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办法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办法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1.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的课程均须制定符合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无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不能开课。
2.单独设课的实验课和学时数大于6学时(不含6学时)的非单设实验课均应编制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数少于6学时(含6学时)的非单设实验课是否单独编制实验教学大纲,由课程所在院(部)根据课程性质决定。
不单独编制教学大纲的实验课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就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做出详细的说明。
3.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符合时代要求,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要符合培养计划整体优化要求,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注意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以避免课程的重复和遗漏。
4.校级(含校级)以上重点建设课程、各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教学大纲应在课程内容更新与拓宽上有所突破,在课程的教学环节安排上有所创新,力求在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二、教学大纲制定的程序与要求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修订,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教研室(课程组)应收集教育部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文件、兄弟院校的相关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培养规格的要求,确定大纲编制的指导思想。
2.课程教学大纲由各院(部)组织所属教研室(课程组)编写,由教研室(课程组)安排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师小组执笔编写教学大纲初稿,教研室(课程组)集体讨论制定。
教学大纲需经院(部)审核后,报教务处批准实施。
3.鉴于规范性要求,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及内容应尽量与本条例中指导性格式(附件)一致,力求文字严谨、意义明确扼要、名词术语规范。
三、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格式及说明1.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学时分配,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式与手段,考核办法、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及说明等。
《应用光学》教学大纲

附件一:理论课程(含实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应用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应用光学课程编码:0230021英文名称:Applied Optics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16 学分: 3.5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光电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对抗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工程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教材:工程光学天津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主要探讨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研究的是光的传播和成像规律,典型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光学特性,像差理论的部分内容。
它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其它光学后续课程,诸如:光学测量、光学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更好的掌握光学总体设计方法、从事简单的光学系统的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在生产及科研实践中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9学时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掌握:(1)光波与光线的概念,(2)几何光学基本定律,(3)费马原理,(4)马吕斯定律;理解:光的根本属性及其传播规律现象等;了解:了解全反射的特点,并能够利用全反射的特点及规律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成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掌握:(1)光学系统与成像的概念,(2)完善成像的条件,(3)物像的虚实;了解:完善成像的定义与条件。
3.光学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掌握:(1)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2)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3)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理解:实际光线与近轴光线在光路计算中的区别及结果的差异。
了解:符号规则对所涉及的光学系统的作用;4.球面光学成像系统掌握:(1)单个折射面成像,(2)球面反射镜成像,(3)共轴球面系统。
理解:(1)垂轴放大率、轴向放大率及角放大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折射面成像与反射面成像之间的联系。
了解:如何能够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光学系统的物像位置关系及放大率。
大纲格式

大纲格式篇一:教学大纲标准格式教学大纲标准格式(编写体例及简要说明)采用A4纸打印,版面页边距上、下,左3cm,右2cm,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页脚距边界。
Ⅰ、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格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空置暂不填写)课程名称:(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名称填写)学时/学分:(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填写)先修课程:(本课程知识体系所必须先期开设的相关课程(1-3门左右))适用专业:(专业名称)开课系或教研室:(承担教学单位名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指明本课程是××专业的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2.课程任务:课程教学所需达到的目的(按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分别列明)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要求(包括理论课时;课堂实践、实验、上机课时;课堂实践课时的具体安排意见;成绩考核形式等)三、课程教学内容这是大纲最核心的部分,要与本课程学时、课程性质、课程任务衔接起来。
可按章先条款式扼要写出应讲授的内容,然后简要指明“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或在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前面,用※号示之。
四、学时分配表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主编: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参考书:主编:出版社:注:列出1-3本同类型不同编者(出版社)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及版执笔:(课程负责人或课程责任教师签字)审定:(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Ⅱ、课程设计指导书参考格式(课程名称)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编号:(空置暂不填写)课程名称:(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名称填写)周数/学分:(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填写)先修课程:(必须先期具备的相关课程知识)适用专业:(专业名称)开课系、或教研室:(承担教学单位名称)一、目的与要求二、课程设计内容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四、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五、课程设计进度表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执笔:(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签字)审定:(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Ⅲ、实习(实训)大纲参考格式(课程名称)实习大纲课程编号:(空置暂不填写)课程名称:(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名称填写)先修课程:(必须先期具备的相关课程知识)适用专业:(专业名称)开课系或教研室:(承担教学单位名称)一、实习(实训)目的与要求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三、实习(实训)的方式四、实习时间安排五、成绩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执笔:(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签字)审定:(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Ⅳ、实验大纲参考格式(课程名称)实验大纲课程编号:(空置暂不填写)课程名称:(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名称填写)实验总学时数:(按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填写)适用专业:(专业名称)承担实验室:(承担教学单位名称)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四、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主编:出版社:参考书:主编:出版社:五、实验的考核形式执笔:(实验负责人或任课教师)审定:(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说明:括号内文字为加注的解释。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教学对象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
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
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
二、学分与学时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
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研究,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说明:1、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可以以“章”为单元,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2、“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
例如: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3、“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4、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则在“章(或节)”后注明“自学”,“主要内容”直接列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二节)。
5、章节标题加粗,居中;“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标题加粗,顶格;其余不加粗,空两格。
(见下文)6、“讲授内容”、“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项目符号”)第一章××××××(加粗,居中)目的要求】(加粗,顶格)第二章××××××(加粗,居中)目的要求】(加粗,顶格)第三章××××××(加粗,居中)目的要求】(加粗,顶格)第四章××××××(加粗,居中)目的要求】(加粗,顶格)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2.授课对象:3.学时:4.学分:5.先修课程:6.实或实践环节:7.课程性质:8.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三、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2.实践教学内容: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方法:2.实践教学方法:五、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2.评价标准:六、教学安排1.教学进度:2.实践教学时间:3.实践教学地点:七、实践教学详见《……实践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撰写格式与要求

附件1:教学大纲的撰写格式与要求为保证教学大纲的排版印刷质量,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格式要求如下:1.教学大纲采用Word 2003排版,中文格式,A4纸印刷,页面设置具体要求为:(1)纸型:A4;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2.5cm,右2.5cm,页脚1.5cm,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
(2)标题、正文字体及字号按模板中的说明执行。
正文宋体,数字或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文中序号、编号不采用自动模式,使用手工模式,标点符号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0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2.教学大纲的目录根据先课程后实习的原则,按培养方案的开课顺序排列,实验大纲紧跟在相关理论课程的后面。
实习大纲按培养方案中的顺序排序。
3.适用专业要写清专业名称或专业所属学科类别。
具体要求如下:(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面向全校开设,写为:全校各专业;(2)教师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的,写为:全校非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专业(3)一般来说,学科教育平台课按专业目录上的二级学科门类来写,如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动物医学类各专业等;(4)专业教育平台课程(除教师教育课程外)写具体专业名称。
4.分若干学期完成的课程只写一个教学大纲,若干个课程编码应标注齐全。
如大学英语AI、大学英语AII、大学英语AIII、大学英语AIV。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A。
4个课程编码占一行(11001040 11002040 11003040 11004040),中间不加标点符号。
学时/学分写成四个学期的总和:256/16。
5. 不含实验的课程大纲,自行删除(二)实验教学部分,同时在另两处修改:一是删除标题【(一)理论教学部分】,二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中【实验学时】这一列删除,即表中不要有空白列。
根据窗口自动调整表格。
6. 课程编码不同的课程一般要制订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名称、学时、课程性质、课程编码等必须与培养方案中一致。
学科教学大纲范本

学科教学大纲范本教育部门制定学科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学科教学大纲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文件,也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参考依据。
下面是一个学科教学大纲的范本。
学科教学大纲科目:__________学段: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版本:__________一、学科课程的目标和任务1. 学科课程目标的阐述(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在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2. 学科课程的任务(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任务)二、学科课程的基本要求1. 学科课程的内容(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2. 学科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可能存在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三、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2. 教学策略(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四、学科课程的评价与考核1. 评价方式(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2. 评价标准(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的评价标准,如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五、学科课程的教材与资源1. 教学教材(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及其特点)2. 教学资源(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场所等)六、课程实施的指导原则和方法1. 教师的角色与作用(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教师在学科课程的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2. 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生在学科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七、学科课程的延伸与拓展1. 国内外学科前沿的引入(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如何引入国内外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成果)2. 学科拓展活动(这一部分需要具体描述学科课程如何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发展潜力)以上是一个学科教学大纲的范本,具体的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学科和年级的不同进行调整。
课程教学大纲格式-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编码:128002英文译名:Compendium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课程类别:综合素质课开课对象:全校学生开课学期:1学时/学分:32/2 理论课学时:32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
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好本门课程,要做到学习重要文献资料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一)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内容主要涉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这三部分内容。
(二)学时分配1、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学时(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学时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重点难点:了解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后果;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格式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格式要求为保证教学大纲的排版及印刷质量,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要求如下:1.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教师教育必修课等公共性课程教学大纲由教务处编印大纲合订本,学院分册主要编写本学院各专业开出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等,分册目录根据先课程后实践的原则,按课程编码排列,单列的实验课程大纲紧跟在相关理论课程的后面,实习大纲按培养方案中的顺序排序。
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可将课程教学大纲单独编印成册。
2.教学大纲采用Word 排版,中文格式,A4纸印刷,页面设置具体要求为:(1)纸型:A4;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2.5cm,右2.5cm,页脚1.5cm,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
(2)标题、正文字体及字号按模板中的说明执行。
正文宋体,数字或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文中序号、编号不采用自动模式,使用手工模式,标点符号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0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3.课程的适用专业要写清专业名称或专业所属学科类别。
具体要求如下:(1)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写为:全校各专业;(2)教师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的,写为:全校教师教育类专业(3)一般来说,学科基础课程按专业目录上的学科门类或专业类来写,如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动物医学类各专业等;(4)专业教育课程(除教师教育课程外)写具体专业名称。
4.分若干学期完成的某门课程可只写一个教学大纲,若干个课程编码应标注齐全。
如某课程名称:XXXXXX,分三个学期分别为XXXXXX I、XXXXXXX II、XXXXX III。
3个课程编码占一行并列(如),中间不加标点符号,学时/学分写成三个学期的总和,并同时列出各学期的学时学分,例如:192/12 (64/4 64/4 64/4)。
5. 单列的实验课程单独写实验教学大纲,未单列的实验课程不再单独写实验大纲,实验内容写入课程教学大纲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具备采用 C或 C++或 JAVA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三.考试的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了解算法复杂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对非递归代码的复杂度计算基本方法。
2.线性表
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定义。
掌握线性表的顺序结构实现,以及顺序结构下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写出操作代码。
掌握线性表的链式结构实现,以及链式结构下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写出操作代码。
能够设计针对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线性表的一般应用问题的算法,编写算法代码。
掌握栈的基本概念、栈的性质。
掌握栈的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实现,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能够写出操作代码。
了解栈与递归的关系,能够编写递归算法,能够将递归算法转换为非递归形式。
掌握队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队列的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实现,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能够写出操作代码。
掌握栈和队列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栈和队列解决相关问题,编写出算法代码。
掌握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
3.树和二叉树
了解树的定义和性质。
了解二叉树的概念。
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描述和证明。
(包括深度与最大结点数的关系性质、每层最大结点数性质、结点数与最小深度的关系性质、n2=n0-1性质、完全二叉树序号与结点关系性质等)掌握二叉树的二叉链结构的实现。
掌握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规则,能够手工计算二叉树的遍历序。
掌握二叉树的遍历性质,能够根据前序+中序或中序+后序还原出二叉树。
掌握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递归遍历算法,能够写出算法代码。
了解线索化二叉树的概念。
了解哈夫曼树的概念。
掌握哈夫曼算法的思想和步骤,能够手工计算哈夫曼树。
了解哈夫曼编码的概念,能够手工计算哈夫曼编码。
了解树、森林和二叉树的关系。
能够解决一般性的二叉树应用问题,设计算法并写出算法代码。
4.图
了解图的定义。
掌握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的实现方法。
掌握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能够手工计算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和广度优先遍历序。
掌握最小生成树计算(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能够进行手工计算。
掌握最小生成树的MST性质,能够进行描述和证明。
掌握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能够进行手工计算。
掌握单源起点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和任两点间最短路径算法(Floyd算法),能够进行手工计算。
5.查找
掌握静态表的概念和折半查找算法,能够进行手工计算。
掌握散列表的基本概念,散列函数的基本设计技巧,。
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概念,以及二叉排序树上的查找、插入、删除算法,能够进行手工计算。
掌握平衡二叉树的概念,以及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调整算法,能够进行手工计算。
了解B-、B+树的概念,以及B-树的插入和删除算法。
6.内排序
掌握简单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交换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的算法思想和步骤,能够写出排序过程。
了解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能够针对特定问题背景选择适当的排序方法。
五.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单项选择题80分,应用题70分。
六.主要参考书
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