孝标、明代人王守仁、方孝孺等,其名来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三、汉语姓名还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
人在取名时,常常寓以建立事业、实现抱负的愿望。
如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名字就是其母盼望他长大后能像北宋著名文学家秦少游一样。
还有的名字如李慕白、孔宗尼、卫建国等一看就知道它们的寓意。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福寿双全、平安吉祥、家庭和睦等历来都是他们的企求,所以喜欢用“福”“寿”“安”“祥”“贵”“禄”“财”“发”等字来取名。
姓名还能反映不同的家庭背景,如名字中有牛、狗、崽、囡、妹的,其家庭多半在农村;名字中有招财、富贵、旺发、金、银、福、禄的,其家庭多半不是知识分子阶层;名字为沪生、京生、赣生、济生的,其家庭常常为军队干部阶层,孩子随军降生,以地名为纪念。
女孩子的名字,来自农村的多用芳、兰、芬、春、艳、金、妹、花、香等;来自城市的多用英、华、丽、晓、红、露、蔚、韵等,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
四、汉语姓名还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
据籍秀琴先生的《中国人名探析》研究,殷商时代人们常以干支命名,尤其是当时的帝王个个如此。
开国之君汤名“天乙”,亡国之君纣名“辛”,凡十七代三十个君王无一不以天干为名。
反映出商代人重视天象历法以及以天象占卜迷信之风的盛行。
春秋战国时命名已列入礼法,所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其中“取于物为假”最为普遍,即是借用世上各种事物之名取名。
如乐羊、董狐、王孙燕——借鸟兽之名;荆轲、商鞅、公孙辄——借车舆部件之名;宋木、栾枝、右宰谷——借树木五谷之名;郑袖、白圭、公子履——借珍宝服饰之名。
汉代人命名,多取豪迈勇猛的词汇,这反映了汉代国力强大、开拓疆土、征服蛮夷的非凡气势,而武帝提倡“独尊儒术”之后,常以忠、孝、节、义、礼、仁、信等字入名。
东汉之后,佛法东渐,至南北朝最感,所以当时很多名字都有宗教色彩,如文学家中就有王僧虔、王僧佑、王僧达、王僧绰等,此外还有王昙首、荀昙、殷梵童、姚菩提、崔目莲等。
由此可见,当时在士族阶层乃至民间宗教气氛之浓烈。
宋代发展起来的理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人们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极端推崇,这促使重气节、重礼仪、重修养、重社会责任的观念在名字中大量体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辽金元时代人的命名多用奴、哥字,如观音奴、高家奴、铁哥、蒙哥、萧磨哥等,它反映出辽金元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后逐渐汉化的社会特征。
清代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之时,人名与前朝相比也显得别开生面,名字的内涵扩大,用典巧妙,含意深远,用词优美、清新而又含蓄,形式上也注重创新。
如纪昀,字晓岚,他的名字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昀,日光之意;晓岚,山中的云雾之气,读来何等雅致优美。
而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动荡又有新思潮的涌入,这些都在人们的命名上体现了出来。
如章太炎,是表示对顾炎武的景仰;胡汉民则表示其为堂堂大汉之民;陈炯明字竞存、胡适字适之,反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取名同政治形势的关系
极为密切,20世纪50年代以后,历次政治运动都在人名中留下了印记,如抗美、援朝、大鸣、跃进、安娜、卓娅、卫东、革命、向红等。
据对全国人口的抽样统计,在十年“文革”时期,取名最常用的六个字是:红、华、军、文、英、明。
而在“文革”之后六年中,最常用的六个字是:华、丽、春、小、燕、红。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交流加强、文化思想多元化,所以取名也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但通常不外乎是父母对子女美好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同时诸如保罗、玛丽等的洋化名字越来越多的出现,还有两个字和四个字的名字比过去也都大为增加,这反映了新时期的特色。
这里只选择了几点简要叙述了姓名中的文化涵义,其实汉语姓名还与宗教、政治、文学、身份、职业、迷信、习俗等很多方面有关系,它是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思想结晶,越向深入去探索就越觉得它包罗万象,值得更多的人去探索研究。
(蒋晓杰,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