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赏析5篇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地融化在一齐,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透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取侧重而已。
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构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之后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
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
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解题“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14 故都的秋一、重点剖析1. “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答案:作者之所以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
“故”给人以历史悠久之感,也蕴含着怀念之情;“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以此为题,明确而深沉。
2.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章的“文眼”,其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特点:①运用了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了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作者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来表现自己因迷惑、抑郁、失望而徘徊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或者说,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3. 为什么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却着力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答案这是由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凄凉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内心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如此,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而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来着力描写。
在作者笔下,萧索的秋意与落寞的秋情是统一的。
4.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精心描绘了五个画面,请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在这五个画面中,作者是如何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5.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可否改为“简直像是每一户的家虫”?答案:不能。
“家家户户”运用叠字,不仅使文章具有韵律美,还说明秋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养在家里”则进一步拉近了秋蝉与家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家里”既呼应了前面的“家家户户”,又照应了后面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章主旨、结构及写作特点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章主旨、结构及写作特点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章主旨、结构及写作特点故都的秋1.文章主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文章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颂自然之秋,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写作特点:情景交融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高中语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要想学好⾼中语⽂,课本上的课⽂⼀定要吃透,理解好,因为试卷上的很多题⽬都脱离不了课本。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1、正确认识⽂章主线对⽂章的统率作⽤: ⽂章的主线统率全⽂的各个部分。
本⽂贯穿全⽂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
这⾥的“清”是与“浊”相对⽴的,是⼀种清爽、清楚,⽽不是混混沌沌。
正如⽂中所写,南⽅的秋,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
⽽北国的秋却是味道⼗⾜的,清清爽爽的。
“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情在客体上的反射。
⽂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如写⼩院秋景,那⼩屋是“⼀椽破屋”,墙是“破壁”,⼤环境就是冷落的。
再看天⾊是“很⾼很⾼的碧绿”的天⾊,⽽⼈的活动是“细数⼀丝⼀丝漏下来的⽇光”,“静对”破壁腰中牵⽜花的蓝朵,还有看那⼏缕萧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且于清闲中流露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
作者也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法更突出了⼩院的寂寞。
这些景物,从声⾳到⾊彩到外形,都在显⽰着全⽂感情的主旋律──清、静、悲凉。
其它⼏幅图画也是如此。
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是统率全⽂的,各幅风景图均统⼀在这感情基调中。
但却不可机械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景物是在显⽰清,哪⼀景物是在显⽰静,哪⼀景物是在显⽰悲凉。
这样去分析课⽂,往往会⾛到牵强附会的死胡同之中。
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它在京城⼈家院落中极为普通,⼏乎处处都有,⽽它青中带黄的⾊彩⼜与全⽂情感基调⼀致,⾜以代表作者⼼中的故都秋⾊。
如果⾮要找它哪⾥是清,哪⾥是静,哪⾥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猜测了。
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精品课件郁达夫《故都的秋》
精品课件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故都的秋》。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整体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学习并掌握关键知识点,如作者郁达夫的生平事迹,以及课文中涉及的北京秋天的风物人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分析并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描写等手法表达情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对比、描写等表达手法的作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京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进而引入课文。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如对比、描写等。
4.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小练笔。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主题:《故都的秋》2. 重点句子及表达手法3. 作者情感:怀念、感慨、期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写一段描绘家乡秋天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表达手法的理解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对比、描写等表达手法的作用,理解作者的情感。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深入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4. 作业设计: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创作。
《故都的秋》ppt课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学习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概括并鉴赏文中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文中以情驭 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分析并鉴赏文章中的衬托和对比手法,学习并应 用到写作实践中。 4.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 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 内涵。
清、静、悲凉
阅读1-2自然段,思考:作者不远千里从南到北,赶去北平,是为了饱尝 故都的秋味,南方也有秋天,在他看来,南方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我 们在地理上是南方,同学们可以结合这几个词想想,我们这里的秋天是 不是这样的。
慢、润、淡
1到2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
•北国之秋: •清 静 悲凉 •南国之秋: •慢 润 淡 •看不饱 尝不透
课文结构: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
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
第二部分(3~12):共分六层。
第一层(3):秋晨静观。
第二层(4):秋槐落蕊。
第三层(5):秋蝉残鸣。
第四层(6~10):雨后话凉。
第五层(11):北国秋果。
课题释义
表明描写地点,含有深 切的眷恋之意。
秋是描写的内容
故都 的秋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 境界
课题释义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
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 的秋
“故都”(北平)点明描写的地 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 一种文化底蕴。“秋”字交代时令与 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 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 优美境界,明确而深沉。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9篇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
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1.引导谈话: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
浙江富阳人。
现代作家,诗人。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故都的秋》ppt课件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故都的秋啊;
落脚点: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 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思考题: 5 文章的结尾两段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
南国的秋;用意何在 运用了什麽手法
对比的手法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记叙 描写:
清
1 秋院静观 2 槐树落蕊
眷 恋
静 3 秋蝉残鸣
向
槐树落蕊
细腻 清闲 落寞 落蕊
清 静 悲凉
秋蝉衰鸣
衰弱 残声 啼唱
清 静 悲凉
闲话秋雨
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落的雨声 一阵凉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清 静 悲凉
果树奇景
枣子树 淡绿微黄的颜色 成熟至八九分 清秋佳日
思考: 4 第12节的中心句是什么
作者将议论的落脚点放在哪里
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 幽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
悲 4 闲话秋雨
往
凉 5 果树奇景
之 情
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 形
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丰富多彩的故都之秋
颐和园
北海公园
故宫
天坛
潭柘寺
玉渊潭
思考题: 3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 什么只赞美清 静 悲凉的故都之秋 呢 试从作者的主观方面加以评析 讨论
《故都的秋》ppt课件28张
南国之秋 比不上 北国之秋
紧扣画面
作者在课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 秋景图? 请进行概括并分析。
紧扣景物
秋晨小院图
秋蝉嘶叫图
秋日盛果图
秋槐落蕊图
秋雨话凉图
一椽破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秋
晨
碧绿的天色
小
驯鸽的飞声
院
牵牛花的蓝朵
图
尖细且长的秋草
秋槐落蕊图
视觉形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 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 地。”
触觉形象:“脚踏上去,声音也没 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 极微细及柔软的触觉。”
丛林。
PART 02
第二部分
捕捉文眼
重点字词
潭柘(zhè)寺
萧索
一椽(chuán)
譬(pì)如
平平仄仄(zè)
廿(niàn)四桥
颓(tuí)废
混(hùn)混沌沌 (dùn) )
捕捉文眼
本文有一句话概括了故都的 秋的总体特点,这就是本文 的文眼,请找到它并朗读。
请对文眼句子进行品析。
捕捉文眼
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 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谢谢观看!
2.① 先说“清”“静”,再说“悲凉, 由景到情,由客观到主观,符合认识 规律; ② “悲凉”放在“清”“静”之后, 带有总结意味; ③ “特别地”强调作者笔下的故都的 秋的与众不同。
PART 03
第三部分 紧扣画面
思路与结构
总写
分分写写 总写 总写
对北国之秋 的感受,抒 发向往之情。
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秋蝉嘶叫图
运用了怎样的景物描写方法? 写秋蝉的目的何在?
“衰弱”“啼唱”运用拟人手法; “嘶叫”运用听觉描写。 写秋蝉是为了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 衬北国秋蝉啼鸣的特点,表达作者 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二、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024版《故都的秋》郁达夫ppt课件
郁达夫生平及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
生平简介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是郁达夫应上海《人间世》杂志之邀而作的一篇散文。
创作时间
当时郁达夫正在北平(今北京)生活,对北平的秋天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
创作地点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处于变革之中,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政治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文学背景
在文学领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独特审美追求
04
CHAPTER
主题思想阐释及价值意义挖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乡愁始终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它体现了对故土、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乡愁是人类共同情感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多地离开家乡,乡愁成为了人们寻找精神寄托、慰藉心灵的重要途径。
01
02
03
04
《故都的秋》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秋天景象
落叶纷纷,秋风萧瑟。
寒蝉凄切,秋雨绵绵。
描绘秋天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果实成熟,秋收时节。
象征意义
秋天的萧瑟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描绘秋天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01
02
描绘秋天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
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
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
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
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三、创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四、正文赏析1、整体把握:听课文朗读,思考:(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清、静、悲凉)-------文眼(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秋景图?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一:总起(1-2)思秋、赴秋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0-11)恋秋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细读课文第一部分:总起(1-2)思秋、赴秋思考:文章的1-2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第二部分: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第一层:(3-8)绘秋思考:文中描写秋天的五个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它们又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第一个画面:秋晨静观图思考:在第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明确: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体现在: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破屋↘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悲凉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二个画面:秋槐落蕊图思考:在第二幅图画中,写了怎样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明确:景1:“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情:给人寂静的感觉-------静景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情: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清“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悲凉”------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三个画面:秋蝉残鸣图思考:同学们都听过蝉的叫声么?是怎样的?北国的秋蝉叫声又是怎样的?能让你感受到“清、静、悲凉”特点吗?明确:“衰弱”“残声”“嘶叫”“啼唱”分析: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寂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
第四个画面:秋雨话凉图思考1: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北国的秋雨又是怎样的?明确: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
)----------冷清、寂静感思考2:“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明确: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
思考3: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明确: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五个画面:佳日秋果图思考1:写了哪些景色,能体现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吗?景:“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成熟至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
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思考2: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明确: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悲凉之感【延伸】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
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
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第二层:(9)议秋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议论:人皆感秋-----中国文人尤甚-----非到北方不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作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意境的开阔感。
第三部分:总括(13-14)恋秋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
因此在第10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北秋韵比较黄酒------甘甜可口,回味不永白干------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稀饭------稠润馍馍------硬实鲈鱼----味美细腻,剔刺而食(细腻)大蟹-----大块剁食,秋之爽气(粗犷)黄犬-----玲珑如意,逗玩邀宠骆驼----- 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延伸】: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
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北国秋——清、静、悲凉(文眼)南国秋——慢、润、淡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