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cma认证流程

实验室cma认证流程实验室CMA认证流程。
实验室CMA认证是指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获得CMA资质证书,从而具备开展相关测试、检验、校准等活动的资格。
CMA认证是实验室能力的重要证明,也是国际认可的通行证,对于提升实验室的信誉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CMA认证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准入评审、现场评审、认可决定和认证证书颁发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室CMA认证的具体流程。
首先,申请阶段是实验室CMA认证流程的起点。
申请者需向CNAS递交申请材料,包括《实验室CMA认证申请表》、《实验室CMA认证申请资料清单》等相关文件。
申请材料需真实、完整地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管理体系,以便CNAS对实验室进行初步评估。
接下来是准入评审阶段。
CNAS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实验室是否符合CMA认证的基本条件。
如果申请材料符合要求,CNAS将组织专家对实验室进行准入评审,评估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设施设备、测试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然后是现场评审阶段。
通过准入评审的实验室将接受CNAS组织的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是CMA认证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评审专家将深入实验室现场,对实验室的操作流程、记录与报告、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认实验室是否符合CMA认证的要求。
随后是认可决定阶段。
评审专家将根据准入评审和现场评审的结果,对实验室的CMA认证资质进行综合评定。
如果实验室符合CMA认证的要求,CNAS将作出认可决定,并颁发CMA认证证书。
最后是认证证书颁发阶段。
获得CMA认证资质的实验室将收到CNAS颁发的CMA认证证书。
证书上将明确列出实验室的认证范围和有效期限,实验室可凭借该证书开展相关测试、检验、校准等活动。
总之,实验室CMA认证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实验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通过CMA认证,实验室将获得国际认可的资质,提升自身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测试、检验和校准服务。
CNAS实验室认证流程

CNAS实验室认证流程1.准备阶段在进行CNAS实验室认证之前,实验室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实验室需要确定自己想要获得哪些CNAS实验室认证,并针对性地准备相应的资料和设备。
其次,实验室需要制定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实验室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
同时,实验室还需要组建一个负责管理CNAS实验室认证事务的小组。
2.申请阶段在准备阶段完成后,实验室可以向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申请实验室认证。
申请过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申请费用缴纳等。
申请表格通常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希望获得的认证范围等。
提交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是为了让CNAS了解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以确定是否符合认证要求。
3.初步评估阶段一旦申请被接受,CNAS将组织对实验室进行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包括现场审查和文件审查两部分。
现场审查是指CNAS的评估员对实验室进行实地检查,以确认实验室的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操作程序等是否符合CNAS的要求。
文件审查是指CNAS的评估员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核,以确认实验室的文件是否完整、合规。
4.整改阶段如果初步评估中出现了不符合项,实验室需要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给CNAS。
整改报告应包括实验室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计划,以及整改后的验证测评结果。
CNAS将根据整改报告来评估实验室的整改情况。
5.决定阶段在完成初步评估和整改后,CNAS将进行决定是否授予实验室CNAS实验室认证的阶段。
该决定将基于实验室的整改情况以及初步评估的结果。
如果认证被授予,实验室将获得CNAS实验室认证证书和认可标志,有效期一般为3年。
如果认证未被授予,实验室可以根据CNAS的评估意见进行补正,并重新申请认证。
6.监督审核阶段获得CNAS实验室认证后,实验室需要接受CNAS的监督审核。
监督审核包括定期的现场审核和文件审查,以确保实验室持续符合CNAS的要求。
总结而言,CNAS实验室认证流程包括准备阶段、申请阶段、初步评估阶段、整改阶段、决定阶段和监督审核阶段。
CNAS实验室认可申请流程详解

CNAS实验室认可申请流程详解申请CNAS实验室认可是企业或组织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检测工作时的重要环节。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国家认可机构,负责认可实验室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以下是CNAS实验室认可申请的详细流程:1.准备材料2.填写申请表填写CNAS实验室认可申请表是申请的重要一步。
这个申请表需要提供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地址、组织机构代码、人员组织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实验室测试范围、方法和标准等详细信息。
填写完毕后,需要加盖实验室负责人和法人代表的签字。
3.缴纳申请费用申请CNAS实验室认可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具体的费用标准可以在CNAS的官方网站上查询。
一般来说,费用包括评审费、检查费和年度费用等。
申请人需要将费用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缴纳给CNAS,并保留好缴费证明。
4.提交申请资料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和填写好的申请表一起提交给当地的CNAS认可中心。
此过程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直接送达的方式进行。
申请人需要保留好提交材料的邮寄凭证或者收据。
5.进行现场检查提交申请后,CNAS认可中心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验室的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设备的完备性、实验室环境的符合性等。
检查人员会根据CNAS的评审标准进行评估,最终形成检查报告。
6.评估和认可评估过程中,CNAS将评估申请人的实验室能力,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质量体系等。
评估结果将根据CNAS的认可标准进行判定,评估报告将提交给CNAS认可委员会进行最终的认可决定。
7.颁发认可证书如果申请通过评估,CNAS将颁发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给申请人。
这个证书将确认实验室已经通过了CNAS的认可,具有进行相关测试、检测等工作的资质和能力。
8.定期复评CNAS的实验室认可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
在此期限内,申请人需要定期进行复评,以确保实验室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依然符合要求。
复评周期一般为3年或者1年,具体根据实验室的情况和CNAS要求而定。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认证前得准备:1、单位领导层统一思想,明确为什么要过CMA/CNAS,以及CMA/CNAS认证得负责人与认证过程时间表。
2、决定就是否聘请咨询公司;评估就是否具备CMA/CNAS认证条件3、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明确组织结构,合理得人力资源配置与人员分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4、设备校准,能力验证等工作(特别CNAS认可,必须提前做这些工作,大约6个月)二、CMA/CNAS认证得流程1、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写符合单位实际得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SOP)与记录表格。
2、运行质量体系,完善各种记录3、进行内部审核4、进行管理评审5、递交申请书6、完善体系7、现场评审8、整改措施,拿到证书三、运行CMA/CNAS体系中需要解决得问题与心得(将CMA/CNAS体系糅合在一起)1、组织需要注意问题:就是否就是独立法人,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人员合同、社保,设备合同,场地合同等,关键岗位得任命文件,就是否明确了人员岗位职责及代理人;公正性,客户保密性就是否规定,就是否形成记录档案2、管理体系注意问题:建立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传达到有关人员,并执行;质量目标、方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
3、文件控制:注意问题:文件编号得唯一性、有效性;文件得受控管理;文件得批准、发布、变更记录;文件得发放、回收、补发、修订、作废、调阅、销毁记录必须形成档案。
4、合同评审注意事项:建立程序文件;合同评审得范围与内容(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分包、偏离与合同修改必须形成记录档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5、分包注意事项:分包原因;客户同意;分包方得能力调查、评估;分包方登记等记录档案6、服务与供应品采购注意事项:供应品(设备、试剂、耗材);服务(校准检定、维修、废液固废得回收)、就是否有验收作业指导书;采购申请、验收(规格型号、外观、数量、空白试验)、入库登记;合格供应商评价、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注意有效期)等记录档案。
实验室认证流程事项

申请要求:
自愿申请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CNAS-CL01认可准则质量管理体系符合CNAS要求,运行6个月以上,进行过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参加能力验证符合资格和要求的授权签字人使用的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CNAS认可
CNAS认可
01
提交申请
认可评定
02
03
申请流程:
所需材料:
实验室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包括法人营业执照、(非独立法人)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权文件实验室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实验室进行最近一次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资料实验室平面图对申请认可的标准/方法现行有效性进行的核查情况(提交核查报告)非标方法及确认记录(证明材料)典型项目的检测报告/校准(参考测量)证书/鉴定文书及其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CMA认定
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备设施;
建立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和与其承担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按照认定基本规范或者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体系文件并有效实施;
申请流程:
CMA认定
提出申请
受理
准备
审批
审批发证
实验室资质认定(CMA认证)、认可(CNAS认证)
2023
申请要求
申请流程
所需材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MA认定
申请要求:
有效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其他法人证明(独立和非独立都可)文件(经营范围应包含检验检测业务,不得包含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等业务;)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和检查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CNAS实验室认证流程

CNAS实验室认证流程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证流程是指实验室经过CNAS认可,获得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管理认证。
这项认证对于实验室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体系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实验室的作业流程、设备标准、人员培训以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都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下面是CNAS实验室认证的详细流程:1.申请准备阶段:a.申请单位准备认证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包括证书申请书、实验室员工名单、实验室设备清单、实验室费用预算等;b.组织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CNAS相应认证标准的培训,并重新进行实验室内基础设施的评估和质量体系的梳理;c.负责人向CNAS提交申请资料和相应费用。
2.文件评审阶段:AS对申请资料进行初步的评审,包括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等方面;b.如发现问题,CNAS将要求申请单位进行补充或修改相应的材料;c.文件评审没有问题后,CNAS将进入实地评审阶段。
3.实地评审阶段:AS派出一组评审专家到申请单位进行实地评审;b.评审专家会对实验室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包括质量体系文件、实验室的组织架构、人员职责、设备标准、工作流程等;c.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可能会提出建议和意见,申请单位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d.评审结束后,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结果向CNAS提交评审报告。
4.认证决定阶段:AS根据评审报告和实地评审结果进行认证决定;b.如通过认证,CNAS将授予实验室CNAS认可证书,并将实验室信息录入CNAS认可实验室名录;c.如认证出现问题,CNAS将要求申请单位做出整改,直到问题全部解决为止。
5.持续监督阶段:AS每年都会对已获得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定期监督评审;b.监督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设备标准、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等;c.如存在问题,申请单位需要做出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向CNAS提交整改报告。
CNAS实验室认证是实验室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证明,通过认证可以提高实验室在技术交流和国内、国际合作方面的竞争力。
实验室CMA认证程序文件

实验室CMA认证程序文件一、引言二、认证准备阶段(一)确定认证范围实验室应明确自身的检测能力和拟申请认证的项目范围。
这需要对实验室现有的设备、人员、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所申请的认证项目在实验室的实际能力范围内。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如 ISO/IEC 17025 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涵盖组织架构、人员职责、检测流程、质量控制、设备管理、数据处理等各个方面。
(三)人员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质量管理体系、检测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熟悉认证要求和相关操作流程。
(四)设备校准和维护对实验室的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校准、维护、使用等信息。
三、文件编制阶段(一)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应明确实验室的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架构、职责权限、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要求等。
(二)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各项活动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方法的规定。
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检测方法选择与确认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等。
(三)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对具体检测项目的操作步骤、技术要求、数据处理等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确保检测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检测工作。
(四)记录表格设计和编制各类记录表格,用于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和数据,如设备校准记录、样品接收记录、检测原始记录、内部审核记录等。
四、申请与受理阶段(一)提交申请实验室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提交 CMA 认证申请,包括申请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材料。
(二)申请受理计量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如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则予以受理,并通知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的时间安排。
五、现场评审阶段(一)首次会议评审组与实验室相关人员召开首次会议,介绍评审目的、范围、依据、方法和程序,确认评审日程安排。
实验室CMA认证申请条件认证流程准备资料知识点梳理

实验室CMA认证申请条件认证流程准备资料知识点梳理申请条件:1.实验室需要有合法的法人资格和经营范围,并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实验室应具备适应其所从事计量工作对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且能够履行相关质量保证活动。
3.实验室应能够根据国际或国家、行业计量技术规程、方法和标准提供准确的计量结果。
4.实验室需要具备与其计量范围相关的计量能力,并能够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
5.实验室应能够安排与其计量目标相适应的实验室环境,包括设备、设施、人员和组织管理等。
认证流程:1.提交申请:实验室需要填写并提交CMA认证的申请表格,同时提供所需的证明文件和资料。
2.初步评估:CMA组织将对实验室提交的申请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对实验室的法人资格、计量能力和相关质保活动进行审核。
3.现场评审:CMA组织将组织专家对申请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检查实验室的设备设施、环境和人员素质等情况。
4.报告编写:CMA组织将根据现场评审的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实验室进行审阅。
5.认证决策:CMA组织将根据评估报告和实验室的回复,做出认证决策。
6.颁发证书:如果实验室通过认证,CMA组织将颁发认证证书,并将实验室的信息登记在相关数据库中。
准备资料知识点梳理:1.法人资格证明:实验室需要提供相关的法人资格证明文件,例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2.实验室的定位和组织结构:实验室需要提供其在组织机构中的位置和职责,以及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人员素质:实验室需要提供实验室人员的简历、培训记录和资格证书等,证明人员具备从事计量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4.设备设施和环境:实验室需要提供设备设施的清单和使用状态,以及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
5.质保活动文件:实验室需要提供相关的质保手册、作业指导书、记录样本等文件,证明实验室有完整的质保活动和追溯体系。
6.实验室的计量能力:实验室需要提供其实验室的计量范围和能力列表,以及相关的计量能力验证报告和证明文件。
实验室CMA认证流程

实验室CMA认证流程1.准备阶段:-确定认证目标:实验室确定自己需要进行CMA认证的范围和目标,并明确所需认证的范围,如测试、校准、检测等。
-准备文件与记录:实验室需要准备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等,用于展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测试能力。
2.申请阶段:-提交申请:实验室需要向认可机构(如CNAS)提交CMA认证的申请,申请表格需要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认证范围、实验室负责人等相关信息。
-审核申请:认可机构会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安排现场审核时间。
3.现场审核阶段:-现场审核准备:实验室需要准备好现场审核所需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并对实验室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现场审核报告: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结束后,将撰写《现场审核报告》,将审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提出改正意见和不符合项。
4.改正阶段:-改正措施:实验室需要根据现场审核报告中提出的改正意见和不符合项,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改正。
-提交改正报告:实验室需要将改正措施和改正结果整理成《改正报告》,提交给认可机构。
5.认可决定阶段:-审核决定:认可机构会对实验室的改正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验室的改正情况作出认可决定。
-发放认证证书:如果实验室通过了认可机构的审核,认可机构将发放CMA认证证书给实验室,并将实验室信息登记在CNAS网站上。
6.维持认证阶段:-认证监督:认可机构会对已经获得CMA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定期监督审核,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测试能力持续有效。
-定期复评:认可机构将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对实验室进行复评,重新评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测试能力。
-认证更新:CMA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实验室需要在认证到期前向认可机构提交认证更新申请,以更新认证证书。
CNASCMA现场评审要点

CNASCMA现场评审要点现场评审是对组织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实际观察和深入交流,对组织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
以下是CNASCMA现场评审的要点:一、准备工作1.核实组织提供的相关材料,包括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人员配置、财务报表、工作记录等。
2.了解组织的核心业务、产品或服务,明确评审重点和目标。
二、评审前会议1.与组织负责人进行会议,了解评审目的、评审流程和时间安排。
2.明确评审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3.与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会议,明确评审的内容和标准。
三、现场评审1.现场观察和记录-对组织的生产现场、办公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现场情况和工作状态。
-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观察和检查,了解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记录组织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深入交流和询问-与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组织的管理体系、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询问工作人员对组织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对工作任务和要求的认同程度。
3.文件和记录的审查-审核组织的财务报表、工作记录和相关文件,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绩效情况。
-核实组织对关键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情况,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结果。
四、评审总结1.总结现场评审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形成评审报告。
2.报告中包括评审过程、现场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
3.将评审报告提交给组织负责人,并进行反馈和讨论。
以上是CNASCMA现场评审的要点,评审团队应根据具体组织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评审标准和规定,进行评审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织提高管理质量和绩效。
实验室CMA认证申请条件认证流程准备资料知识点梳理

实验室CMA认证申请条件认证流程准备资料知识点梳理实验室CMA认证是指实验室向中国计量认证委员会(ChinaMetrology Accreditation)申请认证,获得CMA认证证书的过程。
CMA认证是对实验室的能力和技术进行评估和认可,证明实验室具备进行特定领域的计量服务的能力。
一、申请条件1.实验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2.实验室应有相关计量标准的文件、记录和资料,例如操作规程、检验方法等;3.实验室应具备进行计量服务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并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4.实验室应具备独立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组织、管理程序、质量管理系统等;5.实验室应具备熟练的技术人员和专业团队,具备进行计量服务所需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二、认证流程1.提交申请:实验室提交CMA认证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格、实验室介绍、技术能力说明等;2.审核评估:中国计量认证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估,包括实地检查、资料审查等;3.报告发布:审核评估完成后,中国计量认证委员会将出具评估报告;4.认证决策:中国计量认证委员会根据评估报告和相关标准要求,做出认证决策;5.认证证书颁发:经认证决策通过后,中国计量认证委员会将颁发CMA认证证书。
1.实验室介绍:包括实验室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2.实验室组织结构:包括实验室内部的人员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等;3.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管理手册、内部质量控制程序、仪器设备管理等;4.技术能力说明:包括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团队专业知识、经验等;5.实验室设备仪器:包括实验室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情况等;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实验室的质量手册、操作规程、检验方法等;7.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记录:包括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质量保证记录等。
以上是关于实验室CMA认证的申请条件、认证流程和准备资料知识点梳理的简要介绍。
实验室在申请CMA认证时,需要准备充分的资料,并且符合相关要求。
实验室cma认证流程

实验室cma认证流程实验室CMA认证流程可是个很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呢。
一、啥是CMA认证呀。
CMA呢,就是中国计量认证的简称。
这就像是实验室的一个超重要的身份证,有了它呀,就表示这个实验室在检测能力、设备啥的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出的检测报告才更有权威性呢。
比如说你去医院做检测,如果这个医院的实验室有CMA认证,你就会觉得这个检测结果肯定特靠谱。
二、前期准备。
1. 实验室建设。
要想申请CMA认证,得先有个合格的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的场地得符合相关要求,空间布局要合理。
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个功能区都得放在合适的地方。
像检测区、样品存放区、设备放置区等等,都得划分得清清楚楚,可不能乱了套。
而且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也很重要哦,温度、湿度啥的都得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不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呢。
2. 设备采购与校准。
设备那可是实验室的宝贝。
要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去采购设备。
这些设备得是质量好、精度高的。
买了设备还不行,还得校准。
这就好比给设备做个体检,让它知道自己到底准不准。
校准得找专业的机构来做,而且要有校准报告。
这样才能保证用这些设备做出来的检测是准确的。
3. 人员招聘与培训。
人也是实验室的关键因素。
得招聘一些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员。
这些人员可不能是啥都不懂就来上班的。
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检测流程、掌握检测方法、知道怎么操作设备。
只有这样,在做检测的时候才能不出差错。
三、申请阶段。
1. 填写申请表。
这时候就开始正式申请CMA认证啦。
要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上的信息可一定要填准确哦。
像实验室的名称、地址、检测项目这些基本信息,就跟填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样,不能马虎。
如果填错了,可能就会影响后面的审核呢。
2. 提交相关材料。
除了申请表,还得提交好多其他的材料。
比如说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文件,这就像是实验室的小宪法,规定了大家在实验室里该怎么做。
还有设备的清单、校准报告、人员的资质证明等等。
这些材料就像是证据一样,证明你的实验室有能力通过CMA认证。
CMA、CNAS评审前资料准备

CMA/CNAS评审前资料准备一、文件1、内部文件: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体系运行过程中生成的记录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最好用拉杆夹装订成册,一般每个部门复印一套,专家评审时确保每个专家有一套)。
2、外部文件:所有检验检测所需的外部标准、规范、CNAS-CL01:2018、CNAS-CIO1:2012及其应用说明(包括相关行业领域应用说明)、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政策等至少准备一套。
3、以上文件,如发放、借阅、修订、作废等,必须运行相关程序并保存相关记录。
二、设备档案机构每台设备需对应一个档案盒,每台设备有唯一性编号,档案盒中有以下内容:设备档案卡、采购申请、验收记录、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历年的检定/校准证书、检定/校准证书确认报告、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停用报废记录等。
三、人员档案人员档案由资料管理员负责完善,每人一档(每人做一个档案袋),内容包括: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上岗证、职称证、其他资格证(如内审员证)、人员能力确认表、人员授权记录、人员能力持续确认表等。
四、原始记录及报告报告作为机构的产品,必须完整保管所有数据均可溯源,从签订合同或委托单、原始记录、报告一整套资料都要保存,按照报告编号顺序存档,一个报告一个档案盒。
五、体系运行档案盒体系运行资料可以按一个程序一个档案盒,或者按要素整理成档案盒,具体内容包括(不限于):1、机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机构关键岗位人员任命文件、公正性(保密性)检查记录。
2、文件控制:受控文件一览表、受控文件文件的发放、修订、借阅、回收、作废、销毁记录表。
3、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合同评审记录表、新项目评审情况。
4、分包:分包审批表、分包方评审表、合格分包方名册、分包方的证明材料等。
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仪器设备、消耗品和服务供应商名录、供应商评价记录、供应商资质证明材料、供应商在评价等资料。
6、服务客户: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和分析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cma评审流程

检验检测机构cma评审流程一、啥是CMA评审。
CMA呢,就是中国计量认证。
对于咱们检验检测机构来说呀,这就像是一个很重要的“通行证”。
它表示咱这个机构有能力向社会出具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那这个CMA评审的流程可就像是一场有趣又有点小紧张的闯关游戏呢。
二、评审前的准备。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这就好比是给咱们的机构搭建一个牢固又好用的框架。
要把各种管理要求、操作流程啥的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比如说,从样品怎么采集,到怎么在实验室里检测,再到最后数据怎么处理,都得有详细的规定。
这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啊,得是一套完整的,就像一个超级详细的说明书一样。
2. 人员的准备。
咱们机构里的小伙伴们可是很关键的呢。
大家得有相应的资质,就像你去参加比赛得有参赛资格一样。
像检测人员得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证书,而且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哦。
管理人员呢,也要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就像一个团队的队长得知道比赛规则一样。
3. 设备的准备。
4. 环境的准备。
检测环境也很重要哦。
不同的检测可能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比如温度、湿度啥的。
要是检测细菌,那环境就得是干净又卫生的,就像给细菌准备一个专属的小城堡,城堡里的温度、湿度得刚刚好。
咱们得把环境控制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这样检测出来的数据才靠谱。
三、正式评审阶段。
1. 资料审查。
评审老师来的时候,首先就会看咱们准备的那些资料啦。
这时候就像交作业一样,咱们要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资质证书、设备校准检定记录、检测报告啥的都拿出来给老师看。
要是资料不齐全或者有错误,就像作业没做好被老师发现一样,会有点小尴尬呢。
2. 现场评审。
评审老师还会到实验室去实地考察。
他们会看设备的运行情况,看咱们的检测人员实际操作是不是按照规定来的。
比如说,老师会看检测人员拿移液管移液的时候姿势对不对,读数准不准。
这时候咱们可不能紧张,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老师会指出来,咱们就得虚心接受,然后赶紧改正。
实验室认证流程事项

独立法人:
提供法人登记/注册证书 营业执照 员工社保
CNAS认可
申请要求: 1、自愿申请 2、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3、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符合CNAS-CL01认可准则 5、质量管理体系符合CNAS要求,运行6个月以上, 进行过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6、参加能力验证 7、符合资格和要求的授权签字人 8、使用的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20个工作日
45个工作日
审批发证
现场审核
审批
CMA认定
所需材料: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 2、典型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每个类别1份)
3、质量手册(1套)
4、程序文件(1套)
5、固定场所产权/使用权证明文件
6、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记录(适用于首次、 复查评审)
7、法人地位证明文件
CMA认定
认定、认可问题
1、检测项目(产品或参数)的确认
人造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 饰面纸、墙纸;涂料(胶黏剂);木材;室内环 境。依据标准需确认。
2、仪器设备的检定溯源确认
检定证书。武汉市计量所(现不收费)。
认定、认可问题
3、文件资料编写
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检测报告、记录。 4、培训 内审员培训,检测人员培训,都需持证上岗。检 测人员可自行培训。
实验室资质认定(CMA认证)、 认可(CNAS认证)
申请要求 申请流程所需材料Biblioteka CMA认定申请要求:
1、有效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其他法人证明 (独立和非独立都可)文件(经营范围应包含检验检测业 务,不得包含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 维护等业务;)
2、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 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 准和检查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认证前的准备:1. 单位领导层统一思想,明确为什么要过CMA/CNAS,以及CMA/CNAS认证的负责人和认证过程时间表。
2. 决定是否聘请咨询公司;评估是否具备CMA/CNAS认证条件3.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明确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分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4. 设备校准,能力验证等工作(特别CNAS认可,必须提前做这些工作,大约6个月)二、CMA/CNAS认证的流程1.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写符合单位实际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SOP)和记录表格。
2. 运行质量体系,完善各种记录3. 进行内部审核4. 进行管理评审5. 递交申请书6. 完善体系7. 现场评审8. 整改措施,拿到证书三、运行CMA/CNAS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心得(将CMA/CNAS体系糅合在一起)1. 组织需要注意问题:是否是独立法人,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人员合同、社保,设备合同,场地合同等,关键岗位的任命文件,是否明确了人员岗位职责及代理人;公正性,客户保密性是否规定,是否形成记录档案2. 管理体系注意问题:建立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传达到有关人员,并执行;质量目标、方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
3. 文件控制:注意问题:文件编号的唯一性、有效性;文件的受控管理;文件的批准、发布、变更记录;文件的发放、回收、补发、修订、作废、调阅、销毁记录必须形成档案。
4. 合同评审注意事项:建立程序文件;合同评审的范围和内容(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分包、偏离和合同修改必须形成记录档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5. 分包注意事项:分包原因;客户同意;分包方的能力调查、评估;分包方登记等记录档案6.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注意事项:供应品(设备、试剂、耗材);服务(校准检定、维修、废液固废的回收)、是否有验收作业指导书;采购申请、验收(规格型号、外观、数量、空白试验)、入库登记;合格供应商评价、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注意有效期)等记录档案。
CMA认证及前期工作准备

CMA认证流程1、程序流程:现场评审资料准备,在浙江省质量监督局CMA认证网站上面申请,上传完之后到宁波质量监督局审批,宁波监督局审批再到浙江省局审批,审批完成后,浙江省质监督局会安排人来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完,根据开出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整改后把整改资料扫描上传到CMA认证网站,然后一级一级审核,审核完成后做证书。
2、资料准备大的方面分:人员,机器设备,物料耗材,方法,环境,检测过程6大方面。
前期工作准备一、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1.组织人员编写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记录表格2.文件编写后进行发放,发放要有发放记录3.编制文件受控清单4.所有文件修改、作废、销毁、借阅、补发都要有记录,并且所有文件要有唯一性标识(文控部分)二、人员1.确定相关部门及岗位职位责任2.确定技术负责人、受授签字人、科室负责人、各员工检测岗位3.各岗位确认后发布任命文件4.各检测岗位人员不得少于2名,并进行培训考核持有上岗证5.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经过“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培训,上报CMA申请资料时提供其职称证书扫描件6.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工资单及社保证明等资料7.公司人员档案建立“一人一档”8.公司新进人员都需经过评审准则、管理体系、廉政公约、技术等相关培训并留有培训记录三、设备1.若用旧设备,须有设备转让合同2.编制设备量值溯源计划,强检器具送检,非强检应符合要求3.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必要时含维护方法和期间核查方法),自校准设备应编制相应原自校规范和量值溯源图(期间核查方法、自校准规范)4.建立《设备台帐》,设备档案应“一设一档”5.贴有计量(JL)标记的测量设备状态标识:绿色---合格证;黄色---准用证;红色---停用证6.收集相关供应商(测量设备、消耗品等)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如测量设备的维修单位、检定单位,能力验证的比对单位等)的相关资料。
供应商相关资料主要有:营业执照、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ISO9001质量体系证书、供应商简介或产品价目录;检定单位、比对单位相关资料主要有“实验室资质认证证书和/或实验室资质认可证书及参数表等”四、样品1.对检测样品确定其唯一性标识2.样品流转的监督3.准备专用的样品室(未检和已检标示清楚)五、方法1.收集所有检测用标准、方法,并到标准院进行“标准有效性确认”2.所有检测项目必须正常测试,交留有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3.实时对检测方法进行标准有效性跟踪六、设施和环境1.实验的环境设施是否能满足测试要求,例如温、湿度,振动,辐射,撞击,高电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认证前的准备:
1. 单位领导层统一思想,明确为什么要过CMA/CNAS,以及CMA/CNAS认证的负责人和认证过程时间表。
2. 决定是否聘请咨询公司;评估是否具备CMA/CNAS认证条件
3.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明确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分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
4. 设备校准,能力验证等工作(特别CNAS认可,必须提前做这些工作,大约6个月)
二、CMA/CNAS认证的流程
1.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写符合单位实际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SOP)和记录表格。
2. 运行质量体系,完善各种记录
3. 进行内部审核
4. 进行管理评审
5. 递交申请书
6. 完善体系
7. 现场评审
8. 整改措施,拿到证书
三、运行CMA/CNAS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心得(将CMA/CNAS体系糅合在一起)
1. 组织
需要注意问题:是否是独立法人,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人员合同、社保,设备合同,场地合同等,关键岗位的任命文件,是否明确了人员岗位职责及代理人;公正性,客户保密性是否规定,是否形成记录档案
2. 管理体系
注意问题:建立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传达到有关人员,并执行;质量目标、方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
3. 文件控制:
注意问题:文件编号的唯一性、有效性;文件的受控管理;文件的批准、发布、变更记录;文件的发放、回收、补发、修订、作废、调阅、销毁记录必须形成档案。
4. 合同评审
注意事项:建立程序文件;合同评审的范围和内容(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分包、偏离和合同修改必须形成记录档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5. 分包
注意事项:分包原因;客户同意;分包方的能力调查、评估;分包方登记等记录档案
6.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
注意事项:供应品(设备、试剂、耗材);服务(校准检定、维修、废液固废的回收)、是否有验收作业指导书;采购申请、验收(规格型号、外观、数量、空白试验)、入库登记;合格供应商评价、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注意有效期)等记录档案。
以回收废液的环保公司为例,需要哪些材料:公司资质、是否在环保局备案系统、废液交接记录、废液处理回执单(需环保局盖章)等材料。
7. 服务客户
注意事项:不违反其它客户机密下,客户可以进入实验室参观;外来人员登记;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等记录档案。
8. 投诉申述:
注意事项:投诉是针对服务的态度;申述是针对检测的结果;投诉/申述的处理
9. 不符合项
注意事项:不符合项的识别;不符合项的分类;不符合项信息来源;不符合判定及记录、整改与纠正措施
10. 改进
注意事项:管理方面、质量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改进
11. 纠正措施 12 预防措辞
注意事项:改进、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跟踪验证
13. 记录的控制:
注意事项:记录的分类(质量记录、技术记录);记录的格式和填写要求;记录的编号;记录的修改;收集、归档、调阅、存储条件、保存期限、最终销毁均要形成记录归档。
电子文件的备份,电脑设置密码以防被修改
14. 内审:
注意事项:内审员的培训、任命和授权;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审核范围、内审报告(重中之重);
15. 管理评审
注意事项:管理评审内容;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周期;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管理评审报告(重中之重)
内审和管理评审不太好写,但是极为重要的,主要体现在内审报告和管理报告,可以以后交流
16. 总则:
17. 人员
注意事项:人员合同、技术人员档案(资质,以证明能胜任工作)、上岗证(设备、检测项目)、人员授权(采样员,检测员,设备操作员、自校员、授权签字人,解释人员等);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培训效果考核确认等记录;对于新进人员和在培人员的质量监督工作记录;
18. 设施与环境条件
注意事项:确定需要控制环境条件的场所和设施;设施与环境相关的作业指导书(SOP);不相容活动的有效隔离;做好实验室内务和安全管理工作(水电,卫生、剧毒品、消防、防盗等);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温湿度、UPS、照明、粉尘、电磁、震动等)、环境监控条件记录。
特别对仪器室、标样室、天平室、样品室、冰箱等是重点检查场所。
对于CMA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废液是否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处理、废气处理、三废的处理手续
19. 检测方法与方法确认
注意事项:建立检测方法的作业指导书(SOP);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国标,ISO、行标、地标,企业标准、非标);方法确认记录(重中之重)、方法现行有效、方法查新记录(半年一次),方法的偏离(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不确定的评定报告(重中之重);数据控制(有效数字、保留位数、数据修改规则)、检测电脑的管理(设置密码、软件验证、严禁接入互联网、电子数据定期备份)
20. 设备管理
注意事项:合理配置检测设备;设备操作的作业指导书;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的校准、设备的校准确认、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授权记录;设备的“三色标识”;设备总表、设备采购申请、合同、验收、设备档案卡、设备使用记录、维护记录、维修、停用记录;校准修正因子的使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相关资料便于取阅。
21. 量值溯源
注意事项:量值溯源的范围—--设备、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校准计划(范围、校准的参数)、校准确认(参数能否达到检测要求的精度)、校准合格供应商评价(计量院的资质、项目和有效期),量值溯源传递图;标准物质的编号规则、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登记记录;标准溶液配制记录;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记录;标准物质的保存(环境条件记录);不能溯源到国家基准,需提供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结果;
22. 抽样:
注意事项:采样人员的培训、考核、授权、持证上岗;抽采样的作业指导书;抽采样工作计划;抽采样的现场记录;现场的质量控制;采样安全措施
23. 检测和标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注意事项:样品的接收、编号、登记、入库、存储、分发、处置记录;样品存储条件记录;样品的标识、留样、样品的偏离
化学试剂:申请,验收(等级,数量、规格、外观、试剂空白实验)、入库、领用登记记录等
24.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
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手段(参考物质、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留样再测、方法比对,人员比对、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平行样、加标回收、密码样);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评价;编写质量控制报告
质量监督---监督人员的资质、授权,监督的范围,特别对新进人员和在培人员的监督
25. 结果报告
注意事项:检测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唯一性编号;意见和解释;仅对样品负责的申明;授权签字人签字;报告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