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系统自动运行的学科。

它涉及到数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由人们对系统的自动化处理的需求和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优化的追求所推动的。

这篇文章将通过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来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演进过程。

自动控制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水门和钟摆控制。

当时的人们通过调节水的流量或小球的重量来实现门的自动开合,或者通过改变钟摆的长度或质量分布来维持钟摆的稳定。

这些简单但实用的控制方法显示了自动控制的价值和潜力。

然而,自动控制理论真正的发展要推迟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机械工业的兴起,人们开始需要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机械装置。

这时,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和英国工程师巴贝奇等人开始研究和应用微积分和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来分析和改善自动控制系统。

在20世纪初,控制论的形成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控制论是一种在一定规律下将输入转换为所需输出的通用方法。

美国工程师诺里伊特(H.W. Norrhte)、俄罗斯数学家卢埃特中心之莫齐托夫、德国工程师亨维茨(A.V. HellwicZ)等人率先提出和发展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他们通过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反馈控制和矩阵论等工具,提出了理论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首次将控制论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控制论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军事和航空工业中,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被用于导弹制导、自动驾驶和火箭发动机控制等方面。

这一时期,美国工程师维纳(N. Wiener)提出了现代控制论的概念,并将统计学方法引入到控制论中,开创了系统论的研究领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优化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分析论文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分析论文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分析论文自动控制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分析论文1自动控制技简介自动控制技术从技术革命中诞生,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

理论不断更新与完善。

不是寥寥数语可以概括的。

这里主要是深入浅出的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基础原理。

它诞生于《技术革命,创控制论》这一著作诞生后,自动控制学科被认同由此产生。

早期的控制理论是实现输入与输出问题的研究。

研究方式是利用函数、轨迹等方法。

作用是让机器能够进行稳定的生产工作。

现代的理论,是为了解决多项输入输出,非线性变换的控制问题进行研究。

利用到了大量的高等数学中的理论知识。

自动控制还历经了第三代的革新过程。

服务对象更多,服务不再局限于数学算法进行数据模型的构造后的应用。

而是对控制器研究投入精力,采用人工智能的思想。

目的是解决一些具备不确定性、模糊性的高端控制工作。

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今天,理论与原理已经细化,分支话。

它服务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但是不能说自动化控制理论已经趋于成熟。

它还有很远的路可走,还有探索的空间。

对于非线性的操作与控制,针对时变的特性的研究才只能说刚刚起步。

从深入浅出生活与工作角度,来理解自动化控制。

就是利用该技术,替代人类的部分工作。

让人们避免危险、从高危以及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中走出来。

它所以能实现自动的控制操作,是因为通过人们生产中总结的经验,对生产标准具有数据要求。

而我们利用自动化技术,让它在不断生产中始终接近这个我们希望得到的数值。

(也就是符合我们需求的标准)。

它的实现方法是通过某些具体的设备,我们来调控设置数据。

设备在这种控制下进行成产工作。

2自动控制中的重要工具:Matlab提到自动控制技术,Matlab这种仿真工程软件就不得不为大家介绍。

无论是从自动化控制的教学还是从自动化技术的实验探索,它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最初为矩阵实验室的含义,起源这里就不再赘述。

它主要能够实现数值以及符合的计算,对于矩阵的多种操作实现便捷。

能够进行多种复杂的线性计算。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与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与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与应用发展历程•起源:自动控制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系统来监测和调节机械设备的运行。

•第一阶段:早期自动控制主要依靠机械、液压和气动控制系统,这些系统通过操纵机械装置或使用压力和流量来实现控制。

•第二阶段:20世纪初,电气控制系统的出现推动了自动控制的发展。

这些系统使用电流、电压和磁力来实现控制,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20世纪中叶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自动控制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控制操作。

•现代发展:随着现代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等领域。

应用领域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工业生产: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测、调节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交通运输:自动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可以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安全性。

3.能源管理: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水处理厂和石油化工等能源管理领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4.航空航天:自动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涵盖了飞行控制、导航系统和航空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5.医疗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包括心电图机、呼吸机和血糖仪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核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同时减少操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利用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判断和调节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它涉及到如下几个关键概念:1.反馈:反馈是指将被控对象的输出值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作为控制信号进行反馈调节的过程。

1.3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1.3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 铺)
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述
1.3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1.胚胎萌芽期(1945年以前) 自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开始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1788年瓦特发明离心式调速器 1868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调速器”,自动控制原理逐步 形成 1892年李雅普诺夫发表 “论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3.现代控制理论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
空间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复杂控制问题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8年美国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
催生了第二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主要研究高性能、高精度
的多变量变参数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 1927年反馈放大器正式诞生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飞机、汽车、船舶、机器制造
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伺服控制和过程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工业发展很快,飞机、雷达、火
炮上的伺服机构,总结了自动调节技术及反馈放大器技术 ,搭起了经典控制理论的架子。
•广泛应用于工农 业、国防及日常 生活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4.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时期(目前)
• 各学科相互渗透,要分析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朝着 控制论、信息论和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论发展。
• 此外,控制论还用于处理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复杂问 题,出现了经济控制论、人口控制论等学科分支。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2.经典控制理论时期(1940-1960)
1945年贝塔朗菲《系统论》 1948年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形成了完整的控制理论体———经典控制理论 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 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1. 引言自动控制理论是现代工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自动控制理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自动控制理论的起源,主要发展阶段以及当今的前沿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2. 起源和发展自动控制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机械化的需求,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精确的控制。

这促使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初步形成。

早期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基于机械装置,如自动调节阀、机械计算机等。

到了20世纪初,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自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气控制系统的出现和使用使得自动控制的范围得到了拓展,如电焊机、电力系统、电梯等。

同时,数学理论和控制理论的发展也为自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基于数字计算机进行控制和计算,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确性和效率。

同时,人工智能和模糊控制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也为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3. 主要发展阶段3.1 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最早阶段,主要包括PID控制和频域分析等方法。

PID控制器是最简单且常见的控制器之一,它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的参数来实现控制。

频域分析则是从频率的角度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3.2 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

状态空间方法通过将系统的动态描述为一组状态方程,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精确建模和分析。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包括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等。

3.3 非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比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行为更加复杂,需要采用不同的建模和控制方法。

浅谈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浅谈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浅谈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自动控制理论在科学领域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动控制理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通过研究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各种工业、军事、医疗等应用中的过程进行控制和优化。

本文将从历史、应用以及未来趋势等多个角度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行浅析。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工业革命推动了机械工程的迅速发展。

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一种方法来对机器进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这个背景下,自动控制理论逐渐崭露头角。

早期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依靠机械和电气装置实现,如利用煤气压力控制蒸汽机的转速。

然而,由于机械元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有限,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数学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理论逐渐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在20世纪初期,美国工程师尼克斯首先提出了反馈控制理论,它通过测量输出信号并将其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误差信号对系统进行调整。

这种方法大大改善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此后,控制理论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纷纷投身于自动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在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将实际系统的物理特性以数学形式表示出来,为控制器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通过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工程师们可以从根本上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系统的性能。

控制系统的模型可以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两种。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系统可以近似为线性模型,因此,线性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理论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规则来进行控制,这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来说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与自动控制理论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挑战。

自动控制原理综述

自动控制原理综述

自动控制原理综述报告一、自动控制的作用自动控制学科是近几十年来了发展起来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它的发展很迅速,特别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更加快了它的发展,尤其是工业自动化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自动化学科研究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对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和积极作用。

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是相对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

指的是在没人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预定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将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高控制效率。

自动控制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涉及利用反馈原理的对动态系统的自动影响,以使得输出值接近我们想要的值。

从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数学的系统理论为基础。

我们今天称作自动控制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产生的控制论的一个分支。

基础的结论是由诺伯特·维纳,鲁道夫·卡尔曼提出的。

二、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过程150多年前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

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

它表征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

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况前控制是自动控制理论的起源阶段,主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起来。

当时主要研究控制系统的开-闭锁问题,即如何实现不同位置之间的切换控制。

此时的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开放系统结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没有反馈环路。

该阶段的主要理论包括勒贝格同位、双位同位和电气继电器方法。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逐渐转向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通过不断感知系统输出信号,与给定的目标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异来调整输入信号。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对外部扰动和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反馈控制的普及和应用。

20世纪30年代,现代自动控制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产生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根轨迹法等方法。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控制系统的数学理论不断深化,控制效果逐渐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航空、导弹、火箭、军事、化工和能源等领域,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这一时期,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发展完善,研究了最优控制、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控制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控制理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模型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分级控制系统等理论成果的出现。

同时,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代控制理论注重系统建模、系统特性分析和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优化性能。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还涌现出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如非线性控制理论、科学计量管控理论、模块化控制理论、混杂动态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等。

综上所述,自动控制理论经历了前控制、反馈控制和现代控制三个阶段的发展。

从最早的开-闭锁问题研究到现代的控制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自动控制理论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断创新和完善。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综述作者:董伟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2期[摘要]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控制的对象日益复杂化,传统的自动控制理论在面临复杂性所带来的困境时,力图突破旧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自动化学科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就自动控制理论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自动控制;发展;应用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115-01引言随着控制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不确定因素的增多,要求各控制理论分支有进一步的发展,弥补各理论分支的缺点与不足,以满足更高的控制性能指标。

一、自动控制理论的概念1.1 概念自动控制是区别于以往的人工控制,它利用外加的自动控制装置对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从而代替人工操作使之达到预期的性能或状态指标,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质量,在恶劣环境下能够代替人工操作。

在控制论中“系统”和“反馈”是自动控制理论概念的核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球对复杂系统科学或复杂性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分析系统的性质和结构、调控系统的运动状态是控制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反馈”的概念控制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反馈” 的概念能对付各种等不确定因素对被控系统的影响,也能让控制系统具有人类“智能”行为的特征。

自动控制理论就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中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改进的途径。

1.2 特点自动控制理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控制理论重视对定量的研究,数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控制理论研究中;二是控制理论的科学命题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具有丰富的实际来源具。

这两个特点是由自动控制理论所包含的“系统”与“反馈”的两个概念所决定的。

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2.1 自动控制理论的萌芽及形成任何一个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发明的指南车就属于一种开环自动调节的机器。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经典控制理论
• 经典控制理论,以单变量控制,随动/ 调节为主要内容,以微分方程和传递 函数为数学模型,所用的方法主要以 频率响应法为主。数学工具: 微分方 程, 复变函数
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
(一)、经典控制理论阶段 闭环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788年 瓦特(J.Watt)发明的飞锤调速器的研究。然而最终形成 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 最先使用反馈控制装置的是希腊人在公元前300年到 1年中使用的浮子调节器。凯特斯比斯(Kitesibbios)在 油灯中使用了浮子调节器以保持油面高度稳定。
优点:可通过试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概念清 晰,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
缺点:只适应单变量线性定常系统,对系统内部状 态缺少了解,且复数域方法研究时域特性,得不 到精确的结果。
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1
经典控制理论
以单变量控制,随动/调 节为主要内容,以微分 方程和传递函数为数学 模型,以频率响应法为 主要方法。数学工具: 微分方程,复变函数
频域分析法在二战后持续占着主导地位,特别是拉 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控 制工程的发展的重点是复平面和根轨迹的发展。进而在 20世纪80年代,数字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使用变得普
遍起来,这些新控制部件的使用使得控制精确、快速。
第三阶段:大系统控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和理论。 如
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在原有“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 形成了所谓的“现代控制理论” 。
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状态空间法的建立作出贡献的有, 1954年贝尔曼(R.Bellman)的动态规划理论,1956年庞特 里雅金(L.S.Pontryagin)的极大值原理,和1960年卡尔曼 (R.E.Kalman)的多变量最优控制和最优滤波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黄佳彬3120101224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这门学科开始发展,其标志为维纳于1948年出版7自动控制学科史上的名著《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和通信X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nunuiiication ill the animal and machine )。

控制论思想的提出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书中的一些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吸引了无数学者,令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引进控制论。

随着研究队伍的庞大,控制论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主要的儿个分支有生物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军事控制论,社会、经济控制论,自然控制论。

这里我们主要对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工程控制论的概念最早山钱学森引入,当时有两种控制理论思想,一种基于时间域微分方程,另一种基于系统的频率特性。

这两种思想即为经典控制理论, 主要研究的是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同时利用分析法与实验验证法这两种方法对某个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山此可以获得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的形象表示。

由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建立基于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是对系统的外部描述。

同时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无法解决现实工程应用中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而且经典控制理论只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由此,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控制理论是从线性代数的理论研究上得来的,本质是“时域法”,即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在时域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且引入“状态”这一概念,用“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描述系统,以此来反应系统的内在本质和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许多复杂的系统控制问题, 但是随着发展,实际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和LI的也更为复杂,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并未有在实际中很好的应用。

经典自动控制的发展及简介

经典自动控制的发展及简介

功 放 器 率 大
电 、 速 、 机 减 器 调 器 压
(3) 复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 复合控制:是指把按偏差控制和按扰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 统。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能够抑止强干扰; 能够抑止强干扰; 结构复杂
控制方式: 同时采用反馈控制(按偏差控制)和开环控制(按扰动控制) 控制方式: 同时采用反馈控制(按偏差控制)和开环控制(按扰动控制)
输 信 出 号 ( 际 温 实 炉 )
测 量 ( 睛 眼 )
温控系统——自动控制 温控系统——自动控制 ——
ub
ur
∆u
E
220
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要求炉子的温度恒定在期望的数值 上。 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
期 温 + 望 度 ur _ ub 热 偶 电 ∆u 实 温 际 度 炉 子
电 放 器 压 大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扰动
方块称为环节,系统最基本的环节是控制器 执行器、 控制器、 方块称为环节,系统最基本的环节是控制器、执行器、传 感器和被控对象。它是信号的转换单元(功能单元)。 感器和被控对象。它是信号的转换单元(功能单元)。 带箭头的有向线条代表环节间信息传递的方向, 带箭头的有向线条代表环节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流入环节 为输入信号,流出环节为输出信号。 为输入信号,流出环节为输出信号。 图中带箭头的作用线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 图中带箭头的作用线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不代表实际物 料的流动方向。 料的流动方向。
r(t)
Time
(2)随动控制系统 )
随动系统: 随动系统:输出量能以一定精度跟随给定值变化的系 统称随动系统,又称为跟踪系统。 统称随动系统,又称为跟踪系统。这类系统的特点是 系统的给定值变化规律完全取决于事先不能确定的时 间函数。例如,火炮系统,卫星控制系统等。 间函数。例如,火炮系统,卫星控制系统等。 c(t)= r(t) c(t)= r(t) 为未知时间函数。 r(t)为未知时间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和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和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和应用1. 简介自动控制原理是指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对系统进行监测、分析和调控,使系统能够在给定要求和约束条件下,自动实现期望的功能和目标。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自动控制原理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历程2.1 早期控制理论•早期的控制理论主要集中在机械控制和电气控制方面,如风门调节、蒸汽机调速等。

•1872年,P.A.G. Clevite提出了PID控制器的理论,将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元素结合在一起,成为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

2.2 现代控制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信息论和线性系统论的发展为自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的代表性成果之一——状态空间方法被提出,这种方法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和描述系统动态变化的微分方程,使得对复杂系统的控制更加简化和优化。

2.3 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理论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技术逐渐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使得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

3. 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领域3.1 工业自动化•制造业中,自动控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控制、机器人控制、自动化仓储等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可以使交通系统更加安全和高效,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3.3 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自动控制原理被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调控、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4 医疗保健•在医疗领域,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医疗效率和精度。

3.5 环境保护•自动控制原理在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4. 自动控制原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原理将进一步融合和应用在各个领域。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史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史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史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设计、分析和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学科。

它涉及到数学、工程和物理等多个领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早期控制理论的起源在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控制。

18世纪末,雅各布·温特和约瑟夫·马里奥·雅科比开创了自动控制领域的先河。

他们分别发明了温特调节系统和雅科比的机械计算机,这两项发明被视为现代自动控制的重要基石。

2.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主要集中在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上。

20世纪30年代,黑尔伯特正演算法的提出奠定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为后来的PID控制器奠定了基础。

此后,由于工程实践的需求,随着频率响应、根轨迹和复平面等概念的引入,经典控制理论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3.现代控制理论的诞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更高控制性能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崭露头角。

导纳法和态空间法等概念的提出为自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此外,奈奎斯特和布鲁克斯斯等学者的贡献,使得自动控制的频域分析和设计方法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理论也得以推动和应用于更多领域。

20世纪60年代,数字控制技术的出现使得控制系统的精度和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此后,随着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和优化控制等新概念的提出,控制理论迎来了一次次的飞跃。

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控制理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5.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理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将为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

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工程系统和全球化的挑战,自动控制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控制理论发展

控制理论发展

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
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
下设五 个二级 学科
系统工程
5
制导与控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科介绍 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 发展目标。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研究运动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运动 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宇宙哥伦布-加加林
Capsule used in first manned orbit of earth
In 1961, the first human to pilot a spacecraft, Yuri Gagarin, was launched by the Soviet Union aboard Vostok I.
“电力电子技术”是 建立在电子学、电 工原理和自动控制 三大学科上的新兴 学科,是电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等 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现已成为现代电 气工程与自动化专 业不可缺少的一门 专业基础课。
电子技术分类
A
电子技术
B
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 电子技术
就集成化而言,这一时期主要出现了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1975年 出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每片集成电子元 件一万个以上。而到现在每个晶体管的体积变得非常微小,但是集成度 却是很高。比如,一个指尖上可以容纳3000万个45毫微米大小的晶体管。
R.E. Kalman
(5) 1963年, 美国的Lofti Zadeh与C. Desoer发表 Linear Systems - A State Space Approach。1965 年,Zadeh提出模糊集合和模糊控制概念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稳定、鲁棒和高性能控制系统的学科。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经典控制理论阶段:20世纪前半叶,经典控制理论主要集中在线性系统的研究上,包括PID控制器、根轨迹法、频域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线性、稳定、可预测的系统。

2. 现代控制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崭露头角,状态空间方法、最优控制理论、鲁棒控制理论等相继涌现,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3. 数字控制理论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理论应运而生。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控制系统设计更加灵活,同时也促进了实时控制的发展。

4. 智能控制理论阶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理论逐渐引起关注。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方法被引入到控制领域,为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5. 网络化控制理论阶段: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控制理论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在网络环境
下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涉及到网络延迟、数据丢失、安全性等问题。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理论、现代理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多个阶段,不断地推动着控制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为各种工程和科学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

自动控制理论与其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与其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对事物进行掌握、操纵,而在科学技术领域把这种行为称为控制。

而自动控制就是指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使对象的行为实现预定的目标。

自动控制理论及技术,从十九世纪中期形成到现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军事、航空航天及社会等。

一、自动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控制理论是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基础,其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固有的本能及人的聪明才智。

在自动控制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反馈原理。

反馈作用就是把被控对象的行为(输出值)反馈给所期望的行为(输入值),两者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的差值进行一定的运算,最终使被控对象的行为实现预期的目标。

用下述的框图表示这种反馈原理:反馈原理的诞生来源于人体的固有的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形成的反馈本能。

例如,人体的温度之所以能维持在36°左右,就是因为人体所固有的对体内有关信息进行反馈作用的结果。

实现自动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被控对象的行为特征给予一定的数学模型(数学式子)的描述。

把被控对象的行为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就可以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来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

随着生产实际的发展和科学的进行,控制理论也不断发展。

根据不同被控对象的需要,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控制理论,如:PI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等。

PID 控制是目前在各应用领域中用的最多最成熟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这种控制中利用了对控制误差的比例、积分、微分作用去实现控制目标,控制器输入(t)e 与输出(t)u 之间的关系式为: 01(t)(t)=k(e(t)+(t)dt+Td )tde u e Ti dt⎰ 这种控制理论和方法的诞生,实际上是模拟了人类在处理较复杂的问题时所采用对问题的偏差具有记忆、比较和预见的功能。

自适应控制,是指当被控对象的行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化时,控制器的控制作用能随着其行为变化而变化,也就是控制作用有自适应的功能。

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和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和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和应用自动控制理论是应用数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如何设计和构建控制系统的学科。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人们对于制造、生产、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因此自动控制理论与现代工业和技术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理论也在不断进步,为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自动控制理论最早的起源是在18世纪,当时的英国人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这是第一个真正成功的蒸汽机,对当时的工业生产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但是,蒸汽机的运转还需要人工控制,进一步的自动化则需要进一步的调研与发展。

到了20世纪,美国科学家Nyquist和Bode发明了频率响应法,可以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得到了更精确的分析,这个现代自动控制的故事也由此而始。

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生产制造中的各种自动化生产流程控制,例如机械加工、冶金生产、石化生产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交通系统等重要领域的自动化监控和控制,以及飞行器、导弹、船舶和火箭的自动控制等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还可以用于机器人、图像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具有不断更新和升级的特点。

在经典控制理论框架内,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现代各种复杂的控制问题。

于是,现代自动控制理论分支庞杂,涌现出了包括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方向。

自适应控制是指控制器可以根据外部的变化自适应地改变参数或结构,实现更佳的控制效果。

模糊控制是指采用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进行控制,可以对非线性、时变、模型不确定和含有噪声的系统进行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则是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控制系统建模和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它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减少工作环境危险度、降低成本、提高控制精度以及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

比如美国的Google公司就利用自动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控制其数据中心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电费。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
一.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自动控制理论,简称控制理论,是研究对机器系统进行控制目标的达
成的数学理论。

它也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程序范围内规划、设计、开发、识别、测量和控制方案。

一个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算法的实现,而自动控制理论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核心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迅速,一般认为其起源始于1724年,瑞士物理
学家伯南克发明了定比例阀,首次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概念,实现了把热力
学的能量实现控制所需的阀门。

在1840年,德国科学家威廉·柯科曼发
明了热控制系统,使得控制系统技术迈出了一大步。

20世纪,控制理论领域最重要的发现是美国物理学家凯斯·费舍尔
提出的“受控系统反馈”,他的发现标志着控制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7年,费尔舍尔在美国纽约将12月节知识报纸记者的一份文章,题为《自动控制技术,新发明的革命》,详细介绍了他在控制系统中引入反馈
的思想。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3)只讨论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系统的内 部状态,是一种对系统的外部描述方法。
应该指出的是,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 方式,引入反馈信号后,系统对来自内部和外部干扰的响 应变得十分迟钝,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 度。与此同时,反馈作用又带来了系统稳定性问题,正是 这个曾一度困扰人们的系统稳定性问题激发了人们对反馈 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热情,推动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 展与完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典控制理论是伴随着 反馈控制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精选而PPT逐课件渐完善和成熟起来的。 3
Matatlab软件为k仿真—建模、分析和仿真
精选PPT课件
7
1.5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 只受控于控制作用,而对控制作用不能 反施任何影响的控制方式。采用开环控
制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例如:图
以辨识。
智能控制是从“仿人”的概念出发的。一般认为,其方法包 括学习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和专家控制等方法。
1.4 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控制系统的数字化特点
含有大量的矩阵运算
Fortan /C 科学计算
频域、时域分析
控制模型图形化
2.开发平台:
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阶段:大系统控制理论兴起和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智能控制发展精选阶PPT段课件。
1
经典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
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 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等基 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装备,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黄佳彬 3120101224
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这门学科开始发展,其标志为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自动控制学科史上的名著《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和通信》(Cybernetics,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machine)。

控制论思想的提出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书中的一些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吸引了无数学者,令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引进控制论。

随着研究队伍的庞大,控制论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主要的几个分支有生物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军事控制论,社会、经济控制论,自然控制论。

这里我们主要对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工程控制论的概念最早由钱学森引入,当时有两种控制理论思想,一种基于时间域微分方程,另一种基于系统的频率特性。

这两种思想即为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同时利用分析法与实验验证法这两种方法对某个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由此可以获得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的形象表示。

由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建立基于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是对系统的外部描述。

同时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无法解决现实工程应用中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而且经典控制理论只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由此,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控制理论是从线性代数的理论研究上得来的,本质是“时域法”,即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在时域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且引入“状态”这一概念,用“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描述系统,以此来反应系统的内在本质和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许多复杂的系统控制问题,但是随着发展,实际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和目的也更为复杂,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并未有在实际中很好的应用。

智能控制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傅京孙教授提出,这一概念最早是为解决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在实际应用上面临的问题而寻求的新出路,也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交叉的产物。

1977年,美国学者Saridis在原本的
二元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结构,也就是将“智能控制”归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和运筹学的交叉。

后来中南大学的蔡自兴教授又将智能控制理论扩展四元结构,即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筹学、信息论的交叉,智能控制系统的理论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自主操控机器来完成目标,主要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过程规律,令机器能够模拟人类行为,达到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

它融合了多学科技术,拥有着强大的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因此它不只是由控制理论支持的控制系统,而是多学科综合发展而来的智能控制系统。

目前,智能控制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控制理论的第三阶段还稍显牵强,但是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智能控制也正在逐渐成为自动控制理论的热门,智能控制理论在未来必将占据我们的生活,并成为自动控制理论第三阶段的重要分支。

2.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
最典型的应用经典控制理论的产品就是瓦特的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如图1,瓦特将它与蒸汽机的蒸汽入口阀门连接起来﹐构成了蒸汽机转速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自此,人们开始采用自动调节装置,经典控制理论也得以发展。

图1 瓦特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其成果应用较少,以理论成果为主。

如1957 年,Bellman等人提出了动态规则;1959年,布西和Kalman 提出了状态空间法和卡尔曼滤波理论;1961年,庞特里亚金提出了极小(大)值原理。

除此之外,现代控制理论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态环境、社会系统、交通管理、经济科
学以及生物和生命现象等研究领域。

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跻身该领域。

高金吉就基于智能控制理论首次提出了仿生机械学的人工自愈概念,目的是改变故障停机保护机器安全需要人为修复的传统方式。

他提出的理念是在对机器故障机理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生设计,赋予机器自发作用的维持健康状态的能力,是机器储存、补充和调动自愈力以维持机体健康状态的协同性动态系统。

该系统中的机器不仅具有参数调节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具有结构适应能力。

其模型如图2。

图2 机器故障自愈调控系统模型
当然,智能控制理论还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武器控制等方面。

在未来,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的技术发明,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飞机等智能化产品和设备将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

3.结论
以上我们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其后分别对三个时期的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不难看出,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让我们不断的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未来,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也将变成热门中的热门,得益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我们会从重复的机械式劳动中彻底解放,自动控制技术有关的产品也会出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同时,由于我们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的认识将不断提高,智能控制理论也将不断的完善,甚至提出全新的控制理论,我们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智能化和科技化!
参考文献
[1]万百五.控制论创立六十年[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04):597-602.
[2]罗淇舰.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及其应用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230-232.
[3]陈效堃.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专业前景[J].科技经济导刊,2016(36):48.
[4]高金吉.人工自愈与机器自愈调控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18,54(08):83-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