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各章习题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IΩ12解:在上结点列KCL 方程:A I II I I 6.301242543-==+-++解之得: 1-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xU 。

53U解:由KVL 方程:V U U U 5.2,53111=-=-得 由欧姆定律,A I I U 5.0,5111-=-=得所以是电源)(电压源的功率:,05.251123)52(151<-=-⨯-===⨯+=W I P VIU V X1-10.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源功率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

10A解:列KVL 方程:A I I I I 5.0010)4(11101111==++⨯+⨯+-,得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发出)(,发出。

W I P W I P A V 38411051014110-=⨯⨯+-=-=⨯-= 2-6如图电路:R1=1Ω ,R2=2Ω,R3=4Ω,求输入电阻Rab=?解:含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法,有外施电压法。

设端口电流I ,求端口电压U 。

Ω====+-=+=+=9945)(21131211211I UR IU II I R I I R I I I R I IR U ab 所以,得,2-7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电流I 。

解:其等效变化的过程为,根据KVL 方程,AI I I I 31,08242-==+++ 3—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xI 和xU .Ω6A3xU 1x I Ω4Ω2Ω2Ω2VΩ1UV 3234解:结点法:A I V U U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U U U X X X n n n n X n n n n n n n n n 5.16.72432242)212141(21411321)212111(214234121)4121(3121321321321==-⨯=--==+=+++--=-+++--=--+,解之得:,,补充方程:网孔法:网孔电流和绕行方向如图所示:323132132112224123221212242223m x x m x m m m m m m m m m IU I U I I I I U I I I U I I I I ++-==-⨯=-=+++⨯-⨯-=-+++-=,),(补充方程:)()(3—17.电路如图,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

《电路原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答案

《电路原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答案
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
题1-5图
解:题1-5图(a)中流过15V电压源的2A电流与激励电压15V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
电压源发出功率PU发=15×2W=30W;
2A电流源的端电压为UA=(-5×2+15)=5V,此电压与激励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流源吸收功率PI吸=5×2W=10W;
u2 =8×103×100V/(2×103+8×103
)=80V
i2 = u2/ R2=80/8×103
A=10 mA i3=0(3)当R3=0时
u2=0,i2 =0
i3=uS/ R1=100/2×103
A=50 mA
2-5用△—Y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b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形变换为△形。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1)题1-1图(a),u、i在元件上为关联参考方向。题1-1图(b)中,u、i在元件上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阻消耗功率PR=I2R=22×5W=20W,电路中PU发=PI吸+PR功率平衡。
题1-5图(b)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US=(2-5/15)A=-1A,其方向与激励电压关联,15V的电压源吸收功率PUS吸=15×(-1A)=-15W电压源实际发出功率15W。

电路原理各章习题

电路原理各章习题

第一套基本题1.1 求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1,I2。

设:(1)U S=2V;(2)U S=4V;(3)U S=6V。

图1.11.2 已知图1.2所示电路中电流I5=4A。

求电流I1,I2,I3,I4和电压源电压U S。

图1.21.3 求图1.3所示电路中从电压源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 eq。

图1.31.4 求图1.4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校验功率守恒。

图1.4 第二套提高题1.1 已知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U=3V。

求由电源端看进去的电阻R eq和电阻R1的值。

图1.11.2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3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40V。

求负载吸收的功率。

图1.21.3 已知图1.3所示电路中,R1=40W,R e=27W,R b=150W,R L=1500W, =0.98。

求电压增益u2/u1和功率增益p2/p1。

其中p1是u1供出的功率,p2是R L吸收的功率。

图1.3 第一套基本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2.12.2 试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图2.22.3 试将图2.3所示电路化成最简单形式。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中,设输入电压为U i,试求U o/ U i。

图2.4 第二套提高题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中各电阻值均为1 。

图2.1答案: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L。

设I S,R,R L为已知。

图2.22.3 求图2.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2.32.4 图2.4所示电路由许多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含R1图2.4和R2两个电阻。

设单元数极多,视作无穷大。

(1)设R1=2Ω,R2=1Ω。

求A,B处的入端电阻。

(2)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若每个节点电压是前一个节点电压的一半,问此时R1/R2是多少?第一套基本题3.1 在图3.1所示电路中,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图3.13.2 试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2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电压U S。

电路第1-3章习题

电路第1-3章习题

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R 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通信电路原理习题课1-4章

通信电路原理习题课1-4章

波在负载上产生压降,因此对于二次谐波 L1
L2
要求 L2与C构成串联谐振,而对于基频L1 、
L2与C则构成并联谐振,在负载上能构产 生压降,因此:
R1
C R2
1 2
L2C
L1

1
C
L2
计算结果:
L1 =375μH, L2 =125μH
第1-4章
【习题】
2.有一并联回路在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535kHz,最高 频率为1605kHz。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 量是12pF,最大电容量是100pF;另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是 15pF,最大电容量是450pF。试问:
1.15 p 1 3.45 q p
q p
则可以得下列组合,满足条件:
p=1
p=2
p=2
q=2 ,
q=3 ,
代入 fs=
p 1 q p
fi
q=4
得在697. 5、930、1395kHz频率附近会 产生组合干扰哨声
第1-4章
fk pf0 qfs
fk pf0 qfs fi fi f0 fs
3、并联谐振回路如图示,已知:fp=10MHz,Qp=100,Rs=12.8KΩ, R大L功=1率K的Ω条,C件=4为0pFpR,2接L2 入R1系p 数Rp1S2p1,= 试NN12求33=接0.8入,系p数2=p2NN和1435,负回载路R通L频获带得B最W0.7
14
Is
Rs
C
Rp
2 L1
L2
pf0 qfs fi
pf0 qfs fi pf0 qfs fi pf0 qfs fi
p 1 fs q p fi

电路原理习题

电路原理习题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φa=4V,则b点电位φb为()。

A.6VB.-6VC.14VD.10V3.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肯定是正值或负值D.有时为正值,有时为负值4.当电阻R上u、i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A.u=RiB. u=-RiC. u=R ▏i ▏D. u=-Gi5.某一电阻R上的u、i的参考方向非关联,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200ΩB. -200ΩC. ±200ΩD. ±100Ω13.有一2V电压源,内电阻为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A.0A,2VB.20A,0VC.2A,0VD.0A,0V14.下列理想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功率的是()A.电源B.电感C.电阻D.电容15.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且通过计算其电压、电流都为正,即该元件()功率。

A.吸收B.发出C.不能确定D.有时吸收,有时发出19.电源置零,即将电压源▁▁▁▁,电流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路,短路B.短路,开路C.短路,短路D.开路,开路20.运算放大器理想化的条件为输入电阻Rin=▁▁▁▁,输出电阻Ro=▁▁▁▁,放大倍数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B.0,∞,∞C.0,0,∞D.∞,0,021. 已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5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2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A.吸收10WB.发出10WC.吸收10mWD.发出10mW22.已知某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吸收的功率为10kW。

如果该元件的端电压为1k V,则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

A.-10AB.10AC.-10 mAD.10 mA23. 已知在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2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5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电路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部分习题解答部分习题解答第⼀章部分习题1-1在题图1-1中,已知i=2+t A,且t=0时,,试求=?电场储能W C=?(其中C=1uF )题图1-1解:1-2题图1-2是⼀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倍数,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吸收的功率。

题图1-2解:,电源发出的功率:负载吸收的功率:1-4题图1-4电路中,=0.5A,=1A,控制系数r=10,电阻R=50。

⽅框内为任意电路(设不短路),试求电流I ?题图1-4解:,1-5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5所⽰,试求电流I为多少?题图1-5解:如图,共有3个节点,6条⽀路,由KCL得:由得:,,节点,,解得:,,,,,1-15在题图1-15所⽰电路中,已知电流源=2A,=1A,R=5,=1,=2,试求电流I、电压U及电流源的端电压和各为多少?题图1-15解:由:1-16题图1-16所⽰电路中,电压源分别为=6V,=8V,R=7,试求电流I。

题图1-16解:,1-17如题图1-17所⽰电路中,发出功率为36W,电阻消耗的功率为18W,试求、、的值。

题图1-17解:,1-18题图1-18所⽰电路中,电压源E=12V,电流源=100mA,电压控制电压源的控制系数=1,=20,=100,试求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题图1-18解:,1-19题图1-19所⽰电路中,电压源E=20V,电阻==10,R=50,控制系数=5,试求I和。

题图1-19解:,,第⼆章部分习题2-1、题图2-1所⽰电路中,给定=1,=2,=3,=4,=5A,=6A,试⽤回路电流法求各⽀路电流。

题图2-1解:以R1 , R3 , R4所在⽀路为树,各⽀路电流:,2-2、题图2-2电路中,已知==2,==1,==3,=4,=6A,=1A,以,,,,⽀路为树,试求连⽀电流和。

题图2-2解:2-4、在题图2-4所⽰电路中,已知=2,=3,=4,=5,==2,=4V,试⽤⽹孔电流法求和。

题图2-4解:列写⽹孔电流⽅程:,代⼊数据解得:2-5、电路如题图2-5所⽰,已知=4,=5,=6,=7A,=8A, =9A,试⽤⽹孔电流法求各⽀路电流。

电路习题集及答案-电路原理习题集答案

电路习题集及答案-电路原理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 )、(b )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a) (b) 习题1.1电路 解:(a )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 )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数:3。

1.2标出图示电路中,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判断A 、B 、C 三点电位的高低。

解: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A 、B 、C 三点电位的比较:C B A V V V >>1.3如图所示电路,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判断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解:(1)C A V V > (2)C A V V > (3)无法判断1.4有人说,“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解:不对。

因为电压为零时电路相当于短路状态,可以有短路电流;电流为零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状态,可以有开路电压,1.5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a ) (b ) 习题1.5电路 解:(a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b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1.6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后,AB U 和CD U 的大小。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 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 (4)A :)(600提供功率W ui p -=-=; B :)(600吸收功率W ui p == 1.10一盏220V/40W 的日光灯,每天点亮5小时,问每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若每度电费为0.45元,问每月需付电费多少元? 解:(度)630510403=⨯⨯⨯=-W ;每月需要的费用:(元)7.245.06=⨯1.1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元件的功率。

《电路原理》作业以及答案

《电路原理》作业以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 说明题 1-1 图( a)、( b)中:( 1)u、i的参照方向能否关系?(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假如在图( a)中u>0、i <0;图( b)中u>0、i >0,元件实质发出仍是汲取功率?元件元件i i+u+u( a)( b)题1-1图1-4 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 i 的参照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 i的拘束方程(即 VCR)。

10k10i 10Vi i+++u+u u ( a)( b)( c)i 5V+i10mA i10mA+u+u+u( d)( e)( f )题1-4图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汲取仍是发出)。

52A++15V515V 2A( a)(b)题1-5图1-16电路如题1-16 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汲取的功率。

2I12+++U2U2V(a)题 1-16 图+515V2A( c)A2I11I 2(b)1-20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1及电压 u。

1k10k++++u1u10u12V题 1-20 图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2-1电路如题2-1和电流 i 2、 i图所示,已知3:(1)R3=8ku S=100V,R1=2k,R2=8k。

试求以下 3 种状况下的电压;( 2)R3=(R3处开路);(3)R3=0(R3处短路)。

u2R1i2+i3+R2u2R3 u S题2-1 图2-5 用△— 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 图中 a、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 9 电阻组成的△形变换为 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 9 电阻组成的 Y 形变换为△形。

①a999②③99b④题 2-5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 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1A4424i+++1010 10V4V6V题 2-11 图2-13 题 2-13图所示电路中R1 R3 R4, R22R1,CCVS的电压u c4R1i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电压u10。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答案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答案
12-5题12-5图所示对称Y—Y三相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43.16V, , 。求:(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及线电压 ;(2)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3)如果A相的负载阻抗等于零(其他不变),再求(1)(2);(4)如果A相负载开路,再求(1)(2)。(5)如果加接零阻抗中性线 ,则(3)、(4)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12-6题12-6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 ,三相电动机吸收的功率为1.4kW,其功率因数 (滞后), 。求 和电源端的功率因数 。
题12-6图
第十三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练习题
13-7已知一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和电流为
试求:(1)R、L、C的值;(2)3的值;(3)电路消耗的功率。
13-9题13-9图所示电路中 为非正弦周期电压,其中含有 和 的谐波分量。如果要求在输出电压 中不含这两个谐波分量,问L、C应为多少?
题13-9图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练习题
16-1求题16-1图所示二端口的Y参数、Z参数和T参数矩阵。(注意:两图中任选一个)
(a)(b)
题16-1图
16-5求题16-5图所示二端口的混合(H)参数矩阵。(注意:两图中任选一个)
题10-21图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练习题
11-6求题11-6图所示电路在哪些频率时短路或开路?(注意:四图中任选两个)
(a)(b)(c)(d)
题11-6图
11-7RLC串联电路中, , , ,电源 。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谐振时的电容电压 和通带BW。
11-10RLC并联谐振时, , , ,求R、L和C。
题9-19图
9-25把三个负载并联接到220V正弦电源上,各负载取用的功率和电流分别为: , (感性); , (感性); , (容性)。求题9-25图中表A、W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

电路第1-3章习题

电路第1-3章习题

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R 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 .4I 5I 4II 3 ------- ---- 02 12解之得:I 3.6A1- 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Ux。

I1Ui 3Ui<>OQ V u j3■5A解:由KVL方程:U1 3U1 5,得 U i 2.5V由欧姆定律,U15I1,得110.5AU x (2I15)电压源的功率: 3 12VP5v 1 5 (11)2.5W 0,所以是电源1-10. 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I- 1-4-10V 0-+10I1 <>解:列KVL方程:10 1 h 1(4打)佝10,得110.5A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R ov10 I i5W,发出。

P 4A ( 10 1 I i ) 438W,发出2-6如图电路:R1=1 Q , R2=2 Q, R3=4 Q,求输入电阻 Rab=MTI ,求端口电压U 。

U IR 1 I 1R 2 I 2I 1I 1R 2 (I I 1)R 3 5I 1 得,h 4I 所以,U 9I R ab — 9I。

解:其等效变化的过程为,2-7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电流 解:含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法,有外施电压法。

设端口电流3根据KVL 方程, 2 V解: 3— 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 Ix和Ux(2 4)U ni(1 1u21 2—U n1 4 补充方程:U x 解之得:U X 2U n2 n2-U4如"2 (1 14 2 U ni , U7.6V, I x n32U n3n3U n2 1.5A网孔法:网孔电流和绕行方向如图所示: 2U 43 12U 43, U 2n1 U n3 I x 4 2U解:网孔法:(1 2)I i 1 I3(2 1)l2 2 I3I3 U补充方程:1 I2I1 2 I2 1 I3 6 5VU x5W 0,发出2I m1 (21 I m1 22 4)1m2I m2(1 221 m3 2U2) I m3 3 2 解之得:I i 2A,I2 I3 1A,U 1VI iU xP u1 1 1 6(彳2)U n1 1U n2 - U1 1 1 1fUm (1 2)U n2 2U n31 1 1-U n2 (—-) U2 2 1补充方程:U U n24—l试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 (2)
3-7题3-7图所示电路中 , , , , ,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 。
题3-7图
解:由题中知道 , ,独立回路数为 由KCL列方程:
对结点①
对结点②
对结点③
由KVL列方程:
对回路Ⅰ
对回路Ⅱ
对回路Ⅲ
联立求得
3-8用网孔电流法求解题3-7图中电流 。
解:可设三个网孔电流为 、 、 ,方向如题3-7图所示。列出网孔方程为
(3) ;
2-5用△—Y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b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形变换为△形。
题2-5图
解:(1)变换后的电路如解题2-5图(a)所示。
因为变换前,△中
所以变换后,

(2)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5图(b)所示。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1)图(a)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图(b)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
当 时,即电流 与负载电阻 无关,而知与电压 有关。
5-7求题5-7图所示电路的 和输入电压 、 之间的关系。
题5-7图
解:采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独立结点 和 的选取如图所示,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并注意到规则1,得(为分析方便,用电导表示电阻元件参数)
应用规则2 ,有 ,代入上式,解得 为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图示元件电压u=(5-9e-t/t)V,t>0。

分别求出t=0 和t→¥时电压u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图题图示电路。

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求图示电路电流。

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图示电路,已知,,,。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示电路,已知,。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电压。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

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

求和的值。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求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源。

图题利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a) (b)图题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和。

列写图示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

图题图示电路,分别按图(a)、(b)规定的回路列出支路电流方程。

图题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
题4-2图
解:画出电源分别作用的分电路图
对(a)图应用结点电压法有
解得:
对(b)图,应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方法,可得:
所以,由叠加定理得原电路的 为
4-5应用叠加定理,按下列步骤求解题4-5图中 。(1)将受控源参与叠加,画出三个分电路,第三分电路中受控源电压为 , 并非分响应,而为未知总响应;(2)求出三个分电路的分响应 、 、 , 中包含未知量 ;(3)利用 解出 。
题4-17图
解:首先求出 以左部分的等效电路。断开 ,设如题解4-17图(a)所示,并把受控电流源等效为受控电压源。由KVL可得 故开路电压
把端口短路,如题解图(b)所示应用网孔电流法求短路电流 ,网孔方程为 解得 故一端口电路的等效电阻 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 ,如题解图(c)所示,由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知 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 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a)(b)
题7-29图
解:(1)分段求解。在 区间,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

在 区间,RC的全响应为

在 区间,RC的零输入响应为
(3)用阶跃函数表示激励,有
而RC串联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根据电路的线性时不变特性,有
第八章“相量法”练习题
8-7若已知两个同频正弦电压的相量分别为 , ,其频率 。求:(1) 、 的时域形式;(2) 与 的相位差。
因为变换前,△中
所以变换后,

(2)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5图(b)所示。
因为变换前,Y中
所以变换后,

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题2-11图
解由题意可将电路等效变
为解2-11图所示。
于是可得 ,

(完整版)电路原理习题

(完整版)电路原理习题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φa=4V,则b点电位φb为()。

A.6VB.-6VC.14VD.10V3.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肯定是正值或负值D.有时为正值,有时为负值4.当电阻R上u、i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A.u=RiB. u=-RiC. u=R ▏i ▏D. u=-Gi5.某一电阻R上的u、i的参考方向非关联,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200ΩB. -200ΩC. ±200ΩD. ±100Ω13.有一2V电压源,内电阻为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A.0A,2VB.20A,0VC.2A,0VD.0A,0V14.下列理想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功率的是()A.电源B.电感C.电阻D.电容15.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且通过计算其电压、电流都为正,即该元件()功率。

A.吸收B.发出C.不能确定D.有时吸收,有时发出19.电源置零,即将电压源▁▁▁▁,电流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路,短路B.短路,开路C.短路,短路D.开路,开路20.运算放大器理想化的条件为输入电阻Rin=▁▁▁▁,输出电阻Ro=▁▁▁▁,放大倍数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B.0,∞,∞C.0,0,∞D.∞,0,021. 已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5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2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A.吸收10WB.发出10WC.吸收10mWD.发出10mW22.已知某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吸收的功率为10kW。

如果该元件的端电压为1k V,则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

A.-10AB.10AC.-10 mAD.10 mA23. 已知在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2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5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5-9e-t/t)V,t>0。

分别求出t=0 和t→¥ 时电压u的代数值与其真实方向。

图题1.1 图题1.21.3 图示电路。

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1.31.4求图示电路电流。

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1.6 图示电路,已知,,,。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1.7 图示电路,已知,。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

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5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

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1.16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2.1 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2.2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与电流。

2.3 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

求和的值。

2.4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2.5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2.6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2.7 求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源。

图题2.72.8 利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参考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参考
(a)
(b)
(c)
题10-5图
解:(1)首先作出原边等效电路,如解10-5图(a)所示。
解10-5图
其中 (亦可用去耦的方法求输入阻抗)
(2)首先作出并联去耦等效电路,如解10-5图(b)所示。

(3)首先作出串联去耦等效电路(反接串连),如解10-5图(b)所示。
其中
10-17如果使100电阻能获得最大功率,试确定题10-17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iL( )+〔iL(0+)-iL( )〕e-1/ =1.2+(-4-1.2) e-100s=1.2-5.2 e-100s
=L(diL/ dt)=52 e-100sV
7-26题7-26图所示电路在开关S动作前已达稳态;t=0时S由1接至2,求t0时的 。
题7-26图
解:由图可知,t<0时 因此t=0时电路的初始条件为
9-25把三个负载并联接到220V正弦电源上,各负载取用的功率和电流分别为: , (感性); , (感性); , (容性)。求题9-25图中表A、W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
题9-25图
解:表W的读数为P1+P2+P3=19.8KW令 求电流 、 、 、 即有



根据KCL有: = + + =
功率因数
(右) =g (KCL)
= (KVL)右网孔电流方程可以不用列出
结点电压方程为: = +
(2)如题9-17图b所示,设顺时针网孔电流为 (左上)、 (左下)、 (中)
(右)。网孔电流方程为: ,
(2+j8) = (左上)
-(1+j8) =0(左下) (中)

大学电路原理习题答案

大学电路原理习题答案

大学电路原理习题答案【篇一: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电路原理作业1-13、16章全答案】s=txt>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b)题1-1图解:(1)题1-1图(a),u、i在元件上为关联参考方向:题1-1图(b)中,u、i在元件上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题1-1图(a)中,p=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题1-1图(b)中,p=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题1-1图(a)中,p=ui0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功率:题1-1图(b)中,p=ui0,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d)(e)(f)题1-4图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题1-5图解:题1-5图(a)中流过15v电压源的2a电流与激励电压15v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题1-5图(b)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us=(2-5/15)a=-1a,其方向与激励电压关联,15v的2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pr=pis发功率平衡。

题1-5图(c)中电压源折中的电流ius=(2+15/5)a=5a方向与15v激励电压非关联,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关联参考方向,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发=pis吸+pr功率平衡。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i1(a)(b)题1-16图解:题1-16图(a)中,应用kvl可得方程:解得:u=-1v电流源电压u与激励电流方向为非关联,因此电流源发出功率为:电阻功率为:vcvs两端的电压2u与流入电流方向关联,故吸收功率为显然,pis发=pus吸+pr题1-16图(b)中,在结点a应用kcl可得:i2=i1+2i1-3i1再在左侧回路应用kvl可得:2i1+3i1=2解得:i1=0.4a根据各电流、电压方向的关联关系,可知,电压源发出功率为:pus发=2i1=0.8wcccs发出功率为:2?电阻消耗功率:1?电阻消耗功率:显然,pus发+pcs发=pr1+pr2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1及电压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套 基本题
1.1 求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1,
I2。

设:(1)U S=2V;(2)U S=4V;(3)U S=6V。

图1.1
1.2 已知图1.2所示电路中电流I5=4A。

求电流I1,I2,I3,I4和电压源电压U S。

图1.2
1.3 求图1.3所示电路中从电压源两端
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 eq。

图1.3
1.4 求图1.4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
率,并校验功率守恒。

图1.4 第二套 提高题
1.1 已知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
的值。

1.1

1.2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3A电流
源两端电压为40V。

求负载吸收的功率。

1.2

1.3 已知图1.3所示电路中,R1=40W,R e=27W,R b=150W,R L=1500W, =0.98。

求电压增益u2/u1和功率增益p2/p1。

其中p1是u1供出的功率,p2是R L吸收的功率。

图1.3
第一套 基本题
2.1 求图2.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R ab。

图2.1
2.2 试求图2.2所示电路中的
电压U。

图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