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题: 1.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
秋?请用一字概括。(声、形、色、 味? )






凉 。
动动脑
• 秋味 • (景物)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至10段 第11段
牵牛花 槐蕊 秋蝉 秋雨 果树
秋色
• 青天
• 蓝、绿
• 牵牛花(蓝朵) • 蓝、白
• 灰沉沉的天 • 灰色
注:联系背景
①北国之秋
对比 ②南国之秋
“清”、“静”、 “悲凉”
“慢”、“润”、 “淡”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黄酒 与 白干
稀饭 与 馍馍 喻体
鲈鱼 与 大蟹
黄犬 与 骆驼
1、请你写出有关“秋”的四个 名句。
2、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 地选择故乡秋天的几处景物, 写成一篇周记,要求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话题:故乡秋色。
•枣
• 淡绿微黄
冷色
秋声
• “青天下驯鸽的飞 声”,
• “秋蝉的衰弱的残 声”,
• “息列索落的雨 声”,
• “缓慢悠闲的人 声”,
•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 法,以静衬动,以有 声衬无声。形成了一 种“蝉噪林逾静,鸟 鸣山更幽”的艺术效 果,上述声音是细小 的,能听到这些细小 的声音,就能给人幽 静的感觉,说明这个 地方寂静无声
无声无息的槐蕊夜
里悄然而落,“早晨 起来,会铺得满地…”, 给人静寂的感觉;
“扫地的在树影下一 阵 扫 后 ,…” 几 句 , 突 出了秋的清,给人清 静悠闲的感觉;作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 得有点儿落寞”,抒 发了悲秋之感
悲凉
合作探究:
4、作者在南方之时,想念的北方之景是哪 些?到了北平写的可不是这些,为什么?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 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 州,19源自文库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 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 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 都的秋》。
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
郁 达 夫 (1896─1945) 现 代 作 家 。 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 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 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 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 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 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 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 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 活动,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 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 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 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 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 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