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必背知识点作为中学阶段的物理学科,学生必须深刻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才能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学科中的必备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切实掌握,以此为基础,开启自己的物理之门。
一、运动学1. 运动状态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
2.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计算公式及应用。
3.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轨道、周期、频率与速度的关系。
4. 匀加速运动:物体速度变化规律;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及其分析。
5.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过程及特点;物体运动轨迹及位移计算公式。
6. 抛体运动:斜抛运动及其分析。
二、力学1. 力的作用:力的概念、单位、力的合成和分解。
2. 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平衡;惯性的概念与例子。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质量的概念。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概念。
5.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计算公式。
6. 重力:质量、重量、密度、压强等概念;重力的计算及其应用。
7. 弹力:胡克定律;弹性势能、功、动能及其计算。
三、能学1.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势能的计算及其变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条件与具体应用。
3. 热学:温度的度量、热量的概念;热量传递方式及其应用。
4. 热物质性质:热胀冷缩、热量等等。
5. 热能及其转化:内能的概念和计算;热功定理、机械功、机械势能与内能的转化。
四、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透射。
镜子和透镜。
2. 光的色散:颜色和颜色的原理;三基色光和三原色色料。
3. 光的衍射和干涉:光的单缝衍射现象及其计算;双缝干涉现象及其计算。
五、电学1. 静电场: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2. 电荷定律:库仑定律、电场线;电荷密度、电容等。
3.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特点;电阻、欧姆定律、功率等。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全汇总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全汇总物理是一门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物理知识,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区别。
3. 作图表示物体的运动,如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
二、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推力等不同种类的力的性质和作用。
3.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4. 不同形状物体的支撑面积对于压力的影响。
三、简单机械1. 杠杆的概念和杠杆的原理。
2. 轮轴的概念和轮轴的原理。
3. 塞壬的概念和塞壬的原理。
4. 各种简单机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2. 镜子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
4. 光的颜色、反射和折射对生活的影响。
五、热的传播1.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基本概念。
2. 导热系数、热导率等热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 不同材质的导热性质对热传播的影响。
4. 保温和隔热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电流电路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2.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复合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电学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4. 电路中导线的材质和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七、磁场1. 磁场的概念和磁力线的特点。
2.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和影响。
3. 磁铁的性质和磁性材料的分类。
4. 磁场对物体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八、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频率对声音的影响。
4.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热学1.温度:物体的温度是反映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运动程度的物理量,用温度计测量,单位是摄氏度(℃)或者开氏度(K)。
2.热量: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示物体间能够传递的一种能量,单位是焦耳(J)。
3.热传递方式:主要有导热、对流、辐射三种方式。
4.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了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能量的总量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都是不变的。
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物质中,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2.反射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所在的平面相同。
3.折射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法线所在的平面相同。
4.全反射:当光线从密度高的介质射向密度低的介质的折射角大于90度时,发生全反射。
5.色散: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经过折射后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形成色散现象。
6.光的衍射:光线穿过一个小孔或者被遮挡的物体时,会产生光的弯曲和扩散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力学1.力和它的分类: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力有万有引力、电磁力、弹力、摩擦力等。
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3.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静止时会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会保持偏直线运动状态,直线运动的状态变化是由外力引起的。
4.牛顿第二定律:它表明物体受到的净力越大,其加速度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公式为 F=ma。
5.牛顿第三定律:它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电学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电子会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运动,有特定的能级。
2.电流和电荷: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电量,单位是安培(A)。
电荷是电荷的大小,单位是库仑(C)。
3.电压和电阻:电压是两个点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电阻指的是物体对电流流过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
8年级(初二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 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常考点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二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改变物体形状或状态的原因。
2. 力的测量: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
3. 力的合成:合力是多个力的矢量和,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
4.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功与能量:力在物体上做功时,物体获得了能量,称为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分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 功与机械能:当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三、力的作用效果1. 动力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2.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如果速度为零,则受力为零。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4.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力的平衡与不平衡1. 力的平衡:物体上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有平衡力和摩擦力等。
2. 静力学:描述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下的情况,包括物体平衡条件、静力平衡和力的夹角等。
3.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相互接触面间的粗糙度而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五、波与振动1. 振动: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称为振动,包括简谐振动和非简谐振动。
2. 波:振动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为波,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3. 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包括横波和纵波。
4. 波的特性:包括振幅、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等。
八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运动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力的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变化、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或方向。
4.重力: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是所有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力。
5.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垂直力合成和斜向力合成。
二、机械能与机械运动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等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理想情况下,物体在机械能守恒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4.动力学定律:质量与加速度、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5.杠杆原理:要使杠杆平衡,需满足力矩相等条件。
三、导热与热能1.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之间热能传递的方式。
2.热传导: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振动和电子运动来传递。
3.热传导的速度:与物质的导热率和物体的温差有关。
4.热膨胀与热收缩: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被冷却后体积收缩。
5.物态变化与物质内能: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潜热。
四、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光与物体表面相交,在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满足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4.光的颜色与频率: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不同的颜色。
5.光的透射:光从一种介质穿过另一种介质。
五、声与声音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空气产生压缩和稀薄的交替运动,从而产生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递的,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声音的特点:音调、响度和音色。
4.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物体时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5.声音的吸收和衍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物体吸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
六、电与磁1.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压是电流的驱动力。
2.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原理。
初二物理知识总结(精选篇)
初二物理知识总结(精选篇)一、力学部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4.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5.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内部产生的恢复形变的力称为弹力。
6.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表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7.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
杠杆分为一、二、三类,分别满足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
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二、热学部分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2.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
3. 热胀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4.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5.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6. 热效率: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三、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 视觉:眼睛对光线的感知。
分为正视、近视和远视。
四、声学部分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3.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5. 噪声: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以下是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1. 运动与力学:
-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与计算
- 牛顿运动定律:力的作用、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等
- 动量与动量守恒: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
2. 热与能量:
-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与计量等
- 相变与状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过程及能量变化
- 能量与能量转化:机械能、势能、动能的转化与守恒
3. 光与光学:
-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特性、反射定律的应用等
- 光的折射与透射:光的折射规律、反射与折射的应用等
- 光的色散和成像:光的色散现象、镜片的成像原理等
4. 电与电学:
- 静电现象与电荷:电荷的性质、静电力的作用等
-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符号等
-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等
5. 宇宙与天文:
-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天体运动规律等
- 天文观测与测量:望远镜的应用、星等、距离的测量等
以上是初二《物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精华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基本理解运动与力学、热与能量、光与光学、电与电学以及宇宙与天文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如果你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
一、力学1. 力和运动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弹力。
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
3. 动力学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和功、功率、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1. 热力学基础温度、温标、热量、热容、比热容、焦耳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与内能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2. 热力学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全反射、光的干涉、双缝干涉。
2. 光的性质光的波粒二象性、波长、频率、光的偏振、自然光和偏振光。
3. 光的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公式、球面镜、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
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静电场、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的计算、电场强度、库仑定律。
2. 电路基础电流、电强度、电阻、欧姆定律、电路符号、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功率、电能、焦耳定律。
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氢原子的结构、波尔模型。
2. 放射现象及核能利用放射现象、α粒子、β射线、γ射线、半衰期、原子核稳定性、原子核反应、核能利用。
2020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全知识点
2020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是米,符号为m。
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放置: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读取: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记录: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有:分___、小时h。
5.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3600s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
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
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
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初二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完整版)!
初二年级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第二章简单的运动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择的标准物体。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5 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计算公式是:v=s/t7 变速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样的运动叫--8 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三章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如空气、木、铁等。
3 声音的场速度是 340米/秒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
最少也要0.1秒。
5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 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
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7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扰人们听的声音。
12 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13 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第四章热现象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2 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一、力和运动1. 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物理量,单位为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2. 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F=ma,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该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力,都会产生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6.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和表面类型有关。
7. 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由于空气阻碍物体运动产生的力。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可以用公式K=1/2mv²表示,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4. 功:力在物体上做功的过程,可以通过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表示。
5. 功率:功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多少,可以用公式P=W/t表示,其中W为做的功,t为时间。
三、压力、浮力和密度1. 压力: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可以用公式P=F/A表示,其中F为压力作用的力,A为作用面积。
2. 浮力:物体部分或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上升的力。
3.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4. 密度: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四、声音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进而传播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震动的空气分子形成机械波,从声源向四周传播。
3.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和共鸣。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八年级全册物理最全知识点
八年级全册物理最全知识点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八年级全册物理最全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和运动1.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将多个力合成或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
3.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没有物体作用于它,则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所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乘积。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二、机械能1. 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物体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总机械能不变。
3. 能量转化: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声音的传播和性质1.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来传播的,需要介质的存在,如空气、水、固体等。
3. 声音的强度:声音强度指单位面积上传播的声能。
4. 音量和音高:音量是声音的大小,音高是声音的高低程度。
四、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传播:光是由光源发出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反射面时,会发生反射,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方向会发生改变。
4. 牛顿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透明薄片的厚度。
五、电学基础1. 电荷:物体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会具有电荷。
2.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带电物体周围产生的电场就是静电场。
3. 电势差和电势能:由电场引起的物体能量的改变叫做电势能,电势差是指单位电荷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电势能改变量。
4. 电路基本原理:电流和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电流强度和电阻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六、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带电荷的电子在运动时,产生一个磁场。
八年级全册物理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全册物理主要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探究物质运动、变形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于初中八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物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八年级全册物理主要知识点。
第一篇:力的作用及其应用1. 力的概念和单位: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2.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
3.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4. 牛顿第二定律:也叫运动定律,F=ma,方向相同,且成比例。
5. 牛顿第三定律:也叫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篇:能量与机械能1. 能量的概念及种类:能源广泛,主要包括动能、势能、热能、声能、光能等多种形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总机械能在一个过程中是不变的。
3.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物体在某些位置具有势能,不同于动能,势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4. 动能定理及动能守恒定律: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F△x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系统总动能在一个过程中是不变的。
第三篇:光与视觉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与物体交互作用时会发生反射。
2. 镜子成像:光线在经过反射之后形成的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3. 光的折射:入射角、折射角、折射率构成了折射定律,形成了透镜成像。
4. 色光三原色和色的混合:红色、绿色和蓝色可混合成艳光。
第四篇:电和电路1. 电的本质:电是由带电粒子构成,在不同形式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
2. 电路的概念:电路由电源、导体、电器和开关等构成,分为串联和并联。
3. 电的规律——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4. 直流电的特点和制造方法:电流方向不改变,主要由电池制造。
以上是八年级全册物理主要知识点,它们的掌握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学习道路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2020中考——(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0中考——(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2020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是用来比较物理量的标准量。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称为国际单位制(SI)。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和分(min)。
在国际单位制中,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4.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永远存在且无法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计算公式:v=s/t,其中s为路程,t为时间,v为速度,单位为米/秒(m/s)。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等于3.6km/h。
八年级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大全
一、力学篇1.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定义、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2.牛顿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或保持静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F=ma,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3.力的形式摩擦力、弹力、重力、浮力等。
4.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与计算。
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
6.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
二、光学篇1.光的基本特性光的传播方向、速度和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反射光、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反射规律。
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碎片和棱镜的折射现象。
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5.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像的性质。
6.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三、电学篇1.静电现象静电的形成和性质,静电的利用。
2.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电流的单位,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欧姆定律和功率的关系。
3.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的定义和电阻的单位,电阻定律和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
4.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和应用。
5.简单电路用电表和电源组成的简单电路。
6.电能的转化与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光能等。
四、能源篇1.能量与功率能量的定义和计算,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2.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原理和流程。
3.电能的转化与输送电能的输送和输送损耗。
4.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5.能源的保护与节约能源保护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的方法。
八年级全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全册物理必备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不同种类的粒子组合形成不同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物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
3.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态,分子的热运动形态不同导致物质状态的改变。
第二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
3.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后产生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作用力的平衡状态。
第三章:能量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能够产生物体的运动、变形或发热等现象。
2. 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由于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是守恒的,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不会减少。
第四章:压力1.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是描述物体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参数。
2. 压力的计算: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力除以面积,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scal)。
3. 压力的应用:压力在物体和介质接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液压系统、气压表等。
第五章:电学1.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描述物体带电性质的物理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的现象。
2.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推动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力量,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
3. 电路基本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布的基本定律。
第六章:光学1. 光传播的基本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与粒子双重性质,光传播可以通过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进行描述。
2. 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等成像器件可以将光线聚焦形成清晰的像,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传播规律。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的力可以进行合成或分解。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垂直向下。
-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运动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3.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虚像。
-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成实像或虚像。
4. 热学-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或长度的变化。
-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5.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量。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电压: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力。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元件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6. 磁学-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力作用区域。
-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 磁化:非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流的现象。
以上是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物理学的基础框架,对于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初二物理知识点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
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
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
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
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
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
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
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
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
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1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