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第一课形的魅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课题:第二课形体的组合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如写实、抽象等。
2. 学会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评价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评价作品。
3. 每组选取一幅作品进行详细评价,分享评价心得。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绘画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 创作一幅反映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 学生练习绘画技巧,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创作一幅反映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4.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三章:手工制作与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
2. 设计并制作一件环保主题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
2. 学生练习手工制作技巧,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件环保主题的手工作品。
4.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雕塑与塑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雕塑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雕塑技巧,如泥塑、石雕等。
2. 创作一幅反映自然景观的雕塑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雕塑技巧,如泥塑、石雕等。
2. 学生练习雕塑技巧,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创作一幅反映自然景观的雕塑作品。
4.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图案与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图案设计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理解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学习图案设计技巧,如重复、对称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
1.2 教学内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介绍。
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术作品。
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
1.3 教学步骤介绍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评述练习。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内容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的介绍。
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步骤介绍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学生进行绘画材料的尝试和绘画技巧的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三章:雕塑与立体创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雕塑和立体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雕塑和立体创作的基本概念介绍。
学习使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
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3 教学步骤介绍雕塑和立体创作的基本概念。
学生进行雕塑材料的尝试和雕塑技巧的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立体创作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应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设计和社会应用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原理和方法的介绍。
学习使用设计工具和材料。
设计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4.3 教学步骤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
学生进行设计工具和材料的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和社会应用的实际项目,培养设计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五章:综合与探索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2 教学内容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作品,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
本课引导学生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分析齐白石的作品,感受齐白石的艺术特色,激励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2、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齐白石作品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问题、对话、小组探究等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和形神兼备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齐白石作品的感受。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孩子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北京。
那时的北京叫北平。
当时北平伪警司令叫宣铁吾。
什么是伪警?受谁控制?所以宣铁吾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彻头彻尾的大特务。
这一天宣铁吾过生日,他想邀请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赴宴作画为他庆贺生日。
这位国画大师已经年过半百,老人家被迫来到宴会上,铺纸挥毫,一只水墨河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看,这就是老人家的水墨螃蟹图,这螃蟹是不是也横行霸道的样子!活灵活现,非常生动。
就在众人都赞不绝口的同时,老人家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这位老人身无寸铁,但是把手中的画笔当做武器向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反击。
同时期,老人还用多幅类似的螃蟹图回击了当下的汉奸官僚。
你们知道画画老人是谁吗?对,他就是齐白石。
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你对齐白石还有更多了解吗?齐白石不仅是艺术水平高超,他也是一位品行正,有气节的老人,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今天就让我们听一听齐白石的故事,了解这位艺术巨匠的风采。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
学会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
能够运用适当的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述。
1.2 教学内容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介绍。
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评述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对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的欣赏。
教师展示几幅美术作品,学生运用评述方法和技巧进行评述。
1.4 作业与评价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用适当的术语进行评述。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创作一幅具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2.2 教学内容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介绍。
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学习。
创作一幅具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2.3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教师演示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幅具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三章:雕塑与塑造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雕塑工具和材料。
掌握基本的雕塑技巧和表现方法。
创作一件具个人特色的雕塑作品。
3.2 教学内容雕塑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介绍。
基本的雕塑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学习。
创作一件具个人特色的雕塑作品。
3.3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雕塑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教师演示基本的雕塑技巧和表现方法。
学生进行雕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件具个人特色的雕塑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4.1 教学目标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会运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介绍。
运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课时:2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新课标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
新课标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课时计划
月日周共( 1 )课时
月日周共( 1 )课时
月日周共( 1 )课时。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汇编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汇
编
第一单元:自然风景
课时1:了解山水画的特点
-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表
现方式。
- 教学内容:
- 展示名家山水画作品;
-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和画法;
- 研究使用水彩画表现山水。
- 教学步骤:
1. 展示名家山水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解读山水画的构图和画法,说明其特点;
3. 引导学生使用水彩画表现山水,让其动手实践;
4.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山水画的
特点和表现方式,同时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课时2:大自然的色彩
-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色彩,研究颜色的表现和运用。
- 教学内容:
- 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
- 研究调配和运用颜色;
- 进行色彩创作。
- 教学步骤:
1.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引发学生的观察力;
2. 研究调配和运用颜色,了解色彩的组合和表现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创作,让其根据观察到的色彩进行绘画;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
-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中
的色彩,研究颜色的表现和运用,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和艺术创作
能力。
(文档继续)。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1.色彩知识2.线条知识3.空间知识4.形状知识5.材料知识本教材适用于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
本教材包含五个部分,分别是色彩知识、线条知识、空间知识、形状知识和材料知识。
在色彩知识部分,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和颜料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他们将研究如何混合颜色以及如何使用阴影和高光来增强画作的立体感。
在线条知识部分,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他们将研究如何使用直线、曲线和斜线等线条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在空间知识部分,学生将研究如何在画布上创造三维效果。
他们将研究如何使用透视和比例来创造深度和空间感。
在形状知识部分,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他们将研究如何使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在材料知识部分,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他们将研究如何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材料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Lesson 1: The Charm of FormForm is the n of art。
and mastering it is essential for any artist。
In this lesson。
we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form and learn how to use it to create beautiful and expressive works of art.Lesson 2: Combining FormsIn this lesson。
we will learn how to combine different formsto create more complex and XXX explore the principles of balance。
contrast。
and harmony。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目的: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4、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准备:1、课件2、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上个世纪,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是谁?1、你想了解齐白石老人哪方面的情况?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你对齐白石老人有哪些了解?请介绍一下。
二、欣赏作品:1、幼年时的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鱼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花鸟鱼虫的图片问题:认一认,这些花鸟鱼虫叫什么?画家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说一说你看后的感受。
2、欣赏齐白石的《群虾》作品。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眼前看到的这群虾。
3、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
分析齐白石的这件作品为什么起这个名字,看到这幅作品听到娃声了吗?4、小组合作探究,欣赏《竹楼河塘》的意境美。
5、欣赏齐白石的诗、书、画、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三、评述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四、拓展过程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
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目的: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学生能够的艺术特点。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能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3、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图文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图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活动设计回答问题,找出马蒂斯作品的色彩特点(对比色的应用,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强烈)1)画中表现的是谁?2)运用了什么色?3)它的造型怎么样?三、小结:小结收获刚才都主要从哪几方面去欣赏马蒂斯的作品了呢?四、出示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和中国民间剪纸作欣赏、对比马蒂斯剪纸和中国剪纸的不同之处。
品,让学生比较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中国剪纸传统、古朴,马蒂斯剪纸抽象、夸张)五、提问: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说说对马蒂斯作品的印象及感刻的是什么?受。
六、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尝试运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己喜爱的作品。
创做一副剪纸作品作品展示评价3)它的造型特点是什么?3、出示马蒂斯的《蓝衣女人》提问引导:板书设计: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简练对比色夸张的装饰性教学反思:欣赏课需要把握好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
二是在欣赏的基础上了解“野兽派”。
在这节课上我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作品,这样产生的效果会好得多。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活动设计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二、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本中的线描作品进行临摹三、选择简单的学习用具学生完成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
四、展评与小结: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学习线描中的线条组织,并尝试画出更多不同的线条组织形式临摹作品写生作品展示评价板书设计:精细的描写教学反思:本课本来要求学生进行线描写生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写生的能力较差,于是我让学生临摹书中作品,让他们学习整体的构图,以及流畅的运用绘画的线条。
然后再进行写生,这样不断地总结、练习,一定会画的越来越好。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活动设计结合图片分析: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书是提出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5、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增添了对中国画的兴趣。
6、用齐白石老人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激励学生做事要善于观察、持之以恒。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齐白石的背景资料,初步了解齐白石。
二、引入以齐白石纪念馆要招聘小解说员为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
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
三、讲授新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了着名艺术大师齐白石老爷爷的一些事例,齐白石是一位诗、书、画、印无所不精的全能型艺术家。
大家想更全面地了解这们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中极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呢,就请到这看看。
四、自主学习解决教学重点(介绍页面的使用方法。
分为生平简介、绘画题材、艺术修养、绘画风格、生活情趣、留言簿等方面)在前五个区域,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网上学习,并回答有关题目。
然后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获得的樗最多,他就被聘为艺术馆的讲解员。
五、教学反馈竞赛规则:1、听清题目,待老师宣布开始后举牌抢答,答对加一枚标志。
回答不全面的,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补充的同学也可得到一枚标志。
2、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腐倾听,能帮助别组同学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同学,可获得两枚标志。
竞赛开始评选出优秀的同学,佩戴“特聘讲解员”胸卡。
六、解决教学难点集体欣赏《群虾》,从笔墨技法、姿态表现等方面进行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完成作业对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
(完整)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文档
第 1 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课时: 2 课时课业种类:欣赏谈论授课目的:显性目标:经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认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到感觉。
隐性目标:领悟“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理解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觉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到感觉。
授课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授课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授课: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 2~3 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照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 6 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日都在碗旁认真观察小虾的活动。
今后,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龙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立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瑰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讨好,从每个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模仿起来。
白天干活夜晚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模仿了下来。
今后,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今后画工笔画会很费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其实不增添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今后,只在每一幅画中增添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课时:2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最新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课时:2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二、教学任务、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三、教学资源的开发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的插图形象、直观切合教材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好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安排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预习能力巩固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新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全册教案五年级美术学期备课教材简析:1、学生情况: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创造能力、想象延展性还有待提高。
2、教材分析:苏少版第 11 册教材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改的文件为指针和依据,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本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尺度》编写,重督学生情感、立场、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成长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存眷学生持久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蕴含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等人文特征,通过欣赏、表现、探索和创造等手段,揭示浓郁的人文精神。
1 / 3它具有丰富综合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一般艺术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教育。
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的艺术品味;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获得愉悦,而且能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群体意识与认同感;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与人格的完善。
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课时:2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篆刻:鲁班门下书法:发扬民族文化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
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隐性目标: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猜猜看: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马蒂斯擅长什么?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第3课《色彩的纯度》教学目标:1.学习色彩纯度知识,掌握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2.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构图)3.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应、应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难点: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出示不同纯度的黄色色标,引导学生说出期中微妙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色标,分析色彩由于纯度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初步感受色彩纯度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讲授新课1.复习旧知(1)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2)复习色相与明度的知识。
提问:我们在上学期分别学习了《色彩的色相》和《色彩的明度》,谁能说出色相环上各个颜色的色相,明度高低?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红色的明度?【设计意图】以原色、间色知识引入新课,以旧知带新知。
2.学习纯度知识(1)了解纯度的定义提问:当某一颜色调入等量的灰红时,会产生什么变化?将灰红和纯红做对比,比较两种色彩,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纯红—明快、鲜艳;灰红——柔和、暗淡)讲解:红色加入灰色,它的纯度(鲜艳程度)发生变化,所以红色的纯度降低了。
(2)出示定义:色彩的纯度:指色彩的鲜艳深度,既指色彩的饱和度。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度知识引出纯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形成系统。
3.调色练习:(1)选择一个纯色,分别添加灰色或这个纯色的对比色,试着改变这个色彩的纯度,看谁创造的色彩多?(2)引导学生展示调试的不同纯度颜色。
学生分析纯度变化规律,继续深入理解色彩纯度知识。
师:小结改变色彩的纯度使我们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色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扎实掌握纯度知识。
4.不同纯度给人的不同感受:(1)分析两组纯度变化图片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两组色彩哪组是搞纯度色,哪组是低纯度色?给你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吗?(2)欣赏《合成—好饮的牛斗士》,分析色彩关系。
教师:同学们,这组不同纯度的黄色带给你什么感受?(3)生活中的色彩纯度哪个是高纯度的?这个建筑给你带来怎么不同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色彩的不同纯度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5.教师示范:(1)简单地画出一个主题形象。
(2)用自由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
(3)思考选择色调选择高纯度或低纯度色彩。
高纯度色彩:直接选用纯色进行涂色。
低纯度色彩:选择一个色彩为画面主色调,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一种颜色,调和出多种不同纯度的色彩再进行涂色,使画面呈现纯度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习作品的创作方法,掌握纯度变化规律。
三、创作表现:用色彩的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四、展示评价:1.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指导学生分别对高纯度色彩、低纯度色彩、学生创作内容、技法运用等进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欣赏水平和客观看问题能力。
第4课让色彩动起来(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教学准备: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
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组讨论小组反馈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学生作画。
四、展示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小结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
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五课《提袋的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认识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并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
2.认识提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重点、难点提袋的结构,一般的结构为袋帮的四个面和袋底,但如果袋的形状发生变化,如梯形,那么展开制作图纸就会发生变化,需要一定的计算才能准确地做出来。
课前准备(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胶水、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教师)教学课件、包装纸、旧挂历纸、剪刀、胶水、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孩子们,瞧瞧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生:手提袋。
师:这些都是老师自己做的哦。
师:孩子们,你们也想自己做一个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设计提袋。
2、出示课题——提袋的设计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展示,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如何设计和制作。
(教学重、难点)1、看一看、说一说。
(1)请孩子们欣赏书中提袋样品。
掌握提袋的材料和功能。
师:你们平时生活中见过提袋吗?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什么用呢?生:纸做的。
生:放衣服的。
……师总结:提袋的功能主要就是方便携带物品,要盛东西。
所以提袋要舒适方便,结实牢靠。
(2)课件欣赏提袋的作品,感受提袋的造型设计。
师:纸提袋的种类很多,各式各样,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设计,我们再来看看。
出示基本长方形的提袋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提袋上图案设计、图案和颜色的搭配。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初步感受提袋的生活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3)请孩子们欣赏学生作品。
拓宽设计思维。
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一个什么形状的手提袋?。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学生作品,幻灯片展示。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提袋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从中进一步感受提袋上的图案可以是画上去的,也可以是贴上去的,也可以用刀刻出来,也可以直接利用材料上面的图案;感受提袋的颜色丰富,根据自己喜欢或提袋的用途来选择颜色,为了使颜色更加鲜艳,可以选择对比色;提手的设计五华八门,有刻挖、粘贴、绳等;感受用途也可影响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