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牙周病学一些名解
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另一名称periodontics是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牙周病:特指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组成生物学宽度:龈沟底与牙槽嵴顶的恒定距离称生物学宽度,约2mm游离龈:又称边缘龈,呈圆领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膜龈联合: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
龈谷: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的部位称为龈谷。
沟内上皮:也称龈沟上皮,为龈沟的衬里上皮,沟内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结合上皮:呈圈领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
当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他的冠端构成龈沟底。
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于牙釉质相附着,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亦称为上皮性附着。
附着丧失: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针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即发生附着丧失主动萌出:牙向牙合面方向运动。
被动萌出:由于牙龈缘的根向移位使临床牙冠延长。
CEJ:釉牙骨质界,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
口腔正常菌群(固有菌群):寄生在口腔中的细菌,能产生营养功能,他们一般对宿主无害,甚至有益,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
牙周致病菌:在个性牙周病的病损区,常可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他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LTX:白细胞毒素,Aa产生的外毒素,可损伤牙龈内及外周血中的多行核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使白细胞死亡,释放溶血酶,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软垢:为疏松的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表面和龈缘处的软而粘的沉积物,通常沉积在牙面的颈1/3区域,或在牙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不需涂布显示剂肉眼可见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
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名词解释1.gingival disease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
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则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2.2mm的恒定距离。
它包括结合上皮(0.97mm)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1.07mm)。
3.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
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它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4.gingival col: 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龈谷。
中央凹陷呈鞍状,被复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抵抗力低,牙周病易始发5.~6.通。
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亦称为上皮性附着7.: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8.30秒后,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
它比GI精细,更为客观,适用于牙龈炎症较重的人群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的临床研究。
0=正常牙龈;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
9.BOP阳性位点比例高时,其附着丧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操作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钝头牙周探针的尖端置于龈缘下1mm或更少,轻轻沿龈缘滑动观察片刻有无出血;另一种方法是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秒看有无出血。
10.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11.几种优势菌,它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
牙周病学第一章牙周病绪论-文档资料
《黄帝内经》--针刺治牙疾的记载 18世纪牙科之父Fauchard出版《The Sergeon Dentist》奠定牙科作为一门临床学 科的基础。
历史:预防
古代医书强调晨起及饭后漱口。 唐代以盐水漱口、按摩、叩齿等护齿方 法。 三国时代古墓中出土金制的牙签,距今 有1750余年。
现状
19世纪显微镜问世,一般医学和病理学等的发展, 对牙周病的组织病理学有了准确了解。 20世纪上半叶 维也纳学派建立基本的组织病理学观 点,柏林学派在临床治疗上发展和改进了牙周手术 方法 1947年美国牙医学会正式承认了牙周病学是牙医学 中的一个专科。 20世纪70年代后,各种观念均发生改变
牙周病特点
早期无症状易被忽视 病程长,易复发,复发次数多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菌斑和微生物全身症状 只是加重局部对刺激老年人全口缺牙的原 因 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 成为感染病灶
牙周病在口腔医学中的位置
为口腔两大疾病之一 患者中老年居多 重在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与修复学的关系
概念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 广义:泛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 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 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 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学 科。
口腔健康人的原则为牙齿无洞, 牙龈不流血,无疼痛。
概念
牙周病治疗学:Periodontics 偏向临床,主要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的临床学科。
历史
我国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人颅骨上即可见到 明显牙槽骨破坏。 公元前2500多年医书《黄帝内经》素问篇中 描述了牙伸长,有牙结石等临表,并有治疗 方法。 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对牙松动和牙龈出 血提出治疗方法,如用金属丝和麻绳结扎松 动牙。
牙周病的名词解释
牙周病的名词解释牙周病,即牙龈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影响了牙周组织的健康。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牙周病的相关名词,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1. 牙周病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牙龈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疾病。
它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而牙周炎则是在牙龈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蔓延至牙齿周围的韧带和骨组织。
2. 牙龈炎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是由于牙齿周围堆积的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
当牙龈受到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肿胀、发痒、发红和牙龈退缩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牙周炎。
3.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病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细菌感染蔓延至牙齿周围的韧带和骨组织。
此时,牙齿周围的牙槽骨可能会出现破坏,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牙周炎患者也常常出现口臭和牙周袋等严重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牙周病的严重形式。
4. 牙菌斑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罪魁祸首。
它是一层无色黏液状薄膜,由细菌、食物残渣和唾液组成。
如果牙菌斑没有得到及时清除,细菌便会通过产生酸性物质以及吸附钙离子等方式对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进行侵害,最终导致牙周病的发生。
5. 牙石牙石是牙齿表面的一层硬质物质,它是由牙菌斑在口腔中钙化形成的。
牙石的形成对于普通的口腔清洁方法几乎是不可去除的,只能通过专业牙科洗牙来清除。
牙石的存在不仅会加重牙龈炎的症状,还会促进细菌的滋生,加重牙周病的进展。
6. 牙周袋牙周袋是指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的深层隙间,主要是由于牙周炎引起的牙龈组织下降和韧带破坏导致的。
牙周袋内的菌斑和牙石非常难以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牙周组织进一步受损。
牙周袋的存在是诊断牙周炎和设计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7. 牙周治疗牙周治疗是针对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它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口腔清洁和维护、根面平整术、牙周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Periodontics-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定义1、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一门学科。
Periodontics是指研究牙周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2、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广义的牙周病泛指发生于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牙龈病、牙周炎;狭义的牙周病指破坏性牙周病,指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
二、WHO对口腔健康的标准1、WHO提出人体的十项健康标准中,第8条为“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流血”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组成,合成为牙周支持组织或牙齿附着装置。
第一节牙龈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牙龈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
(一)游离龈(free gingiva):粉红,菲薄而紧贴牙面1、龈沟(gingival sulcus or 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
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系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成分主要来自血清,其他成分则分别来自血清、邻近的牙周组织(上皮、结缔组织)及细菌。
2、牙周探诊深度:临床上常用一个带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来探查龈沟的深度,称为牙周探诊深度,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二)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粉红、坚韧、不能移动1、点彩(stippling):附着龈表面的橘皮样点状凹陷,为健康牙龈的特征,牙龈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2、附着龈宽度:指从膜龈联合(附着龈和其根方的牙槽粘膜无界限,谓之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
范围为1-9mm。
(三)龈乳头(gingiva papilla)1、龈乳头:亦称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牙接触区的根方的楔状隙中。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1.biological width (BW)即生物学宽度是指龈沟底与牙槽堵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 97mm)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幡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mm) ;BW在牙齿萌出、义齿修复及牙冠延长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结果是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与牙槽垮的关系不变。
2.periodontal ecosystem即牙周生态系。
口腔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主要分为颊上皮生态区、舌部生态区、龈上牙菌斑生态区和龈下牙菌斑生态区,牙周微生物可受口腔相关生态区微生物的影响,牙周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3.junctional epithelium即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当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它的冠端构成龈沟底。
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釉质相附着。
结合上皮山非角化的鳞状上皮构成,无角化层,也无上皮钉突。
4.gingival col即龈谷。
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的部位称为龈谷。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5.free gingiva即游离龈又称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 »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6.牙周膜也称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 »是禺绕牙根周用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内壁的致密结缔组织,它有复杂的血管系统且富含细胞成分,与牙龈结缔组织相延续,并通过牙槽骨血管与骨髓间隙相交通。
7.dentogingival unit即银牙单位。
口腔黏膜上皮的连续性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抗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之一。
当牙萌出时,口腔黏膜上皮被突破而失去连续性。
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牙面。
鉴于此点,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之为龈牙单位& dental plaque biofilm即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样式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口腔牙周病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1.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口腔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specialt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
2.牙周病学(periodontics):指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3.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s):指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4.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
5.牙周炎(periodontitis):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牙龈炎:特点:a 局限于牙龈 b 原因明确,疗效良好 c 病变可逆重要性:a 极普遍70%~90%,治疗工作量大B 易复发,但可预防C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牙周炎年轻人应重视牙龈炎及时治疗。
牙周炎:特点:a 侵犯和破坏深层牙周组织B 患病率高,不易早期发现C 病变可停止,不能完全恢复重要性:a 多个牙受累,成人拔牙首位因素B 疗程长,保持疗效困难C 老龄社会中,患病率增高D 影响功能、美观、生活质量F 可能会成为某些全身疾病诱因早诊断,早治疗。
6.治疗原则:A 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治疗、种植牙、牙颌面手术等均应该在原有的牙周病变得到控制并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方可进行。
B 设计和操作应保护牙周组织,决不可伤害之。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组成。
(合称牙周支持组织)2.牙龈(gingiva):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咀嚼黏膜,有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
3.游离龈(free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龈沟(gingival crevice)。
4.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牙周病学
牙周:一、名词解释:1、生物学宽度:龈沟底与牙槽嵴之间的恒定距离,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2mm。
2、牙周组织的新附着(new attachment):通过牙周膜中前体细胞分化和再生而有新的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形成,牙周韧带重新附着于牙根面,由此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牙周组织,是牙周手术后理想的牙周组织愈合方式。
3、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引起牙龈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
4、骨下袋:指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嵴顶根方,牙槽骨呈垂直吸收/角形吸收。
5、根面平整:是在龈下刮治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器械去除吸收了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产物的病变软化的牙骨质,形成坚实而光滑的根面。
6、附着丧失(AL):结合上皮与牙面附着关系破坏,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的根面,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准确反应了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
即从CEJ到牙周袋底的距离。
7、GRT:利用生物相容性膜,置入牙周缺损区的根骨面,隔离牙龈与牙根接触,阻挡结合上皮长入根面,让牙周膜内前体细胞冠向前移、增殖,分化形成新生牙周组织,建立牙周新附着。
8、非附着菌斑:位于龈下,附着于附着菌斑的表面与沟内上皮之间多为G-和能动菌。
9、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表面,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是牙周炎的“前沿地带”,主要由G-、厌氧菌、螺旋体组成。
10、牙周可疑致病菌:牙周菌斑中少数与牙周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各型牙周病病损区常可分离出的一些具有显著毒力、致病性,能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因此具有引发牙周破坏潜能的微生物。
11、混合性食物嵌塞: 12、HE创伤: 13、牙周袋:14、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15、牙周基础治疗:16、牙周医学:是指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功能、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 17、龈牙结合部: 18、根分叉病变: 19、龈沟液:20、SPR(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刮治根面平整术:除了刮治牙石外进一步用器械去除吸收了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产物的病变软化的牙骨质,形成坚实而光滑的根面以利于牙周组织重新附着。
牙周病名词解释
牙周病名词解释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
牙周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其中重度牙周病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牙周病名词解释:
1. 牙龈炎: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牙龈组织发炎、出血、肿胀等症状都会出现。
2.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牙周组织受到破坏,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牙缝增宽等情况。
3. 牙周袋:牙周袋是指牙龈组织向下移动形成的一个小袋,里
面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引起牙周炎等疾病。
4. 牙结石:牙结石是牙齿上形成的一层硬化物质,主要是由于
牙菌斑中的细菌和口腔中的矿物质结合而成,它会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炎症等问题。
5. 牙周组织损失:长期不治疗的牙周病会导致牙周组织逐渐受
到破坏,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等情况,影响口腔健康。
如何预防牙周病呢?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使用含氟口腔清洁剂等。
此外,控制饮食、戒烟戒酒、避免压力等也都能有助于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如果已经出现了牙周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 1 -。
牙周名解
10. (dengtal calculus)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者修复体上的已经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夜中的矿物质盐逐渐沉积而成。
43. (Rhagade) 皲裂: 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44. (Macule) 斑:皮肤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不高出黏膜,不变厚,无硬结改变;小于2cm.
45. (patch) 斑块:斑密集融合成的大片损害,大于2cm
46. (papule) 丘疹:黏膜上的小的实体性的突起,针头大小,直径小于1cm。
62. 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出现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常表现为免疫反应性增强,多在机体受到同一种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发生。
63. 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癌前病变,并定义为“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66. Lyell syndrome莱氏综合征:即重型药物变态反应,急性发病,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可融合破溃形成糜烂面,尼氏征阳性,并且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及内脏眼鼻生殖器肛门等均可出现大疱糜烂出血,常因严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而死亡。
37. (Gingivectomy) 牙龈切除术: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
38. (Root resection) 截根术:若多根牙仅有一个根病变较重,有深牙周袋和骨吸收,另一个或两个病变较轻,且患牙尚不太松动,则可在翻瓣术中将该根截除,使分叉区充分暴露,余留的牙根得以彻底清洁,该处的深牙周袋也消除。对于上颌磨牙颊根的病变效果甚佳。
牙周医学名词解释
牙周医学名词解释
牙周医学是一个新术语,是牙周病学近年正在发展的一个新分支,意旨牙周病与令身健康或疾病的双向关系,即牙周病可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而系统疾病也能影响牙周健康或疾病。
牙周医学的发展促使牙周病和系统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入新的范畴。
人们应认识到,牙周健康、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部分,患牙周炎的患者可能也处于患其他疾病的危险中。
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或状况(如妊娠),对牙周病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已被大量的研究报道所证实;而另一方面,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这方面,人们经历了一个“认识上的循环和上升”过程,即病灶学说盛行→被否定→牙周医学的兴起。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1.biological width(BW)即生物学宽度是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mm)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mm);BW在牙齿萌出、义齿修复及牙冠延长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结果是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与牙槽嵴的关系不变。
2.periodontal ecosystem即牙周生态系。
口腔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主要分为颊上皮生态区、舌部生态区、龈上牙菌斑生态区和龈下牙菌斑生态区,牙周微生物可受口腔相关生态区微生物的影响,牙周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3.junctional epithelium即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当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它的冠端构成龈沟底。
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釉质相附着。
结合上皮由非角化的鳞状上皮构成,无角化层,也无上皮钉突。
4.gingival col即龈谷。
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的部位称为龈谷。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5. free gingiva即游离龈又称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6.牙周膜也称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周围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内壁的致密结缔组织,它有复杂的血管系统且富含细胞成分,与牙龈结缔组织相延续,并通过牙槽骨血管与骨髓间隙相交通。
7.dentogingival unit即银牙单位。
口腔黏膜上皮的连续性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抗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之一。
当牙萌出时,口腔黏膜上皮被突破而失去连续性。
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牙面。
鉴于此点,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之为龈牙单位8. dental plaque biofilm即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样式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
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名词解释1. gingivaldisease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则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2.—指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
它包括结合上皮(0.97mm)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1。
07mm)。
3.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
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它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4.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龈谷。
中央凹陷呈鞍状,被复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抵抗力低,牙周病易始发5.,称~6.结合上皮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牙面相附着,封闭了与外界环境的交通。
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亦称为上皮性附着7.: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8.,取出探针30秒后,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
它比GI精细,更为客观,适用于牙龈炎症较重的人群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的临床研究.0=正常牙龈;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
9.BOP阳性位点比例高时,其附着丧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操作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钝头牙周探针的尖端置于龈缘下1mm或更少,轻轻沿龈缘滑动观察片刻有无出血;另一种方法是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秒看有无出血.10.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
11.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证据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12.: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合力作用于牙周支持力不足的牙齿,或虽经治疗但支持组织已减少的牙齿13.attachment loss,AL)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
牙周病学简答题
牙周病学简答题1. 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指累及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它是由细菌所致的,主要是由牙菌斑(即牙菌斑)和宿主的炎症反应引起的。
2. 牙周病的病因是什么?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由细菌、细菌产物和宿主反应组成的软性沉积物。
牙菌斑可以形成在牙齿表面和牙龈间隙,如果未及时清除,细菌会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
其他导致牙周病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吸烟、糖尿病、荷尔蒙变化(如怀孕和更年期)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这些因素增加了牙周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风险。
3. 牙周病的分类有哪些?牙周病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是牙周组织炎症的早期阶段,表现为牙龈的发红、肿胀、出血和牙龈发痒等症状。
•牙周炎是牙周病的进一步发展,它引起了更严重的组织破坏,包括牙龈撤退、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等。
4. 牙周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的牙周病症状包括:•牙龈发红、肿胀、出血•牙周痛和牙齿松动•口臭和口腔溃疡•牙齿变长或牙龈撤退•牙龈出现脓肿不同的症状可能在不同的患者中表现出来,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5.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般而言,牙周病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牙面清洁和护理: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牙间刷等工具,以去除牙菌斑和清洁牙齿表面。
•牙菌斑控制:通过定期洗牙和使用抗菌药物来控制和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牙周外科手术:在牙周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牙周外科手术来修复和恢复牙周组织。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到口腔医生进行牙周检查和治疗,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少牙周病的发生。
6. 如何预防牙周病?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牙周检查。
以下是一些预防牙周病的方法:•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至少2分钟,使用软毛刷。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齿间的区域。
•定期洗牙:定期到口腔医生进行洗牙和牙周检查,以清除难以清洁的牙菌斑。
牙周病学 名词解释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牙龈 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 free gingiva /边缘龈 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 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 keratinized gingiva:游离龈+附着龈。
游离龈沟 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表面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 stippling: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 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 gingival papilla /牙间乳头 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 embrasure 中。
龈谷 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 biological width,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 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 dentogingival unit: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 attachment loss,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牙周韧带 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 alveolar bone/牙槽突 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 alveolar socket:容纳牙根的窝。
《牙周病学》专业课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穿通纤维) 7. 牙周病证据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线聚集杆菌(Aa,侵袭性牙周炎),牙
龈卟啉单胞菌(Pg,慢性牙周炎),福赛坦氏菌(Tf,重度牙周炎伴附着 丧失) 8. 牙周病始动因素:牙菌斑;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 9. 牙周膜功能:支持,感觉,形成 10.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 位 11. 牙槽骨破坏的 3 种形式:1.水平型吸收 2.垂直型吸收 3.凹坑状吸收 12. 引起牙松动的 5 个原因:牙槽嵴吸收、合创伤、牙周膜急性炎症、牙周 翻瓣术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13.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细菌因素的三种细菌:梭形杆菌,螺旋体,中 间普氏菌。三大主征:疼痛麻木(前述龈炎未提及)、腐败性口臭、龈
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 1)Silness 和 Löe 菌斑指数: ①不需菌斑指示剂,目测。
7
《牙周病学》专业课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②记录龈缘附近菌斑厚度、量 ③单个牙记录,颊侧三点及舌侧一点,取四点均数 ④各牙的分值相加/受检牙数=个体的菌斑指数 ⑤记分标准:0=龈缘区无菌斑
1=龈缘区牙面有薄菌斑,视诊不易见,探针可刮出 2=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龈缘或邻面有大量软垢 2)Quigley-Hein 菌斑指数: ①需要用菌斑显示剂 ②对所有牙的颊舌面进行菌斑评价 ③所有牙面菌斑记分的总和/受检牙面数=个体菌斑分值 ④记分标准:0=牙面无菌斑 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1mm 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 1mm,但<牙面 1/3 4=菌斑覆盖面积≈牙面 1/3~2/3 5=菌斑覆盖面积≥牙面 2/3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lied oral hygiene index,OHI-S) (k.)只检查 6 个牙:16、11、26、31 的唇颊面,36、46 的舌面 每个牙面记分的总和/受检牙面数=个体指数分值
牙周病名词解释
牙周病名词解释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也被称为牙周炎,是指由于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周纤维)受到炎症的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牙周病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Gingivitis)是一种牙周病的早期阶段,只涉及到牙龈组织的炎症。
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牙龈松动。
牙龈炎一般是可逆的,通过及时的口腔卫生护理和牙齿清洁可以控制和治疗。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牙周病的进展阶段,是一种慢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牙龈的炎症扩展到牙周深部,还可能导致齿槽骨的破坏。
牙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牙齿松动、牙石形成、牙龈萎缩、牙齿位置变化和牙齿脱落。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还可能导致牙周组织的进一步破坏,甚至导致牙齿的丧失。
牙石(Dental calculus)也被称为牙垢,是由于牙菌斑长期未被清除而沉积在牙齿表面和牙龈附着面上的硬质物质。
牙石是由细菌和食物残留物组成的,其粘性可吸引更多的细菌附着并形成牙菌斑,从而加重了炎症的发展。
牙周纤维(Periodontal fiber)是一种位于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纤维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
它们起到固定牙齿和牙周组织之间的支持和连接作用。
在牙周病进展的过程中,牙周纤维可能受到破坏和丧失,导致牙齿的松动和牙槽骨的吸收。
牙槽骨(Alveolar bone)是牙齿附着于上颌和下颌骨的桥梁,为牙齿提供支持和保持稳定。
在牙周病进展的过程中,慢性炎症和感染会导致牙槽骨的破坏和吸收,从而进一步导致牙齿松动和牙齿的丧失。
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是牙齿牙龈边缘和牙齿表面之间形成的一个深度扩大的间隙。
这是由于牙周炎引起的牙龈纤维附着松弛和牙槽骨吸收引起的。
牙周袋的形成为细菌在间隙中定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进一步加重炎症和感染的发展。
总的来说,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需及早发现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free gingiva / 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keratinized gingiva :游离龈+附着龈。
游离龈沟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表面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stippling :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 / 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 :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embrasure 中。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 ,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 :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 :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 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 :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alveolar socket :容纳牙根的窝。
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proper :牙槽窝的内壁。
牙槽间隔interdental septum :两牙之间的牙槽骨部分。
硬骨板lamina dura :固有牙槽骨在X 线片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
牙槽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 :牙槽突的最冠方,即邻近牙颈部处。
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 ecosystem :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由基: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质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上皮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封闭了软硬组织的交界处。
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系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牙石dental calculus :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
骨开裂dehiscence: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即出现V 形的骨质缺损。
骨开窗fenestrations :有时骨脊顶尚完整,而根面牙槽骨缺损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裂孔。
合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 :不正常的合解除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
合力:进食时咀嚼肌群收缩而产生的力。
创伤性合traumatic occlusion :造成牙周创伤的合关系。
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 :异常的合力作用于健康的牙周组织。
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合力作用于病变的牙周组织,或虽经治疗但支持组织已减少的牙齿。
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 :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 :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互相融合联通。
感染可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二者独立发生,然而是想通的。
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 :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在该处出现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牙周炎。
牙周脓肿periodontal abscess: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结缔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一般为急性过程。
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牙龈缘向釉牙骨质界的根方退缩致使牙根暴露。
牙龈切除术gingivectomy :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
牙龈成形术gingivoplasty:修整牙龈形态,重建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
翻瓣术flap surgery :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内壁,并翻起牙龈的粘膜骨膜瓣,在直视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在牙周手术中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沿根面生长,阻挡牙龈结缔组织与根面的接触,并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具有形成新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从而在原已暴露于牙周袋内的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形成牙周组织的再生,即形成新附着性愈合。
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 。
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
1-9mm 。
附着龈的宽度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
正常附着龈的宽度范围为上颌前牙唇侧最宽( 3.5-4.5mm ),后牙区较窄。
颊系带的附着多位于第一前磨牙区,故该区的附着龈最窄( 1.8-1.9mm )。
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
牙龈的胶原纤维:龈牙纤维;牙骨膜纤维;环行纤维;越隔纤维。
牙周膜纤维: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牙周膜的宽度一般为0.15-0.38mm ,以牙根中部支点附近最窄,牙槽嵴顶及根尖孔附近较宽。
X 线片上显示为围绕牙根的连续的细黑线。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牙骨质覆盖牙釉质;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牙周病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口腔卫生情况;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吸烟者的病情重;某些全身疾病;某些微生物;过去有牙周炎历史;某些基因背景。
牙周病损具有部位特异性:最易受累的为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其次是下颌磨牙、尖牙和上颌切牙,前磨牙;最少受累的为上颌尖牙和下颌前磨牙。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获得性薄膜形成;细菌黏附和共聚;菌斑生物膜成熟。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证据充分的牙周病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
牙石的形成: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矿物化。
牙石中含70%-80%无机盐| 其余为有机成分和水。
电镜下牙石呈层板状结构。
慢性龈炎:游离龈和龈乳头,前牙区(下前牙区)。
青春期龈炎:前牙唇侧的牙龈乳头和龈缘。
妊娠期龈炎:龈缘和牙龈乳头(前牙区)。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牙龈乳头、龈缘和附着龈。
药物性牙龈增生:起始于唇颊侧或舌腭侧龈乳头,全口牙龈(上、下前牙区)。
牙龈纤维瘤病:全口的牙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甚至达膜龈联合(上颌磨牙腭侧)。
牙龈瘤:牙龈乳头。
1.牙周医学:是一个新术语,是牙周病学近年正在发展的一个新分支,意旨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或疾病的双向关系,即牙周病可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而系统疾病也能影响牙周健康或疾病。
2.(oral epithelium )口腔龈上皮:也称牙龈表面上皮,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及附着龈的表面,为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中以不全角化上皮多见。
)膜龈联合: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mucoginggival junction 3.(显的界限,称~。
膜龈联合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是恒定的。
4.(Biological Width )生物学宽度:正常情况下,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时恒定的,该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冠方附着于根面的结缔组织,宽度为2mm 左右。
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在病变情况下,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牙槽嵴顶亦随之下降,沟(袋)底与牙槽嵴顶间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
5.(gingival sulcus)龈沟: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Dentogingival junction )6.龈牙结合,是指牙龈上皮中的结合上皮与牙颈部近釉牙骨质界处形成的一种独特结构,称为“上皮附着”。
上皮附着既在结合上皮与牙面的连接,同时也存在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的连接。
龈牙结合的上皮分两部分,一是沟内上皮,其是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是口腔牙龈上皮的延续;二是结合上皮,来自缩余釉上皮与牙齿接触。
上皮附着是通过基板和半桥粒相连。
)上皮附着: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7.(epithelial attachment连接,称为上皮附着.8.(Attachment loss )附着丧失: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程度可通过结合上皮冠方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来描述。
牙周袋形成,探针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即表示已发生附着丧失。
9.(Attachment level )附着水平:是牙周袋探查时探针深度减去釉牙骨质界至龈缘的距离,即釉质牙骨质界到袋底的距离,表示附着丧失的程度,是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0.(dengtal calculus)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者修复体上的已经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夜中的矿物质盐逐渐沉积而成。
11.(Plaque)菌斑: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
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
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
因此,现在把牙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12.(biofilm )生物膜:是适于微生物生存的实体,是微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生态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处,也存在人体和动物的口腔、皮肤等部位,一般在膜表面或界面存在较多13.(horizontal resorption )水平型吸收:是最常见的吸收方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脊顶边缘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垂直型吸收、角形吸收: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形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14. 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围骨吸收较多骨上袋:使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呈破坏后所形成的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15. 的根方,牙槽骨脊的冠方,牙槽骨一般呈水平型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