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卷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瞻仰(zhān yǎng)B.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不得不取消了。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插图也特别精美。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感激老师对我的教导:“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B.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听古典音乐,如《梁祝》、《月光奏鸣曲》等。

C. “你们为什么这么晚才来?”老师疑惑地问。

D. 小明一回家就埋头写作业,连晚饭都没有时间吃。

4. 下列各句中,下列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屡次犯规,被裁判员出示了黄牌。

B.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述清晰,是一篇优秀的论文。

C. 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从不推卸责任。

D. 她的歌声悠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位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做到精益求精。

B.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灯火辉煌,宛如仙境。

C.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D. 这场足球比赛异常激烈,双方队员拼尽全力。

6. 下列名句出自哪位作者的作品?()(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 下列词语出自哪篇课文?()(1)朝霞映照,湖面色彩丰富,远处山峦隐约可见。

()(2)天上的月亮,犹如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

()(3)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景色,仿佛听到了那悠扬的歌声。

七年级上半期考试语文

七年级上半期考试语文

乐山市实验中学2024届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6小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嫩.芽(nèn)瘫.痪(tān)分歧.(qí)贮.蓄(chù)B.点缀.(zhuì)诀.别(jué)攥.紧(zuàn)拆.散(chāi)C.憔悴.(cuì)澄清..(chéng)逮.住(dǎi)祷.告(dǎo)D.树杈.(chà)攲.斜(qī)寒战.(zhàn)匿.笑(n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倜傥鉴赏人迹罕致咄咄逼人B.侍弄耸立人声鼎沸混为一谈C.响晴确凿翻来复去喜出望外D.秕谷轻捷油然而生竭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春天到了,小鸟们在枝头上呼朋引伴,嬉戏玩耍。

B.秋天,一片丰收的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呀!C.当老师把问题答案公布出来,他才恍然大悟。

D.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A.①⑤④②③B.②①⑤④③C.⑤③②④①D.④⑤③①②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陆续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成都M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及详解

成都M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及详解

成都M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班级姓名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9分)1、下列句子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澄清(chéng)糟蹋(tà)颤抖(zhàn)B、凝视(níng)应和(hè)玷污(zhān)C、敷衍(yǎn)收敛(liǎn)岔道(chà)D、瞬间(shùn)栖息(qī)聒噪(guò)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畅。

C、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生腾。

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

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二、《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4—6题。

(每题3分,共9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4、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B、传不习乎(传授)C、吾日三省吾身(反省)D、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5、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6、下列的说明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卷(含答案)

京舟中学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部分。

(20分)1、下列加框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澄清(chéng)糟蹋(tà)颤抖(zhàn)B.凝视(níng)应和(hè)玷污(zhān)C.敷衍(yǎn)迸溅bèng 岔道(chà)D.瞬间(shùn)栖息(qī)伫.立chù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分歧瘫痪憔悴不可抗拒B.决别仗义脸颊形影不离C.敧斜徘徊海鸥美不胜收D.惭愧辉煌辛辣蛛丝马迹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

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

A.滋养俗样子只要/就B.滋养错样子如果/就C.滋润错模样只要/就D.滋润俗模样如果/就5、下面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

C. 他工作能力强,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腼腆(miǎn diǎn)B. 耀武扬威(yào wǔ yáng wēi)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当植树造林。

C. 听了这个消息,他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D. 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参加了这次篮球比赛。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塞翁失马C. 班门弄斧D. 雪中送炭4.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 下列作者中,不是唐代诗人的一项是()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郑板桥6.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林黛玉与贾宝玉爱情故事的是()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热闹沸腾B. 精美精致C. 美丽美观D. 高兴欢快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心情像大海一样深沉。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风中舞蹈。

”B. “小鸟在树上唱歌。

”C. “太阳在天空中微笑。

”D. “雨滴在树叶上跳舞。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

”B. “他聪明、勇敢、善良。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开满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卷说明:1、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务必将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卡上,并不得错位答题。

3、不按以上要求做的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题,共50分)一、古诗文阅读。

(26分)(一)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相委.而去委屈C.故人来,方.与之食才D.恐.其自食其言也害怕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聪颖机智,通过对父亲友人的反驳,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B..两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他身上没有任何优点。

D.吴起能使军队听从他的号令,离不开重诺守信。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二)古诗鉴赏(共8分)十五夜望月41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 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 ____的特点。

精品解析: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4答案卷尾

精品解析: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4答案卷尾

①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①捕鸟①活无常(1)上面三幅图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插图。

请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其中哪一个人物最不应该出现在鲁迅的好友名单中?请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6.综合性学习“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三毛进入中学,面对新的环境,我们盼望结交新的朋友,但是与怎样的人交往,还是很有顾模拟情境(8)如果你的朋友不了解你,甚至误解了你,你会采取《论语》中的“ ,”来正确态度。

(二)(15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8.与“公大笑乐.”中“乐”含义相同的选项是()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B.文中“公大笑乐”中的“大笑”,太傅有意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他更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

C.把“白雪纷纷”比喻为“柳絮因风起”,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D.本文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儿子女儿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11.请根据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言语》【注】①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考试卷子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考试卷子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稻穗(suì)豆腐(dòu)蜻蜓(tíng)B. 琴瑟(sè)美轮美奂(huàn)拔苗助长(zhǎng)C. 漫步(màn)摧枯拉朽(xiǔ)翻箱倒柜(guì)D. 蜿蜒(wān)惊涛骇浪(hài)烟花易冷(liě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通过这次比赛,使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他的演讲激昂慷慨,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这个花园真美啊,我每天都会去散步。

B.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C. 你去书店买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

D. 小明在学校里是个优秀的学生,在家里是个懂事的孩子。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明珠。

B. 雨后的田野,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C. 他写的文章,字字珠玑,句句动人。

D. 那座山仿佛是一条巨龙,蜿蜒起伏。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叫小明,今年12岁,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B. “你看过《哈利·波特》吗?我很喜欢这本书。

”C.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关键在于人才。

’”D. “你喜欢运动吗?我平时喜欢打篮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咏鹅》中,“曲项向天歌”一句中的“曲”字指的是______。

7. 《童年的水墨画》中,作者通过“______”和“______”两个场景,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8. 《桂林山水》中,作者用“______”和“______”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B. 惊涛骇浪(hài)C. 精卫填海(fén)D. 翻箱倒柜(g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这得益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C.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很难一下子就解决。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离骚》是唐代诗人屈原的作品。

D.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B. 舒适(shū)C. 拙劣(zhuō)D. 窃窃私语(qiè)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着光芒。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一座宝藏。

C.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就像春天的鸟鸣。

D. 那个小孩聪明伶俐,是个天才。

7.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比喻(bǐ yù)B. 沉默(chén mò)C. 翻译(fān yì)D. 融化(róng huà)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

B. 那棵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C. 海水退潮了,沙滩露了出来。

D. 雪花飘飘,像是春天的使者。

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初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

初中七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ī lì jié)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D.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C. 他的成绩进步得很快,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D. 小明不仅学习好,还热爱劳动,是老师的好帮手。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草长:草木茂盛)B. 雕梁画栋(雕梁:雕刻的梁柱)C. 风和日丽(风和:风力适中)D. 惊天动地(惊天:使天空震动)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明珠。

B. 那条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在山间。

C.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

D. 那个孩子像个小猴子一样调皮。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瞬息:极短的时间)B. 破釜沉舟(破釜:打破锅)C. 惊天动地(惊天:使天空震动)D. 息息相关(息息:密切)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我们共同讨论。

B. 老师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C.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受益匪浅。

D.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从不骄傲自满。

7.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风和:风力适中)B. 雕梁画栋(雕梁:雕刻的梁柱)C. 草长莺飞(草长:草木茂盛)D. 惊天动地(惊天:使天空震动)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明珠。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阶段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阶段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阶段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默写(1),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2)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似的诗句:,。

(4)《次北固山下》中既写出时序更替,又蕴含生活哲理,同时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的句子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祖孙三代,原野散步。

走大路走小路,分歧迎刃而解,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完美呈现。

秋日北海,感慨纵横。

唯期盼,秋菊浓,悲情油然而生。

母子生死[甲](分别、诀别)的情景诠释着浓浓的亲情;牧童的短笛应和①着清风流水,朱自清笔下的春的气息,亘古留香。

冬天的济南温和而多情,就连水藻,也毫无保留,把终年zhù②蓄的绿色倾囊相赠,不负济南,不负冬日光阴……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感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倾囊相赠.”请判断本词中加点词的词性:(2)为文中①处加点字写出拼音,为②处拼音写出汉字。

应和.zhù蓄(3)请为文中[甲]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楼上”这个词中,“上”是动词,但是在“上课”这个词中,“上”是名词。

B.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只要写出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即可。

C.古代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垂问”“奉陪”“劳驾”“惠存”属于敬辞,“愚兄”“拙作”“鄙人”“寒舍”属于谦辞。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四书”之一。

“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席断交”这些成语都出自此书。

4.下列各项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铁生是一位与病魔坚持抗争的作家,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泸州市泸县二中2024-2025学年上期七年级半期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八个大题,18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3.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由学校收回并保管,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2分)1.(本题3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匿笑(nì)混为一谈(hùn)B.贮蓄(zhù)粗犷(kuàng)咄咄逼人(duō)C.应和(yìng)着落(zhuó)絮絮叨叨(xù)D.自卑(bēi)窠巢(kē)小心翼翼(yì)2.(本题3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撩亮温饱花枝招展不可磨灭B.风韵噩耗春华秋实绝处逢生C.洗濯憔悴险象跌生眉开眼笑D.雏形明朗多姿多彩获益非浅3.(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前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传播迅速,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B.面对对方的无理指责,他从容不迫,强词夺理,终于成功批驳了对方的观点。

C.大量的积累和长期的练习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既需要以“快”为特征的信息文化,也要重视以“慢”和“好”为特征的工匠文化。

4.(本题3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二、综合性学习(共9分)5.(本题9分)班上组织开展“学女排,传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初一上语文半期考试七年级上(参考答案)

初一上语文半期考试七年级上(参考答案)

初一上语文半期测试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1.B (3分)【解析】A.枯涸(hé)苦心孤诣(yì);C.虐(nǜè)杀;D.荫(yìn)蔽2.C (3分)【解析】A.海枯石烂;B.清冽轻歌曼舞 D.寂寞3.D(3分)【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

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4.B(3分)5. D(3分)【解析】第六句“表面上”和第五句“实际”是衔接在一起的,因此可以直接选D选项。

6.(5分)示例: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颗岩缝里的松子,竟能经霜历雪长成战士般傲立峰端的劲松。

(句式3分;比喻修辞2分)7.(1)【拟写标语】示例1:探寻名胜古迹累积知识须(“需、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示例2:体验民风民俗增长才干须(“需、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2分)(2)【设计活动】示例1:品尝风味美食示例2:搜集民间故事(4分)(3)【明辨节日】 C (2分)(4)【破解密码】示例:关爱家人,奉献社会。

(意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2分)8.(10分)(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随君直到夜郎西(3)却话巴山夜雨时(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4分)期:约定不:通“否”不,没有委:舍弃、抛弃顾:回头看(各1分)10.(各2分)(1)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先离开了,等到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2)那个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便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

11.当客人问父亲是否在时,元方的回答表现了他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当客人大怒骂父时,元方据理反驳指出客人的无信和无理,表现了他年纪虽小却懂理识仪,聪慧过人,机智勇敢。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考试卷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崇高(chóng)神秘(shén)沉默(mò)B. 沉默(chén)神秘(shén)崇高(chóng)C. 沉默(mò)神秘(shén)崇高(chóng)D. 沉默(chén)神秘(mí)崇高(ch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所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B. 这次比赛,他虽然取得了第一名,但是并没有骄傲。

C. 这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但是语言不够生动。

D. 他不但学习努力,而且帮助同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遥远(yáo yuǎn)拥挤(yōng jǐ)悠闲(yōu xián)B. 悠闲(yōu xián)拥挤(yōng jǐ)遥远(yáo yuán)C. 悠闲(yōu xián)遥远(yáo yuǎn)拥挤(yōng jǐ)D. 遥远(yáo yuán)拥挤(yōng jǐ)悠闲(yōu xián)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若:好像)B. 若隐若现(若:好像)C. 若即若离(若:好像)D. 若有所思(若:似乎)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D. 他突然生病了,不得不请假。

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半期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笔画数最多的是:A. 晴B. 梦C. 鹅D. 龙2.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水波、水杯B. 早晨、晨练C. 工厂、工厂D. 课本、课本3.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

B. 小鸟在歌唱。

C. 花儿在微笑。

D. 风儿在吹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戴着一副眼镜。

B. 我们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习惯。

C. 这个电影太感人了,使我很受感动。

D. 他每天早晨跑步,坚持了一个月,终于减肥成功了。

5.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2.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水浒传》。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2. “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 成语“______”出自《史记》。

4. “______,悠然见南山。

”5. “______,不耻下问。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2. 请解释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

4.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分歧(qí)瘫痪(tān)树杈(chà)熬夜(áo)B. 粼粼(lín)诀别(jüé)姊妹(zǐ)荫蔽(yīn)C. 一霎(shà)匿笑(nì)沐浴(mù)脸颊(xiá)D. 捶打(chuí)菡萏(hàn dàn)徘徊(huí)絮叨(xù)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抖擞喉咙淅淅历历B. 澄清草垛祷告翻来复去C. 化妆宽敞骄媚喜出望外D. 静谧粗犷莅临花枝招展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B.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C. 接连几件事都不顺心,他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D.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D. 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5. 默写。

(10 分)(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蕴含哲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2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应和(hè)粗犷(guǎng)粼粼(lín)人迹罕至(hǎn)B. 抖擞(sǒu)坍塌(tān)狭隘(yì)翻来覆去(fù)C. 热忱(chén)晕眩(xuán)呻吟(yín)拈轻怕重(niān)D. 惩戒(chěng)鄙薄(bó)滑稽(jī)随声附和(h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帐篷硬朗见义思迁参差不齐B. 安祥分歧麻木不仁惊慌失措C. 决别暮霭不求甚解孤苦伶仃D. 化妆静谧刨根问底畏罪潜逃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B. 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C. 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D. 大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 默写。

(12 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陶冶.(zh ì) 伶仃.(dīng) 瑟.缩 (sh è)
苦心孤诣.(y ì)
B、辍.学 (chu ò) C、绚.丽 (x ùn) D、嘈.杂 (z áo)
蹒.跚 (p án) 冗.长 (r ǒng) 诽.谤 (f ěi)
浩瀚.(h àn) 哽咽.(y àn) 水浒.( w ǔ)
猝.不及防 (c ù) 乳臭.未干 (xi ù) 如醉如痴.(ch ī)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
A、炫耀
真挚
撰文
崭露头角
B、憧憬
落漠
悬念
指高气扬
C、执著
潦亮
温馨
消声匿迹
D、宽怒
憔悴
寂寥
言简意该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销声匿.迹... 了。
B、隆冬时节,热贡的河谷里弥漫着轻柔的晨雾,使人产生 佛塔的金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亲说:“行。”
大约是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湖湖的睡去时,
突然被屋子里一阵摩
擦的声音吸引了,我努力的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
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我又用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光后,才发现父亲
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另一只手正打磨着这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
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我问:“爹”您干啥呢?
父亲说:“醒啦!天还早呢,在睡一会儿吧。”
我又问:“爹,您干啥呢?”
父亲就把 脸扭了过来说:“爹四处找废玻璃,哪有合适的呀,后来就寻思着,给你做
一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冻的正好,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那块冰,洗碗

















※ ※
考※











※ ※
姓※










※ ※
班※



※※Biblioteka ※※※※
校※

※ ※













优质资料
欢迎下载
2014-2015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3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3 分 )
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 .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 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C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 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7、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8 分) ( 1)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孔子的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13 分)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消融不了的。我记得,在我八岁那一年春节,我要父亲给我做一
个灯笼,因为在乡下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
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父亲说:“行 。”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了,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
10、文中写到,“随即,我撩 .起了自己的被子”“又在我的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掖 点字“撩”“掖”各有什么作用?( 4 分)
.了掖”。加
(二)平分生命( 14 分)
男孩子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妹妹唯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
B.真对不起,我们经理宣布过,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商品。
C.开玩笑吧,我能带你去?难道你不知道“仓库重地,闲人免进”吗?
D.就你特殊!我私自带着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时要被罚一个月奖金的。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



( 2)王维在《杂诗》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 _______ ___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比喻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涌现的诗句:


( 4)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通过对未来憧憬和盼望团聚来表达作者思归之情的句子



8、片段默写。请默写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 4 分)
?我说要透亮的。其实,
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腊月二十那天,我去隔壁玲玲家串门,铃铃拿出她的灯笼给我看,
她的灯笼真好看,她的灯笼真漂亮,上边还隐隐约约画了些小花。玲玲的父亲在我们村里是
村干部。年前进货时,就给铃铃从很远的县城买回来漂亮的灯笼。
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买这么高级的灯笼。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
我胡乱地应了一声, 把头往被子里一扎, 一合眼, 两颗豆大的泪珠落了下来, 你知道吗,
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时,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个春节,我提着父亲给做的冰灯,和玲玲她们玩得很痛快。伙伴们都喜欢父亲做的
冰灯,后来它就化了,化成了一片水。
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心里,温暖我一生。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3 分)
扑.朔.迷.离. 之感;雾霭中隐约闪烁着
C、王老师不辞辛苦, 三.顾.茅.庐. 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D、.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
A.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中国是最严重的世界文物流失的国家之一。 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在韩冰灿烂而又坚定的笑容里,生命的意义在刹那间升华,绽放出绚丽动人的火花。
.
5、下面的情境中,售货员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3 分 )
某顾客到商场买照相机,把货架上的机子几乎都试了一遍,觉得还是不满意,要求售货员
带他到仓库去挑选。面对这过分的要求,售货员微笑地说:“

A.不行!商场里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
似的磨起来。
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呢。
看着父亲又一次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 起自己的被子。
,我说: “爹,来这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 .
父亲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
又在我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儿
掖.了掖,并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着你”末了,父亲又说:“天还早呢,再睡 一会儿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