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
05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来源: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英语翻译是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英文简称PC。
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称之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其定义是主要受力构件剪力墙、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现场拼装后,采用墙板间竖向连接缝现浇、上下墙板间主要竖向受力钢筋浆锚连接以及楼面梁板叠合现浇形成整体的一种结构形式。
结构设计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简单、规则、均匀及对称,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良好的延性;2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应避免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以及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或采用隔振、减震措施;3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4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6。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确定相应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预制构件间连接设计应满足传力明确和构造可靠的要求。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尚应满足抗震要求。
预制构件间连接钢筋应不低于预制构件该部位不连续钢筋强度等级及直径。
结构布置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横向墙体布置时,两侧端部山墙宜布置预制承重墙板;内墙可根据结构横向抗侧力需要设置预制承重墙板或预制轻质填充墙板。
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纵向墙体布置时,纵向内、外剪力墙的承重墙板布置可根据纵向抗侧力的需要设置;阳台及门窗部位周边部位可根据需要设置非承重的预制轻质填充墙板。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一、概述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建筑形式,尤其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青睐。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以期为提高建筑质量、优化建筑工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即将剪力墙的主要受力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的一种建筑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通过精确的预制和高效的装配,大幅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现场湿作业,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提高建筑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连接技术是关键。
连接点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能。
本文将对各种连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包括钢筋连接、预应力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等。
我们将从连接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是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概述、结构特点、连接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背景和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建筑,尤其是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近年来在我国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这种结构形式以预制或半预制墙板为主要构件,经现场装配、部分现浇而成,具有建造质量高、生产速度快、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优点,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趋势方面,未来将逐步完善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发展高强混凝土技术和预应力技术,进一步研发预制预应力框架结构体系和预制预应力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形成系列化、多样化的技术体系支撑。
同时,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DB11T 970-2013.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北京市地方标准备案号:JYYxxx-2013编号:DB11/T 970-2013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Regulat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Precast Share Wall2013-03-18发布2013-07-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前言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2]20号)的要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相关试验数据,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建筑模数协调、平面设计、预制墙体设计、楼面设计、内装修与设备管线设计等。
本规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各单位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编:100045,传真:68027014)。
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联系电话:68058071。
邮箱:bjbb3000@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促进中心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樊则森赵丰东李禄荣陈彤杜佩韦王炜杜娟王颖陈静马涛郭惠琴蒋勤俭秦珩刘昕张晨肖杨帆李文李新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以姓氏拼音为序)李晓明刘东卫苗桂彤钱稼如王富青王建明张建周燕珉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6)4 建筑模数协调 (7)5 平面设计 (10)6 预制墙体设计 (11)6.1预制外墙设计 (11)6.2外墙防水设计 (11)6.3 外墙饰面设计 (13)6.4 预制内墙设计 (13)6.5 门窗设计 (13)7 楼面设计 (15)8 建筑节能设计 (16)9 内装修设计 (17)10 建筑设备及管线设计 (18)10.1一般规定 (18)10.2 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管线设计 (18)10.3 给排水系统及管线设计 (19)10.4 电气和管线设计 (19)本规程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附:条文说明 (22)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4)2 Terms (5)3 Basic requirements (6)4 Coordination of building modulus (7)5 Layout Design (9)6 Design of precast wall (10)6.1 Design of precast exterior wall (10)6.2 Design of exterior wall with waterproof (10)6.3 Design of exterior decorative panel (13)6.4 Design of precast interior wall (13)6.5 Installation of doors and windows (13)7 Design of slab (15)8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16)9 Design of full decoration (17)10 Design of building utilits and layout of piping (18)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18)10.2 Design of heating,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HA VC) and layout of piping (18)10.3 Design of water supply, drainage system and layout of piping (19)10.4 Electrical design and layout of piping (1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regulation (1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9)Addition:Explantation of provisions (20)1 总则1.0.1 为推进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规范我市住宅产业化项目的管理,提高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现节能减排,制定本规程。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若干问题
6g坊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第47卷第2期2021年2月Vol.47,No.2February,2021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若干问题胡剑虹(广西北投海湾置业有限公司,广西北海536000)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使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样就能促使建筑行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进行转型。
本文主要阐述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案,提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钢筋中图分类号:TU398.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1)02-0054-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1.02.0230前言对于装配式结构而言,其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加工预制,然后将预制好的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能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对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而言,其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存在环境影响程度小、资源利用率高、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安装方便等优点。
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不断的研发,从而研究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1案例分析本文主要结合某工程基地内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使用到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来进行分析。
对于该项工程而言,其具体效果图如图1所示,总占地面积5.15万n?,建筑总高60m,建筑类型为PC住宅,在施工过程中均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图1某基地建成效果图对于该项工程使用到的外墙、内墙、女儿墙等结构构件而言,其均采用PC构件,而梁、楼板、悬挑阳台等受力构件也采用PC构件,主要由4栋18层(25#〜28#楼)和1栋14层(29#楼)高层住宅组成,住宅18层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使用率达到5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先将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
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在建筑领域中
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同时
保证工程质量。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受水
平荷载,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技术
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首先,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构件之间的连接,二是结构与基础之间的连接。
在构件之间的连接上,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者焊接连接。
螺栓连接适用于需要拆卸的
结构,它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并且便于维护和更换。
而焊接
连接则适用于要求更加紧密的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其次,结构与基础之间的连接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采用的连
接方式包括锚栓连接和预埋连接。
锚栓连接是将预制的剪力墙结构
通过螺栓或者焊接与混凝土基础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提供
很好的抗拉承载能力。
而预埋连接则是在混凝土基础中预留连接件,再将预制的剪力墙结构与预留的连接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
够提供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总的来说,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预制装配式剪
力墙结构的连接技术,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这种结构具有强度高、抗震性能好以及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在设计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结构基本要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震烈度、风荷载、建筑高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结构参数,以确保结构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二、墙体设计原则装配式剪力墙墙体应采用整体式设计,墙体上下段之间应采用搭接连接或者设有连接钢板,以提高墙体的受力性能。
同时,墙体应考虑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压性能和抗剪性能,以确保结构稳定性。
三、墙体强度设计装配式剪力墙墙板应满足强度设计要求,选用的墙板材料应具有热稳定性、耐候性和抗冲击性,以确保墙体长期使用稳定性。
墙板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应注意各个建筑部位的墙板厚度的相对协调性。
四、墙体稳定性设计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墙体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墙体应考虑到水平荷载和剪力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同时应满足地震烈度和风荷载的设计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加强措施,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五、连接件设计装配式剪力墙连接件的选用和设计至关重要,应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件类型和规格。
连接件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等要求,并应设置合理的检测措施,以确保连接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六、工程施工及验收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和标准,对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和验收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和管理。
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资质,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工序及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是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安全、稳定和可靠的关键因素。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结合经验和创新,充分发挥设计的优势和特点,打造更优质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
i i j i j j j ¨ … i j
9 2 8 I 建 筑 施 工第 3 5 卷第 1 o 期
制墙 体 的 竖 向钢 筋 的连 续性 ,且 不会 削 弱预 制 剪 力墙 混凝
土 。通 过 等面 积 代换 ,只 需配 置单 排 的 大直 径 钢筋 即 可满 足配 筋要 求。
预制装配 式剪力墙 结构住宅建筑 的设计
D e s i g n o f P r e f a b r i c a t e d S h e a r Wa l l S t r u c t u r e s f o r
R e s i d e n t i a l B u i l d i n g
因此 在 设 计 时 ,采 用 大 直 径 钢 筋 代 替 小 直 径 钢 筋 来 连 接预 制墙 板 。考 虑连 接 处钢 筋居 中 ,这 样 可 以不影 响预
通讯地址 上海市武 夷路 5 0 号 ( 2 o 0 0 5 o ) 。
收稿日 期:2 O l 3 0 9
i i j
动强 度降低 : ( d)施工现 场湿 作业减 少 ,对环 境 的影响减 少。
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
装配式建筑中结构墙——(预制剪力墙)一、预制剪力墙的构造要求:1.预制剪力墙宜采用一字形,也可采用L形、T形或U形;开洞预制剪力墙洞口宜居中布置,洞口两侧的墙肢宽度不应小于200mm,洞口上方连梁高度不宜小于250mm。
2.预制剪力墙的连梁不宜开洞;当需开洞时,洞口宜预埋套管,洞口上、下截面的有效高度不宜小于梁高的1/3,且不宜小于200mm;被洞口削弱的连梁截面应进行承载力验算,洞口处应配置补强纵向钢筋和箍筋,补强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
3.预制剪力墙开有边长小于800mm的洞口、且在结构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应沿洞口周边配置补强钢筋;补强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同方向被洞口截断的钢筋面积:该钢筋自孔洞边角算起伸入墙内的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了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laE(图8.2.3)。
4.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自套筒底部至套筒顶部并向上延伸300mm范围内,预制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应加密(图8.2.4),加密区水平分布筋的最大间距及最小直径应符合表8.2.4的规定,套筒上端第一-道水平分布钢筋距离套筒顶部不应大于50mm。
5.端部无边缘构件的预制剪力墙,宜在端部配置2根直径不小于12mm的竖向构造钢筋;沿该钢筋竖向应配置拉筋,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6.当预制外墙采用夹心墙板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外叶墙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且外叶墙板应与内叶墙板可靠连接;2)夹心墙板的夹层厚度不宜大于120mm;3)当作为承重墙时,内叶墙板应按剪力墙进行设计。
二、预制剪力墙的连接要求:1.楼层内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采用整体式接缝连接,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并应在后浇段内设置封闭箍筋。
2)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时,构造边缘构件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当仅在一面墙上设置后浇段时,后浇段的长度不宜小300mm。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常见设计问题与解决措施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常见设计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依据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采用预制装备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因为它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与资源。
对于目前钢筋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竖向钢筋的连接可采用单排钢筋的连接方式;在减少能源浪费以及减少现浇区长度的条件下,对于水平钢筋的连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
本文不仅对墙身钢筋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也阐述了装配式结构的发展历程,对预制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对今后发展方向的看法。
关键词:预制结构,装配式,墙身钢筋连接一、装配式结构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中国就产生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萌芽,但是那时候的我们技术力量过于薄弱,大部分的技术以及硬件设施都建立在苏联技术和美国预制混凝土手册的基础之上,很多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都是依托在国外的发展之下。
尽管如此,在东北之类的寒冷地区还是有很多预制大板体系结构在发展。
但由于全装配大板结构自身漏水,不能够保温等严重缺陷,使得居民楼的居住环境显得不去现浇结构,导致后续的预制大板体系很快停滞下来了。
2003年开始的以后10年,国家以及相关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预制装配式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许多单位也在实际工程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研发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体系以及技术方法。
剪力墙体系是目前现有结构中应用最广,抗震性最强以及最为成熟的装配式体系。
生产简单,规格统一,装配率高是该体系的优点,同时该体系也是今后国内预制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相关的建筑问题分析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人口的基数不断扩大以及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政策的实施与改革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建筑力量的发展。
要想满足目前的社会需求,那么无论是施工还是材料工艺以及建筑设计都会给建筑市场带来巨大的资源消耗,例如辅助资料消耗量大,环境依赖度严重失调。
同时对于目前的建筑行业,也会造成施工困难进度慢,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实践
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与实践上海城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张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0bak69b28)一、前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又简称为预制装配式结构(precast concrete,PC结构),属于住宅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范畴。
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全国建筑业推行标准化、工业化、发展预制构件和预制装配建筑,兴起中国第一次PC建筑高潮,但由于初期技术不成熟,唐山地震中大量PC建筑遭到破坏,使人们对预制结构的应用更加保守,且当时外墙的防水防渗技术比较落后,造成其居住的质量和使用功能较差,业内也停止了对预制技术的研究,PC技术逐渐退出建筑市场。
国内停止发展PC建筑的同时,PC技术在境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和台湾地区,PC建筑甚至表现出了较现浇结构更好的抗震性能。
在PC住宅的抗震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防水、防渗等主要问题也得到了很好解决,而且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PC住宅在质量方面较现浇结构更具优势,PC住宅已成为品质住宅的代名词。
近年来,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由于其可实现住宅建设的高效率、高品质、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国家高度重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2006年建设部发布实施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2011年,上海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政体是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及《关于加快推进本事住宅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对上海市未来五年的住宅产业化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
上海城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住宅产业化号召,2010年启动住宅产业化工作,在集团内部组建了设计——构件预制——施工——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并于2011年开始在所承担的上海浦江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内建设预制率达50%‐70%的5万平方米的PC住宅示范工程,在设计、施工、制作、开发过程中,通过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综合运用,全面整合预制住宅技术各环节专业与资源,真正体现工业化住宅生产的优势,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品质”及“建筑工业化”的总体目标。
浅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浅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摘要]本文着重分析装配式建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实施方法,希望由此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化的进度,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法;BIM;PKPM1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现状1.1某住宅项目,剪力墙结构,预制率20%,预制构件:楼板、空调板、女儿墙、二层以上楼梯。
该项目设计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223);《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202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22)。
该项目采用的标准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
该项目设计活荷载:施工集中荷载:1.0kN;施工阶段验算(动力系数):脱模、翻转、运输、吊装:1.5;施工阶段验算(脱模吸附力):1.5kN/m2。
连接方式:楼板上下钢筋锚入现浇梁、墙连接;空调板上下钢筋锚入现浇楼板连接;楼梯梯段板通过预留孔与现浇梯梁预埋钢筋简支连接;女儿墙水平钢筋锚入现浇混凝土构件中。
1.2某住宅项目,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率40%,预制构件:内外墙板、楼板、阳台、凸窗、空调板、楼梯。
设计方法:采用PKPM计算软件,整体计算按等同现浇原则;同层构件有预制有现浇的,现浇构件地震力放大1.1倍(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乘1.1);接缝部位需要验算;预制构件增加多种工况验算(拆模、运输、吊装等工况验算)。
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差异。
通过上述工程设计项目不难看出,装配式建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部分更多更深入。
2.1预制部分如何考虑参与整体计算传统建筑是现浇的,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所有构件建入模型,进行整体计算即可。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深度及技术规定(试行)目录1 总则2 术语3 设计基本规定4 方案设计深度规定5 初步设计深度规定6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7 设计技术规定8 建筑全装修工程设计规定9 BIM技术设计规定10 预制构件拆分设计规定1 总则1.0.1 为贯彻实施国家及吉林省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要求,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为指导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工程的设计,按照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编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深度及技术规定的通知》(吉建设[2018] 3号)要求,主编单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过广泛调研,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8度地区,平面规则、布置均匀对称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多层与高层住宅建筑的工程设计,不适用复杂及特别不规则的剪力墙结构。
1.0.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全装修设计、预制构件拆分设计应由主体设计单位负责,鼓励应用BIM技术设计。
1.0.4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工程,宜采用设计单位牵头的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设。
1.0.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装配式建筑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装配而成的建筑。
2.0.2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3 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构件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2.0.4 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2.0.5 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示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编制思路三个特点两个结合成熟与创新相结合一条主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化模块化序列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编制流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目录和总说明图集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A 目录和总说明B 示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住宅方案示例(方案、商品房)C 示例二:装配式住宅方案示例(SI体系、公租房)D 示例三:装配式公租房施工图示例(南方、公租房)E 示例四:装配式商品房施工图示例(北方、商品房)1.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4]223号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专项编制工作计划(第一批)的通知》1.2相关国家标准2、编制目的●与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相配套。
●提高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水平。
●推广设计方法及装配式技术。
●帮助了解设计思路、方法、深度。
3、适用范围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居住建筑设计4、编制原则4.1 符合性原则4.2 适用性原则以图示形式直观表达,内容明晰,易于准确理解和掌握。
4.3 多样性原则从阶段看,有建筑方案、内装方案、施工图和BIM应用。
从建筑类型看,有公租房、商品房。
从地域特点看,有南方、北方还有西部典型城市。
设计深度上,体现了方案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各自重要的内容。
4.4 可持续性原则本技术要进一步发展,待完善,待丰富。
5.1 选择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原因:实践多,较成熟,符合“稳步推进”的要求)5.2 “三加一”的案例组成,三个以结构为主,一个以内装为主。
突出“示例”作用。
5.3 两个“二加二”:方案示例和施工图示例各两个;商品房示例和公租房示例各两个。
5.4示例一重点表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平面设计原则和多样化的立面设计思路。
5.5示例二为装配式内装修方案阶段的设计示例,侧重于建立在SI体系下装配式内装修的应用。
15J939-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5J939-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宣贯培训班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祥茵参加编制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阳国际设计集团编制背景1—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急需提供技术支持2—住建部批准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项图集3—设计、生产、施工、管理方面技术文件缺乏4—满足市场急需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5—梳理、整合住宅建筑产业化实践中的经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中国工业化的五化)联合国定义的工业化的6条标准:“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科研生产一体化。
”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产业化思维专业化协同装配式建筑设计思维——转变观念•1、要从“专属、独有”转变为“跨界、共享”的观念•2、要从“模糊、拼凑”转变为“精确、集成”的观念•3、要从“施工”转变为“建造”的观念•4、要从“廉价”转变为“优质、优价、长寿命”的观念•5、要从“个别和单体”转变为“全部和整体”的观念•6、要做“绿色”装配式住宅,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进步重视协同工作,用好协同方法•一体化协同设计是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前提•装配式建筑应利用包括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手段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生产、施工一体化设计,实现各专业间、各工种间的协同配合•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参与各方都要有“协同”意识,在各个阶段都要重视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确保落实到工程上所有信息的正确性和唯一性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结构体系木结构、竹结构整体式盒子结构等其他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装配式系列图集工作全面展开受住建部委托,首先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顶层设计,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听上去有点复杂对吧?不过,咱们不需要皱眉头,慢慢来,今天我就带大家轻松搞懂这玩意儿。
所谓的“装配式”就是将不同的构件像拼积木一样先在工厂里制造好,然后运到工地上一块块地拼接起来。
而“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嘛,就是一种用混凝土做的墙体,能有效抵抗外力,特别是地震这种强烈的震动。
所以,合起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就是将这种能抗压抗震的墙体,预制出来,然后快速组装到建筑中。
是不是很像拼乐高?不过,拼乐高的是小朋友,我们拼的是大楼。
你想,过去盖大楼,特别是那种高楼大厦,建筑工人得在现场一块块浇筑,累得像狗一样,工作效率还不高,工期特别长。
更麻烦的是,天气不好、材料不准,搞不好还得重新做,真是让人头大。
可是现在,有了装配式技术,施工变得像玩积木一样简单。
墙体、楼板、梁柱这些大块头的东西,早在工厂里就预制好了,质量控制得特别严格,运到现场之后,几乎就可以直接“拼装”。
不仅减少了人工,也大大缩短了工期。
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这技术简直是时代的进步?再说说“剪力墙”这个词,听着有点生硬,是不是?这就是指建筑里那些主要承担水平力的墙,特别是在地震或者风力大的地方,剪力墙就成了大楼的“保护伞”。
简而言之,就是墙体负责分担和传递来自外界的横向压力。
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要想保持大楼的稳定,剪力墙就得强得像个钢铁侠,能抵抗得住各种外力。
咱们现在说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正是把这种强悍的“保护伞”搬到了工厂,打磨得更好,然后以最精确的方式运送到工地。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还特别环保。
你想啊,传统的建房方式,总得有很多的材料在现场浪费掉,建筑垃圾也是一堆堆的。
但是,装配式技术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墙体是预制的,现场只需要进行精准拼接,浪费几乎为零。
工厂生产时材料损耗更低,几乎做到了一块砖都不浪费。
再加上它能够快速完成大楼的结构,减少了施工的时间,也降低了整体的碳排放。
更环保、效率更高,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装配式住宅预制剪力墙施工工艺研究
装配式住宅预制剪力墙施工工艺研究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广泛的推广运用,尤其在住宅类项目中应用尤为突出,其中主要装配构件主要有预制剪力墙、叠合楼板及预制楼梯等,本文以某一特定项目为载体主要针对预制剪力墙施工工艺展开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预制构件;剪力墙;吊装;灌浆1、工程概况某工程拟建工程包括22#楼、23#楼、25#楼、26#楼、27#楼、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及地下车库。
其中,22#楼地上32层,地下1层,主体高度95.2m;23#楼,25#楼地上27层,地下1层,主体高度80.8m;26#楼地上29层,地下1层,主体高度84.3m;27#楼、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地上33层,地下1层,主体高度95.7m;1栋3层幼儿园,主体高度10.8m;2层沿街配套商业及-1层地下车库。
总建筑面积174773㎡。
工程结构形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工程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为1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2、预制剪力墙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施工现场按照设计院提供的预制剪力墙深化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实际,做好下列施工准备:(1)预制墙深化图确认前将与构件相关联的节点进行前期深化,铝模与预制剪力墙构件连接深化;(2)加强建筑图、结构图和构件图及水电安装图纸的结合,比较各图纸的相符性,确保工厂制作和设计、现场施工的吻合;(3)运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现场堆放进行施工模拟,确保构件场内堆放合理有序;(4)落实施工前期工作,包括预制构件保护起吊、运输、储存、临时支撑、接缝防水处理等。
2、交底和沟通(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2)根据构件的受力特征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培训,确保构件吊装状态符合构件设计状态受力情况,防止构件吊装过程中发生损坏;(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构件分包单位的联系;(4)施工前,坚持样板引路制度,组织参观工法样板,让施工人员了解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正式施工时能有个参照和实样的概念;(5)根据构件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钢筋定位、灌浆套筒连接,安装工艺培训,规范操作顺序,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及操作技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属于建筑行业的一类新形式,基本不受气候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工作效率比较高,能够很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可是,施工场地、运输条件以及开展吊装施工的能力会对其形成制约。
下文对装配式剪力墙使用到高层房建项目时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述。
标签: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设计
为了能够更为优质地让建筑质量得到保障,建筑领域当中的人员按照有关方面的需求,寻求到预制装配式剪力墙这类建筑结构,在施工期间使用此结构相对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速度以及质量,属于后期建筑领域发展期间一项十分高效的建设形式。
一、常规结构体系和设计施工流程
(一)常规结构体系
能够将装配形式的混凝土结构划分成三项内容:第一,装配形式的框架结构;第二,装配形式的剪力墙结构,第三,装配形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具体对房建项目进行施工期间,能够按照项目的实际高度、项目施工场地的设防烈度、平面特性以及抗震等级等方面,对对应的结构体系进行选取。
(二)设计施工流程
和常规的设计流程进行对比,装配形式的建筑物在开展设计工作期间,流程更为繁琐、精细程度更高、包含的内容更多。
下图1所示为其详细设计流程。
二、实际设计要点分析
(一)综合工程图策划
在对其综合工程图开展设计工作期间,所有结构之间存在的连接问题、对构件实施运输以及储存的问题、开展吊装以及墙体部位的承重力施工等这些问题,要首先进行设计。
在实际开展施工以前,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必须要以总图为基础,对于结构当中的连接点进行精准确认、对运输路线进行准确构建,应该在施工所在地搭设对物品进行临时储存的区域地,同时高效地对构件和吊装施工使用设备的具体数量进行计算,以此确保设计的工程图与建筑设计当中的相关要求以及原则一致。
(二)房建项目平面设计
在实际开展施工时,选择大开间这类平面设计,对于剪力墙房建项目的综合
质量会起到巨大的保障作用。
这一形式能够科学的对剪力墙尺寸、公共区域内管井的具体方位进行设计,让房建项目当中的功能区划分十分明显。
在开展平面设计工作期间,对于预制剪力墙进行设计时,要遵循结构主体部位简单化、实用化的原则开展工作,要实现房建项目整个空间内部的上下区域贯通,高效地对悬挑以及构件大小进行改良设计,最大限度地预防平面设计工作中,存在大量凹凸区域的这一情况,要在根源方面,对于现代房建项目当中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来讲,对其结构体系实施改良,让设计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以及通用化这一目标[1]。
(三)房建项目立面设计
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对本文所述房建项目开展设计工作时,不只要对厂商制作构件过程中的标准化进行考虑,同时要对模块组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多样性进行考虑,要确保构件自身的结构质量实现规范化、装配类型的模块结构实现多样化的要求,借此达成房建项目在形体以及空间设置方面具备的实际功能。
(四)房建项目楼面设计
在对装配形式的剪力墙开展高层设计过程中,要把规范化以及模块化这两项内容当作开展设计工作时的重点内容,这一设计是为了对房建项目进行施工时,高效地降低对一部分不必须的构件的使用频率,让建筑行业的设计工作呈现出简洁化效果,实现施工单位的成本节省。
第一,在开展楼面设计工作期间,要充分地对大面积楼板进行使用,这是为了能够高效地使得施工工期得到节省,让建筑物的整体施工效率得到提高;第二,在开展楼面设计过程中,同时要注重对公共位置以及降板区域开展的设计工作,要确保建筑物内部公共区域自身的功能性最大;第三,要特别重视叠合板区域内对水管线路、电气管道以及线路等这类设备开展的预埋操作,最大程度地使用现浇施工的方式,以此方式让楼面区域具备的承受力以及抗压力得到提升[2]。
(五)墙板节点环节的设计要点
对于预制剪力墙而言,对其连接点环节开展的设计工作,属于对装配式房建项目开展设计工作期间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墙板位置上的楼层转角位置、竖向缝、横向缝以及门窗位置的洞口等对应的区域。
從事设计工作的员工需要加大对所有节点部位的连接,必须确保建筑施工材料能够达成施工提出的各项要求,要让设计以及施工材料具备的防水性能、防火性能以及防震性能等的到显著的提升,另外,还要让结构体系整体具备的科学化目标得以实现,让对装配式剪力墙房建项目开展的设计工作,在建筑物要求的标准区间内开展工作,最终让房建项目与当代人对于住宿提出的要求更加一致[3]。
(六)楼梯环节的设计要点
在常规房建项目进行施工期间,员工普遍使用现浇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对项目内的楼梯开展支模浇灌施工,此技术自身的缺陷是:施工建设的周期时间长、
施工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
可是,若是将预制装配形式的楼梯建筑技术使用到房建项目当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预制混凝土当中的楼梯浇灌施工速度得到提升,拥有方便快捷、操作建议、高质量等这些特色。
还有,这一设计工作能够更为优质地让建筑项目整体的美观度得到提升,达成对预制楼梯实施的设计工作,从之前的传统化转变规范化、模块化以及一体化,以此方式高效地减小外界条件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的影响,有效缩减施工单位实际开展建设工作时投入的成本[4]。
三、结束语
本文所述房建体系对中国建筑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这一体系实际使用,能够从根源方面让房建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同时,国内开展建设工作时,对国际上该行业领先的设备以及技术大量的使用,让国内的建筑设计行业向着规范化、模块化、通用化以及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庆坤,徐国强,刘晓伟,etal.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钢筋连接现状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12):1073-1075.
[2]赵唯坚,郭婉楠,金峤,etal.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形式的发展现状[J].工业建筑,2014,44(4):115-121.
[3]高波,杨军.阐述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产业化建筑设计[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294-00294.
[4]周祥茵,朱茜,刘东卫,etal.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助推住宅产业化发展——解读国标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