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极拳劲与力

合集下载

八极拳劲道之探究

八极拳劲道之探究

T iesya a ss ai a ’s egho g lt n h uh rti s aqa ’pat e vls any eie y hs s n l e j unS t n t f euai .T ea to n j u S rci see i m il c db a y B q r r o h k B in c l d d
所 以说八极拳 的力量 传递 有力从 脚跟起经腰 发于拳这 么一个
劲理)我们在练某一拳种时只有遵循该拳种的特点进行练习 ,
才能演练 出该拳种的风格 。本人喜好 八极拳 , 了阐述方便 , 为 本文选取 了八极 拳劲道作 为研 究对 象 , 旨在 通过 对劲 道 的理 论探讨来更好的指导八极拳 的教学 、 训练 和竞 赛 。 使八极 拳这

有序的传递过程, 也只有如此才能发出全身的整体之力来。
1 3 集中性 .
优秀的传统拳种得到更广 阔的发展 与普及 。
在八极拳演练时 , 击点所 代表 的是 整个人 体所 产生 的力
1 八极拳的劲力特征
八极拳 的劲 力 特 征 可 以用 一 很 形 象 的字 来 形 容 , 是 就
八极拳演练水平 的高低 主要 取决于劲力发放 的优劣 , 而掌握八极拳 的劲道 对于竞赛评 判 、 、 教学 训练都有 着积极
的作用。 关键词 : 八极 拳 ; 劲力特征 ; 发劲方法 ; 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 : 8 2 1 C 5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9 3 2 0 )304 +2 10 —8 X(06 0 —3 (0 5
在 当今社会 , 统武术要想得到更广 泛的发展 , 传 竞赛 已是 必 由之路了。可是 , 对于技术水平 的评定 , 统武术套 路能否 传

八极拳刚健有力的实战自卫能力和价值

八极拳刚健有力的实战自卫能力和价值

八极拳刚健有力的实战自卫能力和价值少林八极拳朴实无华的实用性和实战价值林八极拳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刚柔相济,手法奇特,招势多变,拳形别具一格,有较高的搏击、实战价值,对于大开大合的技击功夫和严密地防身自卫,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历代寺僧和武术名师,都视八极拳为少林武术之精华,秘不传人。

1.刚健有力,刚柔相济该拳在进攻方面,以扳拳、崩拳、砸拳、冲拳、推掌、切掌、揣掌、撩掌、缠拧、抓拉、按压、挨挤、靠贴、碰撞、肘拐、震脚、弹踢、踹脚、蹬脚等动作为主,以刚柔之力,暴猛之劲,吞吐深,沉、匀之气,攻击对方。

快如箭,硬如弓,施招果断,勇不可挡。

该拳每出一招,无论弹踢、踹脚、蹬腿,还是崩拳、推掌,均伺机而动。

内旋者多以阴柔之劲为主,外崩、内扳者多阳刚之力,手肘多抖劲为主,缠拿多旋劲为主,震步多沉劲为要。

2.朴实无华,有实战性和自卫能力该拳在手、足、身、眼、步法方面均从实战着眼,即每招每势完全从实战出发。

如弓步扳捶,即迅速向前用捶扳击对方胸、腹部;又如踹脚,即抬脚向前踹踢对方下践部、胯部或膝部;又如用手寻机缠住对方手腕,抓住不放,使对方难以脱身。

招势简单、实用,不但可防身自卫,而且久练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

3.拳形特珠,手法多变该拳的拳形别具一格。

如四平拳,可砸、可冲、可架、可拨、可撩、可崩;瓦愣拳可点、可钻、可切、可劈、可扳、可扣、可挂、可勾,适合点打头面、胸腹、肋部、背部、裆部、膝部等要害部位。

手法多变;常用的有柳叶掌、五花掌、敢掌、八宇掌、梅花掌、钳子掌、勾手等,与对方交手时,可以根据地势和对方的体形、身体素质用推、劈、扳、剪、切、缠、抓、拨、抱、撩、挑、勾、按、压、撑、挤、插、拧等手法施招制敌,变化莫测。

4.招势独特,变化无穷该拳在七十二势中,自始至终,都以独待的招势攻击和防卫。

对付两侧用马步敞门,打上用砸捶,横打用扳捶和崩捶,攻下用弹踢,近则挨靠,用大缠制敌,用小缠擒拿,接近对方腿膝时,用绊脚挂塔,逢髙击阴,逢矮击阳,逢左击右,逢右击左,随机应变,变幻无穷?。

八极拳的沉坠劲、十字劲和缠丝劲

八极拳的沉坠劲、十字劲和缠丝劲

八极拳的沉坠劲、十字劲和缠丝劲劲与力,在武术运动中有着显著不同的内涵,凡是身体各有关肌肉协调一致的运动,通过以关节为枢纽,以骨骼为杠杆,在一瞬间所产生出来的冲力称之为劲,而身体某部分或局部肌肉的运动所产生出来的冲力称之为力。

劲与力合称为劲力,这里所指的劲力,是通过经常练拳习武,去掉了“掘力”(僵硬的笨力)而换之以整力(也称之为整劲)的力。

练武者所需要的劲力,也即是武木中常讲的整劲,常是练举习武者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才能去掉“掘力”而获得整劲呢?首先必须明白、“三节”、“三尖”、“四梢”、“六合”。

何谓“三节”?就手臂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

就腿而言,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就躯干而言,胸膛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

它们发力的顺序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何谓“三尖”?上有鼻尖,中有手尖,下有脚尖,“三尖”要照。

何谓“四梢”?浑身毛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齿为骨梢,指甲为筋梢,四梢要齐,肉梢顶住骨梢,稳筋以紧,乃称为动法之灵也,何谓“六合”?六合分外三合与内三合。

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愈与气合,气与力合。

内、外三合称为六合,六合归一者就能发出惊人的劲力。

八极拳练出火候,即使你体重仅46公斤,身高不到1.6米,能把1.8米多的“大块头”摸飞出去很远,其劲可发放自如,即使把人打飞很远,也不会使对方疼痛,因而可以让对方反复体会。

当然,如果要对方疼痛或受伤,也只是一念之间。

就其原因,不外乎熟练地掌握了三节、三尖、四梢,做到了六合归一的结果。

八极拳的劲力分三种,即沉坠劲、十字劲、缠丝劲。

这三种劲以沉坠劲为基础,以整体劲为核心。

说沉坠劲是基本,因为没有沉坠劲,就没有十字劲和缠丝劲,沉坠劲的强弱,直接影响十字劲与缠丝劲的有效发挥。

沉坠劲虽说是基本,但又是极为重要的劲力。

何谓沉坠劲?即下沉之劲沉坠,谓之沉坠劲,如同我们抱一个小孩,如果这个小孩生气往地上坐去,不愿起来,要想抱起这个小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个小孩无意识地发出了沉坠劲力。

浅析八极拳劲力的特征

浅析八极拳劲力的特征

浅析八极拳劲力的特征发表时间:2019-08-23T09:34:28.60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作者:刘洋[导读] 通过对劲力的研究总结出八极拳中劲力的特征和运用技巧。

经过研究得出八极拳的用劲特点。

从而为八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的支持,为八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的依据。

刘洋(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摘要:本文以八极拳劲力的特征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等各大数据库对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以期对本文的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写作思路。

并运用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八极拳的劲力的特征进行了整理、总结、研究、分析。

通过对劲力的研究总结出八极拳中劲力的特征和运用技巧。

经过研究得出八极拳的用劲特点。

从而为八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的支持,为八极拳练习者提供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八极拳劲力特征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234-01 1八极拳“劲与力”1.1劲与力的区别劲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和听到的名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一个人的强壮形容为劲力非常的大。

因此平时人们意识中的劲力是一个整体。

但是在武术领域中,劲与力是有区别的。

在中华武术领域内,劲与力是有着自己的内涵的。

从劲与力的本源上和运用的特点、运用的方式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在武术中力是通过人体的肌肉的伸缩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效果的反应,是肌肉活动的外在的体现,也是肌肉和肌肉群及骨骼的生理特征的体现。

通过力的表达能够反映出人体肌肉的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

力的产生通常是肌肉的运动产生出来的冲力。

是人体具有的本能的体现。

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反应。

自古有“天生神力”之说,就是对力的本质的表述。

力从其特征上来看,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力就有不灵活性、产生的慢、贯穿性差、形成没有一定的凝聚性、非常散等特点。

老辈武者所传的八极心得

老辈武者所传的八极心得

老辈武者所传的八极心得八极拳讲“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以快速令对手丧失攻击力为技击目标,根本少有切磋较技一说。

孙禄堂曾经说八极拳是恶技,如斯狠辣的拳术,不是“恶技”又是什么!八极拳三层功夫下层功夫:身体姿势符合八极拳的规格要求,身体姿势有一个优化的外部结构,练功或发劲时,身体基本做到了放松,劲力较为完整,手法的变化基本掌握。

符合这些要求,可以说进入或达到了下层的功夫层次。

中层功夫:反应灵活,出手速度快捷,耐力好,稳定胜强,能外气内收,内气外发。

符合这些要求,可以说进入或达到了中层的功夫层次。

上层功夫:身体的各部随时都处在极松极柔的状态,运用自身气场可以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力量、稳定性、情绪等。

八极拳发力八极拳所发出的是督透之劲,不是抖弹之劲。

八极拳发力的全过程可分为:前期动作的运动过程(发力的准备过程)和发力过程。

八极拳的发力过程要领总结起来就是:发力前的过程要放松、要快速,快速到位,到位发力。

八极拳的劲力和行气.............................................................................................劲力:讲求崩、憾、突击。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

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

以刚劲为主。

.............................................................................................行气:要求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要下沉,忌浮。

.............................................................................................六合劲.............................................................................................八极拳要相合,内外一致,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从细枝末节来看八极拳的整劲

从细枝末节来看八极拳的整劲

从细枝末节来看八极拳的整劲八极拳的劲法,以独特的整劲著称,素有拳打八方极远的美誉。

而关于八极拳的整劲,虽然拳理清晰,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实操能做到者,却寥寥无几。

本篇文章不想再长篇大论发力的原理,也不想去谈六合、十字劲等劲法要领,只是从实际练习的感受及案例出发,通过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枝末节,来谈谈八极拳的整劲。

我们都知道八极拳的准备活动遛穴,是从劈挂掌吸收、借鉴来的,但练习时要符合八极的要求。

对于此,曾有人和我探讨,谈到感受时说:“找到了甩鞭子的感觉,劲到手头上了”。

说着,做了几下动作,确实放松的不错,但动作到头时手上有个用力的小动作。

我当时指出:胳膊甩出去以后,手上的动作形成的发力,不是整劲形成的,还是局部用力,不符合八极的整劲要求。

他怔了一下,说回去好好琢磨,并按我的示范比划了几下。

第二天再见到时,他说找到感觉了,又做了几下动作,确实,手上的小动作基本没了。

他说:“改过了以后的动作,手打到身上的劲力比以前深厚了,以前的力量好像浮在身体表面”。

我们经常说,动作要干净,手上不要带一些多余的小动作,就是要保证动作的完整性,才会有真正的整体发力。

所以,最后一下是很关键的细节,如果这个细节没有,整劲还是散了,还是局部用力,还是一方极远。

李树栋先生的徒弟们经常会与师父讨论一些用法问题,总是有个疑惑:为啥觉得练的挺好,一用起来却不像师父那么好使?这里面有很多种因素,包括由练到用的转化等问题,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问题是:整劲是否练到位,即一动就有,没有影响整体的瑕疵。

如果整劲没问题,只要能够进身,把动作做到位,实用效果自然就有。

之所以觉得练的挺好,那是因为劲基本打合了,但还没有合到任意为之的程度,加上不敢进身做动作,实用效果自然很差。

由此,在实战对抗中,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王八拳”,或是往散打、搏击上靠拢,无法彰显出八极拳应用的实用对抗技术。

总而言之,对于整劲的认知水平,会决定劲法掌握程度的高低,进而产生功夫水平的差别。

八极拳之打树靠桩功:内外兼修,简单易学,提高劲力与抗打能力

八极拳之打树靠桩功:内外兼修,简单易学,提高劲力与抗打能力

八极拳之打树靠桩功:内外兼修,简单易学,提高劲力与抗打能力树靠桩功,是八极拳传统练功法中一种独特的练功方法。

它能增加人体与树的气体交换,使内气充实,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精力充沛,而且能提高劲力与抗打能力,具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增劲长力、外气内收等效果。

动作虽多,但方法简单,易学易练,见效快。

选择练功的树林,必须是活树而且无毒,以便吸收树的生物电和其它有益物质。

其中以松树、柏树为最佳。

树身最好相细适中(圆周约55~60厘米左右为好)无结节,如选择松树,最好用刀稍加修整,去掉粗糙树皮,但不可使其出浆。

否则不仅不好练功,树也会死掉。

练功时最好结合阴阳进行,上午属阳,先练下肢后练上肢和躯干,在练下肢或上肢及躯干时,先练右后练左,先练阴后练阳。

下午属阴,先练上肢和躯干后练下肢,在练上肢、躯干或下肢时,先练左后练右,先练阳后练阴。

打树靠桩功法分述如下:(一)掌击法1.方法(1)面对树站立,两脚右在前左在后站立,两膝稍弯曲,身体重心偏于后脚上,身体与树相距约一臂长,全身放松,右臂拾起,五指自然分开,左手放在左胯旁。

(图1)图1(2)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膝盖前顶,同时右掌向前击打树,手臂微屈,目视右掌(图2),连续击打树100~200次。

然后换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用左掌击打树,方法同右掌击打。

次数100~200次。

图22.要点全身放松,尤其手臂要放松,身体的拧腰、前移与手掌的击打要协调一致,手掌均匀地打在树上,配合盱吸,吸时收手,呼击打,意念集中在击打部位。

(二)掌砍1.方法身体右侧向树站立,距树约30厘米左右,成右虚步,身体放松,右掌提起,手指自然松开,左手放在左胯旁(图3)。

图3随着向右拧腰转胯,右掌以掌外缘为力点,向右向下砍击,左手位置不变,目视右掌(图4)。

右掌砍击100~200次后,换左虚步左掌砍击100~200次,方法同右掌砍击。

图42.要点虚步须含胸、拨背、敛臀、沉肩、堕时,手臂放松,拧腰与砍击须协调一致,掌的砍击须走弧形,呼吸配合,砍时呼,收时吸,意念集中砍击部位。

八极拳中的整体劲力研究

八极拳中的整体劲力研究

2 八 极 拳 中劲 力 的种 类
博大 精深 的 中 国传 统武 术 , 拳种 繁多 , 同的拳种 对劲 力 的称 谓 也各 不 相 同 , 而 劲力 就 有 了不 同 的名 不 从 称 . 以勇猛 刚烈为 主要 特点 的八 极拳 中劲 力更 是寓 于其 中 , 在 八极 拳 的劲 力 大致 可 以分 为 : 坠劲 、 字劲 、 沉 十
Vo. N . 1 8 o4 D c 2 0 e. 0 9
八极 拳 中 的整 体 劲 力研 究
晁 岳春
( 冈 师 范 学 院 体 育 学 院 , 北 黄 冈 48 0 ) 黄 湖 3 0 0
( 要 ) 劲 力 是 八 极 拳 的 核 心 , 极 拳 的 套 路 、 法 、 理 、 手 等 无 不 为 劲 力 所 服 务 , 为 劲 摘 八 功 拳 推 皆 力 所 展 开 . 体 劲 力 更 是 贯 穿 于 八 极 拳 的 始 末 , 合 于 其 雄 健 刚 猛 的 .  ̄- 独 特 而 多 变 的 技 击 特 点 整 融 a s L 和
蓄, 通过 意念 ( 这里及 意识 ) 呼 吸来 支 配身体 , 肢体作 为 载体 以力 的形式释 放 出来 , 们看 到 的就 是劲 的表 , 用 人
现形式 “ -2 那 些通 过肢 体运 动表 现 出来 的一 种 融于武 术技 击 的力 , 力 [. 3 是在 意识 的支 配下通 过气 息 的吐纳 和 肌 肉的收缩 有 序化配 合产 生 的 , 经过 长期 实战 锻炼产 生 的灵 活 集 中运 用 自如 的 弹性力 . 是 这种 弹性 力 、 巧 技 力、 四两拨 千斤 之力 和灵 活力 与劲 是相 通 的 , 那些 僵力 、 力 只能称 之 为力 . 上 述所 知 劲 是 内在 的本 质 , 拙 从 力 是劲 的外 在表 现形 式.

八极拳金刚八式

八极拳金刚八式

熊精硬靠出蹲纵,横冲直撞少人侵
撑捶(开门基本式)
站成左臂左足在前的四六步,右拳抱在腰间;然后身略左转,左足上前一步,右足跟进成丁步,同时左臂里旋回拉,左掌下按于腹前;左足蹬地,右足快速上前一大步,左足随之跟进,成右四六步,右拳向前直击。要点:右足上步要有闯碾劲,右拳打的是“顶”,要和右足进步协调一致,要迅捷爆猛,打出寸劲;整体动作要含沉坠劲和十字劲.。用法:敌击我胸腹,我左手推按压敌拳,同时出右拳击敌中、上盘。撑捶要和卧立炮、顶阳针区分开:卧立炮大多用于较远距离,后足上闯步,拧腰坐胯,碾震成马步,后拳迅猛直击,突然打在敌欲动之时;前拳是立拳,拳眼朝上,后拳是平拳,拳眼朝肋,双拳一立一卧,因此得名。有的拳谱称“窝里炮”,我觉得不如名叫卧立炮规范。顶阳针大多用于近距离,四六步不变,一臂屈肘上挂,格挡敌的击头,另一拳直击,成锥拳,利用凸出的食指或中指的骨节处点击敌的要害穴。
降龙(五岳朝天锥)
只教拳架不拆手,练者的动作往往不到位,即使架正劲整,也是无的放矢。降龙的主要用法是:我的右扑面掌被敌上架格挡,我左手迅速由右腕外侧向上挑起敌臂,同时起右足搓踢敌腿膝裆;右手变拳抽回后,立即向前撑捶,直击敌腹肋,同时右足前落,左掌下沉。此招用的是六开中的“提”与“顶”。由此可知,练时左手与右足的“提”要协调一致,劲在右足的前脚掌上;右撑捶与左掌落要协调一致,“顶”力在拳面上,要打出寸劲;起右足时,左腿略屈,五指抓地;右撑捶时,拧腰坐胯,碾震发力
探马掌(登山探马锥)
总起来说,大家练金刚八式是按照“一招一式”、“左右转换”练习的。这像案子上放些珍珠,它们互不相连。我认为,这种单操手的练法属于初级阶段,是要经历的,但不能在此停留,还应向中、高级阶段前进,也就是把珍珠串在一起,还要编制成精美的项琏。串珍珠需要工具等物品,劈山掌接探马掌要加入单挑手,就是右足上前一步,右掌由下往上挑起,然后再打探马掌。动作是:左足上一步,成左四六步,右手回收按压于腹前,左掌探出;上体稍左转,右足往前上一大步,右掌随之向左推拨,左掌回收到左肋下,上体右转,左掌弧形向下再向前上方撩起,右掌回收到右肋下;上体再左转,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掌同时前探,左掌回收到左肋下。这里打了一组动作:左探掌、右托肘左打裆、右探掌。要求身法、步法、手法要灵活迅速。之所以这里打了一个大势,是因为我方出探掌,对方常常迎上来,一臂向上架挡,另一臂屈肘打盘顶,我方正好托肘打裆,再接一个探掌,易于奏效。有人练与用探掌是左右连续,形式单一,容易被对方高挑低斩中间排所阻挡。

八极拳金刚八式

八极拳金刚八式

八极拳金刚八式金刚八式是练习八极拳的基础,其发力是在呼吸之间,劲力属于钢脆劲、爆发力。

其歌诀有两个:总歌诀和每一单式的歌诀总歌诀:金刚八式基本功,百战用法在其中精气力劲要贯通,钢劲脆猛力无穷动似雷鸣快似电,静如猛虎卧山中短小精湛用法妙,切忌功到自然成单式歌诀:降龙罗汉力千斤,举鼎托闸敌万人伏虎将军神力广,拔山带岭技通神立掌斜劈开山斧,撩阴夺壮莫因循前冲锤法谁能挡,到拉九牛勇无论鹤步沙滩推山势,指撑八面任取神虎豹龙拿猛又狠,圈拦搬扣似车轮登山探马迎风站,起落返随叱咤嗔熊精硬靠出蹲纵,横冲直撞少人侵撑捶(开门基本式)站成左臂左足在前的四六步,右拳抱在腰间;然后身略左转,左足上前一步,右足跟进成丁步,同时左臂里旋回拉,左掌下按于腹前;左足蹬地,右足快速上前一大步,左足随之跟进,成右四六步,右拳向前直击。

要点:右足上步要有闯碾劲,右拳打的是“顶”,要和右足进步协调一致,要迅捷爆猛,打出寸劲;整体动作要含沉坠劲和十字劲.。

用法:敌击我胸腹,我左手推按压敌拳,同时出右拳击敌中、上盘。

撑捶要和卧立炮、顶阳针区分开:卧立炮大多用于较远距离,后足上闯步,拧腰坐胯,碾震成马步,后拳迅猛直击,突然打在敌欲动之时;前拳是立拳,拳眼朝上,后拳是平拳,拳眼朝肋,双拳一立一卧,因此得名。

有的拳谱称“窝里炮”,我觉得不如名叫卧立炮规范。

顶阳针大多用于近距离,四六步不变,一臂屈肘上挂,格挡敌的击头,另一拳直击,成锥拳,利用凸出的食指或中指的骨节处点击敌的要害穴。

撑掌(绷弓窜步急)接上动撑捶,左足往左前方上一步,同时左手斜上撩打贯耳掌,右拳回收在腹前;右足上一步落在左足前,成右四六步,同时右手由左手腕下穿掳,左臂里旋回拉,左掌下按于腹前;右足上前一步,左足跟提成丁步,同时左手立掌向斜上方撑出,右掌回收停于左胸前。

要求:此式侧重打“单”,注意松肩送肩,臂掌应打出弹、脆、快;体侧斜向前方,既可放长击远,又能缩小对方的打击面,保护自己。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在我国北⽅,⼋极拳以其雄猛刚健的风格和那近⾝短打,挨、崩、挤、靠、绊、勾、盘、连刚柔并举的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

近年来,⼋极拳发展很快,它不仅在我国北⽅有⼴泛的群众基础,⽽且在南⽅也渐渐发展壮⼤。

笔者把长时间练⼋极拳的⼀点肤浅认识谈出来,实乃是求教于武林前辈。

⼋极拳徒⼿套路及特点根据多年的练功体会,笔者确以为⼋极拳是以意领⽓、⼿脚相随、⽓沉丹⽥、劲⼒贯通达到刚柔并举的内家拳。

⼋极拳徒⼿套路主要有:“⼋极⼩架”、“⼋极拳”(也称⼋极对截)、“⼋极双归”等套路。

还有“六⼤开”、“⼋⼤招”。

不过它们都是“单招”、“单操⼿”不是套路,包括在前⾯三个套路之内。

⼋极拳的特点:套路短⼩,动作简单精炼,但包括的内容却⼗分丰富。

有各种招法、掌法、肘法、靠法、缠法及拿法,有很强的技击作⽤。

⼋极拳要求每⼀个动作都要⼿脚相随,内外配合,每招每式必须做到对⽴统⼀,劲⼒饱满。

总的来讲,⼋极拳易学不易练,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此拳的确不易掌握。

要练到⼋极拳的功夫,⼀定要在正确的⽅法指导下,着实下⼀番苦功不可。

⼋极拳的三层劲道⼋极拳有三层劲道:明劲、暗劲、化劲。

这三层劲道也就是练⼋极拳的三个步骤。

想真正掌握⼋极拳功夫这三个步骤缺⼀不可。

明劲:⾸先要求演练时的速度不能过快。

每⼀个动作都要⼲净,完成的利落,不能拖泥带⽔。

上、中、下三盘紧密配合,协调⼀致。

以刚劲为主,打出⼋极拳威猛、沉稳、发如炸雷的风格。

其步型以马步为主(如能掌握以四六步为好)。

内部呼吸⼀定要任其⾃然,万万不可憋⽓。

虽说是打明劲,全⾝的肌⾁还是要放松,不能僵死。

⼋极拳本⾝跺⼦脚⽐较多(跺⼦脚即震脚),尤其打明劲跺⼦脚更多。

所以初学者演练时跺⼦脚不可⽤⼒过狠,打的过多。

虽说跺⼦脚对掌握明劲有⼀定的帮助,但在内部丹⽥功夫还未上⾝的情况下,跺⼦脚打的过狠是容易伤⼈的。

明劲这⼀层功夫主要要求达到对拳架动作、姿式的正确掌握,三盘在外形上的配合及对⼋极拳整体劲的初步掌握。

八极拳劲力特点八极拳的三道功劲力

八极拳劲力特点八极拳的三道功劲力

《八极拳劲力特点|八极拳的三道功劲力》摘要:八极拳是我国传统名拳之一,又叫开拳,也叫开门八极拳,是一种攻防意识较强的短打拳术,发十字整劲时全身抖动,借助爆发力的惯性增加动作的威力,气要下沉,同时从体内发出“哼”声,内外合一,以助发力,要提高八极拳劲力,就要练好八极拳的步法八极拳是我国传统名拳之一,又叫开拳,也叫开门八极拳,是一种攻防意识较强的短打拳术。

八极拳动作简洁朴素,以其劲力刚猛而著称,以出劲可达四面八方而得名。

其动作势险节短,猛起猛落,硬开硬打,多肘法,多直线往返,发力暴猛刚烈,以气催力并发哼哈二声,贴身近发,寸截寸拿,以短制人。

练好八极拳的劲力是提高八极拳技术的关键。

八极拳的劲力讲求崩、撼、突、击。

“崩”,是短劲,即在短距离上一瞬间的爆发力如山崩之势;“撼”,指全身被撼动的劲力如震撼山岳;“突”,是突发的贯穿全身的攻击力;“击”,是直或横着打出的劲力。

“突”、“击”要用法突然,动作干脆,其发力须贯通于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发力瞬间要动如崩弓、发作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以刚劲为主,打出八极拳的威猛、沉稳,全身上下浑然一体,稳如山岳。

总而言之,“崩撼突击”之劲,即如火药之震撼力达于四面八方。

武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震乾坤”,这充分体现了八极拳的特点。

1?郾八极拳的劲力按其表现形式可分明劲、暗劲、化劲三种(1)明劲明劲以刚为主,具有拳势威猛、沉稳,发如雷的气势。

练明劲时要求演练速度不可太快,每个动作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上中下三盘紧密配合,协调一致。

其步形以马步为主,虽然是打明劲,但全身肌肉也需要放松,不能僵死。

如:“转身马步推掌”,动作要干净利落,下盘要稳,气要沉,双掌从腰间打出,推掌要有力度,不能僵,即所谓“刚而不僵”。

(2)暗劲暗劲去掉了明劲那种逼人的气势和动作如炸雷的外形,用力时沉稳、外柔内刚是暗劲的特点。

练习暗劲时动作要缓慢而且均匀,动作尽量不断,劲力不间断。

可震乾坤的八极拳到底有多强?生物力学解释八极拳的强劲之处

可震乾坤的八极拳到底有多强?生物力学解释八极拳的强劲之处

可震乾坤的八极拳到底有多强?生物力学解释八极拳的强劲之处八极拳的发源地为河北孟村,古属沧州。

沧州武术源远流长,源于春秋,兴于明,盛于清。

沧州民风彪悍,尚武之风盛行。

起源、流传于沧州的拳种就有52种之多,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传,北宋杨家将的杨五郎在五台山学得八极,但是此说法并没有史料考证!《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记载的“巴子拳棍”就是八极拳的另一种称谓!生物力学研究八极“骑马式”八极“骑马式”是一项基本动作,骑马式是八极拳各种技术的基础,练好“骑马式”可以增强其稳定性!通过对八极拳的生物力学研究,学者发现,在骑马式开始的时候,动作相对缓慢,随后,重心随着右脚的移动而下降,并且很快达到平衡,为之后的动作创造出有利条件!髋关节研究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来,熟练组的外展幅度大于普通组,说明下蹲幅度大,以此来保证重心更明显的下降,如此有利于身体更加稳定。

这与八极的两足增力、下盘稳固的技法相吻合!膝关节研究通过对膝关节活动范围的研究,可以看出,越是老师傅,越采用更低的姿势!从生物力学原理来讲,采用较低的架子,更加容易形成稳固的下支撑,同时为后续的动作提供一个稳固的发力点。

而普通练习者,身体较高,则比较容易造成练武术者“下盘不稳”的情况!足尖变化通过研究发现,老师傅在“骑马式”的动作中,足尖在动作结束的时候都有一个扣脚尖的动作!而一般人的足尖则是明显朝外的!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看,内扣脚尖更容易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就像咏春的站法,其也是内扣脚尖,只不过咏春的幅度较大,我们看到的比较明显!老师傅们会有意识地做出扣脚尖的动作,保证左右两足足尖角都处于一个相对较小的值。

生物力学研究八极“撑锤”八极拳的跺脚之术,与其他拳法不同。

在八极崩拳中,为了让下盘更加稳定,八极拳要求腿法高不过膝。

通过对撑捶的整个运动过程的分析,八极在发力过程中,劲力的传递符合“起于脚,传于腰,达于稍”的发劲顺序!就整体而言,八极发力方式是扭转发力,通过此方法提高了八极的出拳速度,用此可增强打击力!传武有谚:“拳打三身后”!八极拳的撑锤发出最大的力量后,劲力并没有减弱,而是继续增大,以此达到更深层的打击效果!八极与泰拳的对比分析八极拳和泰拳都注重肘技、膝技的运用;八极的肘、膝技法站了较大的比重,泰拳则是在拳腿技术上突出肘膝技法,非常注重杀伤力。

八极拳与心意拳的发劲原理

八极拳与心意拳的发劲原理

八极拳与心意拳的发劲原理八极拳和心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拳法,它们在传统武术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八极拳和心意拳的拳术发劲原理均源于中国武术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

下面我将分别从八极拳和心意拳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及发劲原理来进行详细阐述。

八极拳,又称为八极门(门是指该拳流派的创始人),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山东和河北地区。

八极拳的特点在于强调基本功的锻炼,拳势刚猛有力,注重力道的运用。

八极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八极理论”、“八极体位”和“八极拳法”。

在八极拳的发劲方面,它注重的是整体的力量调控和心中的动作形象。

这种发劲原理可以概括为:发泄体内的力量,使其贯穿于全身。

具体而言,八极拳强调根据不同的拳法动作,将体内的力量通过呼吸和肌肉的松紧进行调控,以达到最大的发力效果。

在发劲的过程中,要求拳者全身协调一致,动作连贯自然,力量统一、发放到极致。

除了整体力量的调控,八极拳还注重心意的运用。

在打拳时,意念要高度集中,要以极强的意念驱动力量。

八极拳强调发力要有内劲外形,即内部力和外部形态要能够合一。

拳者要通过心意来调动身体的能量,将内力在肌肉和骨骼中传递,从而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心意拳,又称为心意门(门是指该拳流派的创始人),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和广东地区。

心意拳的特点在于强调意念的运用,拳势轻灵柔和,注重内功的培养。

心意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心意理论”、“心意心法”和“心意拳法”。

在心意拳的发劲方面,它注重的是内功的修炼和心意的运用。

这种发劲原理可以概括为:以意驱气,以气驱力。

具体而言,心意拳强调通过心念的凝聚和发散,调动体内的气机,以达到最大的发力效果。

在发劲的过程中,要求拳者能够通过深呼吸和身体的自然放松,使气血更加畅通,体内的气流更加充盈。

拳者要将意念从心中转移到肢体之间,以达到内功的运用和力量的发挥。

除了内功修炼和心意运用,心意拳还注重正确的动作形态。

拳者在打拳时,要求动作流畅自然,力量分散均匀,要求呼吸和动作的配合要紧密合理。

胡彬:浅析八极拳整劲的杀伤力

胡彬:浅析八极拳整劲的杀伤力

胡彬:浅析八极拳整劲的杀伤力八极拳和所有的传统武术一样,对习练者都要求发整劲。

传统武术的习练者无不追求周身一家、浑身一块的整劲,也就是所谓的爆发力、抖绝劲。

传统武术讲究内三合加上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播放GIF我师父在指导我练习八极拳代表招式上步撑拳时,即将眼到、手到、身法到,步落招成,丹田鼓胀作为整劲的外在核心体现形式。

在拳头触敌瞬间,骤然由丹田发力,蹬腿、挺腰,双手对拉,形成上下前后的十字劲,拇指紧扣食指将手绷紧,腕关节保持挺直。

也就是将吴老爷子讲的前冲力,旋转力、下沉力集于一点爆发出来。

老辈人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如同人抱着根木头棍子向前杵出。

所追求的,正是在击打对手的瞬间,讲究击打速度和以身体整体重量带来的冲击力。

笔者尝试从准专业的角度对八极拳整劲的杀伤力进行解读,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杀伤力”最常见于“创伤弹道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的“足以致人伤亡”的,刑事技术人员对枪支创伤“杀伤力”的鉴定,实质上也就是对枪支致人伤亡的能量与作用的检验与鉴定。

很早以前,人们就深刻认识到枪弹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枪弹致伤的重要因素,各国都普遍采用了动能标准为杀伤力标准。

致人伤亡的首要因素为动能。

枪支之所以有杀伤力,是因其具有动能。

人的机体发生损伤,正是由于能量传递给人体组织的结果。

而武术对于人体的杀伤也离不开科学的定义,也就是武术所造成的动能。

物体的动能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一拳对人体所造成的杀伤力与“拳速”和“拳重”相关,“拳速”很好理解,就是拳的运行速度。

而“拳重”所指的并不是单纯拳头的重量,而是支撑拳头运行的所有运动人体的质量,就是传统武术的“整”劲,支持作用于拳速的肌肉骨骼越多,拳就越重,因而单纯胳膊打出的拳,与蹬腿拧腰送拳打出的拳杀伤力有天壤之别。

那么,一个优秀的八极拳习练者打出的整劲杀伤力如何呢?从公式E=mv^2/2可以看出,m为质量,可以理解为顶尖高手可以打出全身的质量,即60公斤的武术习练者为武术高手的话,此拳质量可以理解为60公斤,而拳速则是相对难以计算的数据。

八极拳的几种劲力练习方法,十字劲到底是什么?跟太极劲一样吗?

八极拳的几种劲力练习方法,十字劲到底是什么?跟太极劲一样吗?

八极拳的几种劲力练习方法,十字劲到底是什么?跟太极劲一样吗?练习八极拳的发力技术,首先要正确掌握要领,而最基本的要领就是八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要求,即“含胸拔背、顶顶拔腰、沉肩坠肘、气贯丹田”。

然后再仔细琢磨八极拳发力的原理及过程,这样边理论边实践,反复印证,自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从“十字劲”入手。

因为“十字劲”是八极拳劲力的主流,同时又包含了其它劲法,因此先把这个劲练好了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所谓“十字劲”是指前手向前打的劲力和后手向后拉的劲力构成了“十字”的一横;而沉肩、坠肘、跺脚、擤气即四肢百骸向下沉坠的劲,同顶顶、竖颈、拔腰形成向上的顶拔劲,构成了“十字”的一竖,因此我们叫它“十字劲”,也叫“十字顶拔劲”。

三是要选择能够充分体现八极拳劲力特点的动作来练习。

这些动作主要就是撑锤、迎面掌和怀抱婴儿(马步顶肘),无论是站桩培植内力,还是试劲、放劲都从这几个动作入手,进行反复练习。

每个动作要一招一式地练,力求准确,切记毛草,最后由练习数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变化。

老拳师们讲:“怀抱婴儿不打到两万下,劲是出不来的”。

而撑锤和迎面掌则应该“没遍数地练,越多越好,要学到老练到老。

”练久了自会体验到其中奥妙无穷。

四是要循序渐进。

练习时要先打暗劲体会要领在身体各方面的感觉,待感觉对了以后方可尝试发一点力,再随功力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劲力,也就是“用暗劲把明劲逗出来”。

但在具有一定功力后也切记少放足劲(即十分劲)。

五是八极拳练的是爆发力,也就是人们说的“寸劲”,他讲的是劲到头发,但发的是督透劲,不是抖弹劲。

动作过程要柔顺自然,要充分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快速到位后,突然发力,发力时“象一垛泥撂到那”既要实又要稳,不能晃动、颤动。

劲力是拳术的灵魂,只有把劲力练好,才能为以后的拳术练习打下深厚的基础,才能把实用技法练好、用精,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随时发出整体浑圆力,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巨大威力。

八卦拳中的劲与法

八卦拳中的劲与法

八卦拳中的劲与法现以八卦拳派为主要理论依据,谈谈“劲与法”的含义及用途.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拳中的劲与法。

欢迎阅读!八卦拳中的劲与法劲与法,虽然是两个字,但概念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也可称为劲力。

只有劲力才能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故产生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

在内家拳学上,习练者往往把劲与力分开来认识,总认为劲是灵活的,好像是有生命的,力是笨拙的,相应也是呆滞的。

我常常把劲和力当成统一的概念来认识、理解。

人本身充满活力,它赖以生存的就是气血运行。

人的言行,举手投足本身就充满“活力”,这种活力是先天性的、固有的。

有的人力大,有的人力小,同样的年龄有的能拿二三百斤重的物体,有的只能拿一二百斤重的物体,这种先天性的力可称作“死力”,也叫僵劲。

力的大小不等于功夫。

武术是功夫的代名词,功夫就是劲与法的融合。

所谓武术者就是用功夫和技巧取胜于人,它们相辅相成。

八卦拳以内外兼修为劲的主要来源,也称内功与外功,实际就叫内劲和外劲。

人通过正确的训练,可以把潜藏的内劲体现出来。

人体巨大的能量,只有靠锲而不舍的正确修炼,才能发挥出来。

八卦拳的发力原则是三空、四催、十二紧。

三空者,身心空、手心空、脚心空,即寓上中下三盘皆成圆空之意,因空则圆满无间而正气从之。

气乃血之帅,气乃人体物质之基础,炼气生神,炼神生精,炼精生劲,气与力合多一力,因此,气劲合拳术作矣。

四催者,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指,是为上四催。

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是为下四催。

十二紧者,舌抵上腭,悬顶裹裆,两膝相抱,剪子腿,趟泥步,五趾抓地,沉肩垂肘,腕紧指实。

只有以三空四催十二紧为训练要领,才能达到内外相贯,上下相随,全身拧成一个劲,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

圆的特性是力量集中,在实战中方能灵活不滞,避实击虚,虚实相兼,动静相合,小可胜大,弱可胜强,借力还力,以柔克刚,是为八卦拳发劲、变劲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八极拳的劲与力
文/李小林(神枪李书文玄孙)
人生具来的力俗称为胎力。

在武学中的术语称之为生力。

气力是先天赋予人体自然本能生存的组成部分。

先天自然本能之力经过后天的锻炼可以提高能量,进而转化成武学中所说的熟力,这个转化过程称之为换力阶段。

气为人之生命之源泉,气如同精、神一样,是一种能量。

精、神的能量是刺激性能量,是靠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

气在人体中也是一种无声、无形、无味之体,是靠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而产生的。

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经过后天锻炼,循序渐进地调整呼吸频率,安定精神,可以达到改善肺部等功能先天不足,为超运动量所需。

气是武术技击之根本所需,先天自然本能的气与力经过后天科学合理性锻炼(即养气和练气)合协,逐步形成气与力的完美协调能量。

人体周身内外各部位经过全面协调一致的锻炼所产生的整体力是穿透性的劲,亦称“透劲”。

人体局部经过协调锻炼未与气合协的力量是弹性力。

手掌在攻防格斗中使用率是比较高比较强的。

以掌面,掌心、掌背、掌根等为攻击手段的推、按、削、砍、扫、撩、挂、截等手法。

习武者为了获得强大的打击效果经过承受力各种功法训练,从适应阶段开始操练,循序渐进,能使人体受练骨质与肌肉增强或获得超常的抗击打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打击的威力。

比如有过几年经过系统科学的武术功力习练者和一名经常在从事力量训练者相较而言,在力量方面也许练力者力量更大些而在击打威力上我相信习练武术功力者更为强些。

道理很简单,练力者他在一掌击打时使出的只是手臂甚至手掌上的力量而有功力者则可以将全身的能量集于一点在击打的瞬间爆发出来,而这种爆发是以气催力,力达掌部形成穿透力。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力量大不好,力量是转化为劲的基础,劲是力量的升华,而是强调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是各自操练的功法不同,手段不同,效果就不同。

自古以来,善习技者贵劲不贵力。

人体向外发力有两种,一种叫作力,(施加力、局部劲)一种叫作劲(寸发力,整体劲)力方而劲圆,力长而劲短,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浮而劲沉,力纯而劲锐,力显而劲稳,显于局部者叫力,八极冶为一气者叫“劲”。

力刚而僵,劲柔韧,柔如锦里藏针,不触则柔,一触则刚。

即“粘人硬似铁”所谓力方者是一种躯体局部机械呆力,并非全身内外协调之力。

所谓劲圆者,即是全身内外协调一
致之力,就是八极门所说的整劲。

实战表明,局部劲击打在人体上,产生筋骨皮肉伤残不同效果。

而整劲集于一点击打在人体上,产生穿透人体外表肌肤,震动体内器官,致死率高。

发一指则全身之力集于一指,发一掌则全身之力集于一掌。

换言之,就是把人体训练有素的能量集中到一点释放出来,释放时如同火山爆发一般,这就是中国武术精髓的具体体现所在。

练劲要顺会先天自然本能,循序渐进。

放劲急如闪电奔雷,恰似长江之水,一泻千里,流畅顺达。

不用强力,如流水之流畅,一发即收,使敌无法防御。

故练八极拳术者,必须将力化为劲。

破人之力易,破人之劲难。

劲有路不可逆,逆之必自杀其劲。

善破人之劲者系善乘人之劲路。

善拳技者,不当人之劲路,能听其劲路而杀之,或引传其劲路之方向。

若猝不及防,则应之以警劲,敛气束身,紧以当之,震以杀之。

习劲之法要求力求圆活,透彻,不可稍加障碍,不击打障碍劲发扬之坚物。

发劲要有曲有伸,有蓄有顺(即调顺自身筋骨),要劲发八面,力达四稍。

要以意导气,以气活血,以血养气,以气促力。

气顺则灵,气不顺则滞,则迟。

人之多力并无禆于技,力大徒自制,冶技贵劲,十斤之劲百斤之力不能胜,四两拨千斤即此理也。

直力者须从肩窝吐力,即“掖力”,才能出真正的直劲。

否则为虚,为死手。

如不从肩窝吐力,虽形似有力,实乃浮力。

肩窝吐力即使用内外协调一致之劲,非使用躯体局部之力。

练功为健康,打拳为致用,身不健则招并无用,故健身为第一要义。

练拳之外还须练其他内功以养之。

练功又养功方能达到身心健康,技击神化之境。

无内功补之之力,增长快,消失也快,所练之力也必是浮力。

有内功补之之力,沉实厚重,活泼虚灵,意到气随,气促力发。

此种劲不易消失,常说的“丢功夫不丢劲”即指此种劲也。

外行之力多刚浮而鲜沉,既无身法,也无桩法,力不自气出,上重下轻,练象虽刚暴惊人,然而一触即跌。

名家之力柔,柔中含刚,刚柔并济。

接手如绵,沾身硬似铁,极柔亦极刚。

发力是以意导气,意到气随,气促力发,上轻下重,其力沉实厚重,变化无方,心手两忘,拳尚劲,主条达,内外如一,完整一气。

没有紧缩,即没有松放,也就没有暴发力。

故打拳注意屈伸开合。

缩是防,是蓄、是观、是发。

力达四稍要眼到,意到、力到、气到、身到、步到、手到。

以气促力,气顺则灵。

要劲发八面,身要不偏不倚,劲要有吞有吐。

只有身形正直,才能气顺,才能腰力充沛而带动四肢,照应八方。

八极拳之发力,如炸弹之爆炸,四面爆炸,只有身正才
能做到。

发力要有屈有伸,屈为蓄力,伸为发力,要将筋骨调顺再发,要力达四稍,要吐气松肩,不吐气则肩不能松,肩不松则无力,有力也是浮力、僵力、犟力也就不是八极之劲。

力要从腰部发,所谓万力源于腰也。

以腰带动膀,后肘催前肩,手足相印。

要具备三催到,四稍齐、五形凝聚,意领气到,身到步促,要发四面劲,四六劲。

身体四肢都要保持上轻下重,稳重沉实,发力已完,感觉应轻松自然。

练八极拳要懂得换力,只有旧力已去,新力才能产生。

增长的新力才是功夫力,也就是所说的“劲”此劲就是实力、沉力。

练功夫要明白三停四出。

这是练劲增加的顺序,也是发力的顺序。

增力与发力,分上中下三盘,上盘一停于肩,二停于肘,三停于腕,四出于指。

中盘一停于胸,二停于腹项,三停胯头,四出于顶端胯下。

下盘一停于胯,二停于膝,三停于足腕,四出于足跟、足趾。

八极拳劲有如下几种:
一、螺旋劲,拳掌之出,均为拧旋而出。

二、环形劲,须有往复折叠,折腰叠肚循环往复。

劲路如环无端,无环形劲,谓之死劲。

三、八面劲,劲发八面,八面要极,如炸弹之爆炸,没有“急”就没有“极”就不能出于自身,达于人身。

四、前四后六劲。

五、吞吐劲,吞吐松放,肩窝吐力发掖力。

吞即蓄吐即发,吞如磁石吸铁外不见形,吐似放箭,箭到尽头而力仍前贯之势,劲断意不断,形断而神又相连。

六、六合劲、内三合,外三合必须统一,即所谓八极冶为一气,如此才算劲力完整。

七、一节劲,就是攻守一节,攻中含守,守中含攻,这是较技的重要方法,所谓闪、转、腾、挪快者,非真快也,谚云“腿快不如路近”“手硬不如力巧。

八、柔化劲,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制人。

教拳教式易,,教“劲”难。

故教拳者多不教劲,因此有传式不传招,传招不传劲之谚,不仅仅因为守秘,实在因难教也。

八极拳劲讲究“柔而不懈,刚而不浮,坚而不僵,外似柔而实刚,接手软如绵,活泼顺随,沾人硬似铁,透虑彻骨,四梢一齐,五形一凝聚,即产生强大的劲力。

头要顶破天,脚踩入黄泉,手要抓透骨,牙要咬断筋,舌要推倒齿,力要集一点,意不散则力不分散,分散就没有刚力,就不能将八极冶为一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