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翻译赏析
诗词赏析:杜甫《狂夫》
【导语】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以沉郁为主。
杜甫⽣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暗、⼈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盾和⼈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是为⼤家带来的杜甫《狂夫》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狂夫 唐代:杜甫 万⾥桥西⼀草堂,百花潭⽔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裛红蕖冉冉⾹。
(篠通:筱) 厚禄故⼈书断绝,恒饥稚⼦⾊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笑狂夫⽼更狂。
译⽂ 万⾥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个⼈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秀美光洁,飘⾬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
当了⼤官的朋友⼈⼀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脸凄凉,让我愧疚⽽感伤。
我这⽼⾻头快要扔进沟⾥了,⽆官⽆钱只剩个狂放,⾃⼰⼤笑啊,当年的狂夫⽼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注释 万⾥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桥的西⾯。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流沧浪江,古代以⽔清澈闻名。
《孟⼦·离娄上》:“沧浪之⽔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安之意。
筱(xiǎo):细⼩的⽵⼦。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的荷花。
冉冉⾹:阵阵清⾹。
厚禄故⼈:指做⼤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体扔到⼭沟⾥去。
这⾥指穷困潦倒⽽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赏析 这⾸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带地处⽔乡,景致幽美。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原文、赏析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出自唐代杜甫的《狂夫》原文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创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注释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最新杜甫《狂夫》诗词鉴赏
杜甫《狂夫》诗词鉴赏但愿你不嘲笑今天的杜甫们——杜甫《狂夫》赏析杜甫与李白的苦不一样,李白的苦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白可能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从小到老都不缺钱,而且社会地位也高,其妻子是国务院退休副总理的女儿。
李白仅凭着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吃遍全国,但杜甫缺的东西很多,尤其缺钱,四处流浪,没过几天好日子。
人一旦长久处在艰难中,其性格、心理必然发生很大变化,这首《狂夫》就是长期压抑之后的一次渲泻。
老人还能保持一颗天真、爱美、狂放之心,真不容易。
狂夫唐朝杜甫作万里桥西一草堂,(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西)百花潭水即沧浪。
(即:是。
沧浪:表示随遇尔安)风含翠筱娟娟净,(筱xiǎo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
)雨浥红蕖冉冉香。
(浥yì洗。
蕖: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厚禄故人书断绝,(做大官的朋友与我断了书信与来往)恒饥稚子色凄凉。
(恒饥:长时间挨饿。
稚子:小儿子。
)欲填沟壑唯疏放,(填沟壑:尸体扔到沟里。
指穷困而死。
疏放:狂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自称狂夫,有不屈品节、乐道安贫之意)(注释补)1.万里桥:成都南门外,当年诸葛亮于此送费祎出使东吴。
2.沧浪:汉水支流沧浪江,以水清澈闻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后人说“沧浪”就有随遇而安之意。
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水即沧浪。
(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雨浥红蕖冉冉香。
(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恒饥稚子色凄凉。
(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欲填沟壑唯疏放,(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今天的“杜甫草堂”地处成都市的繁华地带,还是游览之地,但在唐朝,那可是郊区的荒凉地区。
杜甫-狂夫——精选推荐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杜甫-狂夫所属朝代:唐代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1.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2.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3.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4.浥: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5.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6.恒饥:长时间挨饿。
7.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8.狂夫:自称狂夫是自我解嘲之意,也有不屈品节,乐道安贫之意。
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描写杜甫草堂的诗句
描写杜甫草堂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杜甫草堂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杜甫草堂的诗句有哪些一.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狂父》唐杜甫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无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二.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临江仙》宋苏轼译文:谁怀念李白而想和李白举洒论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遥指江东的李白。
三.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家乡。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译文: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家乡。
四.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夜宴左氏庄》唐杜甫译文:黑暗中涧水傍着花径流过,泠泠之声盈耳。
春星绚烂,夜空如同透亮的屏幕,映带出草堂剪影。
五.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草堂》唐杜甫译文:曾经我离开草堂时,入侵者遍布成都。
现在我回到草堂,成都一切安好。
六.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崔氏东山草堂》唐杜甫译文:玉山上的草堂宁静闲适,清爽新奇,我甚是高兴。
七.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早秋山居》唐温庭筠译文: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殊早,晴空下的草堂覆盖着一片霜气。
八.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九日酬诸子》清妙信译文:没有遗忘到东篱下去欣赏菊花的商定,带着好酒去那草堂。
九.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草堂即事》唐杜甫译文:十一月在这荒村里建了个房子,这里就只有我的家了。
十.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佐草堂在东柯谷》唐杜甫译文:始终听闻草屋的乐趣,非常想在竹林里休憩安睡。
二.含有草堂的诗句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白居易《村居苦寒》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狂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家乡。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昨夜秋风吹草堂,客中气象太凄凉。
——王冕《有感》白发悬明镜,青山隔草堂。
《狂夫》原文、翻译及赏析
《狂夫》原文、翻译及赏析《狂夫》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狂夫》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狂夫唐代: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狂夫》注释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狂夫》创作背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这首诗就是作于这期间。
《狂夫》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上句的“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
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狂夫》是由杜甫所创作的,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狂夫》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狂夫》唐代: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狂夫》注释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狂夫》创作背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这首诗就是作于这期间。
《狂夫》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杜甫《狂夫》鉴赏阅读
• D.诗末“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 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被世俗中人耻笑为“ 老来更狂”。
• D项,“自笑狂夫老更狂”是诗人自嘲,选项解释错误 。
•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 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 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 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 狂夫 杜甫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笑狂夫老更狂。
• 【注】①篠(xiăo):细小的竹子。②裛(yÌ):通,浥”,滋润。
• 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 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 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 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 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 (2)此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
• 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含”“裛”,赋予无生 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 细小,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②叠词,“娟娟”,写 出了竹子秀美之态;“冉冉”,描摹了红荷的娇美 之貌。无堆砌之感,又平添了音韵之美。③以乐 景衬哀情,此联写草堂的美景最主要是反衬“狂 夫”恶劣的现实处境,进而表现“狂夫”贫贱不 能移的形象。
• 这首诗以“狂夫”这一形象将赏心悦目之景和 可悲可叹之事统一起来,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 要,是十分成功的。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夫 狂 万⾥桥西⼀草堂,百花潭⽔即沧浪。
风含翠葆娟娟净,⾬衷红冉冉⾹。
厚禄故⼈书断绝,恒饥稚⼦⾊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笑狂夫⽼更狂。
1、古⼈评诗时常⽤“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个字。
你认为这⾸诗第⼆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
答案:“含”和“”是颔联的诗眼。
“含”字赋予⽆⽣命的事物以⽣命,⽣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以⼩⼼爱护之感;“”通“”,⽐洗、洒⼀类字更为轻柔,⽣动形象地写出了⾬之细⼩。
(本诗的意境将两种看似⽆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意境,赏⼼悦⽬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由狂夫这⼀形象统⼀起来) 2、请试从景与情的⾓度⼊⼿,对“狂夫”这⼀形象进⾏赏。
答案: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狂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潦倒⽣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
赏⼼悦⽬之景和可悲可叹之事将“狂夫”这⼀形象刻画得⽴体鲜活起来。
(意对即可) ⼆: 21.⽤⾃⼰的话述横线处的内容:本诗写“狂夫”,如果没有前半部分的描写,不⾜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2分) 22.请结合尾联赏诗⼈“狂夫”的形象。
(5分) 参考答案: 21.优美景致潦倒⽣计 22.“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收葬。
这是何等严酷的⽣活现实呢。
要在凡夫俗⼦,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杜甫却不如此,他饱经患难,从没有被⽣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种倔强的态度对待⽣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的这种⼈⽣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流逝⽽衰退,⽽是“⾃笑狂夫⽼更狂”。
诗⼈不禁哑然“⾃笑”:这是⼀个越越狂放的⽼头⼉啊! 三: (1)“风含翠娟娟净”中“含”耐⼈寻味,历来为⼈所赞,请赏它好在哪⾥。
(3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颔联的作⽤。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的意思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的意思“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其古诗全文如下: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⑸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⑹恒饥:长时间挨饿。
⑺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翻译】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赏析】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
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
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
“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
“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
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
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
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
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意思
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意思
“万里桥西一草堂”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狂夫》,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万里桥的西侧有一座草堂。
这句诗是对草堂地理位置的描述,万里桥是成都的一座古桥,而草堂则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
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同时也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基础。
通过“万里桥西”和“一草堂”的对比,表现出草堂的渺小和僻远,与周围繁华的城市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结合整首诗来看,“万里桥西一草堂”还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境遇和心境。
杜甫在成都时生活困苦,他在草堂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这句诗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居所的简单描述,也可以视为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慨。
总的来说,“万里桥西一草堂”通过对草堂位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句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诗人的人生态度。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
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缪。
”随遇而安之意。
②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③裛(y):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含”和“裛”是颔联的诗眼。
“含”字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为轻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之细小。
(本诗的意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意境,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2、请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对“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答案: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狂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赏心悦目之景和可悲可叹之事将“狂夫”这一形象刻画得立体鲜活起来。
(意对即可)二:21.用自己的话概述横线处的内容:本诗写“狂夫”,如果没有前半部分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2分)22.请结合尾联赏析诗人“狂夫”的形象。
(5分)参考答案:21.优美景致潦倒生计22.“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狂夫杜甫古诗鉴赏
狂夫杜甫古诗鉴赏
这首诗,就像是一杯陈酿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给自己找了这么一处安身之所,万里桥西边的那座草堂,旁边的百花潭水不就像那沧浪之水吗?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在这纷繁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在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宁静?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风吹着翠绿的细竹,那姿态是多么的秀美干净,雨打在红荷花上,那香气缓缓飘散。
哎呀,这景色描写得如此细腻,难道不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吗?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想想看,曾经的那些富贵朋友不再来信,家里的孩子总是饿着肚子,脸色那么凄凉。
这难道不是生活的无奈和悲哀吗?这多像我们在困境中,那些所谓的朋友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自己和家人苦苦支撑。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就算要倒在沟壑里,也还是那么的放纵不羁,还自嘲是个狂夫,到老了反而更狂了。
杜甫这是一种怎样的豁达和不屈啊!这不就好比在黑暗中,依然倔强地举着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吗?
在我看来,杜甫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呐喊。
他用狂放的姿态,对抗着生活的困苦和命运的不公,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坚韧不屈的灵魂。
这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力量!。
百花潭 诗句 杜甫
百花潭诗句杜甫
原文:
《狂夫》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杜甫:狂夫
杜甫:狂夫导读: 《狂夫》作者:杜甫原文: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1、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2、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3、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4、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5、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6、恒饥:长时间挨饿。
7、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翻译: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这首七律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狂夫》_杜甫的诗词
精心整理《狂夫》_杜甫的诗词狂夫[唐]杜甫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便令人不觉痕迹。
“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
“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
“含”比通常写微风,、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
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
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诗》①《华阳国志》:少城西南两江有七桥,南渡流曰万里桥,在成都县南八里,即诸葛亮送费祎处,因以为名。
【顾注】《北山移文》李善注引梁简文帝《草堂传》曰:汝南周颙,昔经在蜀,以蜀草堂寺林壑可怀,乃于钟岭雷次宗学馆立寺,因名草堂,所谓草堂之灵也。
初中语文指导古诗鉴赏——《狂夫》
初中语文指导古诗鉴赏——《狂夫》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
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着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
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
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一面是“风含翠”、“雨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
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
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多练习,勤思考,相信胜利一定属于你!。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葆娟娟净,雨衷红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
答案:“含”和“”是颔联的诗眼。
“含”字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通“”,比洗、洒一类字更为轻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之细小。
(本诗的意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意境,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2、请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对“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
答案: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狂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赏心悦目之景和可悲可叹之事将“狂夫”这一形象刻画得立体鲜活起来。
(意对即可)二:21.用自己的话述横线处的内容:本诗写“狂夫”,如果没有前半部分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2分)22.请结合尾联赏诗人“狂夫”的形象。
(5分)参考答案:21.优美景致潦倒生计22.“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而是“自笑狂夫老更狂”。
诗人不禁哑然“自笑”:这是一个越越狂放的老头儿啊!三:(1)“风含翠娟娟净”中“含”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所赞,请赏它好在哪里。
(3分)(2)结合全诗,简要分颔联的作用。
(3分)参考答案:(1)“含”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
城南陆游译文
城南陆游译文
《城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原文: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译文:在万里桥西边有一座简陋的草堂,那百花潭中的清水就如同沧浪之水清澈荡漾。
微风吹过,翠绿的竹叶显得格外清新明净;细雨滋润下,红色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淡雅香气。
虽然拿着丰厚俸禄的朋友已经断了书信往来,家中常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们脸色也显得十分凄苦。
面对生活的困顿,我只能以豁达的态度去应对,甚至自我解嘲,即使年老依然保持这份狂放不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翻译赏析
《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前言】《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
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
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注释】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⑷裛: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⑸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⑹恒饥:长时间挨饿。
⑺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翻译】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
“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
“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
“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
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
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
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的“互文”之妙了。
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
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
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
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
“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
“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
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
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
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
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
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
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
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