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工法
中隔壁法(CD 法)开挖施工工艺
中隔壁法(CD 法)开挖施工工艺中隔壁法(CD 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大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台阶法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待该侧初期支护完成,且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0%以上时再分层开挖隧道的另一侧,其分部次数及支护形式与先开挖的一侧相同。
适用于 V 级围岩或隧道浅埋段。
- 24 -2425 - 25 -施工准备 超前地质预报 不满足 监控量测 加强支护 全断面初支中隔墙封闭右侧下台阶开挖支护 左侧下台阶开挖支护 右侧上台阶开挖支护 左侧上台阶开挖支护调 整开挖参数 右侧上台阶超前支护 左侧上台阶超前支护测量放线一、 作业内容超前支护、 分部开挖、初期支护、施作中隔壁、监控量测、中隔壁拆除、浇筑仰拱。
二、 工艺流程图(见图 2.3.3-1)满足下循环施工图 2.3.3-1 中隔壁法(CD 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三 工序步骤及标准(一)施工准备可参照全断面施工工艺(二)施工工序顺序见图 2.3.3-2Ⅱ Ⅷ Ⅱ7 ⅩⅣ 1ⅩⅣ Ⅳ ⅩⅣ 3 Ⅳ9 ⅩⅣ 511 Ⅵ Ⅵ ⅩⅢ 1、先行导坑上部开挖;Ⅱ、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 3、先行导坑中部开挖;Ⅳ、先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 5、先行导坑下部开挖;Ⅵ、先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 Ⅹ 7、后行导坑上部开挖;Ⅷ、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 9、后行导坑中部开挖;Ⅹ、后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 11、后行导坑下部开挖;Ⅻ、后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 ⅫⅩⅢ、仰拱超前浇筑;ⅩⅣ、全断面二次衬砌图 2.3.3-2 中隔壁(CD )法施工工序示意图(三)超前支护可参照超前小导管施工、超前锚杆施工、管棚施工、超前预注浆施工工艺(四)先行侧施工。
1.开挖。
当为软弱围岩时,可预留核心土,核心土的断面应大于开挖断面的 50%,每循环进尺一般为 0.5~0.75m。
台阶长度宜为开挖洞径 1~1.5 倍。
采用钻爆时,风钻钻孔,台阶同时爆破,周边全部采取光面爆破控制成形,开挖循环进尺宜为 0.5m 左右。
中隔壁法施工工艺(CD法)
3.3中隔墙法(CD法)中隔壁法(CD法)是将隧道断面左右一分为二,先挖一侧,并在隧道中部设立利用钢支撑及喷混凝土的临时支撑隔墙,当先开挖一侧超前一定距离后,再开挖另一侧的隧道开挖方法。
3.3.1适用范围中隔墙法变大跨为小跨,使断面受力更合理,对减少沉降,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可靠具有良好效果。
该法适用于较差地层,如采用人工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IV~V级围岩和浅埋、偏压及洞口段。
该工法是以台阶法为基础,将隧道断面从中间分成4〜6个部分,使上、下台阶左右各分成2〜3个部分,每一部分开挖并支护形成独立的闭合单元。
各部分开挖时,纵向间隔的距离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可按台阶法确定。
图3.3.1CD法施工3.3.2施工工艺流程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仰拱浇筑、回填混凝土监控测量下一循环施工图3.3.2CD 法施工流程图3.3.3施工工艺C 1)施工准备① 风、水管、电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布置,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材料准备、修建防排水设施、修建环保、水保设施。
② 根据设计资料及隧道周边地形地貌详细分析了解工程地质、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及沉降观测计划;对隧道的风险进行评估,找出风险源及制定出应对措施,储备必要的*右侧上台阶超前支护右侧上台阶开P 丨右侧上台阶支护2右侧中台阶开挖 II 右侧中台阶支护3右侧下台阶开挖 川右侧下台阶支护左侧上台阶超前支护 4左侧上台阶开挖V IV 左侧上台阶支护 I5左侧中台阶开挖I V 左侧中台阶支护6左侧下台阶开挖I VI 左侧下台阶支护应急物资。
(2)超前地质预报一般采用本工法施工的隧道地质条件都比较差,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核查和超前地质预报,并与设计隧道围岩地质核对,确定围岩实际地质情况,为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超前地质预报可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和应急物资。
超前地质预报的现场使用的方法有:地质分析法(地质素描)、地质雷达扫描(30米)、超前探孔(30〜50米)、地震波发射法(TSP)(100~150米)。
7、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实用工艺工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7-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刘成峰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交叉中隔壁法又称CRD法,是Cross Diaphragm的简称,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或者6个相对独立的小洞室分部施工。
施工遵循“小分块、短台阶、短循环、快封闭、勤量测、强支护”的施工原则,自上而下,分块成环,随挖随撑,及时做好初期支护。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有利于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目前主要运用于Ⅳ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段的隧道施工。
1.2 工艺原理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就是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掘进施工中,通过设置中隔壁和临时仰拱(两者交叉)将开挖断面分成4个部分,然后再根据围岩情况细分部进行开挖,此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导管、锚喷网、格栅洞壁支护系统和中隔壁、临时仰拱联结,使断面支护及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
同时,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2 工艺工法特点2.1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中隔壁能有效的阻止支护结构和收敛变形和下沉,在控制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优于其他工法。
2.2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并辅以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挂网和格栅喷砼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岩扰动小,故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2.3其支护系统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2.4能有效应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5交叉中隔壁法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工序繁多,各部各道工序相互干扰比较大,无法利用大型施工机械,施工速度较慢。
3 适用范围交叉中隔壁法主要适用Ⅳ~Ⅵ级大断面软弱围岩铁路、公路隧道。
4 主要引用标准4.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高铁 客运专线 隧道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开挖施工方法 开挖作业指导书 技术交底
1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CR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Ⅳ级围岩深埋软质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深埋地段的施工。
2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CRD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
3 CRD法施工工序说明CRD法施工工序见图4。
㈠、⑴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Ф50小导管及导坑侧壁Ф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
⑵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
⑶必要时喷5cm 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⑷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设I18横撑。
⑸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㈡、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②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锚杆(管),安设I18横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㈢、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③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①。
㈣、在滞后于③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④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②。
㈤、⑴在滞后于④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⑤部,人工配合整修。
⑵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⑶接长Ⅰ18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⑷拆除下部横撑,安设型钢钢架仰拱单元,使之封闭成环。
㈥、⑴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及上部临时横撑。
⑵利用仰拱栈桥灌筑○Ⅵ部边墙基础与仰拱混凝土。
㈦、灌筑仰拱填充○Ⅶ部至设计高度。
㈧、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Ⅷ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中壁交叉(C R D )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图系统径向锚杆中壁交叉(C R D )法施工工序平面示意图说明:本图尺寸除钢筋尺寸以m m 计外,余均以c m 计。
7、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工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7-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刘成峰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交叉中隔壁法又称CRD法,是Cross Diaphragm的简称,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或者6个相对独立的小洞室分部施工。
施工遵循“小分块、短台阶、短循环、快封闭、勤量测、强支护”的施工原则,自上而下,分块成环,随挖随撑,及时做好初期支护。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有利于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目前主要运用于Ⅳ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段的隧道施工。
1.2 工艺原理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就是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掘进施工中,通过设置中隔壁和临时仰拱(两者交叉)将开挖断面分成4个部分,然后再根据围岩情况细分部进行开挖,此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导管、锚喷网、格栅洞壁支护系统和中隔壁、临时仰拱联结,使断面支护及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
同时,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2 工艺工法特点2.1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中隔壁能有效的阻止支护结构和收敛变形和下沉,在控制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优于其他工法。
2.2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并辅以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挂网和格栅喷砼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岩扰动小,故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2.3其支护系统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2.4能有效应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5交叉中隔壁法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工序繁多,各部各道工序相互干扰比较大,无法利用大型施工机械,施工速度较慢。
3 适用范围交叉中隔壁法主要适用Ⅳ~Ⅵ级大断面软弱围岩铁路、公路隧道。
4 主要引用标准4.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隧道工程资料:隧道施工—交叉中隔墙法
隧道工程资料:隧道施工—交叉中隔墙法交叉中隔墙法也称CRD工法(CrossDiaphragm)。
当CD工法仍不能保证围岩稳定和隧道施工安全要求时,可在CD工法的基础上对各分部加设临时仰拱,将原CD工法先开挖中壁一侧改为两侧交叉开挖、步步封闭成环而改进发展的一种工法。
最大特点是将大断面施工化成小段面施工,各个局部封闭成环的时间短,控制早期围岩变形,每个步序受力体系完整。
施工大量实例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CRD工法比CD工法减少地表下沉近50%。
但CRD工法施工工序复杂、隔墙拆除困难、成本较高、进度较慢。
CRD工法各分部间应拉开一定的距离,距离以保证掌子面稳定为准,一般为1~1.5倍洞径(此处洞径取分部高度和跨度的大值),但在能保证掌子面围岩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缩短距离,以保证操作空间要求。
CRD工法适用于特别破碎的岩石、碎石土、卵石土、圆砾土、角砾土及黄土组成的Ⅴ级围岩和软塑状黏性土、潮湿的粉细砂组成的Ⅵ级围岩及较差围岩中的洞口段、偏压段、浅埋段等。
为了稳定工作面,采用CRD工法施工时,须采取超前大管棚、超前锚杆、超前小管棚、超前预注浆、掌子面封闭等辅助施工措施进行超前加固。
一般采用人工开挖、人工和机械配合出碴。
可适当采用控制爆破,以免破坏已完成的临时支撑隔墙和临时仰拱。
交叉中隔壁法(精)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2 工序图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3 施工要点
先行施工部位的临时仰拱应有向下的弧度
各部分开挖自上而下 及时施做初期支护、中隔壁、临时仰拱,步步 成环 缩短各部分开挖面的距离,使支护及早闭合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4 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适用条件:Ⅴ、Ⅵ级围岩,浅埋、偏压及洞口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项目三 隧道开挖方法
任务二 :洞身开挖方法 ——3.2.7 交叉中隔壁法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知识目标
熟悉中隔壁(CRD)的工序图;
掌握中隔壁( CRD )施工特点; 了解CD与CRD工法的区别。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1 定 义
将隧道分为左右 部分开挖,先分 部开挖隧道一侧 施做初期支护、 中隔板中隔壁, 并封闭成环,在 分布开挖另一侧, 完成隔板施工, 使隧道封闭成环。
• • • •
CRD法 1、做临时仰拱 2、步步成环 3、开挖后地表沉降小 4、安全性更好
优点:步步成环、沉降小,安全可靠 缺点:速度慢、成本高
隧道施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CRD工法
案例:郑西客 运专线秦东隧 道出口新黄土 段(Ⅴ级围岩) 和穿越远望沟 段采用“CRD 法” 施工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4 CD和CRD区别
• • • •
CD法 1、不做临时仰拱 2、不能步步成环 3、开挖后地表沉降较小 4、安全性好
中隔壁法开挖施工工艺
中隔壁法(CRD法)开挖施工工艺一、工艺概述㈠工艺特点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分部开挖、格栅支撑、仰拱先行施工方法的一种,采用自上而下分1~2部开挖隧道的第一侧上、中部,完成初期支护,施作中隔壁和横隔板;待喷射混凝土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等级的70%后,进行第二侧的上、中部开挖及支护,施作中隔板和横隔板;最后依次开挖第一侧、第二侧的底部,完成初期支护和中隔壁、临时仰拱,形成带有中隔壁和1~2层水平支撑的网格状直呼系统;最后,拆除支护,施作仰拱、拱墙衬砌和铺底及填充。
CRD法的每部开挖均形成格栅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结构的环形封闭支护系统。
㈡优缺点⒈优点: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
⒉缺点:该工艺分部较多,施工速度慢,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后部开挖和拆除支护对前面已形成的理学平衡体系产生影响,围岩应力状态发生多次改变有可能引起最终较大的变形量,施工面多,作业干扰大;拆除临时支撑时,安全性差。
㈢适用范围中隔壁法(CRD法)表示可以选用,在围岩加固和支护措施配合下,应尽量避免采用CRD开挖方法。
在海南东环铁路中应用于围岩为Ⅴ级深埋的地段。
二、作业内容⒈隧道拱部超前支护;⒉左右侧采用台阶法施工,先后开挖隧道的一、二部;⒊每开挖一部均应及时施作锚网喷支护、施作中隔壁并依次分部连接而成、施作临时仰拱,初期支护、临时仰拱及中隔壁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环;⒋待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喷射混凝土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70%以上时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部及二部;⒌左右部及隧道底部左右侧交替开挖、支护,形成完整的喷射混凝土钢格栅结构的网格状交叉支护体系;⒍拆除临时支护,施作仰拱、拱墙和填充及铺底。
三、质量检验标准⒈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
⑴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⑵检查方法:采用仪器测量。
⒉隧道开挖必须严格控制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位(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必须小于5cm。
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艺
XXX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艺1 前言1.1中隔壁法(CD法)定义中隔壁法是将隧道分成左右两大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台阶法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待该侧初期支护完成,且喷射混凝土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等级的70%后,在分层开挖隧道的另一侧,其分部次数与支护形式与先开挖的一侧相同的施工方法。
其开挖部序见图1-1。
图1-1 开挖部序图1.2 工艺特点采用自上而下分2~3部开挖隧道的一侧,完成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待喷射混凝土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等级的70%后,进行另一侧的开挖及支护,形成带有中隔壁支护的左右洞室;最后,拆除支护,施作仰拱、拱墙衬砌和铺底及填充。
1.3 适应范围适用于于Ⅳ级或Ⅴ级围岩和不良地质及洞口工程的施工。
2中隔壁法施工工艺2.1 工艺流程图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2-1。
中隔壁法开挖断面示意图图2-1中隔壁法施工流程图2.2 施工准备2.2.1 钢架准备配置钢架加工及试拼设备,准备钢架加工车间及储存棚。
2.2.2 施工用风(1) 空压机功率要求隧道施工用风应采用固定或移动空压机供风,空压机最大功率应能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的最大用风量和足够风压的要求。
(2)空压级位置要求固定式空压机站应设在洞口附近,并靠近变电站,当有多个洞口须集中供风时,可选在适中位置,但应靠近用风量较大的洞口。
空压机站应有具体的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
移动式空压机可根据工作面掘进距离布置在洞口或洞内,但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3)工作风压隧道工作面风压不应小于0.5MPa ,高压凤管的直径应根据最大送风量、凤管长度、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
(4)风管的安装和使用1)高压风管及接头装置的材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高压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3)在洞外地段,当凤管长度大于100m 以内和温度变化较大时宜安装伸缩器,靠近空压机150m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1部上台阶超前支护4部上台阶超前支护1部上台阶开挖4部上台阶开挖1部上台阶支护4部上台阶支护2部中台阶开挖5部中台阶开挖2部中台阶支护5部中台阶支护3部下台阶开挖6部下台阶开挖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仰拱浇筑、回填混凝土监控量测下一循环施工3部下台阶支护6部下台阶支护以内,凤管的法兰盘接头宜用石棉衬垫;4)长度大于1000m时,应在高压凤管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水;5)洞内高压凤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凤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宜保持30~40m,并用分凤器(可自制)连接高压软凤管;6)各种闸阀在安装前应拆开清洗,阀门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高压凤管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当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不得使用,管内不得保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赃物;8)高压凤管使用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
隧道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CRD法)
3.4 交叉中隔墙法(CRD法)CRD又称交叉中隔法,在软弱围岩大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图3.1 隧道交叉中隔壁法施工3.4.1 适用范围交叉中隔墙法(CRD)可适用于Ⅳ~Ⅵ级围岩浅埋的双线隧道或多线隧道及特殊大断面隧道施工。
(1)优点①各部封闭成环的时间短,结构受力均匀,形变小,且由于支护刚度大,施工时隧道整体下沉微弱,地层沉降量不大,而且容易控制。
②由于施工时化大跨为小跨,步步封闭,因此,每步开挖扰动土层的范围相对小得多,封闭时间短,结构很快就处于整体较好的受力状态。
同时,临时仰拱和中隔墙也起到了增大结构刚度的作用,有效抑制了结构的变形。
③该法适用于较差地层,如采用人工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IV~V级围岩和浅埋、偏压及洞口段。
(2)缺点①由于地层软弱,断面较小,只能采取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及运输作业,且分块太多,工序繁多、复杂,进度较慢。
②临时支撑的施作和拆除困难、成本较高。
③有必要采用爆破时,必须控制药量,避免损坏中隔墙。
3.4.2 施工工艺流程图3.4.2 隧道CR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3.4.3 施工工艺3.4.3.1开挖(1)采用CRD法施工时,一般采用人工开挖或者机械开挖,尽量控制对围岩的扰动。
(2)开挖之前应根据施工图纸施做超前支护。
(3)按设计要求控制开挖进尺,一般控制在1榀钢架距离。
(4)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
3.4.3.2初期支护3.4.3.2.1 初期支护工艺流程图3.4.3-01初期支护工艺流程图3.4.3.2.2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1)喷射混凝土①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并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
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大混凝土会流淌,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
7-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艺
7-中隔壁法(CD法)施⼯⼯艺XXX中隔壁法(CD法)施⼯⼯艺1 前⾔1.1中隔壁法(CD法)定义中隔壁法是将隧道分成左右两⼤部分进⾏开挖,先在隧道⼀侧采⽤台阶法⾃上⽽下分层开挖,待该侧初期⽀护完成,且喷射混凝⼟达到施⼯图标⽰强度等级的70%后,在分层开挖隧道的另⼀侧,其分部次数与⽀护形式与先开挖的⼀侧相同的施⼯⽅法。
其开挖部序见图1-1。
图1-1 开挖部序图1.2 ⼯艺特点采⽤⾃上⽽下分2~3部开挖隧道的⼀侧,完成初期⽀护和中隔壁;待喷射混凝⼟达到施⼯图标⽰强度等级的70%后,进⾏另⼀侧的开挖及⽀护,形成带有中隔壁⽀护的左右洞室;最后,拆除⽀护,施作仰拱、拱墙衬砌和铺底及填充。
1.3 适应范围适⽤于于Ⅳ级或Ⅴ级围岩和不良地质及洞⼝⼯程的施⼯。
2中隔壁法施⼯⼯艺2.1 ⼯艺流程图其施⼯流程可参照图2-1。
中隔壁法开挖断⾯⽰意图图2-1中隔壁法施⼯流程图2.2 施⼯准备2.2.1 钢架准备配置钢架加⼯及试拼设备,准备钢架加⼯车间及储存棚。
2.2.2 施⼯⽤风(1) 空压机功率要求隧道施⼯⽤风应采⽤固定或移动空压机供风,空压机最⼤功率应能满⾜同时⼯作的各种风动机具的最⼤⽤风量和⾜够风压的要求。
(2)空压级位置要求固定式空压机站应设在洞⼝附近,并靠近变电站,当有多个洞⼝须集中供风时,可选在适中位置,但应靠近⽤风量较⼤的洞⼝。
空压机站应有具体的防⽔、降温和保温设施。
移动式空压机可根据⼯作⾯掘进距离布置在洞⼝或洞内,但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3)⼯作风压隧道⼯作⾯风压不应⼩于0.5MPa ,⾼压凤管的直径应根据最⼤送风量、凤管长度、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
(4)风管的安装和使⽤1)⾼压风管及接头装置的材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压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3)在洞外地段,当凤管长度⼤于100m 以内和温度变化较⼤时宜安装伸缩器,靠近空压机150m以内,凤管的法兰盘接头宜⽤⽯棉衬垫;4)长度⼤于1000m时,应在⾼压凤管最低处设置油⽔分离器,定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5)洞内⾼压凤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侧,凤管的前端⾄开挖⾯距离宜保持30~40m,并⽤分凤器(可⾃制)连接⾼压软凤管;6)各种闸阀在安装前应拆开清洗,阀门应进⾏⽔压强度试验,合格后⽅可使⽤;7)⾼压凤管在安装前应进⾏检查,当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不得使⽤,管内不得保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赃物;8)⾼压凤管使⽤应有专⼈负责检查、养护。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汇报小结
1
2020/12/09
2
2020/12/09
3
2020/12/09
4
2020/12/09
5
2020/12/09
6
左侧上部超前支护
左侧上部开挖、出渣;施工初 期支护和中隔壁
左侧中部开挖、出渣;施工初 期支护和中隔壁
左侧下部开挖、出渣;施工初 期支护和中隔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超前地质预报 测量放线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2020/12/09
拆除中隔壁、仰拱衬砌 仰拱填充、二衬施工
下一工序
右侧上部超前支护 右侧上部开挖、出渣;施工初
期支护和中隔壁 右侧中部开挖、出渣;施工初
期支护和中隔壁 右侧下部开挖、出渣;施工初
期支护和中隔壁 围岩监控量测
7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铁路隧道开挖工法
台阶法示意图及照片
3~5 m
两台阶法施工立体图示
三台阶法施工照片
• 注意问题:检查发现上台阶拱架节点大量悬空,安 全隐患大。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先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 心土平台,再开挖下部两侧边墙、 中部核心土。一般适用在Ⅳ~Ⅴ级 掌子面直立性较差的围岩。
施工要点: (1)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
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2)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
护稳定后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一次拆 除长度不宜超过15m。
(3)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仰 拱和二次衬砌。
中隔壁法(CD法)
中隔壁法开挖方式
中隔壁法(CD法)
①
⑤ ⑥
④
②
③
3~5 m 3~5 m
右下:交叉中隔壁法施工
7、双侧壁导坑法 (眼镜工法)
先开挖两侧导坑,再开挖中部, 一般适用于Ⅴ~Ⅵ级围岩的大断面。 围岩自稳性极差、浅埋、洞口、下 穿建构筑物等。
施工要点: (1)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
形,导坑断面宽度一般为整个断面的 1/3。
(2)两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 20m,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 行作业。
台车钻眼施工 小导洞超前施工
自制台架施工
2、台阶法 隧道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台阶 间控制一定距离,上下平行作业, 一般用在Ⅳ~Ⅴ级围岩。
施工要点: (1)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台
阶数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倍开挖洞径, 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情况、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 设备情况确定。
(2)上台阶施作钢拱架,必要时采用扩大 拱脚、锁脚锚杆(管)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 期支护变形;下台阶施工时应保证初期支护钢 架整体顺接平直,螺栓连接牢固,钢拱架必须 落在实处,严禁悬空或落在虚碴上。
交叉中隔壁法(精)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 • • •
CRD法 1、做临时仰拱 2、步步成环 3、开挖后地表沉降小 4、安全性更好
优点:步步成环、沉降小,安全可靠 缺点:速度慢、成本高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CRD工法
案例:郑西客 运专线秦东隧 道出口新黄土 段(Ⅴ级围岩) 和穿越远望沟 段采用“CRD 法” 施工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4 CD和CRD区别
• • • •
CD法 1、不做临时仰拱 2、不能步步成环 3、开挖后地表沉降较小 4、安全性好
项目三 隧道开挖方法
任务二 :洞身开挖方法 ——3.2.7 交叉中隔壁法
隧道施壁(CRD)的工序图;
掌握中隔壁( CRD )施工特点; 了解CD与CRD工法的区别。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1 定 义
将隧道分为左右 部分开挖,先分 部开挖隧道一侧 施做初期支护、 中隔板中隔壁, 并封闭成环,在 分布开挖另一侧, 完成隔板施工, 使隧道封闭成环。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2 工序图
隧道施工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3 施工要点
先行施工部位的临时仰拱应有向下的弧度
各部分开挖自上而下 及时施做初期支护、中隔壁、临时仰拱,步步 成环 缩短各部分开挖面的距离,使支护及早闭合
隧道施工
隧道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CRD法)
隧道交叉中隔壁法施⼯⼯艺(CRD法)3.4 交叉中隔墙法(CRD法)CRD⼜称交叉中隔法,在软弱围岩⼤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侧的⼀或⼆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侧的⼀或⼆部分,完成横隔板施⼯;然后再开挖最先施⼯⼀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法。
图3.1 隧道交叉中隔壁法施⼯3.4.1 适⽤范围交叉中隔墙法(CRD)可适⽤于Ⅳ~Ⅵ级围岩浅埋的双线隧道或多线隧道及特殊⼤断⾯隧道施⼯。
(1)优点①各部封闭成环的时间短,结构受⼒均匀,形变⼩,且由于⽀护刚度⼤,施⼯时隧道整体下沉微弱,地层沉降量不⼤,⽽且容易控制。
②由于施⼯时化⼤跨为⼩跨,步步封闭,因此,每步开挖扰动⼟层的范围相对⼩得多,封闭时间短,结构很快就处于整体较好的受⼒状态。
同时,临时仰拱和中隔墙也起到了增⼤结构刚度的作⽤,有效抑制了结构的变形。
③该法适⽤于较差地层,如采⽤⼈⼯或⼈⼯配合机械开挖的IV~V级围岩和浅埋、偏压及洞⼝段。
(2)缺点①由于地层软弱,断⾯较⼩,只能采取⼩型机械或⼈⼯开挖及运输作业,且分块太多,⼯序繁多、复杂,进度较慢。
②临时⽀撑的施作和拆除困难、成本较⾼。
③有必要采⽤爆破时,必须控制药量,避免损坏中隔墙。
3.4.2 施⼯⼯艺流程图3.4.2 隧道CRD法施⼯⼯艺流程图3.4.3 施⼯⼯艺3.4.3.1开挖(1)采⽤CRD法施⼯时,⼀般采⽤⼈⼯开挖或者机械开挖,尽量控制对围岩的扰动。
(2)开挖之前应根据施⼯图纸施做超前⽀护。
(3)按设计要求控制开挖进尺,⼀般控制在1榀钢架距离。
(4)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护,尽早封闭成环。
3.4.3.2初期⽀护3.4.3.2.1 初期⽀护⼯艺流程图3.4.3-01初期⽀护⼯艺流程图3.4.3.2.2 初期⽀护施⼯⼯艺(1)喷射混凝⼟①喷射混凝⼟原材料检验合格后⽅能使⽤,严格控制拌合物的⽔灰⽐,并经常检查速凝剂注⼊环的⼯作状况。
喷射混凝⼟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混凝⼟会流淌,过⼩容易出现堵管现象。
中隔壁法施工工艺工法
中隔壁法施工工艺工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6-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刘军1 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隧道施工的中隔壁法,也叫CD法施工,CD是“Center Diaphragm”的简称,自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施工设备不断的改进,隧道在设计方面也敢于向大断面与不良地质层挑战,由此在施工中人们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对于不良地质隧道采取分隔施工的办法,就是将大、中跨的洞室开挖转换成中、小跨的洞室进行分部开挖与支护,然后逐步拆去临时支护,达到隧道全断面开挖目的。
1.2工艺原理中隔壁法(CD法)施工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中将隧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二部或三部分层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墙临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
2 工艺工法特点2.1中隔壁法将大断面隧道施工分隔为小断面洞室施工,缩短了对开挖围岩的早期施工时间,从而扼止开挖围岩应力变化,有利于隧道安全施工。
2.2将隧道分隔为多洞室施工,增加了施工作业面,合理地组织施工,有利于加快大断面不良地质隧道施工进度。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Ⅴ级围岩浅埋强风化层、土层、断层破碎带或熔岩发育区及Ⅳ围岩偏压、浅埋软弱地层段施工。
4主要引用标准4.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4.2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施工方法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早预报、管超前、弱爆破、短开挖、少扰动、严治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中隔壁法(CRD)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7-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刘成峰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交叉中隔壁法又称CRD法,是Cross Diaphragm的简称,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或者6个相对独立的小洞室分部施工。
施工遵循“小分块、短台阶、短循环、快封闭、勤量测、强支护”的施工原则,自上而下,分块成环,随挖随撑,及时做好初期支护。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有利于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目前主要运用于Ⅳ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段的隧道施工。
1.2 工艺原理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就是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掘进施工中,通过设置中隔壁和临时仰拱(两者交叉)将开挖断面分成4个部分,然后再根据围岩情况细分部进行开挖,此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导管、锚喷网、格栅洞壁支护系统和中隔壁、临时仰拱联结,使断面支护及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
同时,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2 工艺工法特点2.1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中隔壁能有效的阻止支护结构和收敛变形和下沉,在控制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优于其他工法。
2.2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并辅以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挂网和格栅喷砼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岩扰动小,故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2.3其支护系统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2.4能有效应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5交叉中隔壁法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工序繁多,各部各道工序相互干扰比较大,无法利用大型施工机械,施工速度较慢。
3 适用范围交叉中隔壁法主要适用Ⅳ~Ⅵ级大断面软弱围岩铁路、公路隧道。
4 主要引用标准4.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4.2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 施工方法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时采用将大的断面划分为四个部位开挖支护,交叉中隔壁工法分部图1: 4132图1 交叉中隔壁工法施工图开挖支护顺序:先开挖①部,①部全封闭完成8~10m 后开始开挖②部,此时①、②部同时向前开挖,在②部开挖开挖支护完成8~10m 后,再开挖③部……同样的方式开始开挖④部,这样就形成了以①-②-③-④开挖支护顺序的CRD 法开挖支护局面,四部同时施做,同时前进。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6.2 操作要点6.2.1 施工准备1风、水、电管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现场布置,机具设备、人员配置、材料装备、修建防排水设施等。
2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施工设计,详细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监测计划。
图2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2.2 超前小导管施工小导管一般采用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做成尖楔状,便于打插入孔中或直接打入,在管身前部2.0m范围内按梅花形布置,钻φ7mm的注浆孔,以便钢管进入底层后对围岩空隙注浆。
注入纯水泥浆时,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1:0.5~1:1.25之间,水泥浆由稀到浓逐渐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级变浓。
为注浆后尽快开挖,选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并掺入一定量的水玻璃溶液,以缩短初凝、终凝时间,注浆压力0.5~1.0MPa。
6.2.3 超前地质预报隧道施工通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可主动获取地质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报开挖面前方不良地段的位置、规模和性质,为优化、完善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地质信息依据。
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及早制定预案,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安全进行。
6.2.4 交叉中隔壁法洞身开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共将隧道分为六部分,具体划分为见图3.图3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横断面1 ①部施工超前支护→开挖①部→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按设计初喷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型钢钢架,设锁脚锚杆,必要时扩大钢架拱脚,安设横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②部施工开挖②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步骤及工序同⑴。
3 ③部施工开挖③部→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初喷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 ④部施工开挖④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步骤及工序同⑶。
5 在滞后于④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⑤部;隧底周边部分按设计初喷混凝土;接长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安设仰拱型钢钢架。
6 开挖⑥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5。
并使型钢钢架之封闭成环。
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将隧道共分四部分完成。
相邻开挖导坑施工间隔为8~10m,每侧导坑采用正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长度3~5m。
分部开挖后及时施作临时支护和初期支护,使分部支护成环,各部每次开挖进尺不大于1m。
6.2.5 初期支护施工施工程序:开挖后初喷混凝土→系统支护施工(锚杆、钢筋网、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1开挖完成后,检查断面并对欠挖部分进行处理,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初喷,以尽早封闭开挖面,确保施工安全,混凝土初喷厚度不小于4cm,且不大于6cm。
为了保证初喷厚度,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在拱顶挂设金属网。
2 初喷完毕后进行钢支撑的架设,钢支撑纵向连接采用螺纹钢筋连接,按照设计设置钢支撑及连接钢筋的间距。
3 钢支撑施工完毕后进行钢筋网的安设,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边长,钢筋网必须和工字钢焊接牢固。
4 安设钢拱架,每榀钢架分拱、墙两次架成,钢架的拱脚或脚底不得置于虚碴上,若是虚碴则先夯实,用混凝土找平并支垫槽钢或砼预制块,然后再架设钢拱架。
5 钢筋网施工完毕后进行复喷,复喷至设计厚度。
6 锁脚锚管要紧随钢拱架施作,锁脚小导管与拱架焊接必须牢固。
7 临时仰拱距掌子面距离要严格控制,一般为3~5m。
8 锚杆按照设计要求布设,锚杆钻眼安装时要求定位要准确,钻孔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深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cm。
6.2.6 监控测量监控测量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控,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测量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与工程类比法相结合,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或施工决策。
1 监测项目交叉中隔壁法施工主要监测项具体见下表:表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2 测量结果分析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由专业监测人员真理分析监测数据。
结合围岩、支护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绘制各种变形或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3 围岩稳定性判定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应根据量测结果按以下方法进行。
1)按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见表2。
表2 变形管理等级表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
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在浅埋地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用监控量测分析判别。
3)根据位移时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2/d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2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围岩稳定性判别是一项很复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采用上述几种判别准则进行综合评判。
6.2.7 临时支护拆除1 拆除的前提条件支护拆除前必须保证拆除段的永久支护已经封闭完成,且结构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实践证明:封闭后若背后存在空隙、空洞,初支仍然会有一定量的变形,甚至会开裂。
此时的初期支护为半刚性结构,必须加强注浆回填工作,充填初支背后空隙、空洞,增强初支的刚性,避免因拆除中隔壁引起初支下沉和变形,导致隧道出现险情。
2 拆除判定标准及原则1)拆除的判定标准规定如下:支护拆除前该拆除段沉降和收敛量测结果都满足稳定条件,沉降收敛达到稳定的标准为收敛不超过0.2mm/d。
拱顶下沉量控制在7d时间的增量≤2mm;净空位移量控制在7d间的增量≤4mm(拱顶下沉量的2倍)。
2)拆除临时支护作业点离最近的④部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得小于60m,临时支护拆除后能尽快进行二次衬砌支护,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加密布置监控量测点,做好监控量测工作,拆除期间认真分析监控量测结果,若有异常情况,停止拆除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3 拆除顺序拆除时采用破碎锤破除喷射混凝土,用氧炔焰割除连接,局部采用风镐破碎。
临时支护拆除时一次性拆除长度以不大于5m为宜。
拆除顺序为:破除上部中隔墙混凝土→割除上部中隔墙工字钢→破除右侧临时仰拱混凝土→破除左侧临时仰拱混凝土→割除右侧临时仰拱工字钢→割除左侧临时仰拱工字钢→破除下部中隔墙混凝土→割除下部中隔墙工字钢。
7 劳动力组织应根据开挖断面大小,机械化程度高低及作业空间能否允许各主要工序间开展平行作业或影响各主要工序间开展平行作业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劳动力配置。
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CRD法施工为例:现场共分6个组,即一个技术组、五个综合班。
技术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和测量量测工作;综合班分别负责交叉中隔壁①②③④部开挖支护工作。
机械班负责机械、管路等的维修和机械开挖、出碴工作,如表3所示,供参考。
表3 某公路隧道CRD法施工劳动力配置表8主要机具设备机械设备配置以先进、高效、适用、配套为原则,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必须充分满足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的需要。
由于施工工序众多,施工机械和设备要尽可能的①③部、②④部协调配合使用,充分发挥施工机具的最大效益。
做到配套合理,经济实用。
某三车道公路隧道CRD法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如表4所示,供参考。
表4 某公路隧道CRD法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9 质量控制9.1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9.1.1 支护不及时,封闭不及时,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扰动松动圈扩大;9.1.2 各部部距不合理,仰拱(或临时仰拱)距各部掌子面距离太大;9.1.3 拱架落底处承载力不足,落底处不密实或悬空;9.1.4 沉降未稳定,过早拆除中隔壁;9.1.5 喷射混凝土不密实,背后存在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