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完整定稿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7篇)《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

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学情分析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

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3.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三维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

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

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

教案:公开课《故都的秋》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学习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通过文学作品感受和表达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作者的故乡南京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氛。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背景。

欣赏并学习课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南京的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和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欣赏与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学生通过模仿或创作,运用学到的文学鉴赏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2 作业完成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观察学生的交流和分享情况。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内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郁达夫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5.2 创作与表达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和表达。

2024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2024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2024/1/24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 介绍作者及背景,第二课时讲解文 本内容,第三课时进行拓展阅读和 讨论。
时间安排
每个课时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 钟。课程结束后,可安排适当的作 业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6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2024/1/24
作风格。
阐述《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 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 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时
代特色。
分析文章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探 讨故都秋天的独特之处,引导学 生感受作者对故都的深情厚谊。
2024/1/24
18
分析文本:解读文章内容,探讨主题思想
01
02
03
04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REPORTING
2024/1/24
21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提出疑问和建议
01
学生分组,每组4-5人, 围绕《故都的秋》展开 讨论。
2024/1/24
02
分享个人阅读感受,对 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象、 人物情感等发表看法。
03
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 的疑问和困惑,寻求同 学和老师的帮助。
22
04
针对文章内容、结构、 语言等方面提出建议和 意见,为改进教学提供 参考。
改进措施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散文鉴赏 的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 主阅读相关文本,拓宽视野,加深对 散文的理解和认识。
2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观察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美好。

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一、文章类型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探讨了故都的秋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故都的深切怀念和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二、关键词1、故都的秋2、秋天3、落叶4、文化底蕴5、历史背景6、文学背景7、景色描写8、情感表达三、教案1、导入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故都秋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并激发他们对本文的兴趣。

2、文章阅读让学生阅读全文,注意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景色描写,理解作者通过文学手段呈现出的秋天景色。

3、讲解生词和难点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关注故都秋天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都秋天的独特魅力。

5、写作技巧讲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通过文学语言描绘景色、如何表达情感等,让学生学习并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

6、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觉和经历,以及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故都秋天的意义和价值。

7、作业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秋天的文章,要求表达出对家乡秋天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四、总结本文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探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秋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学生能够更好地描绘秋天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故都的向往。

故都的秋说课稿_设计故都的秋说课稿_设计《故都的秋》说课稿设计一、课文悟读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是通过对故都秋景细腻描摹,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自然隐喻式的内心感受。

在许多篇章中都或明或暗地寄寓着作者自己的身世、心境与主观感悟。

从审美境界去看,这确实又是一种主观感情的抒发,表现出独特的“这一个”,即作者的独特个性。

故都的秋获奖教案

故都的秋获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故都的秋》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3)了解作者老舍以及《故都的秋》的背景资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故乡的美好时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老舍以及《故都的秋》的背景资料。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3.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爱国情怀。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

3. 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给予适当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给予具体指导和鼓励性评价。

公开课《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公开课《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选取文章中的某个段落,设计成 段落翻译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翻
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训练
以《故都的秋》为题材,设计写 作训练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总结本次公开课内容要点
深入解读《故都的秋 》文本,理解作者情 感表达及时代背景。
公开课《故都的秋》 优秀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 练习题设计与讲解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故都的秋》背景及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处于动荡时期,郁达夫从上海迁居 杭州,思想苦闷,创作风格浪漫颓废。《故都的秋》正是在 这种背景下诞生,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故 都的深深眷恋和忧郁情怀。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领全文,点明故都的秋的特点;接着分述 故都秋景,描绘了几幅秋景图;最后总结全文,抒发 对故都的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情景交融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 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 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 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 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 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 活动,培养学生的合 作与交流能力。
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 法,如借景抒情、对 比等,提高学生的写 作技巧。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相关主题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以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的认识。

2. 分析《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学习课文中所展现的故都秋天的景色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课文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以及《故都的秋》的背景。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

2. 请学生谈谈对故都秋天的感受,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写一篇日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老舍及其作品《故都的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秋天景色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课文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故都的秋》。

2. 老舍作品集《骆驼祥子》、《茶馆》等。

3. 相关研究老舍的论文和书籍。

4. 互联网资源,如关于老舍的生平介绍、对《故都的秋》的评论等。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故都秋天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完整版)欧阳修《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欧阳修《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欧阳修《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是欧阳修的《故都的秋》一文的讲解和分析。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了解欧阳修的文学背景和作品特点;2. 理解《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学会运用文学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和预备- 引导学生回顾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并简要介绍《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2. 文本解读- 分段解读《故都的秋》一文,引导学生理解每段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探讨其对文章整体效果的影响。

3. 主题探究- 分组讨论欧阳修在《故都的秋》中所探讨的主题,如人生感悟、时光流转等。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进行对比和联想。

4. 文学分析方法培养- 介绍简要的文学分析方法,如人物形象分析、意象解读等。

- 针对《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运用文学分析方法,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意象和隐喻。

5. 总结和课堂讨论- 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 教师引导全班展开课堂讨论,分享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1. 教学资源- 欧阳修《故都的秋》全文及其相关研究资料;- 课件和投影设备。

2. 评估方法-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互动表现;- 学生对《故都的秋》的读解和分析能力展示;- 学生的文学分析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四、课后反思和延伸1. 课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

- 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和课堂讨论,进一步分析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理解情况。

2. 延伸研究-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欧阳修的其他作品,并进行相关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 提供相关的文学批评和研究文献,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欧阳修和《故都的秋》的相关背景知识。

以上是《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

教案《故都的秋》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描绘手法,学会鉴赏散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1.文章背景:《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北京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

2.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描绘。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北京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描绘。

4.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都秋天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故都文化的热爱。

5.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如文章的写作手法是否恰当,作者的情感是否真实等。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故都秋天的作文,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2.搜集关于故都秋天的诗词,进行鉴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激发了学生对故都文化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避免表面化的理解。

同时,应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分析讨论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1)比喻: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理解比喻在描绘秋天景色中的作用。

(完整版)《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完整版)《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完整版)《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故都的秋》教案舞阳一高语文组史延泽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四、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五、设计思路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

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

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导语设计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

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

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1、整体感知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解题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鉴赏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清——静——悲凉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

(完整版)白居易《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白居易《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白居易《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的研究,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解读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故都的秋》;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故都的秋》的主旨和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探讨白居易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中的情感和感受;- 分辨和解读诗中的隐喻和比喻。

三、教学准备1.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故都的秋》的文本材料;2. 诗歌解读和分析的相关参考资料;3.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白居易这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并提及他的作品风格和代表作;- 提出问题:你们对秋天有什么了解和感受?请用词语或诗句来表达。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分发《故都的秋》的文本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并标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与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意境与主题(15分钟)-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刻画的故都秋天的意境和主题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词语、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达各自的理解。

4. 修辞手法(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等;- 讨论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研究收获;- 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公开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白居易的《故都的秋》,培养了学生对诗歌意境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时间控制上稍有不足,下次需要更好地安排时间。

同时,后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和实践,进一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故都的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获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获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获奖教案一、教案背景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变换万象的季节。

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时节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秋天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呢?本教案将以北京为背景,通过多种活动与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故都的秋天,感受北京的秋日风情,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北京秋天的特点和景色,如紫禁城、长城、颐和园等;- 学会运用形容词和名词等词语描述北京秋天的美景;- 掌握描述秋天的常用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积累素材并整理成课堂展示内容;- 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 增加学生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提倡积极乐观、团结合作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北京秋天的景色视频,引发学生对秋天的美好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重点介绍北京作为故都,拥有独特的秋天美景,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名词等词语来描绘北京的秋天。

3. 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图片和图表,描述北京秋天的景色;- 学生利用多媒体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与北京秋天相关的图片、诗歌、音乐等素材;- 学生以小组形式整理素材,制作成小报、海报等形式展示;- 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并实施一堂与秋天相关的小活动,如摄影比赛、寻找美丽的经典句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互相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与改进通过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课堂活动的结果,评价学生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五、教学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秋游,参观博物馆或美术馆等,以丰富学生对秋天的直观感受,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观察和表达能力。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都的秋》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其创作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阐述《故都的秋》在郁达夫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介绍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北京的印象和感受。

2. 介绍郁达夫:讲述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阐述《故都的秋》的意义:分析作品在郁达夫创作中的地位。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作品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都的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故都的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教学步骤】1. 回顾故事情节:总结作品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3. 探讨象征意义:解读作品中的象征元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都的秋》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探讨程度。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2. 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2. 探讨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倾向。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

【教学步骤】1.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总结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 探讨心理状态:解读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完整版)《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完整版)《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难点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理解作者情感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但这种感悟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作者的情感。
把握文章风格
文章的风格比较独特,既有诗意的描绘,又有哲理的阐述。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种风格。可以通过对比分析 其他类似风格的作品,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风格。
《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在教学过 程中,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北国之秋,再分写北平秋色,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分析文 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
赏析精彩语句
文章中有许多生动传神的语句,如“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 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通过赏析这些语句,可以帮助学生领略作者的 语言魅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 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 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对于 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辅助阅 读材料或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提 高理解能力;对于文学素养较高的学 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 究和思考。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仍以传统讲 授为主,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 源等,导致课堂氛围略显沉闷,学生兴趣未能得到充分调 动。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在理解文本和参与课堂讨论时存在困 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导致他们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有关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有关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都北京的兴趣。

2. 介绍故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1. 展示故都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介绍故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都北京的特殊之处。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故都北京的景色。

2.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

2. 学生能够欣赏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如气候、景色等。

2. 欣赏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如红叶、菊花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

2. 学生观察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

第三章:故都的秋文化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的特点。

2. 学生能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如赏月、赏菊、登高等。

2. 引导学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2. 学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如赏月、赏菊、登高等。

第四章:故都的秋美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特点。

2. 学生能够品尝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如月饼、火锅、糖葫芦等。

2. 学生品尝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

2. 学生品尝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3. 学生描述自己品尝的美食。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特点和体验。

2. 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特点和体验。

2. 学生反思自己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故都的秋教案获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获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获奖教案故都的秋教案获奖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秋天的故都(可选北京、南京等)为主题,带领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文化,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该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涵盖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案目标:1. 了解秋天的特点,如天气、植物、动物等。

2. 了解故都的文化和历史。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秋天和故都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1. 秋天的特点和文化。

2. 故都的文化和历史。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秋天的景色、植物、动物,以及故都的名胜古迹。

2. 书籍和资料:关于秋天、故都的文化和历史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教学活动:1.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植物、动物等,用形容词描述并画出来。

2. 朗读与演讲:学生朗读关于秋天和故都的短文,并进行小组演讲。

3. 研究与展示:学生分组研究故都的名胜古迹,制作海报或展板进行展示。

4. 创作与表演:学生根据秋天和故都的文化创作故事或小品,并进行表演。

5. 参观与体验:组织学生参观故都的相关景点,如故宫、颐和园等,亲身体验秋天和故都的魅力。

教学评估:1. 学生观察与描述的记录和画作。

2. 学生朗读和演讲的表现评价。

3. 学生研究和展示的海报或展板评价。

4. 学生创作和表演的评价。

5. 学生参观和体验的反馈评价。

教学延伸:1. 邀请当地文化专家或历史学家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故都的文化和历史。

2. 组织学生参与秋天的艺术活动,如绘画、摄影比赛等。

3. 组织学生写作比赛,以秋天和故都为主题进行创作。

4. 鼓励学生进行秋天和故都的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故都的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对秋天和故都的热爱和兴趣。

教案中的多种教学活动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完整定稿

《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完整定稿

《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完整定稿1500字教学目标1. 了解《故都的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2. 掌握《故都的秋》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2. 掌握《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欣赏诗歌,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并理解诗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件展示《故都的秋》的文字和图片。

2. 学生课本。

3. 背景介绍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对秋天了解多少呢?请说出你们对秋天的印象。

学生:……教师:非常好。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描写秋天的。

Step 2 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请看这张图片(展示一张描绘故都秋天景色的图片),这是一幅描绘北京故宫秋天景色的名画,你们觉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教师:这幅画描绘了故宫秋天的景色,可以看到黄叶飘落,宫殿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宁静、萧索的感觉。

那么,你们知道故宫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教师:故宫位于北京,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

故宫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人墨客。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描写故宫秋天景色的诗歌,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故都的秋》。

Step 3 诗歌欣赏(10分钟)教师:请看这首诗的文字(上课件展示诗的文字),我要请几个同学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教师:非常好。

这首诗写的就是北京故宫的秋天景色,让我们一起倾听诗歌,感受秋天的美。

Step 4 诗歌解读(15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理解或感受呢?学生:……教师:很好。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很多比喻和修辞手法来描绘故宫秋天的景色。

比如,“皇宫翻白日,九重珠帘卷不起”,这里将故宫比喻成皇宫翻白日,九重珠帘卷不起,给人一种庄重、壮丽的感觉。

1《故都的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故都的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 《故都的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蕴含的悲凉意味;2.理解作者欣赏蕴含悲凉色彩景物的独特趣味;3.体会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移情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战地黄花分外香。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宋玉、刘彻、杜甫皆"悲秋",而刘禹锡、毛泽东则"颂秋",自是源于他们不同的"心灵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的世界,看看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二、郁达夫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896年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成立了创造社。

小说《沉沦》为其代表作,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惊世骇俗。

1922年毕业回国。

主要作品还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集》、《迟桂花》等。

1938年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声援抗日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赏析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式
3、启发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歌。

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不少散文正是因为如此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美文不厌百回读。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岁月的河流漫溯而上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写于七十年代以前的美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问题1:那么,下面,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啊!)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北平的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情感:向往,眷恋。

问题2:那么,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郁达夫如此的一
往情深?(点拨:课文中有最简洁地概括故都之秋特点的句子么?)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也是本文的文眼。

清、静、悲凉(ppt)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问题3:文章是如何表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呢?(抓住五幅秋景图。

这五幅画面集中在3—11自然段。

)(ppt)秋晨静观(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闲话秋雨)
秋果盛景
以景显情。

作者通过这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问题4: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三、具体研习
1、欣赏第一幅画秋晨静观(学生齐读第三段)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是一种“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是一种“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与凄凉的秋草,是一种“悲凉”。

整个面面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
着秋味,耐人寻味。

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

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

”体现了“悲凉”。

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冷色调: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2、欣赏第二幅秋槐落蕊(请学生朗读第四段)
扫帚的丝纹是渺小到甚至都不会有人注意的细纹,但是在郁达夫的眼里却是细腻清闲,潜意识里还有些落寞的。

在树影下的一阵扫,是那么的随意,对于郁达夫,却是如此的扣人心弦。

“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树
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秋蝉残声
在故都的秋天,秋蝉那衰弱的残声是北国的特产。

“哀弱”描写出了蝉声是细小微弱的,但是这微小的声音却依然清晰能听见,可见故都的秋天是十分清静的、同时“残”字则让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

与南方要上郊外才能听到蝉鸣不同,在故都,秋蝉是如“家虫”般的存在,无论哪里都能听到秋蝉的啼唱。

这嘶叫声是如此的哀弱,连绵不绝,时时触动着郁达夫,使他勾起心里的落寞与悲凉。

这一“啼”一“嘶”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这样的诗句,给人以悲凉感。

4、秋雨话凉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他们的衣着,他们的闲散,他们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互答,表现一股衰朽之气,再配以冷雨后落寞的斜阳背景,正好传达秋的悲凉。

5、秋日胜果
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淡色)之感,青涩也给人悲凉之感。

总结:在这五幅图中,“清”表现在哪里?“静”表现在哪里?
(清、静,更多的是客观景物展现的特点,而“悲凉”更多的是主观情感)(ppt展示)
清:色调
静:声音
悲凉:心境
三、知人论世
问题:“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清”“静”“悲凉”心境之“秋”的折射。

郁达夫对于这种秋味是礼赞的,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独特的审美趣味
(2)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3)写作背景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ppt)
1、个人经历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

17岁随兄长赴日本留学。

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

郁达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子孙荃,后与王映霞。

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晴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留恋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 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

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受漂泊之苦。

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了其抑郁善感的性格。

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2、独特审美情趣
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情趣倾向。

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为了更明确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中的一段文字: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地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

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

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下着渺蒙的秋雨。

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再送灵柩归去。

小舟上除了舟子以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横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我的至亲骨肉。

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这段文字的意境,竟是如此的阴冷凄凉。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

那个时候,正是
北方不断遭受日寇日紧一日的侵蚀的时候。

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北京已经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它不再是一个盛世王朝的都城,而是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

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景情
秋晨静观清以景显情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静以情驭景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悲凉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