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指导设计公开课
优质课《学会看病》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优质课《学会看病》教学设计(通用7篇)优质课《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通过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感受到母亲对儿子深沉、广阔的爱。
发现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理解母亲虽经受内心煎熬,仍旧坚持锻炼儿子的良苦用心。
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母爱,并树立独立面对生活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准备:前置性作业,制作PPT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欣赏歌曲《懂你》片断,引入课题。
(师: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歌曲,演唱者:满文军;歌名《懂你》,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听一听,唱一唱。
今天要学习的《学会看病》也是关于母爱的文章。
读课题)二、检查生字词1、生字词,全班齐读。
2、初步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按图索骥放在最后一个)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由“按图索骥”的意思引入(本文是说……一个孩子生病了,按照妈妈为他画的路线图,自己去医院看病)师:这其实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真妙,从一个词就能知道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过渡:面对生病的儿子,母亲却选择了让他独自去医院。
这位母亲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四、合作探究、感悟文章写法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1、PPT小组学习(结合前置性作业):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概括母亲感情的变化。
(小组学习时边让一生板书感情变化过程,并介绍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预设: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师:从这位母亲如此复杂的感情变化中,我们能够读懂(出示PPT 选择题)A、这位母亲让生病的儿子独自去看病的行为是残忍、冷漠、无情的。
B、这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早日学会独立,忍痛割爱让生病的儿子独自去看病,看上去是“放弃”,实际是更深沉更广阔的爱。
《学会看病》精彩教案

《学会看病》精彩教案第一章:认识疾病1.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疾病的名称和基本症状。
理解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名称和基本症状,如感冒、流感、高血压等。
解释疾病成因,如细菌感染、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
第二章:就医流程2.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就医的方式和流程。
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掌握看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介绍就医的基本流程,如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
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如根据病情选择专业科室。
提供看病的注意事项,如提前预约、携带相关证件和病历等。
第三章:医学检查3.1 教学目标:了解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和常见检查项目。
学会正确进行医学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解释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如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介绍常见的医学检查项目,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等。
提供进行医学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配合医生进行检查、遵守检查前的准备要求等。
第四章:药物治疗4.1 教学目标: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学会正确使用药物和遵守用药规范。
4.2 教学内容:介绍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如药物的种类、作用机理、副作用等。
解释药物治疗的原则,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按时按量服药等。
提供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阅读药物说明书、遵守用药时间等。
第五章:健康生活方式5.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学会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2 教学内容:解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
介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第六章:常见疾病的自我管理6.1 教学目标:学会对常见疾病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
了解自我管理疾病的方法和技巧。
6.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如监测病情、管理药物使用等。
解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如定期检查、记录病情变化等。
提供一些自我管理技巧,如设定提醒、建立健康习惯等。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优秀3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整编的《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说“母爱”1、欣赏《懂你》: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
)2、叙述“母爱”:母爱是世界上较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1、一读课文:⑴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⑴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⑴ 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⑴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⑴ 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认识疾病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疾病的概念、分类和病因。
1.2 教学内容:疾病的定义、疾病的原因、疾病的分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1.4.1 导入:讲解疾病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疾病。
1.4.2 主体讲解:讲解疾病的原因、分类,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4.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疾病的成因和特点。
第二章:看病的基本流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提高就医素养。
2.2 教学内容: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环节。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情景模拟法。
2.4 教学活动:2.4.1 导入:讲解看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看病流程。
2.4.2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环节。
2.4.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看病流程的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常见病症的自我判断与处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常见病症的自我判断与处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常见病症的判断与处理。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互动提问法。
3.4 教学活动:3.4.1 导入:讲解常见病症的自我判断与处理的重要性。
3.4.2 主体讲解:讲解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常见病症的判断与处理方法。
3.4.3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四章: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4.2 教学内容: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4.4 教学活动:4.4.1 导入:讲解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4.4.2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
4.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章:突发疾病的应对与急救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突发疾病的应对与急救方法。
5.2 教学内容:心脏病、中风、过敏等突发疾病的应对与急救措施。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案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学会关爱家人。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关爱家人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生病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呢?你们有没有想过,生病时,我们如何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呢?(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事情?作者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照顾他的?(三)合作探究(1)课文中,父母是如何关爱作者的?(2)从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关爱家人的方法?2.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父母关爱作者的表现:陪作者看病、照顾作者的生活、关注作者的情绪等。
(2)关爱家人的方法: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关注家人的情绪变化、陪伴家人度过难关等。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学会看病》,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作者的情感,学会了关爱家人的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看病》,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的情感。
(1)引导学生分析:“妈妈的手,轻轻地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孩子,别怕,妈妈在这儿。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对作者的关爱和安慰。
(2)引导学生分析:“爸爸瞪大了眼睛,紧张地问我:‘孩子,你怎么样?难受吗?’”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作者的关心和担忧。
(三)实践演练1.教师设计情境:假如你的家人生病了,你应该如何关心和照顾他们?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深入分析了课文《学会看病》,感受到了父母对作者的关爱,学会了关爱家人的方法。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让家庭充满温暖。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学会看病》教案篇一1.认识11个生字,学习新词。
2.读好描绘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因为本课是以母亲的口吻写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些差距,所以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为:读好描绘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
在那里我为什么没有用“理解”而用了“读好”这个词呢?〔教参上是“理解”〕怎样样才算是“读好”了呢?我认为读好不仅仅是指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课文的味道,读出情感。
所以我觉得“理解”是“读好”的目的,“读好”是“理解”的前提,“读好”是一种根本的学习方式,这样安排教学就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期望能站在“生本”的角度,经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使自我“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过客”,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所以这节课我主要经过“读”与“说”,“读”与“悟”,“读”与“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考虑、讨论、交流,以对母亲和儿子的印象为线索贯穿其中,学生每读一次课文,就会对母亲和儿子印象有所改变,直至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变化是因为母亲有一颗爱子之心,层层深化,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后,我觉得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读”的训练仍不到位。
作为阅读教学,大家都明白“读书是第一要务”,这节课中,我安排了很多时间,也采用了不少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去读,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看,读的效果有了,学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没有读好,学生的感情朗读没有到位,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好好去引导。
2.课堂的深度不够。
在这节课的最终,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就是让学生把学完这课后的感悟写下来。
说实在的,我很期待孩子们写出多角度的、个性化的感悟。
因为这是情感的升华,是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连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
《学会看病》精彩教案

《学会看病》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常识,包括挂号、就诊、取药等流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看病的能力,学会与医生沟通,正确用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如何与医生沟通,正确用药。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理解医嘱。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看病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践能力。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病历本、药品说明书、医疗知识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病的原因,引出看病的重要性。
2. 讲解看病流程:介绍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步骤。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模拟看病场景,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看看病流程视频目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看病的整个流程。
步骤:1. 播放看病流程的视频。
2.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二:角色扮演目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患者、家属、医生)。
2. 每组根据看病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3. 各组分享表演过程,讨论看病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七、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内容:1. 看病流程的掌握程度。
2. 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八、教学拓展话题一:健康生活方式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步骤:1. 引导学生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经验。
2. 讨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
话题二:疾病预防目的:培养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正确流程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增强医疗保健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我国医疗体系的基本构成。
2.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3. 掌握挂号、就诊、取药等基本流程。
4. 学习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急救知识。
5. 了解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自我判断疾病和急救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正确描述病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学习看病流程。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就医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拟看病场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看病流程。
4. 采用讲授法,讲解医疗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解说。
2. 准备医疗知识资料,用于讲解和分享。
3. 准备看病流程图或海报,用于展示和教学。
4. 准备实物模型或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演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引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讲解看病流程:详细介绍挂号、就诊、取药等基本流程,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步骤。
3. 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讲解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提高治疗效果。
4. 自我判断疾病和急救知识:教授学生如何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的就医经验,分享看病心得。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看病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现场解答,提高学生的疑问解决能力。
八、课堂小结:2. 强调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注意就医安全和疾病预防。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精选4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精选4篇)《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
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
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⑴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
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⑴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4篇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 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 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 病》这篇课文。
二、由词入文 师出示: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 生读 师:哪个词不理解 生:“按图索骥” 师:从字面上猜词意 师:提示骥是好马,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 师:这个词在文中什么意思,快速浏览。 生:儿子按照以前的路线找到看病的地方。 师:是以前的路吗? 生:是按照母亲给他的路线去看病。 师;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刚才我们根据一个词知道了文章的内容。 师:再看一组词“残忍、狠心、冷漠”这样的词你喜欢吗?先别急着下结论, 默读课文,你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吗? 课件出示 我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理由是…… 我不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理由是…… 师:理由越多越好,找到的同学再思考一下,理由充分些。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篇 6 课题研究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通过以“说”与“读”、 “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 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师:谁来说说你的批注。 生:“忐忑不安”写出母亲的煎熬…… 生:“艰涩”写出对儿子不放心…… 师:你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费力地读,你听出了什么? 生:时间的煎熬。 生:犹豫不决的心情。 师;有没有不懂的? 生:“收缩成一团”是什么意思? 师:写出了什么? 生:疼痛。 生:“沙漏坠入心房”是什么意思? 师:把“坠”换成“跌、掉”怎样? 生交流 师:这里的“坠”给它组词 生:坠下。 生:摇摇欲坠。 生:坠落、坠毁。 师:给你什么感觉? 生:恐惧。 师:这个“坠”给你的感觉是…… 生:小小的沙漏坠入心房就像飞机坠落,陨石坠落,母亲心里的不愿意。
学会看病教学指导设计公开课

学会看病教学指导设计公开课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占阳中心汕头小学教师:林雄义指导教师:高兰芳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通过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感受到母亲对儿子深沉、广阔的爱。
发现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表情、动作等描写间接揭示人物心理和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理解母亲虽经受内心煎熬,仍旧坚持锻炼儿子的良苦用心。
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母爱,并树立独立面对生活的信心。
4.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制造悬念同学们都有生病的经历,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能说说你的经历么。
(学生畅所欲言)可是有一个妈妈,在她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及时给儿子治病,反而让儿子独自一个人去看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又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呢(生议)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20课——《学会看病》。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3.文中的母亲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简单地说说理由。
三、品读母亲内心,感受爱子深情。
1.默读课文,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边读边体会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从中寻找依据,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点拨?3.师出示交流一下“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设计:学会看病1. 目标: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看病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a. 了解看病的目的和意义;b. 掌握基本的看病流程;c. 学习与医生的交流技巧;d. 掌握常见病症的识别和初步判断;e. 学会合理使用医疗资源;f. 知道常用的药物和保健知识。
3. 教学方法:a. 探讨式教学: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病经验和观点;b. 视频演示:使用视频演示真实的看病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c.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病情,提出合理的看病建议。
4. 教学过程:a. 引入:介绍看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b. 看病流程:通过视频演示和讨论,介绍看病的基本流程,包括挂号、候诊、诊断、开药、缴费等环节。
c. 医患沟通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教授学生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提问、表达症状、咨询治疗方案等。
d. 病症识别和初步判断: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识别一些常见的疾病症状,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测。
e.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f. 药物和保健知识:介绍一些常用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以及一些常见的健康保健知识。
5. 教学评估:a.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看病的认识和疑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b.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和判断真实案例,并给出合理的看病建议,评估学生的能力。
c. 测验:设计合适的测验题目,测试学生对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d.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看病情境,评估学生与医生交流的能力。
6. 教学资源:a. 视频演示:真实的看病过程录像片段;b. 案例分析:真实病例以及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信息;c. 医学资料:常见疾病的说明书和药物信息;d. 医生讲座:邀请医生来进行讲座,分享看病经验和医疗知识。
7. 反馈与调整:a.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达成。
《学会看病》教学教案精选5篇

《学会看病》教学教案精选5篇《学会看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特殊母爱。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2、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怎么办的,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呢?(学生讨论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在儿子生病发烧时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谁先找到其中的原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进一步学习课文。
3、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重点感悟1、在朗读过程中思考: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2、小组内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进一步阅读时解决。
教师点拨:(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疾病1.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疾病的名称和基本症状。
学会描述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
讨论疾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
讲解如何描述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1.3 教学活动观看疾病介绍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疾病症状的观察和理解。
案例分析,让学生尝试描述疾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1.4 教学评估设计一份疾病介绍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掌握。
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了解症状2.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和描述症状,如疼痛、呕吐、皮肤变色等。
了解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症状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讲解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3 教学活动观看症状介绍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症状的表现。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观察症状并描述。
小组讨论,分析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2.4 教学评估设计一份症状描述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症状知识的掌握。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三章:就医流程3.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的就医流程,包括挂号、就诊、取药等。
了解医疗就诊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讲解就医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介绍医疗就诊的基本礼仪,如排队等候、尊重医生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就医流程介绍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就医步骤。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医疗就诊礼仪的理解和看法。
角色扮演,模拟就医场景,让学生实践就医流程和礼仪。
3.4 教学评估设计一份就医流程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就医流程的掌握。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健康生活方式4.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
学会制定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计划。
4.2 教学内容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益处。
介绍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实践方法。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一、教材解读: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会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二、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三、教学过程:1.《学会看病》导入师: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就医的效率和质量。
2.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病情:如何描述病情,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2. 挂号就诊:如何挂号,如何与医生沟通,如何正确填写病历。
3. 检查治疗: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如何了解检查结果,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4. 用药指导:如何正确服用药物,如何辨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药物的相互作用。
5. 复诊与康复:如何安排复诊时间,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如何调整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情景模拟法:模拟看病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学会分析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病例资料。
2. 准备模拟看病的场景和道具。
3. 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能正确描述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3. 学生能独立完成挂号就诊的流程。
4. 学生能了解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 学生能正确服用药物,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健康的重要性,引出看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看病流程:详细讲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整个看病过程。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看病的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学会分析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看病流程图,让学生按照流程图完成看病过程。
学会看病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1. 引言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生病的情况,因此学会如何正确看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档将为大家介绍学会看病的教案,帮助大家提高看病的效果。
2. 物品准备在看病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以下是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 医保卡或医疗保险信息- 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病例历史记录(如有)- 医生建议的相关检查结果(如有)- 纸笔或手机记录器3. 寻找合适的医生在看病前,我们需要找到一位合适的医生。
以下是选择医生的几个要点:- 医生的专业背景和资质- 医生的经验和口碑- 医生所在医院的实力和设备- 医生的专长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找医生:- 听取亲友的推荐- 在专业医疗网站或APP上搜索- 查询医院的官方网站获取医生信息4. 确定就诊方式在选择医生之后,需要确定就诊的方式。
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预约门诊:通过电话、在线预约系统等方式提前预约医生,减少等待时间。
- 挂号就诊:直接前往医院就诊,选择接诊医生并挂号。
- 急诊就诊:适用于突发疾病或紧急情况,直接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根据个人情况和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选择就诊方式。
5. 就诊过程在就诊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描述病情: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持续时间、是否有恶化等情况。
- 说出需求:告诉医生自己的就诊需求和期望,如需要开具处方药、做进一步检查等。
- 遵从医嘱: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并按时按量服药。
- 学会记录:用纸笔或手机记录医生的嘱咐和建议,方便回忆和遵守。
6. 预约复诊在医生诊断和治疗后,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复诊。
以下是预约复诊的步骤:- 确认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复诊。
- 和医生沟通时间:通过电话、在线预约系统等方式与医生沟通预约时间。
- 准备相关资料: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好之前的检查报告、病历记录等资料。
- 按时复诊: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医院,并按医生要求进行复查。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

《学会看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途径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疾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2. 学习如何挂号、看诊、拿药3. 掌握常见的看病注意事项4. 学会自我诊断和寻求医疗帮助5.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看病的过程中,掌握看病技巧。
4. 运用讲授法,教师讲解看病相关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讲解。
2. 准备模拟看病场景,让学生参与实践。
3. 准备PPT课件,展示看病相关知识。
4. 准备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2. 案例分析:讲解一个看病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案例的分析和建议。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模拟看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看病技巧。
5. 知识讲解:讲解常见的看病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疾病。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反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帮助改进不足。
六、学会挂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挂号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挂号的基本技巧。
2. 教学内容:了解挂号的途径:现场挂号、预约挂号等。
学习挂号的方法:选择科室、选择医生、确认挂号信息等。
掌握挂号技巧:如避开高峰时段、选择擅长治疗的医生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挂号的方法和技巧。
运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挂号的相关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占阳中心汕头小学教师:林雄义指导教师:高兰芳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
3.
?
?
言)反而
?
1.
2.
句子。
3.?文中的母亲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简单地说说理由。
三、品读母亲内心,感受爱子深情。
1.默读课文?,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边读边体会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从中寻找依据,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点拨?
3.师出示交流一下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1)读出了母亲怎样的感情?板书:后悔
(2)第一句,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母亲开始后悔,为什么后面还要写后悔呢?
4.出示:母子间对话
(1)师生分角色朗读。
(2)此时的母亲让孩子看病的决定是怎么样的?板书:下定决心
(3
5
6
?
7
?
??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学会看病目录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
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
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
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
”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
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病历本。
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
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个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您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学会看病词语解释
我的心立刻心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他挣开我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
虽然。