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及发展方向论文
试论空调制冷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试论空调制冷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空调制冷技术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它能够创建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实际生活与生产各领域中都具有广泛运用,改善了人们生活。
我国的空调制冷方面的能力和技术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被逐步引入各个生产链中,通过使用节能技术能大大减少能源消耗,也能提高生产的效率,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大大降低。
本文结合空调制冷原理概述和原理进行剖析,并对空调制冷技能的运用及开展现状深入探讨,剖析了空调制冷技能开展趋势,以供业内人士参阅。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空调解决了困扰人类多年的暑热问题,但一台空调消耗的大量能源与释放的有害气体却成为新的问题。
在当时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低能耗、绿色、环保等观念现已家喻户晓,这些观念融入空调制冷技能革新中,大大提高了空调制冷的效能。
因而,跟着社会开展空调制冷技能必定可以在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以及更加智能化方面有所突破和开展。
1、空调制冷技术有关应用分析1.1吸收式制冷技术1.1(1)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蒸发产生低压蒸气,溶液将这些低压蒸气吸收后,其浓度会逐渐增加,形成低压浓溶液,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1.1(2)通过泵送加压过程,低压浓溶液会转变为高压浓溶液。
1.1(3)高压浓溶液经过发生过程,会出现高压蒸气,溶液浓度逐渐被稀释,这一发生过程会消耗高温热源热量。
1.1(4)发生中的高压制冷剂蒸气从冷凝器、节流装置等循环,最后汇入蒸发器中。
高温稀溶液最后也会进入到吸收器中,形成一个气液循环体系。
其中,热源温度是吸收式制冷技术顺利工作的前提,如果由于热源温度较低而导致单效循环无法驱动,则借助于两级循环模式;而热源温度过高,则利用多效循环模式。
一般来说,生活中常见的空调选择二元工质对为溴化锂-水循环模式,其冷热输出输入比在0.7~1.4之间,主要与循环种类、热源温度等有直接关系。
1.2空气源热泵技术所谓的空气源热泵技术,指的是借助于循环逆卡诺原理,提升空调制冷效果。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分析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分析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环境以及能源问题的不断突出,我们越来越能感到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对于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不仅要求我们使用高效率的电机和压缩机,还需要着重对制冷系统进行较为细致的节能设计,使压缩机的功率尽可能地降低。
另外在制冷技术方面应该有所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本文主要对空调的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且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节能;建议随着现阶段的空调的制冷系统的小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小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节能省电的空调,主要的原因在于现阶段的能源问题日益严峻,而一些制冷剂如R22等,都是对能源有着一定的破坏性的。
如何更好的将现阶段的制冷系统进一步的节能优化,怎样最大限度地对现阶段的制冷系统进行完善等,都是现阶段空调研发而临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对于现阶段的问题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空调制冷系统的现状随着节能减排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政府针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源浪费问题实施了许多政策,但是目前空调制冷系统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目前各个生产部门在空调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力度尚不足,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对环保的观念了解不深入、能源浪费严重。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制冷技术与世界上的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就节能减排的观念来看,在空调制冷技术方面我国缺少创新技术,然而国家目前的创新技术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房间的降温,这直接影响了空调制冷系统的研究发展。
总之,应该加强空调生产的管理力度,重视监督审核环节,在技术方面要积极创新,不断优化制冷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的意义现今大部分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科技创新技术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必然条件,需要政府方面进行支持与引导。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展现了一个企业或者说是一个领域科研技术的发展成果。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空调制冷技术论文篇二浅析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技术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原理,着重从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内容、方式、特点、发展方面分析自动控制在制冷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技术1 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的目的1.1 提高制冷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负荷及环境温度变化时,可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运行,使其在相应的工况下稳定运转。
最简单的例子如BCD-183W电冰箱,当冷冻室冷点温度达到-24±1.1℃时,温控器检测出这个温度便立即做出反应,断开压缩机供电回路,停止制冷。
当冷冻室温度回升到-18±1.1℃时,压缩机又自动投入到制冷运行状态下,周而复始,于是冷冻室的温度便始终保持在-18℃~-24℃的范围内稳定运行。
制冷系统是一个严密封闭的系统,为了保障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指标,需要把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许多热工参数的一些控制电器和调节元件、各种仪表及附属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系统。
在制冷系统中,调节与控制的最主要参数是蒸发压力与温度、冷凝压力与温度以及压缩机的能量等,因为它们与制冷能力、电能消耗和制冷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节制冷系统不仅要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调节来获得廉价的人工制冷。
实现制冷机及其系统的全自动控制是制冷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介入制冷装置的自动化,各种大小型制冷机甚至整个制冷系统都在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制冷装置有关参数的最佳综合调节、实现压缩机的连续调节和系统的节能等,就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方向。
制冷系统所以能制冷是由于制冷剂在一个不变容积的蒸发器中,保持一定的蒸发压力P值进行吸收外界热量而实现降温的过程,要获得恒定的压力,除了压缩机不断地吸入压缩蒸汽外,还要有“膨胀阀”,“节流阀”等阀体,来限定制冷剂一定的流量。
有了恒定的蒸发压力,才能获得稳定的蒸发温度。
关于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
关于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增加的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关注点。
中央空调作为建筑物内最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其节能设计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研究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问题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央空调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关于中央空调的节能设计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国外,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他们主要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节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能源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他们在传统的制冷技术基础上,积极研究先进的制冷介质和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减少了能源浪费。
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和应对。
二、存在的问题1. 传统制冷技术不能满足要求。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压缩式制冷技术,能效低,能源消耗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
2. 能源浪费严重。
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存在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中存在一些设计不合理和施工缺陷,导致能耗偏高。
3. 能源管理不完善。
一些建筑物的中央空调系统存在能源管理不完善的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 节能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在实际的中央空调系统应用中,新型的节能技术应用不足,大部分项目还停留在传统的空调制冷技术上,节能效果不明显。
5. 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政策支持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影响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浅谈空调制冷系统自控节能设计
量 计 等 设 备 和 仪 表 组 成 。 P C 系 统 以 L SE N 的 Se7 程 IME S tp 编 软 件 为 工 具 ,采 用 全 年 多 工 况 调 节 控 制 策
略 ,在 中 控 室 配 置 监
控 微 机 实 行 数 据 的 远
程 监 视 、参数 设 置及 启 停控 制 ,上位 监 控
软 件 采 用 组 态 软 件
It h .。 自 控 系 统 n u 95 o
网络结 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见 图 1 。
二 、 制 冷 空 调 系
统采 用 的主 要节 能措
施
图 1
6 6
中 国设备工 J 0 0 1 程 2  ̄0 月 L
制冷系统处于节能 、高效 的运行状态 ,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 键 词 : 中 央空 调 系 统 ; 自动 化 控制 ;节 能 中 图分 类 号 :T 6 7 B 5 文献 标 识码 :B
一
、
项 目简 介
1组 合 式 空 调机 组 节 能 控 制措 施 . 卷 烟 厂 所 关 心 的 空 气 参 数 为 温 度 ( 、 相 对 湿 度 ( ) 、绝 对 含 湿 量 () d 、焓 值 ( 。空 调 制 冷 系统 空 气 调 节 i )
量 运 行 , 当 Q 小 时 ,风 量 G随 之 变 小 变 ( 频 调 节 ) 则 变 ,
实际冷负荷率 /%
图 3
动冷 水机组 的效率略低 。 因此 ,可对变频 冷水机 组进行 台
数 控 制 并 保 持 在 3 %左 右 负 荷 下 运 行 。 0 () 制 冷 站 节 能 控 制 措 施 2
热电制冷系统热力学优化分析及节能应用和开发
热电制冷系统热力学优化分析及节能应用和开发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热电制冷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制冷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热电制冷技术利用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具有无噪声、无振动、无制冷剂泄漏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热电制冷系统在能效、成本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本文旨在对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节能应用和开发方面的潜力。
文章首先介绍了热电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和优化方法,包括材料性能优化、系统结构优化、控制策略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热电制冷系统在节能应用和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数据中心、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热电制冷技术在节能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也希望引起更多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共同推动热电制冷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热电制冷系统热力学基础理论热电制冷,又称热电冷却或佩尔捷效应制冷,是一种基于热电材料(如半导体)中电流和热能之间转换的制冷技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热电效应,特别是塞贝克效应和佩尔捷效应。
塞贝克效应描述了当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并在两个接点处维持不同温度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势差的现象。
这个电势差可以通过测量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压来得到,它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性质以及接点之间的温度差。
热电制冷系统利用这个效应,通过改变电流方向,使得热量从冷端传递到热端,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佩尔捷效应则是塞贝克效应的逆过程。
当电流在热电材料中流动时,热量会在材料的两端产生,一端吸热,另一端放热。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控制热量在材料两端的分布,从而实现制冷或加热的效果。
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基础理论主要围绕这两个效应展开。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论文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论文摘要:空调制冷系统是空调系统的心脏部位,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化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空调系统运行的状态和经济性。
新时期空调制冷系统出现了结构、功能上的变化,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化运行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应该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的主要形式和体系特点出发,采用具有节能效果的制冷剂、压缩机和状态维护等措施和方法,使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目标得到系统性和根本性地保障,进而推行空调制冷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综合功能的共同发展。
1前言当前空调制冷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生活和生产带来适宜空气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在生产和生活的能源消耗中空调制冷系统的总体能耗已经占到了整体能耗的1.2%。
行业应该在新世纪的发展机遇中,从空调制冷系统的特点出发,把握空调制冷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从设计工作出发应用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实现空调制冷系统节能效果,这是当前行业总体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路径。
2影响空调制冷系统能耗的主要因素2.1空调制冷剂当前,空调制冷系统采用二氧化碳、水等作为制冷剂,由于压缩比和热容量的问题,空调制冷剂会在能源上产生巨大的消耗,行业需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以各种开发手段来研制新型制冷剂来降低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
2.2压缩机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动力来完成,因此其为提高节能措施的重要手段。
2.3系统蒸发温度一般空调都是采用风冷式冷凝器来进行调解温度。
一般情况下,空气通过冷凝器来起到制冷的效果,但如果冷凝器翅片上有尘埃黏贴堵塞就需要以更大的压强来迫使空气进入,随着压力的增加,所需消耗的电力也将增多。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温度也是对能耗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因素。
3空调制冷系统实现节能的设计要点3.1推进空调制冷系统环保型制冷剂的应用行业应该着眼于环保型制冷剂的开发和研制,各国已经开始了对氟化物制冷剂的淘汰,通过对氢氯氟烃的控制实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当前R600a、R717和R744已经成为较为适宜的替代产品,在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中,这些人工合成制冷剂起到了降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控制对臭氧层污染的作用,是当前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主要制冷剂。
机房空调节能分析的论文(推荐5篇)
机房空调节能分析的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机房空调节能分析的论文摘要:能源是当今世界性的迫切问题,解决能源的方针是开发和节约能源,对于我们电信部门来说,主要任务是节约能源,因此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机房空调节能空调制冷系统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压力温度下沸腾,低于被冷却物体或流体的温度。
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气,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送往冷凝器,在压力下等压冷却和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机房空调采用的空气),与冷凝压力相对应的冷凝温度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或其他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气并造成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中的高压力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心脏;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发器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取冷量的目的;冷凝器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连压缩机消耗的功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
空调的节能在我们电信生产中,空调的节能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加强空调的维护管理和技术改造,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从空调的压焓图来看,只有运行在在最佳的工况和条件,才能发挥空调的最大制冷量,达到空调节能的目的。
空调的节能,我们维护部门应该从运行成本、维护保养方面的角度进行考虑。
由于空调四大件中,压缩机效率已经由投资成本决定,因此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具体因素如下:一、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应该比空气温度低,这样机房的热量才会传给制冷剂,制冷剂吸收热量后蒸发成气体,由压缩机吸走,使得蒸发器的压力不会因受热蒸发的气体过多而压力升高,从而使蒸发温度也升高,以致影响制冷效果,而这个的温差,是结合空调的投资成本(要降低温差,必须加大空调循环风量,增大空调的蒸发器,导致空调成本的增加),及制冷工作时能耗费用而综合决定的。
毕业设计(论文)-利用plc、变频器设计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系统[管理资料]
设计论文题目:利用PLC、变频器设计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系统设计时间:~系别:电子电气工程系设计班级小组:电气083班(第一组)指导教师:设计学生:摘要作为现代使人生活舒适的家用电器,空调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它已像冰箱、电视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电器。
①经济节能:每个区间末端风机盘管可自行调节温度,区间无人时可关闭,系统根据实际负荷做自动化运行,开机计费,不开机不计费,有效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
②环保:主机采用水源热泵型机组,电制冷,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污;整个系统为密闭式管路系统,可避免霉菌灰尘等杂质对系统的污染,使环境清新优美,特别适于高档别墅、高级公寓与写字楼的使用。
③节约空间:主机体积小巧,不设机房,无需占用设备层,减少公用设施和土建投资,室内末端暗藏在吊顶内,极易配合屋内装修。
④个性化:中央空调系统以区间为单元,满足用户不同区间需求,室内末端安装采用暗藏方式,不影响室内的审美观,不占据室内空间,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⑤简化管理:于采用不同区间单独控制系统为用户所有,产权关系明确,可简化空调设施管理。
⑥提升档次:中央空调主机可以避免破坏楼体的整体外观,使用户充分享受高档综合环境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及量贩档次。
⑦投资方便:可根据量贩发展情况,分期分批投资添置空调系统,同时量贩档次提升,因此资金周转快,有效地利用资金更进一步开发。
而可编程控制器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灵活,拓展型号等优点,不仅能满足设计系统的精度,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小运行费用。
再加上变频器的使用,把380V的交流变成直流再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比较省电,比直流调速维护方便。
本论文就是在己有的通用变频器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变频调速,通过调速来改变耗能大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汽车空调毕业论文
汽车空调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汽车空调系统对于驾驶者的舒适性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其效率和性能。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系统、暖风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制冷剂在系统中吸收车内的热量并排放到车外,从而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制冷剂如HFCs和HFOs等正在被广泛应用。
这些新型制冷剂具有更高的热传导效率和更低的全球变暖潜能。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优化:蒸发器和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效率。
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翅片数量、减小翅片间距以及采用亲水涂层等措施。
压缩机的改进:压缩机是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
新型压缩机如旋转式压缩机和涡旋式压缩机等具有更高的效率,应优先考虑使用。
空气流动和温度分布的优化:通过优化风道设计,使车内空气流动更加均匀,同时通过分区控制,实现对车内不同区域的温度精确控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汽车空调系统正在朝着节能、环保、舒适的方向发展。
例如,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车内乘客的数量和位置,以及车外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自动调节出风量、温度和湿度,提供最佳的驾驶环境。
电动汽车的普及也推动了电动空调系统的发展,这些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和驾驶模式。
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驾驶者的舒适性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通过优化设计,我们可以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和进步出现在汽车空调领域。
本文旨在研究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回顾了汽车安全的历史发展,阐述了汽车安全性能的概念和意义。
关于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
关于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室内温度调节器了。
但在满足高质量的生活品质的同时,人们对空调制冷系统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这与现代社会的能源紧张问题形成矛盾。
因此各国空调设计者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降低能耗,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节能设计的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近几年由于全世界都在面临资源和能源短缺的问题,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发展节能减排、优化设计的理念,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空调制造行业,空调的制冷系统是整个空调的关键,也是节能优化设计中的关键。
因此各国的空调制冷研究者都在研究,希望以通过技术改革的方式解决空调制冷系统在消耗能源最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最大的制冷量的问题。
1 制冷空调的节能优化的背景及意义1.1 空调制冷系统的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制冷空调技术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现代的制冷技术也并不是很完善。
但伴随着我国的空调每年逐渐扩大销售量,制冷空调的综合能力在世界上也已属于较高位置。
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内的空调制冷企业从之前的引用国外先进技术开始向自主创新方面发展,使我国制冷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在不断提升。
然而对现阶段而言,空调的制冷系统现状并不容乐观,效果并不明显。
这主要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空调的制冷系统都是非常基础的,缺少一定的创新设计。
这对于已经进入节能设计中的现阶段而言,造成科学技术底子薄,创新难的问题。
但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优势非常大,只要相关设计者尽可能的对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优势进行整合,对空调制冷系统的现状进行结合,就会发现,空调的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其中,对于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创新的中心问题。
解决空调在满足制冷降温的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增强现阶段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性,是进入21世纪以来空调制冷产业最应关注的问题。
1.2 节能优化在现阶段的现实意义。
房间空调机制冷系统的节能设计
机 的节能设计 ,不但要使用 高效率 的电机 和压 缩 机 ,还 需要对 制 冷系 统进 行 精心 的节 能 设
计 ,使压缩机 的做功尽可能地减 小。本论文对 减小压缩机做功 的方法进 行了分析和总结 。
2 设定合 适的风机风量 . 4 风 机 的风 量越 大 ,压 缩机 的输 入 功率 越
排气 压力 ,提高压缩机 的吸气压力 ,减小制冷
剂的循环 流量 。为 了达 到这些 目的 ,需要提高
小 ,但 是风机的输入功 率也将增加 。因此存在
ER E 最大化 的最合适 的风 机风量 ( 转速 )。
一
l 房间空调机节能设计的任务
对于 同一制冷 量和 制热量 的空调机 ,节能
室 内、外热 交换 器的热交换性 能,决定室 内、 外风机的最佳 风量 ,以及 决定 电子膨胀 阀的最 佳开度等。 注:1 )压缩 做 功量 为 P ×Q ( dP 的 P —s 压 力差和 冷媒流 量 的积 )。2 )风量决 定 了吹 出空气 的温 度、热交换 器性能决 定了制冷剂 的
ER E 。对 于参照G 2 4 52 0 考 核S E B 15 — 8 0 E R的家 用空调机 ,一般使用如 下设计 思路进行运转频 率的决定 :
・制冷额定模式 的运转频 率,处于压缩机 E R曲线的最高 点附近 。 E
・ 制 冷 中间模 式的运 转频 率 ,2 H 以上 5 z
( )室 内风机 ( 2 含驱动 回路 ); ( )室外风机 ( 3 含驱动回路 );
量 。中间模式时 ( 变频空调机 ),因为风机 的 输 入功 率 在整 机 的输 入功 率 中所 占的 比例较 大 ,特 别是室外机 ,需要将 风量设定为 比额定
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论文
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暖通空调的空气处理系统入手,分析了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研究了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暖通节能技术空调发展引言能源是国家经济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质,缺少能源则就失去了一切所需的推动力。
然而,能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只会导致其逐渐减少甚至耗尽,国家正在不断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相关部门研发低耗能设备。
建筑是耗能大户,建筑业的耗能情况占社会总耗能量的30%以上,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耗能量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暖通空调系统占用了整个建筑业能耗的一半以上,可以认为暖通空调是社会耗能量大的设施之一,不仅因其系统工作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空调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以前的城市扩展到农村,现已经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如果从电量节能角度分析,每一台暖通空调每天节省一度电,对于整个世界的能源稳定性而言则能上升一大步。
因此,对于暖通空调的系统节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发展最早对于暖通空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用电负荷的需求,并没有考虑能源消耗问题,且所有的控制装置基本上是手工操作。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对于空调的控制系统研究逐渐由负荷方面转向节能优化方面,如今随着系统控制器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不断研究与发展,空调整体发展趋势得到明显改善,节能效率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针对不同的应用途径,以及不同的围护设施,则空调的节能降耗也不同。
例如在建筑业方面,对于国家实行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已明确我国三大主要节能领域,其中建筑节能是主要领域之一,并提出了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标准,基于城市改建措施,开展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其中空调是建筑的主要耗能设施。
因此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如何优化使整个系统运行能耗最低,已成为当今空调行业的热点问题。
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可以改善建筑结构内的温度控制,减少冷热传递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如果建筑能够提高其结构的基础物质,如门窗的气密性或墙体的保温性等,可以大大提高空调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2)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制冷剂作为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研究对象,其研究、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将制冷剂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再回归到自然物质两个阶段。
自从国内外纷纷研究代替氟利昂的制冷剂,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目前,在众多的天然制冷剂中氨、丙烷与其他烃的混合物及CO2制冷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最有可能成为代替氟利昂制冷剂的自然物质。
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如何发展空调制冷技术,而是如何实现其产业化的问题。
2 空调制冷技术的具体应用发展2.1 冰蓄冷技术在电能资源紧张的现状下,降低空调自身的能耗,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不懈努力,专家研制成功冰蓄冷技术,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
采用这种技术制成的新型空调,可以利用非峰值的电能,来保持制冷物质的最佳能量节约状态,并维持系统的运行良好。
将空调自身运转所需要的潜在能量和显在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提供给空调系统以便实现正常工作,也就是通过融冰冷量的放出,来使空调内部的冷负荷达到既定要求。
这时,蓄冷装置就成为了储存冰块的容器。
这种冰蓄冷技术的空调,可以实现填谷移峰的功能,它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程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并有效削减了空调的能量损耗。
2.2 在变频空调节能上的应用变频空调所指的是在普通空调基础之上运用了变频专用的压缩机,并增加了变频的控制系统,其它结构及制冷原理与普通空调是一样的,变频空调主机为自动无级变速,能够依据房间情况进行自动提供所需冷热量,如果室内的温度达到了一定期望值,空调的主机就能够保持这一温度恒定运转,并实现不停机的运转,以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稳定。
变频空调的变频器能够对压缩机的供电频率进行改变,从而调节压缩机的转速,通过压缩机转速快慢来控制室内的温度,当室温波动比较的时候,电能的消耗就会小,舒适度也就大大提高了,变频空调依据环境温度来自动制冷、制热及除湿运转的方式,能够让室内的温度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所需温度,且在低能耗及低转速的状态下进行较小温差波动,从而快速实现了节能、快速及舒适控温的效果。
基于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的分析
基于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的分析单位:广州恒逸设备安装维护有限公司姓名:梁炜文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76号盈隆广场28楼2805室邮编:51062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制冷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在空调制冷设备功能逐渐完善的同时,其性能也趋于优良。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常规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加,其储量也不断降低,导致能源结构失衡,能源价格居高不下。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必须积极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而空调能耗作为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构成之一,在总能源消耗结构中所占比例较高。
因此,积极推动节能空调制冷系统更新换代,不断提高其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废物排放量,对于提高空调产品的节能效率,顺利完成节能指标意义重大。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化;节能设计1.空调制冷系统概述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冷凝器,压缩机、节流和蒸发器四部分组成,具体工作过程是: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后,送往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放出热量,由高温高压蒸汽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冷凝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节流元件后,变成低温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
在空调系统制冷循环过程中,压缩机是输送和压缩制冷剂的心脏;节流器件的作用是节流降压;制冷剂是媒介,主是传输热量;而蒸发器和冷凝器主要承担热量交换的作用。
2.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重要性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有着长远的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现阶段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更好的对现阶段的能源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就是将空调等一些破坏能源的电气进行改良。
而空调中,有污染性的地方,主要就是制冷系统中。
如何更好的对其中的节能性进行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3.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影响因素3.1空调制冷系统化中的制冷剂空调制冷系统化中制冷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空调的制冷系统化的节能环保。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文旨在探究空调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
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论文的主题和目的,概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并阐明论文的结构和组织安排。
空调系统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已有许多研究和文献探讨了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和技术。
这些文献回顾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并提供了各种技术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现有的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传统的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和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
传统的设计方法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和直觉,并且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试错和调整。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这种方法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可以提供更准确和高效的空调系统设计。
除了设计方法,现有的文献还介绍了许多空调系统设计的技术。
例如,传感器技术可以帮助收集和监测空调系统运行时的数据,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
另外,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例如热泵技术和换热器技术等。
然而,尽管已有许多研究和文献,但在空调系统设计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研究空白。
例如,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和用户需求,以及如何实现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空调系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现存的问题和填补研究空白。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上所述,空调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现存的问题和填补研究空白。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段详细描述了用于开展空调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数据收集方法、实验设计、样本选择等,以确保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数据收集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收集有关空调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信息。
实地调查:对现有的空调系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实际运行情况的数据。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送问卷调查,以了解用户对空调系统的需求和意见。
空调制冷系统常见问题及节能设计浅析
功能和区别 , 如此才能保证施 工人 员在施工作业时能够使用正确
的支架 , 避免各种 支架的混用 , 从而保证施 工的质量 。
4 . 综合调试 阶段 的质量控制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 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调试 阶段。 它对 整 个暖通空调 工程 能否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 在综合调试前 , 首
就是耗 能比较 多, 对环境造 成 了很 多负面的影响 , 本文主要就 空调 制冷 系统工作 中存在 的常见 问题进行分析 , 并提 出空调
制 冷 系统 的 节 能 设 计 方 法 。 关键 词 : 空调 ; 制 冷 系统 ; 节 能存在严重的脏物和冰堵塞现 阀四部 分组成 。 压缩机 是空调制冷 系统 中的一个关键部件 , 主要 象; 风扇不转或者 转速太慢 , 循环风 量不够; 制冷剂泄 漏或者不 作用是压缩和输送制冷剂气体 , 形成蒸发器中的低压和冷凝器 中 足; 压缩机高 、 低压阀片损坏或者纸 垫被击穿 , 制冷 系统 难以形 的 高压 , 起着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是整个制冷 系统的心脏; 膨胀 阀 成高 压与低压 , 造成 不能制冷 的现 氦 空调修理后 , 更换 的毛细
3 . 4 进行 干 、 立 管 预 留接 口位 置 控制
避免干、 立管预留接 口位置不准确 , 散热器标高和坐标不精确 先要对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的调试方案进行审查 , 同时通智监理到
等问题 。 测量存在误差是干 、 立管预 留接 口出现不准确 问题的主要 场监督 ,积极 主动地协调配合各工序和 各施 工队伍间的配合工 原因。 另外在施工中轴线出现偏移也 会造成干 、 立管预 留接 口不准 作。 对各个系统管道和相应设备 的检验做 出明确的要求 , 在进行 确。 另外 , 同一场所标 高差太大时 , 导致标 高不准确 的主要表现。 系统调试前 , 务必做好一切 的准备工作 , 并精心细致 的复查 所有 风 压情况 、 高低区冷水机组运转和情 况 、 制冷 、 防火 阀开 关、 各 因此在安装前应先弹画出统一的标 高线 , 才能保证标高的一致 陛。 系统的各个部位和使用功能 。 例如首 先应检验空调机组 、 风量和
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节能分析及措施
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节能分析及措施摘要: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中,建筑能耗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已占我国能源总消费的27.6%,而中央空调能耗又占了其中的40%—60%。
因此,如何降低空调能耗成为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而空调系统中冷源的耗电量,一般约占空调系统总耗电量的30%—40%,很多工厂生产车间要求恒温恒湿,工艺空调系统能耗比重较大,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运行现状,并结合实际工程节能改造案例进行节能分析。
关键词:空调、冷水机组、COP一、引言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为人们提供物质、精神文化需要,必须肩负起经济和社会责任,倡导低碳、节能、环保不仅是责任,更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
二、关于空调系统冷水机组节能改进的研究方向随着国家有关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等政策的出台及中央空调技术的发展,作为中央空调主要设备的冷水机组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不断趋于高效化、精益化和智能化。
对于冷水机组使用客户,针对冷水机组的节能降耗方案主要围绕辅联设备控制策略的优化和精细化操作,设备优化有对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变频和冷却塔风机的群控组合控制,精细化操作根据冷水机组运行负荷率,合理搭配机组运行数量,此次研究方向围绕冷却塔风机的群控组合控制策略和根据冷水机组运行负荷率,合理搭配机组运行数量。
三、天水卷烟厂空调系统现状天水卷烟厂生产车间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车间全年保证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冷源采用两台制冷量3516KW和一台制冷量2461KW的离心式冷水机组,空调机组加热加湿热源采用饱和蒸汽。
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的发展
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制冷空调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不断得到发展。
首先,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在制冷剂上进行了优化。
传统的制冷空调采用的制冷剂大多是氟利昂等臭氧层破坏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现在,制冷空调使用的制冷剂已经被替换为以R410A为代表的环保制冷剂,不仅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其次,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在制冷循环系统上进行了优化。
在传统制冷空调的制冷循环系统中,制冷剂需要通过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等多个步骤完成循环过程,能量的损失非常严重,而且循环系统内的传热效率也不能完全发挥。
现在,通过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增加换热器,改进传热技术等方法,制冷空调的制冷循环系统更加高效,能节省更多的能源。
此外,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还包括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通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制冷空调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室内负载等因素,自动控制供冷量和节能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冷空调的节能性能。
当然,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到达尽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及发展方向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及发展方向摘要:文章主要从制冷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运行管理角度出发,归纳了现有的节能技术,并探讨了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冷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设计;管理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from the composition and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Keywords: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sign; management1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选型问题空调制冷系统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系统设计选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性能。
例如系统往往都是按最大负荷设计的,而实际基本上都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如果系统各部分的设计不能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要求,那系统的能耗是很大的。
又如新风系统的设计,系统应能随着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改变新风量,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冷冻机组的开启时间。
可以说,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部门和人员不够重视,使得设计建造的系统不仅初投资大,而且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国家标准。
为此,我们也有必要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空调设计项目的管理。
2 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问题除设计外,我们发现日常运行也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单位的空调系统, 一年四季只有开关机和冬夏季转换工作,显然达不到相应的节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及发展方向摘要:文章主要从制冷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运行管理角度出发,归纳了现有的节能技术,并探讨了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冷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设计;管理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from the composition and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keywords: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sig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b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选型问题
空调制冷系统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系统设计选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性能。
例如系统往往都是按最大负荷设计的,而实际基本上都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如果
系统各部分的设计不能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要求,那系统的能耗是很大的。
又如新风系统的设计,系统应能随着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改变新风量,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冷冻机组的开启时间。
可以说,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部门和人员不够重视,使得设计建造的系统不仅初投资大,
而且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国家标准。
为此,我们也有必要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空调设计项目的管理。
2 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问题
除设计外,我们发现日常运行也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单位的空调系统, 一年四季只有开关机和冬夏季转换工作,显然达不到相应的节能效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同样一套系统,管理人员不同,系统的能耗大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一半以上。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2.1 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
空调用冷冻机组一般是在标准工况所规定的冷冻水回水温度12℃,供水温度7℃,温差为 5℃,蒸发器上冷冻水供回水压力降调
定为 49kpa(0.5kg/cm)的条件下运行的。
冷却水系统规定进、出水温差也为5℃,在标准工况下,冷凝器进出水压力降调定为
68.6kpa(0.7kg/cm)的条件下运行。
对同台冷冻机组来说,其运行条件不变,外界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冷冻机组的制冷量是一定的。
此时,通过蒸发器的冷水流量与供、回水温差成反比,即冷水流量越大,温差越小;反之亦然。
而通过冷凝器的水流量也与进、出水温差成反比。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开机前未将不需要开启的机组上的蒸发器、冷凝器的进出水阀关闭,造成一部分冷冻水(或冷却水)从不开机组的蒸发器(或冷凝器)中流走,影响工作状态下机组的制冷效果。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就以未关闭蒸发器进出水阀为例,来说明它的危害。
假设有 a、b 两台机组,a 机开启,b 机不开。
a、
b 两机蒸发器进出水阀门均打开。
此时,设满足a 机蒸发器冷冻水进出水压力降 49kpa 的流水量为100kg/s。
由于a、b 机蒸发器均有水流经过,理论上流经 a机蒸发器的冷冻水只有50kg/s,另
50kg/s 从b 机蒸发器流走。
实际上只有流经a机蒸发器的 50kg/s 冷冻水被制冷机降温。
经降温和未降温的各 50kg/s 冷冻水在出水总管汇合后,水温必定比从 a 机送出的冷冻水温高。
其制冷效果必然降低。
这种人为地减少了机组的制冷量,难以满足各用冷场合的要求。
同时,由于流经a 机蒸发器的水量减少了,a 机出水温度自然会低一些,往往给人带来错觉,认为机组的制冷效果不错。
实际上回水温度上升,必然延长机组的运行时间。
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加在一起算,浪费电能相当严重(蒸发器进出水
温差大,是由于水的流量小引起的)。
上一情况出现后,a机蒸发器进出水压力降肯定会减小。
有的工作人员不是将 b 机蒸发器进水阀关闭,加大 a 机蒸发器进出水压力降。
而是采取增开一台冷冻泵的方法解决。
增开水泵后,虽然提高了a 机蒸发器进出水压力降。
但增开冷冻泵完全没有必要,这等于是二台冷冻泵对二台蒸发器工作,纯粹是浪费。
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开机时,未严格按照机组的运行参数调节冷冻水进出水压力降,往往调得过高,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是关小冷冻泵出水阀,而是采取打开另一台不运行机组蒸发
器进出水阀。
将过多的冷冻水从另一台机组蒸发器放走,以降低压力降,导致冷冻泵的运行负荷增大,造成电能的浪费。
而在冷却水系统,由于未将不需开启的机组上冷凝器的进水阀关闭造成窜水,主
机的冷凝压力和冷却水出水温度升高给人造成错觉,误认为是冷却水量不够而开大冷凝器进水阀和冷却泵出水阀,有的还增开冷却塔风机,造成水泵、冷却塔风机耗电增加。
更有甚者,盲目地去增开一台冷却泵。
虽然增开冷却泵的确可以降低冷却水温和冷凝压力,但毕竟一台水泵运转的电能白白浪费掉了。
2.2 冷却塔系统
冷却塔虽然是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附属设备,但它却担负着散发整个系统所吸收的总热量的重要任务。
因此, 在冷却塔系统的运行上,操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和节能。
冷冻机组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及其风机,都是根据设计来匹配的,本来一对一均能正常运行。
但在机组刚开机时,主机负荷大,冷凝压力高,为了尽快降低主机负荷,临时增开一台冷却塔风机, 待机组负荷降低后再关,确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
但问题是在关掉另一台冷却塔风机后,却没有将它的进出水阀关闭,造成一部分的冷却水未被风机冷却,它与经过冷却的水汇合后,进人冷凝器,其水温反而比单独开一台冷却塔要高。
而且这种状态一直要保持到机组停止运行时为止,冷却水温的升高必然导致冷凝压力的升高,主机耗电的增加,机组制冷量的下降大多数工作人员对冷却塔的操作都是把所有冷却塔进出水阀全部打开,而风机根据需要而开、停。
人们往往注意的是冷却塔风机的耗电,而忽视了冷却水温的提高而恶化了机组运行条件,造成长时间电的浪费。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冷却塔一般安装在房顶或远离主机房的地方,操作起来不
方便;二是调节冷却塔托水盘的水位较麻烦,费时间;三是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考虑到节能方面的问题,而只考虑冷却塔的正常运行。
由于以上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比较普遍,且从开机到关机的整个过程都存在,所以其危害极大,应引起有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3.1高效节能机械的开发。
机械设备的高效节能永远都是追求的目标
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将近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倍,用电量也是在逐年的增长,我过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大量的能源都用于发电等工程中,我们现在正处于高投入、高耗能的发展中,如果我们不能节约能源用量,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无法生存。
我们可以开发高效节能的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心脏,如果没有节能型制冷压缩机,系统无论如何的先进和完善,都不会达到高效节能型的制冷设备。
制冷压缩机的形式很多,如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它有不同的环保型制冷剂三元叶轮,研究叶轮机械内部的三维非对称流动现象,深化对激振力产生机理以及失速、喘振等现象的认识,对通过诱导流场主动控制气动失稳、提高稳定度做出探索;旋涡式的制冷压缩机也应该在中间的补气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不但能够扩大其应用范围,而且还可以提高能效比。
3.2对专业化技术的学习掌握
技术的进步是解决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新技术的应用对产
品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合理利用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专业化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撑,进一步加大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形成自己主有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这将使企业在强烈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黎洪.制冷空调工程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j].能源与环境,2007.
[2] 马一太,田华.制冷空调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的现状及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