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2.了解数的加减法3.能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二、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2.数的大小比较3.加减法三、教学准备教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材、声音画具学生:活动卡、练习册,学生文具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丰收的果园》。
步骤二:认识数字浏览课本第四单元《数学》内容,学生跟读数字,并用声音画具发音,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熟悉数字读法。
步骤三:认识可视化的数字大小比较1.学生在翻阅课本第四单元《数学》内容,发现自己知道的数字,并说出数字大小之间的关系2.课后,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图形,并让学生选择数字大小的顺序。
步骤四:数的加法1.在课本第四单元《数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加法的概念。
2.以12个苹果加上5个苹果为例,让学生识别到:–12加5等于17–加法是两个数字或更多数字相加的过程3.在活动卡中完成第12页的练习步骤五:数的减法1.在课本第四单元《数学》中,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2.以12个苹果减掉5个苹果为例,让学生识别到:–12减5等于7–减法是通过减去一个数字,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3.在活动卡中完成第13页的练习。
步骤六:认识几何图形在课本第四单元《数学》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
五、教学总结1.教师有互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
2.通过课堂实例的操作和活动卡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数字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的基本知识。
3.教师要注意时刻把握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丰收的果园》公开课教案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丰收的果园[教学目标]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呀?分别是哪四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呢?说一说为什么~你们猜猜老师喜欢哪个季节?让我们从儿歌里来找一找答案。
儿歌:秋天果子多。
秋天像只大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橘子,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秋天了吗?秋天果子多,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小动物们都在他们的果园里忙着收获呢,他们想邀请我们去果园做客,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就出发吧!咦,观察这幅图,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二、参观果园,搜集信息,解决问题1、感知位置我们可以用上下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中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吗?下面我们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填一填。
刚刚我们提到了三种小动物,你能说一说小鸟、小兔和小猴的位置关系吗?除了上下,我们还可以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谁能填一填小猫的前面是谁在推车,小猫的后面是谁在推车?你还能说一说谁的前面是谁在推车,谁的后面是谁在推车吗?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填填看。
除了上下、前后,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活动:指名三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些小动物的前后分别是谁,那从前往后,排第2个的是谁?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那兔子前面有几只小动物,后面有几只小动物?你还能自己数一数,用几和第几说一说吗?2、解决问题参观了这么久,小朋友们,果园里有什么树?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丰收的果园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讲述了果园里各种水果的丰收情况。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数数、计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尚处于初步认识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途径,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果园和水果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计数,并能比较水果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数数、计数,并能比较水果的多少。
2.难点: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水果图片、实物水果、数数卡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果的种类和数量。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它们有多少个?”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数数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计数。
例如,展示3个苹果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数数、计数更快。
例如,教师展示5个橙子的图片,让学生快速数一数有几个橙子。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谁能来说一说,我们刚才数了哪些水果?它们有多少个?”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数量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认识加法和减法。
2. 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的10个相同的小物品(如小石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果园里的水果数量。
2. 新课导入: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 讲解与示范:讲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计算结果。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丰收的果园2. 板书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概念、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示例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挑战练习:完成一些稍微复杂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太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地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果园丰收的图片、水果卡片、算式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水果卡片、算式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数量,让学生说一说水果的加减法算式。
如:苹果3个,加上香蕉2个,一共有几个?引导学生说出3+2=5。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练习水果加减法算式。
如:学生甲拿出苹果卡片3个,学生乙拿出香蕉卡片2个,学生甲问学生乙:一共有几个?学生乙回答:3+2=5。
然后学生乙问学生甲:香蕉2个,减去苹果3个,还剩几个?学生甲回答:2-3=-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丰收的果园”主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识别和计算能力,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实物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知:学习数字1至10的读写和意义。
2. 数量对应: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3. 简单的加法:引入并练习将两个数量进行相加。
4. 果园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果园的情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字的认知和数量对应关系。
2. 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果园图片、计数器、加法表格。
2. 学具:彩色笔、图画纸、水果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果园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丰收果园的兴趣。
2. 基础教学:通过数字卡片教授数字1至10,强调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发音。
3. 互动游戏:使用水果模型进行数量对应游戏,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理解。
4. 加法启蒙:介绍加法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如水果的合并)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
5. 实践活动:模拟果园采摘,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数和加法计算。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至10,每个数字旁边配有相应数量的水果图片。
- 加法表格:列出简单的加法例子,如1 2=3,旁边配有相应数量的水果模型。
- 果园图画:绘制一个充满水果的果园场景,每个水果旁边标注相应的数字。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用水果或其他物品进行计数和加法游戏。
2. 创意绘画: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果园,并为每个水果标注对应的数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数字和加法的理解程度。
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
丰收的果园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日常生产、生活里存在着数学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同时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位置等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来到果园里参加劳动。
(出示主题图)1. 谈话引入。
师:仔细听,你能听到什么?(播放“摸苹果”的歌曲)生:秋风姑姑摸苹果。
生:秋风姑姑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
2. 揭示课题。
师:大象伯伯的果园的果子也成熟了,想去看看吗?我们一起去参观大象伯伯“丰收的果园”。
板书课题“丰收的果园”。
二、探究交流1. 观察图。
“丰收的果园”里有些什么?2. 认方位。
从中间看,梨树在哪边?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在运水果的队伍中,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3. 数一数,算一算。
运苹果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苹果树有多少棵?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怎样求?苹果有多少筐?梨一共有多少筐?你是怎么数的?树上有几只小鸟,又飞来几只,一共有多少只?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求一共有多少只的?4. 分小组活动。
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分小组活动,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在班级里交流。
)(1)师:丰收的果园里不仅有香甜的果实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你发现了吗?(学生六人小组充分讨论。
)(2)师:谁想当小博士上来提问题?(出示博士帽)学生轮流戴着博士帽提问,其他学生解答。
(3)师:小朋友动动小脑袋就解决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想不想动动你的小手呢?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听音乐摸耳朵。
(学生跟着音乐做课间操)( 4 ) 师:大象伯伯的家在大路的左边,小小运输队应该把水果往哪边运呢?生:往梨树那边运。
生:应该往苹果树那边运。
( 5 )师:有的说“往梨树那边运”,有的说“往苹果树那边运”,到底哪种意见对呢?谁有好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小组商量商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多个数的概念,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比较的概念,明确大小关系。
3.教学目标:–能够回答问题“6比4多几个?”、“7比3少几个?”。
–能够识别并掌握数字0-20,准确朗读、书写及拼写。
–学会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如:6+5=?、10-5=?。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0-20的认识,并读、写、拼写准确。
2.学生能够理解两个数字的多少关系,会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应准备好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具,保证所有教学材料齐全。
2.教师应先自行过一遍教案,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
2. 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引入认识数字0-20,并进行朗读、书写和拼写练习。
–通过数字联想法,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数字的顺序。
2.新知讲解–讲解多个数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多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将多个数与图形概念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计算之后,再依次给出答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利用班级集体竞赛的方式,进行趣味性练习,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4.小结–总结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数学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板书设计1.数字0-20的表格2.多个数的大小比较及计算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对数字大小和运算加减的探索性学习进行了实践,通过数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及时掌握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最大化。
扬州某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果园里各种水果的收获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计算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的培养都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水果的分类,学会计算水果的数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水果的分类和数量的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果园丰收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果模型、水果图片、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水果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分别有多少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果园丰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出各种水果的数量。
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够巩固数数的能力,同时对于水果的分类和数量的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作业本,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水果,进行数量的计算。
丰收的果园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丰收的果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丰收的果园主题,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书写数字1-10。
2. 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
3. 认识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和书写数字1-10,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认识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2.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果园中的水果数量,引发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兴趣。
2. 数字教学:通过数字卡片,教授学生认识和书写数字1-10,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数字。
3. 加减法教学:通过加减法运算卡片,教授学生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4. 几何图形教学:通过几何图形卡片,教授学生认识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几何图形。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数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通过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丰收的果园2. 内容:数字1-10、加法和减法、基本的几何图形3. 示例:展示数字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书写数字1-10。
2. 完成加减法运算题目。
3. 识别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收的果园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具和学具的使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收获水果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以及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收获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观察、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他们对水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水果的丰收情况了解不多。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
2.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果园丰收的场景。
3.准备水果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果园丰收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水果分类、数水果等实际操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巩固(10分钟)通过水果卡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水果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丰收的果园里还有哪些水果?水果丰收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水果的丰收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与水果丰收有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8.板书(5分钟)设计一份板书,突出水果丰收的主题,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内容。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丰收的果园一、教学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丰收的果园”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2.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初步提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趣: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园”里可好玩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去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人人都来当环保小卫士好吗?那我们就出发吧!学生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果园……[课始创设情境,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全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基调。
](二)初步交流,学习新知1、创设“动态情境”揭题,获取新知①(播放课件:丰收的果园主题图,并揭题)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光临“丰收的果园”。
你们瞧,迎面向我们走来了一队运水果的车队,它们都是谁呀?(课件依次播放小动物车队)请学生回答。
②小朋友们观察地仔细,回答扁豆博士提出的问题:①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学生回答)②运苹果的车有〔〕辆,是哪几辆?苹果一共有〔〕筐?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3+3=9③运梨子的车有〔〕辆?是哪几辆?梨子一共有〔〕筐?请学生上台数给大家看,并列式:2+2+2+2=8 [通过电教媒体,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巧妙地揭示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2.质疑: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小萝卜为什么都是右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树呢?(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原来站的方向不同,看到的情况也不同。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活动课《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活动课《丰收的果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10以内的数,能正确地数数。
2. 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3. 学习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个数。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数数。
2. 教学难点: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个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果园图片、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贴片等。
2. 学具:彩泥、水果模型、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果园的景象。
1.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果园,引出课题《丰收的果园》。
2. 基本活动2.1 教师发放彩泥和水果模型,让学生分组制作水果。
2.2 学生分组制作水果,教师巡回指导。
2.3 学生展示制作的水果,用10以内的数表示各种水果的数量。
3. 综合活动3.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排列。
3.2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3.3 教师出示磁性贴片,让学生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个数。
4. 总结与展示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4.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丰收的果园》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10以内的数表示家里水果的数量。
2. 让学生画一幅丰收的果园图画,并用10以内的数表示各种水果的数量。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分组活动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丰收的果园-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丰收的果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丰收的果园”中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
2.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
3. 学习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果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丰收的果园”。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等。
2. 学具:彩笔、图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丰收的果园”中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丰收的果园”。
3. 活动一: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
4. 活动二: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果园”。
5. 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丰收的果园2. 板书内容:- 苹果- 梨- 葡萄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果园”。
2. 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观察、操作、描述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丰收的果园”中的水果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丰收的果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丰收的定义及原因;2.认识减法运算方法,学会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用简便、有意义的语言描述减法的概念;2.学生能够应用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丰收的果园1.什么是丰收,丰收的原因以及丰收的重要性;2.了解果园的情况和收获的数量,引入减法的概念;3.了解减法的定义,运算方法和符号;4.对于小学生而言,减法的应用是非常实际的,例如如果一个果园原来有30个苹果,现在卖掉了10个苹果,问还剩下多少个苹果;5.通过以上的例子,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减法运算。
第二课时:减法的计算方法1.复习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2.进一步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练习;4.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5.教师手把手辅导学生完成一些减法实例的计算。
第三课时:减法解决实际问题1.学生通过前面练习的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应用减法求解实际问题;2.介绍更多的减法实例并让学生进行计算;3.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减法与其他运算结合起来;4.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课时:巩固与练习1.复习前几节课所学内容;2.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来实践减法的应用;3.通过教学游戏加深对减法的认识;4.针对性地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
四、教具1.计算器;2.水果、蔬菜或其他小玩具。
五、教学方法1.教导式授课;2.讨论式授课;3.小组互动式授课。
六、学生评估1.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减法的认识和应用;2.习题练习:让学生练习更多的减法实例;3.应用活动:通过实际活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七、课堂反思针对具体情况,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进程,评估学生的实际收获,并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丰收的果园(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教学内容1.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计算器、水果模型、计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果园中的水果数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计算卡片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水果模型的加减法运算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丰收的果园2. 主体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实际操作示例、课堂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加减法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引入新课、实践操作、总结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
这些步骤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丰收的果园》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1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果园里的水果丰收,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通过数数、计数、比较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模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数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计数,并能比较水果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数、计数,比较水果的多少。
2.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果模型、水果图片、计数棒等。
2.课件:果园丰收的图片、数学游戏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水果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果园里的水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各种水果的个数,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操练(10分钟)1.教师分发计数棒,让学生自己数一数水果的个数,并将其与图片对应。
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种水果,数一数每组有多少个水果,并互相交流。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水果图片,让学生比较哪组水果更多,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水果接力比赛,数一数每队得到的水果个数,比赛结束后,比较哪队得到的水果更多。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果园里的水果更多,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它们的总数?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果园里各种水果的收获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并能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数量的基本概念,能正确数数和认识数字。
3.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水果卡片游戏、水果拼图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果卡片、水果图片、水果拼图、数字卡片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果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果园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各种水果的数量。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水果的分类,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水果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水果分类和数量的认识。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水果数量卡片配对游戏。
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好玩 丰收的果园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丰收果园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况中发现问题和提问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情境中的数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
邱小姐技艺高超。
她对大象叔叔的果园很熟悉。
大象叔叔的果园丰收了!大象叔叔想邀请孩子们参观他的果园。
你愿意吗?二、参观果园,巩固知识1、出示第一层情境图。
课件显示了五棵苹果树和四棵梨树。
走进果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几棵?等。
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出示第二层情境图。
你看,树上满是红苹果和黄梨,这让大象叔叔很焦虑。
他需要朋友来帮助他!听着,小伙伴们来帮忙了。
他们自发地组建了一个小型运输队。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个小小运输队,一共有几辆车?运苹果的车有几辆呢?是哪几辆?你也能学着老师这样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运梨子的车有几辆呢?是哪几辆?一从左往右数,()排在第二,()排在第五。
从右往左数,()排在第三,()排在第六。
谁也能提一个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呢?谁在小猫前面推汽车?谁在后面推车?你还能提出一些关于前后的问题吗?(预设:小松鼠在小兔的前面,小狗在小兔的后面……)(同桌互相提一提。
再全班交流,奖励“爱动脑星”“勇于发言星”。
)……一共有多少篮苹果?谁能问这样的问题?3、显示三级场景图。
除了小伙伴们组成的小小运输队,还有好多小伙伴来帮忙摘梨子了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情境里的数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姑娘的本领可大啦,她摸熟了大象伯伯家的果园,大象伯伯家的果园丰收啦!大象伯伯要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它家的果园参观参观,你们愿意吗?
二、参观果园,巩固知识
1、出示第一层情境图。
课件出示5棵苹果树,4棵梨树。
走进果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几棵?等。
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出示第二层情境图。
你们瞧,树上挂满了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这可把大象伯伯急坏了,他需要小伙伴们来帮帮他呢!瞧,小伙伴们来帮忙啦,它们还自发的组成了一队小小运输队呢。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个小小运输队,一共有几辆车?
运苹果的车有几辆呢?是哪几辆?
你也能学着老师这样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运梨子的车有几辆呢?是哪几辆?
从左往右数,()排在第二,()排在第五。
从右往左数,()排在第三,()排在第六。
谁也能提一个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呢?
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你还能提出一些关于前后的问题吗?(预设:小松鼠在小兔的前面,小狗在小兔的后面……)(同桌互相提一提。
再全班交流,奖励“爱动脑星”“勇于发言星”。
)……
苹果一共有几筐?谁也能提一个这样的问题?
三、出示第三层情境图。
除了小伙伴们组成的小小运输队,还有好多小伙伴来帮忙摘梨子了呢。
大家瞧,谁来啦!
可爱的小鸟,顽皮的小猴,勤劳的小兔它们都来帮忙了?
他们在哪儿呀?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顽皮的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看看谁又飞来了?关于小鸟,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3、课中游戏,巩固“上下、前后”,延伸“左右”
(1)参观了这么久的果园,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
上面上面拍拍手,下面下面跺跺脚,前面前面点点头,后面后面翘翘手。
左手左手摸右耳,右手右手摸左耳。
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挥挥手。
(连续做两遍,语速渐快,看谁的反应快)
(2)在参观丰收的果园时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到处都存在着这些数学问题。
看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你能用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4、课中游戏“摘果子”
(课前准备水果卡片,卡片上有算式,贴在黑板上,为每个代表队准备一个水果篮,水果篮上有数字。
)
教师: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了果园里的许多数学问题。
果园里的水果真多呀!小动物们忙都忙不过来,我们也去帮忙摘果子吧,好吗?(好)不过摘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先看看你的小组水果篮上要摘得数是几的水果,那么你就摘得数是几的水果,可不能乱摘哟!比一比哪一组摘的水果又对又多,开始,出发吧!
小组商量、交流、摘果子
(设计这个游戏活动,是为了将已学过的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的知识融入游戏中,人人
参与,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合作中享受丰收的喜悦与成功,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
)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愉快的果园之旅就要结束了,大象伯伯非常开心,因为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获得了大丰收。
它们还夸奖小朋友都是爱提问题,爱解决问题的好孩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来年也来个大丰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