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翻译与古诗词英译中文化典故传递

合集下载

深度翻译与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Arthur Waley《道德经》的翻译为例

深度翻译与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Arthur Waley《道德经》的翻译为例
读 者 看 了注 释 一 目 了然 ,会 领 悟 这 句 话 的 含 义 ,能 积 极 引 导 西 方 读 者 进 一 步 了解 中 国 古 典 文化 。
了解 中 困 古 典 文 化 的 四 方 读 者 看 了这 个 翻 译 会 困 惑 不 解 ,
不 知 道 “v o r” “ v on s 。 “ v s s i fecl s , f esu d” o i i ae f et t ”是 指 哪
第 1 8卷
, I朗 V { 6 ’
琼 州学 院学报
J un l t o gh u1 iest o ra o Oi zo i v r v ’ n . n i
Vo . 1 . No 1 1 8 . F brll e a・ 2 ・ v. 01l , l
21年 2 0 1
深度 翻译 与 典 籍 英 译 的文 化 传 递
理 解 文 本 产 生 时 的 社 会 文 化 背 景 。 作 为 一 种 翻 译 方 法 ,深 度 翻 译 为 目 的 语 读 者 了解 源 语 文 化 提 供 了 一 条 新 的 路 径 , 那 就 是 在 翻 译 文 本 中列 举 各 种 注 释 和 评 注 ,尽 力 去 重 构 源 语 文 本 产 生 时 的 历 史 氛 围 ,帮 助 目 的 语 读 者 更 好 理 解 源 语
以 A tu a y 《 r r l 道德 h W e
王 丽
( 南 农 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河南 郑 州 河 4 00 ) 5 0 2
的翻译 为例

要 :本文 以 Atu l 《 r r e 道德经》 的翻译为 例 ,结 合深度翻译理论 ,解析深 度翻译策 略在 典籍 英译 中 h Wa y
() 第 六 十 章 : “ 大 国 ,若 烹 小 鲜 。 2 治 ”

中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中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中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传递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华典籍被译成英语和其他语言。

这一对外传播和翻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尽可能保持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又要满足译文受众的理解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重视文化的传递和呈现。

《道德经》是中国文学和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在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道德经》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词和句两个层面分析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

一、文化的概念文化所指的范畴极为宽泛,有人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也有人则认为,文化指的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

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准确进行文化传递成为信息传递之外的重要环节,甚至足以衡量译本质量。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指出,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将一部作品成功由源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对译者而言,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体会作品语言的含义,不然翻译就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等转换。

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小觑的,往往会引起翻译时一些文化意象的遗失或者歪曲。

在对外传播中华典籍文化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西化思想和西方中心论,导致翻译过程中存在以西方概念解释中华文化典籍中的类似概念的情况,造成了文化传递中的扭曲和误解,影响了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

我们只有对典籍英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典籍翻译。

二、《道德经》英译本简介《道德经》的作者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约5000字,分为《道篇》(前37章)和《德经》(后44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涵盖了哲学、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是除《圣经》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作品之一。

古诗英译之文化意象的传递

古诗英译之文化意象的传递

“望帝春心托杜鹃” “其间旦暮闻何物,
直译为cuckoo
同源词cuckold
(奸妇之夫)
杜鹃啼血猿哀鸣。”
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 为杜鹃啼血的传说
What is here to be heard from day break till nightfall ? But gibbon’s cry and cuckoo’s homeward-going call.
取 舍 有 度 , 增 补 有 方
意 象 迭 加 、 虚 实 相 生 , 把 握 意 境
转 换 文 化 意 象
一 文 化 意 象 的 错 位 或 缺 失
把从 握把 古握 诗选 英词 译、 韵 律 、 意 境 等 文 化 现 象 去
意 象 是 诗 词 的 灵 魂
特富模意歌 的有式象翻 文联等是译 化想的历研 内意积史究 涵义淀地的 。 的,理一 文经、个 化过风重 符发俗要 号展习概 ,,惯念 具逐、。 有渐民具 相形族体 对成观地 固自念说 定成、, 的系思文 独统维化 、
谢 谢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金昌绪《春怨》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ings awaken me; From dreaming my dear, Far off the frontier.
二 文 化 差 异 问 题 处 理
文 它化 是 诗意 象
即 文 化 与 意 象 的 组 合 ,
文化意象的错位或缺失
责子
陶渊明
A-Shun is eighteen, For laziness there is none like him. A-Shun does his best,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6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162010“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

诗歌作为纯文学的最高形式,它的翻译也集中体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冲突。

本文通过中国古诗英译中可能出现的文化意象错位或缺失这一事实,探析如何从把握选词、韵律、意境等文化现象中去把握古诗英译。

一、文化意象的错位或缺失文化意象,即文化与意象的组合,它是诗歌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率先提出此概念并对之进行探究的是谢天振先生[1]。

具体地说,文化意象是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族观念、思维模式等的积淀,经过发展,逐渐形成自成系统、富有联想意义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诗中含有大量的经典意象,大多数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古诗英译时,若不对两种文化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就可能导致译文出现文化意象错位现象。

例如,陶渊明的《责子》:“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译为:A-Shu is eighteen,\For laziness there is none like him.\A-Shun does his best,\but really loathes the Fine Arts[2]。

韦利把阿舒的年龄译错了。

因为中国文化中的“二八”指16岁,而不是28岁或18岁。

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还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

但人们往往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赋予语言不同的含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注定了英译诗歌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漏。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的传达【摘要】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途径。

如何在这两种大相径庭的文字中架起桥梁,不但翻译文字,更传达意境,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翻译;传达Abstract: It’s a good way to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translating Chinese ancient poems into English. How to fill in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s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solve now.Key Words: ancient poems;artistic conception;translating communication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它不仅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同时也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在东西方文化互相学习探索融合的今日世界,短小精悍的诗词及其译品正可以凭着这种优势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试金石。

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不少有才能的翻译家涉猎其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本文也将在这一领域进行粗浅的探索。

唐诗是我国诗歌成就最高的时代。

天才诗人灿若星辰,诗因此也成为这个朝代文学的最重要形式。

后来的朝代虽然也尽力模仿,想要再创出诗的辉煌,终究是笔力不逮。

所以,文学一代不及一代。

具体来说,唐诗按形式可分为乐府,古风,律诗和绝句几种。

较为常见的律诗因格律严密,故此得名。

它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一共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主要有五律七律两种。

绝句的“绝”意思是“截,断”。

它一般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

所以简称为五绝七绝。

下文的探讨将以此类型唐诗为主。

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便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中国的外文化传播中,古代诗词的翻译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古代诗词翻译成外语,借助于翻译媒介的力量,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得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走向世界舞台,增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首先,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是增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翻译作品将中国古代诗词转化为外语,使得外国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通过翻译,外国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审美理念,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诗词翻译作品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使外国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加强中外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其次,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在于拓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翻译,中国的古代诗词得以走出国门,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些翻译作品为外国读者打开了窥探中国文化的大门,让他们能够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的翻译使得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得以传承和弘扬,增加了中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还在于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含义而闻名于世。

通过翻译,外国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和诗意内涵。

古代诗词的翻译作品通过语言的传达,向外国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此外,古代诗词翻译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还在于推动了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翻译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交融的过程。

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并将其灵活地转化成外语的表达方式。

这种过程中,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不可避免。

古代诗词的翻译作品有时会融入翻译者的个人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使得翻译作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的翻译作品使得中外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推动了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深入浅出,传神达意--许渊冲英译辛弃疾词作典故策略探析

深入浅出,传神达意--许渊冲英译辛弃疾词作典故策略探析

Testing and Evalu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翻译论坛General Serial No.1122021No.31张杰(1992-),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2严晓江(1970-),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深入浅出,传神达意———许渊冲英译辛弃疾词作典故策略探析张杰1严晓江2(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摘要:辛弃疾词用典独出机杼,内容韵味无穷,手法独特新颖。

许渊冲注重传递典故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词人丰富的情感表达,并且兼顾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心理,在保留原作风格的基础上,采用深化、浅化和等化等方法将原词中的典故化隐为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译文深入浅出,自然流畅,达到了传播中华诗词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许渊冲;典故英译;“三化”论1.引言典故简洁精炼,意蕴深厚,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中国古诗词中的典故运用不胜枚举。

诗人或借典故品评历史,借古论今;亦或抒情言志,表明心迹,从而增强诗歌的韵味,烘托诗歌的意境。

吴伏生(2012:358)指出:“汉诗中用典的作用和目的,往往是为了强调或隐约诗中的主题,并以此来增加其历史、文化方面的广度和深度,造成温柔敦厚的美学效果”。

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凝练的表达方式,汉诗的典故英译成为翻译诗歌的一大难题。

一些译者采取舍弃或淡化典故的方式,代之以不同的补偿手段来弥补其文化内涵的缺失;也有一些译者通过保留原诗词当中的典故意象,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翻译家许渊冲另辟蹊径,巧妙地将其提出的“三化论”运用到诗歌典故英译当中。

“三化”即等化、浅化和深化。

许渊冲的三化论可以说是发展了钱钟书的“化境说”。

钱钟书(2002:77)曾提出:“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入得“化境”。

所谓“化境”,就是“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从_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_看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从_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_看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2007年2月皖西学院学报Feb.,2007第23卷第1期Journal of West Anhui U niversity Vol.23 NO.1从《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看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王小卫(淮北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安徽淮北235000)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诗歌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其艺术意境的传达。

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翻译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通过情感、韵律以及形象来传达意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意境;情感;韵律;形象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7)01-0118-03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

“意境”(Artistic mood)作为文论术语始于唐代。

盛唐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张于意而思之于心”、“搜求于象,心入于境。

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主张,指出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体会和认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定义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他认为意境是在文学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作为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翻译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诗歌翻译中的难点就在于其意境的传达。

一、意境与情感诗歌是情感世界的象征。

艺术意境则是情与景的交融,形与神的统一,同时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十分含蓄。

这些清新明快含蓄之作,大多借助有关物象去抒发感情,去托物言志。

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不同的心理结构,诗人通过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实境表现虚境,以有限表现无限,使得诗歌的艺术意境韵味无穷。

古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补偿策略

古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补偿策略

古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补偿策略一.引言随着各国交往的频繁和密切,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想要了解中国,因此,大量的中国艺术作品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翻译。

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中提到:“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

”(许渊冲,2006:1)由此可见,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互相交流和沟通。

然而,尽管译者遵循各种原则,应用不同策略,但是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就需要译者进行补偿。

尤其是对于古诗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其精炼的语言、大量的专有名词和典故以及严格的格律给译者带来很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文化补偿策略,使译文尽可能地忠实原文,而且可以被译文读者所接受,达到与原文相似的表达效果。

许渊冲,作为中国诗词翻译的领军人物,其译文和翻译思想受到中外学者的推崇,因此,笔者在拜读了许先生的《唐诗三百首》之后,以其中几首诗为例,从不同方面探索古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补偿策略。

二.文化与翻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了解一个民族必须要涉及的方面。

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影响并制约着语言的发展,可以说两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整体。

因此,翻译在转换两种语言的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无论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如何精通,如果缺少对另一国文化的了解,在译作中就难免会丢失某些文化信息,而往往文化信息的损失会大大影响译文的可读性。

奈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背景中才有意义。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蕴藏的价值深远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精研中文对于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更是催生深邃的文化见解,它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文化,从而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首先,通过古诗英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化。

古诗英等外语翻译,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其核心价值,而且还可以发挥其魅力,赋予其更多深刻的意义,使人们在阅读古诗时能够更深入探究意境。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深沉的思绪深深吸引阅读者。

古诗英译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如家庭、联系、友情、梦想等。

此外,古诗文化还结合了许多我国传统文化,如中医经络、礼仪、风水等,而这些传统文化需要精研中文来深入理解。

其次,精研中文的古诗英译有助于更多的外国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通过古诗英译,外国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沧桑文化,如古诗词的文字结构、文体特点等,这些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可以拉近中外文化的距离,构建中国特色文化。

此外,精研中文同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探究古诗。

尤其是在文献研究领域,通过精练的中文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历史上的古诗文化,寻找其中的共性和差异。

而这些古诗中的文学精髓也可以作为今日鉴赏文学的基础,从而发掘出丰富的文学内涵。

再者,精研中文古诗英译有助于各个领域的文化融合与发展。

精练的中文翻译可以使古诗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更多的尊重,而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可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此外,古诗文化也可以和外界文化融合,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

总而言之,古诗英译可以更好地展示古诗的价值,从而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古诗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其中,精研中文对于提升古诗英译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化,必须具备良好的汉语功底。

深度翻译视域下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为例

深度翻译视域下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为例

第42卷第3期2021年3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V UNIVERSITYVcd02No.3Mar.2021[文章编号]1004—5856(2021303—4110—45深度翻译视域下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以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为例李雯璐(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铜陵244469)[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下,典籍英译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章在阿皮亚的深度翻译理论基础上,通过探析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译本在“文本外”和“文本内”中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总结出合适的翻译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更“深”、更“美”的层面上得到传递,以此为我国典籍英译的文化传递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深度翻译;《诗经》;文化[中图分类号JH315.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404-5856.2021.03.027典籍英译隶属特殊的翻译种类,具备一般翻译活动的共性,属于“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活动-0[1](1>1)在全球化趋势下,典籍英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诗经》是中华民族典籍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内外的译本层出不穷。

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在971年、1876年和1877年三次对《诗经》进行翻译和修改,分别出版了散文体和韵诗体版本以及《东方圣书》。

22世纪后,涌现了一批以汉学家为主的译介主体,最著名的有英国汉学家韦利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

22世纪6年代,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诗经》英译本问世,其翻译注重“传神达意”的“美”之感受。

可见,《诗经》翻译历史已有二百余年贝旦对其研究却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本文从深度翻译的视域探究理雅各《诗经》韵诗体英译本(以下简称“理氏韵诗体译本”)的翻译策略,旨在为典籍英译提供启示,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

一、深度翻译理论概述深度翻译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在1993年提出的,它是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进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2其实这种译法早已出现,只是未有定义。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与传播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与传播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与传播摘要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全球化进程中,英文翻译成为扩大古诗词影响力和传播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并分析传播途径和效果。

1. 引言中国古代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中,古诗词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形式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情和社会现象的感悟。

然而,由于语言差异等因素,在国际社会推广中国古诗词面临一系列挑战。

因此,进行英文翻译以提高其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2.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的意义2.1 文化交流通过将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翻译成英文,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使更多外国读者了解中国人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特色。

2.2 文学欣赏优秀的英文翻译可以使外国读者体验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并且激发他们对其他中国作品的探索欲望。

3.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的方法3.1 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常见和基本的翻译方法,即把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语。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原作的形式和意境,但有时容易产生表达上的问题。

3.2 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原作内涵来进行翻译,注重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此方法兼顾了语言差异并尽可能保持原作思想情感,但可能会失去部分原作的艺术韵味。

3.3 结合两者结合直译法和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留了原作风格与内涵,同时也解决了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

这种方式在翻译中国古代史书时尤其有效。

4.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的挑战4.1 文化差异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内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理解有偏差。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读者作出适当解释。

4.2 语言难度古代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往往导致翻译时需进行转换、调整和注释,以确保表达准确性与可读性。

5. 中国古诗词英文翻译的传播途径与效果5.1 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如博客、社交媒体等)发布英文翻译作品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并且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反馈。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

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中文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诗词被创作以来,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古诗,正是由于它的精湛语言,深刻的思想,振奋人心的抒情,使它在中国文化的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古诗英译也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这不仅体现在文化史上,也是在今天众多学者以及其他研究者眼中,古诗英译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

首先,古诗英译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使它可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所了解。

而古诗英译从本质上来说,即为古诗翻译,也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用英文表达出来,有效提高了文化的跨文化贴近性。

古诗英译也可以更好的让世界的学者们更深入的相互了解,可以通过翻译交流,促进文化间的友谊,达到文化上的对话,从而更好地传统文化。

此外,古诗英译也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习古诗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学习古诗英译,就可以使用英文来理解古诗,从而加深英语的理解,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英语学习的历史深度,增加文化素养。

最后,古诗英译也是一门研究英语文学的重要学科,它的研究将极大的推动英语文学的发展,让英译古诗成为英语文学的一个独特的领域,甚至将英语文学带进中国文化,让英语文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形式,促进文化交融,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综上所述,从古诗英译看精研中文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其对中国文化以及英语文学的促进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古诗英译拓展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高了文化的跨文化贴近性。

其次,古诗英译也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加深英语的理解,并增强英语学习的历史深度。

最后,古诗英译也是一门研究英语文学的重要学科,它的研究将极大的推动英语文学的发展。

因此,精研中文对古诗英译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翻译学与典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以《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生态翻译学与典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以《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道, 非常道 ; 名可名 。 非常名 ” , 那 种 认 为 已 经 把 握 住 其 内在 哲
如何 有效地传 递《 道 德经 》 的精 髓 , 实现 其现代 转型 , 在
世 界文化 多元化 的语 境下 , 弘 扬 民族 文化 。 就成 为一个 重要 的课 题 。胡庚 申教授提 出的生态 翻译 学理论 . 开启 了翻译分 析 与 阐释 的新 的篇 章 。在 生态 翻译学 视域下 。翻译 界定 为 “ 译 者适应 翻译生态环境 的选择活 动” 。在此理论指 导下 , 本 文从 一个 全 新 的角度 分析 《 道德 经》 英译 本 , 继 而加 深 中 国 古 典文化在英语 世界传播 的深度与广度 。
寡看做是衡 量一个 国家汉学 研究是 否发达 的重 要标准 。据 统计 , 截至 目前《 道德经 》 已经被译 成2 8 种 文字 , 有1 1 0 0 多个 版本 , 其 中英译 本 1 8 2 种 。《 道德 经》 底本及 注不胜枚举 , 内容
玄妙难 懂 , 思想 博 大精 深 , 加之 中外 文 化迥 异 , 语 言差 异甚 大, 故 给后世 留下 巨大 的 阐释 空 间和个体参 悟 的机会 , 以至 于每位译者 都会觉得 自己已经解决 了这 个问题 。然而 “ 道可
丰厚潜 力。
早在 l 6 世纪 , 随着 西方传 教士进 人 中国 , 《 道德 经》 就 开 始了它的译介行旅 。特别是 近世 以来 , 西方各 国争相从 中国 典籍 中寻找 民族 持续发 展 的智 慧动 力 。 老 子学 说更 受到前 所未有 的关 注 。译介 和研究 老子思想 已经 成为 国际汉学 界 的一种 风 尚 , 学 术界甚 至 把《 道德 经》 翻 译和 研究 成果 的多
生 态 翻 译 学 与 典 籍 翻 译 中 的 文 化 传 递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_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_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
局, 嘲讽之余不免心生感伤。 3.3 形美的传递 “形美” 即形式美。 红楼诗词是内
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 因此 在翻译中, 形美并非无足轻重诗歌借形 以传神, 失其形即失其神。 形式是传神 达韵的重要辅助手段, 形美就可以任意 放 弃 , Perter Newmark 在 他 的 译 论 名 著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中 说 , “译 者应注意原文的形式, 用格姆布里奇的 话来说, 形式可以改变、 提炼、 表现思 想。 如果歪曲了原文的形式, 就会在某 种程度上歪曲了原文的思想。” 红楼诗 词诗词讲究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之美, 比如 《红楼梦》 诗词也不例外。 正册判 词之钗黛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 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咏的 是宝黛二人,此诗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 诗词的工整之美。 林黛玉与薛宝钗, 一 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 一个是皇家大商 人的千金; 一个天真率直, 一个城府极 深; 一个孤立无援, 一个有多方支持; 一个作判逆者知己, 一个为卫道而说 教。 其中 “可叹” 对 “堪怜”, “停机 德” 对 “咏絮才” “玉带” 对 “金簪,
2.2 音美的传递 中英两种语言在音调、 音节诸方面 有太多的差异, 英语属音读语言, 汉语 则属声调语言, 红楼诗词大多讲平仄, 英语虽不讲但是英语诗词也强调 “音 美”, 许渊冲先生认为, 如果三者不可 得兼, 首先可以不要形似,。 但无论如 何, 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 美。 可见, “音美” 还是很重要的, 在 三者当中处于仅次于 “意美” 的地位, 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虽然不必完全把汉语
marks show. 杨 氏 运 用 的 意 象 主 要 有 “ silk
thread” , “ pearls” , “ Dim” , “ tear st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s” , “bygone years” “ A thousand bamboos”, “tears” 霍 氏 运 用 的 意 象 主 要有 “silk”, “ill”, “Naiad’ s tears”, “Each salty trace”, “the speckled bamboo stems” , “tear-marks” 。 本 诗 第 一 句 “彩线难收面上珠” 杨译为 “:No silk thread can string these pearls;” , 没 有 直 接指明是谁的眼泪,读者借助注释可以 找到答案。 杨译基本上没对原诗做太大 调 整 ; 霍 译 为 : Yet silk preserves but ill the Naiad’ s tears: 在霍译 中 对 原 诗 做 了 创 造 性 的 调 整 .Naiad’ s tears 是 希 腊 神 话中水泉女神 “那伊阿得斯的眼泪” (Naiad’ s tears), “尽 管 丝 帕 在 手 不 停 擦 拭 , 但 仍 然 不 能 擦 干 “ Naiad’ s tears” ,可见此译文传神的传达了林黛玉 终日帕不离收, 以泪洗面的意象。 下半 节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主人公窗前的竹变成了 “斑竹” ,脸上 的香痕即她的泪痕 “消失” 时,竹子已 经 长 成 了 斑 竹 , 霍 译 的 the speckled 译 文 形 象 生 动 , 同 时 Outside the window still her tear -marks show. 简 单 的 一 词 “her” 更 不 着 痕 迹 的 传 递 了 “香 痕 ” 的 涵意, 不免让人感怀封建社会黛玉的红 颜薄命, 引出无限惆怅和遐想。

唐诗英译中文化典故的处理

唐诗英译中文化典故的处理

人 文 论 坛218INTELLIGENCE・・・・・・・・・・・・・・・・・・・・・・・・唐诗英译中文化典故的处理攀枝花学院 卢丙华摘 要:唐诗英译中经常出现的地名,节日,故事等典故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印记与民族特质,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领会其文化内涵并遵循一定的翻译技巧,采用音译、音意结合、意译、约定俗成及对应意翻译等方法,才能恰当地翻译人名,实现顺畅交流。

关键词:唐诗英译 文化典故 民族文化一、典故的含义及唐诗英译中典故的处理方法《辞海》释义“典故”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其主要来源有:(1)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2)神话传说;(3)民间传说;(4)文学作品;(5)寓言故事;(6)民间习俗、谚语等。

典故是文学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西方荷马史诗的翻译到泰特勒(Tytler)的三原则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从中国玄奘“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到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讯的“宁信而不顺”,及其他现代翻译理论,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源语文化被目的语文化所接受,为了促进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唐诗中的典故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涉及汉民族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及思维方式或与某一历史事件的传说有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很难翻译,因此将汉语中的人名译成英语时应考虑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遵循异化与归化原则,恰当地进行翻译。

异化原则和归化原则是翻译过程中常用的原则和策略之一。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同语言中文化的不同、思维习惯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等等,都制约着翻译的准确性与可接受性,因此绝对地使用直译和意译有时是不可能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可能使用一种,或两种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使用,或是约定俗成不可更改两种都不可用。

中国的典故、历史、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名,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印记与民族特质,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领会其文化内涵并遵循一定的翻译技巧,采用音译、音意结合、意译、约定俗成及对应意翻译,才能恰当地翻译人名,实现顺畅交流,典故和古词语是各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意义,然而不同语言系统的隐喻和象征系统却大为不同。

汉诗英译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汉诗英译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汉诗英译中典故的翻译方法李福珍【摘要】汉语诗歌的翻译已是不易,而汉语诗歌中常用的典故的翻译尤为不易。

典故的文字虽然简洁凝练,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翻译典故时,首先要探寻清楚其文化渊源,然后理解其文化内涵。

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灵活地翻译,在译入语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向译入语读者传播汉语文化。

【期刊名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4【总页数】4【关键词】汉语诗歌;典故;创造性翻译文学作品中,典故的应用非常普遍。

李白、杜甫的诗篇,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而且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那些不同凡响、文采洋溢又恰到好处的用典。

即使是普通的作家,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典故,为文章增色不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新闻报道,报纸上的各种文章以及各式商业广告中,妙语连珠的用典也比比皆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多由词组、短语构成的典故,往往含有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背景,带有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何为典故通俗些说,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写作或者说话之时,往往会引用历史、文学或者宗教等当中的事或人,那么,被引用了的事或人就被称作“典故”。

[1]例如,“她可真是林黛玉呢!”;“你是个跑龙套的吧!”;“他是陈世美式的人物。

”等等。

这些表达中的“林黛玉”、“跑龙套”以及“陈世美”,都是有出处的,都算是典故。

典故虽然文字简洁凝练,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运用这些寓意深刻的典故,能够使表达更加充分,更加贴切。

下面对典故作大致的介绍。

(一)来源典故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总结归纳起来,主要可以源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文学作品、民间谚语、风俗习惯、人名、地名和动植物名等。

(二)结构无论是英语典故,还是汉语典故,结构都很紧凑,多用简练的词组或短语,当然,也有以短句为形式的。

深度翻译视角下汉语典故的翻译——以《书谱》中的典故翻译为例

深度翻译视角下汉语典故的翻译——以《书谱》中的典故翻译为例

深度翻译视角下汉语典故的翻译——以《书谱》中的典故翻
译为例
顾毅;王振威
【期刊名称】《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5
【摘要】从深度翻译的视角,探讨唐代孙过庭书论典籍《书谱》中典故的翻译.通过对孙大雨,张充和与毕罗译本的对比分析,看出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三译者对原文中的典故都或隐或显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深度翻译,对文化阐释的深度也不同.认为典故承载着文化,彰显着文化的特色,译者应结合典故所在语篇的翻译目的,灵活利用各种深度翻译形式诠释文化的差异,承担文化诠释者的责任.
【总页数】5页(P620-624)
【作者】顾毅;王振威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毕罗《书谱》译本中书法典故的深度翻译 [J], 顾毅;王振威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威尼斯商人》的典故翻译--以朱译本和梁译本为例 [J], 严少车;谢世坚
3.深度翻译视角下汉语典故的翻译——以《书谱》中的典故翻译为例 [J], 顾毅;王振威;;
4.互文性视角下的典故翻译研究——以《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为例 [J], 陈琳;张轶;
5.关联理论在文学典故翻译中的应用及重要作用——以毛泽东诗词中的典故翻译为例 [J], 冯亚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翻译与古诗词英译中文化典故的传递摘要典故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古诗词中随处可见。

如何在英译中传递出典故的文化内涵,深度翻译理论给了译者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以《锦瑟》的英译为例,结合深度翻译理论,解析深度翻译策略在古诗词英译中对传递文化典故的意义。

关键词:深度翻译典故锦瑟古诗词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与探讨逐年增多。

如何在典籍英译中传递原文的文化典故成为典籍英译中的困境,亟待人们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古诗词英译作为典籍英译的一部分,同样存在文化传递的困难与障碍。

有人说,诗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

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

既要把古诗词中深刻隽永的文化典故传递到译文中,又要保持原作的神韵,作为译者,不仅要对古诗词的文化典故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更要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完成文化典故的传递。

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提出了“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理论,对古诗词英译中文化典故的传递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锦瑟》的英译文为例,探讨深度翻译策略在古诗词英译中对传递其中深刻的文化典故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理论综述“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源起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ford geertz)的“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

格尔兹认为,人类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化是一种语境,只有通过深度描述,所有的社会事件、行为、制度和过程才能在文化的语境中得到有意义的阐释。

文化人类学家应该自觉主动地对异质文化符号系统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组成部分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

而由这种被称为“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等同于这个文化本身,因为这种研究结果是建立在人类学家对异质文化种种表现的阐释之上的,而种种文化表象符号则是对其民族性的阐释。

深度描写“强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必须将文本放置于文本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以当下的角度去研究文本形成中权利话语的作用,研究过去与现在、文本与历史之间的互涉关系。

”(段峰,2006:91)受格尔兹“深度描写”理论的启发,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

深度翻译是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与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

只有采用深度翻译的方法,即深厚语境化(thick contextualization)的方法,在翻译文本中添加注释或术语注解,才能表现出源语言中丰富而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语境。

(kwame anthony appia,2000:427)根据阿皮亚的深度翻译概念,英国翻译理论家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在《作为深度翻译的跨文化翻译研究》一文中,对深度描写和深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赫曼斯认为,深度翻译的概念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翻译实践的角度而言,深度翻译说明完全的翻译是不可能的,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否认了翻译是透明的或中性的描述,并将一种叙事语言带进翻译的描述当中。

(赵勇,2010:78)三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可谓璀璨夺目,源远流长,而在这些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大量的文化典故。

这些结构凝练、言简意赅的典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但与此同时,典故也增加了读者解读欣赏的难度。

对于译者来说,如何把富于文化特色的典故在译文中充分地表达出来,成为古诗词英译中的一大挑战。

晚唐诗人李商隐被称作朦胧诗的始祖,他在诗歌中喜欢大量运用典故,在典故中寄予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使得他的诗歌大都显得晦涩难解,但也正是这种表意的模糊性和情感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其诗歌的魅力,使读者感觉回味无穷。

《锦瑟》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被称作中国古典诗歌的斯芬克斯之谜,关于它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它是悼亡诗,即悼念亡妻;有人说它是政治诗,反映了当时的牛李党争;也有人认为它是序言诗,因为这首诗被放在《李商隐诗集》之首,充当了诗集序言的作用。

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锦瑟》诗中运用的典故也体现了李商隐朦胧诗的特点,八句诗中用到了五个典故:(1)锦瑟。

《唐诗三百首》中有陈婉俊的补注:锦瑟——《周礼乐器图》有云:“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

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按《湘素杂记》谓:“古今乐府有锦瑟,其声适怨清和。

”(2)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3)望帝啼鹃。

《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4)沧海明月。

《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能出珠。

”(5)蓝田良玉。

《长安志》:“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

”四深度翻译策略与典故的传递《锦瑟》诗中出现的典故使这首诗即便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如果不借助解析都是晦涩难懂的;要想把这些典故传达到英文译文中,让译文读者体会其中的深意,其难度可想而知。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译者必须借助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完成翻译的使用,而借用深度翻译理论则可以为译者提供这样的翻译策略。

纵观《锦瑟》各种版本的译文,中外译者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译文中运用到了深度翻译的策略。

(一)文后加注。

译者在译文中用直译的办法翻译原诗句,而在译文后加上典故的注释。

文后加注的优点在于,既能使译诗保持简洁的形式,又能最大程度上传递原诗中典故的文化内涵,使译文读者能够通过文后详细的注释更加深刻地了解典故的来龙去脉,慢慢地积累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为以后不看文后注释也能读懂译诗打下坚实基础。

原文: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译文:master chuang,dreaming at dawn,was confused with a butterfly;emperor wang consigned his amorous heart in spring to the cuckoo.(the philosopher chuang tzu dreamt of being a butterfly,and on waking could not tell whether it was he that dreamt of being a butterfly or vice versa.according to legend,emperor wang had a love affair with his prime minister’s wife and died of shame.after his death he was metamorphosed into the cuckoo.)(james j.y.liu trans.)在这段译文中,译者首先直译了原诗句,又在文后对文中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两个典故作了注释。

虽然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稍觉麻烦,但注释对深刻理解典故进而体会原诗的朦胧美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试想,即使是中国读者阅读原诗,又有几人不需借助文后注释就能读懂呢?在翻译实践中,已经有很多译者采用了文后加注这种深度翻译策略。

例如,在翻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名篇《尤利西斯》时,不管是金先生的译本还是萧乾和文洁若的译本,都添加了数量众多的注释。

金译本的五章中,少的一章也有数十条注释,多的一章更达一百五十多条。

萧译本因是全书,有的一章注释竟达近千条(崔永禄,2001:1)。

他们都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既能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又能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并接受原著。

(二)文内注释。

很多译者在处理典故的翻译时不赞成在文后加上详细的注释,文后不加注可以使译诗读起来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形式上更简洁。

但是典故毕竟是带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仅仅直译而不带任何注释会给译文读者带来很大的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可以选择在不影响诗歌形式的前提下,在译文内直接加入简短的注释,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典故。

以下是四位译者对“锦瑟”的处理。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译文:(1)vain are the jeweled zither’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each stop,bears thought of vanished things.(john a.turner trans.)(2)the richly painted zither somehow has fifty strings, each of which recalls a vanished year.(zhang tingchen & bruce m.wilson trans.)(3)the richly painted zither,for no reason,has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each bridge,recalls a burgeoning year.(james j.y.liu trans.)(4)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x.y.z.trans.)以上四种译本中,许渊冲的译本把锦瑟译成“the zither sad”,突出了诗中悲凉的情感基调,但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它的含蓄美,读者可以自己去体会,译诗忌讳译得太直白,正如经过了别人咀嚼的美食会让人觉得食之无味一样。

其他几位译者把锦瑟译为“the jeweled zither和the richly painted zither”,在瑟前简单地加上形容词,简单的注释突出锦瑟艳丽、华丽的特征,使读者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到华年一去不再来的伤感。

(三)形异神留。

某些典故中的形象可以在英语文化中找到相似的对应物,译者改换原诗中的典故形象,用相似的而且英语读者比较熟悉的形象来替代,虽然形象被改换了,但译诗所传达的神韵与原诗相近,神韵得以保留。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大提升译本在英语读者中的接受程度。

劣势在于深度翻译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有所保留,原诗中的文化典故并没有完全彻底地进入到英语文化中,原诗中的文化语境没有得到传递。

原文: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文:in moonligh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jade in blue field let smoke rise!(x.y.z.trans.)“沧海月明”典故中出现的南海鲛人,让译者联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美人鱼,同样是人形鱼,同样生活在海中,同样是悲剧的形象,因此译者选择在译文中用美人鱼的形象进行替代,但译诗带给读者的审美效果与原诗是相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