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见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异烟肼片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异烟肼片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异烟肼片异烟肼片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主要成分是异烟肼。
它以片剂形式出现,并且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使用。
在使用异烟肼片之前,了解其功能、主治和副作用非常重要。
功能异烟肼片在抗结核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主要功能包括:1.抗菌作用:异烟肼具有抗菌活性,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病原体在人体内的数量。
2.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异烟肼用于结核病治疗的标准疗程中,可以避免病原体对其他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产生。
3.预防结核病复发:异烟肼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杀灭残留的结核分枝杆菌,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主治异烟肼片主要用于以下情况的治疗:1.活动性肺结核:异烟肼片是结核病治疗的基本药物之一。
它可以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帮助患者消除病原体,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结核病复发。
2.结核骨髓炎:异烟肼片也可以用于结核骨髓炎的治疗。
它能够渗入骨组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减少病变扩散。
3.其他结核感染:除了肺结核和结核骨髓炎外,异烟肼还可以用于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如淋巴结结核、肾结核等。
副作用在使用异烟肼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主要的副作用包括:1.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使用异烟肼片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异烟肼片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注意观察相关症状。
2.神经系统毒性:少数人使用异烟肼片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头晕、头痛、外周神经炎等症状。
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并及时咨询医生。
3.胃肠道反应:异烟肼片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为减轻这些不良反应,建议在用药期间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同时分次服用药物。
4.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对异烟肼片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异烟肼片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异烟肼片,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结核药物副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作用①用于治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②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③肺炎④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等。
抗结核新药不良反应①静脉局部刺激症状,如:静脉炎②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腹泻,③神经系统症状:多梦,失眠,感觉异常,头疼及眩晕等④皮肤及软组织:皮疹,出汗,皮肤干燥及瘙痒。
注意事项已有报道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异常,包括症状性低血糖和高血糖症。
可能会引起眩晕和轻度头疼,有时会引起过敏反应。
利福霉素类(利福平利福喷丁利福布丁)作用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不良反应①全身:腹痛,乏力,发热,疼痛②消化系统:厌食,恶心,消化不良等③皮疹④尿液变色⑤肝功异常甘露醇作用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不良反应①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②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③头晕、视力模糊。
④口渴。
⑤血栓性静脉炎。
阿米卡星(DK)不良反应可发生耳毒性:听力减退、耳鸣等,肾毒性:血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辅助用药保肝药复方甘草酸苷(苏莱乐、龙迪泰、奈普芬)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松泰斯、双益健)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甘利欣参麦{氯化钾、胰岛素、门冬}泮托拉唑(古密欣)作用抑制胃酸分泌过多,保护胃肠粘膜。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失眠,嗜睡,恶心,腹泻,便秘,皮疹,肌肉疼痛等症状。
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禁用。
调节免疫功能薄芝糖肽胸腺肽(过敏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维生素类VC VB6 VB12复合B抗生素类头孢类克林霉素等作用结核合并感染时不只需要抗结核治疗还需要同时抗感染治疗治疗耐药结核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强龙保护胃粘膜助消化吗丁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胃复安奥美拉唑降颅压甘露醇速尿高渗糖抗过敏糖钙VC 扑尔敏止血药阿托品血凝酶立止血安络血脑垂体止咳化痰类咳必清保护胃粘膜助消化吗丁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胃复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激素类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强龙抗生素头孢类克林霉素青霉素类氟康唑替硝唑升血细胞鲨肝醇利血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饮食指导1 供给充足的热量:应多样化,除米、面外,赢长吃小米、玉米等粗粮。
抗结核药物临床不容忽视的几点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临床不容忽视的几点不良反应作者:杨梅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10期抗结核药物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肝损害、皮疹以及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其中以抗结核治疗药物相关性肝损害最为严重。
尤其是本身有慢性肝病等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罹患结核病后治疗更为困难。
预防和降低常规抗结核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慢性肝病患者施行合适的抗结核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常见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异烟肼在所有抗结核药物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对于其他药物而言毒副作用较少,在常规剂量下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但大剂量使用容易诱发几类常见不良反应。
⑴末梢神经炎:异烟肼可增加维生素B6的尿液排泄,使维生素B6缺乏,并降低其利用率,出现周围感觉神经病变,使肢体末端感觉异常、肢端无力。
⑵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缺乏维生素B6,使γ-氨基丁酸减少,引起嗜睡、兴奋、失眠、昏迷、惊厥、诱发癫痫发作等,有精神病史、癫痫病史者慎用。
⑶肝损害:多引起一过性 ALT升高,偶发黄疸,嗜酒者、老年人、孕妇、同服利福平者、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较易发生。
⑷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阳痿,女性泌乳、月经失调等。
⑸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等。
利福平⑴过敏反应:可有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疼痛的流感样反应,出现支氣管哮喘样发作,腹部绞痛、皮疹以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减少(利福平间歇给药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达13.5%。
在间歇使用时血液中易产生利福平依赖的循环抗体,引发变态反应,故利福平因某种原因停服后,需要谨慎加用)。
⑵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⑶肝损害:大多为无症状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重度升高、肝肿大和黄疸。
⑷致畸:孕妇特别是孕早期(3月内)禁用,怀孕6个月后可根据情况酌情考虑使用。
⑸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1%的病人会干扰凝血机制,导致出血。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抗结核病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常用的四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
一、异烟肼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阻断其生物学活性。
异烟肼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
用途:1. 治疗结核病:异烟肼是联合用药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常与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
2. 结核病预防:对结核病高危人群,如接触结核患者的人员、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异烟肼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副作用:1. 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异烟肼会导致肝脏损害,表现为肝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2. 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使用异烟肼会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如感觉异常、手脚麻木等。
3.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和关节炎等。
二、利福平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强效杀菌作用。
它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断其生物学活性。
用途:1. 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利福平常与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构成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
2. 复杂结核病治疗:对于一些存在耐药菌株或合并其他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常用于复杂治疗方案中。
副作用:1. 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利福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 消化道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骨髓抑制:少数患者使用利福平会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三、吡嗪酰胺吡嗪酰胺是一种常用的联合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脂质代谢和核酸合成,抑制结核杆菌的增殖。
用途:1. 结核病治疗:吡嗪酰胺常与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联合使用,构成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
2. 复杂结核病治疗:对于一些耐药菌株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吡嗪酰胺可作为复杂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
副作用:1. 神经系统反应:使用吡嗪酰胺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等。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及处理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及处理肺结核的治疗需要联合,长疗程服药。
药物种类经常得四种甚至以上,疗程至少六个月,1年,长的需要两年甚至更长,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抗痨药物的副反应。
在临床上,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的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去认识它,处理它。
下面我先就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分类说明。
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白玺出现以下的副作用的时候,必须停药。
如:过敏性休克,紫癜,流感症候群,高热,黄疸,急性尿闭,精神障碍,剥脱性皮炎,皮疹。
除轻度的可自行消退的皮疹可考虑加用抗过敏药同时观察。
其它反应不能再试用药物,以防出现其它严重的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肝功能损伤:最常见的副作用,常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者黄疸,或无反应。
除了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基本不损伤肝功能以外,其余药物均可造成肝功能损伤。
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劳亭,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等等。
肝功能转氨酶高出两倍(谷丙,谷草正常为40)利福类药物及吡嗪酰胺必须停用,大于3倍或者出现黄疸所有抗结核药物必须停用,同时加强保肝治疗。
过敏:也很常见,包括药物热,皮疹,皮肤瘙痒,流感症候群。
较严重过敏必须停药,过敏状态消除后需逐个药物小剂量试用,轻度过敏可服用抗过敏药物观察。
出现过敏情况的时候,不论轻重,绝大部分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听从医师的指挥,很多时候需要住院治疗观察。
胃肠道反应:可导致的药物基本同肝功能损伤。
但复查肝功能正常,这个时候需要加强止吐保胃治疗,严重需考虑停药或换药,谨遵医嘱行事,切莫自作主张。
周围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针刺感等等。
这个主要是异烟肼所致,出现时候考虑加用维生素B6对抗。
一般5-10mg/日。
大剂量异烟肼时,可以加至30-100mg。
视神经损伤: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疲劳,眼干涩,异物,酸胀,视物模糊,近读力差,视野变小,视色差等等。
主要由乙胺丁醇导致,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失明。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转氨酶升高,黄疸
药物热、皮疹
头晕、恶心、呕吐、抽搐、昏迷 、窒息,严重可死亡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 白细胞减少、心动过速、乳腺增 生、流涎、库兴综合征等
应空腹顿服;定期检 查肝功,肝功能不良 、孕妇及嗜酒者慎用 ,精神病、癫痫病人 禁用;制酸药物可降 低其吸收,不宜同服 ;可抑制双香豆素类 抗凝药、苯妥因类药 物代谢,皮质激素可 降低异烟肼疗效,并 用时需调整药物剂量 ;常规量无需加用维 生素B6。
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如S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Ø 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功能障碍和/或组 织器官的病理改变,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和疗程延长而 增加。
Ø 其机制可为药物的化学刺激、人体细胞蛋白合成或酶系 统功能受阻等,也可因宿主原有的遗传缺陷或病理状态 而诱发。
Ø 毒性反应与变态反应常相互掺杂,有时还不易截然区分。 Ø 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肝、肾、神经系统、血液、胃肠道、
痛、胃痛等
Ø 呼吸道综合症: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哮喘、甚至休克
Ø 溶血性贫血、再障、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性紫殿
Ø 过敏性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 Ø 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炎 Ø 过敏性肺炎 Ø 溶血性反应 Ø SLE
2、机制
Ⅰ型变态反应(速发型):IgE,如S、R引起的过敏性
毛细胆管扩张和胆栓,肝细胞内有胆汁沉着,直接胆红素 (DB)↑、碱性磷酸酶(ALP)↑、 γ -谷氨酰转移酶(γ -GT)↑、总胆汁酸(TBA)↑
混合型
(3)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炎:50-70%用药后2周内发生、80%-90在8周内
发生。临床表现无特异,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如恶心、厌 油、乏力、腹胀、黄疸、肝大、肝区痛、尿色加深等,少 数人伴有皮疹、关节痛,也可无症状,仅肝功能异常
抗结核药过敏反应
抗结核药的过敏反应1.异烟肼:皮疹、药物热、淋巴结肿大、血嗜酸细胞增多或剥脱性皮炎等。
(P577 《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第2版)》)2.吡嗪酰胺:发热、皮疹、光过敏等。
(P578 《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第2版)》)3.乙胺丁醇:偶见皮疹、瘙痒、头痛、发热、关节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出现剥脱性皮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休克。
(P318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1版)》)4.利福平:皮疹、乏力、打喷嚏、寒战、发热、头痛、肢体痛等流感样综合征等。
(P583 《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第2版)》)《药理学和治疗学手册》p764-771异烟肼——ADR发生率约5%,包括皮疹(2%)、发热(1.2%)、黄疸(0.6%)、周围神经炎(0.2%)。
异烟肼过敏可能引起发热、皮疹、肝炎。
使用异烟肼可能发生严重的肝损伤,可能致死,在开始治疗4~8周后开始出现。
肝活检显示有肝小梁和肝小叶坏死。
在肝功能异常出现后,继续给药可能使损伤更严重。
酒精性肝炎增加其风险,但是乙肝病毒的长期携带者耐受异烟肼。
年龄是决定异烟肼引起肝毒性危险的最重要因素。
20岁以下的病人很少发生,20~34岁的病人发生率为0.3%,35~49岁和大于50岁的病人分别为1.2%、2.3%。
高达12%的异烟肼治疗的病人血清转氨酶升高。
服用异烟肼的病人每月应评估肝炎症状,如果症状出现,应警告停药。
很多临床医师每月跟踪高危病人(高龄、过量酒精摄取、肝病病史)的血清转氨酶,当其值大于正常的5倍时停药。
对已有肝疾病的病人,给予异烟肼应特别谨慎。
利福平——给予常用剂量时,<4%的结核病人可出现明显ADR,常见皮疹(0.8%)、发热(0.5%)、恶心和呕吐(1.5%)。
罕见肝炎和肝衰竭引起的死亡,主要是发生在同服其他肝毒性药物,或原先有肝疾病的病人。
肝功正常的病人很少发生利福平引起的肝炎;同样,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于这类病人一般是安全的。
慢性肝炎、酗酒和老年人无论利福平单独服用还是与异烟肼同服都会增加重症肝炎的危险性。
常见抗结核药物副作用 (2)
常用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
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
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利福平: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
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
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另外利福平也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的报道,利福喷汀:不良反应比利福平轻微,少数病例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头昏、失眠;发热、溶血性贫血和四肢肌肉酸痛等。
胃肠道反应较少。
应用本品未发现流感症候群和免疫性血小板降低,也未发现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如果出现这类不良反应须及时停药。
在临AHA12GAGGAGAGGAFFFFAFAF床使用利福喷汀时,应注意患者既往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果患者有利福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应绝对禁止使用利福喷汀。
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孕妇禁用。
在使用利福喷汀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诊治。
吡嗪酰胺:其副反应较为少见,以肝脏损害为主,可见于个别用药量偏大,每日剂量超过2克或疗程过长者,且以老年人为多。
为预防该药的毒性反应,每日剂量应在2克以下,疗程应在3个月以内,不可用药时间过长,在老年人更应谨慎用药。
少见的副反应还有血尿酸升高及诱发关节痛,故有AHA12GAGGAGAGGAFFFFAFAF痛风素质的人及痛风患者应禁用该药。
另外,有极各别对日光敏感者,服药可使皮肤曝光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铜色,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一、异烟肼(一).不良反应1.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
2.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还可有中毒性脑病和癫痫发作等。
3.肝脏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出现,发生急性肝坏死货肝萎缩者更为罕见。
4.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库欣综合征、月经不调、阳痿等。
5.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6.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等。
7.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二)注意事项1.常规剂量无需加用维生素B6,以免降低异烟肼的抗菌活力。
2.对血行播散行结核病,可适当增加剂量,延长疗程至1~1.5年,故应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
肝功不良者、孕妇、嗜酒者需慎用。
3.异烟肼能引起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有无精神、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史,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4.主张异烟肼一次量空腹顿服,以提高其血药浓度。
由于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等有抑制其吸收的作用,故不宜同服。
5.异烟肼有抑制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苯妥因等药物的代谢,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作用增强;与皮质激素并用可降低异烟肼的疗效,故并用时注意观察氨茶碱的毒性反应。
二、利福类(一)不良反应1.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变态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等。
4.血液系统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倦等。
6.其他副作用: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关节肿胀。
(二)注意事项1.胃内食物影像利福平吸收,故必须空腹服用,宜于用药后2小时进餐。
2.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3.利福平为肝微粒酶诱导剂,可加速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降糖药、洋地黄类、皮质激素、氨苯砜及避孕药的代谢,使其作用降低,与上述药物并用时,需调整其剂量。
4.对氨基水杨酸钠、巴比妥类、利眠宁等药物,可降低利福平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利福平与以上其中一种药物合用应相隔8小时。
(完整版)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一)异烟肼(INH)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末梢神经炎,最初表现为手脚左右对称性感觉异常,继之出现指趾末端感觉麻木、刺痛、烧灼感、四肢无力、关节软弱、反应迟钝等。
其机理为异烟肼与维生素B6的结构相似,二者竞争同一酶系统(如阿朴色氨酸酶)或二者相结合从尿中排泄增多,结果导致体内维生素B6缺乏,而出现维生素B6缺乏的临床表现。
服用大剂量异烟肼者、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体内INH乙酰化速度快(中、特大剂量下慢乙酰化发生多)及营养不良、酒精中毒、妊娠等因素等易患神经炎,异烟肼用量较大时可加服维生素B6预防,0.03g~0.1g/日,但因维生素B6在试管中能减低异烟肼的抑菌力,一般剂量不作为常规用药。
山东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郭新美另外还可出现多种精神异常,如兴奋、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眩晕、头痛、嗜睡、多梦、妄想、幻觉,甚至精神失常;少数可有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反射亢进、肌肉震颤等。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因异烟肼抑制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活性,使组胺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上述反应。
其他反应有诱发癫痫发作、中枢性脑病、中毒性精神病等,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可导致发作。
2.肝损害:一般多发生在治疗后3天~3个月,常为单纯性、暂时性、可复性转氨酶升高,通常无临床意义,停药后转氨酶可迅速下降。
一般认为异烟肼对肝的损害是由于个体特异性引起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聚集所致。
单用异烟肼预防的病人约10~20%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多无自觉症状。
严重肝损害者约占1.25%,甚至有死亡者。
大多数肝损害病例于用药6个月内出现,肝损害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20岁以下者少见;有慢性肝病者也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时能增加对肝脏的毒性。
应用异烟肼出现肝损害后首先停药,必要时加用适当保肝药,但切忌同时用保肝药种类太多,以免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3.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阳痿,、女性月经失调、库兴综合症。
对氨水杨酸(抗结核药)药品副作用介绍(对氨水杨酸是什么药)
对氨水杨酸(抗结核药)药品副作用介绍:
对氨水杨酸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虽然它在治疗结核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对氨水杨酸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重点介绍:
1. 肝功能损害:长期使用对氨水杨酸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表现为黄疸、肝酶升高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肝功能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 胃肠道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对氨水杨酸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期间逐渐减轻,但如果症状严重可考虑调整剂量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3.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在使用对氨水杨酸后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
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对氨水杨酸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并停止使用对氨水杨酸。
5. 其他罕见副作用:使用对氨水杨酸还可能出现其他罕见的副作用,如血小板减少、贫血、肾功能受损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总之,对氨水杨酸作为一种抗结核药物,在治疗结核病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多种副作用,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其他罕见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停止使用对氨水杨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和护理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和护理摘要】结核病化疗是治疗和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因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并不少见。
针对抗结核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肺结核患者观察与护理(一)全身反应1.临床表现服用抗结核药后少数患者瞬间可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瘙痒、皮疹,进而发展为剥脱性皮炎,同时伴有高热、黄疸、腹泻、血尿等。
2.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用药指导,鼓励患者讲出服药后的感受,并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
(2)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和食物的过敏史。
(3)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4)发现不良反应,遵医嘱停用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既往长期服用的药物除外)及食物,去除一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
(5)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大多精神紧张,表现出恐惧心理。
应陪伴并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配合治疗。
(6)对伴有高热的患者应做好高热的护理。
(7)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8)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水平及减少过敏介质的形成。
(9)遵医嘱应用抗组胺药以减少组织液渗出、水肿,减轻瘙痒等症状。
(10)做好生活指导,建议患者穿着宽松的棉质衣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品,皮肤瘙痒时勿用手搔抓,避免皮肤感染。
(二)胃肠道反应1.临床表现由于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为联合用药,患者一次服药量较多,可刺激胃肠道常出现纳差、恶心、呕吐。
2.护理(1)做好用药指导,讲解所用抗结核药副作用,使患者了解,便于自我监测。
(2)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观察并区分肝损害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3)有些抗结核药物空腹服用胃肠道反应大,可遵医嘱改为饭后服用或分次服用。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可遵医嘱改为静脉给药。
(4)对于服药后即刻发生呕吐的患者,注意观察其呕吐物内是否混有药物,如混有药物应注意补服。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对氨基水杨酸
Lfx Mfx Bdq
Lzd
Cfz
Cs Trd E Dlm
Z
Ipm-Cln Mpm Am(S)
Eto Pto PAS
去掉加替沙星 Lzd地位继续上升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
3
第一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异烟肼
药物
利福平 利福布汀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不良反应
药物性肝损伤 周围神经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视神经炎 关节痛
药物相关狼疮 腹泻
肝脏毒性反应 血液学异常 皮疹及瘙痒
流感样症候群 胃肠不适 橙红染色
白细胞减少(与剂量有关) 皮疹、皮肤染色 肝脏毒性反应 胃肠道反应
前葡萄膜炎 关节痛
球后视神经炎 肾损害
周围神经病变 关节痛
高尿酸血症(痛风) 胃肠不适 肝脏毒性反应
光敏性反应 皮疹
第二、三、四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药物
氨基糖苷类、多肽类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 环丝氨酸 对氨基水杨酸
不良反应
肾脏毒性反应 局部疼痛(注射) 听觉、前庭机能毒性反应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
胃肠不适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肾毒性反应
校正Q-T间期延长 关节痛
黄疸的危害:胆汁淤积造成的肝细胞进一步缺氧坏死 处理:1)早期短程应用激素治疗。防止因胆汁淤积造成的肝细胞缺氧性 坏死。激素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其用法:强的松60mg每日一次,三天后减 为60mg隔日一次,黄疸消退后强的松逐渐减量,一般在二~三周内停用。
2)退黄治疗:茵栀黄口服液、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
3.加速肝细胞解毒,促进肝细胞恢复 ①保护肝细胞膜:多烯磷酸酯胆碱、甘草类制剂 ②解毒:还原型谷胱甘肽 ③降酶:双环醇、硫普罗 ④如治疗方案中含有INH,可应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来解救
常用的抗结核药的毒副反应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常用的抗结核药的毒副反应一:异烟肼(INH)1:胃肠道反应: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发生机制主要是对胃肠道粘膜产生的化学性刺激,人体多可适应,症状严重者可用胃粘膜保护剂,用胃肠动力药效果不明显;注意:腹痛明显的要考虑腹型过敏,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便秘可调整饮食多可缓解症状2:肝损害:异烟肼在身体内代谢主要是乙酰化,其次是水解。
快速乙酰化者多导致肝损害,下面详讲。
3:血液系统反应:慢乙酰化者易发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反应。
血液系统的反应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出、凝血时间异常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反应在INH不太常见。
1):贫血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头昏、眼花、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轻度者可观察,重度者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输全血或成分输血,并停药。
2):白细胞减少和缺乏症:主要是细胞毒性作用,破坏、损伤或抑制造血干细胞及早期分裂细胞。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可以边治疗边观察暂不停药,治疗常用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碳酸锂及某些中药,粒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不下降可以继续用药。
外周粒细胞计数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此症病死率较高,应立即处理:成分输血、用G-CSF、严格消毒、控制预防感染、停药等。
3):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少见,分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
紫癜的发生与接触药物有密切关系。
处理:停药并不再接触,抗组胺药、改善血管通透性药、激素及对症治疗。
程度严重者可考虑成分输血。
4):再障:罕见,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等,外周血象三少,网织红少,骨髓象增生重度减低、造血减少;治疗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停药转专科治疗。
4:神经系统反应:1):周围神经炎,大剂量应用时发生率高,常规剂量不易发生。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抗结核药物罕见不良反应及处置方法之阿布丰王创作目的早期、正确地处置药品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性、取得治疗胜利的关键.●保证用药平安,减少医疗纠纷,根绝医疗事故.● 1.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2.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3.毒性反应发生机理● 4.不良反应临床暗示● 5.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原则●界说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在正经常使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发生的反应.●分类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超敏反应: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周以内●毒性反应: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结核药物(半抗原)+卵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发生超敏性反应-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临床暗示: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应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1)在这一类型反应中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概况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介入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Ⅱ型反应(细胞毒型)(2)药物+血细胞膜卵白(血浆卵白)↓免疫原性↓机体↓特异性抗体↓再次与药物接触┏━━━━━━━━━━━━━━┓抗原抗体复合物RBC,WBC,PLT↓│RBC,WBC,PLT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Ⅱ型反应(细胞毒型)(3)临床暗示:主要暗示在血液学方面,呈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Ⅲ型反应(免疫复合物型)临床暗示:血清病样反应,有发热、关节痛、荨麻疹、淋凑趣肿年夜、腹痛、卵白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药物热有人认为也属Ⅲ型过敏反应.一般在用药10天内发生,热型为稽留热型或弛张型,可同时陪伴皮疹.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Ⅳ型反应(细胞介导或迟发型)临床暗示:主要是接触性皮炎,一般发生在与药物接触3-12个月内,在两手手臂、眼睑、颈等处,暗示为皮肤搔痒、发红丘疹、眼睑水肿、湿疹等,停止接触可逐渐消退.各种抗结核药物均可以发生.毒性反应发生机制●毒性反应是由于药物剂量过年夜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发生的有害作用.●毒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减少剂量和缩短用药时间可以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毒性反应一般是可逆的.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异烟肼1)周围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2)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中毒性脑病,癫痫发作等.3)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呈现,发生急性肝坏死或肝萎缩者更为罕见.4)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年夜,柯兴氏综合症,月经不调,阳萎等.5)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6)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7)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利福类1)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呈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3)过敏反应:用于间歇疗法或治疗间断后再用药时易发生过敏反应.暗示为流感样综合征等.4)血液系统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倦等.6)其它副反应: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关节肿胀.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吡嗪酰胺1)肝损害:PZA的肝毒性与剂量、疗程有关.用量年夜、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见.暗示为肝肿年夜,压痛,转氨酶升高,偶可因肝坏死而造成死亡.2)关节痛:PZA的代谢产物吡嗪酸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清除作用,使尿酸升高,停药48小时内恢复正常.3)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4)过敏反应:偶见发热、皮疹、对光过敏、皮肤流露部位呈鲜红色.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乙胺丁醇1)暗示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眼球运动疼痛,干燥感,异物感,辨色力减弱等2)其他神经系统反应::周围神经炎,暗示为下肢麻木,异物爬行感,感觉过敏及活动障碍,个别可呈现听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声带麻痺等.3)过敏反应:皮疹,严重可到剥脱性皮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痉挛招致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4)其他副反应:关节痛,低钙血症,消化道反应,阿斯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链霉素1)耳毒性:以前庭损害较多见,耳蜗损害较迟发生.暗示为眩晕、运动失调、耳鸣、耳聋.2)肾毒性:多见卵白尿、管型尿、少数呈现肾功能减退.3)反常反应:皮疹、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神经性水肿、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4)口唇、面或四肢麻木:与链霉素自己及所含杂质有关.5)骨髓抑制: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6)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链霉素对神经肌肉机制正常者的阻滞作用不强,但在同时应用肌肉松弛剂咸麻醉剂者,则可能发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滞现象,暗示为急剧呈现的呼吸停顿.7)其它反应:口炎、阴囊炎、腹泻、凝血酶时间延长.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卡那及丁卡1)耳毒性:很少损害前庭器,主要损害耳蜗,听力减退,耳聋多为双侧,少数为永久性耳聋.2)肾毒性:KM应用早期即可呈现,常继续存在,停药后可迅速消失.3)过敏反应:嗜酸细胞增多多见,药物热、皮疹不罕见,偶可见过敏性休克.4)其他副反应:KM可暂时损害舌咽神经,暗示为舌后1/3味觉丧失,也有可能阻滞神经肌肉接头,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凝血酶时间延长.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卷曲霉素1)听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耳聋,很少影响前庭功能.2)肾毒性:暗示为卵白尿、血尿、尿中白细胞增多、BUN、肌酐升高,肾损害为可逆性.3)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碱中毒.4)其他副反应:麻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皮疹,过敏性休克,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等.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疼痛或灼热感,腹胀,腹泻,甚至胃溃疡及出血.2)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剥脱性皮炎,流感样综合征,淋凑趣肿年夜,过敏性肺炎,过敏性休克,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或类白血病反应,肺结核病灶周围炎等.3)肝、肾损害:转氨酶轻、中度升高,严重可引起急性肝坏死.卵白尿,腰痛,尿频,尿痛,少数呈现肾功能衰竭4)内分泌障碍:甲状腺机能减退,粘液性水肿,甲状腺代偿性肥年夜,血糖降低,男性乳房肥年夜.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丙硫异烟胺1)消化道反应:口腔有金属味道,恶心,呕吐,腹泻,口角炎,舌炎及肝功能障碍.2)精神神经系统副反应:抑郁,自杀企图,失眠,皮肤蚁走感,周围神经炎,复视.3)皮肤黏膜副反应:痤疮,脱发,皮疹,色素冷静.4)内分泌改变:男性乳房女性化,甲状腺增生,月经紊乱,低血钾,阳萎.5)其他:体位性低血压,粒细胞减少.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腹痛、腹泻等.2)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失眠等.3)超敏反应:皮疹,瘙痒,药物热等.4)骨骼肌肉系统:主要暗示为肌肉酸痛、肌腱疼痛,甚至断裂:影响骨骺形成,故儿童、孕妇禁用.5) 光敏反应.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环丝氨酸●外周神经炎●精神症状●抑郁症●惊厥经常使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复合剂1.固定剂量复合剂H+R+Z+E,H+R+Z,H+R,2.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片1953 年由瑞士研发, H 和PAS的化合物,延缓INH的乙酰化,提高血液中H 的浓度,减少其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的处置原则● 1.不良反应的判定:是否?水平?危害?后果?● 2.发生不良反应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原则● 3. 激素的应用● 4. 对症治疗(抗组胺药、解毒、补液促排泄)不良反应的判定一、病史的收集呈现症状与用药的时间关系时间顺序是判断是否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依据收集基线值用药前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体温、脉搏、皮肤黄染、皮疹等)以及进行基线化验检查(如肝、肾功能、血惯例、尿惯例).二、体格检查对可疑呈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该重视体格检查,及时发现患者没有主诉的体征,比如黄疸、肝脾肿年夜、皮肤及粘膜出血点、皮疹等,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三、实验室检查●按期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惯例、尿惯例、肝功能、肾功能等).●是否有?●严重水平?●涉及脏器?●四、除激发及再激发试验●除激发试验(dechallenge )在用药过程中呈现药品不良反应,停药后反应消退,就增强了对药品反应的怀疑.●再激发试验(rechallenge)是用来证实某些药品存在时可激发疾病,当去除该药品时疾病即消失或恢复正常,再次给与该药试验剂量,症状重现,即可确定该药品再激发试验阳性.关联性评价●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根据数天以后);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即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它混杂因素影响.●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招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除外.●可能无关:ADR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暗示与已知该药ADR不相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暗示.●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候弥补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资料佐证.●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弥补.不良反应与药物相关性的判断时间关系佐证资料停药减轻再用药混杂因素肯定 + + + + —很可能 + + + ?—可能 + + ±??±?可能无关——±??±?待评价需弥补资料无法评价资料缺乏,无法弥补发生不良反应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原则(一)呈现头痛、末梢神经炎及精神异常,轻者对症治疗,给维生素B6、安宁等,重者停用异烟肼、氟喹诺酮类、丙硫异烟胺.(二)呈现听力逐渐下降,或呈现耳鸣、眩晕症状并逐渐加重,应及时停用氨基糖苷类药品.(三)ALT↑ALT ≤ 2ULN : 密切观察3ULN≥ ALT ≥2ULN: 注意观察病情变动,适当给予辅助药品治疗ALT ≥ 3ULN: 及时停用部份结核药或全部停用急慢性肝坏死: 应及时停用全部抗结核药品,并住院进行观察及抢救.(四)呈现轻微过敏反应可严密观察并判断何种药品引起,需要时调换药品.重症过敏反应(如流感综合症、骨髓抑制、剥脱性皮炎、急性溶血性反应等)应及时停用全部药品,需要时住院治疗.(五)较重胃肠道反应可将药品分次服用或给予对症治疗.仍不缓解者,应停用引起反应的药品,更改治疗方案.(六)视神经炎多由乙胺丁醇引起,应及时更换药品.(七)关节疼痛多由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等药品引起.经对症治疗无好转者或症状特别重者应停药观察,或换用其它药品治疗.(八)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骨髓抑制、急性溶血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视神经损害、听力下降、肝功能衰竭)的药品,一般不再重新使用.激素作用机理(1)1. 抑制巨噬细胞对立原的吞噬和处置2.小剂量→细胞免疫↓年夜剂量→B细胞↓→浆细胞↓→抗体↓3.激素具有阻断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抑制肥年夜细胞→组织胺↓细胞膜通透性↓→过敏介质形成↓4.激素的强年夜抗炎作用,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移行至血管外,降低其游走、吞噬和消化等功能,因而减弱对炎症区域的浸润5.激素尚能抑制磷酸酯酶A2,减少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的形成.激素的使用方法原则:早期适量短程抗组胺药物的应用原理:H1受体阻断药与组胺竞争靶细胞上的H1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为:①抑制血管渗出和减少组织水肿;②抑制平滑肌收缩,从而拮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等平滑肌收缩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③抗胆碱、止痛、麻醉作用.解毒、对症处置原方案中含有INH,则应选用年夜剂量B6来解救INH中毒●PZA引起的尿酸升高可以应用别嘌呤醇或丙磺舒加速尿酸排泄●其他对症治疗:护胃、止呕、镇静.补液增进排泄●根据患者心肾功能状况,要适量增加静脉补液量,增进药物排泄,尽可能降低损害药物的血药浓度.每日补液量应在3000~5000ml,注意收支量平衡,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严防心功能不全.各脏器、系统罕见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一、肝脏损害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物对肝脏造成损伤的机理总体来说是毒性作用与反常反应,究竟属于哪一种反应在临床上尚缺乏简洁的鉴别手段,由于患者多暗示为重症肝损害,病情进展快,变动多,因此临床毋须区别而要积极进行综合治疗.肝损害高危人群:老年人、乙、丙肝病毒携带者、嗜酒、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患者等.肝脏自己的特点①结构特点:肝为竇状结构、肝内膜为有孔内膜②血流特点:肝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5%,口服给药时,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必需经过肝的首过代谢才华进入体循环,另外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可再次通过肝,故肝脏比其他器官更多地流露于药物的高浓度下③分布特点:药物进入肝后,很快与肝的转运卵白结合,从而限制了药物像肝外的反向扩散而被转运至肝内质网代谢或经肝小管膜分泌入胆汁 .因年夜大都药物为亲脂性,必需经肝转酿成亲水性物质才华经尿液和胆汁排泄,这种转变过程使药物对肝发生潜在的毒性作用④遗传因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药物↓口服/肌注/静脉肝脏↓P450(Ⅰ相期)代谢产物↓┏━━━━━━━━━┓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谷光苷肽,硫酸葡萄胺(Ⅱ相期)水溶性物质↓排泄药物致肝脏中毒的原理药物↓┏━━━━━━━━━━┓┏━━━━━━━━━━━┓ P450内质网线粒体┏━━━━━━┳━━━━━┓↓亲电物质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Aa代谢失调抑制卵白合成┗━━━━━━━━━━━━┛谷胱苷肽缺乏抑制甘油三脂↓↓↓破坏细胞膜影响解毒过程脂肪聚集↓┗━━━━━━━━━┛释放溶酶体酶┃↓┃溶酶体解体┃↓┃水解酶释放┃↓┗━━━━━━━━━━━━━─→肝细胞受损肝损害界说引起肝损害的主要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其次是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类药.1、间隔2周以上、连续2次检测ALT>40U/L(正常值上限)或TB>19μmol/L(正常值上限);2、单次检测ALT80U/L(正常值上限2倍)或TB>38μmol/L (正常值上限2倍).凡符合其中之一即可界说为肝损害.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5时,提示肝细胞损害,转氨酶/碱性磷酸酶<2时,提示胆管损害,2-5间时,为混合性损害.肝损害严重水平分级:1、肝功能异常:40U/L<ALT≤80U/L,患者无相关症状和体征.2、轻度肝损害:80U/L<ALT≤120U/L,或38μmol/L<TB≤57μmol/L,或间隔2周以上、2次检测ALT>40U/L(正常值上限)或TB>19μmol/L(正常值上限),病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3、中度肝损害:120U/L<ALT≤200U/L,或57μmol/L<TB≤95μmol/L;或80U/L<ALT≤120U/L和TB>38μmol/L(或陪伴肝损害症状和体征).4、重度肝损害:ALT>200U/L(正常值上限5倍),或TB>95μmol/L(正常值上限5倍),病人呈现明显肝损害症状和体征.肝衰竭:(1) ALT>200U/L(正常值上限5倍);(2)胆红素每日上升17.11umol/L或总胆红素171umol/L;(3)凝血酶原活动度<40%;(4)病人极度乏力、厌食、呕吐;(5)肝脏进行性缩小,黄疸进行性加深;(6)呈现腹水、浮肿、出血倾向;(7)发病7-10天内呈现精神症状;(8)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以上客观检查(1)(2)(3)及临床暗示(4)(5)(6)(7)(8)中各具备两条.临床暗示:①药物性肝炎,70-80%发生在用药后2个月内,可暗示为乏力、食差、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胀痛、肝肿年夜、压痛,尿色加深,如陪伴黄疸可有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检查异常.②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情迅速进展,极度乏力、厌食、呕吐、肝脏进行性缩小,黄疸加深,呈现腹水、出血倾向,可发生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③肝内胆汁淤积,全身一般情况尚好,主要暗示黄疸加深继续时间长,尿色深,皮肤痒、胆汁酸明显增高.④纯真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超越正常值,但在上限2倍以内,无明显症状.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依据:①应用有损肝脏的抗结核药物②有肝损害症状和/或体征③肝功能异常到达肝损害标准④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⑤关联性评价药物性肝损害关联性评价●合理的时间关系:初度应用相关抗结核药后5天至用药结束;再次用药开始至结束期间发生的肝损害.●怀疑的药品类型:已知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或药物组合.●停药或减量后,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的标准:停药或减量后30天内ALT或/和TB降低50%.●再次使用后再次激发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对策1.去除病因2.增进黄疸的消退3.加速肝细胞解毒,增进肝细胞恢复4.对症、支持治疗1.去除病因停药指征①纯真转氨酶异常或轻度肝损害,转氨酶<3ULN,无明显症状,无黄疸,可在密切观察下保肝治疗观察,如肝功能异常加重或呈现明显症状应停用有关抗结核药物.②转氨酶≥3ULN,有症状或陪伴血胆红素增高,应停止有关抗结核药,保肝治疗密切观察.③转氨酶>5ULN,有明显症状或黄疸,应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积极保肝治疗,严重肝损害应住院采用综合治疗办法,有肝衰竭暗示应积极采用抢救办法.●去除一切加重肝脏负担的因素2.增进黄疸的消退●黄疸的呈现代表肝脏损害严重,在总胆红素继续升高,特别是每日上升17.1umol/L 往往提示重症肝损害,预后欠安●黄疸的危害:胆汁淤积造成的肝细胞进一步缺氧坏死●早期短程应用激素治疗.防止因胆汁淤积造成的肝细胞缺氧性坏死.激素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其用法强的松60mg每日一次,三天后减为60mg隔日一次,黄疸消退后强的松逐渐减量,一般在二~三周内停用.●茵栀黄口服液等退黄治疗.3.加速肝细胞解毒,增进肝细胞恢复①强力宁等甘草酸二胺类药物治疗②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③因治疗方案中含有INH,故需应用年夜剂量的维生素B6来解救④增进肝细胞再生4、对症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每日弥补足够的液量和热量,每日补夜3000 ml左右,及年夜量维生素C,B等.2.积极处置腹胀:(1)酸化结肠(2)增加消化酶(3)增进胃肠蠕动4、支持治疗弥补卵白质.患者肝功能受损,卵白合成受影响,重症患者可呈现低卵白血症,可静脉弥补支链氨基酸,饮食中以蛋、奶等优质卵白为宜.饮食弥补卵白质以不腹胀为原则.二、肾功能损害处置(1)●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脱水状态、其他损害肾脏的药物同用●引起肾损害的药物:氨基糖苷类、利福类、EMB●肾损害类型:急性间质性肾炎: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氟喹诺酮类.急性肾小管坏死少见但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监测:用药前评估、用药后监测尿惯例、肾功能.●处置:①停用肾毒性药物,或所有药物;②激素治疗;③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④透析:血透、腹膜透析.●抗结核药物:更换无肾毒性药物,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所有药物剂量.间质性肾炎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经常使用泼尼松1mg/kg/d,2~6周,最初两周无效可加用环磷酰胺2 mg/kg/d;有效者可逐渐减量.疗程通常不应超越2 ~4个月,个别可达1年,6周无效则应停药.预后: 肾脏间质改变通常在适当治疗后能部份或完全恢复,但诊断前病程长短和肾功能受损水平、间质浸润和纤维化情况及治疗及时与否均影响恢复的时间和水平.三、血液系统损害处置●严密观察:宣教,症状不明显(如牙龈出血、皮肤呈现淤血、瘀斑、血尿、无力、睑结膜苍白等),●与结核中毒引起骨髓抑制鉴别:治疗前后比对(一)粒系细胞受损1、白细胞3~4×109/L:可维持原治疗方案,在严密监测下继续抗结核治疗(每周复查一次或两次血惯例);2、白细胞2~3×109/L:停用利福类及氟喹诺酮类药品,并应用升白细胞药品,如利血生20 mg,一日三次,口服,每周复查一次血惯例;3、白细胞<2×109/L:停用所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品,积极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如利血生等,每周复查两次血惯例;4、白细胞<1×109/L:停用所有结核药品,并给予集落安慰因子.皮下注射集落安慰因子2μg/kg(或50μg/m2),每日1次.如皮下注射有困难,可改为静滴,成人5μg/kg(或100μg/m2),儿童2μg/kg(或100μg/m2);5、当白细胞恢复至4×109/L,且中性白细胞恢复至2×109/L 以上时才可逐步恢复抗结核治疗,尽量防止使用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品.二)血小板受损1、血小板80~100×109/L:可维持原治疗方案,在严密监测下继续抗结核治疗(每周复查一次或两次血惯例);2、血小板50~80×109/L:停用利福类药品,并应用升血小板药品;3、血小板<50×109/L:应停用所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品;4、血小板<30×109L以下:应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时,应及时给予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全血.(三)贫血血红卵白很少受药品影响,一旦发生溶血性贫血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平安.有些结核病患者尤其是重症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由于结核菌毒素的作用,或因食欲不振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存在分歧水平的贫血,因此观察血红卵白的变动应与患者治疗前水平或前次复查结果比力,当血红卵白较前下降30g/L时,在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血红卵白下降后,应该考虑为抗结核药品引起的骨髓抑制或溶血,应停用利福类药品当呈现严重造血功能障碍时须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如血小板减少时注意预防出血,粒细胞减少时注意预防感染,需要时可以少量输新鲜血或成分血,以尽快到达缓解症状.如呈现血红卵白尿时、需给予年夜量液体,保证有足够量的尿液排出,并使尿呈碱性,注意电解质平衡四、过敏反应的处置过敏反应的临床暗示:罕见的为皮肤瘙痒、皮疹和药物热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危急情况: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剥脱性皮炎(一)停用致敏药品或可疑药品一旦判断为药品过敏反应后,应尽可能立即停用致敏药品,对尚不能明确致敏药品的患者,也应停用一切可疑药品.(二)对症与支持治疗●1、过敏反应轻者,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后症状迅速消失,无需任何治疗.●2、过敏反应严重或耐久者可给与相应的药品治疗,如钙制剂、维生素C、抗组织胺类药品.●3、对特别严重的过敏反应(已经或即将对患者重要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S
谢谢聆听
• 肝毒性:转氨酶升高,食欲减退,腹胀,黄疸 • 其他:药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粒细胞缺乏,血小
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利福平(RFP)
• 机制:抑制细菌mRNA的合成 • 本药主要在肝脏内代谢,经胆和肠道排泄,可进入肝肠
循环,也可通过乳汁排泄 • 禁忌症:对利福霉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
胆道梗阻者,3个月以内的孕妇,卟啉病患者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异烟肼(INH)
• 1952年异烟肼由罗氏公司首先在美国上市,商品名雷米 封。
• 作用机制:抑制结核菌菌壁分枝菌酸的合成使结核杆菌 丧失(耐酸染色,增殖力,疏水性)而死亡
• 与结核菌菌体辅酶结合干扰DNA和RNA的合成。
副作用
•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头痛,头晕惊厥,精神 错乱(补充B6)
副作用
• 肝毒性:转氨酶升高,黄疸 • 关节痛: • 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纳减,恶心呕吐 • 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光敏感 • 偶见贫血,诱发溃疡发作,排尿困难
乙胺丁醇(EMB)
• 作用机制: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 抑制细菌的增值
• 禁忌症:孕妇
的合成,
副作用
• 球后视神经炎:视力模糊,神经炎,红绿色盲,视力减 退
副作用
• 消化道:畏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痛, • 肝毒性:一过性氨基转氨酶升高,肝大,严重者伴黄疸。 • 变态反应大剂量用后易出现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寒战,
发热,畏寒,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肌肉酸痛 • 其他:偶见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吡嗪酰胺(PZA)
• 作用机制:吡嗪酰胺渗透入吞噬细胞后并进入结核杆菌 菌体内,菌体内的酰胺酶使其脱去酰胺基,转化为吡嗪 酸而发挥抗菌作用。另因吡嗪酰胺在化学结构上与烟酰 胺相似,通过取代烟酰胺而干扰脱氢酶,阻止脱氢作用, 妨碍结核杆菌对氧的利用,而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造 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