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植物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研究生入学《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是为招收园林植物育种与应用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园林植物栽培相关的基础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掌握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了解树木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掌握园林树木栽植施工、养护管理(土壤、水肥以及整形修剪)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分析、解决园林植物栽培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园林植物栽培施工、养护管理中应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一)试卷内容及分值
试卷满分为100分,由以下内容构成:
1、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与相关概念20分
2、园林树木移植、栽培理论与技术30分
3、园林树木土、肥、水及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理论与技术30分
4、园林树木整形修剪主要方法与作用20分
(二)答题方式及考试时间。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植物保护学》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植物保护学》

附件5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保护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保护学》考试是为招收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基础植物保护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植物保护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植物保护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植物保护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1.植物保护学定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史3.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考试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与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了解植物保护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

3.掌握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掌握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二)植物病害考试内容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类型2.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基本因素3.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征的概念;植物病害病状和病症的类型考试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病原真菌、病毒、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等等。

2.掌握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四个阶段。

3.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例如柯赫法则的内容和其局限性,以及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例如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要点。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工程力学-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三)2018.9.10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工程力学-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三)2018.9.10

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工程力学》考试是为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三》科目考核的一部分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工程力学是工程学院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力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工程力学中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工程力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1.静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力的概念、刚体的概念
3.静力学公理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刚体和力的基本概念,例如: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
2.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例如:固定和活动铰支座、固定端约束;
3.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能够用分离法绘制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图;
4.掌握静力学的五个公理和两个推论。

(二)平面和空间力系问题
考试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
2.平面和空间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物体系平衡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复试考试大纲本《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两大部分,要求考生能够了解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各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技术、PCR技术以及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相结合的以基因转移技术为核心的植物基因转移技术等相关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大体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史、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和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

第一节:基因研究的发展历史,基因工程的诞生简要介绍基因研究发展理论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技术上的三个重要成果第二节:研究内容:基因工程的概念,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已在医药业、农牧业、食品工业、环境保护、能源开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节着重介绍基因工程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重点: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难点: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五个方面基本操作程序,对基因工程有初步了解。

第一节: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的制备介绍来自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制备的方法(cDNA法,限制酶法,PCR方法,物理法以及人工合成法等)以及植物目的基因克隆的新策略。

第二节:DNA片段与载体DNA体外重组使用某种方法将DNA分子进行剪切,然后进行两种DNA分子的连接。

第三节:DNA重组体转入受体细胞利用化学法或电击法将重组体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第四节:重组体克隆的筛选与鉴定重组体克隆的筛选与鉴定的方法较多,本节只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表型直接筛选法和菌落或噬菌斑原位杂交。

第五节:外源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的表达是基因操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复试-《畜牧学概论》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复试-《畜牧学概论》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
《畜牧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处硕士研究生复试《畜牧学概论》是为招收养殖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畜牧学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畜牧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畜牧学在动物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畜牧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畜牧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畜禽养殖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动物营养与饲料
考试内容
1. 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
2.必需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3.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4.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5.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征:各类饲料的营养特点
6.饲料配合的原则和方法:饲料配合的概念和种类,饲料配合的方法
考试要求
1. 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类及其各类养分的概念。

2.掌握初水分、束缚水、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平衡和互补的概念及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3.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及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和产品净能的概念。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生物化学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生物化学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本《生物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学、林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以及其他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基本理论等。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考试内容1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核酸的种类和分布;核酸的化学组成DNA的分子结构;RNA的分子结构核酸的一般性质;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2 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及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和肽链的结构及命名;重要的天然寡肽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构象和维持构象的作用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紫外吸收与呈色反应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蛋白质的应用3 酶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分类和命名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中间产物学说;酶的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诱导契合学说;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胰凝乳蛋白酶的催化机理;酶原激活酶反应速度的测量;酶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底物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和米氏方程;pH对酶作用的影响;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酶活性调节酶的活力测定及分离提纯维生素与辅酶1。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操作系统》考试大纲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操作系统》考试大纲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操作系统》考试大纲附件5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操作系统》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操作系统》考试是为招收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包括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实现原理及算法,分析和研究操作系统相关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及技术。

能运用操作系统的实现原理、算法及技术,针对操作系统相关功能模块,如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模块的性能要求,初步具备分析并设计操作系统相关项目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操作系统概述(1)考试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历史;●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计算机硬件简介;●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2)考试要求:能够能够分析和区别各种操作系统的不同性能特征;能够初步分析各种操作系统结构模型的性能特点等。

2.操作系统用户界面(1)考试内容:●一般用户的输入输出界面;●命令控制界面;●Linux和Windows的命令控制界面;●Linux和Windows的系统调用。

(2)考试要求:能够能够分析和区别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能够初步分析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功能等。

3.进程管理(1)考试内容:●进程的概念;●进程的描述;●进程状态及进程转换;●进程控制的内容:进程创建与撤销、进程阻塞与唤醒等;●进程同步、互斥、临界资源、临界区的概念,信号量机制的概念及应用;●典型进程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和哲学家进餐问题的解决办法;●进程通信的三种实现机制:共享存储器通信、管道通信、消息传递系统通信;●死锁的基本概念:定义、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条件、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线程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复试考试大纲本《植物学》考试大纲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门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考试要求(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是为招收农艺与种业“园艺”相关方向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生产管理、育种技术及新品种培育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的发展现状,了解前沿领域,具有应用园艺植物栽培学、育种学等知识综合分析、认识和解决园艺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园艺植物栽培学概论
考试内容
1 园艺业发展简史和现状:园艺植物的原产地、中国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等。

2 园艺植物栽培的重要意义:在食品与营养品、工业原料、绿化与环境、园艺文化等方面园艺生产的重要性。

3 园艺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园艺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热点。

考试要求
了解中国园艺业发展的悠久历史,中国园艺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园艺产业发展的前景和热点。

(二)园艺植物的繁殖
考试内容
1 育苗场地的条件与规划
2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的特点与应用;种子质量的检测包括含水量、净度和千粒重、发芽力和生活力的测定等;水分、温度等环境因子和休眠因素对种子萌发。

2019- 考试大纲-林学概论 (2)

2019- 考试大纲-林学概论 (2)
1、要求考生了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要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2、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林业生态工程、林带的防护距离与疏透度、荒漠化与荒漠、沟壑密度与侵蚀模数、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等基本概念;
3、要求考生掌握我国目前开展的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沙地的主要类型?沙丘的移动规律?依据外营力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
3、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单元顶级学说与单元顶级学说的主要观点、k-对策者与r-对策者间的异同、我国森林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森林自然演替的主要过程;
4、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森林对降水再分配的影响”以及“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点”。
五、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
1、要求考生了解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立地类型的划分、造林地类型及特点、造林地的整理、良种选育的基本途径与程序、引种以及苗木培育等内容;
2、要求考生掌握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有哪些?“种”、“双名法”的基本概念;
3、境
1、要求考生了解影响森林植被的环境因子有哪些?森林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中国森林植被分布状况;
2、要求考生掌握环境与森林环境、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物候期与物候相、霜害与冻害、蒸发与蒸发散、主导因子与限制因子、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等基本概念;
六、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
1、要求考生了解森林经营理论的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及其任务、林木分级、次生林经营技术等内容;
2、要求考生在理解林木分化与自然稀疏、抚育采伐与疏伐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疏伐有哪些种类?如何确定抚育间伐开始期?传统永续经营与生态系统经营的主要区别?常用次生林林分改造方法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书目:陈祥伟,胡海波主编.林学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信息化)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信息化)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是为招收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拨功能的水平考试。

其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及网络应用的情况,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数据分析、组织等数据库的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计算机综合应用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试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三部分内容。

各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如下:(一) 数据库技术(50分)1.数据库系统概述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了解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正确含义。

2). 数据管理的进展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相比于文件系统具有的优点。

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结构理解三级模式,两级映像,两级独立性;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内容。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理解DBMS的主要功能;了解DBMS的组成。

5). 数据模型。

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目 录
2010年浙江林学院336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土壤肥力 2 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 3 容重
4 土壤潜性酸
5 土壤剖面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5分) A正长石和斜长石 B白云母和黑云母
2 写出物理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作用结果,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 素。(5分)
2010年浙江林学院336农业知识综 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4 同功器官
5 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是______。( )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2 通常情况下,木本植物的年轮包括两个部分,即______。( ) A.早材和晚材 B.心材和边材 C.硬材和软材 D.环孔材和散孔材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加试-《基础生物化学》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加试-《基础生物化学》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基础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础生物化学》是为招收园艺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报考者而设置的加试科目,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生物化学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基础生物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园艺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加试科目。

主要内容包括核酸、蛋白质、酶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生物化学重要理论,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考试内容
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 蛋白质化学
3. 酶
4.糖类分解代谢
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6.脂类代谢
7.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8.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代谢
9.核酸的生物合成
10.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二)考试要求
1.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核酸的种类与分布、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核苷、核苷酸、二磷酸及核苷三磷酸、环化核
苷酸;掌握DNA的分子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以及RNA的分。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本《植物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复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被子植物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规律,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植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植物的自然分布区与植被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发生与发育规律,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4.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5.综合应用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生理功能。

(二)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史特点1.藻类的藻体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法及生态习性,明确它们在植物界的地位和作用。

2.粘菌、真菌和地衣的一般特征,主要代表类群及其营养体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3.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精子器和颈卵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及生活史特征。

4.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和结构,以及世代交替的特征。

5.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各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特点。

6.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分类原则,重点科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种类的形态特征、区别要点及经济价值。

植物分类的双名法及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

7.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被子植物的形态发生和发育1.种子的基本构造。

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和无胚乳种子区别,幼苗的基本类型。

3.根、茎、叶的形态、类型。

营养器官的发育过程、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

营养器官发育和解剖结构在不同类型植物上的表现和差异。

营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

4.植物繁殖的概念。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发育及有性生殖过程。

(四)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1.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的基本原理,综合应用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林木育种学-2019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林木育种学-2019

浙江农林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林木育种学》考试大纲
本《林木育种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林木选育技术基础、育种资源与引种、种源与优树选择等10个章节。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林木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备一定的林木育种学研究和良种培育技术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1、林木选育技术基础
2、育种资源与引种
3、种源与优树选择
4、杂交与倍性育种
5、无性系选育、繁殖与造林
6、种子园
7、遗传测定
8、林木抗性和品质育种
9、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0、林木育种策略与多世代育种
二、考试要求
1、林木选育技术基础
了解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关系;掌握种内多层次变异及其产生原因。

认识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因素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掌握遗传力、配合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的计算以及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认识选择类型及其特点,掌握选择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育种方法与树种繁殖方法的关系。

2、育种资源与引种
了解树木遗传资源的概念与类别,理解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林木遗传资源对林木遗传改良的意义与作用。

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意义以及林木遗传资源流失的原因。

理解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目的;掌握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等。

掌握引种成功的标志;了解引入外来树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选择外来树种。

《植物保护》考试大纲

《植物保护》考试大纲

附件4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保护》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保护学》考试是为招收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基础植物保护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植物保护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植物保护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植物保护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 绪论考试内容1)植物保护学定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史3)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考试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与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 了解植物保护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

3. 掌握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掌握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2. 植物病害考试内容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类型2)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基本因素3)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征的概念;植物病害病状和病症的类型考试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病原真菌、病毒、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等等。

2)掌握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四个阶段。

3)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例如柯赫法则的内容和其局限性,以及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例如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要点。

3. 植物虫害考试内容1)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和体壁2)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和昆虫的激素3)昆虫的生物学特征:生殖方式、变态类型、生活史、生物学习性4)植物害虫的主要类群: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形态特征及习性、重要科及其形态特点5)刺吸式害虫及其危害:种类、危害症状及其特点;咀嚼式害虫及其危害:种类、危害范围、危害症状及其特点6)重要农业害螨及其危害:害螨的种类及其危害范围、危害症状及其特点生活史对策考试要求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昆虫的附肢类型及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作物育种学》-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作物育种学》-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作物育种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作物育种学》考试是为招收作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作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作物育种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作物育种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作物育种学绪论考试内容1.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2.作物育种学的发展3.近代育种的成就以及作物育种的展望考试要求1.掌握作物品种概念。

2.了解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掌握作物育种学概念及其性质任务。

(二)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考试内容1. 作物的繁殖方式2.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3. 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特点考试要求1. 掌握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概念。

2. 理解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在生产上的意义。

3. 自交的遗传效应,正确理解P14的“Xn =(1-1/2 n)r *100%”。

4. 理解“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这对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来说有何异同?5. 品种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6. 作物品种一般可分为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四种类型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育种特点?。

《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考试大纲(新版含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考试大纲(新版含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考试大纲(新版含植物造景)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考试是为招收风景园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常用园林植物种类,掌握其原产地、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掌握植物群落知识;考生应具备完整的园林植物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园林植物景观应用等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应用园林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并绘图表达;具备利用园林植物的知识解决环境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内容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园林树木学70%、花卉学50%、植物造景30%。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园林树木学(一)园林树木概念及其分类考试内容:1、园林树木学的涵义;2、园林树木的种质资源状况;3、园林树木的植物学分类和人工分类法,植物的命名。

考试要求:1、掌握园林树木的定义及其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2、掌握园林树木的种质资源状况;3、了解园林树木的植物学分类方法、植物分类等级及裸子植物的郑万钧分类系统、被子植物的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和克朗奎斯特系统的特点;4、了解园林树木的性状、观赏特性、园林应用分类法;5、掌握植物的双名法、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6、了解园林树木的地理分布规律。

(二)园林树木的形态及其造景特点考试内容:园林树木的性状、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的基本结构、形态变化、观赏特点。

考试要求:1、熟悉园林树木的性状,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的概念、类型及其变化;2、了解园林树木的性状,根、茎、叶、花、果、种子等观赏特性;3、掌握根据园林树木的形态术语进行园林树木形态描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门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
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2.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
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
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
生长。

4.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和叶序的概念;熟
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
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了解茎与叶、茎与根之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
长中的相互影响。

6.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三)植物的繁殖
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掌握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
类型;熟悉各类型的代表植物。

3.了解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4.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以及形态结构;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
的形成。

5.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与区别;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及其生
物学意义。

6.理解并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掌握无融合生殖及
多胚现象的概念。

7.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掌握胚乳的发育类型。

8.了解果实的形成;掌握果实的类型及各种代表植物。

9.理解并掌握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的概念。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熟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了解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2.了解孢子植物类群及特征及代表植物。

3.熟悉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4.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分类原则和主要分类系统;了解各被子植物
大类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和进化关系。

5.熟悉常见植物的分类地位;掌握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点及代表植物。

6.掌握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趋势。

7.掌握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从低等植物进化到高等植物过
程中植物营养体的演化、生殖方式的进化,以及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掌
握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

8.了解被子植物起源的主要学说;掌握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派;熟悉被
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9.了解被子植物系统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了解分子系统学、进化基因组学和进
化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主要特点。

三、主要参考书目
1.方炎明主编.植物学(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2.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