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合集下载

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非外)

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非外)

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与要求(非外语类课程适用)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格式与要求一、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内容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等);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学时分配;大纲说明;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要求(一)课程基本信息部分1.“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应与教学计划一致。

2.“课程总学时”和“实验学时”,前者是指课程包含实验课时在内的总学时数,后者是指该课程中实验课所占的学时数。

3.“课程类别”分为“必修课”、“选修课”。

4.“课程性质”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5.“先修课程”需列出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修读过的其它课程名称及其代码。

6.“开课单位”指课程归属的系、部(中心)名称。

(二)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目的和任务)介绍课程基本情况的总括性说明(不超过300字)。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述:课程性质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任务。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基本要求)介绍课程基本教学目标及要求的总括性叙述(不超过500字),明晰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及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理论、知识方面应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用“了解……”,“理解……”,“掌握……”表述。

其中,“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能力、技能方面应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用“能(会)……”,“掌握……”,“熟练掌握……”表述,其中,“能(会)”是指学生通过对课程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获得对能力、技能要求面向的感性认识;“掌握”是指学生在实际或实训环境中,能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的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进行熟练操作,掌握某方面技能,具有处理一般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附件4:教学大纲要求——选自《玉溪师范学院教学指导手册》(一)教学大纲编订的基本原则1、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课程教学大纲要在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处理好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便于教学计划中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优化。

2、体现科学性、思想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课程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和观点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并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突出重点难点,采用“启发式”教育,贯彻“少而精”原则。

每单元或章节的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以方便学生参考学习。

4、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统一。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要素(包括前言部分、各章节或单元的学习目的、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提示、思考与练习、阅读书目)要齐全完整,并做到难易适度,文字严谨,意义明确,名词术语规范。

格式应尽量与本意见中的参照格式相统一,但各部分的形式可灵活安排。

(二)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和格式要求课程教学大纲的结构包括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

1、前言部分前言部分是对本门课程的内容、性质,设置的目的要求所作的总体概述与说明。

具体内容包括;(1)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指明本课程的学科性质,明确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任务和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2)知识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以及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与衔接;(3)能力要求:明确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4)本门课程总学时、学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选用的教材及参考书目、课程教学进程总体安排等。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对各章节(或单元)内容的提示与教学安排。

即以每章为单元,按照教学顺序排列本门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课程教学大纲排版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排版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排版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课程教学大纲的排版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标题层次结构、文本对齐等方面的规范。

遵循这些要求可以提高教学大纲的可读性和一致性。

2. 字体和字号要求在撰写教学大纲时,建议使用以下字体和字号:•主标题(一级标题):使用粗体,字号为24或更大。

•二级标题:使用粗体,字号为20或更大。

•三级标题:使用粗体,字号为16或更大。

•正文:使用常规字体,字号为14。

•强调内容:使用斜体或粗体强调。

3. 标题层次结构为了使教学大纲结构清晰,应按照层次结构编写标题。

以下是标题层次结构的建议:3.1 一级标题一级标题用于表示整个教学大纲的主题,是最高级别的标题。

3.2 二级标题二级标题用于表示教学大纲的主要部分或主题。

3.3 三级标题三级标题用于细分二级标题下的内容。

4. 文本对齐为了使教学大纲看起来整齐、易读,建议使用左对齐对文本进行排版。

在教学大纲中,可以使用无序列表和有序列表来列出要点或步骤。

•无序列表示例–无序列表项1–无序列表项2–无序列表项3•有序列表示例1.有序列表项12.有序列表项23.有序列表项36. 插入图片如果需要在教学大纲中插入图片,建议使用Markdown语法进行插入,例如:图片描述7. 引用如果需要引用外部资料或其他教学资源,建议使用引用的格式。

例如:引用的内容8.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课程教学大纲排版的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标题层次结构、文本对齐等方面的规范。

遵循这些要求可以提高教学大纲的可读性和一致性。

希望本文档对撰写教学大纲有所帮助,并能够规范教学大纲的格式。

教学大纲的撰写格式与要求

教学大纲的撰写格式与要求

附件1:教学大纲的撰写格式与要求为保证教学大纲的排版印刷质量,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格式要求如下:1.教学大纲采用Word 2003排版,中文格式,A4纸印刷,页面设置具体要求为:(1)纸型:A4;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2.5cm,右2.5cm,页脚1.5cm,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

(2)标题、正文字体及字号按模板中的说明执行。

正文宋体,数字或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文中序号、编号不采用自动模式,使用手工模式,标点符号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0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2.教学大纲的目录根据先课程后实习的原则,按培养方案的开课顺序排列,实验大纲紧跟在相关理论课程的后面。

实习大纲按培养方案中的顺序排序。

3.适用专业要写清专业名称或专业所属学科类别。

具体要求如下:(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面向全校开设,写为:全校各专业;(2)教师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的,写为:全校非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专业(3)一般来说,学科教育平台课按专业目录上的二级学科门类来写,如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动物医学类各专业等;(4)专业教育平台课程(除教师教育课程外)写具体专业名称。

4.分若干学期完成的课程只写一个教学大纲,若干个课程编码应标注齐全。

如大学英语AI、大学英语AII、大学英语AIII、大学英语AIV。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A。

4个课程编码占一行(11001040 11002040 11003040 11004040),中间不加标点符号。

学时/学分写成四个学期的总和:256/16。

5. 不含实验的课程大纲,自行删除(二)实验教学部分,同时在另两处修改:一是删除标题【(一)理论教学部分】,二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中【实验学时】这一列删除,即表中不要有空白列。

根据窗口自动调整表格。

6. 课程编码不同的课程一般要制订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名称、学时、课程性质、课程编码等必须与培养方案中一致。

含课内试验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

含课内试验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

附件1:含课内实验的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基本格式《动物生物学》教学大纲(宋体四号加黑,1.5倍行距)一、课程说明(宋体小四加黑)含面向专业、学时、学分及课程类别(必修或专业选修)等。

(宋体五号)(数字、英文要求times new roman)二、课程教学目的(宋体小四加黑)动物生物学是综合性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应保证和加强动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宋体五号)三、教学基本要求(宋体小四加黑)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要求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自然,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宋体五号)2、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实习,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对动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动物资源、国内外动物生物学发展新成就的了解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

4、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热爱生物科学、掌握动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主要教学环节(宋体小四加黑)1、教学方法(宋体五号加黑)课堂讲授应充分利用课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和图表、模型、标本、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帮助和指导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宋体五号)2、主要教学环节(宋体五号加黑)课堂讲授要突出重点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和选学有关内容,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绘图、标本采集与制作、野外生态观察等),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宋体五号)五、课程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宋体小四加黑)(一)理论教学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加黑)动物生物学包括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两部分内容,总学时共51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

具体分配如下:(宋体五号)绪论1学时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1学时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及胚胎发育2学时第三章原生动物门2学时第四章多孔动物门1学时第五章腔肠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2学时第六章扁形动物门3学时第七章线形动物门2学时第八章环节动物门3学时第九章软体动物门3学时第十章节肢动物门4学时第十一章若干小门动物1学时第十二章棘皮动物门1学时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1学时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2学时第十五章圆口纲 1学时第十六章鱼纲 3学时第十七章两栖纲 3学时第十八章爬行纲 3学时第十九章鸟纲 4学时第二十章哺乳纲 4学时第二十一章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2学时第二十二章动物的进化、地理分布及多样性 2学时(二)实验教学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加黑)动物生物学实验共20学时。

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格式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格式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格式要求为保证教学大纲的排版及印刷质量,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要求如下:1.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教师教育必修课等公共性课程教学大纲由教务处编印大纲合订本,学院分册主要编写本学院各专业开出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等,分册目录根据先课程后实践的原则,按课程编码排列,单列的实验课程大纲紧跟在相关理论课程的后面,实习大纲按培养方案中的顺序排序。

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可将课程教学大纲单独编印成册。

2.教学大纲采用Word 排版,中文格式,A4纸印刷,页面设置具体要求为:(1)纸型:A4;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2.5cm,右2.5cm,页脚1.5cm,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

(2)标题、正文字体及字号按模板中的说明执行。

正文宋体,数字或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文中序号、编号不采用自动模式,使用手工模式,标点符号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0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3.课程的适用专业要写清专业名称或专业所属学科类别。

具体要求如下:(1)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写为:全校各专业;(2)教师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的,写为:全校教师教育类专业(3)一般来说,学科基础课程按专业目录上的学科门类或专业类来写,如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动物医学类各专业等;(4)专业教育课程(除教师教育课程外)写具体专业名称。

4.分若干学期完成的某门课程可只写一个教学大纲,若干个课程编码应标注齐全。

如某课程名称:XXXXXX,分三个学期分别为XXXXXX I、XXXXXXX II、XXXXX III。

3个课程编码占一行并列(如),中间不加标点符号,学时/学分写成三个学期的总和,并同时列出各学期的学时学分,例如:192/12 (64/4 64/4 64/4)。

5. 单列的实验课程单独写实验教学大纲,未单列的实验课程不再单独写实验大纲,实验内容写入课程教学大纲之中。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一、引言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份用于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文档,它对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等进行了规范和界定。

本文将介绍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格式,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编写和使用教学大纲。

二、课程信息1. 课程名称: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课程的名称,以便学生和其他教师能够准确地识别和理解该课程。

2. 课程编号:该部分包含课程的唯一编号,以帮助学生和教务部门管理课程。

3. 学分和学时: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该课程的学分和学时安排,以给学生和教务部门提供参考。

三、课程目标1. 教学目标:该部分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师可以借鉴学科标准和学校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 学习成果: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具体能力和知识水平。

四、教学内容1. 教材:该部分需要明确所使用的教材名称、版次和作者等信息,以便学生能够准备和使用相应的教材。

2. 教学大纲结构:在这一部分,需要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列出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五、教学方法1. 教学策略:该部分需要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实验等。

2. 学生参与:在这一部分,需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如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该部分需要明确教学评估的具体方式和要求,如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

2. 评估标准: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评估的标准和要求,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清晰地了解评分标准。

七、参考资料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八、附录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与课程教学大纲有关的附加信息,如教学日历、课程大纲修改历史等。

结语以上就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格式。

编写一份清晰、详细的教学大纲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内容,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和其他教师参考。

希望本文对于编写和使用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师们有所帮助。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意识形态理论Theories of Ideology吴冠军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有四个目标:第一,帮助学生理解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帮助学生理解意识形态的概念史、重要思想家;第三,帮助学生理解当今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光谱;第四,促进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

This course has four main objectives. Firstly, 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studies: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Secondly, it also helps students to know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ideology, and the major thinkers. Thirdly, this course aims to increase students’ und erstanding of the dominant ideological currents in contemporary world. Also, the course enlarges students’ interests in reading the classical works.二、课程内容1、在导论部分讲授意识形态与政治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的关系;2、讲授意识形态与形而上学、神学、启蒙哲学与后启蒙哲学的思想关系;3、在概念史部分沿着马克思、葛兰西、阿尔都塞、齐泽克等人的思想展开相关理论;4、讲授当代世界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的授课形式是以授课教师的讲授为主,同时要求学生同步阅读相关材料,辅之以课堂讨论和视频教学等教学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主要涉及到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层面。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对这一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人格差异、激励、领导、团队冲突和组织沟通等内容。

课堂活动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主题演讲、阅读、自我评估、延展性的讨论、视频观看和分析,以及从学生视角进行的个体或小组展示,因此学生也会学习到如何把这些专题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效地应用于多元化的组织情境中去。

此外,今天的企业组织通常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构成的,这一课程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这些将有助于提高他们有效地处理各种工作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时产生的问题。

This course will cove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t three levels—the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motivation, leadership, group conflict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tc. Course activities include case analyses, role plays, lectures, readings,
self-assessment tools, extensive discussions, video watching and analysis, and students’ presentations (individual and group), so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integrate these topics and effectively apply them in pluralistic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In addition, business today is conducted with and through people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other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behavioral skills that will increas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that arise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ce cultures in a variety of work settings.
二、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主要采取引导、启发与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教师讲授过程中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和之后教师的点评来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另外,在实践环节关注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课堂讨论的案例和课后补充的阅读案例。

三、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1.课堂个体参与和阅读笔记:20%
2.小组汇报和案例评价:20%
3.期末测评成绩:60%
四、讲授大纲及阅读材料:(两级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产生的管理环境和理论演变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界定与学科关联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现代处境
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权变性与要素提炼
阅读材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1
2.【美】弗莱蒙特.E.卡斯特等著:《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章个体差异与工作行为
第一节传记特点与工作行为
第二节能力与工作绩效
第三节人格与工作选择
第四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阅读材料:
1. 【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2-5
2. 【美】克里斯.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色彩性格分析和大公司面试心理测试
第三章知觉与行为
第一节知觉的内涵与分类
第二节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第三节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第四节归因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阅读材料:
1. 【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6
2.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3.保罗.罗森菲尔德:《印象管理的运用:形象的树立如何影响管理决策》第四章激励理论与应用
第一节激励的内涵与过程
第二节内容性激励理论
第三节过程性激励理论
第四节状态性激励理论
第五节激励理论的应用技巧
阅读材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7-8
2.丹尼尔.平克:《驱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案例讨论:海底捞的激励策略与反思
第五章群体行为中的沟通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沟通的内涵、过程及功能
第二节沟通的方向与方式(类型)
第三节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
阅读材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9
2.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六章领导理论与艺术
第一节领导的含义及类型,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第二节几种领导典型的领导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第三节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年龄、知识、智能、专业、气质)
第四节领导方法与艺术
阅读材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12-13
2.[美]杰弗瑞.菲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的权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七章群体行为中的工作团队
第一节工作团队的定义与内涵
第二节群体与团队的比较
第三节工作团队的类型
第四节高绩效团队的模型及特征
阅读材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12-13
2.克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案例分析(1):“羊群行为”和房价泡沫
(2):IBM的多文化跨国团队
第八章组织和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和组织文化概论
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变革与挑战
第四节组织文化的应用案例
阅读材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Chap16
2.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九州出版社,2005
3.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4.案例分析:和君商学院的莲文化与三度修炼
七、教学时数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