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精选文档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
七年级(上) 语文半期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18分)从末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_______(垂落飘洒)下,不见其发瑞,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_______(串串片片簇簇点点)银光,就像beng 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bèng溅辉煌(2)在文段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前面的横线上。
(4分)(3)在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藤萝状况的字,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4分)概括词:反义词:(4)“挑逗”在感情色彩上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4分)(5)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2分)改为改为2.用课文原句默写。
(任选5题,每题2分,共10分)(1)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3)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 桂林七星公园内有一门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辛弃疾《西江月》中能同样以动写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佛家要求弟子常“眼观鼻,鼻观心”的静心打坐反省。
儒家也有类似的观点是:。
(7)为人要宽宏大度,《论语》中孔子是怎么说的:3.语言运用:(7分)李好东叔叔在火车站门口,见一水果摊上写着“进口水果,6元/斤”。
便买了5斤,吃起来感觉味道有变,去找小贩论理,“你这劣质水果,还说是进口的,这不是坑人吗!”小贩振振有词道:“你吃了,还说不是进口的?”李叔叔听了这个高论,竟一时无话。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半期测试卷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00分)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2.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 分,共1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蓑.(suō)笠酝酿.(liàng)嘹.(liáo)亮翻来覆.去(fù)B.镶.(xiāng)嵌贮.(chù)蓄捶.打(chuí) 水波粼粼.(lín)C.鸣蝉.(chán)整宿.(sù)匿.(lì)笑咄.咄逼人(duō)D.碣.(jié)石澄.(chéng)清姊.妹(zǐ) 扣人心弦.(xián)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抖擞畸斜一霎个得其所B.菡萏分岐簿雪呼朋引伴C.决别憔悴凌镜入门不顾D.沐浴荫蔽树杈喜出望外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B.由于牧羊人的辛勤植树,使这片广大的荒原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农场。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5、排列下面语句,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一个人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敏锐。
七年级(上)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00分)亲爱的同学:两个多月的辛勤耕耘,在这个秋意浓浓的日子,你开始在南开收获了!展开这份试卷,你要捕捉的是思想与情感的火花;拿起手中的笔,你要唤醒的是超越自己的勇气。
让自信与细心相随,祝你成功!一、基础赛场(28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5分)一丝不苟小心翼翼卒然长逝头荤目眩问心无愧远大报负险象迭生庸禄一生灰心丧气暮色四合花枝召展搏击云海错别字改正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苦涩.(sè)伶仃.(dīng)迸.溅(bèng)硕果累累.(lěi)B、屡.次(lǚ)伫.立(zhù)酝酿.(liàng)忍俊不禁.(jīn)C、唱和.(hè)挑.逗(tiǎo)乌桕.(jiù)玲珑剔.透(tī)D、纳罕.(hǎn)啜.泣(chuò)朦.胧(méng)繁弦.急管(xuán)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心灵史》这部长篇小说的发表所引起的和所产生的影响是作者始料不及的。
②今年,海关人员在识别入境商品的逃税方面又有了新的手段。
③暴雨面前,大家团结一致,战胜了困难经受住了的考验。
A、惊动测量严肃B、轰动监测严格C、轰动检测严峻D、震动检测严峻4. 下列句子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2分)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大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 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脏又破,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
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法是:()(2分)A、你说:“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嬉.(xī)戏济.(jǐ)南一瞬.(shùn)间头晕目眩.(xuàn )B啜.(chuî)泣黄晕.( hùn ) 酝.酿 (yùn) 蹂躏.( lìn )C唱和.( huî ) 竦峙.( zhì ) 嶙峋.( xún ) 鹤唳.云端(qì)D洗濯.( chuï ) 肥硕. (shuî ) 点缀.(zhuì) 忍俊不禁. ( jì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梦寐津津乐道澄清呼朋引伴 B诱惑多姿多彩训诫问心无愧C耸立猝然长世骚扰阴晴园缺 D笼罩碌碌终生凝望仙露琼浆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 小心翼翼..(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谨慎、严肃)擎.天撼地(举起)宛转B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见贤思齐.(相同)小憩.(休息)C慧心未泯.(灭,丧失)获益匪.浅(非、不)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D清冽..(水清)竦.峙(挺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措施)4、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拟人)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排比、拟人)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比喻)D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排比)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6.选词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1)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________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满分30分)1.用正楷抄写(2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戏谑.()苦心孤诣.()qiáo cuì( ) 步履pán shān()3.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滑稽俗不可奈B.嫌恶恍然大悟C.元勋销声匿迹D.嘟嚷人情世故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挂念、惦记)B.这首诗发表时,我突然心血来潮,便在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
(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C.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D.一年到头,邓稼先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的工作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迎着风,满身灰尘)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B.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的田径队训练。
C.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6.依照下面句式,补写一个句子,使三句话组成一段意义相关的文字。
(2分) 金钱能买到佳肴,不一定能买到胃口;能买到书籍,不一定能买到知识;,。
7.《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课外“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请你将课外读过的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的梗概(或大体意思)写出来。
(30字左右)(3分)作品名称:作者:内容:8.根据课文默写(12分)(1)《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2)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诗句是:,。
七年级(上)半期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
一、积累运用,展示你的语文功底(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虐杀(nuè) 揶揄(yēyú) 抽噎(yī)B.撰文(zhuàn) 无垠(yín) 熹微(xī)C.寂寥(liáo) 造孽(xuè) 颀长(qí)D.戏谑(nuè) 簪子(zān) 虔诚(qi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2分) ( )A.苦心孤旨心血来潮崭露头角B.索然无味刮目相看消声匿迹C.乐以教和大动干火笑容可掬D.俗不可耐任劳任怨窸窸窣窣3、仿照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2分)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①②4、古诗文运用:(8分)⑴沉舟侧畔千帆过,。
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⑷成语“择善而从”是根据《论语》中哪一则而来的?,。
⑸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5、你曾是一位纪律较差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转变成为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最近,班上评选“遵守纪律标兵”,你全票当选。
班主任宣布结果后,同学们都欢迎你上台讲话,请你将应说的话写在下面。
(2分)__________ 6、名著(5分)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 _,又叫______________。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___。
二、阅读感悟,展示你的理解与创造能力。
(3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其后7~10各题。
(共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半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半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瞬.间(sùn) 喧.腾(xuān) 凝.成(yínɡ)B训诫.(jiè) 啜.泣(cuò) 嶙峋.(xín)C骚.扰(shāo) 辜.负(ɡū) 茁.壮(zhuó)D伫.立(zhù) 鹤唳.(lì) 伶.仃(lí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离乱年代铃珑剔透蜕作庸人碌碌终身B冉冉升起多姿多采不可磨灭回味无穷C各具风韵一扫而光阴晴园缺异国他乡D如蚕结茧获益匪浅猝然长逝逆来顺受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3分)A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B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没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D因为我听见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
(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B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
(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
)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得到的好处很多。
)5、与下面一句话句意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3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而就有这样一些不讲科学的人将这影响绝对化了,________________。
B.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否则就是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
C.他们认为近朱者一定赤,近墨者也必定就黑,其实并非如此,赤不赤,黑不黑,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D.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看看这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写拼音。
(4分)①静谧( )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huò( )然开朗。
②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 )、bó( )学的人。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0分)①《春》:□□□□□□□,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④《十二章》: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⑤《次北固山下》:□□□□□,江春入旧年。
⑥《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道龙标过五溪。
⑨《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篇段积累——默写曹操的《观沧海》片段。
(4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
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答后面问题。
(4分)他先到东海龙宫去折腾,逼龙王交出a ;又去冥司闹事,把生死簿上猴类名单一笔勾销。
他还蔑视玉皇大帝,在天宫大闹了一番,杀得十万天兵天将望风而逃。
不久,他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
各路神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他塞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
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烧炼,他反炼得b 。
他冲将出来,大叫:“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①根据内容在ab两处填上四字词语:a□□□□ b□□□□。
②此段文字出自名著《》,文本中主人公的名字是。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
6、选出下列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笼罩着我○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4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A ○1移情○2反复○3比喻○4设问B ○1通感○2反复○3比喻○4反问C ○1通感○2排比○3比喻○4反问D ○1移情○2排比○3比喻○4设问 7、下列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哦!这就是蝉生命的意义!B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C 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脑中只绷了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啊”!D 这是一个山村孩子从小的梦想——对大海的向往。
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本文选自她的作品《铁萧人语》,本文通过描写紫藤萝的兴衰,告诉人们生命的长河虽然曲折,但永远前进。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是孔子。
C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文学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D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9、下列哪一项中带点的字的意思相同( ){{ {{<二>、填空题。
(12分)(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4)《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
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笔画数最多的是:A. 晴B. 梦C. 鹅D. 龙2.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水波、水杯B. 早晨、晨练C. 工厂、工厂D. 课本、课本3.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
B. 小鸟在歌唱。
C. 花儿在微笑。
D. 风儿在吹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戴着一副眼镜。
B. 我们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习惯。
C. 这个电影太感人了,使我很受感动。
D. 他每天早晨跑步,坚持了一个月,终于减肥成功了。
5.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2.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水浒传》。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2. “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 成语“______”出自《史记》。
4. “______,悠然见南山。
”5. “______,不耻下问。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2. 请解释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
4.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七年级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前言:亲爱的同学,这是你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语文考试。
请你先平复紧张的心情,然后仔细读题、认真答题、工整书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平时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在考试中得到完美的展现。
祝你考试顺利。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在热播之余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与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键盘、触摸屏甚至语音输入都日渐普及,信息时代汉字的输入效率越来越高。
但与此同时人们提笔忘字、张口忘词的情况却愈演愈烈。
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个话题,完成一系列试题。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提示,按顺序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6分)⑴看着三轮车远去,我绝没想到那竟是与母亲永远的 jué bié。
⑵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全家产生了 fēn qí。
⑶泥土的气息、青草的香味、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ùn niàng。
2.善用形声字的声旁,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语音。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3分)A.粼粼.(lín)麒麟.(lín)鱼鳞.(lín)磷.矾(lín)B.须臾.(yǔ)阿谀.(yǔ)庾.姓(yǔ)丰腴.(yǔ)C.嘈.杂(cáo)漕.运(cáo)曹.操(cáo)马槽.(cáo)D.憔悴.(cuì)萃.取(cuì)翠.绿(cuì)精粹.(cuì)3.成语大多从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或日常生活中演化而来。
成语的使用应遵从既有的习惯,不宜擅自变动。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读书不求甚解....,恐怕很难领会书中的真意。
B.请您赐教,在下定当洗耳恭听....。
C.我和他关系极好,简直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D.不能将技术和艺术混为一谈....,两者境界截然不同。
七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卷(附答案)福建省龙岩市中都中学11-1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liǎn()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chè()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B、擎天撼地:震撼获益匪浅:非、不C、呼朋引伴:招引明察秋毫:比喻细微的事物D、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瘦骨嶙峋:形容人不精神3、请你仿照例句用特定格式说话:(4分)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仿写: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4分)《》、《》是冰心在()(国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以“爱的哲学”为主题,她认为()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例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5.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9分)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过……为此,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1)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来宣传这次活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述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感受自然”—你最喜欢的一处自然美景是哪里?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3分)6、古诗词填空(任选五题)(10分)(1)(2分)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2)(2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6年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班级: 姓名: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 、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搓捻..(cu ō ni ǎn ) B 、唱和.(hé ) 荫.蔽(yìn) 匿.笑(nì)分歧.(qí) C. 尴.尬(g ān ) 绰.号(chuò) 威慑.(shè)咄.咄逼人(du ō) D 、澹澹.(dàn) 耸.峙(s ǒng) 栖.息(x ī)诀.别 (ju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喉咙 斗擞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B. 澄清淅沥 人迹罕至 威风凛凛C. 博学 和蔼 人声顶沸 截然不同D. 感概奥秘 小心翼翼 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是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
5、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C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他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马致远,元大都人,着名散曲作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着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8、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哎呀,真是美极了。
”妈妈说:“我十分满意”!C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 (舍弃)B.元方入门不顾.( 照顾)C.与儿女..讲论文义(泛指小辈)D.去后乃.至(才)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1. ,随君直到夜郎西。
12.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刘禹锡)13. ,铁马冰河入梦来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14.《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15.《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诗句是:,。
1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朱自清)三、阅读与理解。
(一)古诗赏析(共4分)。
次北固山下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2分)18.全诗共四联,选择你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19-23题)(16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9、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2分)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曲肱而枕之D 、学而不思则罔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不亦说.乎 ( )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为.人谋而不忠乎( )2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2.《论语》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其中有很多成语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三个来(3分)23.选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重点强调了什么?试举例具体说明一下。
(3分)(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回答24-27题。
(11分)A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像人样的。
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B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C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24.找出文中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并谈谈这些词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A节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中B段省略的内容是属于记叙当中的_______,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什么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母亲的心》回答28-31题。
(11分)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 ān然泪下!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